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塑料与汽车轻量化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新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的应用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新材料在这一领域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新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同时还能够减轻车辆的重量,提高能源效率,从而改善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本文将从新材料的种类、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来探讨新材料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
一、新材料的种类新材料的种类非常丰富,这些材料都可以用于汽车制造中。
其中一些广泛应用的新材料如下:1. 高强度钢:高强度钢是一种优质的轻量材料,能够减轻汽车重量,同时又可以提高车身强度和安全性能。
2. 改性塑料:改性塑料是一种耐高温、高强度、轻质的材料,可用于便携式电池外壳、车身组件等。
3. 碳纤维:碳纤维是一种轻质、高强度、高性能的材料,可用于汽车的车身和底盘,以提高汽车的刚度和耐久性。
4. 铝合金:铝合金具有高强度、耐腐蚀、轻质等优点,可用于汽车的车身和制动系统等。
5. 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的电池,是电动汽车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新材料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新材料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减轻车重新材料可以大幅度减轻汽车重量,从而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能效。
例如,高强度钢、碳纤维等材料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减轻车重,并提高车身刚度和密封性,从而改善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
2. 提高能源效率新材料的应用还可以提高车辆的能源效率。
例如,轮胎和制动系统的材料和结构的改进可以降低能量消耗和抵抗力,从而提高汽车的能效和性能。
3. 提高电池效率在新能源汽车中,电池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影响着整个车辆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采用高性能的碳纤维、硅基精细化技术、高韧性陶瓷等材料,可提高电池的适应性、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提高汽车的续航里程和使用寿命。
4. 改善驾驶体验新材料的应用可以改善汽车的驾驶体验,如良好的隔音、减少震动和稳定性等。
例如,利用新型高弹性橡胶或者多层隔音材料制造座椅和可调节的悬挂系统,能有效地减少车内噪音和震动,提高驾驶舒适性。
第50问五大工程塑料在汽车领域有哪些应用?工程塑料用于汽车的主要作用是使汽车轻量化,从而达到节油高速的目的。
发达国家将汽车用塑料量作为衡量汽车设计和制造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世界上汽车塑料单用量最大的是德国,塑料用量占整体材料的15%。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目前汽车年产量超过2702万辆,按照国外塑料用量预测,汽车行业年用改性塑料在350万吨以上,这其中工程塑料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五大工程塑料性能特性各不相同,在汽车上的用途也各有偏重。
一、尼龙PA:尼龙主要用于汽车发动机、马达转子及发动机周边部件,主要品种是PA6+GF、PA66+GF、增强阻燃PA6等产品。
(1)在汽车发动机周边部件上的应用:由于发动机周边部件主要是发热和振动部件,其部件所用材料大多数是玻纤增强尼龙。
这是因为尼龙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用玻纤改性后的尼龙,主要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如强度、制品精度、尺寸稳定性等均有很大的提高。
另外,尼龙的品种多,较易回收循环利用,价格相对便宜等,这些因素促成尼龙成为发动机周边部件的理想选择材料。
进气歧管是改性尼龙在汽车中最为典型的应用,1990年德国宝马汽车公司,首先将以玻纤增强尼龙为原料制造的进气歧管应用在六汽缸发动机上;以后美国福特与杜邦公司合作,共同用玻纤增强PA66制造的进气歧管应用在V6发动机上,以后世界各大汽车公司纷纷跟进,改性尼龙进气歧管得到广泛的应用。
(2)在汽车发动机部件上的应用:发动机盖,发动机装饰盖,汽缸头盖等部件一般都用改性尼龙作为首选材料,与金属材质相比,以汽缸头盖为例质量减轻50%,成本降低30%。
除了发动机部件外,汽车的其他受力部件也可使用增强尼龙,如机油滤清器,刮雨器,散热器格栅等。
尼龙的韧性、化学惰性、耐热性和低重量特定是其在汽车配件领域能够替代金属和其它塑料。
通过变化增强等级和聚合物化学性质,树脂生产者可以为指定用途设计配方。
与尼龙相比,热固性聚合物在某些汽车配件领域依然具有相当的竞争力,尤其是在北美。
汽车轻量化材料提出了哪些要求
汽车轻量化材料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1. 重量轻:汽车轻量化的目标是减少整车重量,所以轻量化材料必须具有比传统材料更轻的特性。
2. 强度高:轻量化材料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来满足汽车的安全要求。
即使材料轻,但在受到冲击、碰撞等外力作用时也能够保持其结构的完整性。
3. 刚度高:轻量化材料需要具备足够的刚度,以保证汽车在行驶中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刚度指材料抗弯曲、抗扭转等变形程度的能力。
4. 耐腐蚀性好:轻量化材料需要具备较好的耐腐蚀性,以保证材料在恶劣环境下的长期使用。
某些材料在接触水、盐等会导致腐蚀的环境下表现出更好的性能。
5. 可再生性:轻量化材料的可再生性是当前趋势之一。
可再生材料意味着能够通过回收再利用,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6. 成本效益:虽然轻量化材料具有许多优势,但成本仍然是考虑的重要因素。
材料的成本应该是可接受的,以确保轻量化技术的广泛应用。
准。
在塑料方面,以工程塑料居多,如尼龙、高端聚烯烃、聚碳酸酯等。
在复合材料方面,以树脂基纤维增强材料为主,如碳纤维类的高性能纤维、环氧树脂类的热固性树脂材料应用等。
而且,复合材料大多属于高分子材料,其材料成型加工与应用,也能够以具有“质量体系管理标准”特征的工艺流程进行生产制造。
并且,实现“个性化订制生产”目标。
此类材料在汽车轻量化生产要素层面的比较优势,集中体现在“技术含量高”“功能性强”“性能优异”“质量轻薄”等方面。
从当前化工材料在汽车轻量化中的运用现状分析,其运用已经涉及到整个汽车实体。
比如,在动力系统零部件中的运用、在车窗零部件中的运用、在内饰与外饰中的运用、在车身中的运用等,几乎涵盖了整体汽车组成要素。
以汽车轻量化中应用相对普遍的塑料为例,已经实现了40个部位的具体应用[2]。
以车身中的化工材料运用现状为例,在“白车身”和“车身覆盖件”主体结构中,已获得有效应用。
比如,在“白车身”方面,以工程塑料、CFRP —碳纤维复合材料为主的轻量化应用,主要集中于受力结构加固。
典型的宝马7系列汽车中,在骨架加固件的材料选择方面,即以CFRP —碳纤维复合材料为准。
具体而言,在钢材为主体的基本骨架基础上,将CFRP —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到了车顶横梁、C 柱和A 柱加固件、行李舱和室内隔断等个别部位。
从应用效用看,车体骨架减轻量约为40 kg 、整体车型减轻量约在130 kg 。
另外,在B 柱中对尼龙塑料加强件的使用,也可以使整体减轻量达到2.9 kg 。
再如,宝马i3系列中,对于CFRP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大量应用,就是在宝马i7系列减轻量数据基础上,进一步将减轻量,提高到了250 kg 到350 kg 范围,其平均减轻量也达到了300 kg 左右。
3 汽车轻量化中的化工材料用量分析从汽车轻量化发展路径中的化工材料用量情况看,一方面,主要通过化工新材料逐渐替代钢材料,形成了“以塑代钢”0 引言汽车产品发展过程,先后经历了独立产品生产制造、流水线作业生产制造、工业产业链条生产制造三个主要时期。
2024年改性聚丙烯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改性聚丙烯是一种经过特殊处理的聚丙烯,具有一系列优异的性能和应用特点。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改性聚丙烯市场持续扩大。
本文将对改性聚丙烯市场前景进行深入分析。
2. 市场现状2.1 市场规模目前,改性聚丙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在工业制造、建筑材料、汽车制造等领域,改性聚丙烯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预计未来几年改性聚丙烯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5%以上。
2.2 市场竞争改性聚丙烯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因素包括产品质量、性能和价格。
目前,市场上存在多家知名的改性聚丙烯制造商,如ABC公司、XYZ公司等。
这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质量管理来提高竞争力,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
3. 市场驱动因素3.1 工业制造需求增长随着全球工业制造业的发展,对改性聚丙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改性聚丙烯作为一种优秀的工程塑料,在工业制造过程中广泛用于制造轻量化零部件、耐磨件等。
随着工业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改性聚丙烯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3.2 建筑材料市场增长建筑材料市场是改性聚丙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改性聚丙烯可以用于制造隔热材料、保温材料等,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耐候性。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建筑材料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为改性聚丙烯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
3.3 汽车制造市场增长改性聚丙烯在汽车制造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改性聚丙烯可以用于制造汽车内饰件、外观件等,具有较低的密度、优异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能。
随着全球汽车市场的增长,对改性聚丙烯的需求也将大幅增加。
4. 市场挑战与机遇4.1 环境保护要求增加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改性聚丙烯的环境友好型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制造商需要开发出更加环保的改性聚丙烯产品,提高回收和再利用率。
这为企业带来了挑战,但也为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供了机遇。
4.2 原材料价格波动改性聚丙烯的主要原材料之一是丙烯,其价格波动对改性聚丙烯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关于改性塑料新技术与应用的分析探讨【摘要】改性塑料是一种经过改造的塑料材料,具有特定的性能和用途。
本文通过对改性塑料的定义与分类、新技术的发展现状、在汽车工业和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展示了改性塑料在各领域的重要性和潜力。
未来,改性塑料的发展趋势越发多样化和定制化,为各个行业带来更多创新和进步。
结合新技术的不断推动,改性塑料的应用前景越发广阔,对环境与经济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改性塑料的研究与应用将会持续受到关注,为塑料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关键词】改性塑料、新技术、应用、汽车工业、医疗器械、发展趋势、应用前景、环境影响、经济影响1. 引言1.1 研究背景改性塑料是指通过在传统塑料基础上添加各种改性剂,对其进行物理或化学处理,以改变其性能和性质的塑料材料。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改性塑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塑料工业的一大热点研究领域。
传统塑料在性能方面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强度不高、耐热性差、易老化等问题,制约了其在一些高端领域的应用。
而改性塑料通过在塑料中添加改性剂,可以显著改善塑料的性能,提高其机械强度、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等指标,因此备受关注。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改性塑料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分析其在汽车工业和医疗器械领域的具体应用情况,探讨其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通过对改性塑料的定义和分类进行系统整理,了解不同类型的改性塑料在实际应用中的差异和优势。
通过对改性塑料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探讨新技术如何推动塑料改性的发展,为相关行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发展方向。
通过对改性塑料的应用前景的分析,探讨其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为相关行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参考依据。
最终旨在为推动改性塑料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促进塑料工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 正文2.1 改性塑料的定义与分类改性塑料是指通过在原有塑料体系中添加各种功能性添加剂或改性剂,以改善其性能表现和功能特性的塑料材料。
中国改性塑料行业生产情况、应用领域、盈利情况及市场需求空间分析预测一、2019年中国改性塑料生产情况分析改性塑料产品应用市场较为广泛,主要包括,汽车,家电,电子电气,建筑,医疗等诸多行业,随着“以塑代钢”和“汽车轻量化、家电轻薄时尚化”等趋势的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中国”等政策的逐步推行,该行业的应用产品将进一步拓展,企业技术升级与创新和产品结构的优化与调整,为该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80%的再生塑料市场面临环保整顿或取缔的尴尬局面,28个城市共向环保部提供“散乱污”企业数万家。
再生塑料原料涨价成为一种趋势,缺货成了常态。
整个进口废塑料再生造粒产业可能因此前路渺茫,几百万吨的原料缺口需要寻找新的方向。
废塑料作为国内塑料原料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禁止进口将带来塑料原料供给收缩,国内塑料原料生产企业有望受益。
2015-2018年我国改性塑料的产量由1287万吨增长超1700万吨,预计到2019年我国改性塑料的产量将达超1878万吨,同比增长6.52%.2015-2019年中国改性塑料产量及增速对比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相关报告: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改性塑料市场深度评估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2018年改性养塑料产量TOP省份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目前我国有上千家企业从事改性塑料生产,但规模企业(产能超过3000吨)的不足300家。
国内改性塑料的主要生产企业包括金发科技、中国鑫达、道恩股份、银禧科技等企业,其中金发科技、中国鑫达改性塑料产量居前。
根据有公布改性塑料产量数据的上市企业年报对比来看,2018年金发科技改性塑料产量遥遥领先于同行企业,2018年改性塑料产量为138.26万吨,同比增长0.82%;中国鑫达改性塑料销量为44.34万吨;银禧科技改性塑料产量为15.68万吨,同比下降7.00%;国恩股份改性塑料产量为15.65万吨。
2018年部分上市企业改性塑料销量情况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改性塑料的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家电、汽车、办公设备、电子电气和电动工具等,其中家电和汽车领域为主要应用领域,分别占37%和23%,随着国家对“以塑代钢”、“以塑代木”政策的不断推进,改性塑料性能不断增强改善,未来改性塑料的下游需求领域将更加广泛。
改性塑料车间合理化建议改性塑料是重要的新型材料。
改性塑料通过对塑料加入特定的添加剂,弥补了塑料耐热性差、韧度低、耐磨性弱等缺点,具有新颖的结构特征,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性能要求。
改性塑料具有阻燃性、抗冲击性、抗静电性等特征,可以广泛应用于汽车、轨道交通、电器等对材料性能要求较高的行业。
2009- 2016年间,我国改性塑料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2016年,行业实现销售收入达1114亿元,7年复合增长率达13%,高于供给增长近6个百分点。
2017 年,改性塑料收入达到1260亿元。
改性塑料是重要的材料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其市场需求量还将不断增加。
改性塑料的性能优越,下游应用范围广阔,主要应用于家电、汽车、建筑、机械等领域,其中家电、汽车是其最大的两个应用领域,应用占比超过60%。
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使得汽车行业的改性塑料用量增大,汽车行业已经成为改性塑料需求增速快速的领域。
我国汽车产量增速远高于全球增速,车用改性塑料的增长速度也远高于全球平均增速。
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17 年,我国共生产新能源汽车79.4万辆,按照平均每辆车所需改性塑料170 千克来计算,我国新能源汽车2017年所需改性塑料超过13万吨。
随着新能源动力汽车的推进,我国能源汽车改性塑料的需求将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
我国改性塑料行业发展迅速,国内拥有超过3000家改性塑料生产企业,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多数年产量不足3000吨,过万吨的更少,且生产技术以及和质量有所欠缺,无法满足高档汽车的要求。
我国改性塑料产品以中低端为主,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我国改性塑料行业起步较晚,生产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且我国改性塑料市场占有率较低,全球改性塑料消费量在全部塑料消费量的平均占比为20%,而我国仅为10%,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从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来看,改性塑料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伴随着各行业轻量化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塑代钢为改性塑料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呕心沥血总结:尼龙材料在汽车业应用
当今社会,我国对节能环保意识逐渐增强。
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汽车行业开启轻量化时代,打开了另一个汽车业大门。
我国电器电子、汽车以及建筑等行业的高速发展,如今我国工程塑料的需求量日益扩大,对工程塑料的需求越来越大,我们国家塑料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迹。
塑料原料用于汽车业的主要作用是使汽车轻量化,从而达到节油、高速的目的。
发达国家将汽车用塑料量作为衡量汽车设计和制造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德国、美国、等汽车大国更是走在塑料汽车化道路的前端。
尼龙是属于五大工程塑料之一,被广发应用在汽车行业,主要用于汽车发动机及发动机周边部件,主要品种是增强PA66、增强PA6、增强阻燃PA6导热散热PA6等产品。
尼龙材料在进气岐管的应用
进气岐管,位于汽车发动机室内中央,是一种形状复杂的中空部件,进气歧管是发动机周边重要部件之一,进气歧管是进气系统最重要的部件。
以前这个部件习惯使用铝制品,质量比塑料进气岐管重很多。
目前德国的宝马汽车公司,在发动机上采用了以35%玻璃纤维增强尼龙为原料制造的进气歧管。
用改性尼龙作为进气岐管的优点是:
1)轻量化,改性尼龙的密度是很小的,在工程塑料中密度最小的原料
2)降低噪音,在于尼龙本身具有减震消音和耐磨的特性。
3)提高燃油效率,尼龙是一种表面光滑的材料,因此,尼龙进气歧管内表面光滑,对气流阻力小,可提高燃油效率
4)减低成本,成型工序少,加工部件少,节省加工工时,提高了生产性,降低了安装成本。
关于尼龙材料在汽车业的应用,这一章就说到这里了,下一章,咱们继续。
多元化材料组合在汽车轻量化领域的应用与研究摘要: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汽车行业也在逐步迈向一个全新的时代。
其中,汽车轻量化作为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已经成为汽车工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
本文将探讨多材料组合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以及轻量化的发展趋势对未来汽车行业的影响。
关键词:汽车材料;轻量化;多元材料1.前言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
其中,汽车材料的轻量化作为节能减排、提高车辆性能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当今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多元化材料组合在汽车轻量化领域的应用与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这种技术是通过在汽车车身中组合使用多种材料,特别是结合使用铝、镁、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等轻质材料,与原有的钢铁材料形成互补,以实现车身重量的显著降低[1]。
多元化材料组合的应用在减轻车身重量的同时,还能提高车辆的能效和环保性能。
有统计显示,汽车每减重10%,燃效就可提高6%~8%。
轻量化材料如镁合金、碳纤维复合材的减重效果尤为明显。
全球汽车业界正在积极开发多元化材料化技术,以期望实现内燃机燃效的提高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减少。
2.汽车轻量化材料的选择应用多元化的材料组合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这些材料在降低汽车重量的同时,也提升了车辆的性能和能效。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应用示例:(1)塑料的应用:塑料是非金属材料在汽车中应用的主要代表之一。
例如,改性塑料作为最重要的汽车轻质材料,不仅可以减轻零部件约40%的质量,还可以使采购成本降低40%左右。
塑料在发动机罩内外板、前保险杠、翼子板、后防撞梁、车内门板、行李箱盖、仪表板和后风窗玻璃等车身零部件上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塑料进气歧管和缸盖罩已经相当普及,它们不仅实现了减重效果,还具有优异的功能集成度,如塑料缸盖罩可以集成油气分离功能。
(2)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随着快速固化树脂体系的出现,碳纤维材料成型速度缓慢的缺点得到改善,成本也得以降低。
汽车新材料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摘要:在汽车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满足环保的要求,在汽车设计中运用环保新材料可实现节能减排,但这并不是单纯运用环保新材料进行设计,而是在保证安全性能的前提下进行环保,因此如何在汽车设计中运用环保新材料值得探索。
本文将重点对此进行分析讨论,并探析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环保新材料方法。
关键词:环保新材料;汽车设计;应用1、新材料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实际应用1.1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是指由碳元素构成的无机纤维,属于一种特性的化学纤维,有着丰富的碳含量。
从其内部结构来看,主要有石墨微晶等元素,通过化学工艺在高温环境下将沥青基、粘胶基等有机纤维进行裂解碳化而形成的。
碳纤维复合材料则是将碳纤维和其他材料进行混合而得到的,包括树脂、金属、石墨烯等材料在内。
首先,碳纤维材料可以应用于汽车车身。
汽车行业在传统的生产模式中,主要应用重金属材料来组装车身,使得汽车本身的重量加大,整体看上去比较笨重。
随着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汽车生产中,由于其密度小、重量轻等优势属性可以使汽车的重量减少一半以上,而且碳纤维材料的可塑性强,可以通过汽车工艺的处理减少汽车内部的复杂结构设置,实现车身的一体化,不仅降低制作成本还有利于缩短制作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其次,在汽车装饰上,由于碳纤维材料有良好的能量吸收性,可以使汽车在面临撞击时有更强的耐力,减轻震动带来的伤害,增强车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耐腐蚀性好,使得汽车内饰能够有效避免各种外界物质的侵袭造成老化,促进汽车内部材料的完好保存。
1.2环保型水性涂料水性涂料在汽车中主要应用于底漆、中涂。
在西方国家中,汽车行业普遍将水性涂料应用在金属底色漆以及中涂等工艺中,其中日本水性底色漆的应用达到了70%以上,西欧国家的应用在80%,德国几乎100%都使用水性底色漆。
我国的汽车生产厂家也逐渐普及水性涂料,其中包括独资企业、合资企业等。
截止到现阶段,我国的底涂生产线、中涂生产线逐渐增多,其中以上海通用汽车打造的生产线为主。
改性塑料与汽车轻量化
面对日益严格的汽车油耗法规,各大车企正在寻求多种路径降低油耗,其中就包括为车身减重。
通过汽车用改性塑料量的增大,来减少车身的重量,实现汽车轻量化,从而达到降低油耗的目的。
改性塑料
改性塑料是以合成树脂为基材,以能改善树脂在力学、流变、燃烧、电、热、光、磁等某方面性能的添加剂或其他树脂等为辅助成分,通过填充、增韧、增强、共混、合金化等技术手段,得到的具有均一外观的材料。
与普通合成树脂相比,改性塑料一般能获得更加优越的性能,如阻燃、耐高温、抗冲击、高韧性、绝缘、易加工等。
汽车轻量化
汽车轻量化是指在保证汽车车体的强度、刚度、模态以及碰撞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的整体重量,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和安全性,减少燃料消耗,降低排气污染。
汽车轻量化主要由结构轻量化设计和材料轻量化组成,目前主要还是依赖材料轻量化。
改性塑料在汽车轻量化上发挥重要作用
一般塑料的比重在0.9-1.6,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的比重在2.0以内,而A3钢为7.6,黄铜为8.4,铝为2.7。
因此,虽然在强度上不如碳纤维、金属材料,但是从比重上来说,塑料的轻量化效果最好,可谓汽车轻量化的首选材料。
1kg改性塑料可以替代2-3kg钢等密度较大的材料,而汽车自重每下降10%,油耗可以降低6%-8%。
在欧洲,汽车用改性塑料量已经成为衡量汽车设计和制造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确保汽车整体性能的前提下,增加塑料类材料的使用量,可以有效减少整车重量,降低汽车排放,提高燃油经济性,同时降低汽车制造成本。
据统计,目前全球乘用车单车改性塑料用量平均在170kg左右,荷兰、德国、法国和英国等在内的多个国家都给出了禁售燃油汽车的时间表,欧美国家乘用车单车改性塑料用量在200kg以上。
汽车轻量化带动车用改性塑料需求,据估算,2017-2020年的年平均增速将达到15%。
我国车用工程塑料需求快速增长
随着汽车行业的兴起和发展,我国车用工程塑料需求量也在快速增长。
在燃油经济性法规不断收紧、电池价格仍居高不下的背景之下,轻量化已然成为传统内燃机汽车以及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而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是最重要的汽车轻质材料,它不仅可减轻零部件约40%的质量,而且还可以使采购成本降低40%左右,因此近年来在汽车中的用量迅速上升。
汽车上的诸多零件,如:保险杠、轮罩、牌照板、仪表盘、门板、旋钮,甚至发动机罩、进气系统等,均采用了塑料为原料。
聚赛龙改性塑料在汽车轻量化上的创新应用
薄壁高刚材料:聚赛龙薄壁化材料的高流动性可满足薄壁注塑成型要求,高刚性满足壁厚减少带来的强度损失,高韧性满足碰撞要求。
低密度材料:聚赛龙低密度材料的密度从1.0-1.05g/cm³降低到0.9-0.95g/cm³,相同的模具收缩率,高冲击强度,抗刮擦性更优越,流动更稳定,应用于汽车门板、立柱、仪表板、空调壳等。
超临界发泡材料:聚赛龙微发泡PA材料具有更有的发泡效率、更低的翘曲率、更优的注塑效率、节约材料更显著、性能保持率高,应用于发动机盖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