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夹闭术
- 格式:ppt
- 大小:8.42 MB
- 文档页数:29
脑动脉瘤颈夹闭手术护理常规2010.5一、适应症:脑动脉瘤二、器械、用物准备:1、手术包:颅脑包、套碗、布包、手术衣、显微器械。
2、仪器:莱卡显微镜、美敦力动力系统、西赛尔头架系统、高频电刀。
3、药物:硝普钠、多巴胺、25%甘露醇。
4、特殊用物:动脉瘤夹及夹持钳。
三、麻醉方法:气管内插管全麻四、手术体位:根据瘤体所在部位采取仰卧、侧卧或俯卧位,协助手术者用头夹固定头部。
五、手术配合:1、手术野常规用2%碘酒、75%酒精消毒皮肤,铺无菌巾,贴脑科专用手术巾。
2、固定与连接吸引装置、电凝、电刀、动力系统。
3、切开皮肤、帽状腱膜层:递刀弧形切开,头皮边缘递头皮夹止血,较大的出血点用电凝止血。
4、递骨膜剥离器将切开的皮瓣与骨膜剥离向上翻起,出血点用电凝止血,湿血垫包裹保护皮瓣,递头皮拉钩牵拉,显露颅骨。
5、递铣刀打开骨窗,必要时用咬骨钳咬除或磨头打磨边缘,充分显露硬脑膜。
6、递小圆针一号丝线缘着骨窗下缘将硬脑膜悬吊缝合一圈在颅骨下。
7、在硬脑膜预切线上用电凝烧灼止血,尖刀挑开一个小口,递剪刀剪开,显露脑组织。
8、将调好的手术显微镜移入术野,切开周围组织进入蛛网膜下腔的间隙内,递小棉片、细吸引器头及时吸净术野积血,充分暴露载瘤动脉,认明瘤颈所在部位。
9、巡回护士遵医嘱从静脉滴注硝普钠降低血压,使收缩压降到80—90毫米汞柱,载瘤动脉和动脉瘤内张力减低。
器械护士迅速传递动脉刀给术者向瘤颈两侧轻轻深入,形成间隙供安置动脉瘤夹之用。
10、待病人收缩压进一步降到60毫米汞柱时,护士将选好的动脉瘤夹递给术者夹闭瘤颈,仔细检查有无累及相邻血管或夹到其它组织,认为满意则可升压。
11、瘤夹安妥后,若遇大的瘤体,护士应迅速递注射器给术者,吸出瘤腔内的血液,使瘤体塌陷缩小,减小压迫相邻结构。
12、移开显微镜,确认术野无出血后,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认真清点棉片及其它用物防遗留术腔。
逐层关闭切口。
六、手术配合关键点:1、迅速建立双静脉通路,以保证麻醉、输液、输血,用18G套管针行大隐静脉穿刺,保证输液通畅,固定确切。
2023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配合要点课件CATALOGUE目录•手术概述•术前准备•手术步骤与配合要点•术后处理与并发症预防•手术配合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相关资料展示01手术概述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是一种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方法,通过开颅和显露动脉瘤后,使用动脉瘤夹闭器将动脉瘤夹闭,使其不再出血和扩大。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脑血管疾病,通常表现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手术定义与简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颅内动脉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术前栓塞等。
适应症颅内动脉瘤未破裂出血、颅内动脉瘤未形成、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等。
禁忌症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完善。
目前,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已经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方法之一,技术上已经相当成熟,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手术发展史与现状02术前准备1患者准备23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解释手术目的、过程及预期效果患者心理疏导术前进行俯卧位训练患者体位训练进行心电图、胸片、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常规检查医生准备术者及助手进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训练护士准备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手术步骤和仪器设备的使用医护人员准备手术室准备保证手术室的清洁、安静和适宜的温度、湿度手术室环境手术器械和药品麻醉和复苏设备严格无菌操作准备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所需的各种器械、药品和敷料备好麻醉机、气管插管、心电监护仪、吸氧装置等复苏设备确保手术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发生03手术步骤与配合要点麻醉一般采用全身麻醉,麻醉师需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呼吸道通畅,血压、心率稳定。
体位患者一般取平卧位,头部适度后仰,以便充分暴露手术野。
麻醉与体位皮肤消毒严格遵循无菌原则,消毒前应彻底清洁手术野,使用碘伏或其他高效消毒剂进行消毒。
铺巾铺设无菌巾,尽量减少手术过程中的人为干扰因素。
contents •手术概述•手术前期准备•手术配合流程•手术难点与对策•手术注意事项•手术案例分享与讨论目录手术概述0102这种突起可能导致血管壁变薄,并在血压的作用下逐渐扩张,形成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是指颅内动脉壁上的异常突起,通常是一种良性病变。
颅内动脉瘤的病因主要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吸烟、酗酒、遗传因素等。
受损并逐渐扩张形成动脉瘤。
吸烟和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增加颅内动脉瘤的风险。
头痛是颅内动脉瘤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表现为剧烈的搏动性头痛,可伴有恶心和呕吐。
眼痛和视力障碍可能是由于颅内动脉瘤压迫视神经或眼动脉所致。
颅内动脉瘤的症状主要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眼痛、视力障碍等。
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头颅CTA、MRA等影像学检查手段。
对于颅内动脉瘤的治疗,通常采用手术夹闭或介入治疗等方法。
手术夹闭是通过开颅手术将颅内动脉瘤夹闭,以防止其破裂或再次形成。
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等设备将颅内动脉瘤栓塞或植入支架等方法进行治疗。
01020304颅内动脉瘤诊断与治疗手术前期准备对患者进行术前沟通,告知手术目的、手术风险及术后注意事项,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心理疏导,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
患者心理准备医生在术前应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诊断、手术方案及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做到心中有数,沉着应对。
医生心理准备确保手术室环境清洁、安静、安全,准备好手术所需的仪器设备、药品、急救物品等。
根据患者体型和手术需要,调整手术床位至合适的位置,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体位舒适、安全。
手术床位手术室环境准备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所需的常规器械,如显微器械、头架、头灯、吸引器等。
特殊器械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手术方案,准备相应的特殊器械,如微导管、弹簧圈、栓塞材料等。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心肺功能、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等检查,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
术前评估指导患者进行术前禁食、禁水,排空膀胱,进行皮肤准备、备皮等。
术前准备手术配合流程了解患者病情、手术方案及特殊需求,做好术前准备。
神经外科颗下入路动脉瘤夹闭术技术操作规范
【适应证】
大脑后动脉P2段动脉瘤。
【禁忌证】
1.颍下入路不能显露部位的动脉瘤。
2.身体状况差,不能耐受手术者。
【术前准备】
同“翼点入路脑动脉瘤夹闭术”。
【操作方法及程序】
1.动脉瘤失闭原则
⑴弧形剪开硬脑膜,翻向颗底。
(2)轻柔、缓慢抬起颗叶,平行于小脑幕向下探查至小脑幕缘,可电凝并剪断细小的桥静脉以扩大间隙,但必须保护1.abbe静脉。
⑶继续牵开颗底即可暴露部分大脑后动目未,此时注意保护滑车神经及脑干。
(4)沿大脑后动脉探查动脉瘤,可轻推小脑幕或电灼剪开部分小脑幕缘,从而扩大大脑后动脉暴露范围,直至发现动脉瘤。
(5)分离动脉瘤应分离动脉瘤瘤蒂,尽量避免分离动脉瘤顶。
充分分离动脉瘤瘤蒂两侧后,根据动脉瘤瘤蒂的直径选择适当的动脉瘤夹夹闭动脉瘤蒂部。
(6)根据手术中情况,必要时临时阻断载瘤动脉。
(7)建议用多普勒超声监澜载瘤动脉的血流指数,了解载瘤动脉有无狭窄。
(8)罂粟碱溶液浸泡术野,预防手术操作造成的血管痉挛。
2.关颅步骤
(1)充分止血,严密缝合硬脑膜,硬脑膜有缺损时可以取筋膜、肌肉或以人
工硬脑膜修补。
(2)骨瓣复位,以钛夹、钢丝或10号丝线固定(建议使用2~3枚钛夹,同时可封闭骨孔)。
(3)分层缝合筋膜及帽状腱膜,缝合头皮。
脑动脉瘤夹闭手术记录姓名:XXX 性别:男年龄:XX岁手术日期:XXXX年XX月XX日手术医师:XXX手术指征:患者XXX因经CT和颅脑血管造影(DSA)检查发现右侧脑动脉瘤,直径约XXmm,位于右前交通动脉(A1段部),瘤颈长约XXmm,瘤体形态规则,未见出血征象。
患者病史无特殊,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基于以上资料,拟行右前交通动脉夹闭术治疗。
手术过程:患者入手术室后,局部消毒,铺巾罩住头部暴露手术区域。
全麻下,固定头部。
遵循无菌操作,实施右侧额颞骨瓣切割入路。
经X射线衬片定位,找到右前交通动脉并追溯至动脉瘤。
清除瘤体周围脑组织,暴露动脉瘤。
使用脑动脉瘤夹闭器,将夹闭器头部轻轻放入脑动脉瘤颈部,并逐渐闭合夹闭器。
确认夹闭器牢固而稳定。
检查颈段脑动脉夹闭器夹紧后,暴露断面,确认无出血。
在全部夹闭器放置和关闭后,检测脑血流情况,未见异常。
再次确认脑血流动力学稳定后,开始进行术毕恢复。
术后处理: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未出现异常出血及神经功能损伤。
术后患者顺利恢复,经全麻解除,转入重症监护室(ICU)观察。
术后患者平卧休息,头部保持正中位。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情况等。
第一天患者予以头部冷敷,促使血管收缩,防止术后出血。
术后第二天,逐渐将患者恢复正常饮食。
同时使用抗凝血药物和抗生素预防感染和血栓的形成。
术后第二天进行颅脑CT检查,确认无术后出血或其他并发症。
如患者无明显不适,第三天解除重症监护,转入普通病房进一步观察治疗。
术后随访:术后定期进行脑血管造影(DSA)检查,观察夹闭器的稳定性和瘤体的变化。
同时关注患者的生活行为和神经系统异常是否出现。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进行长期服用或停药。
定期复查头颅CT检查,观察瘤体变化,排除并发症。
定期随访患者生活质量和恢复情况。
总结:脑动脉瘤夹闭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脑动脉瘤的方法。
本例中,患者经过精确的术前定位和术中操作,成功夹闭了脑动脉瘤,手术过程良好,术后恢复正常。
脑血管手术中的动脉瘤夹闭术脑血管疾病是一类常见且危险的疾病,而动脉瘤又是其中的一种常见病理改变。
在脑血管手术中,动脉瘤夹闭术被广泛应用于动脉瘤的治疗。
本文将就动脉瘤夹闭术的原理、操作步骤以及其临床应用进行论述。
动脉瘤夹闭术是一种通过夹闭动脉瘤颈部来阻断血流,使得血液不再进入动脉瘤腔内的手术治疗方法。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术中操作夹闭动脉瘤颈部的动脉夹以及在血管腔内放置支架等装置来阻断动脉瘤与血液的联系。
在进行动脉瘤夹闭术前,患者需要进行相应的术前准备,包括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必要的血液检查。
术前准备的充分与准确可以为手术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实施动脉瘤夹闭术的过程中,患者需要进行全身麻醉。
通过显微镜下的操作,医生首先寻找动脉瘤的位置,并在相应的位置上进行皮肤切口。
随后,医生将进行动脉瘤夹闭术的器械引入血管内,找到动脉瘤的颈部。
一旦找到动脉瘤颈部,医生将使用夹闭器夹紧颈部,阻断血流。
为了进一步确保动脉瘤的完全夹闭以及之后的血流再开通,医生可能会在动脉瘤颈部植入支架。
支架作为一种保护性装置,可以有效地保证脑血流的正常通畅,并防止动脉瘤再度破裂。
动脉瘤夹闭术的成功实施,对于术后的康复和患者的生存率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密切的监护和观察,以及相关的药物治疗。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动脉瘤夹闭术的成功率也在逐渐提高。
许多临床研究表明,动脉瘤夹闭术在预防动脉瘤再破裂以及患者的长期康复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总结来说,动脉瘤夹闭术作为脑血管手术中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其原理简单且具有显著的疗效。
通过术中操作夹闭动脉瘤颈部和支架的植入,可以有效地防止动脉瘤的再度破裂,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动脉瘤夹闭术有望在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脑血管手术中,动脉瘤夹闭术被广泛应用于动脉瘤的治疗。
术前准备的充分与准确可以为手术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