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提取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2
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方法中药中的有效成分是指具有药理活性且对人体有疗效的化学物质,其提取和纯化是中药研究和开发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方法。
1.水提法水提法是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的常用方法之一,适用于水溶性成分的提取。
一般可以采用浸提、冷煮法、热煮法等方式进行水提。
浸提是将药材浸泡在适量的水中,使其成分溶解到水中;冷煮法是在室温下将药材与水一起放入容器中进行提取;热煮法是在加热条件下,将药材与水一起煮沸提取。
水提法提取的水提液可以进一步进行浓缩、净化和干燥等工艺步骤以得到纯化的有效成分。
2.有机溶剂提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是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常用方法之一、有机溶剂如乙醇、甲醇、醚类等可以与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发生物理或化学作用,使其溶解到有机溶剂中。
一般可以采用浸提、渗漉、浸渍等方式进行有机溶剂提取。
提取过程中,还可以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等技术来加速提取过程。
有机溶剂提取的提取液可以通过蒸馏、浓缩和干燥等工艺步骤得到纯化的有效成分。
3.萃取法萃取法是一种通过有机溶剂的多次萃取来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方法。
一般采用的有机溶剂有醚类、醇类等。
首先将药材与有机溶剂混合,经过多次摇匀和分离,使有机溶剂中的有效成分逐渐增多。
最后通过蒸馏、浓缩和干燥等工艺步骤得到纯化的有效成分。
萃取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提取时间短等优点,适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大规模提取。
4.分离纯化方法提取得到的有效成分通常含有多种物质,需要进行分离纯化才能得到单一有效成分。
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有:(1) 薄层色谱法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TLC):通过在薄层上施加样品使样品中的组分在薄层材料上沿毛细力向上升动而分离,再用相关试剂显色来确定有效成分的位置。
(2) 柱层析法(Column chromatography):将提取液经过特定填料装填到柱中,根据成分的亲和性差异,在流动相的作用下使其分离。
中医药萃取提纯方法一、中医药萃取提纯的传统方法。
1.1 浸泡法。
咱中医里啊,浸泡法那可是老传统喽。
就好比泡茶似的,把中药材放在合适的溶剂里,像水啊或者酒啊,然后就那么泡着。
这可不是瞎泡,得讲究个时间和比例呢。
比如说泡人参酒,人参放多少,酒用多少度的,泡多久能把人参的精华泡出来,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
浸泡法简单直接,能把药材里的一些有效成分慢慢溶出来,就像把宝贝从沙子里淘出来一样。
1.2 煎煮法。
这个煎煮法就更常见啦。
把药材放在锅里加水煮,就像咱平时煮汤似的。
不过这可不是煮普通的汤,火候啊、加水量啊都得拿捏得死死的。
像熬中药的时候,小火慢炖,让药材里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到水里。
这就好比是把药材里的精华给“逼”出来,一锅药汤里可都是满满的精华啊。
2.1 蒸馏法。
蒸馏法在中医药萃取提纯里也是个厉害的角色。
它就像是把药材里的精华给“抽”出来。
比如说提取一些挥发性的成分,像薄荷油啥的。
把薄荷放在蒸馏装置里,加热之后,薄荷油就跟着蒸汽跑出来了,然后再把蒸汽冷却,薄荷油就分离出来了。
这方法就像把藏在深山里的宝贝给找出来,然后单独放在一个宝盒里,纯净又高效。
2.2 萃取法。
萃取法可有点像“挑挑拣拣”。
利用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把药材里的有效成分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里。
比如说用有机溶剂从药材里提取生物碱之类的成分。
这就好比是把一群人中的特殊人才给挑选出来,专门放到一个新的团队里,让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
2.3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这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可是高科技啊。
超临界流体就像是一个超级厉害的小助手。
它既有气体的扩散性,又有液体的溶解性。
比如说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来萃取中药里的有效成分,就像用一个超级灵敏的探测器去寻找药材里的宝贝,能把有效成分快速准确地提取出来,而且还不会破坏药材里的活性成分,这就像是小心翼翼地把鸡蛋里的蛋黄完整地取出来一样。
3.1 提高药效。
经过萃取提纯之后啊,那些杂质都被去掉了,剩下的都是精华。
中药提取方法
中药提取是指从中药材中提取出有效成分的过程,是中药制药
的重要环节。
中药提取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药材和需要
提取的成分选择合适的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药提取方法。
首先,传统的中药提取方法包括水提取、醇提取、乙醚提取等。
其中,水提取是将中药材加水煎煮,通过水溶性成分的溶解来提取
有效成分,适用于水溶性成分较多的药材。
醇提取是利用醇类溶剂
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出来,适用于脂溶性成分较多的药材。
乙
醚提取则是利用乙醚等有机溶剂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适用于特
定的脂溶性成分提取。
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中药提取方法也在不断
创新。
超临界流体提取是一种新型的中药提取方法,利用超临界流
体(如二氧化碳)作为提取剂,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的参数来实现
对中药有效成分的选择性提取。
这种方法提取出的产品质量高、无
残留溶剂,受到了广泛关注。
另外,微波辅助提取是利用微波加热对药材进行提取的方法,
其优点是提取速度快、效率高,适用于一些热敏性成分的提取。
此
外,超声波提取也是一种快速高效的中药提取方法,通过超声波的作用使药材细胞破裂,加速有效成分的溶解和提取。
总的来说,中药提取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药材特性和需要提取的成分来确定,传统的水提取、醇提取、乙醚提取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药材,而现代的超临界流体提取、微波辅助提取、超声波提取则为中药提取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
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不断创新,提高中药提取的效率和质量,为中药制药贡献更多的力量。
中草药提取物常用的提取方法一、前言中草药作为传统的中医药材,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其中,中草药提取物是一种常见的制剂形式,其提取方法是制备中草药提取物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中草药提取物的常用提取方法。
二、水提法水提法是指利用水作为溶剂进行中草药提取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等优点,适用于一些易溶于水的化合物。
1. 水煎法将干燥的中草药加入适量清水,加热至沸腾后继续煮沸20-30分钟,然后过滤得到浸出液即可。
该方法适用于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并且不稳定的中草药。
2. 蒸馏法将干燥的中草药加入适量清水,进行蒸馏得到蒸馏液即可。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含有挥发性成分和芳香性成分较多的中草药。
三、醇提法醇提法是指利用醇类溶剂进行中草药提取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溶解力强、提取效率高等优点,适用于一些不易溶于水的化合物。
1. 醇浸法将干燥的中草药加入适量醇类溶剂中,浸泡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浸出液即可。
该方法适用于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并且不稳定的中草药。
2.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将干燥的中草药加入适量醇类溶剂中,利用超声波进行辅助提取,可使提取效率大幅度提高。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并且不稳定的中草药。
四、其他方法除了水提法和醇提法外,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的中草药提取方法。
1. 离子液体萃取法离子液体萃取法是指利用离子液体作为溶剂进行中草药提取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选择性强、可重复性好等优点,但成本较高。
2.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指利用超临界流体作为溶剂进行中草药提取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高效、环保等优点,但设备成本较高。
五、总结中草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提取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中草药。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中草药的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
中药常用的提取方法中药常用的提取方法一、概述中药提取是指从中草药中分离和提取出活性成分的过程,是中药研究的重要环节之一。
中药提取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水煎法、浸泡法、乙醇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等。
本文将对这些常用的提取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二、水煎法水煎法是传统的中药提取方法,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基于煮沸水将中草药中活性成分提取出来的原理。
水煎法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然而,由于水煎法对温度和时间的要求较高,容易使药材中的活性成分受热破坏。
水煎法只能提取药材中的水溶性成分,对于非水溶性成分的提取效果较差。
三、浸泡法浸泡法是将药材放入适量的溶剂中浸泡一定时间,使溶剂渗透到药材内部,将活性成分溶解出来的方法。
浸泡法操作简单,可以提取多种成分,适用范围广。
但浸泡法需要较长的浸泡时间,且溶剂消耗较多,提取效率相对较低。
四、乙醇提取法乙醇提取法是利用乙醇作为溶剂将草药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的方法。
乙醇具有较好的溶剂效果,能够提取多种成分,且提取效率较高。
乙醇提取法适用于大多数草药,但对一些有毒成分的提取效果较差。
乙醇提取法对药材质量要求较高,需要控制好提取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避免过度提取或破坏活性成分。
五、水蒸气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是利用水蒸气将药材中的活性成分提取出来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草本植物中活性成分含量较低的情况,能够避免高温破坏活性成分。
水蒸气蒸馏法操作简单,提取效果较好,适用范围广泛。
但该方法对设备要求较高,耗时较长,不适合大批量生产。
六、超声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是利用超声波震荡的作用将草药中的活性成分提取出来的方法。
超声波具有高频振动和微小液滴爆破等特点,可以快速破坏细胞结构,提高提取效率。
超声波提取法操作简便,提取效果好,适用于大多数草药。
然而,超声波提取法对设备要求较高,且震荡过程中产生的高温会影响部分活性成分。
七、微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是利用微波加热的作用将草药中的活性成分提取出来的方法。
中药成分提取
中药成分提取是指将中药草药中的活性成分提取出来,通常采用溶剂提取、水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等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1. 选择合适的草药材料:根据需要提取的成分和草药的适应症,选择合适的草药材料。
2. 粉碎草药材料:将选定的草药材料进行粉碎,一般使用研磨机或者研钵进行研磨。
3. 选择合适的提取剂:根据草药成分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溶剂提取剂,常用的溶剂有乙醇、乙醚、丙酮、水等。
4. 提取操作:将粉碎后的草药材料与提取剂混合,一般采用冷提、浸提、温提等不同的提取方法,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也会根据草药特性进行调整。
5. 过滤和浓缩:将提取液进行过滤,过滤掉固体渣滓,然后利用蒸发、浓缩等方式,将溶剂去除,得到浓缩提取物。
6. 分离和纯化:通常使用液-液萃取、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
色谱等技术,对浓缩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得到纯净的中药成分。
7. 经化学分析:通过对提取物进行化学分析、质谱分析、色谱分析等手段,确定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构和性质。
中药成分提取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药的药理作用和功效,为中药的合理应用和深入研究提供支持。
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本文只做了解和参考,我们需要根据中药材不同有效成分或活性成分选择不同的提取方法,每种方法也有优劣之分,例如索氏提取适用于提取溶解度较小的物质,但当物质受热易分解和萃取剂沸点较高时,不宜用此种方法,而且提取时间较长,而超声提取法,可以进行清洗、干燥、杀菌、雾化及无损检测等,但是超声波的提取原理与水提不同,所以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此处涵盖当代中药提取各种方法,分而述之。
〔一〕溶剂提取法:1.溶剂提取法的原理:溶剂提取法是根据中草药中各种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质,选用对活性成分溶解度大,对不需要溶出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而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溶解出来的方法。
当溶剂加到中草药原料〔需适当粉碎〕中时,溶剂由于扩散、渗透作用逐渐通过细胞壁透入到细胞内,溶解了可溶性物质,而造成细胞内外的浓度差,于是细胞内的浓溶液不断向外扩散,溶剂又不断进入药材组织细胞中,如此多次往返,直至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到达动态平衡时,将此饱和溶液滤出,继续多次加入新溶剂,就可以把所需要的成分近于完全溶出或大部溶出。
中草药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直接与溶剂性质有关。
溶剂可分为水、亲本性有机溶剂及亲脂性有机溶剂,被溶解物质也有亲水性及亲脂性的不同。
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亲水性基团多,其极性大而疏于油;有的亲水性基团少,其。
极性小而疏于水。
这种亲水性、亲脂性及其程度的大小,是和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直接相关。
一般来说,两种基本母核相同的成分,其分子中功能基的极性越大,或极性功能基数量越多,则整个分子的极性大,亲水性强,而亲脂性就越弱,其分子非极性部分越大,或碳键越长,则极性小,亲脂性强,而亲水性就越弱。
各类溶剂的性质,同样也与其分子结构有关。
例如甲醇、乙醇是亲水性比较强的溶剂,它们的分子比较小,有羟基存在,与水的结构很近似,所以能够和水任意混合。
丁醇和戊醇分子中虽都有羟基,保持和水有相似处,但分子逐渐地加大,与水性质也就逐渐疏远。
所以它们能彼此部分互溶,在它们互溶到达饱和状态之后,丁醇或戊醇都能与水分层。
中药前处理提取有哪些常用的方法
中药前处理提取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粉碎:将中药材用机械设备如研磨机、粉碎机等粉碎成粉末状,增加药材的表面积,有利于提取物的溶出。
2. 浸泡:将粉碎后的中药材放入合适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溶剂(如水、醇等),进行浸泡,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到溶剂中。
3. 处理:有些中药材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处理,如炒制、蒸制、烘干等,以提高提取物的质量和纯度。
4. 水煮炖煮:将中药材和适量的水一起放入锅内,经过长时间煮沸、慢炖,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到水中。
5. 蒸馏:利用蒸馏设备,将药材加热至挥发性成分蒸发,然后冷凝收集所需的有机溶液。
6. 超临界流体提取:利用高温高压的超临界流体(如二氧化碳)与中药进行接触,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到超临界流体中。
7. 萃取:利用合适的溶剂如醇类、乙醚等与中药进行反复浸泡,使药材中的有
效成分逐渐溶解到溶剂中。
这些方法常常根据中药材的特点和提取目标来选择适当的提取方式,以获得高效的提取效果。
中药常用的提取方法一、前言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疗效果已经得到科学验证。
中药的提取方法是制备中药制剂的关键步骤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药常用的提取方法。
二、水提法水提法是指用水作为溶剂,将中草药加热浸泡,使其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到水中,再通过蒸发或冷却浓缩,得到所需的提取物。
具体步骤如下:1.选用干燥、无杂质、无虫蛀的原料。
2.将原料洗净后切碎或粉碎。
3.将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清水,使其完全浸泡。
4.加热至沸腾后转小火继续煮30分钟左右。
5.过滤得到浸出液。
6.对浸出液进行蒸发或冷却浓缩,得到所需的提取物。
三、醇提法醇提法是指用有机溶剂(如乙醇)作为溶剂,将中草药加工后浸泡于其中,在适当条件下使其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到有机溶剂中,再通过蒸发或冷却浓缩,得到所需的提取物。
具体步骤如下:1.选用干燥、无杂质、无虫蛀的原料。
2.将原料洗净后切碎或粉碎。
3.将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有机溶剂(如乙醇),使其完全浸泡。
4.加热至沸腾后转小火继续煮1-2小时。
5.过滤得到浸出液。
6.对浸出液进行蒸发或冷却浓缩,得到所需的提取物。
四、超声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是指利用超声波的作用,使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快速释放并溶解于溶剂中,然后以传统的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
具体步骤如下:1.选用干燥、无杂质、无虫蛀的原料。
2.将原料洗净后切碎或粉碎。
3.将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溶剂(如水或乙醇)。
4.使用超声波设备进行超声波处理,时间和功率根据不同药材和溶剂的特性而定。
5.过滤得到浸出液。
6.对浸出液进行蒸发或冷却浓缩,得到所需的提取物。
五、微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是指利用微波的作用,使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快速释放并溶解于溶剂中,然后以传统的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
具体步骤如下:1.选用干燥、无杂质、无虫蛀的原料。
2.将原料洗净后切碎或粉碎。
3.将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溶剂(如水或乙醇)。
4.使用微波设备进行微波处理,时间和功率根据不同药材和溶剂的特性而定。
中草药的提取方法和功效中草药在中医领域里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在现代医学中也被广泛应用。
中草药的提取方法和功效都十分重要,下面就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中草药的提取方法1.水提法水提法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提取方法,其将中草药放入水中,经过一定时间的浸泡,再用温水或热水将水中药物溶解出来,制成易于人体吸收的液体或固体制剂。
水提法适用于多数水溶性物质、不挥发性油及不稳定的有效成分,如黄芩、金银花、蒲公英、板蓝根等。
由于水提法不需要特殊的设备,操作简单易行,因此是目前中药提取的最为广泛应用的方法之一。
2.醇提法醇提法是将中草药与醇类溶媒混合,在一定温度、时间条件下,将有效成分转化到醇类溶媒中。
常用的醇有乙醇、丙醇、己醇等,醇提法适用于多数脂溶性成分,如人参、茯苓、当归、桔梗等,其主要原理是通过醇类对脂溶性成分的亲和力使有效成分能够快速溶解,而对于一些难以被醇提取的成分,则需要其他方法来提取。
3.微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是利用中草药中吸收微波能量的特性,将中药放入装有溶剂的提取容器中,在微波辐照下,通过微波加速分子的热运动,使溶剂中的有效成分更快地溶出。
相比之下,微波提取法时间较短、耗能少、提取率高,并且能完全保留有效成分活性,适用于难以酸解、碱解的有效成分,如当归、三七、天麻等。
二、中草药的功效1.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能够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对心血管、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均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比如,当归能够促进红细胞生成,黄芪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人参能够调节神经系统。
2.改善身体的状况中草药还能够改善身体的状况,如当归等能够改善女性生理状态,人参、黄芪等能够改善机体疲劳状态,茶树精油能够改善皮肤状态等。
3.抗炎、抗菌作用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具有很好的抗炎、抗菌作用,比如黄连、桔梗等能够杀灭细菌、病毒、真菌等,对于肝炎、流感等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总而言之,中草药在中医领域中应用广泛,并且在现代医学中也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比如采用中草药提取方法制成的口服液、胶囊、注射剂等制剂,在临床中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
中草药有效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概述(一)溶剂提取法:1.溶剂提取法的原理:溶剂提取法是根据中草药中各种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质,选用对活性成分溶解度大,对不需要溶出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而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溶解出来的方法。
当溶剂加到中草药原料(需适当粉碎)中时,溶剂由于扩散、渗透作用逐渐通过细胞壁透入到细胞内,溶解了可溶性物质,而造成细胞内外的浓度差,于是细胞内的浓溶液不断向外扩散,溶剂又不断进入药材组织细胞中,如此多次往返,直至细胞内外溶液浓度达到动态平衡时,将此饱和溶液滤出,继续多次加入新溶剂,就可以把所需要的成分近于完全溶出或大部溶出。
中草药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直接与溶剂性质有关。
溶剂可分为水、亲本性有机溶剂及亲脂性有机溶剂,被溶解物质也有亲水性及亲脂性的不同。
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亲水性基团多,其极性大而疏于油;有的亲水性基团少,其。
极性小而疏于水。
这种亲水性、亲脂性及其程度的大小,是和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直接相关。
一般来说,两种基本母核相同的成分,其分子中功能基的极性越大,或极性功能基数量越多,则整个分子的极性大,亲水性强,而亲脂性就越弱,其分子非极性部分越大,或碳键越长,则极性小,亲脂性强,而亲水性就越弱。
各类溶剂的性质,同样也与其分子结构有关。
例如甲醇、乙醇是亲水性比较强的溶剂,它们的分子比较小,有羟基存在,与水的结构很近似,所以能够和水任意混合。
丁醇和戊醇分子中虽都有羟基,保持和水有相似处,但分子逐渐地加大,与水性质也就逐渐疏远。
所以它们能彼此部分互溶,在它们互溶达到饱和状态之后,丁醇或戊醇都能与水分层。
氯仿、苯和石油醚是烃类或氯烃衍生物,分子中没有氧,属于亲脂性强的溶剂。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时中草药成分结构分析,去估计它们的此类性质和选用的溶剂。
例如葡萄糖、蔗糖等分子比较小的多羟基化合物,具有强亲水性,极易溶于水,就是在亲水性比较强的乙醇中也难于溶解。
淀粉虽然羟基数目多,但分子大大,所以难溶解于水。
蛋白质和氨基酸都是酸碱两性化合物,有一定程度的极性,所以能溶于水,不溶于或难溶子有机溶剂。
甙类都比其甙元的亲水性强,特别是皂甙由于它们的分子中往往结合有多数糖分子,羟基数目多,能表现出较强的亲水性,而皂甙元则属于亲脂性强的化合物。
多数游离的生物碱是亲脂性化合物,与酸结合成盐后,能够离子化,加强了极性,就变为亲水的注质,这些生物碱可称为半极性化合物。
所以,生物碱的盐类易溶于水,不溶或难溶于有机溶剂;而多数游离的生物碱不溶或难溶于水,易溶于亲脂性溶剂,一般以在氯仿中溶解度最大。
鞣质是多羟基的化台物,为亲水性的物质。
油脂、挥发油、蜡、脂溶性色素都是强亲脂性的成分。
总的说来,只要中草药成分的亲水性和亲脂性与溶剂的此项性质相当,就会在其中有较大的溶解度,即所谓“相似相溶”的规律。
这是选择适当溶剂自中草药中提取所需要成分的依据之一。
2.溶剂的选择:运用溶剂提取法的关键,是选择适当的溶剂。
溶剂选择适当,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将需要的成分提取出来。
选择溶剂要注意以下三点:①溶剂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解度小;②溶剂不能与中药的成分起化学变化;③溶剂要经济、易得、使用安全等。
常见的提取溶剂可分为以下三类:1)水:水是一种强的极性溶剂。
中草药中亲水性的成分,如无机盐、糖类、分子不太大的多糖类、鞣质、氨基酸、蛋白质、有机酸盐、生物碱盐及甙类等都能被水溶出。
为了增加某些成分的溶解度,也常采用酸水及碱水作为提取溶剂。
酸水提取,可使生物碱与酸生成盐类而溶出,碱水提取可使有机酸、黄酮、蒽醌、内酯、香豆素以及酚类成分溶出。
但用水提取易酶解甙类成分,且易霉坏变质。
某些含果胶、粘液质类成分的中草药,其水提取液常常很难过滤。
沸水提取时,中草药中的淀粉可被糊化,而增加过滤的困难。
故含淀粉量多的中草药,不宜磨成细粉后加水煎煮。
中药传统用的汤剂,多用中药饮片直火煎煮,加温可以增大中药成分的溶解度外,还可能有与其他成分产生“助溶”现象,增加了一些水中溶解度小的、亲脂性强的成分的溶解度。
但多数亲脂性成分在沸水中的溶解度是不大的,既使有助溶现象存在,也不容易提取完全。
如果应用大量水煎煮,就会增加蒸发浓缩时的困难,且会溶出大量杂质,给进一步分离提纯带来麻烦。
中草药水提取液中含有皂甙及粘液质类成分,在减压浓缩时,还会产生大量泡沫,造成浓缩的困难。
通常可在蒸馏器上装置一个汽一液分离防溅球加以克服,工业上则常用薄膜浓缩装置。
2)亲水性的有机溶剂: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与水能混溶的有机溶剂,如乙醇(酒精)、甲醇(木精)、丙酮等,以乙醇最常用。
乙醇的溶解性能比较好,对中草药细胞的穿透能力较强。
亲水性的成分除蛋白质、粘液质、果胶、淀粉和部分多糖等外,大多能在乙醇中溶解。
难溶于水的亲脂性成分,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也较大。
还可以根据被提取物质的性质,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进行提取。
用乙醇提取比用水量较少,提取时间短,溶解出的水溶性杂质也少。
乙醇为有机溶剂,虽易燃,但毒性小,价格便宜,来源方便,有一定设备即可回收反复使用,而且乙醇的提取液不易发霉变质。
由于这些原因,用乙醇提取的方法是历来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甲醇的性质和乙醇相似,沸点较低(64℃),但有毒性,使用时应注意。
3)亲脂性的有机溶剂: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与水不能混溶的有机溶剂,如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二氯乙烷等。
这些溶剂的选择性能强,不能或不容易提出亲水性杂质。
但这类溶剂挥发性大,多易燃(氯仿除外),一般有毒,价格较贵,设备要求较高,且它们透入植物组织的能力较弱,往往需要长时间反复提取才能提取完全。
如果药材中含有较多的水分,用这类溶剂就很难浸出其有效成分,因此,大量提取中草药原料时,直接应用这类溶剂有一定的局限性。
3.提取方法:用溶剂提取中草药成分,、常用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及连续回流提取法等。
同时,原料的粉碎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设备条件等因素也都能影响提取效率,必须加以考虑。
1)浸渍法:浸渍法系将中草药粉末或碎块装人适当的容器中,加入适宜的溶剂(如乙醇、稀醇或水),浸渍药材以溶出其中成分的方法。
本法比较简单易行,但浸出率较差,且如用水为溶剂,其提取液易于发霉变质)须注意加入适当的防腐剂。
2)渗漉法:渗漉法是将中草药粉末装在渗漉器中,不断添加新溶剂,使其渗透过药材,自上而下从渗漉器下部流出浸出液的一种浸出方法小当溶剂渗进药粉溶出成分比重加大而向下移动时,上层的溶液或稀浸液便置换其位置,造成良好的浓度差,使扩散能较好地进行,故浸出效果优于浸渍法。
但应控制流速,在渗渡过程中随时自药面上补充新溶剂,使药材中有效成分充分浸出为止。
或当渗滴液颜色极浅或渗涌液的体积相当于:原药材重的10倍时,便可认为基本上已提取完全。
在大量生产中常将收集的稀渗淮液作为另一批新原料的溶剂之用。
3)煎煮法:煎煮法是我国最早使用的传统的浸出方法。
所用容器一般为陶器、砂罐或铜制、搪瓷器皿,不宜用铁锅,以免药液变色。
直火加热时最好时常搅拌,以免局部药材受热太高,容易焦糊。
有蒸汽加热设备的药厂,多采用大反应锅、大铜锅、大木桶,或水泥砌的池子中通入蒸汽加热。
还可将数个煎煮器通过管道互相连接,进行连续煎浸。
4)回流提取法:应用有机溶剂加热提取,需采用回流加热装置,以免溶剂挥发损失。
小量操作时,可在圆底烧瓶上连接回流冷凝器。
瓶内装药材约为容量的%~%,溶剂浸过药材表面约1~2cm。
在水浴中加热回流,一般保持沸腾约:小时小放冷过滤,再在药渣中加溶剂,作第二、三次加热回流分别约半小时,或至基本提尽有效成分为止。
此法提取效率较冷浸法高,大量生产中多采用连续提取法。
5)动连续提取法:应用挥发性有机溶剂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不论小型实验或大型生产,均以连续提取法为好,而且需用溶剂量较少,提取成分也较完全。
实验室常用脂肪提取器或称索氏提取器。
连续提取法,一般需数小时才能提取完全。
提取成分受热时间较长,遇热不稳定易变化的成分不宜采用此法。
(二)水蒸气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的中草药成分的提取。
此类成分的沸点多在100℃以上,与水不相混溶或仅微溶,且在约100℃时存一定的蒸气压。
当与水在一起加热时,其蒸气压和水的蒸气压总和为一个大气压时,液体就开始沸腾,水蒸气将挥发性物质一并带出。
例如中草药中的挥发油,某些小分子生物碱一麻黄碱、萧碱、槟榔碱,以及某些小分子的酚性物质。
牡丹酚(paeonol)等,都可应用本法提取。
有些挥发性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稍大些,常将蒸馏液重新蒸馏,在最先蒸馏出的部分,分出挥发油层,或在蒸馏液水层经盐析法并用低沸点溶剂将成分提取出来。
例如玫瑰油、原白头翁素(protoanemonin)等的制备多采用此法。
(三)升华法:固体物质受热直接气化,遇冷后又凝固为固体化合物,称为升华。
中草药中有一些成分具有升华的性质,故可利用升华法直接自中草药中提取出来。
例如樟木中升华的樟脑(camphor),在《本草纲目》中已有详细的记载,为世界上最早应用升华法制取药材有效成分的记述。
茶叶中的咖啡碱在178℃以上就能升华而不被分解。
游离羟基蒽醌类成分,一些香豆素类,有机酸类成分,有些也具有升华的性质。
例如七叶内酯及苯甲酸等。
升华法虽然简单易行,但中草药炭化后,往往产生挥发性的焦油状物,粘附在升华物上,不易精制除去,其次,升华不完全,产率低,有时还伴随有分解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