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楼梯
- 格式:ppt
- 大小:15.46 MB
- 文档页数:61
封闭楼梯施工工艺第一章前言封闭楼梯施工是近几年来的应用最广的楼梯模板施工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施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混凝土的强度、密实度、几何尺寸、感观也得到了改进。
1、封闭模板支撑架(马镫)设置。
2、封闭模板支撑。
3、排气孔设置。
4、杜绝了混凝土浇筑时漏浆。
5、安全也得到了保证。
第二章工法特点1、杜绝楼梯踏步漏浆、蜂窝麻面及孔洞等通病。
2、几何尺寸能完全达到要求设计及规范要求。
3、为装修节约成本。
第三章适用范围本施工技术广泛适用于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尤其适用于高层现浇混凝土楼梯模板,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第四章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第一节施工工艺流程楼梯底模安装→楼梯钢筋安装→马镫布置→封闭模板安装→模板上排气孔留置→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
流程图:1、楼梯底模采用1830×915×18的胶合板作为底模,支撑架采用φ48×2.8钢管支撑架;钢管间距每跑平行板方向设置两排,垂直板方向均为900mm的间距,并设置纵横水平杆三道。
模板底95×45木方可顺板或垂直板方向设置,木方间距均为不大于250mm均匀布置。
2、楼梯钢筋工程严格安装施工图施工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完毕后,方可模板施工。
3、封闭楼梯模板控制板厚加固马镫如图所示:4、封闭模板安装斜板侧模安装→踏步侧模安装→踏步面板安装→踏步侧模背方及阳角处角钢安装→双钢管采用φ12对拉螺杆拉接间距为600mm,面板钢管两排,对拉螺杆套管为φ14PVC管;并在模板上留设三个100x100洞口,流程如下:图片如下:5、混凝土浇筑将楼梯混凝土塌落度调整为18+2,用振动棒从上口往下赶,边放料边振捣振捣一半后,混凝土从预留口溢出,再用振捣棒在预留口处振捣将下部混凝土振捣密实后封闭预留口,在封闭预留口前采用手锤敲击模板使模板内气体排出;在从上部继续振捣直至密实为准。
6、封闭楼梯施工缝留设,施工缝留置在净跨斜板的1/3处,架体钢管架设在已封闭好的楼梯踏步上,施工缝要垂直留设;如图所示:7、模板拆除先支撑的底模待混凝土强度达到75%后方可拆除模板,面模混凝土时混凝土达到1.2MP即可拆除。
第章楼地⾯⼯程第九章楼地⾯⼯程第⼀节基础知识楼地⾯⼯程指使⽤各种⾯层材料对楼地⾯进⾏装饰的⼯程。
基层包括地坪、找平层。
⾯层包括整体⾯层、块料⾯层、⽊地板、塑料及橡胶板等。
其他包括踢脚线、楼梯扶⼿、栏杆、栏板等。
⼀、整体⾯层楼地⾯整体⾯层⼯程包括找平层和⽔泥砂浆⾯层、⽔磨⽯⾯层。
(⼀) 找平层找平层⼀般设在混凝⼟或者硬基层、填充材料上。
其中,填充材料是指泡沫混凝⼟块、加⽓混凝⼟块、⽯灰炉渣、珍珠岩、防⽔卷材等。
找平层常⽤材料是⽔泥砂浆或细⽯混凝⼟。
(⼆) ⽔泥砂浆⾯层⽔泥砂浆⾯层是在楼地⾯上抹厚为20~25mm,配合⽐为1:1.5~1:2.5的⽔泥砂浆,是应⽤最⼴泛的⼀种整体⾯层。
(三) ⽔磨⽯⾯层其做法是在垫层上抹20mm厚l:3⽔泥砂浆,要求抹平,但不压光。
砂浆⼲硬后弹线,镶玻璃条或铜条。
铜条、玻璃条⾼10mm,⽤稠膏状⽔泥浆粘牢成格,然后在⼀个个格内抹1:2⽔泥⽯⼦浆,拍平反复压实。
待⽯⼦浆有适当强度后,⽤磨⽯机将表⾯磨光,然后清洗⼲净打蜡。
⼆、块料⾯层块料⾯层种类繁多,从施⼯⼯艺上可分为湿作业、⼲作业两⼤类。
(⼀) 湿作业类它的种类很多,有⼤理⽯、花岗岩、汉⽩⽟、彩釉砖、抛光砖、预制⽔磨⽯块、⽔泥花砖、缸砖、陶瓷锦砖、凸凹假⿇⽯块等,其做法是:先在垫层上或钢筋混凝⼟板上抹l:4⼲硬性⽔泥砂浆找平层,要求抹平,但不抹光,然后⽤⽔泥砂浆、⽔泥膏或⼲粉型粘结剂粘贴。
(⼆) ⼲作业类主要有塑胶地板、⽊地板、防静电活动地板、栏杆、扶⼿等。
1. 塑料、橡胶地板塑料地板是以PVC、UP等树脂为主,加⼊其他辅助材料加⼯⽽成的预制或现场铺设的地⾯材料,塑料地板具有种类花⾊多、加⼯⽅便、施⼯铺设⽅便、耐磨性好、使⽤寿命长、维修保养⽅便的特点,其主要缺点是表⾯不耐刻划,易受烟头危害等。
按塑料地板的组成和结构,可分为PVC塑料地板、塑料涂布地板,其中PVC塑料地板⼜可分为单⾊块材地板,透底花纹地板、印花地板和单⾊卷材。
第九章屋面保温、隔热、防水说明一、本章由屋面、屋面保温、墙体隔热、天棚保温、防水和屋面排水等六节组成。
二、屋面1、各种瓦屋面子目综合了脊瓦及瓦出线的工料,不得另外计算。
2、石棉瓦、红泥浪瓦(PVC瓦)、玻璃钢瓦、与本定额规格不同时可以换算,换算公式:100短边搭接长度,红泥浪瓦、玻璃钢瓦为0.11m;小波石棉瓦为0.095m;中波石棉瓦为0.09m;大波石棉瓦为0.15m;其他工料不予换算。
中波石棉瓦屋面按小波石棉瓦子目换算。
3、金属压型心板按60厚取定,金属压型屋面板按0.8mm彩色图层钢板取定。
由于材料及厚度不同,或材料厚度与本定额相同,但实际采购价与预算价有差异时,均按差价处理。
檩距已综合考虑,不论大小不做换算。
1、金属压型板、金属压型夹心板屋面咬口与搭接的工料,密封条、密封膏、钢天沟的工料及与墙体连接的工料,已包括在定额内,计算工程量时不予增减。
三、保温隔热1、稀土保温、保温石膏,适用于内墙面的保温。
砖墙、混凝土墙已综合考虑,均执行同一子目。
1、墙体保温,只包括保温隔热材料的铺贴、填装,不包括隔热、防潮、保护层与衫墙等。
2、玻璃棉、矿渣棉等填用包装材料已包括在定额子目中,实际采用材料的品种和数量不同时不作换算。
3、附墙铺贴板材,定额子目中已包括基层涂刷热沥青一遍。
4、零星保温,执行墙体相应材料的保温子目,但材料乘 1.2,人工、机械乘 1.4系数。
5、屋面保温属单相子目,标出保温材料配合比或标号的子目,如与设计用料不同时,允许换算。
6、架空隔热屋面的混凝土预制板,不论采用现场预制或产品价,均执行本定额。
7、架空隔热屋面砖支座底面的卷材或涂膜防水层,其上如采取加强措施(增铺卷材或增刷涂膜)时,另行计算,按其它用料套用相应防水子目。
8、屋面保温如使用膨胀珍珠岩保温芯板或水泥聚苯保温板时,按憎水珍珠岩块子目换算保温材料及单价,人工、机械不变。
9、架空隔热屋面板,系按陕97J01编制,如与设计要求不符时,允许换算。
《在走廊和楼梯上》幼儿安全教育活动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走廊和楼梯上的安全规则,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1.2 培养幼儿在走廊和楼梯上行走的正确姿势和行为,避免发生摔倒、碰撞等意外事故。
1.3 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提高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图片、视频、故事书、安全标志等。
2.2 环境:设置一个模拟的走廊和楼梯场景,以便幼儿实地体验和学习。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走廊和楼梯上的安全问题。
3.2 讲解:向幼儿讲解走廊和楼梯上的安全规则,如慢慢走、不奔跑、不推搡等。
3.3 演示:教师或助教进行实地演示,展示正确的行走姿势和行为。
3.4 实践:让幼儿在模拟的走廊和楼梯场景中进行实践,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制作安全标志:让幼儿动手制作安全标志,如“慢慢走”、“不推搡”等,并将其布置在实地的走廊和楼梯上。
4.2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检查家庭环境中的走廊和楼梯,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五章:活动评价5.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安全规则的掌握程度。
5.2 收集幼儿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案的效果。
5.3 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等方式,了解幼儿对走廊和楼梯上安全规则的认知和遵守情况。
第六章:活动注意事项6.1 确保活动环境安全,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6.2 在实践活动环节,成人应密切监督幼儿,防止发生意外。
6.3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6.4 活动过程中,关注幼儿的情绪和需求,适时调整教学进度。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图片:包括走廊、楼梯的各种场景图片,以及安全标志图片。
7.2 视频:制作或收集有关走廊、楼梯安全知识的视频资料。
7.3 故事书:选择或编写关于走廊、楼梯安全的故事书籍。
7.4 安全标志:制作或购买实体的安全标志,如“慢慢走”、“不推搡”等。
We’ve been sailin g for threeand a half months and travel led nearly ten thousa nd Lis. Now the notlas were sailin g on the Atlant ic. I walked out onto the top of the submari ne to see when it can’t sail on that land, we couldsee cape Vincen t and Spainand we were travel lingup for coast of Portug al. The sea was very roughand we all went back down the stairs to my room.我们航行了三个半月,驶出了一万里。
现在,诺帝留斯号在大西洋中航行。
我们正向葡萄牙行驶,走上潜水艇顶层,向外望去,我可以看见V i ncen t海岬跟西班牙。
海的情况非常恶劣,我们都走下楼到我的房间里。
“Tonigh t we escape”,said Nedlan d seriou sly. “W e agreeto wait for a good opport unity and by tonigh t we’ll only be a few kilome tersfrom Spain”. He came closer to me, “this evenin g, at 9 o’clock,hh. At that time, captai n Nemo will probabl y be in bed. We will go to the stairs and out onto the platfo rm. We wouldtake a small boat and put it into the sea, then we will row to Spain. Everyt hingi s readyfor tonigh t.” Then Ned Land and Consei l went to theirroomsto wait for the evenin g.尼德严肃地说:“我们今晚逃走吧。
课程设计爬楼梯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爬楼梯问题中的数学建模方法,理解其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2. 引导学生运用整数、分数和小数进行爬楼梯问题的计算,加强对数学运算的熟练度。
3. 帮助学生理解爬楼梯问题中的数列概念,掌握数列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技巧。
2.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如计算器、编程软件等)辅助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数学问题的热情。
2. 增强学生面对困难时的信心和毅力,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和自我激励能力。
3. 通过爬楼梯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爬楼梯问题为载体,结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四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和思考,喜欢动手操作。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关注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爬楼梯问题引入:通过生活中的爬楼梯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理解问题实质。
教材章节:《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章“分数与除法”及第五章“小数的初步认识”。
2. 数学建模:介绍爬楼梯问题中的数学建模方法,建立楼梯与整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关系。
教材章节:《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及第七章“解决问题的策略”。
3. 数列概念:讲解爬楼梯问题中涉及到的数列概念,让学生了解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章“数列的初步认识”。
4. 计算方法:指导学生运用整数、分数和小数进行爬楼梯问题的计算,巩固数学运算知识。
九江市修水县住宅楼I I、毕业设计(论文)使用的原始资料(数据)及设计技术要求:1、建筑要求:总面积3000m2左右,主体建筑6层,层高3.0米。
2、结构要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墙体采用普通砖,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3、气象资料:基本雪压0.4kN/m2。
全年为西北风,基本风压为0.30kN/m2。
4、地质资料:建筑场地土层自下而上依次为杂填土层,粉质粘土层,粗砂层,细砂层,砾砂层。
采用天然地基,持力层为粉质粘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175kPa。
场地地震烈度为V I度,抗震等级四级5、技术要求:满足工程施工图深度要求I I I、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内容及完成时间:一、毕业设计工作内容:1、查阅并收集与框架结构住宅楼设计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完成开题报告和科技文献翻译。
2、建筑设计阶段:确定建筑空间及构造方案,给出必要的建筑设计说明,图纸目录,建筑总平面图,底层、标准层、顶层及屋面平面图,正立面、侧立面图,剖面图,墙身剖面大样等建筑施工图纸。
3、荷载计算:包括屋面和各楼层面荷载计算。
4、框架结构内力计算(选取一榀典型框架,手工进行内力分析)。
5、内力组合计算; 配筋及变形计算(梁、柱配筋计算)。
6、基础及其他构件设计(基础配筋、现浇楼梯、雨蓬、檐口、悬挑、梁板设计计算等)。
7、PKPM计算复核及结构施工图绘制。
8、撰写和整理设计计算书、打印图纸等设计文件,准备答辩。
二、时间安排1-2周,完成开题报告和文献翻译工作;3-6周,完成建筑设计及出建筑施工图;7-14周,完成结构设计及出结构施工图,提交毕业设计成果;15周,答辩。
Ⅳ、主要参考资料:[1]. GB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2]. GB50009-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3]. 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4]. GB5001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5]. GB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6.[6]. 03G101. 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北京: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出版. 2003.[7]. 沈蒲生主编.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6.[8]. 沈蒲生主编. 混凝土结构设计[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6.[9]. 李必瑜. 房屋建筑学[M]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7.[10].简明建筑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1].董军等.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房屋建筑工程分册,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12].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土建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3].龙驭球、包世华.结构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4]目录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1建筑概况 (5)2 设计资料 (5)第二章结构设计说明1 结构方案选取 (11)第三章楼盖设计1楼面梁格布置图 (15)2 标准层楼板计算 (16)3屋面板计算 (20)第四章框架计算1确定框架计算简图 (24)2梁柱线刚度计算 (24)3荷载计算 (25)6竖向荷载计算 (27)第五章水平荷载计算1集中风荷载标准值 (32)2 横向2~6层D值的计算 (32)3横向底层D值的计算 (33)4风荷载作用下框架侧移计算 (33)第六章内力计算1恒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33)2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41)3活荷载作用于A-B轴间时内力计算 (44)4活荷载作用于C-D轴间时内力计算 (51)第七章内力组合1横向框架梁内力组合 (58)2用于承载力计算的框架柱的基本内力组合 (59)3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的框架梁基本组合 (59)第八章截面设计与配筋计算1框架柱截面设计 (60)2框架梁截面设计 (63)3裂缝宽度验算 (65)第九章楼梯设计1梯段板的设计 (67)2平台板计算 (69)3平台梁计算 (70)第十章基础设计1 A轴柱下基础设计 (70)2 B轴柱下基础设计 (73)总结 (79)参考文献 (79)致谢 (80)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1.1 建筑设计说明这次毕业设计的课题为九江市修水县住宅楼,本着设计富有正气和时代气息的原则,设计一座现代化气息的住宅楼,建筑设计在现有的自然环境与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使用功能、结构施工、材料设备、经济艺术等问题,着重解决建筑内部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内部和外表的艺术效果,各个细部的构造方式等,创造出既符合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效果的住宅环境。
《房屋建筑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Building Construction总学时数:54学时学分:3学分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工程制图》、《工程管理概论》教材:《房屋建筑学》夏光政、邹怡权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参考书目:《房屋建筑学》第四版同济大学等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JGJ 37-87《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J 1-86《建筑构配件标准图集》中南地区标准站发行建筑设计的有关规范、规则、规定。
课程内容简介:《房屋建筑学》是一门研究建筑空间组合与建筑构造理论和方法的专业课。
主要内容是由建筑构造与建筑设计原理和工业建筑设计与构造两部分组成。
本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构造的基本理论,了解房屋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要求,弄清各不同构造的理论基础,选择合理的构造方案,进行构造设计和建筑设计,绘制施工图和熟练识读施工图。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房屋建筑学》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
是一门研究建筑空间组合与建筑构造理论和方法的专业课。
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进行建筑设计的初步能力。
本课程包括民用建筑设计与构造;工业建筑设计与构造两大部分。
学习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1、了解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与设计程序2、掌握一般民用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设计理论与方法,掌握民用建筑部件(各组成部分)如墙体、屋面、楼面、楼梯等的建筑构造,会选用门窗及防水做法。
3、掌握普通单层工业厂房的平、立、剖面设计,能配合工艺布置空间,掌握工业厂房各部件的构造做法。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13章。
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是:建筑三要素第二章民用建筑概论建筑的分类;建筑设计的内容、程序和设计依据;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重点:建立建筑模数协调和规范等的概念。
难点:建筑模数协调标准。
主要内容:民用建筑的分类第三章:建筑平面设计主要内容是:房间设计应考虑的因素,不同类型的房间及交通联系空间的设计方法、建筑平面空间组合的形式及特点和适用范围。
幼儿园智力游戏:安安全全上下楼梯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上下楼梯的基本礼仪和注意事项,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1.2 技能目标:通过游戏,培养幼儿上下楼梯的平衡能力,提高幼儿的协调性。
1.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品质,增强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上下楼梯的基本礼仪和注意事项。
2.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上下楼梯时的平衡能力和协调性。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安全的楼梯设施。
3.2 材料准备:楼梯模型、玩具、音乐、图片等。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故事,引导幼儿关注上下楼梯的安全问题。
4.2 基本技能训练:教师示范上下楼梯的正确姿势,引导幼儿进行模仿练习。
4.3 游戏环节:设计有趣的上下楼梯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提高平衡能力和协调性。
4.4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游戏过程,让幼儿明白上下楼梯的安全重要性。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内容:观察幼儿在上下楼梯过程中的礼仪、平衡能力和协调性。
5.2 评价方法:通过观察、提问、互动等方式进行评价。
5.3 评价结果:根据幼儿的表现,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第六章:教学活动安排6.1 课时:共4课时,每课时40分钟。
6.2 活动安排: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1、1.2、1.3,教学重难点2.1、2.2,教学准备3.1、3.2。
第二课时:基本技能训练,游戏环节。
第三课时:游戏环节,总结与反思。
第四课时:教学评价5.1、5.2、5.3。
第七章:教学方法与手段7.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故事,引导幼儿关注上下楼梯的安全问题。
7.2 示范法:教师示范上下楼梯的正确姿势,引导幼儿进行模仿练习。
7.3 游戏法:设计有趣的上下楼梯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提高平衡能力和协调性。
7.4 互动评价: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游戏过程,让幼儿明白上下楼梯的安全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