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与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407.48 KB
- 文档页数:5
P UBLIC RELATIONS FORUM 自媒体背景下对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影响及举措文/张雪纯摘要:国家安全是安居乐业的基础,是国家发展的前提条件。
随着自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如何将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同自媒体有机融合,是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需要,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目前,自媒体信息丰富和多元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充斥着各种负面信息,侵蚀学生的意志。
因此,如何使大学生在自媒体遍地开花的环境下,保持自身定力,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坚定国家安全意识,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自媒体;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引言自媒体的迅猛发展给我国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由于自媒体的出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有了更多的咨询获取途径,但是大学生社会阅历和世界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容易被网络上的消极信息所影响,直接或间接危害国家安全。
为此高校可以借助自媒体平台,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自媒体,做好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工作,向大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一)自媒体的内涵及特征自媒体是一种主体化、平民化、普泛化的媒介,是以现代化、信息化的方式,向特定或不特定的群体或个体传递信息的媒体的总称。
随着微博、哔哩哔哩、抖音的出现,自媒体时代应运而生[1]。
自媒体因其交互性,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充分的探讨、交流与互动,满足了大众沟通交流的需求。
此外,自媒体还具有个性化、碎片化、群体性等特点。
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给用户提供了选择的空间。
自媒体的一个主要特征,它的受众持续地在一小群人中进行着信息的收集和传递,如电子产品爱好者、美食探店爱好者、网游爱好者、美妆爱好者等。
自媒体的快捷多样性、趣味性,满足了用户的需求与体验,因此受到了热衷追求新鲜事物的大学生的青睐。
(二)国家安全的概念及内涵“安全”和“国家安全”两个概念是解读国家安全教育的核心。
252012年Vol.27 No.9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思想政治教育收稿日期:2012-08-12作者简介:杜成煜(1984-),男,福建三明大田人,助教,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研究。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2010年6月底突破4亿大关)。
而微博流行速度更是惊人,普及蔓延迅速,仅以新浪网为例,2010年10月底,其用户数达5000万。
微博正以它独特的魅力和传播速度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影响并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及生活方式。
而微博以其“自主、便捷、随时随地”等特性,势必成为新的思想引领工具,高校必须充分借用微博自媒体的形式深化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化挑战为机遇,努力开拓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阵地。
一、“微博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遇“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 新浪微博这句广告语简洁明了地概括了微博时代微博人的思想行为。
微博作为一种实时、移动、便捷的沟通交流平台将为高校思政教育者提供全新的路径和思路,其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利用微博的裂变传播方式,有助于增强教育的时效性。
青年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热情和好奇,使他们成为了微博最主要的用户和坚实粉丝。
微博瞬间产生的海量信息容易吸引青年大学生的眼球,他们时刻关注了解事件的最新进展,并及时更新表达自己的见解。
作为高校的思政教育者,我们要充分认识微博这一全新载体裂变传播的特性,特别是利用好微博的即时交流模式突破时空距离,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思想动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即时抵达,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时性和针对性。
(二)利用微博的即时通讯结构,有助于实现师生的和谐对话。
成功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通过主客体之间的平等沟通、积极对话、双向互动才能够真正实现。
微博作为一种开放性、交互性和随意性极强的交流平台,易于突破传统思想教育“单向灌输”的瓶颈和局限,可以实现教育过程中主客体之间的和谐对话。
浅议微博对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博逐渐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新型工具,在承载和传递思想动态、政治教育等方面,以其突出优势发展成为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载体。
在网络信息时代如何利用好“关注”“评论”“转发”微博的这三个支点,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发挥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做好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关键词:微博;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随着3g乃至4g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无线网络的逐层覆盖,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自媒体,其140个字符的碎片化语言表达、从关注到评论再到转发的一体化流程、个性化的信息资源、裂变式的信息传播和社会化的媒体平台等深受广大学生喜爱,成为当今社会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媒介之一。
伴随着微博在我国大学生中的迅速普及,微博对大学生价值观带来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一、微博的概念1.微博的定义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2.微博的三大特性(1)草根性。
微博的草根性很强,且广泛分布在桌面、浏览器、移动终端等多个平台上,与多种商业模式并存,或形成多个垂直细分领域的可能,但无论哪种商业模式,都离不开用户体验的特性和基本功能。
(2)背对脸:创新交互方式。
微博是背对脸的交流,就好比一个人在电脑前打游戏,路过的人从他背后看着他怎么玩,而他并不需要主动和背后的人交流。
可以一点对多点,也可以点对点。
移动终端提供的便利性和多媒体化,使得微博用户体验的粘性越来越强。
(3)原创性:演绎实时现场的魅力。
微博网站现在的即时通讯功能非常强大,一些大的突发事件或引起全球关注的大事,如果有微博在场,利用各种手段在微博上发布出来,其实时性、现场感以及快捷性,甚至超过大多数传统媒体。
如何加强管理高校学生使用自媒体发布时间:2021-06-11T10:23:48.373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6期作者:王宇秋梁彦鹏[导读] 随着5G时代的来临,智能手机不断改进王宇秋梁彦鹏陆军边海防学院 707108摘要:随着5G时代的来临,智能手机不断改进,导致学生习惯利用手机在互联网上学习、生活。
近些年抖音、快手等各种自媒体不断涌现,更是吸引了不少学生的眼球,越来越多的学生投入到自媒体的观看、制作上来,这对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自媒体的特性,来探讨学生使用自媒体对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最后提出一些管理工作的建议。
关键字:自媒体学生管理建议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自媒体应用而生,并迅猛发展,成为大众传播信息的有效手段。
尤其是处在高校的学生,本身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但自控能力弱,同时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接触自媒体,大量学生利用自媒体传播各种信息,成为自媒体群体的主力军。
一、自媒体的特性自媒体(英文名:We Medi,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组织机构或个人通过网络途径向外发布自己的观点与新闻的传播方式。
人们依托互联网,在自媒体上发表观点,分享日常学习和生活小点滴,上传所见所闻,参与热点问题讨论,有些粉丝量巨大的博主等自媒体人甚至能够影响重大事件发展走向。
(一)多元化以前人们获取信息主要靠传统媒体或者是口口相传,获取渠道单一。
现在通过自媒体,民众可以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得到有效信息,也可以从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获取信息。
不仅如此,以前人们只能被动接受信息,现在人人即是信息的接受者,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也是信息的创造者。
(二)便捷性传统媒体在发表信息前要经过组稿、审稿等一系列流程,发表周期长,操作手续复杂,自媒体时代,民众传播信息不仅操作简单,审核还简化,所需时间短,基本上一键式操作后,立刻能被他人看到。
实现了信息的零周期,易操作,信息传播便捷。
(三)个性化与传统媒体相比,在自媒体上的言谈自由度很大,受到的约束较小,每个人可以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方式来展示本人的所思所想,语言常常幽默风趣,叙事手法具有个人风格,讲述内容更贴近老百姓的生活,感染力比较强,能够迅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浅谈自媒体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及对策作者:夏恺璐孙崴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年第02期摘要自媒体的应用在带来便利的同时,对大学生的学习造成一些影响,在此具体研究自媒体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和对策。
关键词自媒体;微信;互联网;大学生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8)02-0069-021 前言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小型化移动终端,其中以自媒体为依托的微信和微博等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改变。
自媒体摆脱了传统媒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传播信息的即时性得以实现[1]。
但是自媒体的应用对大学生的学习会造成一些影响,因此,具体研究自媒体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和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自媒体基本论述自媒体的定义自媒体也可以称为个人媒体或者公民媒体,其传播者是私人化和自主化的,主要是应用现代化和电子化的手段,将规范性和不规范性信息传递给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个人。
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的研究报告中对自媒体的定义进行了明确,即大众融合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之后,对如何提供分享他们自身事实的一种新闻途径的理解就是自媒体。
其实就是公民利用一种载体软件发布自己亲眼所见的事实,这些载体包括微信、微博、百度官方贴吧等。
自媒体的特点1)多样化。
各行各业都可以是自媒体的传播主体,因此,其具有更加广泛的覆盖面。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加具体、清楚以及更切实际地把握新闻的综合事件。
这些传播主体虽然位于“尾部”,但是他们可能比位于“头部”的专业媒体人员的优势更强。
如在华南虎事件中,一些动植物专家虽然位于“尾部”,但是其在对假华南虎的揭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平民化。
一些来自社会底层的人员是自媒体主要的传播者,其也被称为“草根阶层”,而且与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相比,这些业余新闻爱好者的无功利性更加强烈,在参与过程中一般能够更加客观和公正地判断新闻事件。
3)普泛化。
对草根阶层和普通民众授予话语权,是自媒体本身最重要的作用,它对自我进行张扬,对个体价值进行铸造,将民意充分体现出来,这种普泛化的趋势越来越强烈。
现今社会,我们的生活节奏不断的加快,为了适应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我们必须及时的了解和分享信息,而微博正好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与以往的交流方式相比,微博的内容更加精炼,主题更加明确,更新速度快,文字图片视频可以同时分享在网络上,并且可以较快的得到评论和回复;我认为使用微博的好处有以下几点:1.微博的文字信息量较小,人们可以在最短的实践里了解到最多有用的信息;2.微博的互动性较好,分享信息的人可以快速得到其他人的评论和观点;3.微博可以更好的体现一个人的个性;4.微博是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对于技术方面没有过高的要求;5.微博的信息更新很快;但在微博兴起的同事,它的各种不足之处也显现了出来:1.微博的使用者多数都是学生或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2.微博在发布虚假信息时,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3.过多的使用微博,使人们在沟通时产生了一定的障碍,容易造成淡漠夫妻恋人间的真实人际感情,不利于家庭的团结与和睦,另外还能出现微麻醉和微沉迷等现象;4.微博的使用也是有依赖性的,长期以往,只会形成一种“快餐式”的生活模式,填饱肚子即可,也许不像网络沉迷那样消耗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它一旦成为我们的依赖,也同化我们,让我们也变得简单而机械;在围观的时代,“围观改变中国”这句话在一定环境下还是比较正确的;较之传统媒体而言,信息更加丰富的网络媒体已经成为网民了解社会的重要窗口,一些无法在传统媒体上被关注的内容可以在网络中出现,而网民也通过围观的方式,更客观、全面地了解真实的社会,对事件的真实性可以做出更可观的评价;网络围观中,痛传统的媒体报道相比,围观随着事件发展往往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有时候,随着事件的发展还会牵扯出其他的事情,使得围观的时间越发延长了;但同时,网络围观也会产生一定的不良的影响,有些耸人听闻的虚假消息吸引网民一博取关注,观者的隐私往往会无情地遭到暴露,还必须承受网络泄愤性的话语带来的压力.....这些都是围观产生的问题;就所以我们在发声时,既要发表自己真是的观点,有要文明使用网络,不做违反道德的事情;网民也应与政府积极配合,加强自律,文明上网,为建设文明的网络世界担当责任;在网络十分发达的时代,网络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好处,首先是通讯方面的方便,例如和微信等,可以很快的实现沟通;二是资讯方面的方便,网络能够快速的将世界各地发生的新闻事件瞬间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也能通过网络全面地搜索到想要查找的各种资讯;三是在娱乐方面,网络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娱乐方式;而微博的广泛使用,更是让网络的功能发挥的更好,所以我认为微博还是利大于弊的;。
“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现状及教育策略摘要现今社会是一个媒体当道的社会,各种媒体以及媒体平台的出现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获取平台,同时也带来了大学生一些思想上的负面影响。
本文立足于当今媒体时代,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上的问题,站在高校老师的立场上,浅谈几点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全速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问题教育策略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1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的思想现状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信息社会,多样化的媒体和媒体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了众多的信息获取平台,信息多样化、传播快、自主化成为全速媒体社会的显著特征,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生活背景造就了现代大学生族群的个性化、多元化,人的地位和价值也在其中不断凸显出来。
这样的境况一方面有利于社会正能量的传播,另一方面,一些高校学生的思想问题也显现出来。
1.1理想缺失快速的网络传播造就了很多快餐文化,许多大学生效仿网络世界里的虚拟角色,过分追求个性,在自我价值实现的路上一味地追求特立独行而忽略了真实社会中的价值创造。
同时,信息的泛滥,让他们麻木,导致很多大学生失去信息辨别能力,心中没有明确的信念,沉溺于网络带来的暂时快感中,失去现实社会的真实感、奋斗激情和人生理想。
1.2思想偏激在这个信息过于泛滥的时代,注意力的价值远远高过了信息本身的价值,而能吸引注意力的信息往往是犀利辛辣的,通常是有相当鲜明的立场,甚至是“出位”思想的言论。
这给大学生带来的一个负面影响是“无犀利不言论”,为了追求个性而刻意将观点偏激化甚至是超现实化,以期博得周围观众的眼球。
这种情况在现在的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上屡见不鲜。
久而久之,很多大学生的偏激思想从网络观点、言论蔓延到现实生活,很多大型公司的hr表示,近几年来,许多毕业大学生在求职中态度偏激,有的过分悲观,有的过于乐观,对自身和社会的认识片面。
1.3懒于思考“知之为知之,不知百度知”这句话已经在网络上流行很久了,很多大学生一旦遇见问题,首先并不是自我思考而是利用网络搜索各种答案。
92摘要: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人都有发声的权利。
因软件自身的优势与用户认可度高,微博与微信成为自媒体行业的中坚力量。
微博、微信在不断满足大学生的社交需求同时,也促发了诸多犯罪的行为,如网络诈骗、谣言诽谤、信息盗取等。
以南邮通达学院为例,对扬州高校学生的微博、微信转发行为进行数据收集,分析高校学生在社交平台中信息转发的偏好与动力因素,规范社交软件的使用与信息传播。
关键词:高校学生;微博微信;转发行为;成因分析引言自媒体时代,人们通过各种互联软件获取需要的信息。
在所有互联软件中,社交软件因其便利性与用户粘度,使用频率最高,市场占有率最大。
微博与微信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孙文娣和陈曦认为,在高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时代,热议的公众事件往往都是由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发出来的。
在微信中,各种转发、语音等功能,能够实现人与人之间的顺畅沟通与交流,另外微博中的信息能够在各个用户之间进行转发,信息流动速度快、涉及范围广[1]。
因此,我们针对用户量最多和流量最大的微博微信平台,选取在扬高校(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以通信信息类专业为主,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进行问卷调查与数据研究。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自迁址办学以来,生源数量稳定,目前在校学生10080人。
本次调研涉及大一年级学生1740,覆盖率17.26%;大二年级1450人,覆盖率14.38%;大三年级970人,覆盖率9.62%;大四年级760人,覆盖率7.54%;总覆盖率48.8%,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调查内容涉及性别差异下微博微信转发内容类型、转发原因、信息安全成本考虑。
1、大学生在微博微信平台转发内容概述总的来看,根据调查数据,在转发内容的偏好上,大学生转发娱乐类信息占有大量比重。
从全体样本视角,大学生转发娱乐类(明星八卦、旅行美食等)信息最多,占比69.14%;其次是文体类(影视歌,体育)信息,占比47.53%;位列第三的是社会热点,占比44.08%;可以看出大学生关心国家政治、社会动态和经济发展;教育类信息的转发相对较少,占比23.97%。
微博的利弊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现今社会,我们的生活节奏不断的加快,为了适应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我们必须及时的了解和分享信息,而微博正好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与以往的交流方式相比,微博的内容更加精炼,主题更加明确,更新速度快,文字图片视频可以同时分享在网络上,并且可以较快的得到评论和回复。
我认为使用微博的好处有以下几点:1.微博的文字信息量较小,人们可以在最短的实践里了解到最多有用的信息;2.微博的互动性较好,分享信息的人可以快速得到其他人的评论和观点;3.微博可以更好的体现一个人的个性;4.微博是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对于技术方面没有过高的要求;5.微博的信息更新很快。
但在微博兴起的同事,它的各种不足之处也显现了出来:1.微博的使用者多数都是学生或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2.微博在发布虚假信息时,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3.过多的使用微博,使人们在沟通时产生了一定的障碍,容易造成淡漠夫妻恋人间的真实人际感情,不利于家庭的团结与和睦,另外还能出现微麻醉和微沉迷等现象;4.微博的使用也是有依赖性的,长期以往,只会形成一种“快餐式”的生活模式,填饱肚子即可,也许不像网络沉迷那样消耗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它一旦成为我们的依赖,也同化我们,让我们也变得简单而机械。
在围观的时代,“围观改变中国”这句话在一定环境下还是比较正确的。
较之传统媒体而言,信息更加丰富的网络媒体已经成为网民了解社会的重要窗口,一些无法在传统媒体上被关注的内容可以在网络中出现,而网民也通过围观的方式,更客观、全面地了解真实的社会,对事件的真实性可以做出更可观的评价。
网络围观中,痛传统的媒体报道相比,围观随着事件发展往往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有时候,随着事件的发展还会牵扯出其他的事情,使得围观的时间越发延长了。
但同时,网络围观也会产生一定的不良的影响,有些耸人听闻的虚假消息吸引网民一博取关注,观者的隐私往往会无情地遭到暴露,还必须承受网络泄愤性的话语带来的压力.....这些都是围观产生的问题。
一辩稿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以及对方辩友,大家晚上好:开宗明义,微博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时效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
大学生是在普通高等学校注册入学的群体统称。
对于这么一个比较性命题,我们当然需要一个客观公正的评判标准。
我方的标准是:从微博的功能特点角度看,使用微博能否促进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以及对社会做出贡献。
我方坚决认为,微博对大学生利大于弊。
理由有三:第一、从微博本身的功能及其特点来说,微博对大学生利大于弊。
微博作为一个网络社交平台,提供一个广阔的交流空间。
大学生通过微博可以获得多方面的信息,在不同的社交圈子里和志同道合的人进行沟通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丰富大学生的知识。
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微博接触到更多的社会精英,各界奇才。
这不仅缩短了名人与大学生的距离感,而且让大学生能够深刻了解名人的奋斗经历和思想,进而为未来人生发展积累经验。
以一种发展的眼光开看待微博,网络维护者和国家正在着手净化微博等网络平台,以提供给大学生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
第二、从大学生本身的特点来说,微博对大学生利大于弊。
大学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已经基本成型,整体上具有比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和判断是非的能力。
同时,他们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而微博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让大学生有足够的话语权去表达自己的思想。
这不仅能够倡导大学生的思想自由和独立,更能培养他们作为新一代领军人的主人翁意识。
第三、从整个社会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国家建设方面来说,微博对大学生来说利大于弊。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交工具,它的参与者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
我方承认微博上有各种各样的言论,其中也必定存在清醒理性的参与者能够让正确的价值观得到弘扬,并且对于其中偏颇的观点给予批评和唾弃,使它们作为反面教材,夯实了我们积极性上的价值观。
正是由于这样一个过程,让参与其中的大学生对社会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
论自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作者:吴歧范来源:《商情》2019年第35期自媒体是指以公民个人为主体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网络手段,向不特定的人群或特定的个人传递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
自媒体应用平台主要包括:微博、微信、百度贴吧、论坛等网络社区和手机应用终端。
自媒体以其自由性、即时性、广泛性的传播方式对大学生的学习观念、人际交往、价值取向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自媒体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属于互联网的“土著居民”,他们经历了网络尤其是自媒体从无到有,从稀缺到普及的发展过程。
自媒体的即时性、开放性、互动性对大学生的学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载体自媒体方便快捷的信息传播为大学生提供了与传统学习资源不同的信息获取与使用渠道。
大学生通过自媒体的彼此交流,能够用最快的方式获得他们所需的文献资料和信息。
足不出户就能搜索各种学习信息,并进行各种学习交流,这种获取资源的模式冲击着传统的学习观念。
通过自媒体,学生可以选择性地、快速地获取相关信息,同时还可以让相互“关注”的朋友共享这些信息,在点赞和交互评论中实现交流。
同时,又不得不承认自媒体信息在某些方面不及图书的客观深邃及社会认可度高。
是选择自媒体中大家建议的资源获取方式引擎,还是按照传统的方式进入图书馆或者寻找老师的帮助,对大学生构成了新的困惑,并影响其学习的成效。
(二)对学习意识的影响告别中学学习模式的大学生,在生活中拥有更多的自主时间。
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学生的学习意识是被动的,更多根据老师的安排学习,更多参考教材。
自媒体时代的自由性和广泛性,使得大学生更加偏重于非专业知识信息的关注,如重大社会热点事件、某一社会现象甚至是自己和伙伴的心情、感情的表达和评论。
大学生可以利用自媒体主动在网络中寻求信息,并且将各类信息和观点进行分析、判断和选择。
在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一方面被动接受着传统的课堂专业知识学习,另一方面活跃在各种自媒体平台;一方面在时间的分配上更多忽略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是即便在学习的时候,更信赖和依赖自媒体而不是像以往那样崇拜老师和书本。
微博利大于弊?正方:利大于弊1微博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快速有效的交流平台2微博打破传统的交往界限,使学习博主不断结识志趣相投的人,不断发现有意义的微博内容。
3微博的交互方式有利于头脑风暴.4微博作为一种信息源,支持有目标的教育信息资源共享。
5微博符合现在人的生活方式,也符合现代人学习的方式.6. 从学习者角度讲,微博的平民化、短小精悍、图文并茂、便捷的发布方式、即时的传播、多样化的操作等真正实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创造者,传播者,受益者.反方:弊大于利第一、微博影响系统的学习随时分享身边的新鲜事,这就等于倡导你上课的时候工作的时候也随时拿手机出来上上微博,现在使用微博的人当中有很多学生,这会影响了他们系统的学习。
由于微博的娱乐性的存在和现在学生自制力的普遍缺失,使一拿出手机上微博就很难再把手机收回去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由此对系统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第二、微博的内容具有随意性由于微博倡导随时分享,故很可能导致所发微博的缺乏思考性和缺乏逻辑性,正是所谓的说话不经大脑.因此产生负面消息的可能大大增大。
又由于微博具有传播快捷、使用人群广的特点,因此极可能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微博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其他任何媒体。
第三、微博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炒作平台不像电视有严格的层层筛选,在微博上你想红几乎没什么阻碍。
你所要做的只是增加粉丝,然后发一些恶搞的微博,你的粉丝会层层转发这类微博,成千上万的转发之后,你就会成为新的网络红人。
当代有很多人想出名,而且不在乎是以什么途径.而事实证明,走低俗路线出名往往比走传统路线出名要快捷得多也要有效得多。
这就导致了微博上低俗信息横流。
另外,走低俗路线出名毕竟不值得倡导。
微博盛行走低俗路线出名,这算怎么样呢?第四、微博助长了浮躁的风气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总有人在微博上发牢骚,假设:有一个人发微博大骂房价高,骂相关部门,骂相关政府。
这引起很多人共鸣,于是有无数的转发,无数的助骂,越骂越凶,越骂越气愤.现在总是有很多被冲热了头脑的人,总是有很多缺乏理智的人.结果就是:这一个人的牢骚,使得千万人心底的怒火被唤醒,结果整个社会都在头脑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