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欣赏对象的类型
- 格式:docx
- 大小:10.72 KB
- 文档页数:2
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目标与内容一、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目标(一)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总目标1.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
2.养成用审美的眼光评价客观世界,并与人交流自己感受的习惯。
3.掌握初步的审美技能,提升幼儿审美素养,形成良好的审美观。
(二)各年龄阶段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目标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美术欣赏,一般先让幼儿了解美术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再感受美术作品的思想内涵、意图。
结合幼儿认知发展的规律,设置幼儿美术欣赏各年龄阶段的目标见表:表各年龄阶段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目标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成为年龄阶段目标;而年龄阶段目标的某一部分又可具体化为单元目标;单元目标最后还要分解成具体的活动目标。
因此,只有深入、细致、透彻地研究各层次的目标,把握各层次目标的内涵及其关系,才能使活动目标真正落实到幼儿身上,促进他们的发展。
二、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内容歌德指出:“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养成的。
”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经验和接受能力,选择接近幼儿日常生活的题材,向幼儿做一系列介绍。
常用的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绘画作品从创作用的工具、材料看,幼儿可欣赏的绘画作品有水墨画(国画)、油画、水粉画、水彩画、版画等。
油画可选择写实与抽象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写实作品如米勒的《拾穗者》、列兵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抽象作品如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爵士乐》等。
也可以选择介于写实与抽象之间的印象派的作品,如印象派中的点彩派画家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凡高的《向日葵》等。
此外,形式感强的绘画作品,其绘画中运用明亮的、阴郁的、欢快的、悲伤的色彩,构图富有节奏、韵律,体现出鲜明的色彩、个性,能够吸引幼儿的好奇心和注意力。
马蒂斯的剪纸作品、康定斯基的《圆》等非具象的、无定形的作品,符合幼儿自由自在、不受约束的追求,容易为幼儿接受。
从作品的题材内容看,幼儿可欣赏的绘画作品有人物画、动物画、风景画、静物画等。
1、导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当我们面对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时,如何来辨别作品的好坏,如何认识和理解艺术家的表现方法,作品的意义,对作品的价值的判断以及会从内心产生喜欢或厌恶等的情绪反应。
所有这些疑问的产生,都涉及到了美术的鉴赏问题。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张萱的《捣练图》、米勒的《拾穗者》、达利的《内战的预感》、康定斯基的《即兴之31》。
提出问题:A、你喜欢哪幅或者哪几幅作品,为什么? B、以上有你感到厌恶或不解的作品吗?为什么?C、你能说说其中有关作品的表现有哪些独到之处吗? 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察展示的作品,踊跃的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大家对美术作品的这些疑问或者观点,都涉及到了美术鉴赏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作品是怎样分类的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是什么?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
2、什么是美术鉴赏?基本内容:先从对天安门广场的感受和对天安门的审美认知中,说明鉴赏并不神秘,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然后从具体的美术作品入手,以张萱的中国画《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者》,来介绍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方法,阐明什么是美术鉴赏及其对象、过程、目的和本质特征等。
通过对徐悲鸿的《奔马》和梁楷的《太白行吟图》以及吴冠中的《根扎南国》三幅国画的欣赏以及对各自相关知识的查证,得出他们的内涵是不同的。
所以美术鉴赏是被动接受与生动参与的综合的审美活动。
美术作品的直观和相关知识是美术鉴赏的基础,这就要求鉴赏者必须首先具备美术的基本知识,识别美术的基本类型和一般表现方法,然后才能进行实质的鉴赏活动。
那么美术作品有哪些类型呢?这就涉及到了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问题教师活动:(1)、分别展示天安门图片、张萱的《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拾穗者》、徐悲鸿的《奔马》和梁楷的《太白行吟图》以及吴冠中的《根扎南国》。
(2)、提出问题:A、看到天安门我们联想到什么?(提示:造型的、历史的、情感的) B.《捣练图》和《拾穗者》两幅作品有什么区别?(提示:画种、服装、国家、贫富) C、《奔马》《太白行吟图》《根扎南国》都是中国画吗? (3)、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有关理论和观点学生活动:欣赏图片,探究问题,回答提问 3、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总体而言,美术作品都被归为空间艺术的范畴,在这下面,美术根据其艺术门类划分为:绘画、雕塑、建筑、设计、书法、摄影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按照其材料、功能、题材和内容等分别作更细致的划分。
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美术鉴赏是一种欣赏和理解艺术品的能力,需要一定的知识和技巧来进行。
以下是10条关于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并展开详细描述。
1. 看美术鉴赏的第一步是看。
看到一幅画或雕塑,我们需要花时间仔细观察,注意其细节和整体感觉。
我们可以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同样的艺术品,从而感受到它不同的特点和表现。
2. 分析通过看,可以进一步进行分析。
我们需要考虑艺术品的主题、意图、艺术手法等方面。
对于绘画作品,可以分析颜色、线条、构图等元素;对于雕塑,可以考虑形状、纹理和材料等方面。
3. 理解美术鉴赏不仅要观察和分析艺术品,还需要理解其内涵和意义。
艺术品的意义和表达往往不是显而易见的,需要我们通过深入思考和感悟,才能真正领略到它的全貌。
4. 背景知识艺术品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受到历史、文化、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了解背景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品。
对于一幅古代绘画,我们需要了解当时的宗教和哲学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意义和象征。
5. 比较通过比较不同的艺术品,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特点和风格。
比较的对象可以是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画家、不同的流派等。
比较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抓住艺术品的特点和价值。
6. 批评艺术品不一定是完美的,我们可以通过批评来评估其优缺点。
批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艺术品,也可以提高我们的美术鉴赏水平。
当我们发现一幅画存在不足时,不要轻易否定它,而是应该思考它的局限性,以及画家为什么会采用这种表现方式。
7. 经验美术鉴赏需要不断积累经验,通过观察和欣赏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艺术品,可以逐渐提高鉴赏水平。
在熟悉了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艺术品后,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感受到艺术品的意义和价值了。
8. 专业指导如果我们想要更深入地了解美术鉴赏,最好寻求专业指导。
学习艺术史、美学、艺术理论等课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艺术品的内涵和意义,提高我们的美术鉴赏能力。
9. 实践实践是提高美术鉴赏能力的另一种方式。
课程名称:大学美术欣赏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艺术风格。
2.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3. 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教学内容:一、美术的基本概念与艺术风格1. 美术的定义及分类2. 艺术风格的演变与特点3. 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流派与代表人物二、中外美术作品的鉴赏1. 中国古代绘画作品鉴赏- 元代山水画:《富春山居图》- 明代人物画:《簪花仕女图》2. 西方美术作品鉴赏-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蒙娜丽莎》- 巴黎印象派:《睡莲》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美术的基本概念与艺术风格,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美术?美术有哪些分类?二、讲授新课1. 美术的定义及分类- 美术是运用线条、色彩、空间等手段,创造具有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 美术的分类: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等。
2. 艺术风格的演变与特点- 古典主义:强调对称、和谐、秩序。
- 浪漫主义:强调情感、个性、自由。
- 现代主义:强调创新、反传统、反理性。
三、案例分析1. 中国古代绘画作品鉴赏- 介绍《富春山居图》的创作背景、艺术特点及历史价值。
- 分析《簪花仕女图》的人物形象、构图、色彩等艺术手法。
第二课时一、继续讲解1. 西方美术作品鉴赏- 介绍《蒙娜丽莎》的创作背景、艺术特点及历史价值。
- 分析《睡莲》的构图、色彩、光影等艺术手法。
二、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你认为哪一幅作品更具有艺术价值?为什么?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点评。
三、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美术鉴赏的重要性。
2.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美术书籍,如《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等。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等表现。
2. 作品鉴赏能力:评估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水平。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如写一篇美术作品鉴赏论文。
幼儿美术欣赏能力的发展及其特点美术欣赏是以美术作品为对象的特殊的审美体验活动。
幼儿美术欣赏是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和感受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和周围环境中的美好事物,了解对称、均衡等形式美的初步概念,感受形式美和内容美,从而使幼儿获得丰富的美感经验,以及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提髙幼儿的审美能力。
幼儿美术欣赏能力的发展不仅与其生理机能有关,还受到其社会认识的制约。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的感知力、想象力、情绪情感的反应,也会随之提高。
幼儿美术欣赏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一、关注美术作品的内容多于形式由于幼儿的美术欣赏能力正处于主观审美感知阶段,当一件美术作品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首先感知到的是这件美术作品的内容,如画上画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等;很少有意识地注意作品的形式审美特征,难以做到深入感知理解美术作品内容所蕴含的丰富意义,如线条、色彩、构图、作品的情感表现与风格等。
这说明幼儿还没有完全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态度,而只是一种“求实”的态度。
再加上幼儿美术欣赏产生的审美体验常常与生活经验相联系,幼儿惯于用游戏活动、日常生活这些自己熟悉的内容对欣赏对象进行说明和解读。
这些都表明,幼儿对美术作品内容的把握处于比较浅的层面。
二、初步关注美术作品的形式审美特征如上所述,幼儿关注作品形式较关注内容少。
但在教育干预下,幼儿能感知美术作品的某些形式审美特征。
如让幼儿比较两幅表现相似情感的美术作品《巴黎市街风景》(莫奈)和《百老汇的爵士乐》(蒙德里安)。
由于前者是再现性的作品,幼儿能说出它表现了热闹的街道,因为画面上有很多人;而后者是非再现性的作品,因此幼儿不能理解作品的形式审美因素。
在教师的引导下,有一些幼儿能说出《百老汇的爵士乐》这幅画表现了运动,因为有许多小格子像彩灯一样,一直在不停地换颜色,感觉在动。
由此可见,幼儿对作品的造型、设色、构图、情感表现以及风格的感知与理解已有所表现,具体如下:(一)对线条、形状的感知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倾向于联系具体的形象谈论线条和形状。
高中美术鉴赏《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教案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高中美术鉴赏模块的第二单元, 整个单元通过对名家作品的分析,从而理解笔墨韵味给人带来的美感。
通过画家对用笔用墨、用色等相关内容的鉴赏学习,认识中国画笔法墨法的独特表现力, 进而理解中国画艺术所承载的思想境界与审美理想, 学会从多个角度欣赏与认识中国画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提高对中国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学习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并在学习过程中对中国传统绘画进行系统梳理,形成对传统绘画的历史脉络清晰的认识,最终使我们对经典作品具备一定的审美判断,了解其艺术特征,感受其艺术魅力。
单元概述:
本单元主要由三个学时完成:
第一学时《以线造型、以形写神——探寻中国画的造型特点》, 深入鉴赏《李白行吟图》, 从笔墨、留白、造型三个方面说出人物画的审美追求;最后欣赏《韩熙载夜宴图》分析画中是如何运用美术语言表现对象的, 并写一篇200字左右的鉴赏报告。
第二学时《以笔为骨, 以墨为韵——探寻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通过对中国画笔法、墨法相关知识的学习, 了解中国画的创作特点, 然后在鉴赏认知的基础上有选择的进行中国画技法临摹学习, 学习并借鉴古人的创作思维, 真正体验中国画笔墨的精妙, 从而对中国画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第三学时《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探寻中国画的意境传达》, 通过赏析历代名作, 从空间
包,撰写学习总结,完成过程性学习评价,深刻体会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中国画。
本单元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引导学生走进中国画目的是让学生在美术学。
关岭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度美术教案)第六课: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第一课时)关岭民中音体美教研组朱义二零一三年十一月备课人朱义学科美术年级高一时间2013年11月课题《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课型鉴赏课法制渗透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律文件汇编》课时第一课时课程分析本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鉴赏》教材中的第六课: 《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
它是在学生前几课初步了解了美术鉴赏相关的基础知识之上,开始学习的专业美术鉴赏基础知识。
从本课开始学生进入到美术专业领域欣赏评鉴活动。
本课涵盖两个概念:艺术美和形式美及二者间的关系,其中涉及美的不同形态,本课应让学生掌握在形式美构成的元素、手段、规则的基础上理解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异同,掌握鉴赏艺术美的基本方法。
学情分析由于本课涉及整个艺术领域,提到了一个很专业的高度。
课程容量大且难度深,加之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对相关美术鉴赏知识没有基础,授课难度非常之大。
因此,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是完成本课教学目标的关键。
设计理念根据《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改以校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自主学习中注重美术本体知识的渗化理解,运用媒体手段扩大知识的外延与内涵,使学生深入理解全课要点达到掌握新知的目的。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美,掌握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在作品中的表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活中的“自然美”、“社会美”的感受,对美术作品的赏析,让学生亲身的感受到艺术美带来的美的冲击,并能够运用自己以往的观察、经验来描述生活中的美和艺术中的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作品中感受艺术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对艺术美的知识的掌握。
2、教学难点:通过对艺术美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对生活中的美和美术作品的描述和分析。
美术欣赏对象的类型
美术欣赏对象的类型可以分为许多种类,以下是其中的几种类型:
## 绘画作品
绘画作品是最常见的美术欣赏对象之一,它包括了油画、水彩画、素描、版画等等。
绘画作品通常是具有一定艺术性的二维图像,可以通过颜色、线条、形状等元素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观点。
## 雕塑作品
雕塑作品也是一种常见的美术欣赏对象,它包括了石雕、木雕、金属雕塑等等。
与绘画作品不同的是,雕塑作品是立体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欣赏,也可以在室外进行展示。
## 建筑作品
建筑作品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美术欣赏对象,它包括了古建筑、现代建筑、城市规划等等。
建筑作品的设计不仅要考虑美学因素,还要兼顾实用性和安全性。
## 工艺品
工艺品是一种结合了美学和实用性的美术欣赏对象,它包括了陶瓷、玻璃、漆器、织品等等。
工艺品的制作需要高超的技艺和创意,它既可以作为装饰品欣赏,也可以作为日常用品使用。
以上仅是美术欣赏对象的部分类型,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欣赏方式,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来选择欣赏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