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最伟大的管理原则
- 格式:doc
- 大小:11.50 KB
- 文档页数:2
戴明管理十四条原则戴明为美国企业制订了14条转变管理的原则(The fourteen point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management),戴明管理方法可谓良药苦口,因为他对经理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改变自己,甚至要改头换脑。
一、持之以恒地改进产品和服务(Create constancy of purpose for improvement of product andservice)。
要努力保持竞争性,做长期经营打算,提供就业机会。
1.顾客只购买更好的产品和服务2.公司要利润,更要美化人们的生活二、采用新的观念(Adopt the new philosophy)。
1.要采用能应对竞争的新观念2.不要低估改变思想观念的困难性三、停止依靠大规模检查去获得质量(Cease dependence on mass inspection)。
靠检查去提高质量,太晚了,无效而且昂贵。
质量不是来自检查,而是来自植入源头,改进系统过程。
检查、扔弃、降级、返工不是改进系统过程的正确方法,当质量不到位时,检查总比不检查好,而检查也只可能是唯一可用的方法,但损失已造成,有的无法弥补,有的可以返工但仍会增加开支。
1.检查是一个非常有限的工具2.奖励检查人员多发现缺陷十分有害3.检查要统一标准,责任要明确到个人四、结束只以价格为基础的采购习惯(End the practice of awarding business on the basis ofprice tag alone)。
没有质量的低价格是没有意义的,低质量会导致产品品质下降,所以整体成本开支上升是不可避免的结果。
结束只以价格为基础的采购习惯,事实上,可以减少整体成本开支。
1.没有质量的低价格采购代价极高2.用单一供应商提供单一零件或服务五、持之以恒地改进生产和服务系统(Improve constantly and forever the system of productionand service)。
管理者读后感心得怎么写(精品10篇)管理者读后感心得怎么写篇1优秀管理十大原则:优秀管理者和一般管理者,他们的工作业绩相差几倍甚至十几倍,这是一个常见的事实。
笔者认真留意了一些在管理岗位上工作得非常出色的管理者并分析和总结出了他们所共有的十大思想和行为特征。
现整理之,愿与大家分享,同时也期望能给我们广大管理者带来些许启示。
优秀管理者和一般管理者,他们的工作业绩相差几倍甚至十几倍,这是一个常见的事实。
也许有人会对这样的事实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我们知道,管理者的大部分业绩不是自己亲手创造的,而是通过和别人的合作(包括下属、同事、客户等)创造的,甚至可以说是“借他人之力”创造的。
明白了这一点,以上所提到的事实也就不难理解了。
一段时间以来,笔者认真留意了一些在管理岗位上工作得非常出色的管理者并分析和总结出了他们所共有的十大思想和行为特征。
现整理之,愿与大家分享,同时也期望能给我们广大管理者带来些许启示。
(1 )处事冷静,但不优柔寡断出色管理者都具有处事冷静的特点,他们善于考虑事情的多个方面或问题涉及的各利害关系方,不易冲动行事。
优秀管理者虽然处事冷静,但并不优柔寡断,他们往往会在周密思考后果断作出决定或清晰地阐明自己的观点。
具有这种特征的管理者往往能使事情或问题得到比较妥当的处理,同时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2 )做事认真,但不事事求“完美”出色管理者深知经商和科研不一样。
科研侧重追求的是严谨、精益求精;经商侧重追求的是效益、投入产出比。
出色管理者做事非常认真仔细,但他们同时也非常懂得什么事情需要追求“完美”(尽善尽美),什么事情“差不多就行”(达到基本标准)。
具有这种特征的管理者往往能把事情“做对”,并且能比一般人更容易创造出价值。
(3 )关注细节,但不拘泥于小节出色管理者善于关注事情的细节,善于留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
他们善于抓住问题的要害,善于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出色管理者虽然善于关注细节,但他们不会过分拘泥于小节,不会在意别人的一点小过错或小过失。
附件一广东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题目:论激励理论在企业实践管理中的应用*名:***学号: *************专业:行政管理入学时间: 2014 年 2 月指导教师及职称:高级讲师所在电大:乳源电大附件二目录一、激励理论的基本解释 (3)二、企业管理为什么要引入激励管理 (4)三、激励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4)(一)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4)(二)挖掘人的潜力 (4)四、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5)(一)深入地了解员工的心理需求和人格类型 (5)(二)善于改进员工的工作内容 (5)(三)善于设立合适的目标 (6)(四)善于合理有效地运用奖惩手段 (6)(五)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真正实行按劳分配 (6)(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7)五、在企业管理中加强激励应注意的问题 (7)(一)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以精神激励为主 (7)(二)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 (8)参考文献 (8)论激励理论在企业实践管理中的应用内容摘要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管理者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些员工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技能,但在工作中就是不表现出来,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服从性、合作性差,服务质量差,工作效率低,轻则影响工作效率,重则引起客人投诉,令管理者十分头痛。
这是缺少激励的表现。
员工激励就是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员工潜能的过程。
员工的潜能是企业一笔巨大的财富,企业管理者如果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将极大地提高服务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改善企业的市场形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创造巨大的利润。
这些都有赖于员工激励,员工激励是管理者实现其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
一、激励理论的基本解释激励理论是关于如何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原则和方法的概括总结。
激励的目的在于激发人的正确行为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充分发挥人的智力效应,做出最大成绩。
激励是指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性活动,被认为是“最伟大的管理原理”。
差异化奖励考核制度(共2篇)差异化奖励考核制度米契尔·拉伯福在其出版的一本小册子《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原则》中认为,当今许多企业、组织之所以无效率、无生气,归根到底是由于它们的员工考核体系、奖罚制度出了毛病。
“对今天的组织体而言,其成功的最大障碍,就是我们所要的行为和我们所奖励的行为之间有一大段距离。
”拉伯福说,他所辛辛苦苦发现得来的这条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原则就是:“人们会去做受到奖励的事情。
”诚然,员工确实是会去做受到奖励的事情,但有一个前提,就是这个奖励必须能够被受到奖励的人所认可才能称得上是好的奖励,可以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
如果实行的奖励对于受奖励的人来说并不算作是很有价值的,那么这种奖励显然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取向是存在差异的,同一种激励手段对一部分员工会起到很好的激励效果,但是对另外一部分员工的效果可能就不会那么明显。
另外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如果一个人反复得到相同的奖励,那么这种奖励对他的刺激作用将会逐渐减少,这一现象也符合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
具体来说,一般的企业中的员工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一线的生产工人,二是具有较高学历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这时对这两类员工的激励手段就应该采取差异化的方式。
考虑到高层次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是企业价值的重要创造者和企业的核心力量,同时这些员工一般来说在经济上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如果采取的还仅仅是奖金或者增加工资的方式,就很难进一步提高此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这类员工在基本的物质方面得到满足之后,对内在的精神方面,比如成就感的需求就会更多一些。
而且对于这类员工,企业迫切希望能将他们长期的留下来为企业服务,因此,对于那些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公司除继续提供高工资外,还应该增加福利待遇,如低租金的公寓(可以针对单身的技术人员和管理者),各种福利保险等,同时还应提供培训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公司应该及时了解他们希望得到的奖励,并尽量给予满足。
浅析孟子管理思想孟子的“人和”管理思想和“以善养人”的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情感管理模式、团队精神培育、弹性管理与正面激励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应是我们现代企业管理精神的基础和价值原则。
一、孟子“人和”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孟子在《公孙丑上》中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著名观点,极大地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
他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孟子指出在战争中,天时、地利、人和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战争的胜败,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既不是天时,也不是地利,而是人和,即是否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对于企业管理来说,“人和”就是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导致一个企业衰败破产的根本原因也往往不是来自外部的竞争,而是由于内部的矛盾和冲突。
孟子重视“人和”效应,可以说是他的人本管理主张和“民贵君轻”思想合乎逻辑的发展。
笔者不揣浅陋,试对孟子“人和”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作一大体勾勒,以就教于学人。
1 “以德服人,中心悦而诚服也”——推行情感管理孟子认为对被管理者要“以德服人”。
不应“以力服人”,在管理中要多用说服教育的方法,反对用压制惩罚的手段。
他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 又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他又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这里提出了两种不同的领导方法或曰管理模式:一种是“以力服人”,即凭借手中的权力,靠规章规度惩罚等对被管理者实行压服;另一种是“以德服人”,即靠领导者的道德榜样,人格魅力,通过说服教育,和被管理者进行感情交流与思想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前者属于传统的古典管理模式,后者是现代才兴起的情感管理模式。
企业管理经典语录企业管理经典语录11、管理的演变:变统治为团结,变指挥为说服,变领导为引导!2、不需要尽职尽责,需要尽心尽力。
3、企业无小事,小处看管理。
4、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5、领导是领导思想,管理是管理能力,经营是经营筹码。
6、离开价值的创造,就等于没有人力资源管理。
7、创新是否成功不在于是否新颖、巧妙或具有科学内涵,而在于是否能够赢得市场。
8、办企业有如修塔,如果只想往上砌砖,而忘记打牢基础,总有一天塔会倒塌。
9、利益是团队的前提,精神是团队的灵魂。
10、金融资本+人力资本=企业成功的关键。
11、在分配上,易粗不易细;做事上,易细不易粗。
12、按劳分配不能作为管理的手段,解决不了企业的根本问题。
13、做管理的,要敢于说不知道,敢于说我不懂。
14、管理是一个过程,通过它,大量互无关系的资源,得以结合一个实现预定目标的总体。
15、问题就是商机,企业的问题,就是管理者的商机!抱怨是最不应该的!16、选择重于努力,成败在于选择之间。
过去的选择决定今天的生活,今天的选择决定以后的日子。
17、即使最强大的企业,如果不面向未来采取行动的话,也会陷入困境。
18、绩效对员工是成本,对企业是收益。
19、有效的管理者应该着眼于全局,而不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全能”的领导。
20、增值靠知识性劳动,智慧性工作。
21、不要把激励机制搞得复杂,越直接越好。
可采用绩效积分奖励制度。
22、容忍员工犯错,是公司应该支付的成本。
23、企业不可能以不变应万变!而是要与时俱进!24、没做好就是没做好,没有任何借口。
随便找借口,成功没入口。
25、每个人都以卓有成效作为最高工作标准,一群平凡的人,就能做出不平凡的事。
26、不要把人才作为成本来节约,而是作为资本来使用。
27、将军是打出来的。
28、对组织负有责任,能影响组织经营成果的人,就是管理者。
29、如果强调什么,你就检查什么;你不检查,就等于不重视。
30、不是寻求意见一致,而是必须找出不一致的意见。
激励:最伟大的管理原则
--明阳天下拓展
难道这不了不起吗――员工都来上班,而且是每天都愿意来上
班、全心投入工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也许,你是个幸运的管理
者――员工们都能符合上述描述。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就继续做你
现在做的一切――不管是什么继续下去。但是,如果出于某种原因员
工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或者不能全心投入、无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你的问题就来了。
那么,激励员工就是你所要做的,尽管你无法进入别人的脑子,
打开他们的动力开关,但是通过奖励和表彰,你能创造多种条件达到
激励员工的效果。但你具体实施这件事之前,我们先要 你知道一个
小秘密――激励。通过激励,你会得到你所奖励的东西。
换句话说,当你奖励某种行为的时候,无论对组织好坏,你都能
从中得到很多。例如,你希望自己的员工积极主动地对待自己的工作,
为组织系统以及运转流程的改善提出更多的建议。获得更多此类行
为、行动的方法就是奖励这样做的员工,用任何方式进行奖励,从口
头的到金钱或是其他经济方面――无论在什么时候,只要他们能够积
极主动地对待自己的工作为改善公司状况而献计献策。方法很简单,
但那的确有效。
有件事是要管理者特别留意的,那就是千万不要谬赏,想想这个
普遍存在的例子:似乎每个组织中都有一些员工效率很高、事半功倍,
而其他人则相反。管理者对此种现象的普遍反映是增加那些效率很高
的员工的工作,而分配较少的工作给那些效率低的人。尽管这表面上
看起来很有道理,可是这样做的管理者正在通过安排较少工作的方式
奖励那些低效的员工。与此同时,高效的员工正在因为他们的高效表
现而受罚――少做这样的蠢事能够长久地使那些搞笑的员工继续保
持事半功倍的业绩。记住:你会得到你所奖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