全数字控制的桥式可逆直流脉宽调速系统设计 [附图+中英文翻译]
- 格式:doc
- 大小:4.17 MB
- 文档页数:117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名称:桥式PWM逆变电动机控制仿真院系班级:机电工程学院机电一班姓名:吴增昊目录第一部分:课程设计介绍 (3)H桥式可逆PWM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3)第二部分:电路设计 (4)第三部分:参数设置和调节器设计 (5)调节器参数计算: (5)电流调节器参数计算 (5)转速调节器参数计算 (6)最终的调节器计算结果如下 (7)第四部分:输出结果 (7)第五部分:结果分析 (10)第一部分:课程设计介绍可逆轧机,龙门刨床等生产机械要求运动控制系统能够快速的正、反转,以及提高产量及质量;开卷机,卷取机等虽然不要求正反转运行,却需要快速制动。
将上述生产工艺要求归纳成运动控制系统的性能,就是电动机转矩还需要产生制动转矩,实现生产机械快速的减速,停车与正,反向运行的功能。
H桥式可逆PWM变换器的工作原理:PWM控制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可控开关S以一定的时间间隔重复地接通和断开,当S接通时,供电电源Us通过开关S施加到电动机两端,电源向电机提供能量,电动机储能:当开关S断开时,中断了供电电源Us向电动机电流继续流通。
图1:PWM控制示意图这样,电动机得到的电压平均值Uas为:Uas=ton·Us/T=aUs在系统主电路部分,采用的是大功率GTR为开关元件、H桥电路为功率放大电路所构成的电路结构,如图2所示。
图中,四只GTR分为两组,VT1和VT4为一组,VT2和VT3为另一组。
同一组中的两只GTR同时导通,同时关断,且两组晶体管之间可以是交替的导通和关断。
脉宽调制器的作用是:用脉冲宽度调制的方法,把恒定的直流电源电压调制成频率一定宽度可变的脉冲电压序列,从而平均输出电压的大小,以调节电机转速。
图2:H桥式可逆PWM变换器正向运行(如图a )所示:第1阶段,在0≤t ≤ton 期间,Ub1、Ub4为正,VT1、VT4导通,Ub2、Ub3为负,VT2、VT3截止,电流id 沿回路1流通,电动机M 两端电压UAB=+Us ;第2阶段,在ton ≤t ≤T 期间,Ub1、Ub4为负,VT1、VT4截止,VD2、VD3续流,并使VT2、VT3保持截止,电流id 沿回路2流通,电动机M 两端电压UAB=-Us;反向运行(如图b )所示:第1阶段,在0≤t ≤ton 期间,Ub2、Ub3为负,VT2、VT3截止,VD1、VD4续流,并使VT1、VT4截止,电流-id 沿回路4流通,电动机M 两端电压UAB=+Us;第2阶段,在ton ≤t ≤T 期间,Ub2、Ub3为正,VT2、VT3导通,Ub1、Ub4为负,使VT1、VT4保持截止,电流-id 沿回路3流通,电动机M 两端电压UAB=-Us 。
1 绪论1.1 直流调速的优点直流调速系统,特别是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应用最广的电气传动装置之一。
它通常采用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对电动机进行供电,从而控制电动机的转速,传统的控制系统采用模拟元件,如晶体管、各种线性运算电路等,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生产要求,但是因为元件容易老化和在使用中易受外界干扰影响,并且线路复杂、通用性差,控制效果受到器件性能、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从而致使系统的运行特性也随之变化,故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及准确性得不到保证,甚至出现事故。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自动控制系统,在设计和调试的过程中有大量的参数需要计算和调整,运用传统的设计方法工作量大,系统调试困难,将SIMULINK 用于电机系统的仿真研究近几年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同时,MATLAB软件中还提供了新的控制系统模型输入与仿真工具SIMULINK,它具有构造模型简单、动态修改参数实现系统控制容易、界面友好、功能强大等优点,成为动态建模与仿真方面应用最广泛的软件包之一。
它可以利用鼠标器在模型窗口上“画”出所需的控制系统模型,然后利用SIMULINK提供的功能来对系统进行仿真或分析,从而使得一个复杂系统的输入变得相当容易且直观。
1.2 本人的主要工作本文采用工程设计方法对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进行辅助设计,选择适当的调节器结构,进行参数计算和近似校验,并建立起制动、抗电网电压扰动和抗负载扰动的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分析转速和仿真波形,并进行调试,使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趋于完善、合理。
2 方案选择及系统工作原理2.1 电动机参数及设计要求1、输入三相交流电压:380 V2、电机额定功率和转速:自定3、要求电动机转速在(30%~100%)n N 范围内可调。
设参数如下:直流电机额定电压220V N U =,额定电枢电流136A N I =,额定转速1460rpm N n =,电枢回路总电阻0.5Ωa R =,电感0.012H a L =,励磁电阻240f R =Ω,励磁电感120H f L =,互感 1.8H af L =,0.132Vmin r e C =,允许过载倍数 1.5λ=。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简介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直流调速系统和交流调速系统。
直流调速系统包括:直流调速方法、直流调速电源和直流调速控制。
交流调速系统包括:交流调速系统的主要类型、交流变压调速系统、交流变频调速系统、绕线转子异步电机双馈调速系统——转差功率馈送型调速系统和同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内容介绍第一篇直流调速系统闭环反馈直流调速系统着重讨论基本的闭环控制系统及其分析与设计方法。
1.1 直流调速系统用的可控直流电源1.2 晶闸管-电动机系统(V-M系统)的主要问题1.3 直流脉宽调速系统的主要问题1.4 反馈控制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稳态分析和设计1.5 反馈控制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分析和设计1.6 比例积分控制规律和无静差调速系统根据前面分析,调压调速是直流调速系统的主要方法,而调节电枢电压需要有专门向电动机供电的可控直流电源。
本节介绍几种主要的可控直流电源。
常用的可控直流电源有以下三种旋转变流机组——用交流电动机和直流发电机组成机组,以获得可调的直流电压。
静止式可控整流器——用静止式的可控整流器,以获得可调的直流电压。
直流斩波器或脉宽调制变换器——用恒定直流电源或不控整流电源供电,利用电力电子开关器件斩波或进行脉宽调制,以产生可变的平均电压。
1.1.1 旋转变流机组G-M系统工作原理由原动机(柴油机、交流异步或同步电动机)拖动直流发电机 G 实现变流,由 G 给需要调速的直流电动机 M 供电,调节G 的励磁电流 if 即可改变其输出电压 U,从而调节电动机的转速 n 。
这样的调速系统简称G-M系统,国际上通称Ward-Leonard系统。
1.1.2 静止式可控整流器V-M系统工作原理晶闸管-电动机调速系统(简称V-M系统,又称静止的Ward-Leonard系统),图中VT 是晶闸管可控整流器,通过调节触发装置 GT 的控制电压 Uc 来移动触发脉冲的相位,即可改变整流电压Ud ,从而实现平滑调速。
交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直流调速系统设计院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李建军老师专业:自动化班级:自本1001完成时间:2013年12月摘要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直流调速系统的性能很好,具有调速范围广、精度高、双闭环调速系统中设置了两个调节器,即转速调节器(ASR)和电流调节器(ACR),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
本文对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对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原理进行了一些说明,介绍了其主电路、检测电路的设计,详细介绍了电流调节器和转速调节器的设计以及一些参数的选择和计算,使其满足工程设计参数标准。
关键词: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电流调节器转速调节器ABSTRACTSpeed and current double closed-loop control dc speed control system performance is very good, has a wide speed range, high accuracy, good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the advantages of easy to control, so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electric drive system. Dc double closed loop speed regulation system set up two regulator, speed regulator (ASR) and current regulator (ACR), adjusting the rotational speed and current respectively.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of dc double closed loop speed regulation system is analyzed, the principle of dc double closed loop speed regulation system with some instructions, introduces the design of main circuit, detection circuit, the design of the current regulator and speed regulator is introduced and some parameters selection and calculation, to make it satisfy the standard of engineering design parameters.Keywords: current regulator dc double closed loop speed regulation system of speed regulator绪论采用转速负反馈和PI调节的单闭环调速系统可以实现转速的无静差,如果附带电流截止负反馈作限流保护可以限制电流的冲击,但并不能控制电流的动态波形。
直流调速系统实验指导书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机电工程系2007年10月目录实验一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参数和环节特性的测定 (1)实验二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主要单元调试 (6)实验三不可逆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静特性的研究 (9)实验四双闭环晶闸管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13)实验五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18)实验六双闭环可逆直流脉宽调速系统 (22)实验一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参数和环节特性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力电子及电气传动教学实验台的结构及布线情况。
2.熟悉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结构。
3.掌握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参数及反馈环节测定方法。
二.实验内容1.测定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主电路电阻R2.测定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主电路电感L3.测定直流电动机的飞轮惯量GD24.测定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主电路电磁时间常数T d5.测定直流电动机电势常数C e和转矩常数C M6.测定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机电时间常数T M三.实验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由三相调压器,晶闸管整流调速装置,平波电抗器,电动机——发电机组等组成。
本实验中,整流装置的主电路为三相桥式电路,控制回路可直接由给定电压Ug作为触发器的移相控制电压,改变U g的大小即可改变控制角,从而获得可调的直流电压和转速,以满足实验要求。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1.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NMCL—33组件3.NMEL—03组件4.电机导轨及测速发电机(或光电编码器)5.直流电动机M036.双踪示波器7.万用表五.注意事项1.由于实验时装置处于开环状态,电流和电压可能有波动,可取平均读数。
2.为防止电枢过大电流冲击,每次增加U g须缓慢,且每次起动电动机前给定电位器应调回零位,以防过流。
3.电机堵转时,大电流测量的时间要短,以防电机过热。
六.实验方法1.电枢回路电阻R的测定电枢回路的总电阻R包括电机的电枢电阻R a,平波电抗器的直流电阻R L和整流装置的内阻R n,即R=R a+R L+R n为测出晶闸管整流装置的电源内阻,可采用伏安比较法来测定电阻,其实验线路如图1-1所示。
目录交直流调速课程设计任务书 (2)前言 (4)关键词 (4)交直流调速课程设计说明书 (5)一、总体方案确实定 (5)1.1 现行方案的讨论与比拟 (5)1.2 选择PWM控制系统的优越性 (6)1.3采用转速电流双闭环的理由 (6)1.4起动过程电流和转速波形 (9)1.5 H桥双极式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9)1.6 PWM调速系统静特性 (11)二、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硬件结构 (12)2.1主电路 (13)2.2 电流调节器 (14)2.3转速调节器 (14)2.4控制电路设计 (15)2.5、控制环节电源设计 (16)2.6、限幅电路 (16)2.7转速检测电路 (17)2.8、电流检测电路 (17)2.9、泵升电压限制 (18)三、电机参数及设计要求 (19)3.1电路根本信息如下: (19)3.2计算反响关键参数 (19)四、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23)五、系统主要硬件结构图 (24)参考文献: (25)交直流调速课程设计任务书一、题目:双闭环可逆直流PWM调速系统设计二、设计目的1、对先修课程〔电力电子学、自动控制原理等〕的进一步理解与运用2、运用?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的理论知识设计出可行的直流调速系统,通过建模、仿真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也可以制作硬件电路。
3、同时能够加强同学们对一些常用单元电路的设计、常用集成芯片的使用以及对电阻、电容等元件的选择等的工程训练。
到达综合提高学生工程设计与动手能力的目的。
三、系统方案确实定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一般要经历从“机械负载的调速性能〔动、静〕→电机参数→主电路→控制方案〞〔系统方案确实定〕→“系统设计→仿真研究→参数整定→直至理论实现要求→硬件设计→制板、焊接、调试〞等过程,其中系统方案确实定至关重要。
为了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作用,且防止方案及结果雷同,在选定系统方案时,规定外的其他参数由同学自已选定。
1、主电路采用二极管不可控整流,逆变器采用带续流二极管的功率开关管IGBT构成H型双极式控制可逆PWM变换器;2、速度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采用PI调节器;U*nm=U*i m =U cm=10V3、机械负载为对抗性恒转矩负载,系统飞轮矩〔含电机及传动机构〕GD2 =1.5Nm2;4、主电源:可以选择三相交流380V供电,变压器二次相电压为52V;5、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参数:见习题集【4-19】〔p96〕n N=1000r/min,电枢回路总电阻R=2Ω,电流过载倍数λ=2;6、PWM装置的放大系数K s=11;PWM装置的延迟时间T s=0.4ms。
一.PWM调速系统的优点自从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问世以后,就出现了采用脉冲宽度调制的高频开关控制方式,形成了脉宽调制变换器-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简称直流脉宽调速系统,或直流PWM调速系统,与V-M系统相比,PWM系统在很多方面有较大的优越性。
(1)主电路线路简单,需用的功率器件少。
(2)开关频率高电流容易连续,谐波少电机损耗及发热都较小。
(3)低速性能好,稳速精度高,调速范围宽,可达1: 10000左右。
(4)与快速响应的电动机配合,则系统频带宽,动态响应快,动态抗扰能力强。
(5)功率开关器件工作在开关状态,导通损耗小,当开关频率适当时,开关损耗不大,因而装置效率较高。
(6)直流电源采用不可控整流时电网功率因数比相控整流器高。
由于有上述优点,直流脉宽调速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在中、小容量的高动态性能系统中,已经完全取代了V-M系统。
二.单闭环调速直流调速系统的介绍单闭环调速系统的工作过程和原理:电动机在启动阶段,电动机的实际转速(电压)低于给定值,速度调节器的输入端存在一个偏差信号,经放大后输出的电压保持为限幅值,速度调节器工作在开环状态,速度调节器的输出电压作为电流给定值送入电流调节器,此时则以最大电流给定值使电流调节器输出移相信号,直流电压迅速上升,电流也随即增大直到等于最大给定值,电动机以最大电流恒流加速启动。
电动机的最大电流(堵转电流)可以通过整定速度调节器的输出限幅值来改变。
在电动机转速上升到给定转速后,速度调节器输入端的偏差信号减小到近于零,速度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退出饱和状态,闭环调节开始起作用。
三.调节器的作用在控制系统中设置调节器是为了改善系统的静、动态性能。
在采用了PI调节器以后,构成的是转速单闭环无静差调速系统。
改变比例系数和积分系数,可以得到振荡、有静差、无静差、超调大或启动快等不同的转速曲线。
如果把积分部分取消,改变比例系数,可以得到不同静差率的响应曲线直至振荡曲线;如果改变PI调节器的参数,可以得到超调量不一一样、调节时间也不一样的转速响应曲线。
沈阳理工大学课程设计摘要调速系统是当今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一中系统。
目前对调速性能要求较高的各类生产机械大多采用直流传动,简称为直流调速。
早在20世纪40年代采用的是发电机-电动机系统,又称放大机控制的发电机-电动机组系统。
这种系统在40年代广泛应用,但是它的缺点是占地大,效率低,运行费用昂贵,维护不方便等,特别是至少要包含两台与被调速电机容量相同的电机。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50年代开始使用水银整流器作为可控变流装置。
这种系统缺点也很明显,主要是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50年代末晶闸管出现,晶闸管变流技术日益成熟,使直流调速系统更加完善。
晶闸管-电动机调速系统已经成为当今主要的直流调速系统,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
近几年,交流调速飞速发展,逐渐有赶超并代替直流调速的趋势。
直流调速理论基础是经典控制理论,而交流调速主要依靠现代控制理论。
不过最近研制成功的直流调速器,具有和交流变频器同等性能的高精度、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智能化特点。
同时直流电机的低速特性,大大优于交流鼠笼式异步电机,为直流调速系统展现了无限前景。
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对于运行性能要求很高的机床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快速性还不够好。
而基于电流和转速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静动态特性都很理想。
关键字:调速系统直流调速器晶闸管晶闸管-电动机调速系统沈阳理工大学课程设计目录1 绪论 (1)1.1 背景 (1)1.2 直流调速系统的方案设计 (1)1.2.1 设计已知参数 (1)1.2.2 设计指标 (2)1.2.3 现行方案的讨论与比较 (2)1.2.4 选择PWM控制系统的理由 (2)1.2.5 选择IGBT的H桥型主电路的理由 (3)1.2.6 采用转速电流双闭环的理由 (3)2 直流脉宽调速系统主电路设计 (4)2.1 主电路结构设计 (4)2.1.1 PWM变换器介绍 (4)2.1.2 泵升电路 (7)2.2 参数设计 (7)2.2.1 IGBT管的参数 (7)2.2.2 缓冲电路参数 (8)2.2.3 泵升电路参数 (8)3 直流脉宽调速系统控制电路设计 (9)3.1 PWM信号发生器 (9)3.2 转速、电流双闭环设计 (9)3.2.1 电流调节器设计 (10)3.2.2 转速调节器设计 (13)4 系统调试 (17)4.1 系统结构框图 (17)4.2 系统单元调试 (17)4.2.1 基本调速 (17)4.2.2 转速反馈调节器、电流反馈调节器的整定 (18)4.3 实验结果 (18)4.3.1 开环机械特性测试 (18)4.3.2 闭环系统调试及闭环静特性测定 (19)5 总结 (20)参考文献 (21)附录A (22)A.1 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参数和环节特性的测定 (22)A.2 双闭环可逆直流脉宽调速系统性能测试 (26)沈阳理工大学课程设计1 绪论背景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过程中,电气自动化在20世纪的后四十年曾进行了两次重大的技术更新。
XXXXXX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姓名:XXX 学号:XXXX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设计题目:全数字控制的桥式可逆直流脉宽调速系统设计专题:指导教师:XXXX 职称:XXXXXXXX年6月XXXXXXXX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年级电气02—3 学生姓名曹言敬任务下达日期:XXXX年2月20日毕业设计日期:XXXX 年 2 月20日至XXXX 年6月20日毕业设计题目:全数字控制的桥式可逆直流脉宽调速系统设计毕业设计专题题目: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和要求:1、直流电机的参数为15KW,电枢电压440V,电枢电流39.5A,励磁电压90V,励磁电流7A,转速为1510转/分。
2、制定主电路方案并进行选型设计计算。
3、用PROTEL设计全数字控制系统的电路原理图及PCB图。
4、编制控制软件。
5、基于MATLAB对桥式可逆直流脉宽调速系统进行仿真研究。
6、翻译与论文相关的电气自动化方面专业外文资料约5000字。
7、用OFFICE—WORD打印论文。
院长签字:指导教师签字:XXXXXXXX大学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阅书指导教师评语(①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②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研究内容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④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⑤工作态度及工作量;⑥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⑦存在问题;⑧是否同意答辩等):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XXXXXXXX大学毕业设计评阅教师评阅书评阅教师评语(①选题的意义;②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③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工作量的大小;④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⑤写作的规范程度;⑥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⑦存在问题;⑧是否同意答辩等):成绩:评阅教师签字:年月日XXXXXXXX大学毕业设计答辩及综合成绩摘要直流脉宽调速系统,是采用脉冲宽度调制的高频开关控制方式,形成的脉宽调制变换器——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简称直流PWM调速系统。
全数字控制系统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控制系统,简称微机数字控制系统。
目前流行的方案是采用由数字电路组成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加上大功率可关断器件组成直流脉宽调速系统(PWM),进而发展成用单片机控制的功能更强的全数字微机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
本文针对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详细分析了双极式控制的桥式可逆直流脉宽调速系统的工作过程,以及直流PWM系统的原理和优缺点。
在此基础上,引入了直流PWM系统的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增强了控制性能。
本文还介绍了C8051单片机在标准单片机基础上新增加的功能,以及将微处理系统与LED显示连接所必须的一种芯片—ICM 7218A。
本文根据所给的电机参数,硬件方面制定出直流脉宽调速系统的主回路方案并进行了选型设计,结合C8051芯片和ICM 7218A芯片设计出全数字控制系统的电路原理图及PCB图。
软件方面编制了单片机控制的流程图,并在MATLAB环境下对桥式可逆直流脉宽调速系统做了仿真研究。
关键词:直流电动机;C8051单片机;数字PWM控制;IGBTABSTRACTThe direct current pulse width modulating speed system adopts the high frequency switch control method with the 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 and comes into being PWM convertor---direct current speed adjustment system, whose brief name is PWM direct current speed modulation system. The totle digital control system takes microprocessor as a core, and it is shorted for singlechip digital control system. The popular project now is PWM direct current speed modulation system which adopts large scale integration electrocircuit constituted by the digital circuit and the big power apparatus that can be controlled to break. Then it develops into total digital direct speed modulation system with stronger function which is controlled by singlechip.Based on the present conditions in this field all over the world, this dissertation detailedly analysed the working process of the reversible direct current PWM controlled by double poles bridge, and illustrated the merit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direct current PWM system. Then doubled closed loop control of rotate speed and current was introduced in this dissertation , which strengthened the control function of the direct PWM system. Accessorial function of C8051 singlechip was also introduced, as well as a kind of chip—ICM 7218A which is used to connecting the tiny processing system and LED display.According to the given parameters, work of this dissertation has been done. Aspects of hardware was done as follows. First, the project of the main loop was made. Second, types of the components were choosed. Finally, circuit diagram and PCB diagram of the total digital control system were designed by using the C8051 chip and ICM 7218A chip. Aspects of software was done as follows. First of all,the flow chart of the singlechip control was made. Second, the simulation of the reversible direct current PWM system was done basing on the MATLAB.Keywords:direct current motor ;C8051 singlechip ;digital PWM control ;IGBT目录1 绪论 (1)1.1研究本课题的意义综述 (1)1.2本课题所涉及的内容以及国内外发展情况综述 (1)1.2.1直流调速控制技术发展概况 (1)1.2.2交流调速控制技术发展概况 (2)1.2.3计算机控制技术概况 (3)1.3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3)2 直流调速系统 (4)2.1直流调速方法 (4)2.1.1直流调速方法概述 (4)2.1.2三种调速方法的性能与比较 (4)2.2直流斩波器或脉宽调制变换器 (6)2.3直流脉宽调速系统 (9)2.3.1双极式控制的桥式可逆PWM变换器 (9)2.3.2电能回馈与泵升电压的限制 (12)2.4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13)2.4.1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 (14)2.4.2稳态结构图和调节器的限幅作用 (14)2.4.3转速和电流两个调节器的作用 (15)3 Cygnal C8051FXXX 系列单片机 (16)3.1 Cygnal C8051FXXX 系列单片机特点 (16)3.1.1 Cygnal C8051 单片机的片内资源和主要特点 (16)3.1.2 增加的功能 (17)3.2 C8051 单片机的组成 (18)3.2.1 C8051 单片机的结构 (18)3.2.2中断系统 (19)3.2.3定时器∕计数器 (21)3.3 C8051 用于控制电动机时的输入输出端口设置 (22)3.4电动机控制中的模∕数转换在C8051中的实现 (23)3.5 ICM7218芯片说明 (24)3.5.1 ICM7218芯片特点 (24)3.5.2 ICM7218管脚及其与单片机的连接 (24)4 全数字控制的桥式可逆直流脉宽调速系统的设计 (25)4.1全数字控制系统的电路原理图及组成 (25)4.1.1电路原理图及PCB图 (25)4.1.2原理图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说明 (28)4.2选型设计计算 (31)4.2.1主回路 (31)4.2.2检测回路 (38)4.2.3键盘、显示电路 (40)4.2.4电源部分 (40)4.3单片机控制软件流程图及说明 (41)4.3.1流程图及算法说明 (41)4.3.2 M∕T法数字测速和数字PI调节器原理 (53)4.4基于MATLAB对直流脉宽调速系统开环特性的仿真研究 (57)4.4.1仿真框图 (57)4.4.2仿真波形 (57)4.4.3仿真分析 (58)4.5基于MATLAB对直流脉宽调速系统闭环特性的仿真研究 (58)4.5.1仿真框图 (58)4.5.2调节器的参数整定 (61)4.5.3仿真结果 (63)4.5.4波形分析 (64)4.5.5对比分析 (65)5 总结 (65)参考文献 (67)附录1 (69)翻译部分 (70)中文译文 (70)英文原文 (85)致谢 (105)1 绪论[1]1.1研究本课题的意义综述直流脉宽调速系统,是采用脉冲宽度调制的高频开关控制方式,形成的脉宽调制变换器——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简称直流PWM调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