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书》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5
岩石书课文_岩石书课件教学设计课文《岩石书》出自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一天,川川和磊(ěi)磊到山上去玩儿,看到一位勘(ān)探队员叔(hū)叔,正趴(pā)在大石头上看什么。
“叔叔,您在看什么?”“我在读书呢!”“书在哪儿呢?”“岩石就是书哇!你们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c è)厚厚的书吗?”磊磊说:“这书上有图画吗?”叔叔说:“有,这是树叶,这是贝壳。
那块石头上,还有一条小鱼呢,它叫鱼化(huà)石。
”“这书上写着什么呢?”川川和磊磊一起问。
“哦(ò),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密林。
地上不但长着小花、小草,还有许许多多的小昆(ūn)虫。
后来,这块陆地沉下去了,变成了大海。
又不知过了多少万年,地壳[qiào]又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山。
”“读了这些书有什么用呢?”川川还是有点不明白。
“用处可大呢!这些书会告诉我们,哪座山下埋着煤炭(méitàn),哪座山下埋着铁(tiě)矿石,哪里有金矿,哪里有银矿……读着读着,你一定会高兴地想:我们的祖国多么富饶(fùráo)哇!”“太好了,太好了!”川川和磊磊一齐跳起来,拍着手说,“我们长大了,也来读这本大书!”【学习目标】(一)认识11个字:叔、趴、册、化、哦、昆、煤、炭、铁、富、饶。
会写8个字:册、化、但、像、叔、岩、层、座,以及“化石、不但、叔叔、岩石”等词语。
(二)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通过阅读,理解勘探队员为什么把岩石称作“书”。
(三)教育学生要热爱大自然,努力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四)会填写学过的量词。
【教学方案一】(一)课前准备(略)(二)识字写字1识字。
本课要求认识的汉字有11个。
要引导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用形象识记、部件识记等方法记字形。
如:册:平舌音。
可以这样记:中间的“一”就像一根线把很多竹片(纸张)穿在一起,成一册书。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岩石书》教材分析教材概述《岩石书》是一篇生动有趣的儿童科普读物,它通过寓言的方式讲述了石头在地球上的形成历程和石头的“性格”。
本文让孩子们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了自然界的奥妙,培养了他们对自然的关注和好奇心。
教材特点1.生动有趣,用寓言的形式讲述了自然界的奥妙,易于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2.语言简单易懂,富有想象力,适合二年级孩子的阅读理解。
3.文中通过“岩石人物”的人性化描述,让孩子们了解“石头”的特点,培养他们关注自然、发现自然并关爱自然的意识。
教学目标1.了解石头在地球上的形成历程,对地球的变迁有基本的认识。
2.通过岩石人物的描述,了解石头的“品性”,培养孩子怜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3.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石头在地球上的形成历程。
2.了解文中的岩石人物,认识石头的“品性”。
教学难点1.引导孩子们形成自己的想象,去理解作者的表述和想法。
2.帮助孩子们理解文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如“火山喷发、地震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石头在地球上的形成历程。
2.初步认识《岩石书》。
教学重点1.了解石头在地球上的形成历程。
2.初步认识《岩石书》。
教学难点1.引导孩子们形成自己的想象,去理解作者的表述和想法。
2.帮助孩子们理解文中所包含的知识点。
教学过程1.自由阅读:教师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并了解大意。
2.合作阅读:小组活动,让学生参与讨论,发现不懂的地方,互相帮助。
3.课文讲解:教师讲解《岩石书》中石头形成的过程及影响它们形状的各种力量。
4.课文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地球的景象,让他们更好地了解石头在地球上的形成历程。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文中的岩石人物,认识石头的“品性”。
2.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了解文中的岩石人物,认识石头的“品性”。
教学难点1.帮助孩子们通过语言表述,理解和塑造岩石人物的形象。
2.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年级语文岩石书课文原文《岩石书》古时候,有一座高山,山上有一块巨大的石头,石头形状奇特,像一本厚重的书。
人们称它为“岩石书”。
岩石书上刻满了古老的文字和图案,记录了很多古代的故事和传说。
它被人们视为一部活生生的历史书,让人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的文明和智慧。
每年春天,当大地回暖,花儿盛开时,村民们会举行一次“岩石书大会”。
他们齐聚在山下,对着岩石书讲述自己的故事,分享他们所见所闻。
有子弹头般的勇士,讲述他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有善良的老人,讲述他帮助别人的故事;有聪明的孩子,讲述他解决难题的经历……每个人都能从岩石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看到自己的成长。
岩石书也有自己的声音,它以巨大的岩石身躯吸收了大地的能量,每当有人读它的时候,它就会有节奏地震动,像在鼓励和赞美读者。
这种特殊的互动,让人们感受到岩石书的温暖和力量。
然而,时间的流逝让岩石书变得又老又脆弱。
一天,一场大雨过后,岩石书的一角裂开了。
村民们纷纷赶来,他们焦急地讨论着如何修复它。
这时,一个年轻的学者走了过来。
他仔细地观察着岩石书的状况,然后说:“我有一个办法,我们可以用一种特殊的胶水将石头粘合起来,这样就能让岩石书恢复原状了。
”学者的话引起了村民们的兴趣。
第二天,学者带来了胶水,村民们齐心合力,将岩石书修复好了。
此后,每当岩石书的一角有些破碎时,村民们总会及时修补,保护这座宝贵的历史遗迹。
通过《岩石书》这篇课文,我们可以明白到历史是不能被遗忘的,它承载着古代的智慧和文明,需要我们用心去学习和守护。
而岩石书的故事,也告诉我们要珍惜和保护我们身边的宝贵事物,让它们流传下去,让更多的人受益。
读完这篇课文,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去山上看一看岩石书,亲身感受它的魅力和力量。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而岩石书就像一面镜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成长自己。
所以,从今天起,我们要好好学习,为将来的岩石书大会做好准备,让我们的故事被岩石书记录下来,留给后人。
《岩石书》教学设计《岩石书》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同学探究自然知识的爱好。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教学难点认识岩石这本大“书”,初步了解地质方面的有关知识。
教学预备课件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初步朗读课文,能够读正确、流利,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重难点识字和写字,并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师手捧一本书)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生:这是一本书。
师:今日,黄老师向你们介绍一本的书。
请同学们看黑板。
(师板书课题:19的书)生:老师,你写漏了双引号了。
(师给“书”字加上双引号)师:哦,你们真细心,可是为什么这题目上的书字要加个双引号呢?生:由于这里指的不是真的书。
师:说得真好!现在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19的“书”。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师:好了,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借助书的拼音自由朗读第19课。
留意: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序号,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老师一边说,一边用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同学依据要求开展活动。
)师:谁来说说这篇课文有多少个自然段呢?生:这篇课文一共有13个自然段。
师:其他同学同意吗?生:同意。
师:现在请在同桌之间把难读的`句子相互读给对方听,相互检查字音都读准了没有,句子都读通了没有。
一会老师再检查你们。
(同桌合作学习)师:我的挑战要开始了,你们预备好了吗?生:预备好了!师:看,这个句子你能读精确吗?(课件出示句子:爬到半山腰,他们看见一位地质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什么。
指名读)师:还有谁想读。
(再指名读,点拔:“地质勘探”一词的读音。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一句话。
师:读得真好!再来看这一句,谁想读?(课件出示句子: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指名读。
【导语】《岩⽯书》这篇课⽂主要让学⽣懂得岩⽯是⼀本特别的书,⼈们能通过它了解地质的变动,还能帮助祖国寻找宝藏。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语⽂《岩⽯书》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岩⽯书》原⽂ ⼀天,川川和磊(lěi)磊到⼭上去玩⼉,看到⼀位勘(kān)探队员叔(shū)叔,正趴(pā)在⼤⽯头上看什么。
“叔叔,您在看什么?” “我在读书呢!” “书在哪⼉呢?” “岩⽯就是书哇!你们看,这岩⽯⼀层⼀层的,不就像⼀册(cè)厚厚的书吗?” 磊磊说:“这书上有图画吗?” 叔叔说:“有,这是树叶,这是贝壳。
那块⽯头上,还有⼀条⼩鱼呢,它叫鱼化(huà)⽯。
” “这书上写着什么呢?”川川和磊磊⼀起问。
“哦(ò),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是⼀⽚密林。
地上不但长着⼩花、⼩草,还有许许多多的⼩昆(kūn)⾍。
后来,这块陆地沉下去了,变成了⼤海。
⼜不知过了多少万年,地壳[qiào]⼜慢慢上升,这⾥⼜变成了⾼⼭,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
” “读了这些书有什么⽤呢?”川川还是有点不明⽩。
“⽤处可⼤呢!这些书会告诉我们,哪座⼭下埋着煤炭(méitàn),哪座⼭下埋着铁(tiě)矿⽯,哪⾥有⾦矿,哪⾥有银矿……读着读着,你⼀定会⾼兴地想:我们的祖国多么富饶(fùráo)哇!” “太好了,太好了!”川川和磊磊⼀齐跳起来,拍着⼿说,“我们长⼤了,也来读这本⼤书!”【篇⼆】⼩学⼆年级语⽂《岩⽯书》教案 教学⽬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初知课⽂⼤意。
2、能正确认读会认字,识记8个⽣字,并能正确书写。
3、培养学⽣⾃主识记⽣字的兴趣与能⼒。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认读⽣字,并能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 学会运⽤多种⽅法识记⽣字,并能互相交流。
教学⽅法: 引导,点拨,让识字富有情趣。
教学学法: ⼩组合作,⾃主探究,识记⽣字。
课题:7.《岩石书》导学案
批注设计人:审核人:时间:
一、目标导航: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8个生字。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新词,正确填写量词。
2.理解课文,能分角色朗读。
三、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四、教学时间: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预习课)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的书是什么样的?今天老师向同学
们介绍一本很特别的书,它是一册岩石书。
板书:岩石书。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我会写同音字
Yâ fù xiàng zuò( )子 ( )饶画( ) ( )位
()晚()出好()()下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鱼一()山一()书
一()密林一()纸一()画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在课文中,岩石书告诉我们()。
2.读了这本书有()用。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困难出多读几遍。
3、同桌逐段队对读,针对“音准句通”相互评议纠正。
四、生字教学
1.指名、集体认读生字新词。
易读错音:层(cãng)、饶(ráo)、册(câ)、趴(pā)
2.说说你在哪里遇到过这些生字,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例:“册”教科书封面上写有“二年级下册”)
3、编字谜识记“趴、岩、哦”的字形。
“趴”--------两脚张开着地。
“岩”--------高山上的石壁。
“哦”----------我张开嘴巴说一声。
五、理解词语。
1、学生默读课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2、师生释疑。
宝藏:让学生说说叔叔要为祖国找到哪些宝藏,从而来理解词语意思。
地质勘探队员:指导学生说说他们是干什么的。
六、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像”,讲解写字要领:
册:中间的那一笔横要平要稳些。
像:左窄右宽。
最后一笔是捺。
慢:左窄右宽,最后一笔捺要舒展开来。
矿: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是石字旁,右边是个广字,这个字是形声字。
叔:左高右低,左边上面是个上字,下面是个小字。
岩:上小下大,上面山字要略扁些,下面是石字。
层:半包围结构,外面是尸字头,里面是云字。
第五笔横要长。
座:半包围结构,里面是坐,最后一笔横要长。
2、学生描黑红,临写。
3、教师针对写字情况进行指导。
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