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316.53 KB
- 文档页数:2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闭角型青光眼主要是由于前房角被周边虹膜组织机械性阻塞导致房水流出受阻,造成眼压升高的一类青光眼。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老年人常见眼病,多数发病患者年龄50岁,男女之比为1:2,双眼发病。
多见于眼轴短、角膜小、前房浅、房角窄的患者。
以远视、阅读疲劳、情绪激动、暗室停留时间过长、局部或全身应用抗胆碱药物等为诱因,冬季发病多。
现对临床2009年1月~12月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50例的临床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现对临床2009年1月~12月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50例,其中女27例,男23例,年龄45~83岁,平均年龄64岁。
病程6h~3d,均单眼发作,均有剧烈头痛、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严重减退(眼前指数)的症状,入院患眼视力为眼前手动至0.4,眼压56.1~94.2mmHg。
1.2 方法结果经用缩瞳剂,β-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及碳酸酐酶抑制剂或高渗剂等迅速降低眼压,至适于手术的时机,在局麻下行行小梁切除术。
住院治疗10~14 d治愈出院,视力恢复为0.3~0.8,眼压为正常。
术后1年随访病情稳定。
2 护理2.1 心理护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被认为是眼科中最重要的身心性疾病。
心理社会因素、生活事件、如工作环境变动、家庭问题、季节变化、寒流入侵、情绪激动、愤怒、悲伤、忧郁、过度兴奋等常可促使眼压急剧升高与波动。
这些因素均可成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诱因。
详细介绍青光眼急性发作的特点,了解患者心理动态,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支持,保持良好的治疗和护理环境,使病室安静、整洁。
提高良好的护理服务。
坚持与患者保持积极的情感交流,沟通中进行健康认识教育,让患者在宽松的人际关系中增强在随后的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上的信任,并主动配合,让患者感到我们非常注意他的健康,同时有能力帮助他摆脱疾病困扰增强患者信任度。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前术后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术前术后护理措施。
方法:对52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通过良好的护理,患者术眼疼痛缓解。
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的治疗成功与术前术后的护理密不可分。
【关键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268-02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多房角关闭,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眼压急骤升高所产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能够在短期内使人致盲,是一种严重危害患者视力的眼科急症之一[1]。
手术治疗是主要手段,术前术后的护理工作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急性闭角性青光眼52例手术病人,通过术前术后的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52例急性闭角性青光眼病人中男16例,女36例。
年龄60~75岁,平均60±7岁。
52例病人均眼痛难忍。
48例伴有同侧偏头痛及恶心、呕吐。
眼压6.61 kpa~10.61 kpa。
1.2 结果:手术前后的眼压变化明显改善,手术治疗后眼压明显下降。
其中48例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
2 术前护理2.1 心理护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发病突然,心理压力大,严重影响治疗,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通过亲切交谈、间接观察患者的表情和行为,有针对性地对其变化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2]。
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
2.2术前用药护理:甘露醇是常用的高渗脱水剂,应注意在30分钟内滴完,间隔时间最短6小时。
使用毛果芸香碱降眼压时,应注意滴眼药水后压迫内眦部2~3min,以防药物经鼻粘膜吸收而引起中毒症状。
使用噻吗洛尔眼液时应注意观察心律变化,以防诱发心血管意外。
2.3完善各种常规检查。
2.4训练患者能按要求眼球向各方向转动。
提醒患者术中要尽量避免咳嗽、打喷嚏及随意转动头部。
3 术后护理3.1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