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上)

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上)

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上)
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上)

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上)

本内容凯程崔老师有重要贡献

《中国教育史》

第一章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1. 学在官府

内涵:是西周文化教育上的重要特征,奴隶社会的政治经济条件,决定了当时只有官学,没有私学,官学机构与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没有分离独立。

客观原因:为官有学,而民无学;为官有器,而明无器;为官有书,而民无书。

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结构。

特点:政教合一,官师合一。

教育内容:六艺。

教育宗旨:明人伦,培养治术人才。

2. 六艺

西周学校以六艺为教育内容。其中,礼、乐、射、御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书、数作为小艺,是小学的课程。

六艺教育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重传统文化,也注重实用技能;既重文事,也重武备;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修养内心情感。

六艺教育对后世封建社会的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 简述六艺教育及其对当今教育改革的启示

六艺教育,即礼、乐、射、御、书、数,是一个相当完备的教育体系。

(1)六艺教育—生态式教育

六艺教育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个培育完人的教育体系,德智体没诸育并重,无一偏废。

这六门学科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融合、礼乐精神灌注其中,作为最古老的生态式教育,六艺教育和古希腊的七艺教育共同闪耀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之中。

(2)六艺教育—基于艺术与审美的教育范式

即通过艺术教育实现体格、知识、德行的教育,融德智体艺术教育为一体。

(3)六艺教育—从生活与实践中学习的教育

西周时代的六艺教育起源于远古时代的生活习惯教育,重视从实践中学习。近代杜威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都与六艺教育有着想通之处。

(4)六艺教育—提倡个性发展的教育

学生资质、性情各不相同,教育方法、教育途径、教育要求也各不相同。

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4. 稷下学宫

战国时期田齐的官办高等学府,始建于齐桓公,因地址位于齐国都城临淄稷门附近而得名。

性质:官家操办,私家主持;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是一所可咨政,议政的高等学府。

特点:学术自由;稷下先生不治而议政;自由辩论,学无常师;在学生管理上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

5. 孔子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1)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2)‘庶、富、教’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治理好一个国家,需要:较多的劳动力、发展生产,解决人民物质生活问题、然后才能发展教育。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3)“性相近,习相远也”,认为人的先天素质接近,之所以在成长中有了千差万别,是后天学习的结果,承认教育的必要性和关键性。

(4)“有教无类”,在教育对象上,认为教育不分等级,人人都可以受教育。

(5)“学而优则仕”,认为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成为知识分子学习的动力,成

为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和笼络人才的手段。

(6)教学内容:六艺。特别注重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作为其教育思想的核心。特点:偏重社会人事,偏重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7)教学方法:学思行并重,因材施教,启发诱导(the first one)

(8)道德教育:以仁为核心,仁礼为主要内容、原则:立志,克己,力行,改过,中庸,自省。

(9)论教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热爱学生,以身作则,教学相长。

6.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价值

孔子在春秋末期面对官学衰败,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变为学在四夷的社会现实,从“性相近,习相远”理论前提出发,极力主张扩大教育对象,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允许的人,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都可有受教育的机会。他创办私学,聚徒讲学,广收门徒,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顺应社会历史进步潮流,符合教育事业发展趋势。

7. 孔子德育论及其当代价值

道德教育是孔子全部教育活动和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道德教育以仁礼为核心,以孝为基础。礼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和规范,仁是礼的基本精神,是爱人。把礼仁推及到社会各个方面,使人人之间各有其礼。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摸索出不少规律,提出许多道德原则,如立志、克己、力行、改过、中庸、自省,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8.孔子教学方法及其现实意义

孔子将教学过程看成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把如何教的问题建立在研究如何学的基础上,把学习过程归结为三个紧密联系的环节:掌握知识,进行思考,见诸行动,即学、思、行。在此基础上,他提出几种基本方法:

(1)因材施教。主要解决统一要求和个别差异的矛盾。理论基础是“性相近,习相远也”,他本人并未提出这一概念,是朱熹根据他的教学经验,总结而得。实现这一原则需要对学生全面深刻理解,准确掌握学生特点,又要善于发现和注意培养学生的某些专长,避免盲目,一刀切。孔子本人十分注意观察了解学生,他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均能准确概括出个人特点。

(2)启发诱导。主要解决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积极性的矛盾。他十分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只有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才适合启发诱导。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这种教学方法包括三个特点:教师教学要引导学生探索未知领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的启发工作要以学生的积极思考为前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扩大知识范围。

(3)学思并重。主要解决学习与思考的问题。“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先掌握丰富的知识材料作为依据,才可能进行有效思考。

(4)由博返约。主要解决教学广度与深度的矛盾。知识面广,但不能杂乱无章,必须有一个统帅,强调“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9. 孔子的人性论及其教育意义

孔子人性论:性相近,习相远也。

孔子从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论证教育的作用,他承认人的成长中,教育起决定作用。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差别很大,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人的聪明才智不是先天的,主要靠后天习行,无论何人,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他的这一主张肯定教育在人的成长中的决定作用,顺应并推动人们思想解放的历史潮流,具有极大的进步性,对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理论依据,同时开启了以后对人性与教育关系的探讨,但他没有抛弃“上智,下愚”的老调。

10. 根据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评述孔子“庶,富,教”的思想。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科技功能,人口功能。

“庶、富、教”是孔子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而提出的思想。他认为在实现充分的劳动力、保障人民丰足生活的前提下,必须实行教育,使人知伦理,守本分,他最先论述了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11. 有教无类

不分贫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孔子的教学实践贯彻了这一方针,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分布地区较广;弟子成分复杂,出身于不同的阶层,大多出身平民。有教无类作为私学的办学方针,与贵族的办学方针相对立,打破了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这是历史性的进步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12. 比较孟子、荀子的人性观及他们对教育作用的认识

两人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同属儒家学派,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方面。

(1)教育作用

都非常重视教育学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①孟子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得民心”,这是仁政的关键,而教育是“得民心”的最有效措施;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指出任何人只要受教育,肯于学习都可以成为圣人;此外,他也看到了环境等外部条件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②荀子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即通过教育和学习来改变自己的本性,使人具有适应社会生活的道德智能,环境的影响和个体的主观努力是决定性因素;

他也很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认为教育能够统一思想和行动,使国富民强。

(2)差异:人性观

①孟子肯定性善认为人性生来就是善的,君子和庶人的区别就在于保存还是丧失这种善性。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类的礼、义是后天习得的,人们必须通过教育和学习来改变自己的本性,使人具有适应社会的道德智能。

②教学方法:孟子—內发;荀子—外烁

③学与思的关系:孟子强调~思;荀子强调~学

④教学过程

孟子把教学过程看作“存养,内省,自得”;

荀子把教学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并把行看作是学习的最终目标。

13. 学记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专著,被认为是教育学的雏形。《学记》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措施,侧重说明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关系,主要内容包括教育作用和目的,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等几大部分。

学制:提出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

学年:把大学教育定位两段、五级、九年。是古代年级制的萌芽。

视学:十分重视大学开学和入学教育。

考试:每隔一年考查一次成绩,包括学业成绩和道德品行,不同年级要求不同。

教学原则:预、时、序、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

学记为中国教育理论发展树立了典范,其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是十分显著的,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良好开端。

14. 荀子的教师观

(1)荀子认为教师工作是崇高而伟大的职业,特别强调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将教师视为治国之本,教师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举足轻重,教师应当受到统治者的尊重。

(2)荀子十分强调教师的尊严,认为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教师是礼义的化身,必须绝对服从,统治者绝对不能容许有人背叛怀疑非议教师,否则就要以刑法问罪。

(3)荀子认为在教学中,教师起决定性的作用,学生应当主动的亲近教师,认为学习最便捷的途径便是接受先生的当面教授;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指教与学友的切磋,都有利于学习;先生应培养学生笃学的态度,不能不懂装懂。

(4)荀子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主导作用,表现为教师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和采用。

(5)既然要如此尊师重师,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要有尊严和威信;

要有丰富的阅历和崇高的信仰;

要有讲授儒家经典的能力,讲授时有条有理,不凌不乱;

要有钻研和精通教材的精神。

15. 比较儒墨两家教育思想的异同

儒最早由孔子提出,泛指掌管教育和文化的事业,后人把孔子创立的,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学派称为儒家。

墨家学派创始人墨翟,曾入儒门,因不满儒家的繁文缛节和厚葬久丧等学说,从而另立新说,聚徒讲学,不仅是学术上独树一帜的派别,而且是一个严密的政治团体。

(1)教育作用

儒家认为教育是一种统治手段,优于政治法律,可以感化征服人心,产生一种道德信念的力量,提出人性论,认为教育可以使人性向善的方向发展,这位仁政、德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墨家从人性平等的立场去认识和阐述教育作用,对人的教育是一种社会的兴利除弊;在人的发展上反对命定论,重视教育和环境的作用,提出了著名的“素丝说”。

(2)教育目的

儒家认为教育是为了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学而优则仕,学习是做官的途径,使得平民有了参政的可能,教育为政治服务,为国家培养政治人才,把教育与政治结合在一起。

墨家的教育在于培养“兼士”,以备担当治国利民的职业,而兼士必须“后乎德行,辩论

乎言谈、博乎倒术”。

(3)教育对象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教育播向平民的人,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也”,强调教育和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否定人的等级差别,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并且身体力行付诸实践,孔子弟子人数众多,来自社会各阶层,“弟子三千,贤人七十”。

墨家代表“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说明“农与工肆之人”是墨家的主要对象,但墨家倡导兼爱的教育思想,说明其教育对象又具有全社会性。

(4)教育内容

先秦儒家教育内容包括政治道德和文化知识两方面,以政治道德为教育重点,文化知识的基本任务在于为道德教育服务,教材主要为《诗》《书》《礼》

《乐》四种。

墨家以“兼爱非攻”为教,同时重视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墨家门徒多出于农与工肆,在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中积累了多方面经验,增长了不少科学知识。

(5)教学方法

儒家:学而知之是教学的主导思想,学是求知的途径,从学开始,由学而思,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墨家提出知识的来源:闻、说、亲。重视思维的发展,注意逻辑概念的启迪。墨翟善于说教,取材于日常社会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经验,语言具体生动,较能启发弟子思想,他还特别重视“强说人”的积极教育态度,与儒家“礼闻来学,不闻往教”恰成对比。

(6)道德教育

儒家中,道德教育居首要地位,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主要内容是“礼、仁”。主要原则有:立志、克己、力行、改过、中庸、内省。

墨家把道德修养放在教育工作的第一位,,重视劳动,反应劳动人民的一些道德品质,道德教育的进行在于言传身教,在于感化。

16. 学而优则仕

孔子提出由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这条培育人才的路线,概括为“学而优则仕”。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者学习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这个口号的提出,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意义。反映了封建制度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力量,与任人唯贤的路线配合一致,为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17. 教学相长

深刻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两者相互依寸,相互促进,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这是学记对教育理论的一大贡献。

18. 《论语》

是四书五经之一,儒家著作之一,记载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语录体散文,全书共二十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19. 孟子的教育思想

教育作用:强调性善论,认为教育对个人的作用就是扩充善性,即存心养性,求放心;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就是扩充人性进而达到国泰民安。

教育目的:明人伦,说明教育就是通过实现“明人伦”来为政治服务的。

教育内容:是培养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大丈夫要有高尚的气节和浩然之气。培养大丈夫理想人格的途径: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

教育方法:深造自得,盈科而进,因材施教,专心致志。

20. 荀子的教育思想

主要实践:传授六经

教育作用:性恶论。提出了“性伪之分,性伪之合”,认为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

教育目标:以大儒为培养目标。这类人不仅知识广播,而且能己知推未知,自如应对新事物新问题,自如的治理好国家。

教学内容:以六经为教学内容,但以“礼”为教育重点。

教学方法:闻见、知、行结合

论教师:最为提倡尊师。将教师视为治国之本,把教师的地位提到与天地祖宗并列的地位。

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无条件服从,师云亦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对教师的要求,你前面应该背熟了吧^ω^)

21. 法家的教育思想

教育作用:主张人性利己说。认为教育无用,治国还需高压的法治手段。

教学内容: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教学方法:禁诗书,禁私学。

22. 《中庸》

是《四书》之一,儒家思孟学派作品,主要阐述先秦儒家人生哲学和修养问题,提出中庸之道,杜绝一切过激行为,以恰到好处的处事原则。

两条途径得到完善:自诚明,尊德性;自明诚,道学问。

学习过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第三章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23. 汉武帝文教政策的基本内容

(1)儒学独尊

董仲舒依据儒家“大一统”思想论证了汉代统一集权政治的天经地义和皇权至上。

首先,抑黜百家,独尊儒术。各种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都予以禁绝,以保障思想统一。

其次,兴太学以养士。设五经博士,将《诗、书、礼、易、春秋》定位官方学说,兴太学,专为五经博士设弟子,既可培养教化的贤才,也可保证儒术的传递。

其三,通过建立察举制选才任官,以儒家德才标准为标准,扩大统治基础。

(2)兴办太学

汉武帝下令为五经博士设弟子,标志着太学正式设立和以经学教育为基本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形成。初建太学有太学生50人,汉末达到3000人,成为全国最高学府太学的正式教师是博士,太学生即博士弟子。初期人少,采用个别或小组教学,随着人数增加,出现集体教学。太学之外,还首设鸿都门学、地方官学等,中国封建社会学校体制在汉代初步形成。

(3)建立察举制度

始于汉文帝,确立于汉武帝,是先经过考察举荐、再经考试,据考试成绩优劣任人选官的制度,是对太学养士选才的补充。

程序:郡守以上的政府官员以德才两方面标准考察士人并推荐,中央政府设秀才、孝廉等常科和贤良文学、贤良方正等特科,根据各科具体要求,经书面考试选拔后予以任用。

察举制度的实行,保障了读书做官、以儒术取士的落实,成为科举制度的先导。

24. 董仲舒三大文教政策的建议

《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董仲舒为了适应汉武帝的政治需要,在贤良策中提出三大文教政策,想以政治手段,借国家力量,推行其教育主张。

一兴太学以养士,改革选士制度;

二兴教化,正万民;

三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以统治思想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于巩固统一的局面,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培养选拔国家所需要的人才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不仅影响汉武帝的文教政策,更影响汉以后封建社会的文教政策。

25. 鸿都门学

创办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因校址位于洛阳的鸿都门而得名。在性质上属于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是宦官为抵抗官僚势力而办。在教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

首先,打破了儒学独尊的教育传统,以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诗赋书画作为教育内容,是教育的一大变革;

其次,是一种专门学校,作为一种办学的新形式,为后代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第四章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

26. 论隋唐科举制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分析其历史影响

隋代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和选拔优秀人才补充官吏队伍,逐渐以分科举人取代了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产生于隋炀帝大业二年,主要特点是面向全社会公开考试,录取标准专凭试卷成绩,而不是由地方察举。唐承隋制进一步从考试程序、科目和方法等方面完善了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①一方面,由于选才与育才标准想统一,科举制促进了当时学校教育的发展。

因为通过科举可以考取功名,而读书进学又是参加科举的前提,所以就引起社会各阶层对学校教育的重视;

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这对学校教育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具有积极意义;

科举科目中有明法、明算、武举等科目,促进了当时专科教育、文武兼备教育的发展。

②另一方面,科举又使学校教育成为其附庸,对学校教育产生消极影响。

科举考试内容局限于几部儒家经典,使学校教育内容脱离社会现实,空虚无用;

考试方法僵化、死板,使学校教育重记诵,充满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恶习;

科举考试把读书与做官联系起来,使学生形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畸形学习思想。

27. 科举制在我国产生的影响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年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共经历1300多年。1905.9.2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

积极影响

①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科举制将选士大权从地方官吏手中收归到中央政府,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不断强化的中央集权制的趋势。经过层层选拔,相对提高了官员文化素养,保证了封建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有利于封建国家的长治久安。

②使选士和育士紧密结合

科举制把选士和育士紧密结合,成为儒家“学而优则仕”原则的途径。它通过一定的考试内容来选士,这就要求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从而迫使人们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在客观上刺激了学校教育的发展。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人们为了参加科举考试,就必须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巧妙的将儒家思想潜移默化的灌输到每个人的头脑中,将人们的思想统一于入学,结束了思想混乱的局面。统一的科举考试内容必然促使教育内容和教材的统

一,从而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③使选拔人才较为客观公正

科举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制度,考试有一定的内容,分级进行考试,不同的科目采用不同的方法,为确保考试公正而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比以前任何选士制度都更加公正,对以后的考试制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①国家只重视科举取士,而忽略学校教育。学校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机构,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科举考试来进行,学校失去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和作用,成为科举制的附庸。

②科举制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人们为了通过考试,贿赂考官,而且很多寒门知识分子终其一身于科场也一无所获。

③科举束缚思想,败坏学风。考试内容局限于儒家经典,考试方法迫使人死记硬背,而学校教学又是围绕科举制来进行,形成了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学习风气,从而影响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性格,使他们只重视书本,轻视实践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28. 评述韩愈师说中的教师观

韩愈关于论尊师重道的论述:

①学者必有师,学无常师

②教师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的反映了教师工作的基本职责;

③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韩愈既肯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强调师生互相尊重学习,提倡平等的师生观。

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29. 致良知

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良知与生俱来,不学自能,不教自会,良知不会泯灭,但是,良知在与外界的接触中,由于受物欲的引诱,会受昏蔽。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去除这种昏蔽。

“学以去其昏蔽”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本心所具有的良知。在王守仁看来,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实现存天理,灭人欲。基于此,他认为用功求学受教育并不是为了增加什么新内容,而是

为了日减“人欲”。

30. 朱子读书法及其当代意义

朱熹强调读书穷理,他的弟子汇集他的训导,归纳出“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循序渐进:读书要按一定的次序,不要颠倒;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读书计划并遵守它,即量力性原则;读书要扎扎实实的打好基础,切忌囫囵吞枣。

熟读精思:读书要有巩固性原则,既要熟读成诵,又能精于思考。强调读书必须读足一定的遍数,熟读的目的是为了精思,如果既能读熟又能精思,那才会有真正的收益。

虚心涵泳:“虚心”指读书时要虚怀若谷,精心思虑,仔细体会书中的意思,不要先入为主,牵强附会。“涵泳”指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

切己体察:读书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必须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要身体力行。

着紧用力:积极性原则。一必须抓紧实践,发愤图强;二必须抖擞精神,反对松松垮垮。

居敬持志:目的性原则。“居敬”,读书时态度要端正,精神专一,注意力集中;“持志”就是要数理远大的志向,高尚的目标,并长期坚持。

31. 宋朝历史上著名的三次兴学运动的主要内容

北宋虽然采取重文政策,但在教育和科举之间,对于科举取士特别重视,导致学校教育衰落,培养的人才多无真才实学,,人才缺乏,官僚机构亟待充实,所以宋仁宗以后有三次兴学改革之举,振兴学校,对宋代教育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庆历兴学

这是宋仁宗庆历年间范仲淹主持的兴学运动。

第一,令州县立学,规定科举考试的人必须在在地方学校读书三百日才能应试;

第二,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罢贴经、墨义,注重策论和经学;

第三,改革太学,取苏湖教法为太学改革模式,体现了明体达用主张。

但最终失败,但其倡导的明体达用,取苏湖教学法对当时北宋学风形成有深远影响。

熙宁兴学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主持的兴学运动。

第一,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第二,整顿地方学校;

第三,颁定《三经新义》,作为必读教材和科考的内容和标准;

第四,设置专门学校,设置律、学等专门学校,培养专门人才;

第五,改革科举制度,固定废除明经,增加进士科名额。

王安石发展官学,使教育为之一振,但因政治变动而失败。

崇宁兴学

宋徽宗五年蔡京发起,下令去昂过兴学,行三舍法,地方县学学校,经考试可升州学。十月建辟雍,扩充学校,添置算、书、画学,使宋代学制更加完备。

32. 监生历事制度

明洪武五年规定,国子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分拨到政府各部门先习吏事,史称“监生历事”。监生历事的具体时间不同,并有考核办法。明统治者选派监生历事,起因是为了弥补明初官吏的不足,然而监生可以通过历事,可以较广泛的接触实际,获得从政经验,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因此,这个制度可以被视为中国古代大学的教学实习制度。不过此制度到后来,已徒具形式,失去了积极意义。

33. 朱熹的道德教育方法有哪些?

(1)立志。朱熹认为,志是心之所向,对人的成长至为重要,因此他要求求学者首先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才会有前进的目标。

(2)居敬

(3)存养。即存心养性,朱熹认为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善性,但同时又有气质之偏和物欲之蔽,需要用存养来发扬善性,发明本心。

(4)省察。即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表明他既强调防微杜渐,又重视纠失于后。

(5)力行。要求将学到的伦理道德知识付诸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转化为道德行为。

朱熹的这些见解,已经触及到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接受道德认识的指导,并检验道德认识正确与否这样一些道德教育的基本问题。

34. 苏湖教法

北宋学者苏瑗在主持苏州郡学,湖州州学时,改变传统教法,创立了一种新的教学制度,即在学校中分设经义斋和治事斋,分斋教学。经义斋选择学习儒家经义,治事斋分设治兵、治民、水利、算数等学科,学生可选择其中一科为主修,另一科为副修。

两斋培养目标不同。经义斋以培养高级统治人才为目标;治事斋是为了培养某一方面有专长的技术管理人才。

分斋教学制度是中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第一次按照实际需要,在同一学校实行分科教学;实用学科正式纳入官学体系之中,取得了与儒家经学同等的地位,也开创了主修和副修的先河。

35. 三舍法

是王安石改革太学的一条重要措施。主要内容是:

将太学生分为上舍、内舍、外舍三等,在一定年限及条件下,外舍生升入内舍,内舍生升入上舍。上舍生考到上舍上等即可立即授官,考到上舍中等免解试和省试,可直接参加殿试,考到上舍下等可免解试,直接省试。

三舍法是在太学内部建立起来的严格的考试制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太学教学质量,同时又把上舍和科举结合起来,融养士于太学,提高了太学的地位。

三舍法是对中国古代大学管理制度的一项创新,不仅对宋朝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

36. 《白鹿洞书院揭示》的教育宗旨

这是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上的一个纲领性学规。

首先,提出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明人伦”,父母对子女要慈爱,子女对父母要孝顺;君王对臣子要仁义,臣子对君王要忠诚;朋友之间要讲究诚信。

其次,要求学者按照学问思辨行的顺序去穷理,笃行;

再次,指明了修身处事接物之要,作为实际生活和思想修养的准绳。

总之他把世界观、政治要求、教育目的、学习修养的途径融为一体,按照它来施教,学者自能“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

37. 以白鹿洞书院为例,分析我国书院教育的宗旨、特点、意义。

(1)书院经费来源多样化。书院的经费,得到政府的资助,也依靠民间自己筹集,主要靠学田供给。以白鹿洞书院为例,南宋先后三次由官府增置学田。

(2)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山长是书院最高首脑,他既是主要的教学者,又是最高管理者,并且往往都由著名学者来担任。书院的教职人员人数的扩大和分工管理制度的形成,标志着书院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是书院教学管理形式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的一个方面。

(3)书院实行开放式的教学和研究。求学者不受地域学派的限制,都可来听讲。eg.朱熹的学生黄干讲授《易经》乾坤两卦,山南水北的人都来听讲。此外,教学人员也不限自身,广泛邀请学界明流前来讲学。大大促进了学术交流和发展,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深化了教学。

(4)教学注重启发,提倡切磋讨论。书院教学除参加学术活动和教师必要的讲授外,主要是学生自学,所以书院重视对学生的读书指导。例如朱熹的六条读书法。书院也有学规,以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为代表。

综上所述,书院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组织形式,既不同于正规的官学,也不同于纯粹的私学,书院的教学组织更加灵活多样,少有衙门气;课程设置也有较大的自主性,少受科举支配;书院向一切求学者开放,不限定入学条件;书院规模大,有教学组织机构,通常有自己的学田、院产、藏书等教学设施,比一般私学优越正规。

书院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它扩大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类型,弥补了官学的不足;提倡自由讲学,注重讨论式,学术风气浓厚,成为推动教育和学术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办学和管理领域也创造了许多有效的措施,成为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第六章早起启蒙教育思想

38. 公其非是于学校

是黄宗羲对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独特贡献。

学校中大家共同来一轮国家的政事的是非标准,可以上至朝廷命官,下至平民百姓,逐渐养成普遍议政的风气,而不是以天子的是非为标准。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改变国家政事是非由天子一人决断的专制局面,是对中国古代关于学校职能理论的创新,反映了他要求国家决策民主化的强烈愿望。

中国教育史精讲

中国教育史 原始社会教育的最本质特点是无阶级性。 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史籀篇》。 制度化教育诞生的标志是学校的出现。 西周教育的特征:学在官府 私人讲学兴起的原因:官学衰废,学术下移,新兴士阶层出现 私人讲学兴起的意义 冲破了西周以来学在官府,学校教育为官府所垄断的局面,打破了政教合一,官师合一的旧官学教育体制,使学校成为了独立的活动。 私学扩大了教育对象 使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得到了新的发展 私学提倡思想自由,有利于学术繁荣 促成了学校教育服务社会政治的古代教育传统的形成,例如孔子的“学而优则仕”。 稷下学宫 性质:由官家主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是战国时代的最高学府。由养士制度发展转化来的教育机构。创办学宫的目的是招贤纳士。 任务:讲学,著述,育才,咨询议政 特点:学术自由,待遇优厚 历史意义: 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精神,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 贡献:1 首创私学,2 编订六经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孔子是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 启发诱导——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启发式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 是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思,行并重4由博返约 道德教育 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 立志——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克己——严以责己,宽以待人 力行,中庸,内省,改过 孟轲的思想——性善论与教育作用 性善论的内容:善性是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即仁,义,礼,智理论价值:1认为人生来就有理智的善端,强调了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人生来就有的2他所说的善性是人生来就有的,他的性善论是以唯心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 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一是求放心,即恢复失去的善性,二是存心,养性,保持和发扬固有的善性。他认为仁政的根本在于得民心,而教育又是得民心的最有效地手段。 明人伦与教育目的 大丈夫的人格理想 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实现: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

KC311教育学笔记中国教育史-18清朝的教育

清朝的教育(清初--鸦片战争) 一、文教政策:兴文教,崇经术,以开太平 1.崇尚儒学,提倡程朱理学 2.广兴学校,严订学规 3.软硬兼施,加强控制 二、中央官学 1.国子监 (1)监生历事+积分法+分斋教学 (2)管理监事大臣 (3)分校:南学 (4)讲学:辟雍(最早,西周,天子的大学;宋朝,三次兴学的太学的外舍;清国子学讲学场所)2.宗学,觉罗学:贵胄学校 3.算学、俄罗斯文官 三、地方官学 1.府州县卫学(六等黜陟法) (1)六等黜陟法简介:清朝的地方官学,生员定级考试制度 (2)内容: ①考试成绩分为六个等级,不同等级对应不同奖惩 ②动态管理 (3)意义:积极性,质量,创新 2.社学,义学(少数民族优异者),井学(云南北疆地区) 四、官学特点 1.重八旗子弟教育 2.六等黜陟法 3.俄罗斯文官 五、清朝的私学(书院) 1.总体:沉寂-复苏,总体官学化倾向 2.类型: (1)理学 (2)制艺 (3)博习经史辞章(诂经精舍和学海堂) (4)经世致用(漳南书院) 3.诂经精舍和学海堂 (1)简介:清朝时期,阮元,宗旨:追求汉代的考据学说 (2)特点: ①以励品学非以弋功名,只做学问,不问科举 ②各用所长(教师聘用),因材施教(学生) ③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刊刻师生的研究成果 (3)意义: ①优良传统 ②改变书院官学化 ③促进学校文化发展 4.漳南书院(颜元) (1)教育实践1:创办了漳南书院,清,经世致用 (2)简介:颜元创办,经世致用 (3)教育实践2: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①批判传统教育严重脱离实际 ②批判义利对立观:利需符合义 ③抨击八股取士

(4)教育目的:培养实德实才之人(品德高尚+有真才实学的经世致用人才) ①通才:什么都会 ②专才:某一方面 (5)教育内容:真学,实学。六艺教育:托古改制 六斋:文事斋:礼乐书数天地 武备:兵法,战法 经史:十三经 艺能:水、工、火 理学:程朱理学 帖括:八股 最后二者目的:应时制,招生 评价:自然科学+军事+经史礼乐;分科设教:近代课程设置萌芽 (6)教育方法:习行 ①联系实际,反对静坐 ②目的:反对程朱,不利于人才,不利于健康 ③意义:重大革新 六、选士制度:科举制 1.科举成为国家抡才大典(311,翻译科) 2.舞弊丛生,积重难返 3.学校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庸 七、教育思想 1.黄宗羲 (1)天下为主,君为客 (2)学校职能:公其非是于学校,学校议政 ①简介:黄宗羲关于学校职能的说法 ②内涵: 1)学校:培养人才+议论国家政事 2)目的:学校议政,逐步天下人普遍议政,之后改变君主一人决断 ③实践:讲学+议政;寺观,庵堂变成书院、小学 ④评价:体现了国家决策民主化的愿望,近代议会思想的萌芽 (3)教育内容:广泛使用 (4)教学思想:力学致知、学贵实用、学贵独创 (5)论教师:提升教师地位与宰相平等;教师议政 2.王夫之(超纲) (1)教育的作用 ①治国之本:教育发展受制于政治、经济 ②教育作用:性日生日成--继善成性 (2)教学思想 ①因人而进 ②施之有序 ③学思相资以为功 (3)德育 ①人与不可灭---节欲 ②立志,自得(自觉),力行 (4)教师:主导作用 ①教师必恒其教事 ②明人者必自明 ③正言、正行、正教 3.颜元(同上)

新版333教育综合考研大纲完整内容.pdf

333教育综合考研大纲完整内容 内容来源:凯程考研徐影老师。 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约60分 中国教育史约30分 外国教育史约30分 教育心理学约3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 20分,共80分 三、考查范围 教育学原理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二、考查内容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二、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涵义、地位和作用。

论中国教育史的发展及现代教育体制的形成

论中国教育史的发展及现代教育体 制的形成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泱泱大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与文化底蕴。教育的历史当然相较于欧美等西方其他国家也更为悠久。因此文化教育的遗产也特别丰富,所以中国无论在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和选拔人才制度等方面都积累了极为丰富的资料和经验。 中国古代的教育方式为孔子始创的私塾,教育对象也极为狭窄,以士大夫以上等级及其血缘亲戚者为主。教育内容以文史类为主,如《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以及五经为主。春秋时期各国士大夫的教育方式以及理论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影响极为深远,传承千年。春秋时期的教育变革运动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教育改革与思想文化运动。 中国现代的考试制度则主要源于古代的科举制。魏晋时期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制,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他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可以做官。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中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这种科举制能够更好地为国家选拔人才,因此被沿用下来,对中国近现代的人才选拔制度即考试制度也有深远重大的影响。 中国的近代新式教育开始于洋务运动,学校的建立有三条路径:洋务学堂,用于培养各种实用技术人才;改制的旧式书院,相比侧重西方现代科学,成为后来省立大学的前身;以京师大学堂为代表的真正的高等学校,然而这些学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懂新学的官僚,主要为中央服务,不能实现大学自治。民国建立后,蔡元培首任民国教育总长,并执掌北大,从政策层面完成中国教育现代化使命的同时,将官僚的北大改造成为民主科学策源地的新北大,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树立样板。实现了大学的自治,保证了学术的自由,并确立了大学以研究学术为主的原则。三十年代,教育部又经过考察,为提高高校质量,将高校教学重心移到理工科类,限制文法专业的设置。大学教育的管理重心也上移。抗战期间高等教育比较混乱,到建国初期,高等学校采用校长负责制。新中国建立后,则加强了党对高等教育事业和普通高等学校的领导。文革期间高等学校教育受到严重的损害。

311教育学VS333教育综合,参考书书目有不同

311教育学VS333教育综合,参考书书目有不同 对于2019准备考教育学的同学们而言,很多同学面对资料选择的时候会买错,不知道333教育综合和311教育综合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甚至还有很多同学认为两者资料一样可以通用!其实二者之间还是所区别的 311教育学(统考) 311教育基础综合是指我们平时说的学术型的教育学统考的专业,是在一张试卷,共300分。考上教育学考试时间是3个小时。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参考书: 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 《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王道俊、王汉澜 教育史:《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孙培青 或《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王炳照 《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吴式颖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刘儒德、陈琦 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冯忠良、伍新春 教育学方法论:《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裴娣娜试 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内容结构(1)必答题为270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教育学原理约100分,中外教育史约100分,教育心理学约40分,教育研究方法约30 (2)必选题为30分,考生必须在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作答。第I道题考查教育心理学的内容,第Ⅱ道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考生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I道题的成绩计入总分。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辨析题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333全日制教育硕士 333的教育综合呢是专业型教育学硕士的考试科目专业一,共占150分,考试时间也是三个小时,还有一门是报考专业的专业课。 333教育综合参考书目:333容易些,而且比311考的范围小一些。 考的内容有: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史。333不考教育科研方法,考研相对容易些。 333参考书目: 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33教育综合考研全程个人心得

333教育综合考研全程个人心得 内容来源:凯程考研徐影老师。 一、起初准备(买书、定学校) 我可能是考研大军里准备最晚的哪一个,开始准备考研已经是八月份了,身边好多同学都已经早就开始了自己的考研生活,我要考的专业是学科教学(英语),而我的本科专业是商务英语,只有英语是重合的,而我的重点自然而然就放在了333教育综合上,我之前不知道333教育综合那么多内容要看,拿到那个大纲我傻眼了,哇,好多内容啊,我要怎么看呢?因为当时什么都不懂,和现在的你们一样,我在网上报了一个新东方的视频辅导班,后来才知道那是311,又很麻烦的转让了还折钱了,接着我又在网上买了大纲规定的所有书,每一本,因为我觉得只有把这些书都买了心里才放心。我本来是想考上师的,所以就去了上师,因为那有认识的人,我买了上师规定的所有的书,但我还是先从333开始准备的,但是后来看了上师程星华编写的那本《应用语言学》,我本来以为很简单,但是我看了那本书后犹豫了,再加上上师今年又增了一本《英语教学法》,我更加犹豫了,333本来就那么所内容,我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再分给语言学、教学法,所以,我在9月底的时候毅然决定换学校。 二、333教育综合的准备 因为上师的333和我要考的学校的333都一样,所以很庆幸,我在上师图书馆看书的时候准备的333即使换了要报考的学校也是能用的上的。起初我在上师图书馆看333,我第一遍是根据大纲把王道俊、郭文安的《教育学》根据大纲看了一遍,这第一遍就很痛苦,因为书上有些东西不是那么有条理,需要你自己去总结,我之前也没接触过,所以自己摸索很痛苦。就这样痛苦的看完了第一遍的教育学,感觉很凌乱。后来,我把教育学放在一边开始着手心理学,因为我知道教育心理学很抽象,有很多专业的概念、术语都是根本不懂的,再加上我买的心理学的书上的内容和教育学不一样,教育学的书上的顺序都是和333的那个大纲对应的,而教育心理学是和大纲完全不对应的,你根本找不到你要找的东西,我迷茫了很久,找了好多书,花了好长时间把心理学大纲上规定的东西都看了一遍,有不懂的地方就上网搜,就这样把心理学理解了一遍,至于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因为我一直都觉得很简单,所以第一遍的复习就没有看。 第一遍就这样把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看了一遍,这一遍下来根本没有什么印象,看的很痛苦,没有任何重点,一看就是厚厚的书,每天都带着厚厚的书,带就带了,要是能看进去还好,可我一点都看不去,所以我决定开始一个浩大的工程,那就是整理333教育综合的笔记,因为你们也都看过书,书上那么多东西,没有重点,即使是自己划了重点也是这一句话,那一句话,跳来跳去的看,记忆起来太困难!!也许你们听着会说,不就整理个笔记吗,有什么。对啊,我刚开始也是这样想的,不就整理个笔记嘛,天天写很快就能写好,可是在我真正开始做这项工作的时候,我发现我错了,我在上师大的图书馆,每天从七点半就在门口等着抢位子,除了吃饭、上厕所,其他的时间都是在不停的写字,每天都到九点半关门才回去,这种日子坚持了近两个月,我本以为我写一遍还能加深一遍印象,可是我错了,因为内容太多太多了,不抓紧根本写不完,所以脑海里想的就有一件事情,那就是赶紧整理完赶紧背,因为考研就是一场战争吗,谁赢取了宝贵的时间谁就赢取了胜利!!我除了买了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简史》期末模拟试题2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学相长”的原则最早是在——中提出的。 2.古代最早的文艺专门学校是————————时期建立的——。 3.封建礼教的“三纲”是——、——和——。 4.韩愈认为构成师生关系的基本条件是——,———。 5.明清科举正式考试为三级,即——、——和——。 6.魏源提出学习西方的观点是——。 二、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六艺 2.求放心 3.朱子读书法 4.京师大学堂 5.活教育 6.苏维埃文化教育建设总方针 三、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科举制度创立的原因,是何时开始的? 2.简述王夫之具有重要教育价值的教育观点。 3.大职业教育主义是怎样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四、回答(20分) 蔡元培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有哪些贡献?对当今教育有何启迪?

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填空均无先后次序规定) 1.《学记》 2.东汉(或汉代) 鸿都门学 3.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5.乡试会试殿试 6.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7.1897年南洋公学师范院 8,1912年(或民国元年、壬子)学制1922年(或壬戌)学制 9.《新教育大纲》《教育史ABC》 10.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 二、解释 1.西周时的教学内容(1分),指礼、乐、射、御、书、数(2分,每错1项或次序颠倒扣0.5分)。汉代以后将《诗》、《书》、《礼》、《乐》、《易》、《春秋》也称为六艺。(2分,每错1项扣0.5分,允许次序颠倒) ,2.(孟子1分)提出的关于教育作用的观点(2分)。意思是把丢失的善心找回来。(2分) 3…是朱熹(1分)的门人<1分)整理归纳出来的。共有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共3分,每条o.5分)。 4.1898年(戊戌变法、百日维新时)建立(1分)。课程分为普通学和专门学两类(1分)。 普通学结业后,每个学生各学一到二门专门学(0.5分)。它以高等教育为主,附设中小学(0.5 分)。还有统辖各省学堂的职责(1分),是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关合一的机构。辛亥革命 后,改为北京大学(1分)。

333教育综合和311教育综合的区别

333教育综合和311教育综合的区别 本内容凯程崔老师有重要贡献 01什么是311? 研究生招生目录上会有专业课代码,如果你考的是教育学,你的专业课代码前写的是311,你就是参加的教育学统考。311是针对教育学硕士的。 02什么是333? 333是院校自主命题的教育学综合专业课代码。333是针对教育硕士。 1、333教育综合的具体内容包括 教育学原理(约60分) 中国教育史(约30分) 外国教育史(约30分) 教育心理学(约30分) 2、333教育综合试题都是主观题,题型结构包括 名词解释题(6小题共30分) 简答题(4小题共4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共80分) 3、由各招生院校自主命题。部分学校有指定参考书目。去学校官网查看。 03统考311和333自主命题的区别 统考由国家出题,地区阅卷,参考国家线划线录取。自主命题由所考学校出参考书,所考学校出题,所考学校阅卷,有的学校参考国家线划线录取,有的学校自己划线录取。 1、考试对象不同。333教育综合是教育学考研中专业硕士的考试科目,311教育学基础是教育学考研中的学术硕士的考试科目。 2、考试内容不同。333教育综合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内容涉及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理论性强,比较抽象,总分是150分。311教育学基础考试,内容虽然也是上述4门课的内容,但有相当数量的题目是结合实际的,总分300分。311教育综合是学校自主命题,333教育综合是国家统考,那么311复习参考书目是按学校提供参考书目,其实对比一下五本书一样,就是333多了一本教育研究方法。

04自主命题复习参考 有的自主命题学校的参考书和311一样,那么你可以参考311进行复习。有的学校给了有参考书,那么就要以学校的参考书为主。有的学校是没有参考书的,那么最好是参考311复习。 附:教育学考研参考书目 1、教育学原理王道俊、王汉澜著:《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2004年重印黄济、王策三著:《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孙喜亭著:《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1996年重印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2004年重印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教育史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吴式颖著:《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叶澜著:《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裴娣娜著:《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袁振国著:《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333研究生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教育综合) 一、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约60分 中国教育史约30分 外国教育史约30分 教育心理学约3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 20分,共80分 三、考查范围 教育学原理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二、考查内容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二、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涵义、地位和作用。 (三)教育的历史发展 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 (四)教育概念的界定 广义教育;狭义教育。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概述 人的发展涵义;人的发展特点;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四、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二)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生态功能。

读中国教育史有感

读《中国教育史》有感 孔子有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作为一名教育新人,读一读我国五千年来教育的发展历程肯定是十分必要的。国内最权威的教育史应当是华东师范大学孙培青教授所著的《中国教育史》。该书再版多次,全国发行数百万,是国内以及国外学者专家研究中国各阶段教育的重要资料,也是教育者从教的重要参考。这本书是笔者的一位教育学研究生朋友推荐的,由此可见,此书也是引领国内教育史研究的模范。 下面来谈一谈我对本书的具体把握。本书将我国的教育历史主要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第一,原始社会教育的萌芽阶段;第二,封建社会的发展阶段;第三,封建社会末期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曲折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下又详述了各朝代的教育状况,下至村学社学,上至国学州学,描述全面且详略得当。在这三个阶段当中,第一阶段属远古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教育萌芽并对文明的进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进程却十分缓慢,也是各个阶段中时间最长,成效最小的一个阶段。第二阶段也就是从夏朝开始直到清朝被推翻前夕的四千多年,这一阶段,是华夏文化繁荣大发展的阶段,也是教育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朝代更替,随之而来的也是文化的不断替换与更新,有数之不尽的教育范例,例如赫赫有名的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稷下学宫”等教育的直观反映,也产生了不计其数的学术流派和教育大家,儒道释三家最为著名,然儒家最终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统领文化和教育达两千多年,创始人孔子也被后世奉为至圣先师、师之表率。本阶段初期和中期,教育对于文化发展和文明进程是具有较大积极意义的,但到了后期,则完全沦为了禁锢人民思想的枷锁,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以致最后被推翻,重塑。第三阶段是从清王朝覆灭前夕到新民主主义社会,也就是从清末洋务运动到新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这九十年间教育的发展过程。这一阶段是个阶段中时间最短,但发展跨度最大的阶段,也是中国的教育向世界教育靠近的艰难过渡阶段。在这九十年当中,中国社会经历了多次历史巨变和社会革命。在动荡不安的社会大环境下,教育的发展也是风雨飘摇,极不稳定。但正是伴随着社会巨变,教育也脱胎换骨,有了全新的发展。由落后的且严重阻碍历史进程和文明发展的古代封建教育逐步进步到与世界大方向接轨的近现代教育。在这一阶段中有几点不得不提。第一,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两大运动中,早期觉醒的民族资产阶级尝试以改革的方式保住政权和改革教育,虽然最后都被封建反动势力打压下去,但是这毕竟是从无到有的突破,新式学堂和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教育渗入了落后的东方教育。第二,新文化运动,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知名学者教育家在尊孔复古的思潮兴起时引导发起的,大范围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2021年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1、稷下学宫 欧阳光明(2021.03.07) 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办学形式,是学术上百家争鸣的场所,也是当时私学空前发展的一个标志,意味着封建制官学的萌芽。是春秋用士、养士发展而来,是有教师有学生、有教有学的教育机构,属官学和私学合营性质。 2、《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3、有教无类 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不允许的人,都有可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4、学而优则仕 是孔子选拔人才的方针,是子夏概括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和选拔能治国安民的

贤能之士。为平民从政开辟了道路,促进了私学的勃兴,有利于封建官僚制的形成。 5、性善论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主要观点之一,战国时期孟子首先提出。性善论就是说人的本性具有善的道德价值,每个人生来就有向善的潜能。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宋明学者予以改造后,成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正统理论。 6、性恶论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性恶论以人性本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本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遗传、环境和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对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 7、《学记》 《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战国末期思孟学派乐正克的著作,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对先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作了全面的总结和概括,论述了教育作用、目的和任务,以及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师及师生关系,对有关教育学的基本问题都有精辟的论述,奠定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8、太学 太学的本义就是儒家经典中所说的大学,我国古代官立高等学

333教育综合_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三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1.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教育起源问题提出什么理论? 答:自有人生,便有教育。人类社会特有的教育活动是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 答:(1)生产劳动的教育(2)生活习俗的教育(3)原始宗教教育(4)原始艺术教育(5)体格和军事训练。 3.试述原始时期教育的特点? 答:(1)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2)以生产经验为教育内容,内容包括多个方面(3)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4)教育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5)男女教育有别,根源在于分工(6)教育还没有专职场所和专职人员。 第二章 1.奴隶社会教育制度形成于何时?有哪些历史性变化? 答:形成于夏代。历史性变化: (1)教育目的:原始社会时期是为使社会成员适应群体生活和群体生产活动的需要;在夏代,把本阶级的成员及后代培养成能射善战的武士。 (2)教育内容:原始社会包括生产劳动教育、生活习俗教育、原始宗教教育、原始艺术教育、体格和军事训练;在夏代,变化有重视军事训练、宗教教育和人化道德教育。 (3)教育方式与手段:原始时期在于言传身教,教育在生产活动中进行;在夏代,教育主要为学校教育,夏都设东序为大学,西序为小学,地方上也有学校。 (4)等级性:原始时期教育权利平等;在夏代,教育具有明显的等级性。 2.六艺教育的内容是什么? 答:礼乐射御书数 礼:五礼: “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祗, 以凶礼哀邦国之忧, 以宾礼亲邦, 以军礼同邦国, 以嘉礼亲万民”。 六仪:祭祀之容,宾客之容,朝廷之容,丧纪之容,军旅之容,车马之容。 乐:诗歌、音乐、舞蹈。乐教包括乐德、乐语和乐舞。 射:射箭的技术训练 御: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 书:文字 数:数的顺序名称、记数的符号、甲子记日法、朔望的周期、计数的方法、十进位和四则运算。 总之,六艺教育既重视思想道德及文化知识 3.春秋时期历史性的教变革有何表现? 答:表现:私学取代官学。“官学衰废”“私学兴起”。由于世袭制度、王权衰落、战争动乱导致了官学衰废。而阶层的变化与教育的更新需要私学的兴起。与官学相比,私学建立在土地私有的个体经济基础上,私学的社会阶级基础是以新兴地主阶级为首的,包括工、农等自由民反奴隶主贵族统治的阶级联盟。私学在组织上政教分设,教育对象为平民,私学的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职业,是专业化的脑力劳动者;教育思想上,私学思想自由,各派有自己的的教学思想、教育实践;教育内容上,私学教育突破了“六艺”教育,传授各派政治观点;教育场所上,私学无固定场所,以教师为中心,可自由流动;私学目标是培养多规格人才。 4.孔丘在教育史上有哪些贡献? 答:1.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强调重视教育; 2.他创办大规模私学,开私人讲学之风,改变“学在官府”局面,成为百家争鸣的先驱; 3.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扩大受教育的范围,是文化教育下移至平民; 4.培养从政的君子,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制改革准备条件; 5.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与整理,编《诗》《书》《礼》《易》《乐》《春秋》作为教材,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 6.总结教育实践经验,对教学方式有所创新,强调学思行相结合; 7.首倡启发式教学,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8.实行因材施教,发挥个人专长,造就 9.重视道德教育,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 10.提出道德修养应遵循的重要原则,要重视立志,明确人生方向; 11.要求教师有良好职业道德,以身作则,学而不厌; 12.认真总结教育经验,提出不少创见,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第三章 1.分析战国时期私学兴盛的原因? 答:战国时期是社会大转变时期,生产力大发展为更多的人脱离物质生产从事脑力劳动,为思想、科学、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丰富的物质产品和更宽广的活动舞台。战国时期又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各阶级矛盾尖锐,构成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文化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战国还是一个思想科学文化大繁荣时期,战国时期各政治集团为了加强自己的势力竞相网罗招致士人、由于士需经过一定的学习与训练才能造就,因此人们拜师求学,促进了私学的大发展。百家争鸣,各家各派为了传播自己的思想,进行施教,促进了私学的发展与兴盛(养士之风盛行与百家争鸣)

中国教育史-官学发展之示意图

中国教育史 ——官学的发展进程【机构示意图】 一、秦汉时期 ? 秦朝: ? 政府机关设置“学室”,由吏对子弟进行教训。(以吏为师) ? 汉朝: 二、魏晋南北朝官学(时兴时废) ? 1、三国时期 魏(官学设置,基本继承汉制) 蜀国的学校教育 中央官学 太学 鸿都门学 宫邸学 地方官学 郡国--学 县道邑--校 乡--庠 聚--序 太学 地方官学 律学(曹魏在教育制度上的新发展) 太学 州学 刘备

吴国的学校教育:立国学,按古制置学官,设五经博士 (蜀吴简略) ? 2、两晋时期 西晋 两晋的地方官学 两晋时期地方官学的兴衰主要依赖地方长官。朝廷虽然偶或颁发 诏令, 要求地方兴学,但在中央官学都奄奄一息的年代,地方兴学更是形同空文。 十六国的学校教育 (大多沿袭魏晋的教育模式,并无多大独特性) ? 3、南朝的学校教育 宋朝 的学校教育 太学(魏的基础上加以整顿和重建) 国子学(最大特点就是创办了旨在培养高级贵族子弟的国子学) 中央官学 设“四馆” 兴复国子学 立“总明观”(东观) 玄学馆 史学馆 文学馆 儒学馆

齐朝 的学校教育:国学即国子学的发展与衰退 梁朝 的学校教育 地方官学:梁武帝时期曾派遣博士祭酒分赴州郡立学,如荆州办起州学 陈朝 的学校教育:国子学(建制上多因袭梁超) 梁、陈的专科教育主要是律学,陈沿梁朝设置胄子律博士,属廷尉。 ? 4、北朝的学校教育 北魏 中央官学 五馆(儒、道、玄、士、阴阳) 集雅馆 国子学 士林馆 律学 中央官学 道武帝 初:立太学 天兴二年:增国子太学生 次年:撰成《众文经》,为太学教材 明元帝:改国子学为中书学(北魏的特创) 太武帝:另起太学于城东 孝文帝 太和九年,文明太后:建皇宗学(北魏首创) 太和十年,改中书学为国子学 太和二十年,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 孝明帝: 修缮国学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1、复古主义教育思潮是五四时期资产阶级教育思潮。 . A.√ . B.× 2、王守仁的学术和教育思想影响很大,他的著作中主要反映其教育思想的有《传习录》、《注》等,其中《四书集注》为八股取士的标准答案。 . A.√ . B.× 3、国民党“党化教育”就是在国民党指导下,把教育变得革命化、民众化。 . A.√ . B.× 4、韩愈是唐朝人。 . A.√ . B.× 5、宋代已经设立了专门学校。 . A.√ . B.× 6、唐代创立太学。 . A.√ . B.× 7、董仲舒是东汉儒学家。

. A.√ . B.× 8、监生历事是洪武年间为满足当时官吏不足的需要而创立的一项教学实习制度。 . A.√ . B.× 9、王守仁关于教育内容的主张从“求其心”出发,认为只要是有助于追求本心的内容都可作为习礼、写字、弹琴、习射等。 . A.√ . B.× 10、黄炎培针对当时中国所面临的百业不良、社会生计恐慌、众多青年失业失学等严重的社会业与教育结合。 . A.√ . B.× 11、元明时期私塾中最为普遍的的识字教材有《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三本。 . A.√ . B.× 12、唐代旬假在每次旬考后放假一天。 . A.√ . B.× 13、提倡学校应成为民主议政场所的思想家是黄宗羲。 . A.√ . B.×

14、梁启超是明朝人。 . A.√ . B.× 15、魏源极力提倡当时盛行的宋学及考据之学。 . A.√ . B.× 16、孟子主张性恶论。 . A.√ . B.× 17、龚自珍认为清末的教育脱离实际,他主张经世致用。 . A.√ . B.× 18、龚自珍在他的《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 A.√ . B.× 19、文翁兴学既是汉代最早的官方办学举措,又是汉代地方官学的先导。 . A.√ . B.× 20、洪仁玕认为中国要富强,主要还在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 A.√ . B.× 21、明末清初实学思潮代表人物有朱熹与王夫之。

333教育综合考研大纲完整内容

333 教育综合考研大纲完整内容
内容来源:凯程考研徐影老师。
333 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 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b5E2RGbCAP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 约 60 分 中国教育史 约 30 分 外国教育史 约 30 分 教育心理学 约 30 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简答题: 4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分析论述题:4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80 分 三、考查范围 教育学原理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二、考查内容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 艺术,指导教育实践。p1EanqFDPw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 1 / 18

中国教育史整理资料

中国教育史 一、名词解释: 1、学在官府17~18 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2、稷下学宫:54 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从性质上说,稷下学宫虽系齐国官办,但实际上又是由许多私学组成的,是私学联合体。其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不治而议论、自由辩论、学无常师、学士守则等。稷下学宫前后历时150年之久,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在中国教育史上是罕见的。 3、三纲五常:119 是西汉董仲舒提倡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谓“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4、三舍法229 是北宋王安石改革太学体制中创立的教学管理方法。即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个等级。学员依学业程度,定期考试,依次升舍。在太学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升舍考试制度,强化了学校的职能,一定程度上也使太学学业与入仕做官直接挂钩,提高了学校教育的质量和地位。 5、"有教无类":32 孔子认为教育对象应当“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的本意是在教育对象上,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华夷诸族都可以入学。“有教无类”的提出是针对奴隶主阶级有教有类而言的,不仅把教育扩展到蛮夷之邦,而且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6、"学而优则仕" 33 孔丘提出由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这条培养人才的路线称之为"学而优则仕"。它在理论上集中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7、“性相近、习相远” 31 是孔丘人性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重视教育,指的是众人这部分,中人是有条件接受教育,可以对他们谈高深的学问。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属于中人这个范围,对中人的发展,教育能起重大作用。 8、白鹿洞书院 215 原址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东南。唐代李渤在此隐居读书,曾畜养一白鹿,人称“白鹿先生”,后任江州刺史时在旧居建台榭,遂以白鹿名洞。南唐时朝廷在此建庐山国学,宋初改名为白鹿洞书院,为当时四大书院之一。朱熹、陆九渊等曾在此讲学。元代时毁于兵火,明代重建。清末改为江西林业学堂。建国后逐步修整为白鹿洞书院文管所。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教育史ABC 448 杨贤江著作,《教育史ABC》是第一部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教育历史的著作; (1)论教育本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阐明教育的本质,在承认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的同时,也不否认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教育具有双重属性;(2)“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基本历程.

2002年12月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Dec. ,2002第25卷第6期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 (Philos ophy &S ocial Science Vol. 25No. 6【教育学研究】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基本历程 侯怀银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山西太原030006 关键词:20世纪上半叶; 中国教育学; 发展 摘要:本文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基本历程进行了具有实证性质的考察和研究。提出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段; 以模仿为主要特征的初建阶段; 以“中国化”年的发展, 教育学的主要学科都已在中国形成, 。, 的形成时间进行了考察。 :1000-5935(2002 06-0001-06 据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和中 国教育学自身的发展逻辑, 我们可以把教育学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发展大致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以引进为主要特征的初现阶段(1901年~1915年 1901~1911年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清朝的最后10年, 是西学东渐的一个高潮, 也是中国主要从日本引进教育学的阶段。从1901年到“五四”运动前(约到1915年左右 , 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典型地呈现出引进性。 作为学科, 教育学对中国来讲是外来的, 而不是内发的。外来学科在一个国家的传播, 不仅仅取决于这一学科本身, 同时还要受到特定社会背景和传统文化背景的制约。教育学在中国的引进和传播不可能脱离中国社会发展的广阔的历史背景。它虽然直接表现在学术上, 但究其深层次的原因, 是时代的客观需要。教育学在中国被引进与中国的现代化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