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专题2填空
- 格式:doc
- 大小:70.50 KB
- 文档页数:5
专题01 汉语拼音(学生版)第一单元 拼音考点一、易读错的字:(蓝色字体)稀疏.(shū) 杂.兴(zá) 锄.豆(chú ) 卧剥.(bō) 亡.赖(wú) 蛱.蝶(jiá) 翁媪.(ǎo) 相媚.好(mèi ) 徐.公店(xú) 篱.笆(lí) 茅檐.(y án ) 老翁.(w ēng ) 构.成(gòu ) 芍.药(sháo ) 鸡冠.花(gu ān ) 朴素.(sù) 率.领(shuài ) 倘.若(t ǎng ) 和谐.(xié) 踏.步(t ā) 凤.仙(fèng ) 慰藉.(jiè) 帐.子(zh àng ) 闪烁.(shu ò) 闪电一瞥.(pi ē) 河滩.(t ān ) 饱胀.(zh àng ) 锐.利(ru ì) 蝙蝠.(fú) 暖和.(huo ) 绮.丽(qǐ) 应和.(hè) 谈.心(tán ) 高耸.(sǒng) 卜.落卜.落跳(b ǔ) 纤.细(xiān ) 丝绸.(chóu ) 回旋.(xuán ) 失眠.(mián) 清平乐.(yuè) 二、必考多音字:第二单元 拼音考点一、易读错的字:(蓝色字体)松脂.(zhī) 渗.水(shèn ) 拂.(f ú)拭 汹涌澎.湃(pén p ài )挣扎.(zhá)晌.午(shǎng)挣.扎(zhēng)掸掸..翅膀(dǎn)迟钝.(dùn)不仅.(jǐn) 隧.道( suì) 前俯.(fǔ)后仰(sà)地响粘.稠(nián) 繁衍.(yǎn)膨.胀(péng ) 飒飒..敏捷.(jié) 栖.息(qī)开辟.(pì)崭.新(zhǎn)不懈(xiè)除臭(chòu)蔬(shū )菜乒乓(pīng pāng)杀菌(jūn)死亡率(lǜ)病灶(zào)将来(jiāng)蜿(wān)蜒今朝(zhāo)载(zài)人里程碑(bēi)火焰(yàn )先驱(qū)实践(jiàn)飞船着(zhuó)陆实施(shī)苍穹(qióng)琥珀.(pò) 嫦娥奔(bèn)月渗(shèn)出癌症(zhèng)拍摄(shè)着(zhuó)陆场(chǎnɡ)二、必考多音字:zhèng(挣脱)一、易读错字:(蓝色字体)漫灭.(miè)藤.(téng)萝躲.(duǒ)避膝.盖(xī)倒.翻(dǎo)交叉.(chā)拥挤.(jǐ)重.叠(chóng)绽放(zhàn)花穗.(suìì)白桦.(huà)姗姗..来迟(shān)潇.洒(xiāo ) 涂抹.(mǒ mā) 金晖.(huī) 朦胧..(méng lóng ) 炫.耀(xuàn) 尘垢.(g òu ) 白雪皑皑..(ái ) 徜徉..(cháng yáng ) 胆怯.(qi è) 曝.晒(pù) 赤.脚(chì) 阴霾.(m ái ) 晕.皱(y ùn ) 携.手(xi é) 屈.原(q ū) 陶渊.明(yu ān ) 杜甫.(f ǔ) 韩愈.(yù) 龚.自珍(g ōng ) 孟.浩然(mmèng ) 范仲.淹(zhòng )跋涉.(shè) 胆怯.(qiè) 刘禹锡(yǔ xī) 二、必考多音字:第四单元 拼音考点 一、易读错的字:(蓝色字体)解闷.(mèn ) 开辟.(pì) 屏.息(bǐng ) 无忧无虑.(lǜ) 遭殃.(yāng ) 疙.瘩(gē) 蹭.痒(cèng ) 枝折.花落(shé) 的.确(dí) 玩耍.(shuǎ) 暖和.(huo) 用身子蹭.(cèng ) 欺侮.(wǔ) 折.磨(zhé) 凄.惨(qī) 哼.声(hēng) 啄.食(zhuó) 啼.叫(tí) 可恶. (wù) 一撮.儿(zu ǒ) 田坝.(bà) 警戒.(jiè) 侍.候(shì) 从.容(cóng ) 看.守(kān) 净角.(jué ) 呵斥..(hē chì) 大模.大样(mú) 叫嚣.(xiāo ) 奢侈.. (shē chǐ) 窥伺..(kuī sì ) 供.养不周(ɡōn ɡ) 郑.重(zhèng ) 狂吠.(fèi ) 局促.(cù) 一丝不苟.(gǒu ) 掘.地(jué) 引吭.大叫(háng )二、必考多音字:供第五单元拼音考点一、易读错的字:(蓝色字体)刹.那(chà)刹.车(shā) 荷花(hé) 重荷.(hè )不仅.(jǐn)努力(nǔ)稍微(shāo)系绳子(jì)蜿.蜒(wān)漆黑(qī)上源(yuán)盘曲.(qū)而上浙.江(zhè)仿佛(fú)一簇.(cù)呈(chéng)粉红色臀部(tún)狭窄(zhǎi)镶边(xiāng)戈.壁(gē)矫.健(jiǎo)琉璃(liú)画舫(fǎng)颐和园(yí)横槛(jiàn)远眺.(tiào)萦.绕(yíng)佛.香阁(fó)二、必考多音字:qū(曲折)shā(刹车)第六单元拼音考点一、易读错的字:(蓝色字体)家贫.(pín) 辛勤.(qín ) 老媪.(ǎo) 萤.火( yíng) 胤.(yìng) 恭.(gōng) 练囊.(náng) 还.(hái)卒业 盛.饭(chéng ) 卒.业(zú) 笤帚..(tiáo zhou ) 盛数..十萤火(ch éng shù) 铁杵.(chǔ) 枪栓.(shuān ) 扭.动(niǔ) 漩涡..(xuán wō) 姥.爷(lǎo) 捆绑.(bǎng) 劫.难(jié) 晋.察冀(jìn ) 吆.喝(yāo hè) 枕.头(zhěn) 扒.开(bā) 趁.其不备(chèn ) 尸首.(sh ǒu ) 扭.打(niǔ) 嘴唇.(chún ) 塞.在怀里(s āi ) 倔.强(jué) 老媪.(ǎo) 叮嘱.(zhǔ) 推推搡搡....(tuī sǎng ) 嘹.亮(liáo ) 倔强.(jiàng) 轮廓.(kuò) 鼓鼓囊囊..(nāng) 风靡.(mǐ) 蹿.进(cuān) 人才济济..(jǐ) 妨.碍(fán ɡ ài) 画框.(kuàng) 山楂.片(zhā) 蹬.腿(dēng) 一声不吭.(kēn ɡ) 祈.求 ( qí ) 葵.花(kuí) 雪屑.(xiè) 捋.下来(luō) 污.迹 ( wū) 搓.手(cuō) 遗憾.(hàn ) 啧啧..赞叹(z é z é) 颠覆.(f ù) 纸屑(xiè) 污迹(wū jì) 遗憾(yí hàn ) 咯.吱(g ē ) 麦穗.(su ì) 沮丧(jǔ) 抚摸(fǔ mō) 二、必考多音字:第七单元 拼音考点一、易读错的字:(蓝色字体)洛.(luò)阳 玉壶.(hú) 单.于(chán) 芙蓉..(fú rón ɡ) 遁.逃(dùn ) 王冕.(miǎn ) 洗砚.池(yàn ) 塞.下曲(sài) 剖.(pōu)开 遇难.(nàn) 葬.身(zàng) 乾.坤(qián kūn) 湍.急(tuān) 薄.(bó)雾 汹.涌(xiōn ɡ) 焉(yān) 主宰.(zǎi) 调遣.(qiǎn) 山脉.(mài) 机械.师(xiè) 弥.漫(mí) 穿梭.(suō) 酣.睡(h ān) 估.计(g ū) 船舷.(xián ) 措.施(cuò) 蓦地(mò) 猝.然而至(cù) 须臾.(yú) 裸.身(lu ǒ) 战役.(yì) 势不可当.(dāng ) 屡.次(lǚ) 摧.毁 (cuī) 胸膛.(tán ɡ) 牺.牲(xī) 枪弹.(dàn ) 谦卑.(bēi) 宰.相(zǎi) 包蕴.(yùn ) 泰.山(tài ) 竹杖.(zhàng ) 敞.开(chǎng ) 拘.束(jū ) 扁担.(dān ) 拴.着(shuān ) 耽.误(d ān ) 黑黝黝..(yǒu ) 平衡.( héng) 歇.脚(xi ē) 挑.山工(tiāo ) 和蔼.(ǎi) 贤.惠(xián ) 悲戚.(qī) 慷慨..(kāng kǎi) 彬.彬有礼(bīn) 肇祸(zhào ) 心急如焚.(fén) 焦躁.不安(zào ) 二、必考多音字:第八单元 拼音考点一、易读错的字:(蓝色字体)介.绍(jiè) 矩.形(jǔ) 撵.走(niǎn) 舔.食(tiǎn) 烫.伤(tàn ɡ) 拽.下来(zhuài) 向日葵.(kuí) 翻.(fān)瘦.小(shòu) 妖.怪(yāo) 乖乖..(ɡuāi) 重惩.(chéng ) z ǎi(记载)不禁.(jīn ) 硕.果(shuò) 允.许(yǔn) 冲.着他摇尾巴(chòng ) 砌.墙(qì) 覆.盖( fù) 呼啸.(xiào ) 一缕.(lǚ ) 惩.罚(chén ɡ) 脸颊.(jiá) 搂.抱(lǒu) 凋.谢(diāo ) 斥.责(chì)睫毛(jié) 喜讯(xùn ) 抚弄(fǔ) 晨曦 (x ī) 旗帜( zhì) 港口(g ǎng) 宴会(yàn) 永恒(héng ) 仪式(yí) 抚摸(fǔ) 挽留(w ǎn ) 垫子(diàn ) 倔强(jiàng ) 舷窗(xián ) 颤抖(chàn ) 硫.皇(liú) 亲昵.(nì) 矢.车菊(shǐ) 二、必考多音字:一、选择题1.(2022·广东广州·四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 .冲.(chōng )着 倔强.(jiàng ) B .负荷.(hè) 挣扎.(zhā) C .曝(pù)晒 唱和(hè) D .丰硕.(suò) 捆.(kǔn )绑2.(2022·广东广州·四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负荷.( hè ) 挣扎.( zhā ) 屏.息(píng ) 倔强.( jiàng ) B .乾.坤( qián ) 勤.奋( qíng ) 窥伺.(sì) 炫.耀( xiàn ) C .慰藉.(jì) 乒乓.( pāng ) 慷.慨( kāng ) 澎湃.( bài ) D .徜.徉(cháng ) 呼啸.( xiào ) 琥珀.( pò ) 解闷.( mèn ) 吓xià(吓唬) 禁jīn(情不自禁) hè(恐吓) jìn(禁止) 冲chōng(冲锋) 都dū(都市)chòng(冲劲儿)dōu(都有) 真 题 演练3.(2022·广东湛江·四年级校考期末)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A.摧.毁(chuī)恭.敬(ɡōnɡ)嘱咐.(fù)率.领(shuài)B.敷衍.(yán)病症.(zhēnɡ)倘.若(tǎnɡ)杀菌.(jùn)C.和蔼(ǎi)遭殃.(yānɡ)矩.形(jǔ)嘹.亮(liáo).D.曝.晒(pù)撵.人(niǎn)面颊.(xiá)石笋(sǔn)4.(2022·广东江门·四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重荷.(hé)荷.叶(hé)荷.塘(hé)B.折.断(zhé)折.本(shé)折.腾(zhē)C.荧屏.(bǐng)屏.息(bǐng)屏.幕(píng)D.看.守(kàn)看.见(kàn)看.重(kān)5.(2022·广东韶关·四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词语中,带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只填序号)A.引吭.(háng)大叫栖.(qī)息B.屏.(píng)息凝视慷慨.(kǎi)C.枝折.(zhé)花落酣.(hān)睡D.挣扎.(zhá)欺侮.(rǔ)6.(2022·四川成都·四年级统考期末)下面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枝折.(shé)花落解剖.(pō)蹭.(cènɡ)饭徜.(chánɡ)徉B.屏.(pínɡ)息凝视栖.(qī)息譬.(pì)如应和.(hè)C.引吭.(hánɡ)高歌脸颊.(jiá)砌.(qì)墙箭矢.(shǐ)D.一刹.(shà)那病灶.(zào)窥伺.(sì)浙.(zhè)江7.(2022·湖南常德·四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划线字汉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杜甫(fŭ)嗡(wēn)嗡砌(qì)墙慷慨(kài)B.细菌(jūn)倘(tǎng)若蜿(wān)蜒毙(bì)命C.出塞(sài)倔强(qiáng)蕴(yùn)含亲昵(ní)D.血脉(mài)污垢(hòu)冰雹(báo)曝(bào)光8.(2022·湖南永州·四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重荷.(hè)一刹.那(shà)B.剖.开(pōu)晕.车(yùn)C.倔.强(juè)湍.急(tuān)D.悲戚.(qì)单.于(chán)9.(2022·湖南株洲·四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捣.衣(dăo)嘴唇.(cún)遁.逃(dùn)B.栖.息(xī)沮.丧(jŭ)铁杵.(chŭ)C.陡峭.(qiào)捆.绑(kŭn)搓.衣板(cuō)10.(2022·湖南衡阳·四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A.倔.强(juè)宾.客(bīng)机械.(xiè)B.绮.丽(qǐ)松脂.(zhī)窥伺.(shì)C.徜徉.(xiáng)砌.墙(qì)曝.晒(bào)D.澎湃.(pài)供.养(gōng)欺侮.(wǔ)二、信息匹配11.(2022·广东广州·四年级统考期末)判断加点字读音是否全部正确。
国家开放大学《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形成性考核作业1一、填空(30分,错一处或回答不完整扣1分,不倒扣):1.公元100年,著名学者许慎完成了(《说文解字》),此书是汉字学的奠基之作,它的面世,标志着(汉字学的创建)。
2.“字原”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从文字产生的时间顺序上说的,“字原”就是最初产生的字,因此,又被称为“字母”、“母字”。
今人或称之为“初文”)。
一个是(从文字构成的逻辑顺序说的,“字原”就是构成整字的基本部件,有了这些基本构件,才能构成整字,因此,被称为“字原”,今人或称其为“字素”、“汉字构件”)。
3.古文字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具体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期的简帛文字)。
古文字学是(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
4.汉字改革从(甲午战争之后)研制拼音文字开始,代表人物和著作主要有(卢戆章《一目了然初阶》、王照《官话合声字母》、劳乃宣《增订合声简字谱》、《重订合声简字谱》)。
5.关于汉字的来源主要有以下说法(汉字神授说:汉字西来说:汉字自源说)。
6.汉字主要来源于(原始绘画)。
7.汉字产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创制期,约在距今10000年至5500年前后,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时华夏文字的一种);一个是(汉字体系形成阶段,约在距今5500年至4000年前后,这一时期的文字是商代文字的直接源头)。
8.商代文字指的是(是公元前1600---前1046年间商代使用的文字),按其载体分,有(甲骨文、金文、陶文)。
9.商代文字的主要特征是(般商文字的形体保留着明显的图画特征);表意方式属于(象形表意)。
10.周代代表性文字是(金文)。
11.简帛文字指(书写在简牍与缣帛上面的文字)。
12.秦文字指(秦统一后的文字;小篆是秦朝制定的标准文字,它是在大篆的基础上改进的文字)。
主要特点是(小篆保留了大篆“引书”的基本特点,安排疏密均匀,但单字所用的笔画要比大篆省减得多。
xx学院成人教育《古代汉语专题》试卷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0分)1、汉字的形体演变,以之际的变化最为剧烈,一般以之作为古今汉字的分野。
前于此的是古汉字阶段,以为其殿军,后此于的是隶楷阶段,以隶书的出现为其开端。
2、六书理论在中国文字学史上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
所谓“六书”是指:象形、、、形声、转注、假借。
3、我国第一部字典《》是由东汉著名文字学家编撰的。
4、某个多义字的几个意义中,有一个意义或几个意义后来用另一个字来记录,原先的这个多义字与后来的另一个字便组成一对字。
5、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它们的写法不同,但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可以替代的,就是一组字。
6、词义的引申方式有三种类型,即连锁式、和综合式。
7、《》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种阅读古典作品的工具书,也是我国关于古代语文的“训诂”方面的代表作。
二、选择题(30分)1、下列汉字都属于象形字的一组是()A、龟贝燕鼎B、网鹿休莫C、末面旦虽D、新腾姻凹2、对下列汉字的本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控(开弓)把(握)捉(握持)扬(用双手举起)B、及(追及前人)受(接受)采(采摘)圣(听觉灵敏)C、睦(目顺)访(广泛地咨询)诚(言语诚实)宇(屋檐)D、扉(门扇)闱(宫中的门)圃(果园)表(外衣)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括号内的字不构成古今字的是()A、将食,张.(胀),如厕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影)从C、臣愿奉.(捧)壁往使D、晋国、天下莫.(暮)焉4、下列句子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A、下无倍畔之心B、寡人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
C、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D、疆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5、下列各项中全是偏正式复合词的是()A、布衣天下诸侯君子B、先生不肖黄泉干戈C、红颜元帅风雨贫乏D、艰难美丽好歹中国6、下列联绵词的语音形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崔嵬峥嵘逍遥从容B、陆离踌躇磊落妖娆C浩荡跋扈颠沛缱绻D、赳赳关关蟋蟀滂沱7、下列句中不含偏义复词的一项是()第 1 页共4 页。
现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1-4答案(电大)《现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一)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名词(每词2分,共10分)1.普通话:2.方言:3.声调:4.音节:5.复韵母:二、填空(20分,每空1分)1.()是在2000年10月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并于()起实施。
2.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通用语言是指()。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六条对于()的使用情况作了明确规定。
4.三大语文运动是指()、()、()。
5.用汉语拼音给“海员、海岸、海洋、海啸、海峡、海轮、海鸥、海鲜”这些词注音,其中()和()要使用隔音符号。
6.汉语拼音方案采用拉丁字母构成,其中字母()记录普通话语音不使用,字母()和()就其对音节的分界而言,主要用作隔音符号。
7.汉语的音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8.汉语拼音方案声调表示方法采用的是(符号)标调法。
9.在注音时可以省略韵腹的韵母是()、()、()。
10.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
三、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20分,每小题2分)1.文学作品对民族共同语的推广具有很大的影响。
2.汉语拼音方案规定i行、u行、ü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时,要使用y、w,其目的是要把26个拉丁字母都使用上,避免浪费字母。
3.iou、uei、uen三个韵母,在使用中有时候省略韵腹,有时候省略韵头。
4.在给汉字注音时,字母i只有充当韵腹时,上面的一点才能省略。
5.韵母ü的原形在拼音时永远不会出现,因为注音时上面两点按拼写规则要省略。
6.普通话要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
7.韵母iang的韵腹在中间,所以这是中响复韵母。
8.普通话声母Z和zh发音方法完全相同,只是发音部位不同。
9.语音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个要素,汉语声调是由音长变化决定的。
10.每个韵母都必须有韵头、韵腹和韵尾三部分。
四、综合分析应用题(20分)1.描写下面的音素的发音特点(5分)。
现代汉语词性及专题训练、答案篇一一、现代汉语词性基础知识回顾在现代汉语中,词性是对词语语法功能的分类。
主要的词性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等。
1. 名词定义:表示人、事物、地点、抽象概念等的名称。
例如“学生”“书本”“北京”“思想”。
特点: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一般不能受副词修饰(特殊语境除外)。
例如“一个学生”,不能说“很学生”。
2. 动词定义: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存在、变化等。
如“跑”“想”“有”“变成”。
特点:能受副词修饰,如“很跑”是错误的,但“快跑”正确;大部分动词可以带宾语,如“看书”。
3. 形容词定义: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等。
如“美丽”“高大”“柔软”。
特点:能受副词修饰,如“很美丽”;可以作谓语、定语、状语等,如“花很美丽(谓语)”“美丽的花(定语)”“美丽地盛开(状语)”。
二、专题训练题目1. 指出下列词语的词性:热爱(动词)勇气(名词)忽然(副词)个(量词)可爱(形容词)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他在教室看书。
(“在”:介词)我和他都是学生。
(“和”:连词)她高兴得跳了起来。
(“得”:助词)哇,好漂亮的花!(“哇”:叹词)三、答案1. 热爱:动词;勇气:名词;忽然:副词;个:量词;可爱:形容词。
2. 以上对各加点词词性的判断都是正确的。
四、解析1. 第一题解题思路着眼点在于每个词语在语法结构中的常见功能。
对于“热爱”,它表示一种动作性的情感倾向,能受副词修饰(如“很热爱”),所以是动词。
“勇气”是表示抽象概念的名称,符合名词的定义。
“忽然”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上的突然性,是副词。
“个”是用来计量的单位,是量词。
“可爱”描述事物的性质,能受“很”等副词修饰,是形容词。
这里没有特别的陷阱,只要熟悉词性的基本定义和特点就能准确判断。
2. 第二题解题思路对于“在教室看书”中的“在”,表示动作发生的地点,是引出地点状语的介词。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科《古代汉语专题》课程复习题A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参考答案在试卷后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文言文是指以_______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 作品。
2.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象形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月是 也。
”3.六书的内容为:象形、指事、会意、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 “牕(窗)户之上,列钱青琐。
”中“牕”和“窗”是一对________字。
5.“收获”的繁体字写作_____________。
6.汉字发展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__。
7.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一个很大的差别,从词汇上看,现代汉语以复音词为主,古代 汉语是以________词为主。
8.“杂然相许”中“杂然”是_________式复音词。
9.我国第一部根据字形分析本义的专著是_______________。
10.词义引申的规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从实义到虚义。
11.“汤”的古义是“热水”,今义是“菜汤、米汤”,这属于___________。
12.古代汉语中特殊指示代词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13.上古音是指先秦两汉时期的语音,以_______________音系为代表。
14.西汉________为《诗经》作传,东汉_______为《诗经》作笺。
二、按照六书理论分析下列汉字并指出其本义。
(每个2分,共10分)1.牛2.朱3. 取4.顾5. 莫三、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1.古今字1。
《古代汉语专题》(基础汉字学教程)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提示一、填空1、《说文解字》;汉字学的创建。
2、所谓“字原”,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从文字产生的时间顺序上说的,“字原”就是最初产生的字,它们是派生出其它字的字,因此,又被称为“字母”、“母字”。
今人或称之为“初文”。
一个是从文字构成的逻辑顺序说的,“字原”就是构成整字的基本部件,有了这些基本构件,才能构成整字,因此,被称为“字原”,今人或称其为“字素”、“汉字构件”。
3、古文字,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具体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期的简帛文字。
古文字学是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
4、甲午战争之后;卢戆章《一目了然初阶》、王照《官话合声字母》、劳乃宣《增订合声简字谱》、《重订合声简字谱》。
5、汉字神授说;汉字西来说;汉字自源说。
6、原始绘画。
7、一是创制期,约在距今10000年至5500年前后,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时华夏文字的一种。
一是汉字体系形成阶段,约在距今5500年至4000年前后,这一时期的文字是商代文字的直接源头。
8、公元前1600---前1046年间商代使用的文字。
按其载体分有甲骨文、金文、陶文。
9、殷商文字的形体保留着明显的图画特征;象形表意。
10、金文。
11、书写在简牍与缣帛上面的文字。
12、秦文字,指秦统一后的文字;小篆是秦朝制定的标准文字,它是在大篆的基础上改进的文字。
小篆保留了大篆“引书”的基本特点,安排疏密均匀,但单字所用的笔画要比大篆省减得多。
小篆的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符号性进一步增强。
字形结构开始统一化、定型化,规整化,在同一处写的文字,大小完全一致,字的外形呈长方形,汉字的方块型特征基本形成。
13、符号表意文字;形体已经与它所表示的那个词所代表的事物形象脱离了关系,而仅仅作为该意义的符号而存在。
14、字体的变化。
15、主要是隶书和楷书,另外还有两种辅助性字体:草书和行书。
16、隶书是在篆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字体,其特点是把篆书圆转绵长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
《现代汉语专题》形成性查核册〔一〕参考答案一、解释以下名词〔每词2分,共10分〕1.普通话:即“现代尺度汉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尺度音,以北方话为根底方言,以典型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尺度。
2.方言:方言是语言的变体。
3.声调:声调指整个音节的上下升降的变化。
4.音节:音节是读音的底子单元,任何单词的读音,都是分解为一个个音节朗读。
5.复韵母:韵母有单韵母和复韵母之分。
只包含一个元音的,叫单韵母;包含几个元音或者由元音、辅音组合而成的,叫复韵母。
二、填空〔20分,每空1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在2000年10月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并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
2.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通用语言是指〔普通话和尺度汉字〕。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六条对于〔方言〕的使用情况作了明确规定。
4.三大语文运动是指〔切音字运动〕、〔国语运动〕、〔白话文运动〕。
5.用汉语拼音给“船员、海岸、海洋、海啸、海峡、海轮、海鸥、海鲜〞这些词注音,此中〔海岸〕和〔海鸥〕要使用隔音符号。
6.汉语拼音方案采用拉丁字母构成,此中字母〔v〕记录普通话语音不使用,字母〔y〕和〔w〕就其对音节的分界而言,主要用作隔音符号。
7.汉语的音节可以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局部。
8.汉语拼音方案声调暗示方法采用的是〔符号〕标调法。
9.在注音时可以省略韵腹的韵母是〔iou〕、〔uei〕、〔uen〕。
10.普通话的根底方言是〔北方方言〕。
三、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20分,每题2分〕1.文学作品对民族共同语的推广具有很大的影响。
正确。
比方北方话,在全国的重大影响与我国古代文学名著在全国的传布有比拟密切的关系,这些文学名著的传布在客不雅上起到了推广北方话的作用。
2.汉语拼音方案规定i行、u行、ü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时,要使用y、w,其目的是要把26个拉丁字母都使用上,防止浪费字母。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科《古代汉语专题》课程复习题A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参考答案在试卷后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文言文是指以_______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
2.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象形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月是也。
”3.六书的内容为:象形、指事、会意、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 “牕(窗)户之上,列钱青琐。
”中“牕”和“窗”是一对________字。
5.“收获”的繁体字写作_____________。
6.汉字发展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__。
7.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一个很大的差别,从词汇上看,现代汉语以复音词为主,古代汉语是以________词为主。
8.“杂然相许”中“杂然”是_________式复音词。
9.我国第一部根据字形分析本义的专著是_______________。
10.词义引申的规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从实义到虚义。
11.“汤”的古义是“热水”,今义是“菜汤、米汤”,这属于___________。
12.古代汉语中特殊指示代词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13.上古音是指先秦两汉时期的语音,以_______________音系为代表。
14.西汉________为《诗经》作传,东汉_______为《诗经》作笺。
二、按照六书理论分析下列汉字并指出其本义。
(每个2分,共10分)1.牛2.朱3. 取4.顾5. 莫三、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1.古今字1。
1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词2分;共10分): 1.大篆:大篆的名称始见于《汉书艺文志》。班固说:"史籀十五篇,周宣王时大史作大篆十五篇。” 2.石鼓文是指陕西凤翔发现的十个石碣的文字。唐初在天兴县即今陕西凤翔发现十个石碣因石碣形似鼓,故又称为石鼓。每个石鼓上刻着六七十个字的铭文,这些铭文主要是歌颂田猎宫囿的四言诗。据学者考证,这些石鼓约刻成于春秋战国之交,即秦悼公厉公之世。 3.浑言从器物的形制区别的角度解释的词义的,称为“别言”;不讲区别的,是“浑言”。“别言”就是今天说的专名,“浑言”就是今天说的通名。 4.假借字本字是与假借字相对的概念,最初为某词造的、字义与词义相一致的字叫做本字,与之相对的叫做假借字。 5.韵部以韵基为标准,把韵腹、韵尾相同的字归为一类,不同声调的字都包括在内,这样的音类通常称为韵部。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词5分;共30分): 1、如何判断一种文字的性质? 答:一种文字的性质,实际上就是这种文字属于何种类型,而文字的类型,是由构成这种文字的字符的特点来决定的。所谓"字符",就是文字的构成符号,可能是整个字,也可能是字的一部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字符的特点,以判定这种文字所属的类型。一、从字符的表意、表音作用来划分,文字可以分为象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二、从字符与语言中各要素的关系来划分,文字可以分为句意文字、表词文字、语素文字、音节文字、音素文字(字母文字)(关于句意文字、表词文字、语素文字、音节文字、音素文字的概念另外提供) 2、六国文字有什么特点? 答:六国文字的特点有二:一是草体或俗体流行。第二个特点:文字异形。 3、判定异体字的根本标准是什么? 答:判定异体字的根本标准在于要看几个不同的字形表示是不是一个词。这里说的是不是一个词,是指几个字原本表示的是不是一个词,而不是指后来的借用或混用。 从字与词的对应关系看,在确认异体字的时候,下面几种情况需要注意。 第一,有些字,在某一些意义上经常通用,后代的读音也相同,不能简单地看作异体字。 第二,有一些字,在意义和读音上有一定的联系,它们表示的词有同源关系,使用上也有交叉,但表示的毕竟还不是同一个词,所以也不能看作异体字。 第三,几个字意思根本就没有关系,表示的是不同的词,虽然在文献中常常混用, 也不能看作异体字。 4、同形字和假借字有什么不同? 答:同形字和假借字的区别在于同形字是在文字演变的过程中出现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把新出现的同形字看作一个创制的新字也未尝不可,而假借字是把已有的某个字借过来使用。一个是造字的问题,一个是字的借用问题,性质是不同的。其次,汉字的假借是有条件的,借过来的那个字要和借以表示的词的读音相同或相近,借用是“有选择”的,而同形字只是一种无意的偶合。 5、古代汉语中名词充当状语有那些类型 答:古代汉语名词作状语有表示时间、表示处所或方位、表示比喻、表示对人的态度、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或工具等几种类型。 6、韵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答:韵的构成条件是韵腹、韵尾和声调都相同。 三、标出下列诗的韵脚和韵部:(注韵脚和所押的韵部有错最多只扣2分。共4分。) 崔氏东山草堂 杜甫 爱汝玉山草堂静, 高秋爽气相鲜新。 有时自发钟磬响, 落日更见渔樵人。 盘剥白鸦谷口粟, 饭煮青泥坊底芹。 何为西庄王给事, 柴门空闭锁松筠。 韵脚:新、人、芹、筠 韵部:真部。 四.解释下列加线词的句中义和今义,并说明古今的意义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有区别字,也请写出:(每词2分,说明句中义和今义1分,说明古今变化或区别字;写出一项即可>1分。共14分): 1、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左传成公三年》) 于是:古:在这时候。古汉语是两个单音节词。 今:现代汉语实际一个词。表连接。 词义的转移。 2、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战国策齐策》) 地方:古:土地方圆。古汉语是两个单音节词。 今:土地。 词义的缩小。 3、不能行而言之,诬也。(《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诬:古:原指话夸大失实。 今:后来引申为欺骗。 词义的加重。 4、韩取聂政尸暴于市,悬购之千金。(《战国策韩策二》) 购:古:原指悬赏征求,重金收买。 今:后来指一般的买。 词义的减轻。 5、今子生文明之世,乃何自苦如此。(《南史陶潜传》) 文明:古:社会昌明。 今:一种风气。 词义缩小。 6、郑人击简子中肩,毙于车中。(《左传哀公二年》) 毙:古:原指一般的倒下。 今:后来指死亡。 词义的加重。 7、凡公女嫁于敌国,姊妹,上卿送之(《左传桓公三年》) 敌:古:指地位差不多。 今:与“友”相对。 词义的转移。 五.指出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说明判断的依据(每个2分,说明不完整的扣1分。共10分): 1.三子者出,曾皙后。 后:名词作动词。随后。 依据:两个名词相连。 2.尔欲吴王我乎?(《左传定公十年》) 吴王: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我成为吴王。 依据:名词出现在代词前面。 3.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 依据: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 4.寡君未知所过也。(《韩非子难四》) 过:名词作动词。犯错误。 依据:名词出现在“所”的后面。 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荀子劝学》) 水:名词作动词。游水。 依据:名词出现在助词“能、可、敢、欲”后面。 六.指出下列句中的宾语前置并说明其类型(每词2分。指出1分,说明类型1分。共10分): 1.景公问于晏子曰:“为政何患?”(《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何:疑问结构里,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2.以尧继尧,夫又何变之有?(《荀子正论》 何变:用代词“之”复指前置宾语。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己:否定结构中,代词宾语前置。 4.楚君之惠,未之敢忘。(《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之:否定结构中,代词宾语前置。 5.唇亡齿寒,其斯之谓与。(《谷梁传僖公二年》) 斯:用代词“之”复指前置宾语。 七.说明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词性、在句中的意义和语法作用(每词2分。说明词性、在句中的意义和作用各1分。共10分。):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论语季氏》) 夫:指示代词。那。 2
2.之二虫又何知。(《庄子逍遥游》) 之:指示代词。这。 3.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论语为政》) 或:无定代词。有的人。 4.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八年》) 莫:无定代词。表示广泛的否定。没有什么善。 5.(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陶渊明《桃花源记》) 寻:副词。不久。 八、标点和翻译古文(本文标点共X分,标点错X个扣1分(不倒扣)。X个译文单位,每个单位1分,意思对了即可给分;如有错别字酌情扣分。共X分): 1.郑子 产有 疾, 谓子 大叔 曰:“我 死,子 必为 政。唯 有德 者能 以宽 服民,其 次莫 如猛 夫火 烈,民 望而 畏之,故 鲜死 焉;水懦 弱,民 狎而 翫之,则 多死 焉:故宽 难。”疾 数月 而卒。大 叔为 政,不 忍猛,而 宽。郑 国多 盗, 【译文】郑子产患了病,对子太叔说:“我死后,您必定执政。只有有德行的人能用宽大来使百姓服从,其次就没有比严厉更合适的了。火猛烈,百姓看着就害怕它,所以很少有人死在火里;水懦弱,百姓轻视并玩弄它,反而死在水里的就很多;所以宽大很难。”病了几个月死去。子太叔执政,不忍心严厉而施政宽大。(结果)郑国盗贼很多, 2.子曰 :“君 子不 以口 誉人 ,则 民作 忠。 故君 子问 人之 寒则 衣之 ,问 人之 饥则 食之 ,称 人之 美则 爵之 。(《礼记表记》)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用空话讨人好感,那末民众就会兴起忠实的风气。所以君子询问人家是否寒冷,就要拿衣服给人家穿;询问人家是否饥饿,就要拿东西给人家吃;称赞人家德行美好,就要给人家爵禄。” 第二部分 词汇 一.说明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义和与现代汉语的差异: 1.相信:指互相信任;句中是两个词。现代汉语是一个词,信任。 2.伤心:指精神上受到伤害;句中是两个词。现代汉语是一个词,非常悲痛。 3. 当时:指法律要适应时代;句中是两个词。现代汉语是一个词,指特定的时间。 4. 由于:依赖于、凭借于;句中是两个词。现代汉语是一个词,表原因。 二.说明下列句中加线词语在句中的意义: 1.于是:在这个时候的意思。 2.得意:领会话中的旨趣。 3.妻子:指妻子儿女。 4.虽然:虽然如此。 5.知道:了解和掌握道。 6.地方:土地方圆。 7.其实:枳树的果实。 8.中间:从见面到“发病”。 9.自己:由自己。 10.甚至:指十分周到。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意义,并说明其中的连绵词或叠音词: 1. 斤斤:叠音词,明察。 2.陈陈:叠音词,指太仓里的陈粮。 3.望洋:仰视的样子,叠韵联绵词。 4.密勿:黾勉,努力,双声联绵词。 5. 怲怲:忧愁的样子,叠音词。 6.习习:微风和疏的样子,叠音词。 7. 迟迟:缓慢的样子,这里形容天一天一天变长。叠音词。祁祁:盛多的样子,叠音词。 8. 绸缪:叠韵联绵词,缠束的意思。 9. 须臾:双声叠韵联绵词,指时间短暂。 10. 仿佛:双声联绵词,指隐隐约约。 四.说明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词义和在句中的意义: 1.休祲:休,吉兆。祲,妖氛。句中只有“祲“的意思。 2.得失:得,得到。失,失去,过失。句中只有“失“的意思。 3.缓急:缓,慢。急,快。句中只有“急“的意思。 4.风雨:风,刮风。雨,下雨。句中只有“急“的意思。 5.车马:车,车子。马,马匹。句中只有“车”的意思。 6。异同:异,不同。同,相同。句中只有“异”的意思。 7.死生:死,死亡。生,活命,保全性命。句中只有“生”的意思。 8.利害:利,好处。害,祸害。句中只有“害”的意思。 9.出入:出,出去。入,进来。句中只有“出”的意思。 五、按照繁体字的意义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后来 皇后 怒髪冲冠 引而不发 五榖豊登 裏外 古文汇编 干戈 干事 主干 乾湿 一国两制 六.说明下列各组异体字的类型: 1.同为形声字,义符不同。 2.同为形声字,声符不同。 3.同为形声字,声符和义符相同,但位置不同。 4.造字方式不同。前一个是会意字,后一个是形声字。 七.阅读古注,说明句中的假借字: 1.“务”假借为“侮。” 2.“生”假借为“性。” 3.“时”假借为“莳”。 4.“信”假借为“伸”。 5.“辩”假借为“变”。 6.“由”假借为“犹”。 八.写出与句中加线词相对应的现代汉字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1昏——婚 2竟——境 3反——返 4取——娶 5保——堡 6左——佐 以上各组是古今字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