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民用建筑构造概论(古柏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4
课题:民用建筑构造概论目的要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从功能角度考虑建筑的组成及各层的作用,建筑的结构类型。
教学重点:建筑的组成教学难点:建筑结构类型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课堂黑板板书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五章民用建筑构造概论一、建筑物的构造组成①基础②墙或柱③楼地层④楼梯⑤屋顶⑥门窗二、建筑物各组成的作用1、基础:是位于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地基。
2、墙(或柱):是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和维护构件,抵御自然界各种因素对室内的侵袭;分隔空间及保证舒适环境3、楼板层和地坪:楼板是水平方向的承重构件,按房间层高将整幢建筑物沿水平方向分为若干层;楼板层承受家具、设备和人体荷载以及本身的自重,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墙或柱;同时对墙体起着水平支撑的作用。
因此要求楼板层应具有足够的抗弯强度、刚度和隔声、防潮、防水的性能。
地坪是底层房间与地基土层相接的构件,起承受底层房间荷载的作用。
要求地坪具有耐磨防潮、防水、防尘和保温的性能。
4、楼梯:楼房建筑的垂直交通设施。
供人们上下楼层和紧急疏散之用。
故要求楼梯具有足够的通行能力,并且防滑、防火,能保证安全使用。
5、屋顶:建筑物顶部的围护构件和承重构件。
抵抗风、雨、雪霜、冰雹等的侵袭和太阳辐射热的影响;又承受风雪荷载及施工、检修等屋顶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墙或柱。
故屋顶应具存足够的强度、刚度及防水、保温、隔热等性能。
6、门与窗:门与窗均属非承重构件,也称为配件。
门主要供人们出人内外交通和分隔房间建用,窗主要起通风、采光、分隔、眺望等围护作用。
处于外墙上的门窗又是围护构件的一部分,要满足热工及防水的要求;某些有特殊要求的房间,门、窗应具有保温、隔声、防火的能力。
三、建筑的结构类型1.砌体结构:一般指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楼盖+砖墙)2.框架结构:由梁、板、柱承重且梁和柱刚性连接的骨架结构3.剪力墙结构:剪力墙承重的结构4.筒体结构:将剪力墙集中到房屋的内部或外部形成封闭的筒体5.排架结构:由梁、柱和屋架铰接的骨架结构四、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1.结构坚固、耐久除按荷载大小及结构要求确定构件的基本断面尺寸外,对阳台、楼梯栏杆、顶棚、门窗与墙体的连结等构造设计,都必须保证建筑物构、配件在使用时的安全。
第五章民用建筑构造概论小结[共5篇]第一篇:第五章民用建筑构造概论小结本章小结1.建筑构造研究的对象包括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涉及建筑材料、建筑物理、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施工以及建筑经济等有关方面的知识。
2.一幢民用建筑,一般是由基础、墙、楼板层、地坪、楼梯、屋顶和门窗等儿大部分构成的,‘已们在不同的部位,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3.为厂更好地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在进行建筑构造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外力作用、自然气候、人为因素、物质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对建筑的影响。
4.建筑构造应满足建筑使用功能要求、有利于结构安全、适应建筑工业化、讲求建筑经济的综合效益、美观的设计原则。
背景知识建筑构造学科历史与展望历史:中国先秦典籍《考工记》对当时营造宫室的屋顶、墙、基础和门窗的构造已有记述。
唐代的《大唐六典》,宋代的《木经》和《营造法式》,明代成书的《鲁班经》和清代的清工部《工程做法》等,都有关于建筑构造方面的内容。
公元前1世纪罗马维特鲁威所著《建筑十书》,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四论》和《五种柱式规范》等著作均有对当时建筑结构体系和构造的记述。
在19世纪,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和建筑物理等学科的成长,建筑构造学科也得到充实和发展。
展望: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多层建筑、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以及各种特殊建筑都在构造上不断提出新的研究项目。
例如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对构配件提出既要标准化,又要高度灵活性的要求;为节约能源而出现的太阳能建筑、生土建筑、地下建筑等,提出太阳能利用和深层防水、导光、通风等技术和构造上的问题;核电站建筑提出有关防止核扩散和核污染的建筑技术和构造的问题;为了在室内创造自然环境而出现的“四季厅”、有遮盖的运动场,提出大面积顶部覆盖的技术和构造的有关问题等,都有待于深入研究。
本章习题1.建筑构造研究的对象及其任务是什么?2.建筑物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是什么?3.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有哪些?4.建筑构造设计原则有哪些?第二篇:民用建筑构造要求民用建筑分类民用建筑分类建筑物通常按其使用性质分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两大类,工业建筑是供生产使用的建筑物,民用建筑是供人们从事非生产性活动使用的建设筑物。
第5章民用建筑构造概论
▪【教学目标与要求】
▪熟悉建筑构造研究的对象及其任务
▪掌握房屋基本构件的组成、作用及设计要求
▪了解影响建筑构造的各种因素,熟悉建筑构造设计原则
§5.1 建筑体系
▪建筑体系:
一是指建筑的装配关系,如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子建筑等;
二是指建筑的结构关系,如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排架结构、空间结构等;
建筑的装配关系和结构关系密不可分,其中建筑的结构体系更为重要。
▪依建筑物使用性质和规模的不同:
可分为单层、多层、大跨和高层建筑;
单层和多层建筑的主要结构体系为砌体结构或框架结构体系。
砌体结构是指由墙体作为建筑物承重构件的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主要是指梁柱作为承重构件的结构体系。
大跨建筑常见的有:拱结构、网架结构以及薄壳、折板、悬索等空间结构体系。
▪依建筑结构构件所用的材料不同:
木结构、混合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之分;
混合结构是指在一座建筑物中,其主要承重构件分别采用多种材料制成,如砖与木、砖与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与钢等。
习惯上称谓的砖混建筑,是指用砖与钢筋混凝土作为结构材料的建筑。
▪1972年在纽约建造了世界贸易中心大楼(World Trade Center Towers),110层,高402m钢结构▪1974年美国在芝加哥又建成了当时世界最高的西尔斯大厦(Sears Tower),110层,高443m,钢结构。
建筑构造研究的对象及其任务
▪建筑构造是研究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的学科,是建筑设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它具有实践性强和综合性强的特点,在内容上是对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并且涉及到建筑材料、建筑物理、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施工以及建筑经济等有关方面的知识。
因此,研究的主要任务在于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要求,提供符合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构造方案,以作为建筑设计中综合解决技术问题及进行施工图设计、绘制大样图等的依据。
▪一座建筑物是由许多部分所构成。
这些构成部分在建筑工程上被称为构件或配件。
§5.2 建筑的组成
▪5.2.1 基础
基础是房屋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它承受房屋的上部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传给地基,因此基础必须坚固稳定,安全可靠。
▪5.2.2 墙体或柱
非承重墙,主要起围护、分隔空间的作用;
墙承重结构建筑的墙体,承重与围护合一;
墙体的种类较多,有单一材料的墙体,有复合材料的墙体。
▪5.2.3 楼地层
▪楼板是重要的结构构件。
作为楼板,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同时还要求具有隔声、防潮、防水的能力。
▪地坪是底层房间与土层相接触的部分。
它承受底层房间的荷载,要求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并具有防潮、防水、保暖、耐磨的性能。
▪5.2.4 楼梯
楼梯是楼房建筑的重要的垂直交通构件。
有些建筑物因为交通或舒适的需要安装了电梯或自动扶梯,但同时也必须有楼梯用作交通和防火疏散通路。
▪5.2.5屋顶
▪屋顶是建筑物顶部的外围护构件和承重构件。
作为围护构件,屋顶抵御着自然界雨、雪及太阳热辐射等对顶层房间的影响;作为承重构件,屋顶承受着建筑物顶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垂直方向的承重构件。
因此,屋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以及防水、保温、隔热等的能力。
▪5.2.6 门和窗
门主要用作交通联系,窗的作用是采光通风。
门窗大致分为钢与铝制的金属门窗与木制门窗。
门窗有不同的种类和开启方式,要重视框与墙、框与门窗扇、扇与扇之间的细微关系。
▪除上述六部分八大构件以外,还有一些附属部分,如阳台、雨篷、台阶、烟囱等。
组成房屋的各部分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但归纳起来是两大类,即承重结构和围护构件。
§5.3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一座建筑物建成并投入使用后,要经受着自然界各种因素的检验。
为了提高建筑物对外界各种影响的抵御能力,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以便更好地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在进行建筑构造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对它的影响,以便根据影响程度,来提供合理的构造方案。
影响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1.外力作用的影响
▪作用到建筑物上的外力称为荷载。
荷载有静荷载(如建筑物的自重)和动荷载之分。
动荷载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