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年生效公约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269.01 KB
- 文档页数:14
近年生效的国际公约修正案作者:危敬添来源:《水运管理》2010年第09期1《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简称《SOLAS公约》)修正案1.12005年5月修正案经修正的《SOLAS公约》第II-1章旨在使有关客船和货船的分舱稳性和破舱稳性的规定协调一致。
经修正的A,B和B-1部分在2009年1月1日生效后适用于新建造船舶。
1.22006年12月修正案《国际散装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IBC规则)有关防火与探火的修正案以及第17章(最低要求概述)、第18章(规则不适用的产品清单)、第19章(散装运载产品索引)修正案,于2009年1月1日生效。
1.32006年5月修正案(1)第II-2章――防火包括对第9条――火灾的抑制和第15条――燃油、润滑油及其他可燃油类装置的修改,新的条文适用于1992年2月1日或以后建造的船舶和1998年7月1日或以后建造的船舶。
(2)第III章――救生设备和装置在第7条――个人救生设备中,增加对未成年人救生衣的要求:对于航行时间少于24 h的客船,应至少配备船上旅客人数2.5%的未成年人救生衣;对于航行时间≥24 h的客船,应为船上每个未成年人配备未成年人救生衣。
(3)第IV章――无线电通信在第7条无线电设备要求的规定中,要求船舶携带能够通过全球卫星搜救系统(COSPAS-SARSAT)在406 MHz频道操作发出遇险警报的应急无线电示位标(EPIRB);在第9和第10条中,澄清船对岸遇险警报的发射可以通过国际海事卫星(INMARSAT)由船舶地面站进行。
(4)第V章――航行安全考虑到海上置换压载水可能引起的盲区或水平视野的下降,修正案对第22条“驾驶室可视范围”中增加保持瞭望等措施。
(5)《国际消防安全系统规则》(FSS规则)修正案该修正案用经修正的条文代替第5章固定式气体灭火系统的条文。
(6)《国际救生设备规则》(LSA规则)修正案该修正案包括要求所有救生设备应能承受并贮存在??30~+65 ℃的空气中,而且个人救生设备应能在??15~+40 ℃的空气温度范围内保持操作性。
鲁保协 [2010]54号山东省保险行业协会关于印发两个《自律公约》的通知各财产险公司:《山东省非车财产保险手续费(佣金)自律公约》、《山东省企业财产保险自律公约》及其《实施细则》已在7月8日召开的全省财产险公司第五次高峰会上签署通过,现予印发,望遵照执行。
各公司要积极组织各级相关人员认真学习两个《自律公约》及其《实施细则》,将《自律公约》的各项规定及时、准确的传达到各级机构,保证在全省得到贯彻落实。
附件1:《山东省非车财产保险手续费(佣金)自律公约》及其《实施细则》附件2:《山东省企业财产保险自律公约》及其《实施细则》(此页无正文)二0一0年七月九日主题词:行政文秘自律公约通知抄报:山东保监局抄送:各市协会编录:庞玉锋校对:张德周山东省保险行业协会秘书处二0一0年七月九日印发附件1山东省非车财产保险手续费(佣金)自律公约(2010年7月8日山东省财产保险公司高峰会第五次高峰会签署通过)为维护山东省(不含青岛,下同)非车财产保险市场秩序,遏制随意提高手续费(佣金)争揽业务的恶性竞争行为,促进非车保险业务的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约。
第一章规约第一条本章所称非车财产保险业务,是指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的,除机动车辆保险、意外险、健康险以外的所有财产保险业务。
包括企业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保险、建筑安装工程保险、责任保险、货物运输保险、船舶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等。
第二条手续费(佣金)的支付对象为保险经纪人、保险专业代理机构、保险兼业代理机构、个人代理人。
第三条每笔代理业务手续费(佣金)的支付比例不得超过该业务实收保费的15%。
不得以馈赠实物或报销费用、虚开代理查勘理赔费用等其它形式变相提高手续费(佣金)的支付标准。
第四条跨省(含青岛)承保业务的,要严格按照标的物所在地行业手续费(佣金)支付标准执行;外省(含青岛)保险公司承保山东省境内标的物的,本省对应公司应及时告知其按照我省手续费(佣金)支付标准执行。
符合中国保监会统括保单规定的业务且项目总部在省外(含青岛)的以及公司总对总层面签署协议的业务可不执行我省手续费(佣金)支付标准。
Form: RWPRR401-B C C S通 函Circular 中国船级社(2010年)通函第30号总第30号2010年6月5日(共6页)发:总部各有关业务处室、各审图中心、各分社(办事处)、船厂、船东、有关的试验机构、设计院、产品厂关于执行MSC.282(86)决议有关SOLAS II-1章修订内容(2011年1月1日生效)的通知1、前言2009年6月5日的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86次会议上,通过了第282号关于SOLAS公约修正案的决议。
该决议附件包括了对II-1、V和IV章的修订内容,自2011年1月1日生效。
本通函仅说明了MSC.282(86)决议附件中关于II-1章的修订内容,其原文和中文译文见本通函的附件。
2、主要修订内容1)关于对含有石棉材料的禁止使用对Reg.II-1/3-5.2条作了修订, 要求自2011年1月1日起,对于所有船舶,应禁止新装含有石棉的材料。
2)关于封闭的车辆处所、滚装处所和特种处所的排水要求新增Reg.II-1/35-1.2.6.3 条,要求闭式车辆处所、滚装处所和特种处所的排水应符合Reg.II-2/20.6.1.4 和 II-2/20.6.1.5 的要求(关于设有固定式压力水雾灭火系统的车辆处所、特种处所和滚装处所的排水)新增要求自2011 年1 月1 日起生效。
关于Reg.II-2/20.6.1.4 和 II-2/20.6.1.5的具体要求,参见CCS技术处(2009)通函第020 号总第349 号第3条3)。
3、关于含有石棉材料禁止使用的图纸审查和检验发证2011年1月1日起,所有船舶上应禁止新装含有石棉的材料。
审图和检验部门应依据新的Reg,II-1/3-5.2条要求进行审图和检验。
4、关于闭式车辆处所、滚装处所和特种处所排水要求的图纸审查和检验发证自2011年1 月1 日起,对于设有固定式压力水雾灭火系统的闭式车辆处所、滚装处所和特种处所的排水应符合Reg.II-2/20.6.1.4 和 II-2/20.6.1.5 的要求(参见CCS技术处(2009)通函第020 号总第349 号第3条3)和第6条),审图和检验部门应依据新增的Reg.II-1/35-1.2.6.3 条要求进行审图和检验。
2010-2011年生效公约介绍目录一SOLAS公约更新情况二MARPOL公约的更新情况三其他公约生效及更新情况SOLAS II-1 章修正案(MSC.256(84))1、修改II-1/3-4船上应急拖带装置和程序的要求背景从20000DWT以上液货船的应急拖带装置的理念发展,FSA建议推广至所有商船;从强制性设备配备到程序编制与手册配备;利用现有设备;目的是提供应急情况下快速准备拖带的指导,减少船舶发生事故污染环境的风险。
主要内容船舶应配备具体到各船的应急拖带程序;船上应携有此类程序供应急情况下使用;基于船上现有的装置和设备编制该程序。
实施2010年1月1日前所有客船需配备;2010年1月1日或以后新建货船需配备;2012年1月1日前,所有2010年1月1日以前建造的货船需配备。
程序的主要内容包括:前后甲板图,图中标出可能有的应急拖带装置;船上可用于应急拖带的设备清单;通信方式和方法;用于准备和进行应急拖带操作的程序举例。
2、新增3.9条登离船设施背景没有“登离船设施”的具体要求;澳大利亚认为现行ISO标准不够完全,没有操作、负荷、检验和维护的规定,不能保证营运安全操作;设备的保养和钢丝绳的换新存在问题;目的是通过改善对设备的维护达到减少事故。
主要内容要求船舶两舷提供用于在港和在与港口有关或引水操作的登离船措施;符合“舷梯、跳板的构造、安装、维护和检查/检验指南”的要求;所有登离船设备,应予以维护,保持其预期的可用状态,考虑有关安全负荷限制。
钢丝绳需予以维护。
实施2010年1月1日及以后新建船舶所有船舶的登离船设施;除非主管机关认为不合理、不现实的情况:船舶具有较小的干舷;船舶航行于指定的港口,且该港口都有配套的登离船设施。
“舷梯、跳板的构造、安装、维护和检查/检验指南”的要求简介现有舷梯尽实际可能符合指南要求;明确了舷梯的安装要求,位置、照明、救生圈设置,梯子布置长度、安全使用标识牌设置、试验、放置角度,安全网络设置;按规定的间隔检查和维护,规定日常检查;检验中的检查和操作试验要求,年度检验时全面检查的项目;每5年检验最大工作负荷下操作试验。
公约签署范本1.我国签署了哪些国际公约1.《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1997年10月签署,对第八条第一款(甲)项等提出了3项声明。
2001年3月27日批准,同年6月27日对中国生效。
)2.《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1981年12月29日加入,对第二十二条作了保留。
1982年2月28日对中国生效。
)3.《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1983年4月18日批准,对第九条作了保留。
同年7月17日对中国生效。
)4.《禁止并惩治种族隔离罪行国际公约》(1983年4月18日加入,同年5月18日对中国生效。
)5.《反对体育领域种族隔离国际公约》(1987年10月21日签署,1988年4月3日对中国生效。
)6.《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公约》(1990年9月7日批准,同年11月20日生效。
)7.《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1980年11月4日加入,对第二十九条第一款作了保留。
同年12月4日对中国生效。
)8.《儿童权利公约》(1992年1月31日批准,对第六条作了保留。
同年4月2日对中国生效。
)9.《〈儿童权利公约〉关于买卖儿童、儿童卖淫和儿童色情制品问题的任择议定书》(2002年12月3日交存批准书,2003年1月3日对中国生效。
)10.《禁止和立即行动消除最有害的童工形式公约》(2002年8月8日交存批准书,2003年8月8日对中国生效。
)11.《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1986年12月12日批准,对第二十条和第三十一条第一款作了保留。
1988年11月3日对中国生效。
)12.《就业政策公约》(1997年12月17日交存批准书,1998年12月17日对中国生效。
)13.《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1982年9月24日交存加入书,1982年12月23日对中国生效。
)14.《关于难民地位议定书》(1982年9月24日加入,对第四条作了保留。
同年12月23日对中国生效。
)中国还批准了国际人道法领域的4个日内瓦公约及两个附加议定书:1.《改善战地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1956年12月28日交存批准书,对第四条作了保留。
罗马国际公约全文罗马国际刑事法院是该公约的核心机构,依据该公约对危害人类和国际社会最严重的罪行进行调查和起诉,这些罪行包括种族灭绝、战争罪、侵略罪和对人类罪(如奴役、酷刑、强制失踪等)。
《罗马国际刑事法院规约》又被称为罗马公约或罗马公约1998年版,它的出台被视为国际刑事法正式确立了,也是国际刑事司法领域里里程碑式的事件。
该公约是由联合国大会于1998年7月17日通过,它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国际刑事法院用于追究人权犯罪的责任。
其中,公约明确了罗马法院的组建和运作方式,并规定了与国际刑事法院相关的定义、管辖权、程序、刑罚等内容。
《罗马国际刑事法院规约》的主要内容如下:1. 法院的组建和运作:- 第1章规定了国际刑事法院的组织、总部、代表大会等相关内容;- 第2章规定了发布创始文件的时间、国际刑事法院法详细的内容;- 第3章规定了法院的成员、选举、职责和权力等事项。
2. 法院的管辖权:- 第5章规定了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范围,包括对犯有种族灭绝、战争罪、侵略罪和对人类罪的个人负有刑事责任,以及对与这些犯罪有关的其他犯罪负有刑事责任的个人行为。
3. 法院的程序:- 第7章规定了国际刑事法院的犯罪调查和起诉程序,包括逮捕令、传票、证据收集、听证会等程序;- 第8章规定了审判程序,包括法庭程序、辩护权、定罪和量刑等程序;- 第10章规定了刑罚和处罚的执行程序。
4. 合作与法院与其他国际机构的关系:- 第86章规定了国际刑事法院的国家合作与协助,包括逮捕犯罪嫌疑人、传递和保护证人、调取相关证据等事项;- 第87章规定了法院与国际刑事警察组织的合作与关系;- 第106至110章规定了国际刑事法院与联合国、国际法庭、其他国际机构的关系与合作。
在经过修订于2010年生效的国际刑事法院规程以及其他国际法规的规定下,罗马国际公约成为全球刑事司法体系的基础,对于保护人权,追究国际犯罪行为的责任,维护国际安全与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8月1日生效的IMO第MEPC.190(60)号决议(2010 年3 月26 日通过)《〈1973 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1978 年议定书》附则修正案(北美排放控制区)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忆及《国际海事组织公约》关于防止和控制海洋污染的国际公约赋予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本委员会)职责的第三十八条第(一)款,注意到《1973 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在下文称“1973 年公约”)第16 条、《〈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的1978 年议定书》(在下文称“1978年议定书”)第VI 条和《〈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的1997 年议定书》(在下文称“1997 年议定书”) 第4 条共同规定了1997 年议定书的修正程序,并赋予本组织适当机构审议和通过经1978 和1997 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 年公约的修正案的职能,还注意到通过1997 年议定书,为《1973 年公约》增加了题为《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的附则VI (在下文称“附则VI”),进一步注意到以第MEPC.176(58)号决议通过了经修订的附则VI,而且随着其在2010年1 月1 日视为被接受后,将于2010 年7 月1 日生效,审议了所建议的《73/78 年防污公约》附则VI 的修正案草案,1. 按照《1973 年公约》第16(2)(d)条,通过了《73/78 年防污公约》附则VI 的修正案,案文列于本决议的附件;2. 按照《1973 年公约》第16(2)(f)(iii)条,决定该修正案须在2011 年2 月1 日视为已被接受,除非在此日期前,有不少于三分之一的当事国或其合计商船队总吨位不少于世界商船队总吨位50%的当事国通知本组织其反对该修正案;3. 请当事国注意,按照《1973 年公约》第16(2)(g)(ii)条,所述修正案在按照上文第2 段被接受后,将于2011 年8 月1 日生效;4. 要求秘书长遵照《1973 年公约》第16(2)(e)条,将本决议和附件中所载的修正案的核证MEPC 60/22Annex 11,Page 2无误副本送发经及年议定书修订的《年公约》的所有当事国;并5. 进一步要求秘书长将本决议及其附件的副本送发经及年议定书修订的《年公约》非当事国的本组织会员国。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2010修订)文章属性•【缔约国】•【条约领域】贸易,环境资源能源•【公布日期】2010.07.15•【条约类别】公约•【签订地点】卡塔尔多哈正文《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2010年3月13-25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15届缔约国大会对附录I和附录II 做修订,并调整物种的标准命名。
根据《公约》秘书处2010/007号通知,中国于2010年7月15日以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公告2010年第2号将修订后的《公约》附录予以公告,修订后的附录自2010年6月23日起生效)说明1. 本附录所列的物种是指:a)名称所示的物种;或b)一个高级分类单元所包括的全部物种或其被特别指定的一部分。
2. 缩写“spp.”是指一个比其更高的分类单元所包括的全部物种。
3. 其它种以上的分类单元仅供资料查考或分类之用。
科的学名后的俗名仅供参考(编者注:原文的俗名为英文名,中文翻译名绝大部分与其中文学名相同,故被省略)。
它们是为表明此科中有物种被列入附录。
在大多数情形下,并不是这个科中的所有种都被收入附录。
4. 以下缩写用于植物的种以下分类单元:a)缩写“ssp.”指亚种,b)缩写“var(s).”指变种。
5. 鉴于未对列入附录Ⅰ的植物种或较高级分类单元作出注释,说明其杂交种应当按照《公约》第三条有关规定进行管理,这表明来自一个或多个这些种或分类单元的人工培植杂交种如附有人工培植证明书便可进行贸易,同时这些杂交种源于离体培养、置于固体或液体介质中、以无菌容器运输的种子、花粉(包括花粉块)、切花、幼苗或组织培养物不受《公约》有关条款的限制。
6. 附录Ⅲ中物种名后括号中的国家是提出将这些物种列入该附录的缔约国。
7. 当一个物种被列入某一附录时,该物种的所有部分或其衍生物也被列入同一附录,除非该物种的注释表明其只包括特定的部分或衍生物。
列入附录Ⅱ或Ⅲ的物种或较高级分类单元名称旁出现的符号#及相随数字系指脚注,该脚注表明了植物的哪些部分或衍生物被指定为“标本”,并根据《公约》第一条第(b)款第(iii)项的规定受《公约》条款管制。
中国加入的国际公约生效日期一览表我国已批准和加入的国际海事组织公约一览表2012. 09. 04公约中国对中国序公约或议定书备注号生效日期参加日期生效日期1 国际组织公约1958. 3. 17 1973. 3. 1 1973. 3. 1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2 1980. 5. 25 1980. 1.7 1980. 5. 25公约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3 1981.5. 1 1982. 12. 17 1983. 3. 17公约1978年议定书1974 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1993. 7. 14 2000. 2. 3 1995. 2. 3 2000. 2. 3 公约1988 年议定书提前实施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5 1977. 7. 15 1980. 1.7 1980. 1. 7公约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6 1983. 10. 2 1983. 7. 1 1983. 10. 2污染公约1978 年议定书1965年便利国际海上运输7 1967. 3. 5 1995. 1. 15 1995. 3. 17公约8 1966 年国际载重线公约1968.7.21 1973. 10. 5 1974. 5. 5公约中国对中国序公约或议定书备注号生效日期参加日期生效日期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9 2000. 2. 3 1995. 2. 3 2000. 2. 3 1988年议定书101969 年船舶吨位丈量公约1982. 7. 18 1980. 4. 8 1982. 7. 181969年国际111975. 5. 6 1990. 2. 23 1990. 5. 24 干预公海油污公约1973年国际干预公海非油12 1983. 3. 30 1990. 2. 23 1990. 5. 25类物质污染议定书1969 年13 1975. 6. 19 1980. 1. 30 1980. 4. 29 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14 1981.4.8 1986. 9. 29 1986. 12. 28责任公约1975 年议定书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15 1995. 5. 23 1999. 1. 5 2000. 1. 5责任公约1992年议定书公约中国对中国序公约或议定书备注号生效日期参加日期生效日期适用16 1971年特种业务客船协定1974. 1. 2 1997. 7. 1香港1973年特种业务客船舱室适用要求17 1997. 6. 2 1997. 7. 1香港议定书1971年关于设立国际油污损害适用18 1996. 5. 30 1999. 1. 5 2000. 1. 5赔偿基金公约1992年议定香港书1972年国际19 1977. 9. 6 1980. 9. 23 1981.9. 23集装箱安全公约1974年海上旅客及其行李运输20 1987. 4. 28 1994. 6. 1 1994. 8. 30雅典公约1974年海上旅客及其行李运输211989. 4. 30 1994. 6. 1 1994. 8. 30 雅典公约1976年议定书国际海事221979. 7. 16 1979. 7. 13 1979. 7. 16卫星组织公约公约中国对中国序公约或议定书备注号生效日期参加日期生效日期国际海事卫星231979. 7. 16 1979. 7. 13 1979. 7. 16组织业务协定适用1976年海事索赔责任限制24 1986. 12. 1 1997. 7. 1公约香港1978年船员25 1984. 4. 28 1981.6.8 1984. 4. 28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26 1985. 6. 22 1985. 6. 24 1985. 7. 24公约1988 年关于制止对271992. 3. 1 1991. 8. 20 1992. 3. 1海上航行安全非法行为公约1988 年关于制止对281992. 3. 1 1991. 8. 30 1992. 3. 1大陆架固定平台安全非法行为议定书1989年国际291996. 7. 14 1994. 3. 30 1996. 7. 14救助公约公约中国对中国序公约或议定书备注号生效日期参加日期生效日期1990年国际301995. 5. 13 1998. 3. 30 1998. 6. 30 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1972年防止倾倒废料及其31 1975. 8. 30 1985. 11. 14 1985. 12. 14他物质污染海洋公约注:以上资料统计截止日期为2003年9月18日。
保护地球公约和法规和生效时间和内容当我们今天看到地球上发生的环境灾害时,人们开始认识到,当我们的行为影响到环境的时候,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保护地球。
联合国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调整和制定了一系列的公约和法规,来控制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在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上,联合国大会正式通过了《联合国框架公约为气候变化》,成为了我们保护地球公约和法规的首个定义。
它要求政府和公民采取措施应对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以减少对全球气候的不利影响。
1999年,联合国大会正式批准了《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公约》,其中一个主要目的是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
这个公约要求各国采取措施,进行全球的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发展,建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政策和规划,并制定有关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法律。
2002年,联合国大会正式批准《联合国水源保护公约》,要求政府把水安全放在首要位置,采取措施来保护水质和保护水资源,加强水污染控制,通过国际合作来保护水质。
2011年,联合国大会正式批准了《联合国土壤公约》,要求签署国在传统、新兴和未来的土壤活动方面采取措施,来确保良好的土壤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改善土壤质量。
联合国还宣布了《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将它定义为一个“全球性议程,旨在实现世界上每个国家和社会获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同时也确保全球可持续发展”。
它包括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政府和企业采取措施,实现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环境发展之间的平衡发展。
这些公约旨在解决全球环境危机,要求国家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和持续,以改善和保护地球的环境质量。
它们中的许多公约都已经生效,并于2019-2022年达到最佳状态,期望能够实现它们的目标,建立一个更可持续、和谐和美好的地球。
因此,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联合国发布了许多规范,要求国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积极采取措施来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保护及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和土壤,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议程。
如果我们能够执行这些法律,我们就有可能实现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这两份全新的法律文件究竟新增了哪些罪种?又将如何扩大保护范围?对于针对民航业的恐怖行为的打击力度和广度有了哪些增强?带着这些问题,日前,本报记者专访了全程参与两份法律文件出台过程的国际民航组织(ICAO)法律局官员、联合国反对恐怖主义执行工作队成员黄解放,让他详细解读2010年《北京公约》和2010年《北京议定书》。
新增罪种增强打击力度记者:据了解,2010年《北京公约》和2010年《北京议定书》针对利用民用航空器对地面目标进行攻击的行为,特意单列了一条新的罪种,能否请您具体介绍一下?黄解放:如果罪犯劫机后把飞机转换成为一种攻击性的武器,攻击地面目标,会导致大规模的伤亡,所以2010年《北京公约》中新增了“任何人如果利用使用中的航空器造成死亡、严重人身伤害,或对财产或环境的严重破坏,该人即构成犯罪”这一条款。
2010年《北京公约》将这一行为作为一种新的犯罪罪种写入,目的就是要警示和震慑那些进行恐怖活动的组织和个人。
此外,这一新罪种的增加,也是国际社会对“9?11”这种大规模恐怖犯罪行为的一种政治层面和法律上的回应。
将这一罪名利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传达出国际社会坚决不容忍此种恐怖行为发生的决心。
记者:在此次的新增条款中,还将追究犯罪行为幕后组织者和策划者的刑事责任,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黄解放:在2010年《北京公约》中,我们将组织或指挥他人实施犯罪、作为同犯参与犯罪和非法和有意协助他人逃避调查、起诉或惩罚的人也界定为构成犯罪。
如此界定,解决了此前国际民航保安公约中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
如“9?11”事件中,劫机者实施犯罪活动,并随着飞机的爆炸而葬送生命,但按照此前的公约规定,我们无法继续追究整个事件幕后策划者和首脑人物的刑事责任。
而新公约生效后,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犯罪行为的幕后组织者和领导者也将被定罪,这必将有效地加大对破坏民用航空安全的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
记者:除此之外,2010年《北京公约》和2010年《北京议定书》还增加哪些新的罪种?黄解放:为加强对生物武器、化学武器和核武器的打击,2010年《北京公约》增加了使用生物、化学和核物质对民用航空进行攻击和使用民用航空器非法传播生物、化学和核物质两个方面的条款。
2010-2011年生效公约介绍目录一SOLAS公约更新情况二MARPOL公约的更新情况三其他公约生效及更新情况SOLAS II-1 章修正案(MSC.256(84))1、修改II-1/3-4船上应急拖带装置和程序的要求背景➢从20000DWT以上液货船的应急拖带装置的理念发展,FSA建议推广至所有商船;➢从强制性设备配备到程序编制与手册配备;➢利用现有设备;➢目的是提供应急情况下快速准备拖带的指导,减少船舶发生事故污染环境的风险。
主要内容➢船舶应配备具体到各船的应急拖带程序;➢船上应携有此类程序供应急情况下使用;➢基于船上现有的装置和设备编制该程序。
实施➢2010年1月1日前所有客船需配备;➢2010年1月1日或以后新建货船需配备;➢2012年1月1日前,所有2010年1月1日以前建造的货船需配备。
程序的主要内容包括:➢前后甲板图,图中标出可能有的应急拖带装置;➢船上可用于应急拖带的设备清单;➢通信方式和方法;➢用于准备和进行应急拖带操作的程序举例。
2、新增3.9条登离船设施背景➢没有“登离船设施”的具体要求;➢澳大利亚认为现行ISO标准不够完全,没有操作、负荷、检验和维护的规定,不能保证营运安全操作;➢设备的保养和钢丝绳的换新存在问题;➢目的是通过改善对设备的维护达到减少事故。
主要内容➢要求船舶两舷提供用于在港和在与港口有关或引水操作的登离船措施;➢符合“舷梯、跳板的构造、安装、维护和检查/检验指南”的要求;➢所有登离船设备,应予以维护,保持其预期的可用状态,考虑有关安全负荷限制。
➢钢丝绳需予以维护。
实施➢2010年1月1日及以后新建船舶所有船舶的登离船设施;➢除非主管机关认为不合理、不现实的情况:➢船舶具有较小的干舷;➢船舶航行于指定的港口,且该港口都有配套的登离船设施。
“舷梯、跳板的构造、安装、维护和检查/检验指南”的要求简介➢现有舷梯尽实际可能符合指南要求;➢明确了舷梯的安装要求,位置、照明、救生圈设置,梯子布置长度、安全使用标识牌设置、试验、放置角度,安全网络设置;➢按规定的间隔检查和维护,规定日常检查;➢检验中的检查和操作试验要求,年度检验时全面检查的项目;每5年检验最大工作负荷下操作试验。
SOLASII-1章修正案(MSC.282(86))3、修改II-1/3-5新装含有石棉的材料主要内容➢自2011年1月1日起,对于所有船舶,应禁止新装含有石棉的材料。
实施➢2011年1月1日起,所有船舶上应禁止新装含有石棉的材料。
SOLASII-2章修正案(MSC.256(84))1、第10条CO2灭火系统两套释放装置背景➢有事故表明一套释放装置存在对船员生命安全的威胁。
主要内容➢新增要求,对于2002年7月1日之前建造的船舶,其机器处所和货泵舱的固定式CO2灭火系统,应满足FSS规则第5章关于设置两套CO2灭火系统释放控制装置要求。
➢明确在2010年1月1日以后的第一次计划中的坞检前需满足。
➢该要求自2010年1月1日起生效,适用于所有公约船。
实施➢主要是针对现有船(2002年7月1日之前)的追溯要求。
➢营运检验时应注意核查现有船的CO2灭火系统是否满足FSS规则第5章2.2.2关于设置两套释放控制装置要求。
➢2010年1月1日以后第一次计划中的坞检前满足。
➢注意仅对机器处所和货泵舱有追溯要求,不适用于滚装处所和货物处所。
2.2.2控制装置➢主要是针对现有船(2002年7月1日之前)的追溯要求。
➢二氧化碳系统应满足下列要求:.1应设置两套独立的控制装置,以将二氧化碳释放至被保护处所,并确保报警装置的启动。
一套控制装置应用于开启安装在将气体输送至被保护处所的管路上的阀门,另一套控制装置应用于将气体从所储存的容器中排出。
应采取积极的措施以确保其按照此顺序操作;和.2两套控制装置应布置在一个释放箱内,在该箱的特定部位应设醒目标记。
如果装有控制装置的释放箱上加锁,用语开启箱子的钥匙应置于设有玻璃面板的盒子里,该盒子应置放在释放箱附近的明显位置处。
2、第20条车辆处所、特种处所和滚装处所的保护背景➢2006年2月埃及客轮“萨拉姆98”号发生海难,MSC83次会议根据事故原因,就滚装船车辆甲板消防水的排出通过了SOLAS公约的修正案。
➢排水系统的性能标准,MSC83次会议指示FP(消防)分委会制定。
主要内容➢修订了闭式车辆处所、滚装处所和特种处所设有固定式压力水雾系统的排水要求:对于2010年1月1日及之后新建船舶的排水系统,应满足待制定的相关指南。
➢对于排水孔的防堵布置有追溯要求:2010年1月1日之前建造的船舶,需在2010年1月1日之后的第一次检验时满足待制定的相关指南。
➢该要求自2010年1月1日起生效,适用于所有设有车辆处所、特种处所和滚装处所,当采用固定式压力水雾灭火系统的公约客船和货船。
➢目前,FP53已完成排水系统相关指南的制定,该指南分别对客船和货船舱壁甲板以上和以下的排水系统(容量、布置等)以及排水口的防堵设计给出了具体的规定。
《封闭车辆和滚装处所及特种处所排水系统指南》(MSC.1/Circ.1320)实施➢船舶审图和建造检验时应注意:2010年1月1日及之后新建船舶的排水系统需满足新要求,2002年7月1日至2010年1月1日期间建造的船舶仍按原公约要求(MSC.94(73)决议)执行。
➢营运检验时应注意核查2010年1月1日之前建造船舶的排水孔防堵布置在2010年1月1日以后第一次检验时满足。
➢我社技术处通函[技术处(2009)通函第020号总第349 号]SOLASII-2章修正案(MSC.269(85))3、第10条“消防员装备”背景➢来源于丹麦基于其客船火灾事故和经验向FP分委会提交的提案,认为即使是小火灾,现行公约所要求的消防员装备之呼吸器的备用充气瓶数量明显不够,但因其配备有充装设备,很好地解决了该问题。
主要内容➢适用于2010年7月1日及以后建造的载客超过36人的客船。
➢应配有充装全部气瓶的设备,以下两选一:(1)由主配电板和应急配电板供电,或独立驱动的呼吸气瓶空压机,其排量按每个所要求的呼吸器最小配60l/min,但最大不超过420l/min;或(2)适当压力的自给式高压储气系统,能够充装船上使用的呼吸器,其容量按每个所要求的呼吸器最小配1200l/min,但最大不超过5000l/min。
4、危险货物运输(涉及第1条适用于现有船舶的要求和第19条危险货物运输)主要内容➢适用于2011年1月1日及以后建造的船舶。
➢修改了表19.3,主要根据新修订的IMDG规则相应修改了2.3类(分易燃(具有副危险性2.1类)和非易燃)、4.3类(分液体和固体)、6.1类(液体)的适用消防要求。
➢修改了表注:表19.1的注1(新增对装在闭式货物集装箱内的第4类和第5.1类液体的通风2次的注解);表19.2的注2(修改为《国际海运固体散货(IMSBC)规则);新增表19.3的注17~21。
➢对1984年9月1日至2011年1月1日之间建造的500总吨及以上的货船和客船,以及1992年2月1日至2011年1月1日之间建造的500总吨以下的货船,当载运危险货物时(除第6.2类和第7类以及限量和少量危险货物外)有追溯要求。
实施➢船舶审图和建造检验时应注意2011年1月1日及以后建造的船舶,当载运危险货物时需满足新要求。
➢营运检验时应核查上述日期建造的船舶若载运危险货物,需在2011年1月1日及以后的第一次换证检验满足新要求。
SOLASIII 和IV章修正案MSC.256(84)1、搜救定位装置背景➢新技术的应用,特别是AIS的应用,使采用AIS技术使搜救定位成为可能。
主要内容AIS-SART可以作为原RADAR-SART的替代。
(配备要求不变)➢将原RADAR-SART和AIS-SART统称为搜救定位装置,二者具有同样的作用。
实施➢2010.1.1生效,如果配备AIS-SART应满足新的性能标准的要求。
以前安装的设备仍然有效。
SOLAS第V章修正1、ECDIS的配备(MSC.282(86))背景:➢经FSA(Formal Safety Assessment)分析,ECDIS(electronic chart display and information system)可显著地改善船舶航行安全,特别是避免船舶搁浅➢降低船员的工作强度。
主要内容:ECDIS作强制要求配备的设备:➢建造日≥2012.7.1 ≥500GT的客船≥3000GT的液货船➢建造日≥2013.7.1≥10000GT货船(除液货船外)➢建造日≥2014.7.13000GT≤GT<10000GT货船(除液货船外)➢建造日<2012.7.1–GT≥500GT客船,不迟于2014.7.1后的1st SE–GT ≥3000GT液货船,不迟于2015.7.1后的1st SE➢建造日<2013.7.1≥50000GT货船(非液),≤2016.7.1后的1st SE20000GT≤GT<50000GT货船(非液),≤2017.7.1后的1st SE10000GT≤GT<20000GT货船(非液),≤2018.7.1后的1st SE实施➢原配备的设备继续有效➢海图应用:官方ENC,如采用官方RNC,则应配备纸海图作为后备➢ECDIS的软件版本应及时更新,并显示目前的版本及时间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电子导航海图(ENC)光栅导航海图(RNC)2、BNW AS的配备(MSC.282(86))背景➢人为因素是导致航行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值班驾驶员的疏忽,或值班时打磕睡等。
➢实践证明配备桥楼航行值班报警系统(BNWAS:BRIDGE NA VIGATIONAL WATCH ALARM SYSTEM )可以显著降低驾驶员疲劳带来的航海事故。
主要内容➢在SOLAS V/19中增加2.2.3和2.2.4,规定了BNWAS的配备要求➢建造日≥2011.7.1,≥150GT船舶及所有客船;➢建造日<2011.7.1–客船不迟于2012.7.1后的1st SE–GT≥3000GT,不迟于2012.7.1后的1st SE–500GT≤GT<3000GT,不迟于2013.7.1后的1st SE–150GT≤GT<500GT,不迟于2014.7.1后的1st SE3、AIS年度的年度试验背景➢许多AIS没有按规定输入相关数据,致使发射的数据不能真实反映船舶的情况,对船舶安全造成影响。
主要内容➢文件:MSC/Circ.1252 2007.10.22通过➢规定AIS的年度检验应由主管机关认可的合格的无线电检验员进行SOLAS第VI VII章修正1,固体散装货物装运要求背景➢为了配合修订后的IMSBC规则的实施,对SOLAS第VI、VII章进行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