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50例股骨颈骨折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发表时间:2012-09-24T10:46:34.6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8期供稿作者:曾起[导读] 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手段, 但对于GardenIII 型、IV 型需慎用。
曾起 ( 江西省德安县人民医院外一科 3 3 0 4 0 0 ) 【摘要】目的: 探讨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
方法: 分析2004 年6 月~ 2010 年6 月,48 例经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观察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随访1 ~ 7( 平均3.2) a, 42 例骨折愈合,6 例(,12.5%)骨折不愈合,后期发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其中GardenIII 型2 例,IV 型4 例,;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5.4 个月,髋关节功能优40 例, 良2 例, 差6 例。
结论: 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手段, 但对于GardenIII 型、IV 型需慎用。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骨折固定术空心钉引言股骨颈骨折为中老年人老年人常见骨折, 股骨颈骨折不愈合(15%左右)和股骨头缺血坏死(20% ~ 30%)是治疗中的主要问题[1]。
临床上对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仍存在分歧, 目前对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以保存自身股骨头为目的复位内固定术, 另一种是关节置换术, 二者各有利弊. 究竟首选哪种治疗方式, 不同学派之间仍存在争论[2]。
本院自2004 年6 月~ 2010 年6 月,应用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48 例,病例资料完整,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我院2004 年6 月~ 2010 年6 月, 共治疗新鲜( 伤后1周内) 股骨颈骨折72 例, 其中获得随访的48( 男27, 女21) 例, 年龄在35~ 88( 平均65.2) 岁之间. 按Garden 分型[3]: Ⅰ~Ⅱ型骨折38 例, Ⅲ~Ⅳ型10 例. 致伤原因分为: 摔伤41 例, 交通伤4 例,其他伤3 例.,48例患者中有30 人伴有一种以上的其他疾病, 其中心血管病21 例, 慢性支气管炎2 例, 糖尿病7 例. 受伤至手术时间1 ~ 22d,平均3d。
《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与空心加压螺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近期疗效对比》篇一一、引言股骨颈骨折是骨科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特别是在中青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
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有多种,其中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与空心加压螺钉是两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就这两种治疗方法的近期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二、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
其中,动力交叉钉系统治疗组(实验组)和空心加压螺钉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
2. 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空心加压螺钉进行治疗。
两种治疗方法均由经验丰富的骨科医生进行操作。
3. 评价指标对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愈合时间、骨折愈合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评估。
三、结果1. 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实验组采用的动力交叉钉系统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但术中出血量较少。
相比之下,对照组的空心加压螺钉手术时间较短,但术中出血量略多。
总体来说,两种治疗方法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各有优劣。
2. 术后愈合时间与骨折愈合率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术后愈合时间和骨折愈合率方面均表现出较好的疗效。
然而,实验组采用的动力交叉钉系统在促进骨折愈合方面略胜一筹,术后愈合时间相对较短,骨折愈合率较高。
3. 并发症发生率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表现出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然而,实验组采用的动力交叉钉系统在预防感染、内固定松动等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效果。
四、讨论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与空心加压螺钉在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方面均表现出较好的近期疗效。
然而,两种治疗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动力交叉钉系统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但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愈合时间较短,骨折愈合率较高。
这可能与动力交叉钉系统的稳定性较好,能够更好地固定骨折端,促进骨折愈合有关。
此外,动力交叉钉系统在预防感染、内固定松动等方面也表现出更好的效果。
《斯氏针置换技术引导空心加压螺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分析》篇一
一、引言
股骨颈骨折是骨科常见的损伤之一,尤其在中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
对于此类骨折的治疗,斯氏针置换技术引导下的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法因其良好的稳定性和治疗效果,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本文将就斯氏针置换技术引导空心加压螺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进行详细分析。
二、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了近两年内在我院接受斯氏针置换技术引导空心加压螺钉治疗的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共计100例。
所有患者均经过详细的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股骨颈骨折。
2. 治疗方法
采用斯氏针置换技术,在C型臂X光机引导下,准确放置空心加压螺钉。
术后给予抗感染、止痛等对症治疗,并定期进行复查。
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
三、结果
1. 手术情况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为60分钟,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00ml。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2. 愈合情况
术后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的骨折均愈合良好,平均愈合时间为3个月。
X光片显示,骨折端对位对线良好,无移位现象。
3. 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根据Harris评分标准,术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良好。
其中,90%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至90分。
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周朝亮
【期刊名称】《河南外科学杂志》
【年(卷),期】2016(022)006
【摘要】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
方
法对37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术后随访10个月~3 a,骨折愈合时间2.5~8.6个月,骨折愈合率94.59%(35/37),2例出现股骨头坏死。
按Harris评分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6.48%(31/37)。
随访期内未发生髋内翻、钉断裂、下肢深静
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结论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创伤小、固定牢靠、可早期功能锻炼、能提高骨折愈合率和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
【总页数】2页(P87-88)
【作者】周朝亮
【作者单位】河南叶县人民医院骨外科叶县 467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3.42
【相关文献】
1.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三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附98例报告) [J], 汤健;秦步平;高峰
2.闭合复位及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远期随访观察 [J], 宋立生
3.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三枚双头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 [J], 秦步平;陶勇;汤健;黄圣达;高峰;刁振鸿
4.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影响因素分析 [J], 王添兴;李国庆;汪洋;纪保超;阿斯哈尔江·买买提依明
5.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研究 [J], 姬海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股骨颈骨折系指股骨头下至粗隆间的一段较细部的骨折,是一种较常见的骨折。
一般为跌倒所致,病人跌倒时扭转患肢,暴力传导至股骨颈引起骨折。
也见于年老骨质疏松者,股骨颈骨小梁薄弱,遭受轻微外力即可致骨小梁断裂引起骨折。
股骨颈骨折后,患肢呈短缩、内收、外旋、屈曲畸形,腹股沟韧带下或大粗隆部有肿块、瘀斑。
体检局部压痛,腹股沟中点部压痛明显,纵轴叩击痛阳性,被动活动患髋关节疼痛加重。
收集骨外科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60例病例,用空心钉内固定方法,现将手术配合技术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股骨颈骨折60例,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为35岁至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岁。
治疗方法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术,经此手术治疗后,无一例感染发生,术后随访一年无内植物松动病例,愈合良好。
2 手术配合2.1术前准备2.1.1一般准备股骨颈骨折病人多为老年人,术前常规检查全身情况,尤其是心肺功能,以确定是否能承受手术:饮食宜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粗纤维及果胶成分丰富的食物。
品种多样,色香味俱全,且易消化。
指导与协助维持患肢于外展中立位。
置于软枕布朗架上行牵引维持或穿防旋鞋,调整牵引,松开皮套检查足跟及内外踝等部位有无压疮。
鼓励病人有效咳嗽及咳痰,积极协助深吸气。
翻身按摩叩背每2小时1次。
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行雾化吸入每日2次,深呼吸训练,吹气球和吹气泡。
术前常规备血,会阴部备皮导尿。
术前常规牵引,以减轻疼痛,利于骨折复位。
除按一般骨科手术常规器械和设备准备外,另备C型臂及空心钉打入器械。
2.1.2 心理护理应给予耐心开导,介绍骨折的特殊性及治疗方法,并给予悉心的照顾,以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
根据病人个体差异,耐心解释此手术的适应症,方法、优点、疗效,使病人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以良好心理状态配合手术。
2.2 手术配合2.2.1 麻醉与体位一般采用腰麻,硬膜外或联合阻滞麻醉,患者仰卧于牵引台上,将双足固定于牵引架上,插一木棒顶住会阴部,双下肢伸直,各外展约30度。
内蒙古中医药*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妇幼保健院麻醉科(715100)2012年7月13日收稿摘要:目的:总结和探讨镇痛泵在剖腹产术后的应用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1年3月镇痛泵在剖腹产术后应用的300例临床资料。
结果:随访1周,随访率100/100,镇痛效果确切,术后恢复快。
结论:300例剖腹产患者术后应用镇痛泵后,疼痛明显减轻,下床活动早,从而可有效减轻应激反应,改善心肌供血,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防止了肺部坠积性肺炎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术后恢复快。
关键词:镇痛泵;剖腹产术后中图分类号:R719.8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8-0070-01镇痛泵在剖腹产术后应用的300例分析雷永崇*调查发现,手术后约30/100~75/100的病人有明显疼痛,其中49/100为中度疼痛,23/100为重度疼痛,8/100为极重度疼痛,随着麻醉学、外科学、药理学和相关学科的发展以及新设备、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不断涌现,由于PCA 的良好镇痛效果,对病人术后恢复十分有利,故深受病人和医生的喜爱,是目前最受欢迎的术后镇痛方法。
现将我院2011年1月~2011年3月300例剖腹产患者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情况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①300例剖腹产患者均符合剖腹产指征。
②300例剖腹产患者全部使行硬膜外麻醉。
③术后全部使用硬膜外PCA (PCEA )。
④镇痛泵内成分:布比卡因35mg*5支,芬太尼0.1mg*2支加生理盐水100ml 。
⑤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 )每小时释放2ml 药液,手动一次释放0.5ml 药液。
锁定时间为15分钟(指两次手动间隔时间)。
2结果300例剖腹产患者术后应用硬膜外镇痛泵(PCEA ),镇痛效果确切,下床活动早,胃肠功能恢复快,进食早,无一例患者发生坠积性肺炎及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恢复快。
3讨论①术后镇痛方法:传统的术后镇痛方法有口服药物,肌内,皮下,静脉注射药物和直肠给药等,由于这些方法:a 不能及时止痛。
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50例股骨颈骨折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2011年6月~2012年7月采用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50例,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
结果:50例患者经过3~16个月的随访,骨折愈合优44例(88.0%),愈合良5例(10.0%),差1例(2.0%),优良率98.0%。
术后关节活动8.6±6.1周,骨折愈合时间2.5~10.5个月,骨痂生成时间2.1±1.1个月。
结论: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股骨颈骨折疗效显著。
关键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股骨颈骨折疗效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骨折[1],治疗的目的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康复水平和老年生活质量。
目前最常用见的方法是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若螺纹钉选择不恰当,常会造成畸形、疼痛[2],为探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
2011年6月~2012年7月采用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6月~2012年7月采用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50例,男30例(60.0%),女20例(40.0%),男女之比1.5:1,年龄19~69岁,平均54.6岁。
手术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电透下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技术。
患者在连续硬脊膜外麻醉下,平卧于骨科牵引床上,对侧下肢极度外展,患侧下肢外旋位绑于托架上。
先使患肢外旋,再
外展20°,然后再施行牵引使患肢略长于对侧肢体长度[3]。
术中用手将大粗隆向前、后推动数次,再内旋患肢,略微放松牵引。
c 型臂透视观察复位情况,闭合复位要尽量达到garden对线指数要求:即在正位x线片上,股骨头内侧骨小梁的中心轴线与股骨干内侧皮质形成的角度>160°,≤180°;在侧位片上,对线指数是股骨颈直线为180°,正常的指数应<20°[4]。
复位满意后,消毒铺巾。
在股骨大粗隆下约1.5~2.0cm处,做一长约1.0cm的纵切口,切开皮肤及阔筋膜,平行于股骨颈轴线钻入第1枚导针。
透视位置正确后,平行于第1枚导针呈正三角形或倒三角形再钻入2枚导针,导针深度为股骨头软骨下5mm。
再次透视证实导针位置满意后,分别测深、钻孔、攻丝,逐一拧入相应长度空心螺钉,使螺钉尖端位于股骨头下0.5cm,螺纹要通过骨折线。
结果
50例患者经过3~16个月的随访,骨折愈合优44例(88.0%),愈合良5例(10.0%),差1例(2.0%),优良率98.0%。
术后关节活动8.6±6.1周,骨折愈合时间2.5~10.5个月,骨痂生成时间2.1±1.1个月。
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指由于骨质疏松、老年人髋周肌肉群退变、反应迟钝或遭受严重外伤所致的股骨颈断裂。
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
应遵循早期无创伤的解剖复位,选择合理有效的内固定器材及方法,减少局部血供破坏改善血流灌注促使
骨折早期愈合,恢复和建立跨越骨折线的血管迅速参与坏死骨的修复,避免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目前,对本病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对本病的预防重点在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上。
遵循早期无创伤的解剖复位,选择合理有效的内固定器材及方法。
在选择治疗方法以前,首先要了解伤者的全身情况,特别是老年人要注意全面检查,血压、心、肺、肝、肾等主要脏器功能,结合骨折全面考虑。
股骨颈骨折愈合较慢,平均需5~6个月,而且骨折不愈合率较高,平均为15%左右。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和年龄、骨折部位、骨折类型、骨折和移位程度、复位质量以及内固定坚强度有关。
股骨颈骨折是骨折最易发生的部位,骨折后局部会出现血供差、骨折愈合能力差等现象[5],老年人因身体各机能下降以及营养不易吸收导致骨质疏松,股骨颈脆弱而多见,由于患者较年长,抗病能力弱,身体机能恢复慢,因此在治疗时,要注意加强营养吸收。
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股骨颈骨折,是目前较好的内固定方法,能明显提高骨折愈合率[6]。
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操作简单,应用无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在治疗后可较早地进行肢体活动。
对于年龄大、耐受力差的患者来说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因股骨颈的血供特点,其并发症常为骨折后不愈合与股骨头坏死。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50例患者经过3~16个月的随访,骨折愈合优44例(88.0%),愈合良5例(10.0%),差1例(2.0%),优良率98.0%。
术后关节活动8.6±6.1周,骨折愈合时间2.5~10.5个
月,骨痂生成时间2.1±1.1个月。
因此,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股骨颈骨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cornellen f,levine d,o`doherty j.unipotar versus bipolar hemiarthroplasty for the treatment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 in the elderly i see comments i.chin j geriatr,1998,348:67.
2 黄富运.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38例的体会[j].广西医学,2008,4(30):598-599.
3 bout ca,cannegieter dm,juttmann jw.percutaneous cannulated screw fixation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s:the three point principl[j].injury,2007,28:135-139.
4 刘粤,张长青,孟炜.闭合复位空心钉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多元相关研究[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7,8(7):617-621.
5 张忠诚.加压螺钉内固定术联合高压氧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2(17):167.
6 王立新,卿茂盛.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手术方法选择与疗效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8(6):591-592.
7 harris w h.traumatic arthritis of the hip
after dislocation and acetabularfractures:treatment
by mold arthroplasty[j].j bone joint surg,2009,5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