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恐障碍误诊48例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04.19 KB
- 文档页数:2
急腹症48例误诊分析我院自2006年5月~2010年6月误诊漏诊急性腹痛患者48例,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急性腹痛常见的误诊漏诊原因。
1临床资料以急性腹痛原因待查收住误诊患者48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31例;≤14岁儿童20例,>14岁者30例;上腹疼痛11例,下腹疼痛39例;腹痛呈阵发性加重27例,腹痛呈持续性性加重23例;腹痛伴呕吐者24例。
所有病例在入院后完善必要相关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心肌酶,腹部常规、妇科常规B型超声,胸、腹部X线,胃镜,部分病例得以确诊;余手术后确诊。
其中,在12 h内确诊者29例,≥12 h 确诊者21例;手术确诊者34例,非手术确诊者16例。
误诊漏诊情况:阑尾炎误诊为胃肠炎13例;妇科疾病误诊为阑尾炎10例,包括异位妊娠误诊为阑尾炎3例,右侧附件囊肿蒂扭转误诊为阑尾炎3例,右侧附件脓肿误诊为阑尾炎4例;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患者漏诊”急性心肌梗死”2例;胆石症误诊为胃溃疡9例;过敏性紫癜(腹型)误诊为阑尾炎1例;肠系膜淋巴结炎误诊为阑尾炎13例。
2讨论2.1阑尾炎误诊为胃肠炎本组13例。
典型病例:女性,23岁,上腹疼痛伴恶心4 h入院,急诊科按”急性胃肠炎”进行治疗,入院后3 h腹痛不缓解,并转移至右下腹,转我科诊疗,手术证实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在阑尾炎疾病发生过程中,开始腹部疼痛在上腹,或在脐周,最终腹痛转移到右下腹。
转移的时间有的长,有的短。
胃肠炎疾病过程无转移性疼痛这一典型病史。
在静脉未使用抗生素时,阑尾炎的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逐渐升高,而胃肠炎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不会逐渐升高;静脉应用抗生素及抑酸药、解痉药后,胃肠炎的腹痛可逐渐缓解,而阑尾炎的疼痛渐加重。
误诊原因:临床医生对这两种疾病认识不够,又不结合体格检查和临床辅助检查,早期对疾病作出错误诊断。
2.2妇科疾病误诊为阑尾炎育龄期妇女因腹痛来我院就诊,误诊10例,误诊情况有以下几种。
综合医院惊恐障碍高误诊率引发的思考
彭冬英
【期刊名称】《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
【年(卷),期】2007(028)008
【摘要】惊恐障碍是一种急性焦虑障碍,属精神医学研究范畴。
但惊恐障碍患者却反复在综合性医院就诊。
目前国内综合医院尤其是基层综合医院普遍未设置精神科,非专科医生对惊恐障碍的识别率又非常低,误诊率甚至高达100%。
作者就综合医院惊恐障碍高误诊率的原因、对策、展望与期待、较为理想的就医途径和治疗方法做一探讨。
【总页数】3页(P64-66)
【作者】彭冬英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西吉安34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95.1
【相关文献】
1.寻求“可学”、“要学”、“能学”的契合,降低流失率——由开放教育学院在校生高流失率引发的思考 [J], 庄文
2.从一个容易题的高错误率引发的思考 [J], 徐红星
3.综合医院惊恐障碍高误诊率引发的思考 [J], 彭冬英
4.一道填空题的高零分率引发的思考的再思考 [J], 沈国
5.一道填空题的高失分率引发的思考 [J], 孙小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综合医院惊恐障碍高误诊率引发的思考
彭冬英
【期刊名称】《医学与哲学》
【年(卷),期】2007(028)016
【摘要】惊恐障碍是一种急性焦虑障碍,属精神医学研究范畴.但惊恐障碍患者却反复在综合性医院就诊.目前国内综合医院尤其是基层综合医院普遍未设置精神科,非专科医生对惊恐障碍的识别率又非常低,误诊率甚至高达100%.作者就综合医院惊恐障碍高误诊率的原因、对策、展望与期待、较为理想的就医途径和治疗方法做一探讨.
【总页数】3页(P64-66)
【作者】彭冬英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西吉安,34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95.1
【相关文献】
1.寻求“可学”、“要学”、“能学”的契合,降低流失率——由开放教育学院在校生高流失率引发的思考 [J], 庄文
2.从一个容易题的高错误率引发的思考 [J], 徐红星
3.一道填空题的高零分率引发的思考的再思考 [J], 沈国
4.一道填空题的高失分率引发的思考 [J], 孙小星
5.综合医院惊恐障碍高误诊率引发的思考 [J], 彭冬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48例神经外科ICU综合征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摘要】神经外科ICU综合征患者是一类需要特殊关注的患者群体,其心理状态常常受到影响。
本文通过对48例神经外科ICU综合征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帮助这一群体应对心理挑战。
心理分析部分包括了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常见心理问题,护理措施部分介绍了针对这些问题的具体护理方法。
心理支持和团队合作也被强调,以确保患者获得全面的关爱和支持。
结论部分强调了心理分析的重要性,指出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同时也提出了护理工作的挑战和未来展望,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改进,可以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康复效果。
【关键词】神经外科ICU综合征、心理分析、护理、心理支持、护理效果评估、团队合作、心理分析的重要性、护理工作的挑战、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神经外科ICU综合征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患者病情较为严重。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ICU在救治危重患者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随之而来的是患者心理问题的凸显。
患者在ICU病房中常常面临着失眠、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患者的康复进程,还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护理理念的更新,对于神经外科ICU综合征患者心理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
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将围绕48例神经外科ICU综合征患者展开心理分析及护理工作,旨在探讨患者心理问题的原因和特点,查找有效的护理措施,提供心理支持,评估护理效果,推动团队合作,为进一步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提供借鉴和指导。
1.2 目的神经外科ICU综合征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重症综合征,患者可能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神经外科ICU综合征患者的心理特点,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提供心理支持,评估护理效果并探讨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提高神经外科ICU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提高团队合作效率,以及进一步展望未来在神经外科ICU综合征患者心理护理方面的发展方向。
惊恐障碍39例临床报告
杨庆雄;张云志;黄胜
【期刊名称】《海南医学》
【年(卷),期】2006(17)7
【摘要】目的了解惊恐发作患者临床特点及就医行为.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分析.结果初次惊恐发作的年龄18~62岁.初次就诊全部在综合医院的急诊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及呼吸内科.临床表现有自主神经症状和焦虑,心悸、头晕、呼吸困难及濒死感等.结论惊恐障碍误诊率高,应在综合医院-精神科建立联络会诊制度.
【总页数】1页(P97-97)
【作者】杨庆雄;张云志;黄胜
【作者单位】海南省安宁医院,海南,海口,571100;海南省安宁医院,海南,海
口,571100;海南省安宁医院,海南,海口,571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
【相关文献】
1.惊恐障碍伴癔症性人格特征一例报告 [J], 武力勇;孔庆梅;周沫
2.以剧烈头痛、血压明显升高为主要表现的1例惊恐障碍报告 [J], 杨怀亮;王红艳
3.丙咪嗪治疗惊恐障碍6例临床报告 [J], 杨勇
4.惊恐障碍:帕罗西汀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惊恐障碍临床对照研究 [J], 刘宏
5.一例社交恐怖症引发惊恐障碍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J], 王娟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惊恐障碍60例临床资料分析
玄吉龙;李东根
【期刊名称】《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年(卷),期】1999(013)006
【总页数】1页(P375)
【作者】玄吉龙;李东根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精神医学科;延边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精神医学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72
【相关文献】
1.帕罗西汀治疗惊恐障碍84例临床资料分析 [J], 孙建英;徐俊冕
2.惊恐障碍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分析 [J], 张娜;徐美英;沈鑫华;张建国;李伟;蒋娟芬;钱国英;陈海勤;杨剑虹
3.惊恐障碍确诊前的疾病负担调查分析 [J], 邹志礼;黄雨兰;汪瑾宇;何影;闵文蛟;徐理;陈旭;王婧;周波
4.安神定惊法联合中医心理疗法治疗惊恐障碍的临床分析 [J], 孟泳铮
5.以温胆汤加减治疗表现为手颤的惊恐障碍验案分析 [J], 宋慧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惊恐发作多次误诊为心绞痛1例
唐仕友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年(卷),期】2004(006)001
【摘要】患者,女,46岁,因反复发作性心悸、气短、胸闷5年,情绪低落、烦躁1个月于2002年6月2日入院。
患者于5年前开始常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心悸,胸闷,气短,胸前区压迫感,伴大汗濒死感,每次发作历时10分钟左右,自行缓解,发作间隙期患者能正常工作、生活。
病初每月发作1-3次,以后发作次数增多,每月多至10次,每次发病后患者担心下一次再发作,整天焦虑不安,曾多次到重庆多家医院就诊,反复作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均未见异常,
【总页数】2页(P55-56)
【作者】唐仕友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第二人民医院40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
【相关文献】
1.惊恐发作误诊1例 [J], 张素霞;李振;刘康
2.惊恐发作误诊1例 [J], 邱国松;王伟;司亚东;贺宁
3.一例反复惊恐发作误诊为痴笑发作的诊治经过 [J], 姜国林
4.惊恐发作误诊为心脏病1例,心理评估不可缺 [J], 刘园园;
5.惊恐发作误诊为心脏病1例,心理评估不可缺 [J], 刘园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52交通医学1994年第8卷第2期散发性脑炎精神型误诊为功能性精神病附48例临床及误诊原因分析
南通市通济医院陆范仁国内有关散发性脑炎的临床报道并非少见,但误诊为功能性精神病者则未见报道我院近20年来,共收住精神型散发性脑炎85例,误诊为功能性精神病48例(565%),现将其临床及误诊原因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3例,女性35例:年龄10一52岁,其中16一40岁41例(85.4%;)人院前病程4一60天,平均145天;病前有性格缺陷者28例(583%),以内向、任性、情感脆弱或极端情感、固执、刻板为主要特征;有精神病既往史者7例,声精神病家族史者6例,病前有明显精神创伤史者21例(438%);误诊为精神分裂症30例,瘾症10例,其他精神病8例二、临床表现1、前驱症状:仅9例(18.8%)病前1个月内有过头痛、发热、咽痛、鼻塞、腹泻等症状2、起病形式:多急性起病,l周内症状达高峰者25例,1一2周内达高峰者2例,仅1例历时2个月症状才明朗化。3、精神症状:全部病例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其症状多种多样,有定向障碍30例,领悟障碍18例,呆滞淡漠27例,情绪改变31例,行为紊乱21例,木僵少语5例,语量改变例语流改变例记忆障碍40例,判断错误21例
,
错、幻觉10例,妄想4例,失魄行为37例,都在疾病最早期发生,呈发作性及一过性特点,表现为突然呆滞、目定、持物
脱落、无目的地挪弄物品等,事后无回忆力。妄想内容并不荒谬,与精神分裂症有别。4、神经症状及体征:48例都有程度
不等的意识障碍,尿失禁21例
(438%),其中1例伴随失魂行为发生,18例有其他轻微的神经症状,如头痛、呕
吐、口角流涎、口齿欠清,一侧或双侧肢
体无力、步态不稳、舞蹈样动作、视物成双、多汗等。神经体征轻微而不恒定,计
颅神经损害15例,肢体瘫痪20例,多为中枢性轻瘫,有的仅在轻瘫试验时发现,失语5例,假性球麻痹、同向偏视、脑膜刺激征、共济失调、复视等仅见于个别病例,肌张力改变8例,键反射亢进13例
抑郁症48例门诊误诊分析章浩明;亢明【期刊名称】《浙江医学》【年(卷),期】2013(000)009【总页数】2页(P811-812)【作者】章浩明;亢明【作者单位】311402 富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311402 富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正文语种】中文抑郁症是给患者造成严重生活负担的第二位重要疾病,15%的抑郁症患者最终会自杀死亡[1],也是综合医院和县级专科医院门诊中常见的精神障碍,内科门诊患者具有抑郁障碍者占12%~36%[2]。
由于许多抑郁症患者精神方面的症状隐匿而躯体不适症状明显,多以各种躯体不适为主诉或反复就诊于综合医院的消化、心内、神经等各科后才转至专科门诊就诊,临床上容易造成误诊误治。
因此,笔者对我院48例曾被误诊的抑郁症患者的误诊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12—2012-12在我院专家门诊就诊的12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3]的抑郁症诊断标准,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HAMD)评估[4],总分均>20分。
其中48例曾被误诊,误诊率37.5%;误诊时间3~16个月,平均(6.72±2.51)个月;其中男16例(33.3%),女32例(66.7%);年龄16~69岁,平均(40.58±15.51)岁。
干部7例(14.6%),学生10例(20.8%),工人14例(29.2%),农民17例(35.4%)。
1.2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或持久出现各种躯体不适感,普遍伴有睡眠障碍、焦虑、躯体症状等;有中等以上抑郁症状,就诊时多诉说有各种躯体不适感,相关抑郁表现需要医师询问才能诉说。
临床表现:(1)神经系统:表现为反复出现失眠、乏力、头晕、头痛、紧箍感、肌肉酸痛和四肢慢性疼痛等症状。
失眠多为顽固性失眠,难以入睡、多梦、早醒,使用一般催眠药物治疗效果甚微;乏力为全身极度沉重,严重者眼皮不能张开。
48例昏迷患者的急诊诊断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急诊诊断昏迷患者的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急诊科对48例昏迷患者的急诊诊断及抢救措施,分析抢救成功经验。
结果 48例昏迷患者的急诊诊断为车祸所致颅脑伤昏迷16例(33.3%),血糖异常代谢性昏迷患者10例(20.8%),脑血管病变昏迷9例(18.8%),高空坠落所致颅脑伤5例(10.4%),有机磷中毒4例(8.3%),肝性脑病昏迷2例(4.2%),感染原因导致器官衰竭昏迷2例(4.2%),抢救成功43例(89.6%),死亡5例(10.4%)。
结论昏迷患者死亡率高,在急诊科应配备临床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在抢救昏迷患者时应采取先急后缓,综合分析,准确判断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增加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昏迷患者急诊诊断措施分析昏迷(coma)是指患者处于对外界刺激无反应状态,而且不能被唤醒去认识自身或周围环境,是意识障碍的最严重阶段。
此时患者意识清晰度极度降低,程度较轻者防御反射及生命体征可以存在,严重者消失,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之一。
所以及时的确诊和治疗是对昏迷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
现将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急诊科临床医生对48例昏迷患者的急诊诊断及抢救措施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急诊科临床医生对48例昏迷患者的急诊诊断及抢救措施进行总结分析。
其中男32例,女16例,病因有车祸所致颅脑伤昏迷16例,血糖异常等代谢性昏迷患者10例,脑血管病变昏迷9例,高处坠落所致颅脑伤5例,有机磷中毒4例,肝性脑病昏迷2例,因感染原因导致器官衰竭昏迷2例。
1.2 诊断方法患者入院时首先询问送患者随行人员及观察患者体征。
观察外伤部位,有无酮症酸中毒、有机磷中毒等异常气味等特殊体征,依据临床体征及症状迅速做出相应的急诊实验室等相关检查[1]。
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行X线床头摄片,必要时行急诊CT;采血急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糖、心肌酶、肾功能及电解质等急诊项目,建立液体通道,吸氧及心电监护,汇总患者临床诊断资料,为迅速做出急诊诊断提供帮助。
成人破伤风首诊误诊48例分析作者:赵辉李宝金龙宏刚姜海平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第20期【摘要】目的分析成人破伤风的首诊误诊原因,提高诊断水平,避免误诊。
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首诊误诊的成人破伤风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48例患者首诊时仅4例(8.3%)具有典型破伤风表现,44例(91.7%)不具有典型破伤风表现;20例(41.7%)具有明确外伤史,28例(58.3%)没有明确外伤史。
结论成人破伤风首诊时不具备明确外伤史及典型破伤风表现的患者比例较高,易导致临床误诊,应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破伤风;首诊;误诊Analysis of misdiagnosis of adult tetanus at the first clinic visit ZHAO Hui1,LI Bao-jin1,LONG Hong-gang1,JIANG Hai-,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se the causes of misdiagnosis of adult tetanus at the first clinic visit and to elevate the healing rate and avoid the misdiagnosis.MethodsThe clinical diagnostic data of 48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adult tetanu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from January 2000 to December 2010.Results4 cases of 48 cases(8.3%) possesed the performance of typical symptoms of tetanus,and 44 cases (91.7%)had atypical symptoms of tetanus;20 cases of 48 cases(41.7%) had clear history of trauma,but 28 of that (58.3%) had indefinite one.ConclusionThere was the higher proportion of adult tetanus with atypical symptoms and indefinite history of trauma when they were first diagnosed,so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misdiagnosis of adult tetanus.【Key words】Adult tetanus;First clinic visit;Misdiagnosis破伤风是革兰氏阳性梭状芽胞杆菌感染所致的严重急性特异性感染,病死率为20%~30%,而重症患者更是高达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