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媒体时代的意见领袖

自媒体时代的意见领袖

自媒体时代的意见领袖
自媒体时代的意见领袖

自媒体时代的意见领袖

---从微博与微博大V分析

参考文献:

1、《论微博大V如何传播正能量》来源人民网

2、《媒介素质教程》黄宏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3、《网络传播革命:权利与规制》蔡文之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4、《环球时报》:《微博大V一呼百应权利或被滥用》

5、《南方周末微博遭警诫,大V近黄昏,意见领袖们肆意发言的时刻

过去了》摘自卢龙塞的博客

6、《网络意见领袖的来源、类型及其特征》来源人民网

7、《新闻传播的文化批评》鲍海波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8、《媒介伦理学》菲利普·帕特森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0、《意见领袖在微博公益传播中的形成机制探析》来源公益慈善论

自媒体时代是指以个人传播为主的媒介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这种媒介基础凭借其交互性、自主性的特征,使得新闻自由度显著提高,传媒生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

所谓意见领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意见、评论,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是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的中介或过滤的环节。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

而微博作为个性化的自媒体平台,同时又是无数个体和机构通过关系聚合成的社会化媒体平台,具有最典型的自媒体属性,它与报刊、广电、门户网站等组织化媒介不一样,微民们绝大多数都是以“我”为中心,凭自己的喜好发布信息和,每个微民都是信息源,也是信息的“守门员”,发与不发,转与不转,说与不说,如何说,都体现了个体的自由意志,这也是微博作为自媒体的本质。

伴随着这种以“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为特征的新媒体的长足发展,推动

了权力关系的改变。这种权利关系的改变更多的体现在网络的环境上,伴随传统权威的消减,能够调动更大参与度、扩展更大传播面的新权威正在被重塑。近年来,在中国的网络环境中正在崛起一个新的意见阶层---意见领袖。

与普通网民不同,网络意见领袖他们具有鲜明的群体特征,许多具有高学历背景,积累了第一手社情资料,提出的问题切入时弊。因此,单干、随性、无组织约束个体行为,使他们所思所言所行都带有鲜明的个体特征。微博所拓宽的舆论场,也吸纳了更多的人进入其中。他们有娱乐明星、体育明星、律师、媒体人、主持人、公益人士、政府官员……这些本来分散的社会角色,被聚集在一起,相互激发燃起介入公共生活和社会事务的热情,并迅速成为微博空间新的意见领袖。他们占据信息高位,引发话题、设置议程,成为微博话语的“触发器”、“过滤器”及“扩音器”。

2012年,香港大学曾对1.2万新浪微博用户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为期7天的研究期里,八成的用户并未撰写原创内容——看上去,新浪微博不像城市中心广场,而更像伦敦海德公园的演讲者之角。这就说明很多用户都是在转载别人的思想和看法,而这些原创者的思想就是以这种转载的方式更快速,广泛的传播。当传播的效应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对舆论产生一种引导。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就曾研究发现,2010年影响较大的74起微博舆情案例中,有近五成存在明显的意见领袖。

这些网络意见领袖在微博上又称大V,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微博为主的自媒体崛起,深刻改变了传统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网络意见领袖赋予了“意见领袖”概念新的内涵。尤其是在微博中,其“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为意见领袖的崛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形形色色的意见领袖,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大V活跃其中。“你的粉丝超过了100,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000万,你就是电视台”,这个微博中流传的说法形象地展示了微博大V的巨大影响力。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沈阳的研究就曾发现:一个总数不超过250人的大V群体,已成为网络热点事件消息传播的核心轴。这250人通常拥有10万以上的有效粉丝,如不能激活他们,则无法将事件推向深入。因此,“蝴蝶效应”在微博上随处可见——任何化身为大V的蝴蝶扇动一下翅膀,都可能掀起一场无法预料的风暴。互联网时代,话语权意味着社会责任,关注度意味着社会公信,不

可不善待慎用。尤其是网络大V们拥趸甚众、辐射面甚广,一言一行可以影响更多的人。

一方面,微博大V利用其广泛影响力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舆论监督中,微博反腐和微博打假都在微博大V的推动下收效显著,微博公益也因为微博大V 的参与影响加深。比如2011年,传媒人邓飞发起了“微博打拐”及“免费午餐计划”,学者于建嵘则发起了“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活动,彰显出大V强大号召力的同时,也显现了网络另一种美好的可能。

大V潘石屹对PM2.5的微博播报,直接推动了环保部门工作方式的改革。潘石屹本是一个知名地产商,但是让他声名鹊起的另一个身份却是拥有千万粉丝的微博大V潘石屹。在潘石屹微博播报PM2.5走红之前,PM2.5是一个并不为公众所熟知的概念,但现如今已经家喻户晓。2011年10月,由于感觉环保局播报的“轻度污染”与北京空气质量污染严重程度不符,而后关注到了美国大使馆微博播报的PM2.5,于是潘石屹开始坚持每日在其微博上发布自己购买的检测设备所测量的空气质量数据,并且还在微博中发起了要求北京市环保局公布PM2.5数据的投票。一时间得到网友的积极响应,“PM2.5”一词也随之进入公众视野,城市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成为舆论热点。在潘石屹与其他大V、媒体、网民的共同推动下,2012年初国务院规定各地环保部门应公布PM2.5值。不仅如此,潘石屹还被中共中央统战部邀请参加治理PM2.5的研究小组。

然而有些“大V”的账号为保持自己的知名度和活跃度,经常使用“求辟谣”、“求证”的方式转发信息,这些信息并非都真实可靠,许多信息事后都被证明是虚假信息,这些虚假信息经过“大V”的庞大的粉丝群的转发传播,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力,比如在四川雅安地震中的许多虚假信息都曾经被一些“大V”转发过,“台湾红会要先捐500万再救援”,“雅安又一辆救灾军车坠崖”,“灾区重建房遇地震开裂不合格”等等,这些消息都有不少“大V”账号转发过,事后都被证明是谣言。这些谣言虽然经过官方辟谣,最后停止传播,但是在当时还是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力,影响了救灾,也对于后方人们的信心造成了影响。

在自媒体的时代,意见领袖更应履行社会责任,珍惜社会声誉,传播真信息,发出“好声音”,用好手中的话语权,不辜负网民的信任。

完成者:张洁、张亚威,张雪

分工:文献:张雪,论文:张洁,PPT:张亚威

自媒体时代的主流媒体不可替代

自媒体时代 太长人修炼舆论引导掌控能力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社交工具的更新换代,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给了自媒体生长发育的平台和土壤,信息流通变得快速和透明。以微博、微信、直播等为载体的传播途径,汇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已成为网络传播最活跃的主体和新兴舆论场,从今年以来各种直播平台比如映客、花椒等等更为直接的传播方式,通过个体进行的直播充斥着网络和人们的视线,让人目不暇接。自媒体在这种自由开放式的迅速发展过程中,满足了受众猎奇、娱乐等心态,而令主流媒体变得逐渐边缘化。在这样的状况下主流媒体依然是具有其不可替代性和绝对权威性和特殊的公信力,依然要在和网络融合的过程中,确保主流媒体的功能。 新媒体时代,微博等自媒体成为网民维权利器,现实中的细微之事,通过网络放大和扩散,网络舆情与社会舆情互动,很可能在现实中影响巨大。这也提醒我们的职能部门必须及时有效作为。报警不如发微博,上访不如上网,这种示范效应极大消耗社会资源,但倒逼政府部门必须及时作为。就像这次事件的突如其来,这也对做好相应的舆情应对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自媒体的特点决定自媒体有很大的先天不足 1.自媒体的特点 普通大众参与新闻的传播,这是自媒体的基本特点,即平民化。只要是在网上轻点鼠标,拨动按钮,即可以披露信息和发表意见,且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无疆界。在“人人拥有麦克风”的媒介生态环境下,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草根直播”开始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布发生在身边的新闻事件。但自媒体因其平民化与交互性的特点,也产生了低俗化倾向,为了吸引眼球,甚至传播有损健康,违背人伦、色情、低俗的信息。而现在很多直播平台,内容缺乏文化内涵,空洞、夸大、虚假,更是导致自媒体的可信度大大降低。 2.自媒体的负面影响及成因 自媒体时代媒体把关人的相对缺失,自媒体的开放性和匿名性,加剧了信息的爆炸。还有自媒体被商业的蓄意利用,信息来源的不确定性,导致自媒体传播的虚假信息漫天飞,虚假新闻在逐渐吞噬着新闻的生命,影响着媒体的公信力,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3.自媒体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 企业微信公众号的进入,为了培养粉丝,获得点击率和关注度,不对转载的信息辨别真伪,单纯实现经济利益,往往成为虚假新闻传播的帮凶。自媒体把关太弱,是公众言论自由权利的延伸,这种延伸势必会催生与社会主流舆论相悖的信息传播。参与自媒体的网民素质良莠不齐,发布的新闻真实性及客观性无法保证。不能对事件进行理性客观分析,个人情感色彩浓厚。自媒体时代,受众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更是信息的传递者和信息源,传播方式呈网状,这种传播模式下,不仅信息源的数量无法控制,而且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 二、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 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终端的普及,媒体格局变得更加复杂,面对自媒体虚假新闻产生的负面影响,主流新闻媒体肩负着比以往更加艰巨的任务。不仅要做好党和群众之间的信息桥梁,还要密切关注甄别来自互联网的信息,及时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 1.主流媒体的权威性不可替代 在新媒介生态环境下,传播模式由单向、专业传播向多向、公众传播转变,人人都可以充当新闻记者,作为新闻事件的目击者和第一见证人,通过自媒体传播信息。自媒体信息的发布者因缺乏专业知识,或因追求轰动效应,再加上个人感情的渗透,对同一个新闻事件,可能出现多种不同的报道,导致自媒体的新闻缺乏权威性。而传统主流媒体,因其专业

新媒体时代“内容为王”的重新定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28985272.html, 新媒体时代“内容为王”的重新定义 作者:李瞧 来源:《新媒体研究》2017年第13期 中国工业报社,北京 100037 摘要新技术的诞生,孕育了新的传播手段,也加速了媒体形态的更迭。但毋庸置疑,不管是哪种传播方式,都无法改变其作为内容产业的生存发展规律。在新媒体呈现的海量信息面前,能让用户愿意为之付出宝贵的注意力、时间乃至金钱的,唯一的前提就是,内容有足够的含金量。而这是新媒体时代唯一的丛林法则。 关键词新媒体;内容;价值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3-0013-02 近两年来,一大批付费App、广播频道以及各种自媒体、平台的诞生,都在验证着这一点——在新媒体时代,内容的重要性并不是降低了或者淡化了,而是增加了,并且分量越来越重。相较于曾经有各种“壁垒”、门槛保护的传统媒体时代,内容为王更会成为坚硬的现实,而也只有具备一定价值的内容,才是新媒体得以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 1 新媒体时代的新特征 如果把时间轴拉长,我们不难发现,新媒体的意义也可以更广泛,其所指代的内容也更为纷繁多样——相对于任何一种成熟稳定的媒介形态来说,从技术和形态上与之有别的后来者都可以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被称之为新媒体。 比如,对于传统的党报来说,20世纪90年代崛起的一批手段灵活、版式鲜活、语言轻松的中国都市报,可以称得上是新媒体;对于掌握一定话语权的纸质媒体来说,20世纪初突然 遍地开花的门户网站、BBS、社区、博客,也可以称得上是新媒体;而到了网络改变一切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火爆的微博、微信以及App等新闻客户端和如雨后春笋般诞生的音视频直 播,也是新媒体。其中,以移动互联网为平台的新媒体,在技术上打破了沟通的界限,实现了与用户的互联互通,具有不同于以往的强烈的互动属性,这就意味着在新的传播模式中受众极其重要。 1.1 新媒体行业的“丛林法则” 新技术的诞生,孵化孕育了新的传播手段,也加速了媒体形态的更迭,但毋庸置疑,不管是哪种传播方式,都无法改变其作为内容产业的生存发展规律。互联网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大众能够更加快捷和直接地获取、发布、传播信息。但低到几乎没有的传播门槛,高度多元化的内容生产者,也导致了碎片化信息的泛滥成灾,而用户或者说消费者的专注力就愈

浅析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

浅谈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 11传媒学院新闻二班赵敏 2011415436 新媒体时代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在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技术的不断变革使媒体传播发生了深刻的革命,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正经历着从传播方式到内容的双重变化。新的传播方式使新媒体展现出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对于民众生活、社会结构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普及,为社会公众的情绪宣泄和意见表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极大地拓展了社会舆论空间。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大众麦克风时代的到来,“人人都有麦克风”,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传播信息的渠道,都可能成为意见表达的主体。各阶层实现了网上平等对话。同时,新媒体时代,媒介所呈现出的多样性和多层次结构,形成了舆论及流通渠道的多层次、多元化。 新媒体日益成为民众利益表达的第一通道,成为突发公共事件的第一信息源,成为社会舆论的集散地。互联网丰富了信息传播的手段和渠道,逐步成为公民参政议政、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信息传播更加顺畅,为民众表达意愿和利益诉求、甚至参与决策制定提供了快捷的渠道,为公民更好地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与监督权提供了条件,也为更好地推动社会民主政治进展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民意直通车。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传统媒体解压阀的功能逐渐被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工具所取代。特别是在社会热点事件中,人们利用手机,或者网络媒体,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缓解恐慌情绪,或者利用新媒体交互性与开放性,表达自己的不满与愤怒,从而满足心理上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互联网“社会解压阀”的作用,可以缓解我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结构性压力。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不断改变着社会舆论的生成、存在与传播方式,不断对既有的社会管理模式提出新的挑战。现如今,新媒体已成长为社会动员最为重要的力量之一,它以其独特的开放性与匿名性,给新兴的网络民主提供了平等的行动机会与空间。新媒体催生新舆情,也对舆论引导和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 新媒体舆论形成与传播的载体不断丰富。各种媒介越来越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其终极目标是打破传播媒介的形态差异,而走向媒介形态的大融合。公众通过网络反映民情、表达民意,就社会热点问题、公共话题发表评论和意见,有力地促进政府与群众的沟通和交流。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改变着社会舆论场的生成与存在方式,各种声音都可以在网络空间找到自己的传播对象。越来越多的普通网民扮演起了“报道者”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舆论形成与传播的非中心化越来越明显,每一个人都成为舆论的散播源,每一个人都成为搅动舆论海啸的那只蝴蝶。 网络冲突与网络暴力现象日益突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以其匿名性与快速传播性极易成为谣言的“助推器”和“放大器”。畅通的言论通道与开放型舆论环境给人们交流思想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一些蔓延于网络的“情绪型舆论”,有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从而加剧了群众的盲从与冲动,也使

新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特点

新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特点 新媒体时代,数字化、网络化、即时化、互动化的特征,快速地影响和改变了社会舆论的生成模式,使舆情传播具有鲜明的特点。 传播主体多元化。这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发言人的时代。据统计,新浪微博用户有4亿多,每天发布微博总量达1.2亿条,新浪首页新闻1小时有几百万的浏览量,一条有分量的新闻,瞬间会被数万家乃至数十万家网站自动抓取、自动转载……众多的个体网民表达自己意愿、情感、思想甚至诉求的愿望日益强烈。 传播内容海量化。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海量的信息得到充分的体现,伴随着搜索引擎技术不断更新换代,文字、音频、图片、播客、微博等搜索功能的不断创新和扩充,使公众在海量信息中获取所需更加快捷方便。 传播节点碎片化。新媒体时代,任何一个网民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生产者、舆论事件的报道者。智能手机的普及,更让大众麦克风随时随地地现场直播变成现实。新闻发布的大众化,使得信息呈碎片状分布,同一件事有成千上万的网民按照各自的观点分别发布消息,再加上众多的转发和评论,舆论发展呈网状扩散,加剧了信息的碎片性。 传播方式群际化。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海量信息和传播渠道急剧增多,多向传播,多点互动,移动获得,移动表达,即时传播,即时分享,并且呈现“点对群”“群对群”的特点。这些网络化、立体化、群际化的传播方式,显现了极强的群际传播特点,既是各种信息、思想、观念、看法、意见的集散地,也成了个别单一话题的放大器,对社会公众的态度、认知与行为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传播范围广泛化。互联网最大的优点是天下互联。随着手机等移动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任何一条有价值的信息,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超越地域的界限,瞬间传遍世界各地,由局域热点迅速变为全国甚至全球的热点。这种传播范围短时广泛化,是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最鲜明的特点。 传播速度瞬间化。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完全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尤其在时间上,无论是文字、照片,还是音频、视频,只要当事人愿意,轻轻一点,瞬间便上传到网上,形成了新的信息。一方面,舆情的传播速度,尤其是突发事件的报道,在网民的参与下远远超越了传统媒体;另一方面,新媒体与受众的零距离互动使舆情得到快速传播和及时的反馈。 传播结果扩大化。在新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的方式和路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许多声誉危机事件并非发端于公众媒体,而是出自于“微博”“社区”“微信”等新媒体,大众化的传统媒体则更多地扮演了“放大镜”和“扩音器”的角色。 (作者江忠宝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委党校)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舆论引导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舆论引导-新闻学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舆论引导 叶红媛 【摘要】随着微信、微博和社交网站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公众的舆论空间和话语表达权得到进一步延伸和释放,网络舆论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及特征,参与主体走向“草根化”,这给社会管理带来了一系列严峻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对策,如坚持舆论引导原则不改变、转变舆论引导的思路方法、完善新媒体舆论引导的保障措施、构建应急机制以实施程序管理等。 关键词新媒体舆论引导信息传播 新媒体时代,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的开放、互动和平民化,我们所能接触到的传播介质群得到了极大延展,新传播介质不断渗入日常生活,任何地方,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们很快就能知道,就像是我们身边的事一样。新媒体改变着我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客观上为民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提供了一个平台。本文针对新媒体的特点,提出转变以往传统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思路,改善既往的舆论引导方式和监控体系,从而对新媒体时代下舆论场的声音进行引导和监控。 一、新媒体传播有别以往传统媒体时代的特性 1、信息量更大 新媒体的出现,使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信息发布者。公众不再受制于传统媒体设置的议题。但与此前传统媒体的权威不同,新媒体的信息发布者,大多是匿名发布。所以在新媒体中出现的信息,既有实情,也有流言和虚假信息,真假难辨。 2、传播范围更广

由于新媒体所借助的各项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所包含的传播工具逐渐得到普及,同时所拥有的传播工具数量越来越大。从互联网的大范围应用开始,智能手机也逐步普及,近两年掌上电脑、平板电脑开始流行,移动电视等也随处可见。这几大平台的融合,使信息可以毫无障碍的在新媒体中流转,从而大范围地传播信息。 3、传播速度更快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体需要特定的接收器和购买行为带来的限制。由于新媒体的便携化和多元性,新媒体可以随时随地跟随在信息接受者身边,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融合也使电视、广播、报纸、杂志有了新的载体。信息接受者感兴趣的话题可以通过订阅和提醒来实现,具有大面积传播意义的信息可以通过推送平台、短信群发等主动传给受众。同时这些内容只需信息接受者指尖的触碰就可以轻易发送给其他人,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 4、接纳性更强 新媒体可以承载文字、声音、图片、动画、超链接等多种信息要素,把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的各项传播特点糅合在一起。受众可以全方位了解信息的内容,感受信息传播者的用意。这些都弥补了传统媒体的缺陷,在视、听、读方面实现了“三位一体”。 5、互动更频繁 传统媒体时代下,受众往往扮演被动接受信息者的角色,与媒体之间的互动仅限于读者来信、现场连线等,不能发表自己的观点,也不能把信息传递给其他受众。而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发布者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每个人都有成为信息发布者的可能,自媒体成为新的名词。对于新媒体的信息,接收者可以跟

新媒体时代内容为王

新媒体下的容为王 这些年,“容为王”成了中国媒体里最流行的词之一。在有关媒体转型与前途的文章和讲话里,到处可见诸如“数字时代是‘容为王’的时代”“‘容为王’是法宝”“媒体要尊崇‘容为王’”等字眼。 的确,新媒体在过去25年里的迅猛发展使全球媒体从业人员把新闻容的重要性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重新认识容的重要性并不只是简单地在“容为王”的后面加感叹号。“容为王”并不简单地意味着有容便是好的,媒体只要做好容便可以获得受众和影响力。今天,认识“容为王”的重要性意味着,媒体要重新理解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重视容的可分享性,并理解受众的心理。 让受众尊重‘容为王’,媒体需要认真地询问自己,在新媒体环境里,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1990年《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指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指的是隐含在公司核心产品或服务里面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管理部门按照市场的发展规律协调和组合这些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成功的商业不应只从产品的角度去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开拓新市场和满足用户的需求。成功的商业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它们能够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去认识自己的优劣势,按照市场发展的潮流搭建适合自己的战略架构,围绕核心竞争力去长期地占有市场。

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指的是新闻组织生产新闻容的能力,尤其是原创容的能力,以及按照媒体的发展规律在大小决策中协调和组合自己优势的能力。实践使《纽约时报》的管理部门认识到,长期拥有受众并获得他们信赖的最有力的武器是好的新闻容。今天,它仍然保持着一个由1100多名员工组成的新闻编辑部,平均每天生产700多条不同种类的容。在今年4月24日苹果手表上市之前,它专门推出了在更小的荧屏上展现容的“一句话新闻”APP,让苹果手表的用户们在几秒钟即时了解商业、政治、技术、科学和艺术等方面的新闻。 在美国,新媒体也开始认识到了容的重要性,并且将此看作是构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Buzzfeed和Mashable意识到,以娱乐为主的容无法长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门户雅虎在5年前便发现,人们更愿意通过社交平台获得新闻和信息,不再把门户作为自己的首选。因此,这些新媒体近年来聘用了许多媒体从业人员,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在做容方面的实力,并将原创容的重要性注入到战略架构里。 媒体从业人员应该认真思考并认识新媒体环境下容所具有的新特征,即新闻容里的社交元素。 这里所说的新闻容的社交元素,指的是受众眼里容的相关性和有用性。在互联网之前的年代里,当一条新闻报道被播出或刊登后,记者和编辑的任务便完成了。那时候,媒体无需考虑容的相关性和有用性;如今,新闻报道的播出和刊登意味着新闻的生命才刚刚开始。媒体应该认真地考虑,究竟是哪些主要因素使人们在接触海量信息时愿意去点赞、转发和评论,而对其他容却不屑一顾?

自媒体时代,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远

自媒体时代,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远 反方立论: 谢谢主席,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站在这个舞台上和对方辩友讨论这个问题,开宗明义,自媒体指的是由美国学者吉尔特于2002年提出,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于2009年7月在《社会大事件与网络媒体影响力研究》中将其定义为:“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如邮件、手机、博客等,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特定的个体传递信息的媒体。”而真相即是指事物本来的面貌。今天我们判断自媒体时代真相离我们远近的标准就是看我们在获得信息和探求真相的这个过程中难度是不是更大。 我方认为自媒体时代,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远理由如下: 其一,基于自媒体的传播特点而言,自媒体信息平台上的新闻具有业余化的特点。就传播主体来讲,自媒体的信息发布者可以是普通大众中的任何一个组织。是平民化、草根化的交流平台,信息的发布、加工、传播都按个人意愿完成;而受众也能够选择其意向的信息,即使这项信息不具有任何新闻价值,甚至完全不值一提。同时由于信息发布者的草根化,导致主观化、平民化的信息不断增加,或是缺乏原创性的大量转载、分享,且由于技术监管的不完善,直接造成很多大量不良信息在网上肆意流传,谣言、虚假信息、色情广告等通过自媒体大肆泛滥。信息本身真实性的降低和信息量爆炸增长加上并不完善监管纠错机制,客观上为我们接近真相增加了难度。 其二,就信息的接收者的特性而言,我们都知道,真相的最终获得不仅仅依靠于完整真实的信息传播,还需要人们有一个探求真相的过程。自媒体基于的网络环境开辟了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样态,为人类生活开辟了“第二世界”,具有虚拟性、游戏性等显着特征。每一个网民都可以不公开自身的姓名、身份、职业,网上的一方不知道另一方的任何情况。由于真实身份的虚拟,真实社会中个体之间外在的差距也一并被抹杀。另一方面,电脑、手机等工具为生存在激烈竞争与巨大压力下的人们提供了惬意愉悦的游戏式环境。畅游在娱乐新闻、群体聊天、恶搞笑料中的大众将理性暂时丢弃,体验着游戏般无拘无束的狂欢。正是由于这种狂欢的心态之下,人们也就不再去关心事件的真相究竟如何,因此真相也就离我们越来越远。 当然我们说自媒体时代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远并不是说自媒体一无是处,并不是说自媒体就应该取消。正是因为我们看到自媒体本身所有的一些即时性、便捷性,为我们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提供了有利的平台,所以我们才要正视自媒体所带有的一系列弊端,合理的使用才能真正的给我们带来福音。 谢谢! 驳论准备: 对方:从别人不想知道的变成不得不让人知道,使普通人在讨论公共事务的时候有更多的话语权。 我方:的确自媒体确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参与公共事务讨论的机会,可是我们仔细想想,这能不能得出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近呢如果说我们本身没有一个很好的讨论的态度,而是主观化、情绪化、不以建设性的姿态参与的话,究竟能不能最终得出真正的真相呢所以说真正要看的是自媒体传播的特性与真相的是不是直融合对不对呢 对方:监督传统媒体 我方:对方辩友得出这个结论似乎是无懈可击,可是对方辩友您却没有告诉大家您方的基于的前提。那就是一传统媒体不那么好,它总是在出错;其二就是自媒体传播的信息总

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三个精准投放

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三个精准投放 新媒体时代重新定义了人们的生活,给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带来了极为深刻的变革。青年是新媒体环境下的庞大受众群体,同时也是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争夺对象,谁抓住了青年,谁就掌握了未来的主导权。基于此,在新媒体时代,要以青年的网络行为特征为切入点,从时机、形式、内容三方面精准投放信息,有效开展价值疏导和价值引领。 时机精准:从被动传播到主动占领 网络化生活是当代青年的常态,手机已成为青年最主要的上网载体,微信、微博、微支付是被使用最频繁的新媒体,90%以上的青年通过微信、微博第一时间了解社会热点,可以说,青年获取学习生活、社交娱乐等方面的资讯多通过新媒体实现。新媒体改变了当代青年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对其思想与行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上充斥着各类社会思潮,这些思潮通过新媒体被广泛传播,时刻冲击着青年的思想与行为。要正确处理青年眼界、胸怀、视野亟需拓展提升与知而不行、行为消极之间的矛盾,在纷杂的思想交锋中引导青年抵制诱惑,不忘初心,应对来自网络世界的挑战。 有61.3%的被访者表示,通过新媒体可以增进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解,可见,利用新媒体宣传和培育主流意识形态的时机已经成熟。要抓准时机,充分利用新媒体,把握思想引领先机,占领住、占领好青年的认知领域。 同时,根据调查结果,青年每天上网时段主要集中在12-14时和21-24时,也就是说,青年网络空间的活动与日常作息时间相吻合,网络行为呈现出与日常生活作息同步的特点。据此,在新媒体时代,要遵循青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人格特性,摸清成长规律和行为规律,紧密结合青年的上网高峰时段,利用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时间,适时地推送主流意识形态相关内容,使得引导和教育的受众面最大化。 形式精准:从站出来引领到沉下去推动 调查发现,仅有18.2%的被访者表示曾利用新媒体了解主流意识形态相关信息。可见,当前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培育,多集中在传统思政领域,而新媒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尚显不足。 这就要求,要精准投放信息,扩大信息的传播半径和影响力。要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既能站出来引领,做弘扬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大V”,真正发挥新媒体的作用与优势,使主流意识形态通过新媒体入脑入心。 此外,要进一步拓展以官方微信为核心的多样化媒介推送途径,扩大信息的传播半径。主流意识形态培育要紧跟网络时代潮流,正确把握网络交流平台、自媒体发展时代脉络,立足传统媒介的同时,主动抢占新媒体、自媒体等新型媒介制高点。

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

研究·传媒与发展 28 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媒体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通过自媒体方式受众可随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传播信息。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给新闻信息的传播带来了更多样化的特点。因此,研究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意义重大。 关键词:自媒体;主流媒体;新闻担当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17)08-028-02DOI:10.19483/https://www.doczj.com/doc/628985272.html,ki.11-4653/n.2017.08.004 ■文/李长津 引言 在以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自媒体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信息获取方式,改变了传统的舆论表达方式、生成机制和传导方式。受众可以通过更为多样的渠道获取信息,并且可以对相关的新闻信息进行评论与反馈,及时表达自己的观点,掌握了解信息的主动权。相较之前的传播方式和渠道,自媒体的信息传播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力大增,成为社会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自媒体在给予我们一个更开阔、更便捷的舆论表达空间的同时,也给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带来了多重挑战。 1.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 只要打开电脑、手机,面对各种复杂的信息,很难区分真假。因为自媒体时代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形势,每个人都可以发布新闻,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每个人都是一个麦克风。我们要做的不是使用他们的观点,也不是当他们的粉丝,而是从他们的角度去理解发生了什么。然后,对这些新闻资料进行筛选、调查、分析和综合,加强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越是热点问题,社会越需要专业媒体和主流媒体的判断和声音。 很多时候,网络信息的发布、转载,很多都没有查处,甚至恶意炒作、诽谤、诋毁。我们知道,在论坛、博客等平台上,不同的人都可以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但作为主流媒体的新闻记者,需要的是通过正确的渠道访谈到真人真事,进行如实报道,保证新闻信息的真实性与客观性,秉承媒体绝不是个人散发情绪的手段与平台,而是用来公布真相、发布真实信息的平台的态度。 2.主流媒体的机遇与挑战 主流媒体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能够通过一系列权威调查和研究进行公正报道和价值判断,从而引领着整个社会的舆论走向。主流媒体的专业化优势、品牌优势,使其发挥着自媒体所不能代替的作用。作为网络关键信息源的主流媒体,应进一步强化自身的作用和功能,全面引导网络信息的舆论导向,保障信息的有序传播和健康发展。 自媒体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信息传播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自媒体凭借海量信息和快速、互动等特性,能够快速地将各种各样的声音传播给不同的受众,不同的言论之间相互切磋碰撞,其中也不乏一些不适宜、价值取向不正确的言论。现如今,很多网络谣言利用大众的恐慌心理进行泛滥式传播,很多公众不能够明辨是非,以讹传讹,造成了社会的混乱。媒体时代的主流媒体更具权威性、专业性和公信力,建立公共和互联网互动平台也更容易为受众接受。主流媒体要抢占自媒体时代的主动权,凸显主流价值观,充分发挥表率的作用,成为社会的领袖者。 当前,自媒体信息传播主体多样化、传播媒介多样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和突出,给传统的舆论生成传播机制带来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和变革。舆论平台也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的趋势,官方舆论、媒体舆论、大众舆论并存,这种情形也进一步加剧了舆论引导的难度。在新闻事件发生后,主流媒体由于其自身的权威性,通常要对信息进行详细调查和核实以确保信息准确无误,而自媒体凭借其快速和便捷性往往提前进行信息发布。这样,主流媒体就失去了舆论引导的制高点,其自身的作用和功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壮大主流声势,不仅是受众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当前,社会媒体分化日益凸显,各方利益诉求日渐多样化。这就需要主流媒体及时释放解惑、凝聚人心,起到一定的资政作用。这是目前主流媒体所需要挑战与改善之处。 3.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 3.1实现多元化的社会舆论表达 自媒体出现以来,人们的权利保护、法治、司法等社会

自媒体时代,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近 四辩陈词

谢谢主席,再次问候在场各位: 首先感谢对方辩手的精彩发言,然而仔细分析后不难发现其中的错误,下面请允许我为在场观众解释其中的几点谬论: 第一,对方辩友提到自媒体时代虚假信息多,谣言使得我们离真相远。首先,我方认为任何一个时代都必然存在虚假信息,而自媒体时代信息的受众主体是具有辨别能力的青年人;其次,对于自媒体平台上的虚假信息,我国在出台相关法律条例的同时不断完善的自媒体辟谣机制都在保障着这个时代的真相是越辩越明的。 第二,对方认为自媒体时代,大众关注热度易转移。我方认为,自媒体时代的信息爆炸分为两类:一类是不涉及违法犯罪的私人娱乐性质事件,只要当事人含糊其辞,此类事件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会因为其不可强制调查的特性而无法追究到底,而在自媒体时代的背景下,更多的曝光度其实是有利于大众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由此接近真相的;另一类则是涉及公共安全、违法犯罪等的可强制调查事件,而此类事件在自媒体时代的曝光度下在短时间内博得的关注度必然会形成舆论压力,使相关组织机构介入调查,即使事件最后热度降低,后程调查终也究会还原案件真相。 第三,关于自媒体时代真相的到来往往具有滞后性这一点。我方认为,自媒体时代将话语权直接交付给事件当事人,这势必提前了事件公布于众的时间,而后续的调查步骤则与传统媒体时代没有太大出入,如果只是武断地按照事件爆出到真相大白的时间间隔来断定滞后与否,我方相信在场各位也不敢苟同。 可以说自媒体带来了一个崭新的全民媒体时代,它开创了媒体的黄金时代,人人都是媒体人,个个都有话语权。身处自媒体时代的我们不再是信息餐桌前的拘谨食客,被动接受传统媒体向我们投喂半生不熟的“营养餐”;每一个个体都可以摇身一变,成为“大厨”,踏入厨房,亲自挑选信息素材,利用各自的慧眼与匠心发掘素材真正的“滋味”。而互联网的链式结构使得各地域的“大餐”能够及时摆上同一张餐桌,所有人坐上同一个餐桌,这种全民饕餮带来的的不仅仅只是一时的新鲜感,所有人都能收到自媒体时代颁发的“评委证”,自主地评判、理智地听取、有效地接收,在碰撞与交流中更加接近信息的真相。 每一个时代,谣言与欺骗都不曾缺席。我们看到引起热议的上海姑娘,罗尔事件几经反转,被称冷血或自称被讹学生令人心寒,然而虚拟背后的真相却常常被人忽略:上海姑娘刺痛着割裂的社会,罗尔事件让我们体验到疾病的恐怖又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狡诈,自称被讹学生直指社会冷漠道德滑坡......自媒体时代解放的不仅仅只是公众的话语权,很多时候事件的结果只是一副皮囊,而事件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现状才是真相的骨架。自媒体时代是现代人描摹真相骨架的画轴,栩栩如生恰似一幅清明上河图,民生百态由此可窥。自媒体时代拉近了我们与真相的距离,就像乌云无法遮住太阳,谣言也同样无法蒙蔽真相。

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时代,教师该如何阅读 当下,随着手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已进入新媒体时代。作为教师,如何有效地利用新媒体阅读,提升专业素养,助力教育教学实践? 一些教师更看重传统的纸质阅读,排斥手机、网络等新媒体阅读。其实,新媒体阅读与纸质阅读一样,都是全民阅读的一种体现,以什么方式读书,读传统纸质书还是电子书,完全在于个人选择。两者并不冲突,阅读的深浅并不会因介质而决定。 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并不一定是浅尝辄止的。从甲骨文、竹简书、帛书、手抄纸书到今天的大批量印刷书籍,人类阅读的介质在不断变化,但人类思想的传承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 作为教师,海量的知识存储十分必要。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在新媒体时代,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通道变得平等而开放,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方便而快捷地获取大量的知识,教师不再拥有知识霸权,而是以“学习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新媒体阅读可以扩大教师的知识存储量,拓展教师的阅读视野。教师只有广泛地吸收各门类知识,拥有丰富的知识和信息贮备,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答疑解惑。 教师阅读需要分享,基于阅读的专业对话、合作互动,对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促进作用。在传统阅读时代,阅读是一种相对独立和私密的行为,读者和作者之间缺少即时互动。但在新媒体时代,这种情况大大改变了,“私人笔记”变成了“公开日志”,读书的乐趣也从“好读书,不求甚解”变成了“评论”和“分享”。新媒体给教师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教师足不出户就能“聆听”到教育大家的谆谆教诲,“观摩”到杰出名师的教育示范,从他们身上找到成长的路径,获取提升的力量,这是传统阅读难以做到的。志趣相同、有共同成长意愿的教师,无论身处何方,都可以建立QQ群、微信群等阅读群,共同制订阅读计划,同步完成阅读内容,读后分享阅读心得……借助新媒体,教师阅读由个人行为扩展为群体行为,让阅读更有动力。 作为新媒体时代的教师,一定要让阅读成为一种生命状态,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素养和能力,做新媒体时代的优秀阅读者,时刻成长自己,才能成就学生 !

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发展 (2)

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发展 之移动终端的应用发展 【摘要】移动终端在大部分情况下是指手机或者具有多种应用功能的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随着苹果公司产品的畅销,掀起了购买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的旋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拥有智能的移动终端,这就使得传统媒体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开发自身品牌的移 动终端应用程序。 【关键词】传统媒体移动终端应用程序 如今这个年代,好像什么都要分出个新和旧来,对于媒体来说也是如此。随着互联网媒体的迅猛崛起,以门户网站为首的互联网媒体已经成为“新媒体”的代表,而其他的所有媒体,不管是报纸、广播、电视还是别的什么,好像都已经被称为昨日黄花的“旧媒体”了。传统媒体有声音、图像还包括电视、广播等,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存在局限性,而新媒体则集声、图、动画等于一体,最主要的是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的局限。但是新媒体在目前的情况下来说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媒体。 继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互联网成为又一重要的传媒形态,也就是目前新媒体时代的主要形式。面临巨大冲击之时,做为传统媒体的电视,报刊,广播,都已经认识到充分发挥网络交互性功能、走整合与互动之路将是新老媒体谋求共同发展的必然趋势。 更何况,现代的移动终端已经拥有极为强大的处理能力(CPU

主频已经超过1G)、内存、固态存储介质以及像电脑一样的操作系统。是一个完整的超小型计算机系统。可以完成复杂的处理任务。移动终端也拥有非常丰富的通信方式,即可以通过GSM,CDMA,WCDMA,EDGE,3G等无线运营网通讯,也可以通过无线局域网,蓝牙和红外进行通信。最重要的是现在移动终端都拥有智能的操作系统,例如,苹果公司的iOS,谷歌公司的Andriod,微软公司的Windows Phone,搭载这些操作系统的手机以及平板电脑都可以像电脑一样安装各种各样应用程序,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 [1] 本文将抛砖引玉,通过对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利用移动转动应用的发展研究,更清晰认识传统媒体如何利用智能终端使自己更好的发展。 一.新旧媒体现状对比:传统媒体艰难转型求生 当前,传统媒体为了应对新媒体的挑战,采取了电子版等诸多方式探索转型。但是由于方式不对,效果多不明显.比如说电子版方式。电子版是传统媒体最早的触网方式,主要做法是把报纸内容以PDF的形式来呈现。传统媒体采取电子版的方式把以前的报纸和内容等历史资料搬上网,无疑是很好的尝试。但是电子版本身并不符合受众的阅读习惯,用户体验差。例如,读者必须要把电子版从前到后一条条看下来,才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和内容。

新媒体时代:自媒体的现状及发展复习进程

新媒体时代:自媒体的现状及发展

新媒体时代:自媒体的现状及发展 作者:王安 来源:《时代金融》2017年第12期 【摘要】随着2015年4月李克强总理制订了“互联网+”的计划,各行各业都在开拓自己的互联网经济发展渠道。本文综合已有的文献,对自媒体的特点及发展进行概括分析,同时对概念的模糊点重新进行界定,提出了在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重视利用自媒体进行信息传播,并强调了对于企业的影响。 【关键词】自媒体发展信息传播 一、自媒体的概念 作为网络世界的新兴事物,自媒体(We Media)也成为“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Shayne Bowman和Chris Willis(2003)认为自媒体是普通人民通过数字技术在互联网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提供和分享新闻和事实的途径,是可以发送各种心情及事件的载体,如各种微博、论坛、社区、博客和推特(Twitter)等,民众可以通过这些载体自我发布亲身经历或亲眼目睹的事件。早在上个世纪,传播学家McLuhan就提出了“媒介即讯息的相似理论”,随后美国新闻学会(The American Press Institute)的媒体中心出版了由Shayne Bowman(2003)与Chris Willis (2003)两人联合提出的“We Media”研究报告,对于“We Media”下了十分谨慎的定义:“We Media”是一个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体系相连,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这份报告认为“We Media”改变了长期以来的新闻传播模式,我国著名新闻传播学者喻国明(2016)将这种特征概括为“全民DIY”。代玉梅(2011)认为,界定在互联网媒介环境下以人为传播主体的节点是通过数字互动媒介接受和发送信息的媒介用户。在自媒体时代,每个用户都可以发言、评论,都可以实现“节点共享”。 二、自媒体的特点 自媒体(We media)重点还是在“We”,大致有三个方面。 (一)多样化 自媒体的传播主体来自各行各业的民众,因此相对于传统媒体的局限性来说,自媒体具有覆盖面广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传播者对于新闻和事件的整体性、把握性、及时性要强于他传播。 (二)平民化 自媒体的传播主体主要来自于社会底层,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他们对于事件的解读和间接更公平、公正,人人都有话语权。 (三)普泛化 只要拥有数字终端,并且有网络连接,自媒体能保证每时每刻向民众提供所需要的资源,进一步缩小了人与人的距离。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 一、新媒体对舆论生态的深刻影响 1、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新媒体时代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2、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今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北京发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我国手机用户已突破12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比例由2012年底的74.5%提升至81.0%,远高于其他设备上网的网民比例,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促进了手机端各类应用的发展,手机已经超过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其中微博、微信用户都超过5亿,无论人们对新媒体的快速扩张持欢迎还是批评的态度,新媒体已经无可阻挡地强势嵌入我们的生活,对现有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格局正在产生深远影响。 (1)互联网成为社会舆论的集散地 互联网丰富了信息传播的手段和渠道,逐步成为公民参政议政、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信息传播更加顺畅,为民众表达意愿和利益诉求、甚至参与决策制定提供了快捷的渠道,为公民更好地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与监督权提供了条件,也为更好地推动社会民主政治进展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民意直通车。 互联网正在逐渐成为消解大众不满情绪的解压阀。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传统媒体解压阀的功能逐渐被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工具所取代。特别是在社会热点事件中,人们利用手机,或者网络媒体,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缓解恐慌情绪,或者利用新媒体交互性与开放性,表达自己的不满与愤怒,从而满足心理上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互联网“社会解压阀”的作用,可以缓解我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结构性压力。 (2)手机媒体成为独特的舆论放大器

《关于新媒体时代》非连续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信息来源广,考验着大众的分辨能力。自网络信息搜索形式发生变化以来,大众获得信息的方式也出现了变化。更方便的信息获取渠道,让民众能轻松地获取信息,几乎一切问题,通过网络都能得到详细、准确的解答,从而也降低了对知识的权威感与信赖感。但多媒体信息便捷复制、及时传播的特点,让民众信息量急剧增加,同时也超出了信息分析与处理能力,纷繁复杂的信息超出了大众理解与分辨能力。 信息传播迅速,容易造成群众情绪失控。随着自媒体的使用,它改变了传统一对多的传播形式,变成多对多的形式,自媒体的草根性决定了人人都能充当信息发布者。大众利用微博、短信、微信、视频直播等方式随时随地传播信息,同时也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话语壁垒。自媒体的隐蔽性让传播者处在隐蔽状态,让整个传播更为随意、大胆,让很多谣言、不实信息开始传播,并且一度影响了群众对信息的正确判断,很容易出现群众情绪失控以及网络舆情事件。 《自媒体时代政府所面临的困境》材料二: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新科技在媒体和受众之间开辟了一条彼此了解的通道,架起了相互沟通的桥梁。媒体领域的市场细分越来越明显,对用户信息的整理、挖掘和分析显得至关重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处理手段,在增强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每个用户的兴趣爱好、受教育程度、经常浏览的页面、停留时长等数据信息,实现对内容的个性化加工、定制服务,并实施及时有效的精准推送,让“你关注的就是头条”从理想状态变成现实可能。在这里,媒体做到了新闻产品的适销对路,受众实现了各取所需,传播力也就得到了真正的体现。 《新媒体时代传播力的影响要素及其建构路径》材料三: 媒体是否位居主流,最终要靠传播效果来检验。全媒体时代,虽说“酒香也怕巷子深”,但酿不出“好酒”,也难以留住受众。在我们开疆拓土构建的新媒体渠道上,必须不断增强主流价值的内容供给,不断提供充满正能量的优质产能,通过设置公共议题,把握社会重大问题,进行舆论引导和认同构建,实现与受众的有效连接,推动舆论场形成“以主流引领百舸争流”的局面。 《主流媒体如何巩固主流地位》

视听新媒体时代依旧内容为王

视听新媒体时代依旧内容为王 公共视听载体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车载移动电视和楼宇、户外电视等视听新媒体形态渗透到各种公共场所,上海聚众、分众传媒应运而生,行业进入群雄竞逐时代。 随着宽带网的普及以及内容向电视机、电脑、游戏机、手机等终端的发散式直接发布,视听新媒体服务正成为发达国家一个迅速崛起的新产业。该新兴产业以其与互联网的天然联系,对最前沿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不断衍生、延伸和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新业态、新服务。这些新业态、新服务正在将提供影音服务的传统媒介形态——广播电视及其所依托的整个产业链全面提升和优化,使其升级为具有高品质、便利性、个性化而“无处不在”的新一代视听服务产业。 在我国,视听新媒体是一个正在快速演进和成长的新的媒体形态。 1996年前后,我国传统媒体迎来新一轮改革与发展的热潮,时值互联网站兴起,为视听新媒体的诞生创造了条件。由于准入门槛很低,民营资本纷纷进入且十分活跃,境外资本亦相继涌入,网站建设的社会化程度提高,以新华网、央视网、中国广播网等为代表的重点新闻网站开始起步,网易、搜狐、新浪、腾讯、联众等网站也相继面世,我国网络视听新媒体的雏形初显。 21世纪初,手机电视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始起步,我国电信运营商也开始手机电视业务试验,中国联通推出了基于CDM AlX网络的“视讯新干线”手机电视业务。国家广电总局给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原上海文广等发放了手机电视运营牌照,手机电视正式开通。 与此同时,各地电台电视台视听网站初创,商业视频网站开始兴起。公共视听载体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车载移动电视和楼宇、户外电视等视听新媒体形态渗透到各种公共场所,上海聚众、分众传媒应运而生,行业进入群雄竞逐时代。 2005年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首次从国家战略高度对视听新媒体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明确提出:“发展新兴传播媒体。充分发挥国家主流媒体在信息、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发展手机网站、手机报刊、IP电视、移动数字电视、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等新兴传播载体,丰富内容,创立品牌,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 2008年,中国视听新媒体在北京奥运会上大展身手,央视网成为国际奥委会授权转播商,这是视听新媒体在国内跻身主流媒体的重要标志。此后,中国网络电视台和各省级网络电视台相继上线,成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里程碑,意味着视听新媒体正式步入主流媒体行列。借此机会民营视频网站和公共视听载体运营机构纷纷在国内或美国股市上市,受到资本市场的热捧。 为进一步健全视听新媒体的管理体系与政策体系,国家广电总局、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实现了视听新媒体两个相关行政部门的管理对接,对网络视听业务进行全程管理,并明确了新的准入条件。相关部门还对网络低俗视听节目标准进行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