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常见诱因及护理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98.17 KB
- 文档页数:2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护理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各个治疗阶段的护理措施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论加强对青光眼患者的护理,落实各项有效护理措施,提高治愈率。
标签:护理;青光眼;手术;健康教育;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系房角关闭,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眼压急骤升高所产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是较为常见的眼科急症之一。
如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可导致视功能严重损害,甚至失眠。
处理不当疗效亦受影响。
一旦确诊,应及早治疗。
护理是否得当与疾病的转归密不可分。
现将我们对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83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的综合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83例,男24例,女59例,年龄45-83岁(平均58.73岁),入院视力:无光感-0.5,眼压:39.71-87.32mmHg(平均55.42mmHg)。
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1、2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眼科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
由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性格特点,其急性发作均有一定的诱因,如争吵、家庭应激事件、睡眠不佳等因素。
要和患者耐心交谈,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其倾诉出发病诱因,在针对发病诱因进行个体化的心理疏导,安慰患者,使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
同时积极主动地介绍患者疾病情况、手术方式、手术大概所需时间、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使患者对手术充满信心。
由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多疑、易焦虑、心理负担重,所以手术后应向患者讲述注意事项,无并发症的患者表示病情恢复良好,有并发症的患者耐心讲解并发症形成的原因,解决方法,使其对病情恢复树立信心,积极配合。
对照组:常规眼科护理。
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热情接待患者,用亲切的语言于患者交谈,使患者消除陌生感,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病区环境。
1.3 评价方法在同样的治疗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眼压控制在可接受青光眼手术的眼压值(25mmHg)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术前准备时间),以及手术后眼压值的比较。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体会什么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眼部疾病,属于青光眼的一种类型。
它是由于前房角度(前房是眼部内部部位,用于眼液的分泌与排泄)积累导致眼内压力骤然升高,从而引起瞳孔制膜堵塞,使虹膜凸起,阻隔前房出口,使眼压急剧升高而导致的疾病。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病率较低,但一旦发病,病情进展很快,需要紧急治疗。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症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症状比较明显,需要引起重视,症状包括:1.眼内压急剧升高,眼部疼痛明显,感觉眼球像被刺激一样发红肿痛。
2.视力变差,出现视力模糊、虹影、光斑、视野缩小等视觉障碍。
3.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常和眼部疼痛一起出现。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体会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需要紧急治疗的疾病,需要及时就医。
除此之外,患者在病情发作时,还可以采取以下护理措施:1. 前方速效降眼压药病情发作时,患者可以在就医前临时采用前方速效降眼压药以缓解疼痛和降低眼内压力。
但需要与医生沟通协调药物种类和剂量,以确保安全有效。
2. 防止用眼过度要尽量避免用眼过于疲劳,减少目光集中时间,放松眼部反复转动目光,防止过度用眼对眼球造成压力过大。
3. 餐饮调整应尽量避免食用高蛋白、高脂肪、高糖、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眼内压力升高。
4. 保持良好心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会引起患者极度不适和恐惧,容易激发焦虑情绪,需要保持心态开朗,避免压抑情绪,这样有助于减轻不适感。
总结以上是我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体会的总结和个人经验分享。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并紧急治疗的疾病,需要及时就医。
在病情发作期间,患者可以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来缓解症状和减轻不适感。
在生活中,也应该注意禁忌食物和减少眼部用力,以预防该病的发生。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体会什么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眼部急性疾病,其病因为眼前房积聚过多的体液,在排泄管阻塞的情况下,引起内眼压增高和瞳孔弥散。
常见的症状包括眼痛、视力模糊和头痛等。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眼球变形甚至失明。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由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速度较快,所以护理措施也要及时到位,以避免对患者造成较大的伤害。
1. 控制眼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病因之一是因为眼内压力过大,所以降低眼内压是治疗此病的首要措施。
治疗方法包括口服药物和局部药物滴眼等。
在护理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要确保患者正确按照医嘱使用药物,避免出现过量或漏服的情况。
2. 给予舒适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常常会感到眼部疼痛、眼压过大、视力模糊等不适症状,这会给患者带来不小的心理和身体负担,甚至影响到患者的睡眠。
所以,在护理过程中要尽力给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可以通过调节室内光线、控制温度、提供柔和音乐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紧张和疼痛感。
3. 管理饮食饮食方面,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要注意避免进食过多的钠和咖啡因,这些物质会增加眼内液的生成,导致眼内压力升高。
如果患者正在进行药物治疗,还需避免食用与药物相互作用的食物或药品,以免影响药效和治疗效果。
4. 规律睡眠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通常会感到失眠和焦虑,这不仅会加重病情,还会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
为了保证患者的健康,护理人员要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确保患者能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护理体会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眼部急性疾病,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需保证安全、规范的护理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1. 细致的护理对于患者来说,病情已经非常严重,需要护理人员的细心呵护。
在具体护理过程中要细致、耐心,每一项护理都要认真细致地对待,时刻关注患者的变化和状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 疗效观察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疗效观察,及时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反馈给医生。
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护理常规一、概念闭角型青光眼(angle-closure glaucoma)是由于前房角被周边虹膜组织机械性阻塞导致房水流出受阻,造成眼压升高的一类青光眼。
其典型的大发作体征表现多为一眼,亦可双眼同时发作.由于房角突然大部分或全部关闭,眼压急剧上升,出现明显的眼痛、头痛,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视力可明显减退,可仅存光感。
二、评估及观察要点(一)病史评估:1.一般信息:如姓名、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
2.患者自理能力。
3.有无青光眼家族史。
(二)症状评估:1.患者眼胀痛、头痛情况、虹视、雾视,视力下降情况。
2.评估患者青光眼类型、临床阶段。
(三)诊断检查评估:1.眼压、视野检查的结果。
2.视盘OCT检查结果。
3.化验检查,尿、血常规、凝血、肝肾功、血糖等。
(四)心理社会评估1.评估患者的心理及情绪。
2.评估病人的工作环境是否为长期户外工作和职业。
3.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三、护理诊断(一)感知紊乱视力障碍眼有关。
(二)疼痛与眼压升高、角膜水肿、视网膜及视神经损害有关。
(三)焦虑对青光眼的预后缺乏信心。
(四)知识缺乏缺乏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防治知识。
(五)有外伤的危险与视野缺损、视力下降或绝对期青光眼视力完全丧失有关。
四、护理要点(一)一般护理:测量生命体征,根据患者的自理能力提供生活协助、进行避免各种安全风险的指导。
预防意外损伤。
(二)专科护理:1.药物治疗的护理:缩瞳剂:1%~4%的毛果芸香碱滴眼液的副作用是可引起眉弓疼痛,视物发暗,近视加深等,若使用高浓度制剂频繁滴眼,还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头痛,出汗等全身中毒症状。
因此,每次点药后应压迫泪囊数分钟,如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停药。
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要注意观察心变化,对心脏房室是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和支气管者禁用。
碳酸酐酶抑制剂:有人服用后出现口周及手脚麻木,停药后即可消失。
长期服用可引起尿路结石、肾绞痛、血尿及小便困难等副作用,若发生上述症状,应嘱病人停药,并多次少量饮水。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早期护理对策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早期护理的意义。
方法:以发病早期46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的细心观察,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及护理。
结果:患者克服了不良心理因素,树立良好的心态,从而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好转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论:绝大多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能通过早期治疗加上良好的护理措施,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标签:闭角型青光眼;早期护理;心理护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的一种急病,症状重,视力急剧下降,给患者身心带来了很大痛苦。
这类患者的心理因素对病情影响很大,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病情的好转非常重要。
现就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46例的早期护理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男16例,女30例;年龄45~75岁,平均60.6岁;单眼发病38例,双眼发病8例;发病至入院时间2~36h,平均7.8h。
46例患者均眼痛难忍。
25例伴有同侧偏头痛及恶心、呕吐。
入院时视力光感至O.3之间,46例均有球结膜混合充血、角膜水肿、前房浅、房角狭窄或关闭、瞳孔散大,眼压35.5~81.21mmHg。
1.2病情观察1.2.1 诱因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除解剖因素外,还与情绪紧张、精神创伤、过度劳累、气候突变以及暴饮暴食等有关。
1.2.2 先兆症状许多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急性发作之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有的可表现为一时性红视、视朦及眼胀,患者常误认为是伤风感冒或劳累所致。
1.2.3发作症状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时,患者出现剧烈头痛、眼痛、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部分患者合并恶心、呕吐、畏寒、发热等症状,此时眼压急剧升高。
球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水肿呈雾状,浅前房,瞳孔散大,如不采取措施积极抢救患眼,严重者,可导致失明。
1.3患者的心理特征1.3.1 紧张和恐惧这是患者最常见的心理状态.由于发病突然,症状重,视力急剧下降,患者害怕失明,对疼痛难以忍受,从而产生紧张和恐惧的心理。
护理职称论文:关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综述引言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眼科疾病,世界范围内的青光眼患者数量逐年增加。
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常见且急性发作的类型。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特点是眼压突然升高,症状明显且剧烈,往往需要紧急治疗。
本文旨在综述目前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相关研究和实践,以提供给护理人员有效的护理措施。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病因和症状病因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前房角闭塞导致房水排泄受阻。
常见的病因包括晶状体隆起、虹膜粘连、虹膜继发炎症等。
此外,遗传因素和高度近视也可能增加患者患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风险。
症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患者常常感到剧烈的眼痛、视力模糊、眼红、眼球硬化等症状。
症状的发展迅速,往往在几个小时内达到高峰。
因此,及早发现和诊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对于患者的眼睛健康至关重要。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临床表现患者的症状通常是进行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初步诊断依据。
一般来说,患者会出现剧烈眼痛、视力模糊、眼红、角膜水肿等,可能伴随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在诊断中,医生还会进行眼压测量,并观察瞳孔变化等。
青光眼筛查由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作严重而急剧,为了及早发现患者的眼压变化,建议定期进行青光眼筛查。
青光眼筛查可以通过检测眼内压、瞳孔反应、眼底检查等来检测患者是否患有青光眼。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是一项紧急且迫切的任务。
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措施:药物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使用降低眼压、扩张瞳孔等药物来缓解症状和降低眼压。
常见的药物包括beta受体阻滞剂、碳酸酐酯酶抑制剂等。
激光治疗激光治疗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激光手术打开前房角,以改善眼部通道的畅通。
常见的激光治疗方法有周边虹膜切除术、氲气激光三角内切术等。
外科手术治疗对于一些复杂情况或药物治疗和激光治疗无效的患者,外科手术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外科手术主要包括虹膜切除术、晶状体切除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