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基础知识3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2
种子植物门Spermatophyta●种子植物的共同特征●种子植物门的分类●裸子植物的特征●裸子植物的分类一.苏铁纲二.银杏纲三.松柏纲四.紫杉纲五.买麻藤纲●裸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种子植物的共同特征◆孢子体高度发达,配子体退化、简化,寄生在孢子体上;◆由原生中柱演化出了真中柱;◆发展出了胚珠;◆产生了花粉管,花粉管把精子直接输送到卵,受精过程最终摆脱了对水的依赖;◆具有了种子。
胚珠、花粉管和种子的出现是植物进化过程中革命性的转折,是种子植物最为本质的构造。
胚珠:特化的大孢子囊,外面有保护的珠被。
大孢子囊内的大孢子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4个排列成链状的大孢子,由大孢子萌发形成雌配子体,雌配子体或产生颈卵器,或形成7细胞8核的胚囊。
花粉管:由于大孢子不再采取孢子囊破裂,把大孢子散布出去的方式,改为在大孢子囊内萌发,最后形成雌配子。
这种以逸待劳的方式,需要一种工具,将雄配子送到雌配子旁,这就是花粉管,它作为一种运送雄配子的工具,使植物的受精过程终于摆脱了水的限制。
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其中种皮由珠被发展而来,按其来源应有三层:外种皮,中种皮,内种皮,内外种皮均为肉质,中种皮骨质,在种皮发育过程中,内种皮常为膜质,有时外种皮失去,留下中种皮和内种皮。
种子植物门分类•根据胚珠是否为大孢子叶(心皮)所包裹,把种子植物划分为:◆裸子植物亚门Gymnospermae:胚珠和种子生长在开放的大孢子叶上,或大孢子叶柄的上端,或生于无叶的轴的顶端,大孢子萌发产生颈卵器,花粉在胚珠中萌发,不形成雌蕊,雌配子体胚乳;◆被子植物亚门Angiospermae:胚珠和种子为心皮所包裹,并由子房、花柱、柱头构成雌蕊,花粉在柱头上萌发,双受精的胚乳,最后形成果实。
裸子植物的特征Characteristics of Gymnospermae1.孢子体:木本,单轴分枝;输导组织多为管胞、筛胞;叶针形、条形、锥形,少数为阔叶状,羽状深裂叶,背面常有气孔带,具旱生型结构;2.雌雄同株或异株;大小孢子叶多聚合成球果状;配子体简化,不能独立生活;3.雌配子体形成经过多数游离核阶段,多数种类产生颈卵器结构。
一、填空题1.茎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和________ ,此外还有________ 和________作用。
2.茎和根在外部形态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种子植物的分枝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4.水稻茎的分枝方式叫___________。
5.依茎的生长方式,茎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个类型。
6.苹果、梨等果树的短枝是能______的枝条,故又称_________或_________。
7.根据芽在枝上的位置,芽可分为______(包括_______和______)和________,根据芽鳞的有无,芽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按芽将形成的器官性质,芽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按芽的生活动状态,芽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8.木本植物的叶脱落后在茎上留下的疤痕叫_________。
茎维管束从弯曲之点开始到叶柄基部的一段称为__________。
9.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均包括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三部分,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包括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三部分。
10.在茎的初生结构中,初生韧皮部的分化方式称为______,先分化出来的是韧皮部,后分化出来的是_______韧皮部,初生木质部的分化方式为___________。
11.禾本科植物茎的维管束属_____限维束,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组成。
12.双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束多为_________,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间存在形成层故又称为___________。
13.木本双子叶植物茎中,束中形成层位于______和______之间,它们共同构成_______,束中形成层与髓射线薄壁组织脱分化形成的______共同构成________,其向外分裂出的细胞通常分化为________,向内分裂出来的细胞通常分化为________,使茎进行______生长。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生理和生态特点。
2. 学习植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3. 培养观察、分析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材料1. 植物标本:包括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等。
2. 显微镜、切片、载玻片、盖玻片等实验器材。
三、实验方法1. 观察植物标本:通过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植物的外部形态、叶片、茎、根等结构。
2. 显微镜观察:制作植物切片,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 分类实验:根据植物的外部形态、生殖器官和细胞结构等特点,对植物进行分类。
四、实验步骤1. 观察植物标本(1)观察被子植物:观察植物的花、果实、种子等生殖器官,了解其形态特征。
(2)观察裸子植物:观察植物的花、球果、种子等生殖器官,了解其形态特征。
(3)观察蕨类植物:观察植物的叶、茎、根等结构,了解其形态特征。
(4)观察苔藓植物:观察植物的叶、茎、根等结构,了解其形态特征。
2. 显微镜观察(1)制作切片:取植物样本,进行切片处理,制作植物切片。
(2)观察细胞结构: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等。
(3)分析细胞功能:根据细胞结构,分析植物细胞的功能。
3. 分类实验(1)根据植物的外部形态进行初步分类。
(2)根据生殖器官进行详细分类。
(3)根据细胞结构进行辅助分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结果(1)被子植物:具有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细胞结构较为复杂。
(2)裸子植物:具有球果、种子等生殖器官,细胞结构较为简单。
(3)蕨类植物:具有叶、茎、根等结构,细胞结构较为简单。
(4)苔藓植物:具有叶、茎、根等结构,细胞结构较为简单。
2. 分析结果(1)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属于种子植物,但被子植物具有花、果实等复杂生殖器官,而裸子植物则没有。
(2)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都属于孢子植物,但蕨类植物具有较为复杂的生殖器官,而苔藓植物则没有。
六、实验结论1. 植物具有丰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可以根据外部形态、生殖器官和细胞结构等特点进行分类。
景观植物学考试复习大纲题型说明:一、名词解释5个2*5=10分二、填空45个空1*45=45分三、解答6个5*6=30分四、论述1个15分第一章园林植物概述第一节园林植物的定义和作用1.1 相关定义概念1、园林植物人工栽培的观赏植物,是提供观赏、改善和美化环境,增添情趣的这一类植物的总称。
园林植物也指在园林建设中所需要的一切植物材料,包括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
木本——园林树木,按照通常园林应用的分类方法,园林树木一般分为乔木、灌木、藤本三类;草本——园林花卉。
总而言之,园林植物涵盖了所有具观赏价值的植物。
2、园林树木从概念上来讲,凡适合于各种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和城乡各类型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统称为园林树木。
3、园林花卉广义上的花卉是指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的总称、有草本、也有木本、有观花的、也有观叶、观果、观形的(盆景),狭义的花卉主要是指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或称之为草花。
花卉植物种类繁多,性状各异,根据生态习性和在园林中的栽培应用方式,可将花卉植物分为露地花卉和温室花卉两大类。
1.2 园林植物的作用一、园林植物对环境的改善和防护功能(一)改善环境的作用1、改善空气质量(1)吸收co2放出o2(碳氧平衡)(2)分泌杀菌素(减菌效益)(3)吸收有毒气体(4)阻滞尘埃2、蒸腾吸热(遮荫降温)3、净化水质4、降低噪音(二)保护环境的作用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2、防风固沙3、其他防护作用(防止火灾蔓延、净化放射性污染、防雪林、防浪林等等)4、监测大气污染(二氧化硫、氟化氢、氯化氢、光化学气体、其他有毒物质)二、美化功能园林树木种类繁多,每个树种都有自己独具的形态、色彩,风韵,芳香……等美的特色。
这些特色又能随季节及年龄的变化而有所丰富和发展。
园林中的建筑,溪瀑,山石等,均需有恰当的园林树木与之相互衬托、掩映以减少人工做作或枯寂气氛,增加景色的生趣。
不同民族或地区的人民,由于生活,文化及历史上的习俗等原因,对不同的树木常形成带有一定思想感情的看法,有的更上升为某种概念上的象征,甚至人格化了。
天目琼花的植物学知识
天目琼花也称为玉兰,原产于我国有江浙沪。
它是一种具有较强观赏价值的常绿灌木,叔叔分布在全国各地。
根据不同生境条件,这种植物在全国有不同的发展。
天目琼花外形独特美丽,耐寒能力很强。
它的茎直立,它的叶子圆形或卵形,叶子的边缘有锯齿状的游须纹。
叶子的面积大小深浅不一,表面油光密密,有光泽。
树冠外型扩展宽敞,顶部叶芽密集。
冬季开始时枝叶变紫,变得格外美丽。
天目琼花的花色繁多,常有白色的喇叭花,黄色廊桥花,紫色的火焰花和红色的火焰花,都非常壮观夺目。
天目琼花又分布在干旱地区,又分布在湿润地区,它不要求太多水分,耐旱能力很强,只要保持土壤湿润就可以。
另外,它还有很高的耐抗氯离子的能力,可以在海岸线附近的植物绿化中大行其道。
天目琼花是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常绿灌木,花色繁多美丽夺目,耐寒能力强,耐旱耐败坏,并能长期生长在高温和低洼区域,所以在建筑小区、乡村绿化等地方都是不可多得的好植物。
植物学模拟练习题(附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植物体所有的细胞都是由细胞分裂而来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2.花粉囊壁的药室内壁通常为单层细胞,而中层通常由1-3层细胞组成。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有些禾本科植物(如玉米)茎能一定程度地增粗,初生增厚分生组织活动的结果。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蒲公英叶序为基生叶序,玉米的叶序为互生叶序,夹竹桃的叶序为轮生叶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广义的树皮就是指木栓组织。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桂花树的叶为单叶,叶序为对生。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所有的植物细胞均可以脱分化转变成分生组织。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8.根尖包括根冠、分生区、根毛区和成熟区。
A、正确正确答案:B9.禾本科植物的叶一般分为叶片和叶鞘两部分。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栽培植物的开花期通常与品种特性、营养状况以及环境条件等有关。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成熟的筛管分子和伴胞都有细胞核。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2.有些水果(如葡萄)和一些植物的叶片上形成“白霜”,是因为其表皮细胞表面角质膜上富含蜡质所致。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所有的生活的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海绵组织排列疏松,叶绿体少,叶绿素含量低,所以叶片背面颜色常较浅。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5.被子植物的胚和胚乳都是二倍体。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6.玉米的根比小麦的根粗大,玉米的根系属于直根系,而小麦的根系属于须根系。
A、正确正确答案:B17.桂花具有叠生芽,桃树具有并列芽,悬铃木具有柄下芽。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8.向日葵茎的初生木质部由原生木质部在和后生木质部组成,其中,后生木质部在内方。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9.双子叶植物的叶片的内部结构分为表皮、皮层和叶脉三部分。
植物学基础知识
(花卉园艺工---中级)
植物(内源)激素:在植物体内一定部位产生,并输送到其他部位,对器官的形成、生
长和各种生理过程起着显著地调节控制作用的生理活性物质。
植物生长调节剂(类激素物质):人工仿制的有激素作用的化学物质。
生长素:吲哚乙酸(IAA);产于茎尖、根尖和其他幼嫩组织中;促进幼茎和胚芽鞘切
段的伸长。
赤霉素类:赤霉素(GA)、赤霉酸(GA3);产生在幼芽、幼根、未成熟的种子;促进
植物整株生长,增进生长素生理功能;赤霉素促进生长的原因在于它促进细胞的分裂和伸长。
细胞分裂素类:细胞分裂素(CTK)、激动素;是腺嘌呤的衍生物;产生于正在进行细
胞分裂的器官,如茎尖、根尖、形成层;促进细胞分裂、分化、延缓组织衰老,对茎和根的
生长有抑制作用;对较多植物有促进成花、开花的作用;对休眠的种子或芽有促进萌芽的效
应。
乙烯(气体):各部位都能产生,在幼嫩组织中较少,在成熟和衰老的组织中较多;对
果实有催熟效应;对一些植物的球茎、鳞茎、种子产生打破休眠,促进萌芽的效果;植物体
内乙烯含量高时,器官易早衰和脱落;抑制茎、根、叶的伸长生长(矮化作用)。
脱落酸类:脱落酸(ABA)、三碘苯甲酸(TIBA)、半胎酸
脱落酸:生长抑制物质,各部位都能产生,幼嫩部位少于衰老部位;抑制生长素、赤霉
素、细胞分裂素所启动的一些过程;促进植物组织休眠;ABA的产生,对受伤的植物由保
护效应,植物在缺水、矿物质失调、淹水时,体内ABA含量增长很多(故又称ABA是逆
境激素),如干旱时,ABA增加,使气孔关闭,叶片萎蔫,从而减少大量失水,对植物进行
保护。
合成的生长素类:吲哚丁酸(IBA)、吲哚丙酸(IPA)、萘乙酸(NAA)、生长素2-4,D、
萘氧乙酸(NOA)、丁脂、萘乙酸甲脂(MENA)
IBA、IPA、NAA等能促进月季、山茶、金鸡纳、柳树、梓树、木兰等枝条扦插生根。
嫁接口涂生长素类(IAA、IBA等),接口愈合得好,萌芽快。
用生长素2-4,D处理一些花卉植物可防止落花。
合成的赤霉素类:不具有赤霉素的基本结构,但有活性
GA4、GA4+7、GA13、GA14、长蠕孢酸、羟基贝壳弟酸
打破休眠、促进茎叶、枝鞘的生长,诱导单性结实,代替低温处理及长日照处理
合成细胞分裂素类:玉米素、二氢玉米素、玉米素核苷、玉米烯酮
乙烯利(液体):乙烯的释放剂
诱导雌花形成,雄性不育,促进果实成熟
天然生长抑制剂:脱落酸、肉桂酸、香豆素、水杨酸
人工合成生长抑制剂:三碘苯甲酸(TIBA)、整形素(morphation)、矮壮素(ccc)、马
来酰肼(MH)
抑制顶端优势,促进侧枝的发生,增加分枝,促进成花
生长延缓剂:多效唑(PP333)、斯福方-D、AMD-1618
有矮化作用
花期控制(促进栽培、抑制栽培)
通过人为地改变环境条件和采取特殊的栽培方法,使花卉提早或延迟开花的技术措施。
花期控制的原理:控制观赏植物开花,要掌握各类观赏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生态习性,
以及成花、开花的习性,熟悉各类栽培观赏植物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从
而人为地创造或控制相应的环境条件,达到花期控制的目的。
①、营养生长:观赏植物营养生长是生殖生长的基础。
②、花芽分化:植物体由营养生长状态向生殖生长状态转变的全部过程。
温度:杜鹃、山茶、梅花、牡丹等都要求温度在25℃以上才能进行花芽分化,入秋后
进入休眠,经过一段低温后打破休眠而开花。
光照:光照强度、光周期
可根据观赏植物休眠的特性,进行强迫休眠或打破休眠以及改变花卉植物新陈代谢的速
度,从而达到控制花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