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燃油系的排气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0引言当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出现故障或问题时,维修人员应首先根据故障特征和常见伴随现象判断问题。
应立即解决可立即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能立即解决,应结合燃料供应系统的工作原理,找出问题所在后再进行全面修理。
操作人员还应了解柴油供应系统的常见故障,并且掌握判断和检查相应措施的实践经验。
1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常见的故障原因1.1发动机难以启动发动机难以启动,原因有两个:排气管启动时排烟不排气,排气管启动时灰色或白色烟雾:对于第一种情况,通常是因为空气过滤器堵塞,排气管不清,或管道漏水,空气进入油路,因此燃油供应达不到启动发动机需要;引起发动机不易启动的第二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发动机温度过低,进气管堵塞;同时,燃油喷射泵的燃油供应和油缸内的压力太低;质量差将导致自燃条件差的大量白烟。
可以证明柴油直接排放而不会被燃烧。
1.2发动机动力不足缺乏动力通常表现在发动机均匀运转,没有高速现象和排气管排气。
当然,太少的特征还在于操作不均匀和排气管排气异常。
1.3粗加工的原因发动机粗加工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类:进气管堵塞或空气滤清器因进气不足而堵塞;注射时间太早或太晚,每次注射不均匀的柴油机模型都不合适。
1.4发动机因长时间操作使用而使稳定性降低包括燃料供应系统在油路中具有空气以使供油不稳定,油泵磨损不均匀,供油不均匀调速器调节不当,连接部柴油机燃油系统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姚卉(烟台昌隆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烟台265500)摘要:燃油供给系统是柴油机的核心。
柴油机主要故障,如启动困难、工作无力、运转不稳、工作粗暴、自动熄火等,都与柴油机燃油供给系技术状态有关。
减少燃油供给系故障,就能改善柴油机的工作状况。
燃油供给系统常见故障有漏油、油路系统进空气、油路无油、喷油泵供油不足或不供油、喷油泵供油不正时、喷油器故障等,我们需要知道这些故障对柴油机的正常工作的影响和产生的原因,以便工作中注意预防,发生了故障知道怎样去排除。
关键词:柴油机;燃料系统;常见故障一级保养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月度保养,当化工机械设备达到规定的维修保养时间后应当停工配合检修工作。
第七章柴油机燃料供给系1、教学目的:了解柴油机混合器形成、燃烧室结构特点;掌握喷油器的作用机理,喷油泵柱塞副、出油阀副的结构;掌握调速器的作用原理及分类。
2、教学内容:(1)概述(2)燃烧室(3)喷油器(4)喷油泵(5)调速器3、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作业练习、课后答疑4、教学过程:一、柴油机燃油系统组成及燃料1、作用柴油机供给系根据柴油机不同工作情况的要求,将一定量的燃油(柴油)压力适当提高,并按规定时间以一定的规律喷入气缸,使之与空气混合形成良好的可燃混合气,在高温下自行燃烧、作功,而后将废气排出。
2、组成与工作原理柴油机燃料系由供油装置、进排气装置和燃烧室等部分组成。
供油装置由柴油箱、输油泵、低压油管、柴油滤清器、喷油泵、高压油管、喷油器和回油管等组成,如图7-1所示。
柴油箱贮有经过沉淀和滤清的柴油。
输油泵通过进油管将柴油从油箱中吸出,并提高到一定的压力送往柴油滤清器,柴油滤清器滤去杂质后流进喷油泵的低压油腔。
喷油泵工作时,燃油从低压油腔进入高压泵腔内并提高压力,打开出油阀经高压油管和喷油器,以一定的压力喷入燃烧室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而燃烧作功。
整个供油系统可分为两条油路。
一条是从柴油箱到喷油泵入口,这段油路中的油压一般为 0.15 ~0.3MPa,称为低压油路。
低压油路用以向喷油泵提供清洁的柴油。
为保证喷油泵有充分的燃料供应,要求输油泵的供油量大于喷油泵供油量,所以始终有多余的燃油从喷油泵回油管流回油箱。
另一条是从喷油泵到喷油器,其油压一般在 10MPa以上(现在有的柴油机喷油压力高到 20MPa以上),这段油路称为高压油路。
其作用是增大柴油压力,使柴油通过喷油器呈雾状喷入燃烧室,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
由喷油器针阀偶件的缝隙渗漏的燃油经回油管流回油箱。
为了在发动机起动时排除整个油路中的空气,将柴油充满喷油泵的低压油腔,在输油泵上装有手动输油泵(有的柴油机还装有电动燃油泵)。
发动机的活塞位于上止点时,其顶部与气缸盖底面的空间构成燃烧室。
柴油机燃油系统工作原理
柴油机燃油系统是柴油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正常运行将直接决定柴油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因此,掌握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必要的。
柴油机燃油系统一般由柴油燃料供应系统及柴油燃烧系统组成。
柴油燃料供应系统主要由燃料泵,滤清器,喷注器,燃料油箱,润滑油箱,油管等部件组成,可把柴油供应到燃烧室中。
柴油燃烧系统主要由燃烧室,压缩机,排气阀及涡轮等部件组成,它的作用是将柴油进行燃烧,产生高温的燃烧气体,并由压缩机得到高压高温的混合气体。
该混合气体经过气门出现遗迹燃烧时,由排气阀排出,工作过程在活塞背面产生做功,驱动做动机转。
柴油机燃油系统的正常星火必须满足几个基本要求,如正确的供油压力,燃料的正确喷射,燃烧的正确温度等等。
正常情况下,正确的供油压力可以确保柴油机有足够的燃料供应,从而保证正常的运行;而且,通过燃料的喷射可以使柴油燃烧更加完善,燃烧温度可以更高一些,从而使柴油机发挥更高的效率。
此外,还可以通过涡轮喷油,在柴油机输出功率时,使柴油机燃烧更均匀,从而提高燃烧温度和柴油机的效率。
由此可见,柴油机燃油系统是柴油机运行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工作原理包括柴油燃料供应系统和柴油燃烧系统,可以确保柴油机的正常运行,并提高柴油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柴油机燃油系统的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定期检查燃油油量
和燃料系统的各个部件的工作状态,一旦出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修复,以确保柴油机的正常运行。
总之,柴油机燃油系统是柴油机运行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深入理解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工作原理,并且能给予适当的维护,可以提高柴油机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发挥柴油机的最大性能。
柴油机排空气排气方法
柴油机排空气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 自然排空法:柴油机在熄火后,由于连续燃料喷射和气缸压力作用,会出现排空气现象。
在长时间不使用或维修柴油机时,可以通过自然排空法将气排出。
2. 导气法:用手动泵或脚踏泵,通过操作泵杆或踩踏泵的方式,将柴油泵和喷油器的高压油管内的气体排空。
3. 造气灯燃烧法:将柴油泵和喷油器的高压油管断开,接上一种专用的“造气灯”,点燃“造气灯”,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和氧气将高压油管内的气体燃烧掉,实现排空气的目的。
4. 手摇法:利用柴油泵部分结构上的手摇杆,通过手动操作,将高压油管内的气体排空。
需要注意的是,在排空气之前,要确保燃油系统内没有压力,最好将燃油泵和喷油器的高压油管连接处打开,并放置一段时间,确保燃油系统内的压力释放完毕,再进行排空气的操作,以免因气体压力过高而造成伤害。
另外,不同型号、不同品牌的柴油机,可能存在不同的排气方法,请根据具体柴油机的操作手册进行操作。
柴油机的排气系统柴油机是一种燃烧内燃机,是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农业、交通和航空部门的发动机类型之一。
与汽油发动机相比,柴油机在功率、扭矩、燃料经济性和可靠性方面均具有优势。
但是,柴油机的排气系统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如排放废气、排气噪音和腐蚀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柴油机排气系统的构成、功能、问题和解决方法。
一、排气系统的构成柴油机排气系统包括进气歧管、排气歧管、排气管、消声器、废气再循环装置(EGR)、涡轮增压器和蒸汽排放系统等部件。
其中,涡轮增压器和EGR是常用的附属装置,可帮助提高柴油机的性能和燃烧效率。
进气歧管: 进气歧管是将空气引入发动机的部件,通常与排气歧管相连。
它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发动机所需的空气,以满足燃油的燃烧需求。
排气歧管: 排气歧管是将燃烧废气从发动机排出的部件。
几乎所有的柴油机都配备了排气歧管,通常是连接在汽缸头部的管道系统。
排气管: 排气管是连接排气歧管和消声器的部件。
它的外观通常为圆形或椭圆形,其尺寸和形状对柴油机的性能和声音有着重要的影响。
消声器: 消声器是柴油机排气系统中影响声音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同汽车上的消音器一样,柴油机消声器通过使废气经过一系列障碍物来降低排气噪音。
EGR: EGR是将部分燃烧废气再引入到发动机进气系统中,以降低NOx排放的系统。
这种系统可以改善燃烧的效率和节能,并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涡轮增压器: 涡轮增压器是一种通过回收废气能量来增加空气压力以提高柴油机效率的装置。
通过涡轮增压器,发动机可以生成更多的动力和扭矩,而且燃料经济性也会提高。
蒸汽排放系统: 蒸汽排放系统是一种通过将液体燃料转化为气体状态,使其排出发动机的废气中的装置。
这种系统可以减少柴油机的大气污染特别是颗粒物。
二、排气系统的功能柴油机排气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引导废气从发动机中排出,以便达到更好的性能、更少的排放和更高的经济性。
排放废气: 排气管、消声器和废气再循环(EGR)系统是减少发动机废气排放的关键部分,可以降低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颗粒物等有害物质的排放。
潍柴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技术一、技术概述排气净化与节能是汽车产品急需解决的两大难题,现代车用柴油机工作压力高,燃烧充分,油耗比汽油机约低两成,排放物中除微粒物外均低于汽油机,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应用不断扩大,除中重型商用车外,轻型车和轿车也越来越多地应用。
传统的柴油机存在着供油不精确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是采用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的技术。
与汽油机相比,柴油机的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有很多相同之处,在整机电脑管理方面两者基本相同,但因柴油机的喷射系统形式多样,电控系统的硬件也呈多样形式,同时柴油机需要对油量、定时、喷油压力、喷油路等多参数进行综合控制,其软件的难度也大于汽油机。
第一代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也称位置控制系统,它用电子伺服机构代替调速器控制供油滑套位置以实现供油量的调整,这类技术已发展到了可以同时控制定时和预喷射的TICS 系统。
第二代系统也称时间控制系统,其特点是供油仍维持传统的脉动式柱塞泵油方式,但油量和定时的调节则由电脑控制的强力快速响应电磁阀的开闭时刻所决定。
第三代也称为直接数控系统,它完全脱开了传统的油泵分缸燃油供应方式,通过共轨压力和喷油压力/时间的综合控制,实现各种复杂的供油规路和特性。
强力快速线形响应电磁阀是各种系统共同的技术难点。
二、现状及国内外发展趋势因柴油机的喷射系统形式多样,国外柴油机的电控系统也形式多样,有直列泵和分配泵的可变预行程TICS 系统,有基于时间控制泵喷嘴系统,有蓄压共轨系统和高压共轨系统等。
各种技术方案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但高压共轨系统是总的发展方向。
根据国内到2007 年实行欧洲III号法规的进度要求,对主要国产喷油泵进行电控系统的开发,包括硬件和软件的开发,并尽快实现产业化,同时要专门组织力量,对主要在中、重型车上使用的高压共轨系统和在轻、轿车上使用的时间控制式VE 分配泵系统进行联合开发、攻关,到2008 年前后实现产业化。
三、柴油机基本知识柴油发动机与汽油发动机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都有气缸体、气缸盖、活塞、气门、曲柄、曲轴、凸轮轴、飞轮等。
柴油机的工作原理柴油机是一种内燃机,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将柴油燃料与空气混合后,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进行自燃,从而产生动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1. 压缩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循环分为四个冲程,即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冲程。
首先是压缩冲程,在这个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将进入气缸的空气压缩,使其温度升高。
2. 燃油喷射:在压缩冲程的末端,柴油燃料通过喷油器喷入气缸中,喷油器会将燃油雾化成微小的颗粒,使其更容易与空气混合。
3. 自燃燃烧:当柴油燃料喷入气缸后,由于高温高压的环境,燃油会迅速蒸发并混合气缸内的空气。
随着活塞继续向上运动,燃油与空气混合物会达到自燃温度,引发自燃燃烧。
4. 排气冲程:在燃烧冲程完成后,活塞再次向下运动,将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气缸,同时准备进行下一次的进气冲程。
5. 燃油供给系统:柴油机的燃油供给系统包括燃油箱、燃油泵、喷油器等部件。
燃油泵负责将柴油从燃油箱中抽取,并提供足够的压力将燃油送入喷油器。
6. 空气供给系统:柴油机的空气供给系统包括进气道、进气滤清器、增压器等部件。
进气滤清器用于过滤进入气缸的空气,保证其干净无杂质。
7. 点火系统:柴油机的点火系统与汽油发动机不同,柴油机采用的是压燃式点火,即通过高温高压的环境使燃料自燃。
因此,柴油机无需点火器件。
8. 冷却系统:柴油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保持发动机的工作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柴油机配备了冷却系统,通过冷却液循环来吸收和散发热量。
9. 润滑系统:柴油机的润滑系统用于减少摩擦,降低零部件的磨损。
润滑油通过油泵供给到发动机各个部件,并在工作过程中形成一层润滑膜,减少金属间的直接接触。
总结:柴油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压缩冲程、燃油喷射、自燃燃烧和排气冲程等步骤完成的。
它的燃油供给系统、空气供给系统、点火系统、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等配套设备保证了柴油机的正常运行。
了解柴油机的工作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性能特点和维护保养。
实用柴油机燃油系的排气方法
柴油机的燃油系由于油量不足或油路漏油,密封不严,都会使空气从漏油处进入,使燃油管道内产生气泡,形成气阻。
影响供油量的均匀性,导致柴油机启动困难,动力不足或运转不稳,甚至不能启动等问题。
常规的排气方法是,用起子或扳手将喷油泵两侧上端的任一排气螺塞拧松数圈,用手激压手油泵至排出的柴油连续、通畅无气泡,发出“吱吱”声为止,用这些方法,空气不易排净,或排净后又会进入空气,下面介绍几种实用方法。
1、油箱至输油泵油管某处漏气
空气具有很大的可压缩性和弹性,在输油泵高于油箱的柴油机燃油系中,当油箱至输油泵的油管或油管接头某处有穿透性擦破、裂纹或接头没有拧紧时,在输油泵工作吸力的作用下,空气会从各漏气处进入油路中,从而降低这段管路内的真空度,使油箱内燃油所受吸力减弱,甚至发生断流,使空气不能排除,这时可以在拆下输油泵进油接头后,向油管内吹气,如有漏油或冒气的地方,予以排除,也可以在油路中间接一段透明油管,在泵油时观察透明油管的流油情况,判断故障出在透明油管前还是透明油管后,以缩小故障范围,逐步予以排除。
其三,将柴油机喷油泵放气螺塞处开始排出有大量气泡的油流,并且在反复压手油泵后,气泡仍不见消失,即可确定在油箱至输油泵段负压油路有漏点存在。
应取下该段管路,然后通入压力气体,并置于水中,找出冒气泡之处,即为漏点所在。
此外,在排除过程中应注意检查油箱内吸管是否有破裂和油箱是否缺油。
2、手油泵活塞磨损过度
手油泵活塞磨损过度后,在工作过程中,空气会从活塞的边上窜入油路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检查:拆下手油泵,用手指堵住手油泵下方的接头孔,抽动手油泵手柄,如手指感到吸力很小时,说明活塞磨损过大,密封性不好,应予以修理或更换。
修复后的手油泵,在进油管没油的情况下,以2-3次/S的速度往复抽动手油泵手柄,在1min内应能将油平面在进油口1m以下的柴油送到出油口处,同时要求泵出的柴油不应有气泡,否则应重新检修。
在使用中还必须注意每次泵油后都应将手油泵手柄旋紧,以防空气侵入并减少活塞磨损。
3、输油泵进出油阀密封不严
输油泵进、出油阀密封不好会使排气困难,正常情况下,用手指分别堵住输油泵进油口和出油口,然后用手油泵泵油,在进油口处应有较大的吸力,在出油口处应有较大的压力,如果出油口处有压力,而拉出手油泵手柄时进油口处没有吸力或吸力很小,说明出油阀密封不严,如果进油口有吸力,而压下手油泵手柄时出油阀处没有压力或压力很小,说明进油阀密封不严。
进、出油阀的密封性也可用吹气的吸气的方法进行检查:在输油泵出油口处吹气,正常情况应是不通的,如能吹通说明出油阀不密封;在进油口处吸气,正常情况应是不通的,否则说明进油阀不密封。
进、出油阀不密封时,可以用研磨的方法进行修复。
4、溢油阀损坏或密封不严
溢油阀实际上是一只由球阀、阀座和弹簧等组成的单向阀。
在回油管接在输油泵进口接头处的燃油系中,如果溢油阀弹簧的预紧力过小或密封
不严,会引起空气难以排净的现象。
因为当溢油阀弹力不足或密封不严时,在放空气过程中,携有空气的燃油从溢油阀溢出后又从输油泵进油接头处进入低压油路,在油路中循环流动,甚至在手油泵的吸力作用下,空气不但不能排出,反而从放气螺塞处吸入(这一现象很容易使人们误认为输油泵或输油泵至油箱的管路有问题)。
在回油管接入油箱的燃油系中,溢油阀密封不严,停车时空气容易从溢油阀进入喷油泵低压油腔,进入油路中。
溢油阀可以用吸气的方法进行检查,如不密封应予以更换。
此外,在检修时还应注意,当喷油器针阀卡死和喷油泵出油阀损坏时,气缸内的高压气体经针阀的出油阀进入低压油腔也会引起空气不易排除的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