恙虫病30例临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68.61 KB
- 文档页数:2
恙虫病34例临床分析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东方体引起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鼠类是主要的传染源。
属于国家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
本病通过恙螨幼虫叮咬传播给人,恙螨是本病的传播媒介。
临床上以叮咬部位焦痂或溃疡形成、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以及周围血液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现将我科2013年11月-2016年11月住院的34例恙虫病患者临床资料做相关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4例患者:2013年7例,2014年8例,2015年8例,2016年11例;住院时间10月9例,11月23例,12月2例;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35~87岁,平均60.7岁,患者为农民及水产养殖者。
1.2 诊断标准患者的诊断符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拟定的诊断标准[1]:①流行病学资料:发病前3周内到过恙虫病流行区,在流行季节有田间劳动、户外工作、露天野营或在林地草丛上坐、卧等。
②临床表现:起病急、高热、颜面潮红、焦痂或溃疡、皮疹、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
③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数多减少或正常,重型患者及有并发症时可增多;血清学检查变形杆菌OXk凝结反应(外-斐反应)为诊断提供依据,效价在1:160或以上有诊断意义;病原学检查包括病原体分离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以上具备其中3项可作恙虫病诊断。
1.3 临床表现1.3.1发热100%(34/34),体温均在39℃以上,多为稽留热型,个别为弛张热或不规则型,伴有畏寒、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颜面潮红、结膜充血等症状。
1.3.2淋巴结肿大88%(30/34),多见于腹股沟、腋下、耳后,尤以焦痂附近的局部淋巴结肿大为甚,半数患者有疼痛和压痛。
1.3.3焦痂67.6%(23/34),溃疡14.7%(5/34),为本病之特征,对临床诊断最具价值,多为单发,本组只有3例多发。
焦痂黑色,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4~10mm,其边缘突起,如堤围状,周围有红晕,未见继发感染。
26例恙虫病临床分析恙虫病(Scrub Typhus)是一种由恙螨叮咬传播的急性寄生虫病,主要通过螨虫带菌后咬人而传播。
恙虫病主要在亚洲地区流行,如中国、日本、韩国、泰国、印度等。
该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因此本文将介绍26例恙虫病的临床分析,以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
1. 病例一:患者男性,21岁,主要症状为高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体格检查发现肺部啰音,临床诊断为恙虫病肺炎。
2. 病例二:患者女性,32岁,主要症状为高热、皮疹、恶心、呕吐,血液检查发现白细胞计数减少,临床诊断为恙虫病。
3. 病例三:患者男性,45岁,主要症状为高热、腹痛、便血,腹部CT发现脾脏肿大,临床诊断为恙虫病伴脾功能异常。
4. 病例四:患者女性,27岁,主要症状为高热、全身皮疹、淋巴结肿大,血液检查发现白细胞计数增高,临床诊断为恙虫病淋巴结炎。
5. 病例五:患者男性,38岁,主要症状为高热、乏力、肝肿大,血液检查发现血小板计数减少,临床诊断为恙虫病伴肝功能异常。
6. 病例六:患者女性,55岁,主要症状为高热、心悸、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临床诊断为恙虫病心肌炎。
7. 病例七:患者男性,29岁,主要症状为高热、咳嗽、咳痰,胸部X光显示肺部浸润阴影,临床诊断为恙虫病肺部感染。
8. 病例八:患者女性,30岁,主要症状为高热、腰痛、肾小球炎,血液检查显示尿常规异常,临床诊断为恙虫病肾脏受累。
9. 病例九:患者男性,42岁,主要症状为高热、腹泻、血尿,肠镜显示结肠溃疡,临床诊断为恙虫病伴结肠炎。
10. 病例十:患者女性,35岁,主要症状为高热、剧痛、关节肿胀,关节液检查发现炎症反应,临床诊断为恙虫病关节炎。
11. 病例十一:患者男性,39岁,主要症状为高热、嗜睡、意识障碍,脑电图显示脑电活动异常,临床诊断为恙虫病脑炎。
12. 病例十二:患者女性,28岁,主要症状为高热、眼结膜充血、视力模糊,眼科检查发现角膜水肿,临床诊断为恙虫病眼部感染。
30例恙虫病的诊治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恙虫病的临床诊断、并发症、治疗、愈后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期住院恙虫病例30例诊断治疗。
结果我市为恙虫病高发区,常年可见,雨季明显,易误诊并发症多,诊断明确后临床用药安全,治疗有效,随访无复发。
结论恙虫病是临床较易误诊的一种急性地方性传染病,系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体为恙虫病立克次体,啮齿类为主要的传染源,恙虫的幼虫是传染此病的媒介,立克次体经恙虫幼虫的叮咬而侵入人体,将病症传染给人。
临床上以高热、毒血病、皮疹、焦痂和淋巴结肿大为特征。
【关键词】恙虫病发热皮疹焦痂淋巴结肿大氯霉素1 引言恙虫病以高热、毒血症、皮疹、焦痂、淋巴结肿大等为特征[1],但其临床表现多样性,易误诊为其他疾病,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伤寒、斑疹伤寒、钩端螺旋体病等。
本文对近期到我院住院治疗的30例恙虫病患者进行分析回顾。
2 临床资料与方法2.1一般资料 30例恙虫病患者均为住院治疗,其中20例为初诊者,10例为到其他诊所或医院诊治过而被误诊者。
30例恙虫病患者8例为学生,20例为菜农或农民,2例为居民。
发病季节:5月2例、6月3例、7月10例、8月12例、9月2例、10月1例,其中以7-8月份发病最多为22例,约占发病人数的73%。
2.2临床表现潜伏期4-21日,一般为14日,在此期间病人可无任何症状,14日前后开始发病,起病急骤,体温迅速上升,可在1-2d内达39-40℃以上。
30例恙虫病患者发病均较急骤,以畏寒、发热为首发症状,其中体温39℃以上22例,多呈弛张热型,体温在38-39℃之间8例,寒战28例,剧烈头痛26例,四肢酸痛29例,咽部充血20例,扁桃体肿大16例,恶心10例,呕吐6例、咳喇18例,结膜充血28例,谵妄2例。
30例中有28例有接触草丛病史,有27例病人皮肤发现焦痂,3例发现溃疡。
焦痂或溃疡的直径多在0.3-0.4cm或0.5-0.6cm大小,呈圆形或椭圆形,焦黑色,边缘稍隆起,如堤围状,周围有红晕,如无继发感染则无痛痒感,也无渗液。
恙虫病的临床特征及重症病例的危险因素分析恙虫病是人类通过受染致病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是由恙虫叮咬人类而引起的。
恙虫病会引起高热、全身不适、头痛、肌肉酸痛等典型临床表现,以及皮肤瘙痒、皮疹、淋巴结肿大、脾肿大、肝损害等非典型表现。
本文主要对恙虫病的临床特征及重症病例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一、恙虫病的临床特征恙虫病的潜伏期为3-14天,常见表现包括高热、头痛、眼结膜炎、全身肌肉和关节疼痛、皮肤瘙痒、皮疹、淋巴结肿大等。
其中,高热是恙虫病最常见的症状,持续时间通常为3-5天。
皮疹是恙虫病的早期表现之一,通常出现在高热之后,持续时间为3-7天。
皮疹呈点状、丘疹状、斑块状等不同形态,部位多为四肢、躯干等暴露部位,严重时可出现紫癜。
淋巴结肿大是指颈、腋窝、股窝等淋巴结体积增大,周围组织肿大、疼痛等。
恙虫病的重症病例还可出现心肌炎、脑炎、血管内皮细胞炎等严重并发症。
恙虫病的单纯感染一般不会致命,但在少数病例中会出现严重后果。
本节将对恙虫病重症病例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1、年龄研究表明,幼儿期和老年人群更易患重症恙虫病。
这与他们的免疫状态较弱有关。
2、性别恙虫病重症病例多数为男性,据报道男性患重症恙虫病的比例约为女性的2倍。
这可能是由于男性工作和生活方式导致的。
3、病程从病程方面看,在恙虫病病程中,早期皮疹消退缓慢,不适症状加重,伴有高温、呼吸困难、严重的心肌炎和神经炎。
早期发现和正确处理恙虫病可以降低病人死亡率。
4、是否合并其他病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或慢性病的恙虫病患者比一般患者更容易发展成为重症病例。
因此,需要注意合并症的防控。
总之,恙虫病是一种通过受染致病的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广泛,常见的症状包括高热、全身不适、头痛、肌肉酸痛等,重症病例通常伴随着心肌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对于恙虫病患者,尤其是重症病例,需要注意年龄、性别、病程、合并症等危险因素,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及时救治病患,避免恙虫病的严重后果。
恙虫病30例误诊分析
吕凤林;杨保国
【期刊名称】《辽宁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7(011)002
【摘要】恙虫病30例误诊分析山东省冠县元造户医院内科(252500)山东省冠县人民医院儿科吕凤林杨保国章祖抚现将1991年以来,我们遇到的恙虫病误诊30例加以总结分析。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4例,女16例。
年龄最小2岁,最大12岁,其中1~3岁5例,4...
【总页数】1页(P58)
【作者】吕凤林;杨保国
【作者单位】山东省冠县元造户医院内科;山东省冠县人民医院儿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3.204
【相关文献】
1.恙虫病的误诊分析及护理对策 [J], 徐贇;陈雪薇
2.以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恙虫病16例误诊分析 [J], 秦茵茵;周承志;林心情;欧阳铭;吴国锋
3.儿童恙虫病血液系统改变的临床研究以及误诊分析 [J], 夏小娇;赵钱雷
4.恙虫病58例报告及误诊分析 [J], 刘玉斌;陆春芬;朱蔚岗;周稳兰;李军;曹素珍
5.恙虫病合并脑炎患者的误诊分析 [J], 刘旭;段新亚;刘明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