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前行的司法之路
- 格式:doc
- 大小:26.30 KB
- 文档页数:4
10篇精选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篇一】1981年姐姐出生,家里的开销大了起来。
为了多赚钱,父亲去了遥远的青海。
一下子离家两千公里,母亲舍不得,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
父亲工作的地方很偏,邮递员也不去,到镇上的邮局寄收信需要走两个小时的山路,返程父亲还要走两小时。
即使条件艰苦,父亲也从未停止写信,他知道,两千公里外的家,母亲翘首期盼着他的消息。
因为寄信的不便,父亲会写很多页,每次都是厚厚的一沓。
邮递员到村都戏称“叶先生又出书了”。
收到父亲的来信,母亲会停下手上的农活,精心收拾一下,然后抱着姐姐到大伯家,请他帮忙读信。
大伯是赤脚医生,上过几年私塾,是村子里少有的博学之人。
多年后,大伯回忆说,那时每次读信看病的人也都跟着听,信的前半部分是父亲近期的见闻,有时候是听说的趣闻趣事,后半部分是父亲的问候,读到这一块,母亲便会把人哄远些,自己红着脸听,尽管只是天气冷注意保暖之类的琐碎事,但母亲脸蛋还是红扑扑的。
1990年,我出生了。
父亲很高兴,想回来工作,母亲不同意。
上世纪九十年代,村里很多人已经有了打工的意识,他们成群结队去天南海北闯荡,几年下来,村里人走遍全国各地,北京、上海、海南、黑龙江,最远的甚至到了新疆。
那时候父亲在山东,已经是离家近的。
不忙的时候,父亲从怀里掏出家书一字一句地盯着看,似乎能从里面看到我们。
为了让我对他有印象,父亲拍了好几张照片,夹在信里寄回来。
母亲便把这些照片张贴在显眼的地方,她经常指着照片教我,“这是爸爸,喊爸爸”,我咿咿呀呀发出无意义的单词,母亲便让姐姐把这“巨大的进步”写到信里寄给父亲。
父亲回信时在末页画上一个大大的得意的笑脸,仿佛在跟母亲炫耀,你看,孩子最先叫的是“爸爸”。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篇二】面前的这条路,相伴着我走过40年了。
自从来到这座城市,每天都少不了走过这条路。
这路,曾经留下历史的沧桑和厚重,让我回忆,让我憧憬。
那时候,路虽然显得有些窄,汽车比如今少,人也没有现在多。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改革开放之“路”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改革开放之“路”1978年,当改革开放的号角在神州大地吹响的时候,我已经在教育战线上耕耘了5个春秋。
任教的地方是典型的乡村学校,不仅校舍破旧,桌椅奇缺,办学条件不能与今天同曰而语,来往学校的道路更是不堪回首。
那时我所任教的地方,除了一条纵贯南北和与之相交的“T”字型公路以外,其它皆是土路,虽然经过人工修筑笔直而平坦,但是土层路面,晴天一路灰尘还好说,雨天泥泞不堪难以忍受。
几年的节衣缩食也买上了一辆二手自行车,天晴在那土路上骑行虽然颠簸倒也舒适,更主要的是节省了时间,减少了体力的消耗,可一旦遇到下雨潇洒、舒适、快捷全无,取而代之的说不尽的烦恼。
雨天道路泥泞,车轮滚过泥巴带起,走不了多远,车轮就被泥巴堵塞的无法转动。
轻则需要用木棍剔除,重则扛上自行车上公路再清理骑行,被戏称“自行车骑人”。
四十年后的今天,原先的乡村与乡村学校已经不复存在,原先的乡间小道也被高标准公路取代。
如今的人们大多是开着小车上下班,自行车倒成了锻炼身体、领略乡村风光的休闲工具。
闲暇之余,我又骑上自行车行进在原先走过了道路之上。
那条纵贯南北不足十米宽的一般公路,已经拓宽改建成五十米宽的快速化通道。
道路两边栽种了高大名贵的树木,冬有禄,春有花,夏有荫,秋天的色彩更加丰富。
交叉路口还有许多大型盆景、假山点缀。
如今在这条路上骑行,已经不是平坦快捷,而是欣赏大自然的享受。
与这条主干道相交的道路也有一条变成了多条,组成一张纵横交错的道路网。
出得家门,随便骑行都可以进入那条难以忘怀的主干道;在主干道也可以随意选择道路骑回家中。
不用刻意规划,也不需费心选择,一切尽可以在漫不经心之中实现。
现在,除了用于交通的道路成网,便于出行和运送货物,河堤沟埂也整理出新,铺设道砖,方便行走。
路面的材质也不是单一的水泥、柏油,有彩色的砖块、碎拼花岗岩、鹅卵石……不言而喻,四十年间“路”的变化是天翻地覆的,这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让饱受磨难的中国人站起来,归功于改革开放之路英明正确,让国家强起来、人民富起来。
庆祝改革开放40年主题征文范文原创10篇改革开放40年过去了,祖国变得焕然一新。
这里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庆祝改革开放40年主题征文范文原创10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篇一】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这4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首过去,我们这40年的风雨历程,虽路途艰辛,但是硕果累累,我们心中也充满了无限的期盼。
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让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也明显提高,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大幅提升。
继往开来,中国的发展永不止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全面深化改革,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提高了更多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纵观xx集团近几年发展我也亲身感受到了极大的变化,xx 人用水越来越便利,质量也越来越高。
xx集团还确立了“先服务,后确责”等创新服务模式。
不仅让市民全天候吃上水,更让老百姓吃上好水。
尤其近两年xxxx集团率先行动起来,将改造供水老旧管网作为“第一号重点工程”,对xx市重点供水老旧市街管网、小区内网进行改造,以有效解决部分市政管网超期运行、年久失修、漏失严重等问题。
全市将有170多个小区居民受益。
工程实施后城市饮用水安全将得到更加有力的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先声之后,余音绕梁,不绝于耳,文化的变迁在多个领域齐头并进,让我们大胆迈步前行,砥砺奋进,铸就辉煌。
改革的同时结合工作我们还必须始终把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作为xx集团的一份子我更会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不断充实自己,发扬xx人迎难而上的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怕苦和累,使自己在岗位上发光发亮,为xx集团的未来添砖添瓦。
最新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征文5篇转眼之间,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周年了。
四十年前的中国还处在一个特殊时刻,那是一个春风荡漾的季节。
四十年荣辱与共,四十年风雨同舟,从开始的仰望世界,到走向了引领世界的舞台。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民群众倍感幸福。
四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它对一个人来说,已是半生光阴,但对一个国家来说,只是短短数年。
在这短短的四十年里,中国蓬勃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更是经历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思想上的变化,观念上的更新,物质生活的改变一直到精神上的洗礼。
我自豪我是一名九三社员,我自豪我生在一个教师家庭,我自豪我是一名人民教师。
一个普通水泥台、一张破旧的讲台、一张“伤痕累累”的黑板,粉笔末飞舞与老师的咳嗽,这就是我最初印象的三尺讲台。
儿时的我总感觉,老师肯定不乖,一定是不喝水才会咳嗽连连,我将一杯热水小心翼翼的放在讲台上,希望这样能让老师舒服些,再多给我们讲一些文化知识。
我感觉很幸福,因为我是84年生人,我们这一代人正赶上改革的春风。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大力推行“九年义务教育”,伴随着学费、书本费的减免,家长让小孩把小学读完,五年级也改制为六年级,学校渐渐有了6个年级、6个班。
我很幸运的完成了初中、高中学业,顺利考上了**大学。
在读初中、高中阶段,整天萦绕在耳边的是“不读书就没有出路”、“考上大学了就能取得成功,考不上就什么都没有。
”回想起上初中的时候,我的同桌总是拿着录好的音乐给我听,那时候我才知道学生可以学习自己喜欢的乐器。
很幸运在高中选修了自己喜欢的音乐专业,在专业训练上我一直很努力,当我拿到**大学音乐系的录取通知书时,我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大学期间,我一直在努力练习专业,提高自己专业水平。
大学毕业后,我于2010年考入了沙镇五联小学,幸运的我踏上了这三尺讲台。
当20年后我站上了这个熟悉的讲台时,一堂课讲下来那飞舞的粉笔末,那不断讲述知识带来的口干舌燥,终于让我理解了作为教师的那种辛劳。
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10篇改革开放 0 40 周年主题征文 0 10 篇【篇一】夛刚擦黑,我在婶子宥司过飡,拍乛拍飤胀癿肚皂,便迈出门外散步去。
晚飡叿散步是我平常生活中癿一项必修课。
虽然返次回乖下翾宥叧是小住两三夛,但散步返个乕惯乔从城里带回乛。
脚跨出门槛癿刹那我迟疑乛一下,婶子看出乛门道,马上说,放心去吧,外面癿路上都干干冷冷癿,一点黄泥巳乔溅丌到佖裤脚上。
返正是我披心癿,昢晚那一场雨迓丌得把乖村弄得泥泞遍地吂?想想自己朓是踩着乖村癿泥巳路走出去癿,现在即婶子癿话丌禁讥我心下赧然。
我讪讪地回乛一句,确实,确实,我回来癿路就是水泥路哩。
乖闱癿小路阡陌交错如一张网,窠在宥门口顺着返一网撒开去,每条小路都通吁田野,每条小徂又都是回宥癿路。
现在我漫步习乖闱小路上,自丌必披心迷够斱吁。
那条熟稔癿小路加宧乛,宧到可仕通行小车,混凝圁筑成癿路面平坦,我癿车就开到乛婶子宥癿地坪中。
我视得那一句最美人闱四月夛说癿应该就是四月癿乖村乛。
昢夘里下过一场雨,夛地闱一经酥雨荡洗,一切便都清朌起来,穸气里自然迓有些湿润,即是清新老甜沁沁癿,似乎一草一朐都在张多嘴巳,把胸中癿每一缕清香尽力地吀出来,草朐癿芬芳返时候仺佔得到枀致癿释放,讥人闻一闻就醉乛。
我漫无目癿地在乖闱癿小路上散步,恨丌得舎屍开躯佑癿每一个绅胞,把自己宋宋全全地打开在乖村癿四月夛里。
走到昌蒲塘时,我看到一个佝偻癿背影在我前面丌迖处慢腾腾地走着,仐绅一打量,我脱口叨道,文先生。
文先生转过身来,冲我微竤乛一下说,回来乛唲。
我赶紧点夠,回来乛,上午回癿,您翾做举子去呢?返夛看着就要黑下来乛。
文先生在翾宥算得个德高服重癿翾耀,该有八秩高龄乛。
村里人都称仑文先生,显然乔是尊敬癿意忠。
文先生拄着拐棍停下,徃我走近,反问道,佖返又是做举子去呢?我赺上前去扶住乛仑癿臂膀,说,司飤乛出来走走,走走,丌做举子。
我癿目光一番逡巡,夘色慢慢弡漫开来,田野里一片穸旷静寂,丌见一个忙碌癿身影,一些田地被翻耕过,等徃着播种,迓有一些则是荒草遍地。
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稿欣赏【4篇】时光匆匆,不知不觉已然改革开放四十年,风风雨雨终将过去,祖国在这些风雨中茁壮成长,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稿欣赏【4篇】,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1.改革开放40年── 看中国律师制度的变迁中国的律师制度自1979年恢复重建,几经变革,发展至今已走过39个春秋。
从中国律师的人数也从改革开放之初寥寥数十人增长到20XX年年底的36.5万人。
如今,全国的律师事务所已超过2.8万家。
40年栉风沐雨,中国律师业服务领域由传统诉讼事务为主发展到诉讼、非诉讼事务并重,由国内业务为主发展到国内、涉外业务并举,成为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1983年7月15日,在广东深圳蛇口海景广场大门左侧的一间竹棚里,深圳蛇口律师事务所正式挂牌成立。
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国设立的第一家律师事务所。
蛇口律所之发展变迁,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律师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实际上,在蛇口律所设立之前,改革开放伊始,中国律师便以一种特别的形式登上历史舞台,并向世人展示了风采——1980年年底至1981年年初,在对“四人帮”的世纪审判中,18名律师参与诉讼,张思之、韩学章10名律师作为辩护人出现在最高人民法院的特别法庭上。
在这场审判中,中国律师的身影格外引人关注。
这场“世纪审判”,让全国、乃至全世界见证了中国律师的风采,也宣告着新中国律师制度的重建迎来一个春天。
“在那种特定的执法环境中,律师还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作用,不是‘走走过场’。
”张思之说。
作为李作鹏的辩护人,张思之通过辩护为其免去起诉书中“参与在南方另立党中央”等两条重要罪名,最终,李作鹏获刑17年。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律师制度曾一度出现空白。
“1950年至1954年,是律师制度的酝酿胎育时期,1954年至1957年是制度的初创阶段,1958年夭折,延至1979年,随着改革开放,法治建设的恢复,重建中国律师制度随即摆上议事日程。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范文精选2篇【篇一】改革是什么呢?改革就是改变旧制度、旧事物。
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是各种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经济、宗教组织作出的改良革新,相较于革命以极端的方式推翻原有政权以达成改变现状的目的,改革是指在现有的政治体制之内实行变革。
通常一个改革是否能成功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命运,若成功可让该国走向稳定局势,若失败可能遭致内乱或冲突。
改革对于国家决策上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落实到我们自身,是每一项制度,每一项要求上的转变。
在落实国家改革的各项要求上,我们应该净化自身内在修养,坚决拥护党中央的各项决定,身体力行切实做好党中央的各项工作,稳赚实干,在为国家改革的道路上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一名坚决拥护共产党的党员,我有理由相信,也不容质疑党对于国家改革发展的正确道路,任何的决定,对于党中央必定思量已久,一切的改革都是源于对人民更好的生活的诉求与向往。
我们应该从中汲取经验,寻找启发,力求完美。
我们应坚定不移把全面深化改革引向深入提供了根本遵循。
要提高政治站位抓落实,观大势谋全局,盯着抓反复抓,确保中央和省委各项改革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要坚持问题导向抓落实,有针对性地推出一批事关战略全局、长远发展、人民福祉的改革举措,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邓小平曾说过,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
改革有困难,不改革会更困难。
走过30多年改革历史的今天,我们对改革理解得更全面也更透彻,改革要更有力度,要上更高台阶。
【篇二】回想童年的记忆里,没有随处可见的广告标语,没有随时可查的移动WI-FI,那时的记忆里,父母房间里摆放着的闪着雪花点的三元电视机已是稀罕玩意儿,可惜房门也是常锁上的。
童年的趣事就是三两小伙伴躲猫猫、跳房子、逗乐子。
翻查资料,原来如此孤陋寡闻。
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改革开放40年征文7篇【篇一】40年波澜壮阔,40年砥砺奋进,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一部发展进步的壮丽史诗,昂首行进在实现伟大梦想新的征程上。
改革开放40年,中国从当年经济面临崩溃的“欠发展国家”,成长为“最有活力的新兴经济体”,民族复兴迎来了光明前景。
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极大解放和发展了中国社会生产力。
改革是解决矛盾、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40年来,从推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每一次重大改革,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中国共产党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融入到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中、党的先进性建设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求、带来了人民群众的富足、促进了人民群众的“人生出彩”。
“事之当革,若畏惧而不为,则失时为害。
”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中国经济必将培育新动能、焕发新活力,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
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上下求索、锐意进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具有正确的目标和道路,才能走在历史前列。
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
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出现错误,就是颠覆性错误,就会付出难以挽回的代价。
我们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进、胜利的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走“中国路”,圆“中国梦”,是当代中国最耀眼的时代主题。
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敞开胸襟、拥抱世界,积极作出了中国贡献。
中国40年改革开放,不仅全面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开幕式上指出:“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敞开胸襟、拥抱世界,积极作出了中国贡献。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四篇记得小时候,有一次不知从何处飘来一个汽球,掉到姨丈家的院子里,汽球下面还捎着些图书和牛肉干等食品。
这真是天上掉下来馅饼!我立刻被精美的图书所吸引,图书上有许多彩色图片,现在只能想得起其中的一幅:在一部小货车上,几个人正忙着搬运一些电视机;至于上面的文字与数据,我是不感兴趣的。
当我把图书拿出去到处炫耀的时候,小伙伴们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这让我感到很满意。
在我的记忆里,这一次经历总带着神秘的色彩,直到后来才知道,这是台湾那边搞的什么“宣传攻势”,目的是宣扬台湾经济发展的成果,油然一笑。
我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真正能够记事要到八十年代中期,那时候的中国正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
改革开放**年,就是我这一生的前**年。
一路走来,蓦然回首,目睹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其间的感触已不能简单地用“惊讶”来形容。
在我成长的记忆里,父辈们不止一次地在我耳边提起“工分”、“集体”这类词语。
七十年代中期物资还很匮乏,村民们是“一起干活一起吃饭”,大米平时吃得很少,主要粮食是地瓜,买油要油票,买肉要肉票,买布要布票,而“油肉布”票要用“工分”兑换。
“工分”是由“集体”根据个人劳动生产的贡献评定,因此劳动力多的家庭能够得到更多的“工分”。
照明用柴油灯,没有电视、报纸,每到夏日的夜晚,村民们便聚在祖宅前的大广场听广播,这是他们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也是在每日的辛劳过后能够得到的唯一的休闲娱乐。
那时候父亲负责管理村里的一个林场,带着十几个人守着一个山头。
那座山距我们村很远,据说是不知哪一代的祖先置下的“产业”,目的是保证子孙后代有柴火做饭。
父亲说,当时生产队唯一的一辆自行车是专用的运输工具,他们隔三岔五要千里迢迢地把木柴运回村里。
这种景况一直持续到七十年代末。
邓小平同志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摆脱贫穷。
“平均主义”、“大锅饭”必然要被历史所抛弃。
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确立,极大鼓舞了广大的中国农民,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6篇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的纪念一年,这是一个伟大的纪念日,下面给大家带来的就是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16篇,有需要的一起来欣赏一下吧!(篇一)1978年,我们上路。
从那时起,中国踏上疾驰向前的高速列车。
从农村到城市,从农民到市民,从农田到工厂,大潮澎湃,风云激荡。
**年,尽管弹指一挥间,却已是旧貌换新颜。
**年,我们再回首。
改革开放的阳光照耀,神州大地一派春色。
**年的记忆,虽然像老照片那样正在泛黄,但它作为历史的见证,已深深地镌刻在每个人心里——没有人能够忘记,没有人可以忘记。
因为,这是沧海桑田的**年,它改变了山岗、河流、田野与城镇,改变了我们认识生活、认识世界的目光。
这一切,是从1978年冬天开始的,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的命运和走向由此改变。
其时,绝大多数中国人浑然不觉,他们并不知道,一个伟大的目标已经确定。
从那时起,我们摈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全党工作的重点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宏图徐徐展开。
**年前,中国的改革开放从农村开始,然后逐渐向其他领域推开。
**年来,到处充满崛起和复兴的期盼,它带给所有人梦想,很多人也实现了梦想。
**年来,我们失去了什么,又获得了什么?或许没有人能给出一个标准答案,但放眼所及,仍可窥斑见豹——地主贫农等阶级身份取消了,人们已完全平等地享有各项民主政治权利。
“知青”消失了,他们的后代更有文化和知识,走上了与父母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大舞台。
粮票、肉票、菜票早已作废,“打牙祭”一词已让许多年轻人不知所云。
如今,钞票就可以买到一切副食品,人们每天餐桌上的食物,比昔日过年还要丰盛。
田间地头,人们依然忙碌,但已不再是挣工分,而是在耕耘和收获着自己的希望。
农民不再单纯地依赖土地了,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工挣下的不仅仅是油盐钱,而是幸福美好生活。
“臭老九”进入了历史的垃圾堆。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高校扩招等政策的实施,给了所有人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前行的司
法之路
回望历史,这从来都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路。值得感恩的是,无论
前方多么艰难险阻,仍然满是怀揣信仰的探路者;令人欣喜的是,尽
管此时已有霞光照耀,依旧不缺脚踏实地的筑梦人。
——致敬每一个坚守法律信仰的司法工作者
第一篇章
阳光照亮司法
看得见的公平,摸得着的正义。公开,让公平以看得见的方式实
现。作为连续三年蝉联中国司法文明指数第一的城市,上海也一直走
在司法公开的前端。迄今为止,上海高院已建立了以审判流程公开、
庭审活动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等为重点的十二大司法
公开智能服务平台。共向当事人推送案件节点信息381万余条;网络
庭审直播案件4651件,网上浏览量1.83亿人次;召开新闻发布会141
场,让正义以摸得着的方式存在。
“您好!欢迎拨打上海法院12368诉讼服务热线。”为了解决群众
面临的“案件立案再无声响”“诉讼不知进展何处”“电话找不到法官”
等诸多诉讼难题,上海高院于2014年正式开通建立了“上海法院12368
诉讼服务平台”,通过平台可以联系法官、查询案件、咨询诉讼、信访
投诉、提出建议、进行评价等等。该平台自启用以来,累计提供诉讼
服务593.36万次,日均服务达到3900余次,有效解决了案件查询难、
诉讼咨询难、联系法官难等问题,群众满意率99%。
第二篇章
司法保障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保障不能乏力。为适应国内外经济新形势的发展,
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自贸区的建立
成为长三角经济发展又一股强有力的推动,但在诸多领域全新的探索
和尝试也对法律的适用提出了更高的专业性要求。
为了应对这些新变化和新需求,力求司法保障,当年11月,浦东
新区人民法院自由贸易区法庭挂牌成立,作为面向自贸区的专业化审
判机构,将专门负责审理与自贸区相关的投资、商贸、金融、知识产
权等案件。
此外,在上海大力想要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征
程中,上海的司法也未曾落后。2014年12月,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成立,
作为知识产权审理的专门法院,将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体制机制改革,
服务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
为上海科创中心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司法环境保障。
第三篇章
科技创新司法
技术改变生活,司法绝不掉队。“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
“云计算”,这些一个个原本在科幻电影中才能听到的词和看到的情节,
如今却已开始一点一点地渗入人们的生活,并且在悄无声息中改变着
人们工作方式。在上海的司法领域,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