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交联改性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751.68 KB
- 文档页数:3
高分子材料改性课程论文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生姓名:学号:导师:聚丙烯的亲水性改善研究摘要:聚丙烯(PP)作为通用塑料,以产量大、应用面广以及物美价廉而著称,但聚丙烯具有非极性和结晶性,其与极性聚合物、无机填料及增强材料等相容性差,其染色性、粘接性、抗静电性、亲水性也较差,这些缺点制约了聚丙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本文利用聚丙烯固相接枝丙烯酸(AA)、聚丙烯与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共混和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的表面活性剂浸渍处理,三个途径分别对聚丙烯进行亲水改性研究。
关键词:聚丙烯;亲水性;接触角;共混改性;因为PP不含任何极性基团而难以和金属"玻璃粘结,难以和其他许多高聚物"无机填料相容; 也难于进行印刷染色等!这些缺点限制了聚丙烯在某些领域中的应用!表面接枝法可以将强极性的亲水基团引入薄膜的表面,并且由于接枝链与基体薄膜以化学键相联! 改性后的表面具有极性和亲水性,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塑料薄膜印刷技术!PP接枝改性产物还可经压膜" 磺化"碱洗等工艺制得亲水性较好的离子交换膜,与亲水性差的膜相比具有容量大"高洗脱率"高再生率的特征!聚丙烯(PP) 材料作为第三大通用塑料,具有机械性能、耐腐蚀性及电绝缘性优良,无毒性、易加工及价格低廉等优点,受到广大学者及工业领域的极大青睐。
其薄膜、纤维、非织造布、片材及各种制品在日常生活中被大量应用。
其中,聚丙烯微孔膜主要用于锂离子电池隔离膜[1]、废水处理、气体分离等领域。
但是由于聚丙烯表面没有极性基团,其表面能很小,临界表面张力只有( 31 ~34) ×10–5 N/ cm,所以它的表面润湿性和亲水性很差,这不仅导致聚丙烯微孔膜的水通量小,而且导致其表面和溶质:之间存在憎水性相互作用,进一步导致膜污染现象。
膜污染将导致在水处理过程中膜清洗的次数和维护费用增加,甚至会产生不可逆的破坏,降低膜的使用寿命,从而限制了其在工业中的应用。
聚丙烯的改性研究进展
刘俊;李江平
【期刊名称】《广东化工》
【年(卷),期】2010(037)001
【摘要】文章介绍了聚丙烯(PP)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的各种方法,其中包括共聚改性、接枝改性、交联改性,共混改性、增强改性、填充改性,综述了各种改性方法的最新成果和研究进展.
【总页数】3页(P66-67,38)
【作者】刘俊;李江平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
【相关文献】
1.伽马射线辐照改性聚丙烯腈原丝及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研究进展 [J], 冯婷婷;刘梁森;马天帅;徐志伟;李静;傅宏俊;匡丽赟;李英琳
2.改性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研究进展 [J], 王旭; 隋智慧; 伞景龙; 常江; 吴学栋
3.改性聚丙烯纤维研究进展 [J], 武卫莉; 李响
4.聚丙烯材料无卤阻燃改性研究进展 [J], 汤维;钱立军;邱勇;陈雅君;许博;赵震
5.聚丙烯腈纤维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J], 谢鑫成;凌新龙;莫子英;翁淑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改性聚丙烯(PP)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聚丙烯的性能以及聚合物共混改性的方法;了解标准试样的制备方法;了解并掌握简单的聚合物复合材料的表征方法和测试手段,为毕业论文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聚丙烯(PP)的合成和应用可以追溯到上1950年,一位名叫Natta 教授成功地在实验室合成聚丙烯[1]。
大半个世纪过去,几代科研人员的投入大量精力,已经把聚丙烯从实验室产品开发成为富有功能的合成树脂的主导成员。
现今,聚丙烯是热塑性树脂中发展很成熟的种类之一。
我国对聚丙烯的基础性研究已有半个世纪,生产技术从催化剂的获得到聚合工艺的精进,以及新产品和新应用领域的开发都有很大进步,然而,同国外同行研究成绩相比,我国从聚丙烯产品的开发到应用均还存在差距,因此,聚丙烯领域的相关研究还有很大空间[2]。
聚丙烯与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 组成五大通用塑料,其增长速度最快、开发潜力最大的一类树脂[3]。
聚丙烯作为热塑性树脂,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并且价格低廉,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制造等多个领域到处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聚丙烯(PP)具有比重小、耐热性好、耐腐蚀性好、成型加工容易、力学性能优异且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等优点[1],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大量生产和使用,其产量仅次于聚乙烯,成为第二大塑料品种[2]。
聚丙烯的优点得以让其迅速发展,但同时聚丙烯的缺点却也限制了其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比如聚丙烯强度不高、易老化、易燃、韧性差、耐寒性差、低温易脆断、成型收缩率大、抗蠕变性能差、制品尺寸稳定性差、易产生翘曲变形等等[3]。
因此,对聚丙烯的改性势在必行。
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国内外就开始针对聚丙烯的缺点、对其如何改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采用了多种方式对聚丙烯进行改性,提高了聚丙烯的性能,大大扩展了聚丙烯的应用范围[4-5]。
对聚丙烯的改性方法可划分为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
化学改性有共聚、接枝、交联等,物理改性有共混、填充、增强等。
基于有机硅在改性聚丙烯中的应用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改性聚丙烯应用有机硅实验具体操作程序,然后阐述了有机硅在改性聚丙烯不同方法的实际应用,最后总结了有机硅在日常针对改性聚丙烯的韧性、刚性、刮擦性等性能的不同影响作出了深入探究,通过各种实验结果数据表明,增添高黏度聚二甲甲基硅油及其低黏度聚二甲基硅油在改性聚丙烯中效果极其显著,同时产生优良的流动性,且加工性能尤为突出。
关键词:有机硅;聚丙烯;应用;分析一、聚丙烯应用有机硅实验分析(一)原材料主要成分元素第一,聚丙烯来源于燕山石化公司生产,且呈现出密度较低,较强耐应力龟裂与耐化学品性能,投入成本低,可反复二次回收利用等优势,随即被普及使用在汽车、加点及其机械行业当中。
第二,滑石粉来源于泉州旭丰粉体原料有限公司生产;第三,聚二甲基硅油来源于包尔得有机硅研究所生产。
(二)集中应用设备第一,由张家港白熊科美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高速混合机;第二,由南京广达化工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双螺杆挤出机;第三,由震雄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塑机;第四,由德国徕卡公司生产的偏光显微镜设备。
(三)实验样品制备与检测技艺程序现阶段,需要在聚丙烯中增添弹性体增韧剂、无机矿粉、润滑剂、刮擦剂、抗氧剂等不同试剂的方式采取共混制备来完成聚丙烯性能改变。
与此同时,通过有机硅来完成聚丙烯改性探究工作越来越深入,其呈现出耐高低温度、抗氧化、挥发性低、绝缘性能良好、无毒等特征。
尤其针对本次实验在聚丙烯、弹性体、滑石粉等原材料中添加聚二甲基硅油,随后利用高速混合机将原料均匀搅拌,紧接着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排出造粒。
且详尽的原料配比为:70%聚丙烯质量份,20%滑石粉质量份,10%弹性体与聚二甲基硅油质量份。
具体检测技艺程序如下图所展示。
放置24h原料试样试样制备与检测技艺程序第一,挤出技艺通过喂料转速、螺杆转速及其双螺杆挤出机不同区域温度是185 ℃,195℃,195 9℃,200 ℃,200 ℃,200℃。
V o l.13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N o16 1997年11月POL Y M ER I C M A T ER I AL S SC IEN CE AND EN G I N EER I N G N ov.1997聚丙烯的改性①李 玮 刘佑习(中山大学高分子研究所,广州,510275)摘要聚丙烯作为一种通用塑料,由于其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较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本文综述了共聚、共混、填充、增强等化学和物理方法对PP改性的研究,通过共混改进其低温脆性,提高冲击强度;加入增强剂或填料提高其拉伸强度、硬度,降低成型收缩率,但全面提高聚丙烯的综合性能,须用多组分改性剂共同作用。
另外,还介绍了PP改性技术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 聚丙烯,改性,共混,填充,增强聚丙烯(PP)是由丙烯聚合而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
由于其原料丰富,合成工艺比较简单,与其他通用热塑性塑料相比,PP具有相对密度小、价格低、加工性好以及综合性能较好等特点,其屈服强度、拉伸强度、表面硬度及弹性模量均较优异,并有突出的耐应力开裂性和耐磨性,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塑料中产量增长最快的品种,但聚丙烯也存在低温脆性、机械强度和硬度较低、成型收缩率大、易老化、耐温性差等缺点。
为了长期使用并扩大应用范围,须对聚丙烯塑料进行改性。
聚丙烯的改性,根据其结构分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
1 化学改性化学改性是指通过接枝、嵌段共聚,在PP大分子链中引入其他组分;或是通过交联剂等进行交联;或是通过成核剂、发泡剂进行改性,由此赋予PP较高的抗冲击性能,优良的耐热性和抗老化性。
1.1 共聚改性采用乙烯、苯乙烯单体和丙烯单体进行交替共聚,或在PP主链上进行嵌段共聚,或进行无规共聚,这样可提高PP的性能。
如在PP主链上,嵌段共聚2%~3%的乙烯单体,可制得乙丙橡胶共聚物,属于一种热塑性弹性体,同时具有PE和PP两者的优点,可耐-30℃的低温冲击。
1.2 交联改性PP的交联早已在工业上应用,但由于PP结构的原因,交联困难。
聚丙烯酰胺的改性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作者:王志强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28期摘要:改性聚丙烯酰胺具有良好的絮凝性、水溶性与吸附性,在废水处理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聚丙烯酰胺的改性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与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改性;废水处理;应用随着我国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多,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的类型与数量也在急剧上升,水质复杂程度更高。
同时,人们也逐步提高了对水环境的要求,而这无疑给水处理提供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国际上不断致力于污水处理方面的研究,且研发了许多水处理工艺,例如污水生态处理技术、电渗析法、化学氧化法、吸附法、例子交换法、生化法、絮凝沉淀法等。
其中絮凝沉淀方法在处理污水时具有高效、便捷的特点,所以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一般较为常见的絮凝剂大部分都是有机与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其中无机高分子其虽然价格不高,不过其需要投入大量物料,所以实际生产的废渣也较多。
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大多数都是水溶性聚合物,分子质量较大,根据其实际电荷不同可以划分成非离子型、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以及两性絮凝剂。
在诸多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中有数聚丙烯酰胺其水溶性出众,但是因为其分子链上的侧基是非常活泼的酰胺基,其能够出现诸多化学反应,所以对其进行改性尤为重要。
一、聚丙烯酰胺阴离子化聚丙烯酰胺作为一种絮凝剂在污水与泥浆处理等工作中获得了普及,但是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的价格只是阳离子(CPAM)的一般,将其用到碱性泥浆脱水,具有极为显著的效果。
在聚丙烯酰胺智联上使用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能够将羟基负离子引入,从而将聚丙烯酰的部分性质进行改变。
例如,HPAM的水溶液其形态结构较为特殊,且粘度较高,所以其增粘性与水溶性较佳,不过其也抗剪切、抗盐以及耐温性能较差。
国际上诸多学者为了克服其所存在的缺陷开展有关研究,发现聚丙烯酰胺分子中的-CONH2基团能够发生多类反应,其中将羟甲基引入羟甲基化学反应中容易生成分子间氢键,通过和小分子产生脱水交联以及缩醛反应来将上述缺点克服,从而将其有效的应用到生产和生活当中。
针对聚丙烯在低温下的抗冲击性能差、耐候性不佳、表面装饰性差以及在电、磁、光、热、燃烧等方面的功能性与实际需要的差距,对聚丙烯加以改性,成为当前塑料加工发展最为活跃的,取得成果最为丰盛的领域。
我国主要将聚丙烯这种材料应用在食品包装、家用物品、汽车、光纤等领域。
我国使用聚丙烯最大的领域是编织袋、包装袋、捆扎绳等产品,约占总消费的30%。
近年来,随着聚丙烯注塑产品和包装膜的发展,聚丙烯用于织造产品的比例有所下降,但还是其聚丙烯消耗最多的区域。
注塑产品是中国第二大聚丙烯消费领域,占总消费量的26% 左右,它也是未来聚丙烯需求量最大的地区之一。
ISSN 100020054CN 1122223 N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 T singhua U niv (Sci &Tech ),2008年第48卷第12期2008,V o l .48,N o .12w 17h ttp : qhxbw .ch inaj ournal.net .cn 碳纳米管 粉末丁苯橡胶复合材料改性聚丙烯周湘文1,2, 熊国平2, 朱跃峰2, 梁 吉2, 董建令1, 于溯源1(1.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84;2.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先进成形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收稿日期:200720920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332020)作者简介:周湘文(1979—),男(汉),湖南,博士后。
E 2m ail :xiangw en @tsinghua .edu .cn摘 要:为获得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利用辐射交联和喷雾干燥法,制备全硫化交联碳纳米管(CN T s ) 粉末丁苯橡胶(SBR )复合材料,用熔融共混法对聚丙烯进行三元体系改性。
结果表明:当SBR 、CN T s 和苯甲酸钠(相对于纯PP 的质量)用量分别为15%、2%和2%时,改性后PP 的冲击韧性提高了120%,拉伸强度提高了6%,扯断伸长率提高了55%,弯曲强度提高了20%。
关键词:聚丙烯;碳纳米管;粉末丁苯橡胶;冲击韧性中图分类号:TB 33;TQ 316.6;TQ 31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0054(2008)1222096204Polypropylene co m posites hav i ng carbon nanotubes and powder styrene -butad ienerubberZH OU Xia ngw e n 1,2,XI O NG Guop ing 2,ZHU Yuefeng 2,L I A NG J i 2,DONG J ia nling 1,Y U S uyua n 1(1.I n stitute of Nuclear and New Energy Technology ,Tsi nghua Un iversity ,Be ij i ng 100084,Chi na ;2.Key Laboratory for Advanced M ater i als Processi ng Technology of M i n istry of Education ,D epart men t of M echan ical Engi neer i ng ,Tsi nghua Un iversity ,Be ij i ng 100084,Chi na )Abstract :V ulcanizedcarbon nano tubes (CN T s )andstyrene 2butadiene rubber (SBR )compo site pow ders w ere added to po lyp ropylene (PP )using the m elting m ixing m ethod to obtain modified compo sites w ith better p roperties .T he pow ders w erecro ss 2linked using electron beam radiati on and p repared using sp ray drying .T est results show that w ith an SBR loading (m ass fracti on to pure PP )of 15%,CN T s loading of 2%,and sodium benzoate loading of 2%,the i m pact strength is i m p roved by 120%,tensile strength is i m p roved by 6%,elongati on at break is i m p roved by 55%,and flexural strength of the modified PP is i m p roved by 20%,compared w ith pure PP.Key words :po lyp ropylene;carbonnano tubes;pow derstyrene 2butadiene rubber;i m pact toughness聚丙烯(po ly p rop ylene ,PP )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但是冲击韧性较差,因此需要对PP 进行改性增韧。
二、聚烯烃改性1、聚乙烯改性(1)国际上现用少量高密度聚乙烯掺入到低密度聚乙烯中以达到防止或减少封拈效果。
(2)加入少量(0.05~0.1% )油酸胺化物,可大为减少薄膜封粘。
如果加入0.5~2%的聚丙烯,可提高其透明度(3)用二氧化硅、碳素、粘土、碳酸钙,甚至一些工业废渣作为填充剂,填充量可达1:1,虽增强刚性,但抗张强度、延伸率、抗裂强度却有所下降,然而脆性化温度有所提高。
(4)以交联剂交联改性,为目前欧美研完的一种聚乙烯聚联改性新方法。
交联工艺有下列几种:A、有机过氧化物交联厂B、叠氦化物交联C、放射线交联D、热交联F、烷硅交联,H 、发泡交联。
(5)光氯化聚乙烯薄膜生产已经工业化,其可分为二种光氯化方法(①日本采用光氯化照射室方法,即将聚乙烯薄膜在照射室内二面用氯气与之接触,并在一面用紫外线照射,这样氯原子不断扩散,紫外线也溅射到薄膜上,即使不直接接触光的面,同样得以光氯化。
②利用透过室方法,即将聚乙烯薄膜在透过室内,在绝对抽真空情况下一面用光照射,仅只有一面与氯气接触,并在同一面用紫外线进行光照。
除上述两种光氯化方法外,若二面同时用紫外线照射,效果更佳。
经光氯化改性的聚乙烯薄膜,改变其表面不活泼而难于印刷的问题,不需进行表面处理即可印刷。
聚丙烯改性聚丙烯(PP)是五大通用塑料之一,由于其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便宜、易于成型加工、产品综合性能优良,用途非常广泛,已成为发展最快的塑料品种之一。
但PP 也存在一些不足,最大缺点是耐寒性差,低温易脆裂;其次是收缩率大,抗蠕变性差,容易产生翘曲变形。
与传统工程塑料相比,PP 还存在耐候性差,涂饰、着色和黏合等二次加工性能差,与其他极性聚合物和无机填料的相容性差等缺陷,从而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PP 的高性能化、工程化、功能化是目前改性PP 的主要研究方向。
PP 改性可分为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
化学改性主要指共聚、接枝、交联等,通过改变P 的分子结构以达到改性目的。
改善聚丙烯电性能的常⽤⽅法聚丙烯的电性能主要包括介电强度、介电常数、耐电弧及介电损耗等。
在不同的应⽤场合,对上述电性能的要求也不同。
介电强度是⼀个衡量聚丙烯耐电压好坏的指标,它指聚丙烯绝缘体的绝缘性能随电压升⾼⽽不断下降,当电压升⾼到某特定值时,绝缘性下降到绝缘体可以局部导电,此时称聚丙烯绝缘体被击穿。
表征塑料介电性能好坏有两个参数:⼀、介电强度介电强度⼜称为击穿强度或电⽓强度,其定义为:试样击穿时,单位厚度承受的击穿电压值,单位为kV/mm或MV/m。
击穿电压击穿电压⼜称为耐电压。
其定义为在规定试验条件下,试样不被击穿时所能承受的最⾼电压。
室温条件下聚丙烯介电强度为24.6MV/m,聚丙烯的介电强度易受温度影响,温度越⾼,介电强度越低。
聚丙烯的介电强度改进主要是通过提⾼聚丙烯的绝缘性来实现的,具体改性⽅法如下。
(1)共混改进聚丙烯介电强度添加改进聚丙烯介电强度的⽅法为在树脂中添加⾼绝缘性填料,主要品种有:⾼岭⼟(煅烧陶⼟)、云母、Al(OH)3、⽯棉、玻璃纤维及⽊粉等,其中以前两者最常⽤。
例如,在聚丙烯中加⼊50%的云母,可使其介电强度由原来的24.6kV/mm提⾼到46kV/mm.PI-2001D聚丙烯电缆绝缘层即采取这种⽅式改变的介电强度。
(2)交联改进聚丙烯介电强度塑料进⾏交联改性后,其介电强度有不同程度提⾼。
但是聚丙烯很少使⽤这种⼿段,⼀般聚⼄烯使⽤较多。
(3)双向拉伸改进聚丙烯介电强度塑料薄膜进⾏双向拉伸处理后,可适当地提⾼其介电强度。
例如,对PP薄膜经过4X4双向拉伸后,共介电强度可由原来的24.6kV/mm提⾼到(130-200) kV/mm.再如,PΕT薄膜经过双向拉伸后,介电强度可由原来的25.5kVmm上:升到10kV/mm,PVC薄膜经过双向拉伸后,介电强度由(14-20) kV/mm上升到,180kV/mm。
⼆、改变聚丙烯的介电常数介电常数为表征材料贮存电能⼒⼤⼩的参数,其代号为ε,单位为F/m,作为聚丙烯电缆绝缘层使⽤的材料,希望聚丙烯介电常数越⼩越好;⽽在其它⼀些场合,有时⼜希望介电常数⼤⼀些。
聚丙烯改性及其汽车保险杠的研制中文摘要本论文通过橡胶(POE)、聚丙烯(PP)、滑石粉共混和添加成核剂改变聚丙烯的结晶形态两种方式来对聚丙烯进行增韧,并通过马来酸酐(MAH)与苯乙烯(St)对聚丙烯(PP)进行增强极性改性,研究了改性后复合材料的性能,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在研究橡胶增韧PP的过程中,采用了DOW化学公司近几年推出的用茂金属催化剂通过乙烯和辛烯原位聚合技术生产的一种饱和乙烯一辛烯共聚物(POE)增韧改性PP。
对PP/POE体系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表征。
结果表明,POE加入随含量的增加,PP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不断升高,拉伸屈服强度不断降低,且随着拉伸速率的增加,PP/POE共混体系的拉伸屈服强度逐渐升高,而断裂伸长率则逐渐降低;分析表明,加入POE破坏了PP分子链的规整性,阻碍PP的结晶,,导致其结晶度不断降低;POE与PP具有较好的相容性,POE加入没有改变PP的晶面间距和晶型。
在研究滑石粉对聚丙烯增强的过程中,采用1250目的滑石粉增强填充PP/POE体系,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随着滑石粉用量的增加,混合体系的冲击强度降低,但其断裂伸长率在加入15%之前一直在上升,15%后开始下降。
滑石粉对PP有异相成核作用,随着滑石粉的加入,球晶渐趋不规则,边界变得模糊,球晶尺寸下降,球晶分布趋于均匀。
在研究成核剂改变聚丙烯进行增韧的过程中,用β晶型成核剂(TMB-4)对PP的结晶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MB-4能使共聚PP拉伸强度有所提高,TMB-4因诱发PP产生大量β晶,使其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提高了56%和15%。
通过POE、成核剂、滑石粉复配来对PP进行增韧,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其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综合性能良好。
一些性能达到了保险杠对PP复合材料的要求。
关键词:聚丙烯,POE,滑石粉,成核剂,结晶,力学性能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AbstractIn the thesis,the polypropylene(PP) resin was modified for toughness by two methods,Including the adding of POE and Talcum powder,blending with nucleators to modify the crystallization off PP.And by maleic anhydride (MAH) and styrene (St) on polypropylene (PP) to enhance the polarity.The properties of PP composite were studied and the result is good.Saturation ethylene-oetylene copolylner(P0E) produced by DOW chemistry company via ethylene and octylene original position polymerization eatalysised by metallocene was adopted,when studying modified PP.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PP/POE system were studied and they were investigated by differential seanning calorimetry(DSC).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act strength and rupture elongation ratio of PP/POE can be increased gradually and tensile yield intension reduced gradually as the adding content of POE,while tensile yield intension can be increased gradually and rupture elongation ratio reduced gradually as the increasing of rate of estension.The crystallization analysis s how that the erystallization degree of PP was redueted sequeneely by adding POE to damage PP molecular thain regulation and hind PP crystallization.The crystallization shape and interplanar distance of PP was not changed by adding POE and there is very good consisteney between PP and POE.In the research process of that Talc reinforced polypropylene, talc was used to increase PP/POE system, a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studied.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mount of talc,the impact strength of the mixed system decreased, But the elongation at break before joining the 15% has been rising, over 15% began to decrease.Talc on PP play the role of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With the addition of talc,Spherulites become more irregular,boundaries are blurred,Spherulite size decreases,Spherulites to uniform.The influence ofβform(TMB-4) nucleators on erystallization and mechanieal properties of impact co-polypropylen was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MB-4 inereases tensile intension to some extent.TMB-4 because of its indueting co-PP togenerate more.βcrystal form has more evidently increased impact strength and rupture elongation ratio of PP about 56% and 15% .The PP resin was modified for toughness by multiplicity formulation of POE,talc and nueleators,and the meehanieal properties of PP/POE/talc/nucleators were tes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Impact strength and tensile intension can be inereased to some extent and combination property is good.The PP composite reach the require of auto bumper.聚丙烯改性及其汽车保险杠的研制Keywords:polypropylene,POE,nueleator,crystallization,mechanical property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目录第1章引言 (V)1.1国内外聚丙烯汽车保险杠发展现状 (1)1.1.1介绍 (1)1.1.2国内外聚丙烯汽车保险杠及专用料的发展概况 (1)1.2汽车保险杠用聚丙烯存在问题和开发难点 (3)1. 3聚丙烯汽车保险杠专用料 (3)1.3.1聚丙烯与弹性体共混料 (3)1.3.2 PP/EPDM型反应型共混料 (4)1.3.3嵌段共聚PP/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TPE)共混料 (4)1.3.4新型高分子材料—丰田超级烯烃聚合物 (4)1.3.5非交联发泡保险杠 (4)1.3.6汽车保险杠专用树脂 (5)1.3.7可涂饰汽车保险杠 (5)1.4汽车保险杠的成型方法和回收利用 (5)1.4.1汽车保险杠的成型方法 (5)1.4.2汽车保险杠的回收利用 (6)1.5汽车保险杠用聚丙烯增韧改性 (6)1.5.1化学改性 (6)1.5.2物理改性 (8)1.6汽车保险杠用聚丙烯增强改性 (10)1.7聚丙烯增韧增强改性存在的问题 (10)1.8聚丙烯增加极性改性 (11)1.9研究目的及意义 (11)第二章弹性体POE改性聚丙烯概述 (12)2.1 POE弹性体 (12)2.1.1 POE的性能 (12)2.1.2 POE对PP的共混改性 (12)2.2 POE与其他弹性体的比较 (13)2.3不同牌号的POE对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比较 (14)第三章实验 (16)3.1聚丙烯基料的选择 (16)3.2 增韧剂的选择 (16)3.3 填料的选择 (17)3.4实验部分 (18)3.4.1实验原料 (18)3.4.2主要设备 (18)3.4.3样品的制备 (19)3.5测试与表征 (21)聚丙烯改性及其汽车保险杠的研制3.5.1熔体流动速率测定 (21)3.5.2热变形温度测定 (22)3.5.3拉伸性能测定 (22)3.5.4冲击性能测定 (22)3.5.5示差扫描量热仪(DSC) (22)3.5.6 偏光显微镜 (23)第四章实验结果与讨论 (24)4.1 PP/POE混体系的物理机械性能分析 (24)4.2.PP/POE共混体系DSC分析 (27)4.4 PP/β成核剂体系性能 (30)4.5 MAH-St多组分单体熔融接枝聚丙烯 (33)第五章聚丙烯保险杠材料研制 (34)5.1 保险杠配方设计 (34)5.2 实验原料 (34)5.3主要设备 (34)5.4测试与表征 (34)5.5实验结果 (34)第六章总结 (35)参考文献 (36)致谢 (40)聚丙烯改性及其汽车保险杠的研制第1章引言1.1国内外聚丙烯汽车保险杠发展现状1.1.1介绍目前汽车制造业正向降低车身自重、减轻能源消耗方向发展。
高压直流电缆绝缘材料聚丙烯改性研究综述
陈少杰;惠卓斌;李欢
【期刊名称】《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23(39)1
【摘要】聚丙烯(PP)具有出色的热稳定性、绝缘性、可回收再利用和无需交联等优势,是可替代交联聚乙烯(XLPE)的高压直流电缆绝缘材料,但无法直接应用于高压电缆绝缘。
为此从PP的结构特性出发,综述了几种常用于PP的改性方法研究进展,分别论述了共混改性、纳米颗粒掺杂改性和成核剂改性对PP力学性能和电气性能的改进。
采用弹性体共混改性可以增强PP的低温韧性,减小刚性;纳米掺杂抑制了PP电树枝生长及空间电荷积聚,大幅提升PP介电性能;β成核剂的加入形成了松散结构的β球晶可以提升PP韧性。
最后,对PP改性研究现状做出总结。
【总页数】10页(P27-36)
【作者】陈少杰;惠卓斌;李欢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215
【相关文献】
1.高压直流电缆用LDPE/EPDM复合绝缘材料的性能研究
2.基于增强绝缘材料非线性电导率的特高压直流电缆接头优化设计研究
3.接枝改性高压直流电缆绝缘材
料的研究进展4.高压超高压柔性直流输电电缆附件绝缘材料研究5.聚丙烯基直流电缆绝缘材料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