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文旅商业项目考察报告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3.29 MB
- 文档页数:91
关于对丽江古城打造文化旅游产业的调研报告——聊城市人大农委调研组发布时间:2011-8-1信息来源:在全市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聊城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按照学习调研阶段的要求,组织有关人员赴云南省丽江古城,就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快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打造聊城“江北水城·运河古都”城市品牌等内容进行了学习考察。
通过学习考察,进一步开阔了眼界,启迪了思路,振奋了精神,增强了信心,切实感到受益匪浅。
一、丽江古城开发建设的特点丽江,历史上是滇西北一个“被遗忘的王国”,但到了2003年却一跃成为拥有三个世界遗产殊荣并为世人瞩目的城市:1997年12月“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一个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获得成功的历史文化名城;2003年7月,“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03年8月,纳西东巴古籍文献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是什么原因让丽江屡获殊荣?拥有“三大遗产”的丽江展现给世人的究竟有怎样的独特之处呢?这些在我们参观考察后得到了印证,概括起来有以下特点。
特点之一:丽江人找准了坚守与创新的支点,使文物遗产的保护与旅游产业的发展相互协调。
业界普遍有这么一种说法:“开发意味着破坏”。
然而,丽江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彰显出的是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优美画卷,明媚的阳光、湛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休闲的意境,能充分让置身其中、参与互动的人们从紧张、繁重的工作、生活、学习中解脱出来,让身心得到舒展和休闲,从而让游客喜爱。
这是来丽江考察者的共识。
为了这古朴、和谐、依恋的诱人景象,为了实现当初申遗的诺言,丽江先后投资4亿多元,实施规模浩大的重建和整治,完成了1300多户,5000多人的搬迁。
为了“大局”,在古城重要组成部分、原来被一些现代建筑挤占的东大街,有17个单位2万多平方米的建筑物在职工们的泪水中被一锤锤打烂。
为了“这一眼”,丽江人提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古城,对每栋受保护的民居和每一棵树,每一块石头都有详细的保护规划和平面图等,并严格按规划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