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治(济南)
- 格式:ppt
- 大小:11.07 MB
- 文档页数:80
臂丛神经损伤MRI臂丛神经是人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神经结构,它由颈 5 8 及胸 1 的脊神经前支组成,支配着上肢和肩部的运动与感觉。
当臂丛神经受到损伤时,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功能障碍。
在诊断臂丛神经损伤方面,MRI(磁共振成像)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臂丛神经的解剖结构。
臂丛神经从颈椎椎间孔穿出后,形成上干、中干和下干。
每个干又分为前股和后股,最终组合成外侧束、内侧束和后束。
这些神经束分别支配着不同的肌肉和皮肤区域。
那么,为什么要选择 MRI 来诊断臂丛神经损伤呢?这是因为 MRI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它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软组织图像,清晰地显示神经的形态、位置和周围结构。
与其他检查方法相比,如 X 光和 CT,MRI 对神经的显示更为精细。
在进行臂丛神经 MRI 检查时,通常会采用特定的序列和技术。
比如,T1 加权成像可以较好地显示解剖结构,T2 加权成像则对神经水肿和炎症的显示更为敏感。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成像技术,如弥散张量成像(DTI),能够定量地评估神经纤维的完整性和方向性。
臂丛神经损伤的原因多种多样。
常见的有外伤,如车祸、高处坠落、重物砸伤等;医源性损伤,例如在手术过程中不小心损伤到神经;还有炎症、肿瘤等。
不同原因导致的臂丛神经损伤,在 MRI 图像上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
对于外伤导致的臂丛神经损伤,MRI 可以显示神经的断裂、牵拉、扭曲等情况。
如果神经完全断裂,在图像上可能会看到神经连续性中断,两端回缩。
而神经的牵拉和扭曲则可能表现为神经形态的改变和位置的异常。
医源性臂丛神经损伤在 MRI 上的表现可能相对较为隐匿,需要仔细观察神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神经信号的变化。
炎症性的臂丛神经损伤,通常会伴有神经周围组织的水肿,在 T2 加权像上表现为高信号。
肿瘤引起的臂丛神经损伤,MRI 能够清晰地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神经的关系。
对于一些良性肿瘤,如神经鞘瘤,通常表现为边界清晰的肿块;而恶性肿瘤则可能边界不清,侵犯周围组织。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怎样治疗臂丛神经损伤呢
导语: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运动不当引起肌肉拉伤或者是不小心被刀割伤等就容易导致我们的神经系统受到伤害,其中臂丛神经损伤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出
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运动不当引起肌肉拉伤或者是不小心被刀割伤等就容易导致我们的神经系统受到伤害,其中臂丛神经损伤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出来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疼痛感之外,还会导致我们的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这样对我们的正常生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下面一起了解下怎样治疗臂丛神经损伤呢。
怎样治疗臂丛神经损伤呢
一般治疗对常见的牵拉性臂丛损伤,早期以保守治疗为主,观察时期一般在3个月左右。
在观察期间应特别注意下列问题的处理:
(1)感觉丧失的保护:对颈5~7根性损伤,虽然手的功能基本存在,但拇、食指感觉存在障碍,对手的精细功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颈8胸1根性损伤,虽拇、食指感觉功能基本存在,但手的功能基本丧失,4~
5指感觉也消失,易受进一步损伤如碰伤或烫伤,在失神经支配的皮肤损伤后修复较困难,因此必须保护失神经支配的皮肤,可穿戴防护手套,训练用健手试探接触物体温度的习惯,经常涂用油脂性护肤霜。
(2)疼痛的治疗:虽然臂丛损伤患者较少发生严重的疼痛,但一旦发生疼痛,治疗也较困难,这种疼痛一般呈灼性痛,在枪弹伤及部分根性撕脱伤患者中较多见,取出神经中弹后,切断部分损伤的神经及神经瘤,重接神经是缓解这类疼痛的主要方法,臂丛神经封闭、颈交感神经节封闭及手术切除,以及针灸、各类止痛药物的应用仅短暂缓解疼痛。
(3)肿胀的防治:臂丛损伤的患者肢体肌肉失去运动功能后,同时失。
怎样诊断臂丛神经损伤
怎样诊断臂丛神经损伤
诊断臂丛神经损伤,可以就诊骨科外科,做上肢CT和X光等影像学检查。
臂丛神经损伤后,会影响上肢正常活动,影响人正常工作与学习,需要及时就医。
做相关检查了解神经损伤的具体情况,然后通过针灸艾灸的方法予以治疗,或者严重时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治疗。
休养期间,要保持上肢放松,积极预防外伤,尽量避免做抓取运动,否则容易影响神经正常修复。
康复期间,饮食方面少吃辣椒,大蒜,生姜,韭菜,这些辛辣食物。
1。
臂丛神经损伤直接外伤如刺伤、挫伤及锁骨和第一肋骨骨折均可引起臂丛损伤。
间接外伤见于强力牵拉上肢、头颈过度弯向对侧或强力将肩部下压时,如重物打击或产伤等。
一、临床表现与诊断(一)臂丛完全损伤运动障碍表现为手,前臂和上臂肌肉全瘫。
感觉改变为手、前臂和上臂的一部分感觉消失。
颈8胸1近椎间孔处损伤,可出现霍纳(Horner)氏综合征。
(二)臂丛上部损伤(Erb-Duchence型) 此型较多见,为颈5-6神经根在厄氏点处损伤所致。
该点在肩胛上神经近侧,胸长神经和肩胛背神经远侧。
前锯肌与菱形肌不受影响。
多因外伤使头肩分离、肩部下压或产伤等引起。
运动:三角肌、小圆肌、冈上肌、冈下肌与胸大肌锁骨头瘫痪,上肢由于背阔肌和胸大肌胸骨头的作用呈内旋位。
二头肌和肱桡肌瘫痪,肱前肌减弱,肘关节因三头肌作用而伸直。
旋后肌和旋前圆肌瘫痪,前臂因旋前方肌的作用而旋前。
桡侧腕伸肌瘫痪,手向尺侧偏斜。
感觉:颈5前支损伤时感觉不受影响,如颈6受累则出现上臂及前臂外侧麻木。
无霍纳氏综合征。
(三)臂丛下部损伤(Klumpke型) 主要是颈8胸1神经根损伤,多因上肢过度上抬或伸展及臂位产时牵拉躯干过重等引起。
主要症状为手内肌瘫痪,有爪状畸形。
在臂丛下干损伤时,手指屈肌和伸肌瘫痪。
手和前臂尺侧麻木,上臂内侧有一小条麻木区。
可出现霍纳氏综合征。
(四)辅助诊断方法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查体、X线摄片检查。
电生理学检查有助于臂丛神经损伤的定位诊断。
1.肌电图检查臂丛的脊神经后支支配颈后深部肌肉。
按照颈部肌肉的不同深浅位置,所受神经支配各不相同,浅层为斜方肌,受副神经支配;深部内侧部分受颈3-6脊神经后支支配;外侧部分受颈7-8脊神经后支支配;最深部颈后肌肉为脊横肌、脊间肌和横突间肌,受相应脊椎的神经纤维支配。
因此,肌电图检查颈后最深部肌肉是脊横肌和横突间肌。
凡肌电图显示去神经性纤维颤动电位,表示脊神经后支的运动神经纤维损伤,为椎间孔内臂丛损伤;凡显示无正常电位,表示椎间孔外臂丛损伤;凡受神经根支配的任何肌肉存在主动运动,即显示肌肉主动收缩电位,表示不完全性神经根损伤。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与治疗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对1997年9月-2007年9月经手术治疗的15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进行随访、分析。
结果:臂丛神经损伤引起电生理改变结果与手术发现完全及基本符合率为93.3%;本组共有4种手术方法、2种神经修复方式,神经松解的疗效较好。
结论:电生理检查在对臂丛神经损伤的范围、性质、部位与程度的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
对开放性损伤,应力争急诊修复;对闭合性损伤,如伤后1个月仍无电生理反应,也应积极手术探查;对下干损伤应早期手术修复。
关键词:臂丛神经;损伤;外科修复臂丛神经损伤是周围神经损伤中的重点、难点,病情复杂,疗效较差,致残率高,多发生于青壮年。
随着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的高速发展,臂丛神经损伤正不断增加。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的不断深入,臂丛神经损伤的疗效得到明显提高。
此外,臂丛神经损伤从诊断到治疗的方案也得到不断更新,但由于臂丛结构复杂,周围重要解剖结构较多,损伤平面较高,神经、肌肉退变程度与神经再生程度和速度极不相称,以致于臂丛损伤的疗效仍不理想,其预后不容乐观。
本篇就1997年9月-2007年9月,经我院骨科诊断治疗的臂丛神经损伤共15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电生理检查、术中所见及手术疗效作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治疗。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997年9月-2007年9月经我科手术治疗、并得到随访的臂丛神经损伤共15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5~62岁,平均25.25岁。
受伤原因:闭合性损伤6例,其中车祸伤2例、重物压伤2例、乳癌局部转移1例、神经鞘膜瘤1例;开放性损伤9例,其中刀伤5例、火器伤2例、玻璃伤1例、重物击伤1例。
损伤部位:上干损伤5例、下干损伤4例、全臂丛损伤6例。
合并伤:锁骨骨折2例、锁骨下血管损伤1例、腋血管损伤2例、肩关节脱位1例、血胸1例、头伤1例。
1.2 检查方法1.2.1 EMG检查应用美国尼高力Viking IV型多导肌电诱发电位仪。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徐建光顾玉东臂丛神经损伤根据其损伤的机理,可分为切割伤、牵拉伤、枪弹伤、压砸伤、产伤、手术伤等。
多年来,医师们曾做过许多努力,进行过各种治疗,但其最后结果往往令人不满意。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后,疗效有所提高。
如臂丛根性撕脱伤,可分别采用膈神经移位、副神经移位、颈丛运动支移位、肋间神经移位、健侧或同侧颈7移位等手术方法。
从作者随访结果初步看出膈神经移位疗效最佳,优良率达75%;其次为副神经55%;颈丛运动支50%;颈7移位70%。
疗效虽不理想,但对一个毫无功能的瘫痪上肢,恢复部分屈肘、屈指功能,对病人也是很大的收获。
一应用解剖(一). 臂丛的组成臂丛由颈5、6、7、8神经根及第一胸神经根组成。
颈5、6神经根在前斜角肌的外缘处相合形成上干,颈7神经根独立形成中干,颈8胸1神经根相合形成下干。
每干仅行径0.5~1cm后,即分前后两股。
上干与中干的前股合成外侧束。
上、中、下三干的后股合成后侧束,下干的前股独立形成内侧束,三个束的命名以与腋动脉的位置关系而定。
在相当喙突水平处。
外侧束分为肌皮神经及正中神经外侧头,内侧束分为尺神经及正中神经内侧头,正中神经由内侧头与外侧头合并而成,后侧束分为腋神经及桡神经。
(二). 臂丛的分支1臂丛神经根的分支有斜角肌肌支及颈长肌肌支;膈神经支;胸长神经;肩胛背神经。
2臂丛神经干的分支有肩胛上神经;锁骨下肌支。
3臂丛神经束的分支有胸前外侧神经;胸前内侧神经;肩胛下神经;胸背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
(三)臂从神经根的机能分布1 颈5神经根:主要组成腋神经和肩胛上神经,部分纤维参与肌皮神经、肩胛背神经、桡神经和正中神经的组成。
单根颈5损伤临床主要出现岗上、下肌萎缩,表现出肩外展启动动作受限;对三角肌虽有较大影响,但因有颈6纤维代偿,对上肢各关节活动功能影响不明显。
2 颈6神经根:主要组成肌皮神经,部分纤维参与腋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和胸前外侧神经(有颈5纤维参加)的组成。
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在周围神经损伤中较为常见,其导致的上肢严重残疾也是世界医学难题之一,不同原因造成损伤的严重程度和波及范围不同,即便是同一原因造成神经损伤,由于损伤的时间长短和程度不同,引起的神经损伤也不完全相同。
不同类型的神经损伤,需要不同的方法治疗。
人类认识臂丛神经损伤是从产瘫开始的。
造成臂丛神经损伤的原因很多,但是开放损伤、牵拉伤及骨折脱位造成的损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三种致伤原因。
其他的还有挤压伤、缺血性损伤、医源性损伤、产伤、化学性损伤及物理性损伤。
我们多见的是牵拉伤和产伤。
在治疗上大致分为:(一)一般治疗:营养神经药物的应用。
(二)手术治疗:1.臂丛神经开放性损伤,应早期探查,手术修复。
2.臂丛经对撞伤、牵拉伤、压砸伤,如果已经明确为节前损伤者应及早手术,对闭合性节后损伤者,可先经保守治疗3个月。
手术探查的指证:1.保守治疗后无明显恢复者;2.呈跳跃式功能恢复者比如肩关节功能未恢复,而肘关节功能先恢复者;功能恢复过程中,中断3个月无任何进展者。
3.出生后半年无明显功能恢复者或功能仅部分恢复,可行手术探查。
(三)物理治疗及康复训练:臂丛神经及其分支损害均可造成上肢和手部运动、感觉障碍,影响到手的功能,因此,康复治疗对恢复肢体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L宣教。
2.早期治疗:加速水肿吸收,减少神经受压,促进神经再生,维持关节活动,缓解疼痛,预防肌肉萎缩,减轻痉挛状况为治疗内容,其中药物、物理因子的治疗、支具、手功能多样训练。
3,中期的物理治疗(4—10月):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增强肌力,改善关节僵硬和肢体挛缩,加速刺激神经,促进神经再生,使手功能及早康复为治疗内容,其中服用营养神经的药物、物理疗法、加强肢体关节的被动活动的手法推拿,改善关节粘连和僵硬,增大活动度和增强肌力。
配合术前术后选择性做各种训练,以适合肌腱、肌肉转移和代偿等需要。
应用矫形器。
4.后期(12个月以后)物理治疗及康复训练:这个时间的特点是多数病例已经进行各种手术,期待损伤神经的功能进一步得到恢复。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治
顾玉东
【期刊名称】《实用手外科杂志》
【年(卷),期】1999(000)002
【摘要】臂丛损伤是临床常见的损伤,据我们1960年5月~1990年4月收治4658例周围神经损伤中臂丛损伤占1547例,占33.2%。
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臂丛损伤日渐增多。
如作者曾统计1960~1984年共收治周围神经损伤2152例,其中臂丛损伤581例,占26.9%。
虽然显微外科及电诊断的发展给臂丛的诊治带来了一些新的突破,但由于臂丛结构复杂,损伤平面较高,神经肌肉变性程度与神经再生程度与速度不相适应,特别是臂丛撕脱伤,可供移位的神经在数量与质量上远远不能满足臂丛修复的需要,因此臂丛损伤的诊治,仍然是基础与临床工作者共同研究的难题。
【总页数】4页(P67-70)
【作者】顾玉东
【作者单位】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200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1.3
【相关文献】
1.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治 [J], 陈亮;顾玉东
2.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治分析 [J], 王亚军
3.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原因和诊治 [J], 吴明英
4.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治体会(附12例分析) [J], 王海林
5.分娩性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治分析(附12例报告) [J], 李慧;薛桂银;李新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臂丛神经损伤概述臂丛神经损伤(brachial plexus)是周围神经损伤的一个常见类型主要表现以肩胛带肌为主的疼痛、无力和肌萎缩。
臂丛损伤也见于肩颈部枪弹,弹片炸伤等火器性贯通伤或盲管伤,刀刺伤,玻璃切割伤,药物性损伤及手术误伤等等,此类损伤多较局限,但损伤程度较严重,多为神经根干部断裂,可伴有锁骨下,腋动静脉等损伤,锁骨骨折,肩关节前脱位,颈肋,前斜角肌综合征,原发性或转移至臂丛附近的肿瘤也可压迫损伤臂丛神经。
臂丛神经损伤发病机制引起臂丛损伤的最常见病因及病理机制是牵拉性损伤。
成人臂丛损伤大多数(约80%)继发于摩托车或汽车车祸。
如摩托车与汽车相撞、摩托车撞击路边障碍物或大树,驾驶员受伤倒地,头肩部撞击障碍物或地面,使头肩部呈分离趋势,臂丛神经受到牵拉过度性损伤,轻者神经震荡、暂时性功能障碍,重者神经轴突断裂、神经根干部断裂,最重者可引起5个神经根自脊髓发出处断裂,似“拔萝卜”样撕脱,完全丧失功能(图)。
工人工作时不慎将上肢被机器、皮带或运输带卷入后,由于人体本能反射而向外牵拉可造成臂丛损伤,向上卷入造成下干损伤,水平方向卷入则造成全臂丛损伤。
矿山塌方或高处重物坠落、压砸于肩部,高速运动时肩部受撞击等也可损伤臂丛。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则见于母亲难产时,婴儿体重一般超过4kg,头先露、使用头胎吸引器或使用产钳,致婴儿头与肩部分离、过度牵拉而损伤臂丛,多为不完全损伤。
臂丛损伤也见于肩颈部枪弹、弹片炸伤等火器性贯通伤或盲管伤,刀刺伤、玻璃切割伤、药物性损伤及手术误伤等等。
此类损伤多较局限,但损伤程度较严重,多为神经根干部断裂。
可伴有锁骨下、腋动静脉等损伤。
锁骨骨折、肩关节前脱位、颈肋、前斜角肌综合征、原发性或转移至臂丛附近的肿瘤也可压迫损伤臂丛神经。
臂丛神经损伤临床表现(1)臂丛神经根损伤:为了叙述方便,将臂丛神经根分为上臂丛和下臂丛。
上臂丛包括C5〜C7神经根,下臂丛包括C8神经根和T1神经根。
臂丛神经受损治疗方法臂丛神经受损是指臂丛神经的功能受到损伤,可能导致肌肉无力、感觉异常和运动障碍等症状。
治疗臂丛神经受损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
首先,药物治疗可以通过给予激素和非甾体抗炎药物来减轻炎症反应,减少神经损伤的进一步发展。
激素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从而减少炎症反应和免疫介导的神经损害。
非甾体抗炎药物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肿胀。
此外,镇痛药和抗癫痫药也可以用来缓解疼痛。
其次,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恢复肌肉的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物理治疗师可以使用各种手法和技术,包括按摩、牵引、电疗和运动疗法等,来刺激神经和肌肉的恢复。
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炎症,并增强肌肉的弹性和力量。
牵引可以减轻神经根的压迫,减少疼痛和刺激神经的再生。
电疗可以通过电流刺激神经和肌肉的恢复。
运动疗法可以帮助加强肌肉,提高关节活动度,并改善神经的传导功能。
第三,手术治疗是在严重受损的情况下考虑的选择。
手术可以帮助减轻神经根的压迫,并修复和重建受损的神经。
手术的类型和方法取决于损伤的程度和原因。
常见的手术包括神经松解术、神经移植术和神经重建术等。
神经松解术通过解除神经束的压迫和牵拉来恢复神经的血液供应和运动功能。
神经移植术将健康的神经组织移植到受损的区域,以恢复神经的传导功能。
神经重建术则通过修复和重建受损的神经纤维来恢复神经的功能。
最后,康复治疗是治疗臂丛神经受损的重要环节。
康复治疗包括肌肉锻炼、关节活动训练、平衡和协调训练以及神经肌肉电刺激等。
肌肉锻炼可以帮助恢复肌肉的力量和功能。
关节活动训练可以提高关节的活动度和灵活性。
平衡和协调训练可以帮助改善姿势控制和动作协调,以减少跌倒和受伤的风险。
神经肌肉电刺激是利用电流刺激神经和肌肉,以帮助恢复神经的传导功能和肌肉的力量。
综上所述,臂丛神经受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
不同的治疗方法可以根据个体情况和受损的严重程度来选择和组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一、概述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是周围神经外科的难题之一,其损伤虽不会危及生命,但可引起严重的功能丧失。
臂丛神经损伤是上肢最严重伤残, 多见于摔倒、车祸、运动时牵拉伤, 其次为压砸伤, 切割伤, 枪弹伤, 产伤, 也见于药物、手术、放射线损伤。
臂丛神经损伤的病理像其他周围神经损伤一样, 由损伤的程度和部位决定。
由于人们对周围神经解剖、生理及代谢的认识不断增加,神经修复方法越益改进,神经的修复效果也更为理想。
但目前臂丛神经损伤国内外早期仍主要应用神经移位,晚期也可用肌肉移位等方法治疗,但效果仍不太满意。
因此,早期明确诊断,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配合适当康复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恢复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功能。
二、功能解剖臂丛的解剖可概括为“五根、三干、六股、三束、五支”。
(1) 五根:即臂丛神经由颈5~8和胸1 神经根的前支组成,位于斜角肌间隙内。
(2) 三干:由颈5~6 合成上干,颈7 单独为中干,颈8 、胸1 合成下干,位于锁骨之上和第一肋骨表面。
(3) 六股:上、中、下干各自分为前、后两股,位于锁骨后。
(4) 三束:上、中干前股组成外侧束,下干前股组成内侧束,三干的后股组成后束。
(5) 五支:各股在喙突平面分成神经支,即上肢五大神经:①腋神经:主要来自颈5 神经根,支配三角肌,功能为外展肩关节。
②肌皮神经:主要来自颈6 神经根,支配肱二头肌,功能为屈曲肘关节。
③桡神经:主要来自颈7 神经根,支配上肢伸肌群,功能为伸直肘、腕和指关节。
④正中神经:主要来自颈8 神经根,支配前臂屈肌群,功能为屈曲腕和手指关节。
⑤尺神经:主要来自胸1 神经根,支配手部内在肌群,负责手的精细动作。
(6)臂丛的交感神经纤维:臂丛神经均有交感神经纤维参加,它们都是从椎旁交感神经链发出的节后纤维。
交感神经链的节前纤维发自脊髓颈胸段平面的睫状—脊髓中枢,其纤维经过脊髓前根(主要是颈8 胸1 ) ,颈交感神经丛的颈上神经节,进入颈胸交界处颈下与胸1 组成睫状神经节,并上行经过颈中至颈上交感神经节,由此发出颈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经由颈动脉及眼部神经及血管而终止于瞳孔扩大肌及眼睑提肌。
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治分析1 引言1.1 臂丛神经损伤的定义及背景臂丛神经损伤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臂丛神经的损伤,臂丛神经是由颈神经根C5-T1发出的周围神经,主要负责上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臂丛神经损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损伤原因多样,包括创伤、肿瘤、感染等。
1.2 臂丛神经损伤的发病率及病因臂丛神经损伤的发病率较高,占全身周围神经损伤的30%-40%。
其中,创伤是最主要的病因,如交通事故、高处坠落、运动损伤等。
此外,肿瘤、炎症、代谢性疾病等也可能导致臂丛神经损伤。
1.3 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对臂丛神经损伤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学者在病理生理、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目前,针对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方法包括病史、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检查等。
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
然而,由于臂丛神经损伤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诊治策略仍需进一步优化和个体化。
2. 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2.1 症状描述臂丛神经损伤的主要症状包括感觉异常和运动功能障碍。
患者常见的表现有:•感觉异常:受伤区域出现疼痛、麻木、刺痛或蚁行感;•运动功能障碍:患肢力量减弱,部分或全部关节活动受限;•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出汗减少,患肢皮肤干燥;•患肢肿胀:由于局部循环障碍,患肢可能出现肿胀。
2.2 体征表现臂丛神经损伤的体征主要包括:•肌肉萎缩:患肢肌肉可能出现萎缩,尤其是手部小肌肉;•感觉减退:受伤区域的痛觉、温度觉、触觉和振动觉可能减退或消失;•肌电图改变: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肌肉动作电位振幅降低;•关节活动受限:由于肌肉力量减弱,导致关节活动受限。
2.3 辅助检查为明确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常需进行以下辅助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和肌电图检查,用于评估神经损伤程度和部位;•影像学检查:如X光、CT和MRI等,了解神经通道有无压迫或损伤;•超声检查:观察神经束的连续性和周围组织情况;•血液检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糖尿病、感染等。
臂丛神经损伤诊疗技术要点臂丛由C₅~Cg神经前支和T,神经前支所组成,C₅~C。
组成臂丛上干、C,独立形成臂丛中干,Cg~T₁组成臂丛下干。
每干又分前后2股,上干与中干前股合成外侧束,下干前股单独形成内侧束,3个干的后股共同组成后束。
外侧束分出胸前外侧神经、肌皮神经和正中神经外侧头。
内侧束分出胸前内侧神经、尺神经和正中神经内侧头,后束分出胸背神经、腋神经和桡神经。
此外,臂丛可发生多种变异,如C₄或T₂神经根的参与,需在临床诊疗中注意。
臂丛损伤多由暴力外伤导致,最常见的原因为对撞伤和牵拉伤。
高速运动中的头肩撞击及重物坠肩产生的头肩分离暴力常致上干损伤,而运输皮带对上肢水平位的持续牵拉常使C₈~T₁神经根或下干损伤。
临床上,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考虑臂丛损伤的存在:①上肢五大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中任何两大神经支配肌功能的联合损伤(非同一平面的切割伤);②手部三大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中任何一根合并前臂内侧皮神经损伤(非切割伤);③手部三大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中任何一根合并肩关节或肘关节功能障碍(被动活动正常)。
一、损伤类型(一)臂丛神经根损伤1.上臂丛神经损伤上臂丛(C₅~C₇)神经根受伤时,腋神经、肌皮神经、肩胛上下神经,以及肩胛背神经发生麻痹、桡神经与正中神经发生部分麻痹。
因此,下述肌肉如三角肌、肱二头肌、肱肌、肩胛下肌、大圆肌、冈上下肌、胸大肌(锁骨头部)、桡侧腕屈肌、旋前圆肌、肱桡肌和旋后肌出现瘫痪,以及上述神经支配的某些肌肉如背阔肌、伸指总肌有部分瘫痪现象。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肩关节不能外展与上举,肘关节不能屈曲而能伸,腕关节虽能屈伸但肌力减弱。
上肢伸面感觉大部分缺失,拇指感觉有减退,2~5手指、手部及前臂内侧感觉完全正常。
检查时可发现肩部肌肉萎缩,以三角肌为著,上臂肌肉萎缩以肱二头肌为著。
另外,前臂旋转也有障碍,手指活动尚属正常。
2.下臂丛神经根损伤下臂丛(Cg~T₁)神经根受伤时,尺神经、前臂及臂内侧皮神经、正中神经内侧根出现麻痹,正中神经外侧根与桡神经出现部分麻痹,因此,下述肌肉如尺侧腕屈肌、1~5指屈肌、大小鱼际肌群、全部蚓状肌与骨间肌出现瘫痪,而肱三头肌与指伸肌出现部分麻痹现象。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高聿同;张十一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
【年(卷),期】2001(41)16
【摘要】@@臂丛神经损伤是上肢最严重伤残,多见于摔倒、车祸、运动时牵拉伤,其次为压砸伤,切割伤,枪弹伤,产伤,也见于药物、手术、放射线损伤。
臂丛神经损伤的病理像其他周围神经损伤一样,由损伤的程度和部位决定。
Narakas 提出部位分类法:①节前损伤(根性撕脱)。
②神经根和近干损伤。
③锁骨后损伤。
【总页数】2页(P53-54)
【作者】高聿同;张十一
【作者单位】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1
【相关文献】
1.臂丛神经损伤诊断及治疗新进展 [J], 李春雨;孙鸿斌;王悦书;崔树森
2.臂丛神经损伤诊断及治疗新进展 [J], 李春雨;孙鸿斌;王悦书;崔树森
3.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与治疗研究 [J], 陈拓
4.臂丛神经损伤的早期诊断与手术治疗 [J], 谢统明; 罗文君; 谢齐群
5.臂丛神经损伤59例磁共振成像的体素辅助诊断 [J], 彭爱琴;胡春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