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图修改手顺
- 格式:pdf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5
梯形图的编辑技术课1、SBK 单步执行的编辑其中:R200.6 任选程序段跳过有效信号。
M00:(程序停止)当包含M00的程序段执行之后,自动运行停止。
当程序停止时,所有存在的模态信息保持不变。
用循环启动使自动运行重新开始。
M01:(选择停止)与M00类似,在包含M01的程序段执行以后,自动运行停止。
只是当机床操作面板上的任选停机的开关置1时,这个代码才有效。
对于DM00 (F 9#7)DM01 (F 9#6)DM02 (F 9#5)DM03 (F 9#4)分别对应着指定了的特殊辅助功能。
2、回零过程编辑对于K10.1的作用在于可以用手动在K值中置数,用来选择正或反方向回零。
而不用再次修改梯形图。
3、手轮进给轴的选择其中的对应关系如下:编辑结果上示。
4、手轮倍率的编辑真值表如下:5、轴选择输出信号(Y信号)的编辑6、速度倍率开关的编辑·使用子面板B1时,格雷码输出如下:其中,Xm+0.5是奇偶校验位·二进制码和格雷码的位对应关系:(4位的例子)·把格雷码变换成二进制码,使用异或(XOR),梯形图如下:关于倍率值转换:在进给过程中,对于速度倍率开关,对倍率进行译码过程中,对应关系如下:0000-0%-11-10%因为对-11进行二进制码转换为11110101 再对应于加权为10%。
-21-20%因为对-21进行二进制码转换为11101011 再对应于加权为20%。
下面的类似,都可以由上式推出来。
而手动移动时,倍率值的编辑则不是以机床操作面板上的显示值变化的:由于在手动中,G10,G11所变化的值需要再×0.01。
所以,要缩小100倍。
另外,空运行中的速度也是由该值决定的。
对于主轴倍率旋钮的设定:同样,X1.3为奇偶校验位。
注意:该倍率信号是高电平有效。
与进给倍率不同。
7、快速移动倍率信号(ROV1,ROV2)(信号地址G14#0,#1)快速移动倍率的倍率值如下:注:关于PMC轴的控制信号:8、关于M辅助功能的实现利用译码指令进行编辑:说明:在该译码指令中,形式指定的字节长度中存放的为二进制的数据。
PLC梯形图编程基础知识详解初学PLC梯形图编程,应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下面以三菱FX系列PLC为例,简单介绍一下PLC梯形图编程时需要遵循的规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本文虽以三菱PLC为例,但这些规则在其它PLC编程时也可同样遵守。
一,梯形阶梯都是始于左母线,终于右母线(通常可以省掉不画,仅画左母线)。
每行的左边是接点组合,表示驱动逻辑线圈的条件,而表示结果的逻辑线圈只能接在右边的母线上。
接点不能出现在线圈右边。
如下图(a)应改为(b):二,接点应画在水平线上,不应画在垂直线上,如下图(a)中的接点X005与其它接点间的关系不能识别。
对此类桥式电路,应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单向性原则,单独画出所有的去路。
如图(b)所示:三,并联块串联时,应将接点多的去路放在梯形图左方(左重右轻原则);串联块并联时,应将接点多的并联去路放在梯形图的上方(上重下轻的原则)。
这样做,程序简洁,从而减少指令的扫描时间,这对于一些大型的程序尤为重要。
如下图所示:四,不宜使用双线圈输出。
若在同一梯形图中,同一组件的线圈使用两次或两次以上,则称为双线圈输出或线圈的重复利用。
双线圈输出一般梯形图初学者容易犯的毛病之一。
在双线圈输出时,只有最后一次的线圈才有效,而前面的线圈是无效的。
这是由PLC的扫描特性所决定的。
PLC的CPU采用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
一般包括五个阶段(如图所示):内部诊断与处理,与外设进行通讯,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
当方式开关处于STOP时,只执行前两个阶段:内部诊断与处理,与外设进行通讯。
1,输入采样阶段PLC顺序读取每个输入端的状态,并将其存入到我们称之为输入映像寄存器的内在单元中。
当进入程序执行阶段, 如输入端状态发生改变.输入映象区相应的单元信息并不会跟着改变,只有在下一个扫描周期的输入采样阶段,输入映象区相应的单元信息才会改变。
因此,PLC 会忽视掉小于扫描周期的输入端的开关量的脉冲变化。
980TDb系列标准梯图说明一、梯形图信息:梯形图设计: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梯形图版本:V100128梯形图校验:2307梯形图备注:GSK980TDb系列标准梯形图二、K参数定义:三、980TDb系统I/O地址定义输出信号Y地址:四、功能说明:4.1尾座控制1、当尾座控制无效(K13.0=0)时,尾座控制M指令将报警;2、当尾座与主轴控制互锁时(K13.1=1)则在启动主轴前会先检测尾座进是否有效,当主轴启动后将不允许尾座退.4.2卡盘控制●相关参数:1、当卡盘控制无效(K12.0=0),执行卡盘控制M指令将报警;2、当检查卡盘夹紧(K12.1=1)时,卡盘未夹紧不可启动主轴,主轴启动后不得松开卡盘;3、K12.2用于选取卡盘夹紧输出是Y1.4还是Y1.5(当K12.2=0时则夹紧输出是Y1.4);4、当K12.3=0则延时参数设置的M代码执行时间后就认为卡盘操作完成,当K12.3=1时则需要检测到卡盘到位信号后才认为操作完成,如果在6S内没有接收到到位信号将报警;5、当DT18不为零时,卡盘输出时间达到DT18设置的时间后将关闭其输出;6、当用输入信号X0.2控制卡盘操作时则要主轴停止并延时D21所设时间后控制方有效.7、K17.7设为1,多主轴功能有效时,不检查卡盘到位信号。
4.3润滑控制1、当DT17不为零则自动润滑有效,此时每间隔DT16设置的时间后将输出润滑(时间为DT17所设);手动及指令也可以开启或关闭润滑输出,开启的时间为DT17所设(如此操作后计时将重新开始);2、自动润滑有效时,如K16.2设为1,则系统一上电就将润滑输出DT17设定的时间,K16.2设为0则上电后将需经过DT16设定的时间后才开始润滑。
3、当DT17=0则手动润滑有效,若参数No.112=0则输出将不会自动关闭,若不为0则输出时间达到N0.112设置的时间后将自动关闭润滑输出;4.4档位S0~S4输出控制开关量控制控制方式下有效。
第五章顺序控制梯形图的编程方法根据系统的顺序功能图设计梯形图的方法,称为顺序控制梯形图的编程方法。
编程方法:1、使用STL指令的编程方法2、使用起保停电路的编程方法3、以转换为中心的编程方法较复杂的控制系统的梯形图的典型结构。
CJ:条件跳转FEND:主程序结束5.1 使用STL指令的编程方法5.1.1 STL指令STL指令:步进开始指令,与母线直接相连,表示步进顺控开始。
RET指令:步进结束指令,表示步进顺控结束,用于状态流程结束返回主程序。
STL的操作元件为状态继电器S0~S899;RET无操作元件。
STL指令使编程者可以生成流程和工作与顺序功能图非常接近的程序。
指令使用说明(1) 每个状态继电器具有三种功能:驱动相关负载、指定转移条件和转移目标。
(2) STL触点与母线相连接,使用该指令后,相当于母线右移到STL触点右侧,并延续到下一条STL 指令或者出现RET指令为止。
同时该指令使得新的状态置位,原状态复位。
(3) 与STL指令相连接的起始触点必须使用取、取反指令编程。
(4) STL触点和继电器的触点功能类似。
在STL 触点接通时,该状态下的程序执行;STL触点断开时,一个扫描周期后该状态下的程序不再执行,直接跳转到下一个状态。
(5) STL和RET是一对指令,在多个STL指令后必须加上RET指令,表示该次步进顺控过程结束,并且后移母线返回到主程序母线。
(6) 在步进顺控程序中使用定时器时,不同状态内可以重复使用同一编号的定时器,但相邻状态不可以使用。
(7) 在中断程序和子程序中,不能使用STL、RET 指令。
而在STL指令中尽量不使用跳转指令。
(8) 停电保持状态继电器采用内部电池保持其动作状态,应用于动作过程中突然停电而再次通电时需继续原来运行的场合。
(9) RET指令可以多次使用。
使用STL指令时,GX Developer软件的表现方法。
5.1.2 单序列的编程方法控制要求:按了起动按钮X000后,应先开引风机,延时5s后再开鼓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