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建管质字[2015]27号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建筑工程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强化建筑工程外墙外保温质量管理的通知

青建管质字[2015]27号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建筑工程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强化建筑工程外墙外保温质量管理的通知

青建管质字[2015]27号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建筑工程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强化建筑工程外墙外保温质量管理的通知
青建管质字[2015]27号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建筑工程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强化建筑工程外墙外保温质量管理的通知

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建筑工程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强化建筑工程外墙外保温质

量管理的通知

青建管质字201527号

各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建设、施工、监理、设计、检测单位,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开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贯彻落实《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建

筑质量的实施意见》(青政办字〔2014〕83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外墙外保温

质量管理,确保建筑工程外墙外保温施工质量安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规范,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强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质量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格落实建筑工程参建各方主体的质量责任

(一)建设单位是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外墙外保温工程应包含在施

工总承包范围内,建设单位不得将外墙外保温工程单独发包,不得变相指定建筑外墙外保温

施工队伍,不得随意改变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设计图纸内容。

(二)设计单位必须按照工程建设标准规范进行建筑外墙外保温设计并应经施工图审查机构

审查批准,设计单位对其设计的质量负责,对外保温重点部位、节点细部应明确具体做法和

相关技术措施。

(三)施工总承包单位对外墙外保温施工质量负总责。有专业分包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应监督专业承包单位严格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

外墙外保温工程开工前,总承包单位应对专业承包单位的资质证书、外地入青企业信用管理手册、安全生产许可证、保温材料合格证、保温系统的型式检验报告、外墙外保温工程全部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信息(含身份信息、社保证明、上岗证书等)进行核查,符合要求后与

专业承包单位签订正式的专业分包合同。总承包单位应对专业承包单位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

进行审查,合格后报监理单位审批,监理单位审批合格后方可开始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对专业承包单位的施工样板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报监理验收。

(四)外墙外保温专业承包单位是外墙外保温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人,承担保修期内对应的法律责任。

1.企业管理:企业要确保质量安全专职管理人员到位履责。各建筑施工企业要严格落实《青岛市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监督办法》(青建管字【2014】59号)有关规定,确保本企业质量安全管理配齐专职管理人员,确保施工现场项目部配备质量和安全管理专职工作人

员,督促质量安全管理人员落实对在建项目的监管责任。

2.质量管理: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经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建筑节能规范标准进

行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不得偷工减料。

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前,外墙外保温专业承包单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施工总承包单位审查、监理单位审批后方可进行样板施工。单位工程竣工后,应在建筑永久性标识牌上注明外墙外保温专业承包单位及项目负责人。

3.安全管理:外墙外保温专业承包单位应当根据外墙保温施工特点编制安全施工方案,方

案应包括安全保障措施及火灾事故防范和应急预案,同时安排专职安全员定期对外墙保温施

工进行安全检查,做好安全检查记录并保存好相关资料。

外墙外保温专业承包单位应当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建立安全管理档案。

4.外墙外保温专业承包单位必须取得相关资质,并在资质许可的范围内从事施工活动,相

关信息可通过"青岛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网"查询。

(五)监理单位应按规定对外墙外保温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履行监理职责,严格审查专业承

包单位的资质、外地入青信用管理手册、安全生产许可证、保温材料合格证、保温系统的检

验报告、外墙外保温工程全部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信息(含身份信息、社保证明、上岗证书等)及专业分包合同,对外墙保温施工样板进行验收,对外墙外保温施工的关键环节实施旁

站监理等。监理单位对外墙外保温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发现并监督整改,发现存在重大问题要立即停工并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

(六)检测单位应严格按检测标准规程规定的批次、数量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代表性、准确性负责,并承担检测结果的相应终身责任。

二、强化政府监督,严格责任追究

(一)实行外墙外保温质量管理报告制度。外墙外保温样板墙面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将专业承包单位的资质证书、外地入青信用管理手册、安全生产许可证、保温材料合格证、保温系统的检验报告、外墙外保温工程全部管理人员及施

工人员信息(含身份信息、社保证明、上岗证书等)、专业分包合同及保温材料的复试报告

等资料,报工程所在地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备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审核并对施工样板进行现

场查看后,方可大面积展开施工。

(二)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

对施工过程中存在违反规范、标准等的质量行为,应责令改正,并依据《青岛市建筑市场主体考核办法》等规定对相关责任主体和责任人进行处罚。

对在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管理中有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的建设、设计、施工(含专业分包、劳务分包)、监理、检测单位,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依法对责任单位进行行政处罚。

(三)对于外墙外保温系统发生质量问题造成不良影响的工程,根据有关规定从严处理:

1.工程正在施工的,依法责令停止施工,制定整改方案进行整改,整改后建设单位须组织

设计、施工、监理、分包等单位进行专项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2.工程已竣工交付的,责令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鉴定机构进行现场检测鉴

定,根据鉴定结果制定整改方案进行整改,整改后须组织专项验收。

3.情节严重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责令暂停建设单位所有在建工程并全面进

行检查整改;限期暂停施工、监理单位承接工程资格或对其资质重新核查,限期暂停项目经理、项目总监承接工程资格或按有关规定吊销其执业证书,对操作工人吊销其岗位证书或取

消其在青施工资格;限期暂扣外地入青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入青信用管理手册或对其入青信

用重新复核。

(四)对于外墙外保温系统发生质量问题造成严重后果的工程,有关部门将依法追究相关责

任单位和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建筑工程外墙外保温质量管理要点.doc

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建筑工程管理局

2015年5月18日

建筑工程外墙外保温质量管理要点

一、主体行为

(一)建设单位不得肢解、变相指定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队伍,不得明示或暗示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建材供应等单位违反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和相关规定。

(二)施工总承包单位对外墙外保温施工质量负总责。外墙外保温工程开工前,总承包单位应对专业承包单位的资质证书、外地入青信用管理手册、安全生产许可证、保温材料合格证、保温系统的型式检验报告、外墙外保温工程全部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信息(含身份信息、社保证明、上岗证书等)进行核查,符合要求后与专业承包单位签订正式的专业分包合同。总

承包单位应对专业承包单位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并报监理单位审批,审批合格后方可开始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对外墙外保温专业承包单位的施工样板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报监理单位验收。

(三)监理单位应按照规定履行监理职责,严格审查外墙外保温专业承包单位的资质证书、

外地入青信用管理手册、安全生产许可证、保温材料合格证、保温系统的检验报告、外墙外

保温工程全部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信息(含身份信息、社保证明、上岗证书等)及专业分包

合同,对外墙保温施工样板进行验收,对外墙外保温施工的关键环节实施旁站监理等。

(四)外墙外保温专业承包单位在施工前应编制外墙外保温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经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逐级审批后,方可施工。

(五)从事外墙外保温施工的作业人员应经培训持证上岗。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外墙外保温

操作工人的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从事外墙外保温工程上岗作业。

(六)外墙外保温工程完成后,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及相关要求,及时组织工程专项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应责成总承包单位及专业分包单位整改,重新组织验收。

(七)单位工程竣工后,应在建筑永久性标识牌上注明外墙外保温专业承包单位及项目负责

人。

(八)检测单位应严格按检测标准规程规定的批次、数量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的真实性、代表性、准确性负责。

二、工程承发包、专业承包

(一)外墙外保温工程必须纳入施工总承包合同范围内,严禁建设单位直接将外墙外保温工

程单独发包。

(二)总承包单位不得将外墙外保温工程发包给无资质的单位或个人。

(三)外墙外保温工程开工前,总承包单位需分包的,应与符合要求的专业承包单位签订正

式的分包合同。

三、设计文件及审图

(一)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应按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及标准设计图集要求施工,不得随意变更保温设计做法。当设计变更标注为重大设计变更时,应经原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合格后

方可进行施工。

(二)设计单位必须按照工程建设标准规范进行建筑外墙外保温设计,外墙外保温设计文件

应明确基层抹灰要求、外保温重点部位和节点细部的具体做法及相关技术措施。

(三)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当对施工图设计文件中的节能保温相关内容认真审查,并在审查报告中单独列出节能保温审查章节,并对出具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书承担责任。

(四)施工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发现外墙外保温专业承包单位未按照经审查合格的施工图

设计文件、建筑节能规范标准及相关规定进行施工的,应立即要求其改正;保温施工单位拒不改正的,应及时通知建设单位,并向工程质监机构报告。

四、材料管理

(一)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不得在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中使用列入国家和山

东省禁止使用目录的技术、工艺和材料。

(二)外墙外保温工程的材料、构件等进场前,监理、施工总包单位应严格核查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型式检验报告、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进场后应及时按相关标准和设计要

求进行验收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能力的检测机构进行见证取样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得未检先用,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及产品。

保温材料应复验以下性能: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燃烧性能、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

岩棉材料质量吸湿率、憎水率、24小时吸水量;粘结材料的粘结强度;增强网的力学性能、

抗腐蚀性能。

保温板材应提前进场,EPS板的陈化时间不少于42天,XPS板的陈化时间不少于28天,不得露天存放,监理单位应做好监理记录

(三)外墙外保温系统使用材料应与其系统型式检验报告一致。

五、实体质量

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前,应在施工现场采用相同的材料和工艺制作样板墙面,经建设、监理、总承包单位验收合格,质监机构现场查看符合要求后,方可大面积展开施工。

(二)外墙外保温施工期间以及完工后24h内,基层及环境空气温度不应低于5℃。夏季应避免阳光暴晒,在5级以上大风天气和雨雪天不得施工。特殊天气过后,待墙面基层干燥后方可进行施工。

(三)外墙外保温施工及其质量验收应在外墙脚手架支撑系统拆除之前完成,不得使用吊篮施工。

(四)外墙外保温施工前,墙体表面必须进行整体抹灰找平(现场聚氨酯发泡外墙外保温系

统可不抹灰,但需对基层墙体做好界面处理),平整度不得超出5mm,并确保表面平整、洁净,找平层应与墙体粘结牢固。

(五)外墙装饰线、空调搁板等外墙热桥部位,应按设计及规范要求采取隔断热桥保温措施。(六)粘贴上墙的保温板长边不得大于600mm,岩棉板应六面喷刷专用界面剂,其它板材

两个大面应喷刷专用界面剂。

(七)现场配比粘贴用胶粘剂、粘贴砂浆时,应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严格计量,并在规定时

间内使用,不得二次加水拌合。

(八)保温板粘贴必须采用满粘法。胶粘剂应满铺在保温板粘贴面上,并使用专用锯齿镘刀沿保温板的长度方向将胶粘剂均匀刮出齿状粘胶条,厚度不应小于10mm。

(九)保温板之间应拼接紧密,并与相邻板齐平,胶粘剂的压实厚度宜控制在3-5mm,贴好后应立即刮除板缝和板侧面残留的胶粘剂。保温板间残留缝隙应采用阻燃型聚氨酯发泡材

料填缝,板件高差不得大于 1.5mm。

(十)洞口四角处的保温板应采用整块保温板切割成型,不得拼接。洞口滴水应采用专用成品塑料滴水线条。

(十一)涂料饰面时,当采用EPS板做保温层,建筑物高度在20m以上时,宜采用以粘结为主,锚栓固定为辅的粘锚结合的方式,锚栓每平方米不宜少于3个;当采用XPS板做保温层,应从首层开始采用粘锚结合的方式,锚栓每平方米不宜少于4个,锚栓在墙体转角、门窗洞口边缘的水平、垂直方向加密,其间距不大于300mm,锚栓距基层墙体边缘应不小于60mm。

(十二)墙面为面砖饰面时,应从首层开始采用粘锚结合方式将EPS、XPS板固定在墙面上,锚栓应安装在玻纤网布或后热镀锌电焊网外,锚栓数量每平方米不应少于6个,靠近墙面阳角的部位应适当增多。

(十三)外墙外保温系统锚固件数量、位置、锚固深度和拉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锚固件应按设计要求安装,锚栓的有效锚固深度在混凝土墙中,EPS板不得小于25mm,XPS板不得小于50mm;在砌体墙中均不得小于50mm,且锚固件施工前应进行现场拉拔力试验,单个

锚栓拉拔力承载力标准值不应小于0.3KN,检验数量为1‰,且不应少于5个。

(十四)防火隔离带上下相邻的保温板,距防火隔离带边缘60mm处增设锚固件,间距不

得超过300mm。

(十五)在防火隔离带与保温板交界处必须增加铺设一层加强耐碱玻纤网布,上下搭接宽度不小于200mm。

(十六)首层墙面必须加铺一层加强耐碱玻纤网布。墙的阴阳角处玻纤网布应双向绕角互相

搭接,搭接宽度不小于200mm。

(十七)外墙阳角处应设带耐碱玻纤网格布的成品塑料护角条,在门窗膀、窗台处应使用成

品塑料护角条。

(十八)玻纤网布在保温系统下列终端处应进行翻包处理:

1.门窗洞口、管道或其他设备穿墙洞部位;

2.勒脚、阳台、雨篷等系统终端部位;

3.变形缝等需终止系统的部位;

4.保温系统在女儿墙不连续的部位。

(十九)耐碱网格布粘贴时,洞口处应在其四周各加贴一块长300mm、宽200mm的45°斜向耐碱玻纤网布;转角处两侧的耐碱玻纤网布应互绕搭接,每边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或可采用附加网处理。

(二十)窗台保温构造必须按设计要求设置角钢护边,具体做法参照相关标准设计图集施工

(当为砌体窗台时,应在窗台标高处设置C20的混凝土压顶,厚60mm,用以固定窗台角钢

护边)。窗台顶面应内高外低,高差不应小于10mm。

(二十一)凸出墙面的构件进行保温层施工时,应遵循上面压侧面、侧面压下面的原则,避

免出现朝天缝。外墙保温层需设置分格缝的,应由设计单位明确位置及处理措施。

(二十二)装饰线条应采用与墙体保温性能相同的聚苯板施工。

(二十三)外保温系统宜优先选用涂料、饰面砂浆、柔性面砖等轻质饰面材料,不宜采用饰

面砖。当采用时,应进行专项设计,其安全性与耐久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外墙外保温粘贴

饰面砖系统最大高度不应超过40米。

(二十四)硬泡聚氨酯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

1.喷涂法施工时,外墙基层应涂刷封闭底涂。喷涂前应采取遮挡措施对门窗、脚手架等非喷

涂部位进行保护。

2.喷涂硬泡聚氨酯的施工环境温度不应低于10℃,空气相对湿度宜小于80%,风力不宜大于三级。严禁在雨天、雪天施工,当施工中途下雨、下雪时应采取遮盖措施。

3.喷涂后的聚氨酯硬泡保温层应充分熟化2~3天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喷涂硬泡聚氨酯采用抹面胶浆时,抹面层厚度控制:普通型3-5mm;加强型5-7mm。并应严格控制表面平整度超差。

六、现场检测

(一)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前,应委托经质监机构认可的具有相应资质能力的检测机构对

XPS板与基层的粘接强度、EPS板及XPS板的后置锚固件锚固力进行现场拉拔试验。

(二)外墙外保温系统罩面层施工前,应再委托经质监机构认可具有相应资质能力的检测机

构对保温板材与基层的粘接强度、后置锚固件锚固力进行现场拉拔检验。

外墙饰面砖施工前和完工后,应对饰面砖粘结强度进行现场检验。

(三)采用相同材料、工艺和施工做法的墙面,现场拉拔试验应每3层,不大于500m2面

积划分为一个检验批。每个检验批随机抽取不少于5处,其中每层至少抽取一个点,上下层应在不同部位抽取。

(四)外墙外保温施工至三分之一进度时,总承包单位应及时向工程质监机构报送现场试验

报告并申请监督抽测。

监督抽测不合格的工程,施工总包单位应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外墙外保温监督抽测不合格

项目进行双倍抽样复检。复检不合格应委托鉴定机构对外墙外保温进行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进行处理。

七、相关资料

(一)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前,外墙外保温专业承包单位应向施工总承包、监理单位提交全部外墙外保温工程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全部名单(含身份信息),并存入工程档案。对所有的施工人员做好现场交底培训工作,并做好交底记录。

(二)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时,施工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应当对外墙外保温各个施工

环节进行全数跟踪检查,如实填写相关记录,并每层拍摄、留存图像资料存入工程资料。以

下部位和内容应有必要的图像资料:

1.保温层附着的基层及其表面处理;

2.保温板粘结或固定;

3.锚固件;

4.增强网铺设;

5.墙体热桥部位处理;

6.预制保温板或预制保温墙板的板缝及构造节点;

7.现场喷涂或浇注有机类保温材料的界面;

8.被封闭的保温材料厚度;

9.保温隔热砌块填充墙体。

(三)每步架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完成后,外墙外保温专业承包单位应及时进行自查,并填写《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分段检查验收记录表》(详见青建管字〔2012〕49号文件附件)后进行报验,验收记录除建设、施工总承包、监理单位质量管理人员签字确认外,具体施工操

作人员应同时签字确认(含身份信息),监理、施工总承包单位质量管理人员现场应剥露抽

查不少于3处,并填写检查记录,留存图像资料。检查记录作为质量控制资料存入工程技术

档案。抽查中发现不符合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的,本步架必须全部返工处理,否则不得进入下一步架作业面施工。

(四)对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监理工程师须检查保温板粘贴面积等技术指标,检查频次每工作日且每步架不少于一次,并填写检查记录。

山东省建筑工程管理局、山东省建筑业协会

山东省建筑工程管理局、山东省建筑业协会关于公布2011年全省建筑业群众性质量管理 活动评选结果的通知 鲁建管质安字〔2011〕29号 各市建管局(处),有关市住房城乡建委(建设局),各市建筑业协会(联合会),省直有关部门,中央驻鲁有关施工企业:2011年5月,省建管局、省建筑业协会在潍坊市召开了全省建筑业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经验交流会。经评审委员会现场评审,评出优秀QC成果一等奖36项、二等奖41项、三等奖54项;省建筑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131个(见附件1);省建筑业质量信得过班组31个(见附件2);省建筑业优秀质量管理工作者82名(见附件3)。经研究,同意评审结果,现予以公布。 省建管局、省建筑业协会同意推荐山东万鑫建设有限公司贾华远QC小组等42个QC小组为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潍坊昌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威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为中国建筑业协会全国工程建设QC小组活动优秀企业,张连悦、王奋、邢庆毅为中国建筑业协会全国工程建设QC小组活动优秀推进者,青建集团股份公司为国家工程建设质量奖审定委员

会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孙国春为国家工程建设质量奖审定委员会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卓越领导者,高保林为国家工程建设质量奖审定委员会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推进者(见附件4);同意推荐山东德信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文平QC小组等20个QC小组为山东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赵其文等10名同志为山东省优秀质量管理工作者,潍坊市三建集团有限公司技术部QC小组为山东省质量信得过班组,山东德建集团有限公司为山东省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胡兆文为山东省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卓越领导者(见附件5)。 附件:1、2011年全省建筑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和优秀成果名单 2、2011年全省建筑业质量信得过班组名单 3、2011年全省建筑业优秀质量管理工作者名单 4、推荐参加2011年全国工程建设优秀QC小组成果交流会的单位、个人名单 5、推荐参加2011年全省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经验交流会的单位、个人名单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日

2011年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青岛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青岛调查队 (2012年3月27日) 2011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落实中央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全市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6615.60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6.38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3150.72亿元,增长11.6%,第三产业增加值3158.50亿元,增长12.4%。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由上年的4.9:48.7:46.4调整为4.6:47.6:47.8。 全年财政总收入实现2407.76亿元,增长20.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66.00亿元,增长25.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658.68亿元,增长23.7%。全年国税系统组织税收收入(含海关代征)1222.71亿元,增长22.9%;其中,国内税收521.44亿元,增长11.3%。地税税收收入362.24亿元,增长27.9%。反映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环境信心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年末为114.3,反映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的企业景气指数为127.7,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分别处于相对景气和较景气区间。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其中,12月份同比上涨4.8%),八大类商品价格不同程度上涨,食品上涨11.1%、烟酒上涨1.5%、衣着上涨8.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0%、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7%、交通和通信上涨0.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7%、居住上涨3.5%。食品中,粮食、猪肉分别上涨7.2%、40.5%、鲜菜下降2.1%。12月份市区新建住宅价格同比上涨0.5%,环比下降0.3%;二手住宅同比下降1.2%,环比下降0.7%。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4.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9.4%。 表1: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一条红线 九大任务——政府工作报告勾勒改革发展“路线图”

一条红线九大任务——政府工作报告勾勒改革发展“路线图” 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张旭东、刘铮、罗博)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提出九项重点工作任务,并令人瞩目提出了做好工作三大原则和政策取向。 正在审议和讨论报告的代表委员们表示,今年政府工作以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以调整结构为主攻方向,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清晰勾勒出中国改革发展“路线图”。 释放动力:一条“深化改革”红线贯穿九大任务 “一条红线、九大任务”,翻阅政府工作报告,这样一幅“改革任务图”跃然而出——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深化改革将贯穿全年九大重点工作任务,这也成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条红线。 政府工作报告将“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列在了“三大原则和政策取向”的首要位置,鲜明指出“改革是最大红利”,提出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 “报告中的众多改革举措令人振奋,这是推动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全国人大代表、河南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沁新说,这凸显出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也决定着中国的未来走向。 “推动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这在九项重点工作中排名第一位,其中的“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抓好财税体制改革这个重头戏”“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各类所有制经济活力”这五大类改革举措,可谓力度空前。 “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报告中发出了这样清晰信号。从报告第二项至第九项,“改革”二字也始终贯穿其中。 从“建立权力清单制度”到“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从“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到“积极推进农村改革”,从“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到“深化社会体制改革”……这些囊括政府、产业、企业、个人等不同领域的系列改革举措在报告中明确,一幅清晰的“改革任务图”也由此清晰凸显。 设定区间:一个“合理区间”确保经济稳中向好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经济攻坚克难的关键一年。当前在国内外经济复杂背景下,改革和发展如何共同推进引人关注。 “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第二大原则和政策取向,提出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 根据报告安排的今年预期目标:经济增长为7.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物价控制在3.5%左右,并提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由此构成了一个中国经济宏观调控的大框架。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行长杨子强说,设定经济运行合理区间,也就是划定了经济发展预期调节的预警线。这意味着,只要处在合理区间内,经济总量政策就保持基本稳定,主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举措仍然是推动改革创新。 代表们认为,合理区间的明确提出,消除了市场上一度出现的对政策底线的猜测,发出明确的预期信号。 “宏观政策要把握好‘度’,合理区间就是对‘度’比较好的把握,不能对下行压力坐视不管,但过于频繁地调整宏观政策,反而会干扰市场信号,扰乱市场对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发挥,是企业所担心的。未来的宏观政策,要继续把握好这个区间和原则。”全国人大代表、奇瑞重工总经理王金富说。 明确方向:提质增效和改善民生“双目标”齐头并进 “着力提质增效升级、持续改善民生”,这是做好今年政府工作的第三大原则和政策取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们追求的发展,是提高质量效益、推进转型升级、改善人民生活的发展。

青岛市建管局网站操作说明

附件1 青岛市建设工程监理管理系统操作手册 --企业端

青岛福莱易通软件有限公司 2013-12-6 目录 一、系统注册登录................................................................ - 3 - 二、系统界面....................................................................... - 4 - 三、功能详解....................................................................... - 5 - 1、企业信息管理.................................................. - 5 - 2、企业变更管理................................................ - 11 - 3、人员信息管理................................................ - 12 - 4、人员变更管理................................................ - 15 - 5、人员调动管理................................................ - 16 - 6、执业手册管理................................................ - 17 - 7、执业手册延续................................................ - 19 -

2006版《山东省建筑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及计算规则》

山东省建筑工程 费用项目组成及计算规则 山东省建设厅 2006年2月

山东省建设厅 鲁建标字【2006】2号 关于印发《山东省建筑安装市政工程 费用项目组成及计算规则》的通知 各市建委(建设局)、省直有关部门: 为加强对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适应建设工程计价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情况,我们制定了《山东省建筑安装市政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及计算规则》(以下简称“费用计算规则”)。现予以印发,并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本费用计算规则自2006年4月1日起施行。2006年4月1目前已签定合同的工程,可仍按原合同及有关规定执行。 二、原省建设厅鲁建标字(2004)15号文件发布的《山东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及计算规则》和原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鲁标定字(2002)11号文件发布的《山东省市政工程费用定额》同时停止使用。 三、本费用计算规则由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负责管理、解释。在执行过程中,有何问题和意见,请及时反馈给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 2006年2月20日

目录 一、总说明 (1) 二、山东省建筑工程费用项目组成 (3) 三、建筑工程费用计算程序 (10) 四、装饰工程费用计算程序 (14) 五、建筑、装饰工程费率表 (16) 六、工程类别划分 (18) 附件:山东省建设厅鲁建发(2005)29号关于印发《山东省(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的通知 (22)

一、总说明 (一)根据建设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的通知(建标【2003】206号)》和省建设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的通知(鲁建标字【2004】3号)》,为统一我省建筑工程费用计算程序并发布我省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费率,制定本规则。 (二)本规则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计价活动,与《山东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及2006年版《山东省建筑工程价目表》配套使用。 (三)建筑工程计价活动包括编制施工图预算、招标标底,投标报价和签订施工合同价以及确定工程竣工结算等内容。 (四)规费中的社会保障费,按省政府鲁政发【1995】101号和省政府办公厅鲁政办发【1995】77号文件规定,在工程开工前由建设单位向建筑企业劳保机构交纳。企业在投标报价时,不包括该项费用。在编制工程预(结)算时,仅将其作为计税基础。 (五)规费中的安全施工费,在工程发包时,按规定计算出费额,在工程造价中列为暂定金额;工程施工时,由工程发包单位、市建筑安全监督机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对施工现场设置的安全设施内容进行确认,并由市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核定其费用,作为工程结算的依据。 (六)企业管理费费率、利润率和部分措施费费率按不同的工程类别确定。 (七)工程量清单计价可参照本规则公布的相应费率。 (八)本规则中工程费用计算程序是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计价活动的依据,其中,实行定额计价方式,执行计算程序(一);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执行计算程序(二)。各种费率(规费、税金除外)是计价活动的参考。

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建筑工程管理局关于印发《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管理考核办法》的通知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管理考核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建筑市场管理,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健全完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行业信用体系,保障招标代理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招标代理活动的招标代理机构,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招标代理机构是指依法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资格的独立法人。 本《办法》所称招标代理从业人员是指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培训合格,持有建设工程招标代理专业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 第四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辖区内从事招标代理活动的招标代理机构进行考核,并定期向社会公布考核结果。 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考核在本行政区域内从事招标代理活动的招标代理机构的日常经营行为。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招标代理机构作出的考核结果及处理决定适用于全市行政区域,各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须严格执行。

第二章考核方式、依据及内容 第五条招标代理机构考核实行加分扣分制,考核基本分为100分,考核结果分为A、B、C、D四个等级。考核得分在100分(含100分)以上的为A级,80分(含80分)至99分的为B 级,60分(含60分)至79分的为C级,60分以下的为D级。 第六条招标代理机构考核加分扣分应依据下列文书认定:(一)有关部门表彰或投诉处理决定文件; (二)已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三)已生效的判决书或仲裁裁决书; (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签发的责令整改通知书; (五)其它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 (六)经有关部门和机构查证属实的材料。 第七条考核内容包括:招标代理机构的经营状况、管理体制、内部管理,招标代理从业人员的执业能力、执业道德、履职情况以及其他遵守法律、法规和规定的情况等。 (一)经营状况:包括工程建设项目代理业绩、开展业务所需设施及办公条件等; (二)管理体制:与国家机关、行政机关和所属单位以及有形建筑市场是否存在隶属或者经济利益关系; (三)内部管理:机构技术负责人是否符合规定,专职人员是否满足数量和等级要求,专职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会保

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英文对照版和

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英文对照版和《经济学家》中英文对照版建议多看看,上面的习题最好都亲自做一下,三级没多大难度,充分准备应该可以通过 汉英翻译技巧的培养(translation competence development)应涉及以下内容: 一.要培养对英语的语感和悟性(language intuition – open and alert mind to pick up idioms, specific expressions, etc.); 二.要培养对英语的判断能力和鉴赏能力(evaluation capacity – judgment); 三.要培养对英语的洞察能力和剖析能力(power of observation – insight); 四.要培养对英语细微特征的反应能力(linguistic nuances alertness);- 五.要培养对社会文化和跨文化交流的敏感性(social-cultural sensitivity –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六.要培养对英语和汉语之间差别的意识(sense of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七.要培养对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认识(awareness of the dialec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八.要培养对英语“洋为中用”的意识(“use things foreign to serve Chinese purposes”); 九.要培养对英语“学以致用”的意识(apply what you have learned in your translation); 十.要培养对翻译的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思维方式(a multi-tier approach )。 十一.一名称职的翻译工作者必须懂得什么是翻译的真谛(a clear conception of what translation is)。 十二.一名优秀的翻译人员必须具有高屋建瓴的视角(great powers of conception)。 各种能力和意识的培养都需要加强翻译意识的锻炼: 第一:要对翻译的重要性有深刻的、充分的认识,翻译的对与错、好与坏有时会产生绝

青岛市黄岛区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青岛市黄岛区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青岛市黄岛区统计局 (2017年3月10日) 2016年,在工委区委、管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黄岛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激情干事,勇于担当。供给侧改革日益深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兴经济加速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民生保障日益加强,城乡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稳步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 初步核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65.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26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281.27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1421.16亿元,增长16.3%。三次产业的比例为2.3:46.3:51.4。 一、农业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2.6万亩,下降3.48%。粮食总产量达到4.96亿斤,下降1.78%。实现农业总产值112.77亿元,可比增长3.22%;农业增加值66.28亿元,可比增长4.5%。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42.32%、0.36%、10.54%、42.22%和4.56%。

主要农产品产量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2000亩,下降31.25%。其中,荒山造林7520.3亩。林木绿化率46.8%,比上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全年完成森林抚育面积90000亩,增长800%。 全年肉蛋奶总产量实现11.4万吨,增长13.8%。 全年实现水产品总产值73.42亿元,完成水产品总产量34.94万吨,与去年持平。其中,捕捞产量8.26万吨,养殖产量26.68万吨。海水养殖产量25.97万吨,占水产品总产量的74.3%。海、淡水养殖面积13458.19公顷。 农机总动力84.59万千瓦,减少9.05%。农用拖拉机4.73万台,增长0.37%。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86.3%。灌溉农田机电井数4497眼,农业有效灌溉面积44460公顷。 二、工业与建筑业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955.8亿元,增长9.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770.4亿元,增长9.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0%。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利润274.4亿元,增长15.3%;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利税536.6亿元,增长4.4%。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9.3%。 主要工业产品生产量

青岛市2015年统计公报

2014年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青岛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青岛调查队 (2015年3月30日) 201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作为,真抓实干,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新常态下全市呈现经济平稳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 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为904.62万人,增长0.92%;其中,市区常住人口487.59万人,增长1.29%。 表1:全市常住人口分布情况 区市数量(万人) 总计904.62 市南区 56.74 市北区106.90 李沧区 54.14 崂山区 42.75 黄岛区146.52 城阳区 68.80 即墨市119.42 胶州市 87.10 平度市135.44 莱西市 75.07 高新区 9.84 保税区 1.90

初步核算,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869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2.6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3882.4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4447.1亿元,增长7.9%。三次产业比例为4.2:44.6:51.2。人均GDP 达到96524元。民营经济增加值3323.4亿元,增长8.3%。 图1:2014年季度GDP 及增速 1678.4 3932.9 6135.7 8692.1 7.6 7.8 7.9 8.0 0.0 1000.0 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10000.0一季度 上半年 前三季度 全年 7.3 7.47.57.67.77.87.98.0 8.1GDP(亿元)增速(%) 图2:2013、2014年GDP 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 2014年 4.2 44.6 51.2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全年财政总收入实现2800.4亿元,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95.2亿元,增长13.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74.7亿元,增长6.0%。全年国税系统组织税收收入(含海关代征)1340.1亿元,增长0.6%;其中,国内税收691.4亿元,增长8.3%。地税税收收入599.0亿元,增长12.7%。 2013年 4.44 5.5 50.1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DB37-5063-2016山东省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规程

DB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DB37/5063-2016 J13512-2016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规程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of construction site Safety Management Documents 2016-07-21 发布 2016-09-01 实施 联合发布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质量技 术监督局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规程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of construction site Safety Management Documents DB37/5063-2016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3512-2016 主编单位:山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站 山东省建筑安全与设备管理协会批准部门: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日期:2016年07月21日 施行日期:2016年09月01日

前言 为规范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的编制和管理工作,加强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部位的安全管理,根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5年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安排,山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站、山东省建筑安全与设备管理协会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参考国家相关标准,结合我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实践经验,编制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安全管理资料的管理;4.安全管理资料的分类与整理;5.建设单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6.监理单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7.施工单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附录A、B、C均为本规程的资料性附录,附录D为参考性附录。 本规程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山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站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程在编制过程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反馈给山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站(地址:济南市正觉寺小区一区1号,邮编:250011,电子信箱:sdjzaq@https://www.doczj.com/doc/913772246.html,),以便修订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山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站 山东省建筑安全与设备管理协会 本规程参编单位:山东三箭集团有限公司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济南一建集团总公司 济南四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建设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聊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圣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栾启亭张英明祁忠华刘锦杜海滨 石剑杨一伟房健张剑王琳 陈科芳郭世华明宪永彭强孟宪达 宋月兰张红刘其贤杜润峰宋超 葛文峰崔宏海范国耀王泉波李振 王海洋任加良赵书君姜云海胡启勇

石家庄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石家庄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石家庄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石家庄调查队 2016年3月30日 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建设幸福石家庄”奋斗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治污染、惠民生,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544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94.4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452.9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493.3亿元,增长10.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5.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5.8%。 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670.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9%,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7.5%。民营经济实缴税金444.2亿元,比上年下降8.7%,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为57.1%。民营出口总值实现64.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2%。

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0%,其中食品类下降0.1%,烟酒类上涨0.6%,衣着类上涨5.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1.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5%,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7%,居住类上涨0.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5.5%,购进价格下降6.3%。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1%,比上年回落0.1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5.5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2万公顷,比上年下降0.3%。粮食总产量504.8万吨,比上年增长0.4%。 蔬菜播种面积16.4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6%;总产量1330万吨,增长1.1%。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7.5万公顷,增长1.3%;产量603万吨,增长2.2%。 肉类总产量78.4万吨,比上年下降1.5%。蛋类产量109.4万吨,下降0.6%。奶类产量122.8万吨,下降1.0%。 表1 2015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浙江省人民政府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浙江省人民政府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01月27日10:18 来源:浙江日报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1月21日在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浙江省省长李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主要工作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一年来,省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落实省委十三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精神,认真执行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决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转型升级主线,守住百姓增收、生态良好、社会平安“底线”,抓改革、促转型、治环境、惠民生,统筹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等重大举措,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抓改革、增活力。大力推进以“四张清单一张网”为重点的政府自身改革。制定实施省市县政府权力清单,省级部门行政权力从1.23万项精减到4236项,其中直接行使1973项。制定实施企业投资负面清单,开展核准目录外企业投资项目不再审批改革试点,启动“零地”技改项目不再审批改革。制定实施省市县政府责任清单,明确省级部门主要职责543项。制定实施省级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出台省级政府部门一般不再直接向企业收取行政事业费的具体办法,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专项由235个整合为54个。建设并开通集行政审批、政务公开和便民服务于一体的浙江政务服务网。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省级实际执行的行政许可事项从1266项减少到322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面取消,40多个部门全部实行一站式网上审批。积极推进嘉兴市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试点。在富阳市开展权力清单制度改革试点,在嘉兴市、舟山市等地开展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在全省各市县推进市场监管体制和商事制度改革。加快推进经济社会领域相关改革。全面推进海宁市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绍兴市柯桥区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改革试点并总结推广,切实抓好德清县城乡体制、平湖市产业结构调整机制、开化县和淳安县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宁波市保险综合创新、台州市小微金融等改革创新试点,创新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制定实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积极推进各类综合改革。加快“四大国家战略举措”相关改革,设立省海洋开发投资集团公司,赋予舟山群岛新区116项省级行政审批和管理权限,义乌市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正式落地,“义新欧”中欧班列开通,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全面实施,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配套改革全面推进。杭州市、湖州市、丽水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等国家改革试点稳步推进。积极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外资外经外贸取得新突破,外事侨务、港澳台等工作取得新进展,援藏援疆援青援川取得新成绩。 (二)调结构、促转型。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增长。集中精力抓工业,重点支持工业大市大县、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发展,加强企业帮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逐季上行。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555亿元、增长16.6%,浙商回归项目到位资金2236亿元、增长27.6%,实际利用外资158亿美元、增长11.6%。创新促进出口的政策举措,外贸出口2734亿美元、增长9.9%。积极培育信息、旅游等新的消费热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905亿元、增长11.7%,网络销售5642亿元、增长47.6%。全省地区生产总值40153亿元,

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建筑工程管理局关于切实加强劳务分包和劳动

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建筑工程管理局关于切实加强劳务分 包和劳动用工管理的通知 【法规类别】建设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青建管建字[2012]24号 【发布部门】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2.07.24 【实施日期】2012.07.2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建筑工程管理局关于切实加强劳务分包和劳动用工管理的通知 (青建管建字〔2012〕24号) 各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建筑业劳务分包秩序,严厉打击"包工头",维护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提高建筑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24号)、《青岛市建筑工程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现就切实加强我市建筑劳务分包和劳动用工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依法承发包工程,强化劳务分包管理 (一)建设(开发)企业

1.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发包工程。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将工程肢解发包给无资质、无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施工企业或未按规定办理《外地建筑业企业入青信用证》的外地施工企业进行施工;不得将工程直接发包给劳务分包企业、无资质的企业或"包工头"。 2.建设单位除装饰装修、幕墙、电梯、消防、通风空调、智能化等专业工程可以依法单独分包外,不得将外墙保温及涂料、水暖电安装、金属门窗、地暖、防水等专业工程从施工总承包合同范围内强行拿出再另行违法发包。 3.建设单位不得违背总承包合同约定,强行指定分包单位、分包内容等。 4.建设单位须将总承包合同范围内的工程款拨付给总承包单位,不得直接拨付给分包单位。 5.建设单位对工程款拨付负总责,应及时足额向总承包单位拨付工程款,并监督施工企业将工资发放到每个工人手中。 (二)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企业 1.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企业不得超越本单位资质等级承接工程项目;不得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资质证书;不得将工程转包或者违法分包。 2.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企业不具备使用自有的劳务作业层和自行施工能力、需对外进行劳务作业分包的,必须将劳务作业依法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劳务分包企业,严禁将劳务作业分包给不具备劳务资质的企业或"包工头"。 3.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企业在选择劳务分包队伍时,应严格审查劳务分包企业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等原件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考核情况、工程业绩等,属外地劳务分包企业的,还应当查验是否办理《入青信用登记证》。同时,对劳务作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分包企业的机具设备等要进行实地考察。要全面了解劳务企业的社会诚信度,选择履约守信、服从管理、施工能力和质量良好的劳务队伍合作。要建立

鲁建发29号山东省〈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

鲁建发〔2005〕29号2005年11月21日 各市建委(建设局)、省直有关部门: 为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保障施工从业人员的作业条件和生活环境,防止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建设部建办[2005]89号《关于印发〈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我们制定了《山东省〈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山东省〈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 第一条为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保障施工从业人员的作业条件和生活环境,防止施工安全事故发生,根据建设部建办[2005]89号“关于印发《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全省各类新建、扩建、改建的房屋建筑工程(包括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装饰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和拆除工程。 第三条本实施细则所称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是指按照国家现行的建筑施工安全、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和有关规定,购置和更新施工安全防护用具及设施、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和作业环境所需要的费用。建设单位对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有其他要求的,所发生费用一并计入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 第四条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是由《山东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鲁建标字[2004]3号)中措施费所含的环境保护费、文明施工费、临时设施费及规费中的安全施工费组成。 第五条环境保护费、文明施工费、临时设施费按我省发布的各专业工程相应费率确定;安全施工费由各市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制定计取办法。 第六条编制工程概(预)算,应依据省、市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的规定,计列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 第七条实行招投标的建设项目,招标方或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编制招标文件时,在措施费项中单独列出环境保护费、文明施工费、临时设施费,在规费中列出安全施工费。投标方应根据工程情况,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并结合自身条件单独报价。对环境保护费、文明施工费、临时设施费的报价,不得低于按省发布费率计算所需费用总额90%,安全施工费按各市的规定全额计取。 第八条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合同中明确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项目总费用,以及费用预付计划、支付计划、使用要求、调整方式等条款。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在施工合同中对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预付、支付计划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的,合同工期在一年以内的,建设单位预付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项目费用不得低于该费用总额的50%;合同工期在一年(含一年)以上的,预付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不得低于该费用总额的30%,其余费用应当按照施工进度支付。实行工程总承包的,总承包单位依法将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应当在分包合同中明确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由总承包单位统一管理。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由分包单位实施的,由分包单位提出专项安全防护措施及施工方案,经总承包单位批准后及时支付所需费用。

2005年青岛市统计年报

2005年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青岛市统计局 (2006年2月13日) 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全国重点中心城市和世界知名特色城市的目标,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努力克服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促进了全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确保了“十五”计划主要目标的完成。繁荣青岛、平安青岛、文明青岛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综合 全市经济保持较快增势。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2695.5亿元,增长16.9%,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为1994年以来的最高增幅。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4.64亿元,增长0.4%,第二产业增加值1399.75亿元,增长20.0%,第三产业增加值1121.11亿元,增长16.0%。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调整为6.5:51.9:41.6。 宏观经济效益稳步提高。2005年全市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6.34亿元,增长35.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03.06亿元,增长23.4%。税收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国税系统组织税收收入(含海关代征)393.01亿元,增长15.1%;地税税收收入

120.88亿元,增长20.0%。宏观经济景气保持高位运行。反映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环境信心与预期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年末达到130.37,反映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的企业景气指数为147.65。 市场物价小幅上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2.3,比上年上升 2.3%,其中,食品、衣着、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分别上升 2.1%、8.3%、0.4%、7.7%,烟酒及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分别下降0.2%、0.7%、0.6%、1.9%。主要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01.39,上升 1.3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106.52,上升6.52%。房屋销售价格指数110.9,上升10.9%,土地交易价格指数103.4,上升3.4%,房屋租赁价格指数103.3,上升3.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第三产业比重仍然偏低,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相对较弱;社会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相对缓慢;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劳动力等方面压力加重等。 二、农业 2005年,我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三农”政策,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农业增产、增效,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全市认真落实种粮、良种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各项惠民政策,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农民“零负担”。农林牧渔业

青岛市建筑工程管理局关于开展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治理知识竞赛活动的通知(青建管质字[2009]62号)

青建管质字[2009]62号 青岛市建筑工程管理局 关于开展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治理知识竞赛活动的通知 各开发(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水平,增强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质量意识和专业知识水平,提升从业人员专业技术素质,营造全市建筑行业学习建筑技术、贯彻工程建设标准的浓厚氛围,经研究,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治理知识竞赛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加范围 在我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筑工程活动的所有(含外地入青)的开发单位、三级总承包资质以上的施工单位、丙级资质以上的监理单位,均须参加本次质量通病治理知识竞赛活动。每个单位应选拔出3名不同年龄段的同志代表本单位,参加我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治理知识竞赛考试。 二、竞赛内容 竞赛考试内容包括: (一)近几年来,市建委、市建管局下发的有关工程质量管理的文件,主要有: 1、《关于进一步加强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作的通知》(青建管质字[2009]2号) 2、《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若干规定》(青建管质字[2008]4号) 3、《建筑工程观感质量量化评价管理暂行办法》(青建管字[2008]26号) 4、《建筑市场责任主体质量诚信量化公示管理暂行办法》(青建管质字[2008]92号) 5、《关于进一步加强"两改"项目质量管理的通知》(青建管质字[2009]46号) 6、《关于严禁进行场外钢筋拉拔加工的通知》(青建质监字[2009]10号) 7、《青岛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二十条》(青建管字[2006]6号) 8、《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勘察设计文件变更管理实施意见》(青建发[2008]9号) 9、《青岛市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管理规定》青建管字[2008]1号 10、《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控制要点》(青建管字[2008]3号) 11、《关于住宅工程推行外墙(窗)淋水试验的通知》(青建管质字[2008]47号) 12、《关于加强建筑安全玻璃设计与施工管理的通知》(青建管字[2009]10号) 13、《关于进一步加强混凝土试件管理的通知》(青建质监字[2009]1号) 14、《关于进一步规范违法开工工程质量检测鉴定工作的通知》(青建质监字[2009]11号) 15、《建筑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管理有关规定》(青建管质字[2007]44号) 16、《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17、《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 (二)新近颁布的工程质量有关标准、规范、规程等。 三、竞赛组织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回望2014 纵览报告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自治区主席刘慧代表自治区政 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共分九个部分:一、攻坚克难,保持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好势头;二、适应新常态,奋力开创“四个宁夏”建设新局面;三、以改革创新为驱动,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四、以项目建设年为抓手,进一步夯实稳增长的基础;五、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进一步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六、以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为架构,进一步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七、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引领,进一步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八、以办好民生实事为重点,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九、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进一步提高 各级政府依法行政能力。 报告第一部分,是对2014年工作的总结。报告指出,刚刚过去的一年,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和艰巨繁重的任务,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4+1”工作机制,狠抓“三重一改”任务落实,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任务。报告分别从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等 4个方面加以具体说明。 报告指出,2014年我们按照“深、实、诚、细、严”的要求,坚持用钉钉子的精神攻坚克难,改革创新,狠抓落实,做了以下七项工作:一是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精准施策,取得了经济趋稳回升的新成绩;二是针对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的复杂局面,果断调整转型,迈出了产业优化升级的新步伐;三是根据全面深化改革的艰巨任务,实行重点突破,增强了科学发展的新活力;四是按照优化空间发展的战略需要,进行前瞻性布局,开创了城乡统筹推进的新局面;五是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难得机遇,主动对接,迈上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台阶;六是兑现庄严承诺,办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事,实现了社会事业的新发展;七是持之以恒转作风抓发展,勤廉履职,实现了政府自身建设的新提升。 报告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指出,在“三期叠加”、爬坡过坎的前进道路上,我们仍然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困难和挑战,必须认真对待,科学分析,切实有效地加以解决。 图说报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