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版一年级体育与健康《技巧:左右滚动》(一等奖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465.08 KB
- 文档页数:23
小学体育与健康科学版一年级下册《技巧:前滚翻》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省级名师教案】1教学目标1.让90%的学生初步学会“前滚翻直腿坐”的动作方法。
2.通过学练和游戏,发展学生身体控制能力、快速反应能力提高学生的腿部爆发力,提高学生身体的的柔韧、协调、灵活等素质,提高自我保护技能。
3.养成锻炼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怕困难、团结互助等优良品质。
2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大多活泼好动,加上体育室外课干扰因素多,兴趣难持久,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有意注意时间无法长时间维持。
但他们对体育课兴趣浓厚,加上模仿能力强,表现欲强,具备基本的身体活动能力,但不能从理论层面上正确理解动作的技术要领,绝大部分要通过更直观的动作模仿来提高自身运动技能。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推手,低头蹬腿,直腿坐教学难点:动作协调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本节课的设计是这样安排的,在开始阶段首是先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求然,后是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然后复习上节课的1/2报数和变队,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振奋学生的精神,培养学生听口令和遵守纪律的习惯。
紧接着是一个锻炼学生快速反应能力的小游戏“抢占领地”迅速调动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快速进入运动状态,紧接着是带领学生一起做动感热身操,这个热身操包含了头部运动、体转运动、跳跃运动、伸展运动、全身运动不但活动了学生身体的各个关节同时也达到了预防运动损伤和活跃了课堂气氛的效果。
在基本部分首先是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前后滚动,语言引导一位学生自告奋勇给大家展示上节课的节能,培养学生主动展示自己的的勇气,及时给予评价与鼓励,给更多的学生学习的。
小学体育与健康科学版一年级上册《技巧:左右滚动》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小学体育与健康科学版一年级上册《技巧:左右滚动》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左右滚动的方法,发展灵敏、协调素质。
2.掌握游戏割麦子的方法,发展奔跑能力。
3.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劳动、遵守纪律的良好品质。
2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喜欢接受新知识,但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男女生活泼好动,组织纪律性观念不强,但表现欲强;,同时他们的模仿能力强,但对体育基本活动的动作概念和方法了解很少,因此,基本活动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活动起来,学会一些简单的动作和方法,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各种体育活动的技术和技能打下一定基础。
同时重视趣味游戏教学,并在其中进行组织纪律性教育。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左右滚动的方法。
教学难点:屈膝移动重心。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技巧:左右滚动教学过程一.准备部分(9分钟)1.开课常规:集合整队,师生问好,检查着装,宣布本节课教学内容。
(1分钟)2.队列队形:左(右)转弯走(纵队)。
口令:①行进时“左(右)转弯—走!”②停止时“左(右)转弯起步—走!”动作:听到动令后基准学生(列)用小步边行进,边改变方向,转到90度时,照直前进,其他学生(列)逐次前进到基准学生(列)转弯处,再转向新方向跟进。
转弯时,靠近转弯方向内侧的学生步幅要小,其余外侧的同学步幅逐次加大,以便使队伍标齐前进。
(3分钟)3. 准备活动①集中注意力练习:摸五官。
教师先说明眼、口、鼻、耳、头发的代号,然后按教师的口令迅速摸到所指部位。
第34课时:向前、后、左、右滚动上课时间课时第34课时学习目标1.能过练习,初步掌握向前、后、左、右滚动的技巧动作,发展柔韧、协调等素质,提高平衡能力,培养勇敢、果断的优良品质2.通过练习,发展负重快跑能力和平衡能力,培养竞争精神,集体荣耀和责任感,增强国际意识。
学习内容教材:1、向前、后、左、右滚动2、游戏:支援前线教学过程教师内容教学讲解教学要求开始部分1.体育委员整队2.师生问好3.宣布课的内容、要求:①向前、后、左、右滚动;②游戏:支持前线。
4.队列练习:①转法②走跑交替5.徒手操(音伴):①伸展②下蹲③提膝④体侧⑤体转⑥全身⑦跳跃组织:二路纵队——体操队形散开l、简讲,口令指挥、领操;2、学生集体练习,语言提示;3、指导、纠正。
1、要求:集合做到快、静、齐;姿势正确;动作协调、有力练习认真:听从指挥。
基本部分(向前、先后滚动)1、动作要领:后滚动时,团身后倒,依次着垫,前滚动时,团身前倾,两手压小腿。
左右滚动:以肩、腰、髋部翻转的力量带动身体向侧滚动。
2、重难点:团身紧,两手压小腿动作连贯1.讲解动作要领、示范;2、提出要求;3.学生分组练习4人一块垫子。
①头部绕环、侧屈②全脚掌着地,全蹲,两手抱小腿,低头③蹲式滚动—〉坐式滚动—〉仰卧④屈肘、俯卧跪撑、向左、右滚动。
⑤屈臂俯、仰卧,向一侧连续左、右滚动。
1、动作正确、上下肢协调配合。
练习认真、听从指挥。
支援前线游戏1、方法:第一人抱两个实心球跑向本队圆圈,持实心球放好后,跑向本队,击第二人的手,第二人跑向本队圆圈取出抱起实心球回本队,依次类推进行。
1.讲解方法、规则、示范2、进行思想、守纪教育;3.分组练习。
1、要求:遵守规则纪律,注意安全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结束部分1、整队放松舞蹈(小青蛙)。
1、总结1、宣布下课教学场地设计:注意:教案背景可以自由更换,或者删除教学反思:1、老师对课堂进行整体评价,课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课堂常规强烈要求。
体育与健康人教1~2年级全一册《技巧前后滚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技巧前后滚动,这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一部分。
技巧前后滚动是一种基本的身体协调运动,通过这种运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技巧前后滚动的基本动作,并能够在实践中运用。
二.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对象是1-2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好动,喜欢模仿,对于新的运动技能接受能力较强。
但是,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方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另外,由于年龄较小,他们在运动中需要更多的指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技巧前后滚动的基本动作。
2.提高学生的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技巧前后滚动的基本动作。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技巧前后滚动的动作要领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技巧前后滚动的基本动作。
2.游戏法:通过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技巧前后滚动的基本动作。
3.鼓励法: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场地准备:确保教学场地平整、宽敞,无障碍物。
2.器材准备:准备适当的器材,如体操垫、瑜伽球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热身活动,引导学生进入状态。
然后,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技巧前后滚动的基本动作,并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动作要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技巧前后滚动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巩固(10分钟)通过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技巧前后滚动的基本动作。
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更高难度的动作,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
教学内容:一、技巧:各种方式滚动二、游戏:钓鱼教学目标:1、巩固技巧动作,重点解决前滚翻成坐撑的方向,发展灵敏协调性。
2、通过游戏的各种奔跑、急起急停、躲闪等活动,发展思维敏捷性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判断及应变能力。
主题运用:设疑答疑 顺序 时间 教学 内容 时 间 3 次 数 2 | 3 学生学习方 法 教师指导方法 教学 要求 精神 饱满 实施素质 教育意图 培 养 学生集体 荣誉感一、 队列练习 1、看齐 2、报数 4 模仿操 复习 1—9 节6 二、 8 4 ╳ 8 拍动作重点: 舒 展大方活泼 有趣技巧: 各种方 式的滚动 前滚翻成坐 撑 教学要点: 学 三、 生 掌 握 动 作 过程, 逐步做 到滚动圆滑、 16 18 方向正。
6 | 7学生站好队 1 、教师口令复 向 解 放 军 叔 叔 习集合解散 学习 2 、教师讲解看 学习报数 齐 3、讲解报数 1 、学生通过教 1 、教师通过自己 师 示 范 形 象 的 的形象示范引导 模仿 学生进行模仿操 2 、学生进行想 的练习 象模仿 2 、跟音乐与学生 3 、学生交流想 一起做动作 象 的 都 是 什 3 、引导发挥学生 么? 想象力试着编一 4 、请好的同学 些动作,或你喜欢 表演 什么动物?做你 5、共同总结 喜欢的动作? 4、共同小结 1 、在垫子上进 1 、教师引导学生 行 各 种 方 式 的 复习动作 滚动创想练习 2 、教师引导学生 2 、学生探索滚 利 用 垫 子 进 行 各 动的方式 种滚动的创想练 3 、学生交流、 习 讨 论 怎 样 滚 动 3 、引导学生进行 圆滑 前滚翻成坐撑练 4 、进行滚翻练 习。
习练习 4 、设疑:怎样可 5 、请好的同学 以滚动方向直? 表演 5、师生共议方法 6 、学生互相帮 6 、引导学生实践 助练习动作 讨论结果学生 自由 想象 自由 动作发 展 学生想象 力和模仿 能力反复 练习 体 验, 提高 滚动 的协 调性在 相 互交流相 互帮助下, 以形成良 好的同伴 合作关系。
小学体育与健康滚动与翻滚前后、左右滚动运球接力教案引言:体育活动对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非常重要。
其中,滚动与翻滚运动以及左右滚动运球接力活动都是可以锻炼孩子协调性和灵活性的有效方法。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计一堂富有趣味和挑战的小学体育课,以滚动与翻滚前后和左右滚动运球接力活动为主题。
一. 滚动与翻滚前后运动1. 活动目标通过滚动与翻滚前后运动,培养孩子的协调性、平衡感和身体灵活性,并增强他们的动作感知能力。
2. 教学内容2.1. 滚动与翻滚动作的技巧2.2. 安全措施与防护2.3. 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3. 教学方法3.1. 示范-讲解-练习的教学模式3.2. 小组合作训练3.3. 观摩与总结反思4. 教学过程4.1. 热身运动-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全身热身,包括拉伸、活跃关节等。
4.2. 技术详解- 教师简要讲解滚动与翻滚前后运动的技巧,包括身体协调、平衡感的维持。
- 示范不同滚动与翻滚动作,如前滚、后滚、侧滚、侧翻等。
4.3. 小组合作训练- 学生分组进行滚动与翻滚前后运动的练习,互相观摩、配合和指导。
-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练习,教师逐个指导,纠正错误动作并给予正面鼓励。
4.4. 观摩与总结反思- 每个小组依次表演他们最擅长的滚动与翻滚动作,其他组员进行观摩和评价。
-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训练中的问题和收获。
二. 左右滚动运球接力活动1. 活动目标通过左右滚动运球接力活动,培养孩子的协调性、反应能力和运球技巧,同时加强团队合作与竞争意识。
2. 教学内容2.1. 运球的基本技巧和姿势2.2. 工整的传球和接球技巧2.3. 团队合作和团队协调性3. 教学方法3.1. 游戏化教学方法3.2. 小组合作竞赛3.3. 个别指导和反馈4. 教学过程4.1. 游戏规则的解释- 教师向学生介绍运球接力游戏的规则,包括比赛队伍、传球接球规则和胜利条件等。
4.2. 技术讲解和示范- 教师详细讲解运球的基本技巧和姿势,并示范正确的传球和接球动作。
《技巧——前后团身滚动》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学校教育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树立健康第一、快乐学习的指导思想。
教师该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与兴趣,设计多样丰富的活动形式、营造有趣的教学环节,为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参与锻炼创设良好条件,促成学生的行为品质与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前后滚动也叫半滚翻,是前后滚翻的辅助性练习手段。
对发展学生柔韧、协调性、平衡能力有很好的作用,对今后学习体操技巧前滚翻的基础。
通过练习,让儿童体会团身姿势和身体依次触垫的感觉,发展学生的柔韧、协调和平衡能力;培养学生顽强、不怕困难和同学间相互帮助等精神品质。
三、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我校一年级的新生。
新生对新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都生疏,充满好奇,灵活、好动,动作学习方面能力较强,表现欲强,但自制能力弱,学习的自觉、自律性差,易受影响,注意力容易分散,注意力集中性时间较短,所以情景趣味性的体育课更让学生喜爱。
本次教学为新生上课,此课为滚动的第一课时。
据观察,学生对体操技巧类的认知和技能水平较低,故本课在教学手段方面更加注重简单易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辅助练习,来完成团身紧、滚动圆这一重点。
同时运用白板多媒体教学,使技术动作更加直观明了,让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技术动作并培养学生对技巧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学习能力及身心特点制定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滚动技能以及关爱地球一切的重要性,积极主动、有纪律地参与到运动中来,90%以上的学生能够简单的说出所学技术的动作名称术语。
(教学重点)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90%以上的学生在练习中能做到团身紧,70%以上的学生能够在小伙伴的帮扶中体验前后滚动完整动作。
3、体能目标:在学练中发展学生的身体柔韧、协调和平衡能力。
(教学难点)4、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相互关爱、团结协助、乐于助人的精神。
五、环境分析室内体育馆为不规则形状,对场地布置、队形安排要充分考虑,体操垫的摆放方向及间距控制,可适当准备地贴线明确。
人教版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一)《技巧——左右直体侧滚动》教学设计《技巧——左右直体侧滚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技巧直体左右侧滚翻。
左右直体侧滚动是体操运动的基本技术,是小学体操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地学习体操各项技术的基础。
左右直体侧滚动的连贯性直接影响到体操整体动作完成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此项技术。
因此,本课着重让学生在认识体操垫子的同时初步体验学习直体左右侧滚翻技术,为以后的体操教学内容和学生终身体育奠定良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一年级学生,一年级学生入校已有一个学期。
通过日常授课和了解学生课外学习得知,我校学生具有简单的体操基础,但他们对于体操垫上各项基础技术细节的掌握还不够全面,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参差不齐。
一年级学生的年龄都在7岁左右,他们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力求成为伙伴中的发现者和胜利者。
因此,在这个年龄的体育课中会体现出格外兴奋,从而注意力很难集中。
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要以学生为主体,多采用领会教学法;创设情境法;由简到繁慢慢渗透。
利用情景小游戏等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抓住学生的思维情绪,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教学目标分析1.学生能够说出左右直体侧滚动动作要领,确保在安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2.70%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左右直体侧滚动的技术动作,30%能够较熟练地做出连续左右直体侧滚动,同时提高速度、力量、灵敏、协调等感知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肩和髋向滚动方向协调用力。
教学难点:左右滚动连贯自然,身体保持直立紧张状态。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体验运动乐趣和感受成功喜悦的目的出发,本课将在上节课学习团身滚动的基础上,把教学内容融合在自主体验模仿及游戏比赛中,以领会教学法为主,创设情境为辅,从简到难且循序渐进。
寓教育教学于体验中使学生在自主体验探究中无形间达到教学的初步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