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鲁迅是这样有趣的人
- 格式:docx
- 大小:518.78 KB
- 文档页数:3
十则鲁迅趣闻,笑到停不下来!原来大师都这么有趣~1鲁迅家里有两个保姆,不知何故,发生了几次口角。
鲁迅受不了整天的吵闹,竟病倒了,晚上经常失眠。
隔壁的俞芳小姑娘问道:“大先生,你为什么不喝止她们?”鲁迅微笑着说:“她们闹口角是因为彼此心里都有气,虽然可以暂时压下去,但心里那股“气”是压不下去的,恐怕也要失眠,与其三个人或两个人失眠,那么还不如让我一个人失眠算了。
2名流免不了被邀请作演讲,鲁迅也不例外。
他演讲时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常常被掌声和笑声包围。
一次,他从上海回到北平,北师大请他去讲演,题目是《文学与武力》。
有的同学已在报上看到过不少攻击他的文章,很为他不平。
他在讲演中说:“有人说我这次到北平,是来抢饭碗的,是“卷土重来”;但是请放心,我马上要“卷土重去”了。
一席话顿时引得会场上充满了笑声。
3有一次,鲁迅的侄女在鲁迅家作客,吃晚饭时,她问道:“你和爸爸哪儿都象,就是有那么一点不象。
“哪一点不象?”鲁迅问道。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你的鼻子又扁又平。
”侄女说。
“你不知道,”鲁迅笑了笑,“小时候,我鼻子跟你爸爸的是一样的,只是后来才变扁变平了的。
”“那是为什么呢?”侄女不解地问。
“那是到了后来,我住的环境比较黑暗,到处碰壁,所以把鼻子都碰矮了!”鲁迅说。
4广州的一些进步青年创办了南中国文学社,希望鲁迅为创刊号撰稿。
鲁迅说:“文章还是你们自己先写的好,我以后再写,免得有人说鲁迅来到广州找青年来为自己捧场了。
”“我们都是穷学生,如果刊物第一期销路不好,就不一定有力量出第二期了。
”文学社青年说。
“要刊物销路好很容易,”鲁迅风趣而又严肃地说,“你们可以写文章骂我,骂我的刊物也是销路好的!”5鲁迅很喜欢吃糕饼糖果等甜食。
有一回,人家送了柿饼给他,他喜欢得不行,藏起来自己偷偷享用,舍不得给别人吃!只有在女士来做客时,才“大方”地拿出来,因为女士们胃口小,只能吃个一两片而已!他还能吃辣椒。
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有一次他期末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发给他一枚金质奖章,鲁迅没有把奖章作为自我炫耀的标牌,却懂得实惠,跑到鼓楼街把它卖了,买一大串红辣椒回来。
我认为鲁迅先生是这样的人作文我觉得鲁迅先生是个特别有意思的人。
不是说他文学作品写得特别棒(当然那也是),而是他本人那种风趣和智慧,真是让人既感到敬佩又觉得有点儿亲切。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鲁迅先生那些有意思的事儿。
首先,鲁迅先生那个叫“呐喊”的书,真是厉害。
他不光写得好,话也说得幽默风趣。
记得有一次,我在阅读他的文章时,看到他写到一个笑话,说某个人只会在秋天跑步,因为那时候“人的头脑最清晰”。
我当时差点儿没笑趴下。
你说他是不是也有点儿调皮捣蛋的感觉?再来说说鲁迅先生的生活。
他可不是整天都只知道埋头写作,整个人一副深沉的样子。
有人说他每天都穿着一身长袍,像个古代的书生。
我还听说,他在家里的时候,竟然也会带着一顶滑稽的小帽子,真是个有趣的人。
想象一下,鲁迅先生戴着那顶帽子,一边喝茶一边批评社会,那画面一定特别搞笑。
还有,他跟身边的人互动也特别有趣。
比如说他的学生们,有一次有个学生问他:“鲁迅先生,您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写作才能更好呢?”鲁迅先生就说:“要写得好,首先得学会一件事,那就是—不让自己显得很无聊!”这话说得特别好,充满了他特有的幽默感和智慧。
有时候,我也会想,鲁迅先生如果活在今天,肯定会变成个超级网络红人。
他肯定会在微博上发一些特别搞笑的段子,调侃当下的社会现象。
我甚至能想象他用那种特有的风格写的微博:“今天发现自己身边的网红越来越多,看来我也该去申请个认证了!”当然了,鲁迅先生也会用他的笔来批评社会,但他那种批评方式,不是单纯的指责,而是通过一种诙谐的方式,给人启发。
有人说鲁迅先生的文章就像一面镜子,照出社会的各种问题。
我觉得这话说得很对,但他那镜子里,常常还有一些调皮捣蛋的反射,反而让人不那么沉重地去思考问题。
说到这儿,我总觉得鲁迅先生一定会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很多看法。
他可能会笑着说:“看,现在的年轻人都用手机了,连吃饭都离不开它们。
我倒想看看,他们还能不能在这种情况下写出一篇有深度的文章!”哈哈,我觉得他一定会这样调侃。
原来你是这样的鲁迅200字作文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原来你是这样的鲁迅200字作文篇1“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写作上。
”我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这句话出自鲁迅先生,它是我最敬佩的人,我愿意做鲁迅先生那样的人。
旧社会,中国因落后而被他国欺凌,整个国家被反动统治者弄得乌烟瘴气,人民没有自由,被帝国主义者随意压制,中国的希望与光明似乎在那时消失了。
这时,一个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站了出来,他指责统治者的做法是不对的,他获得了人民的支持。
那个人就是鲁迅先生。
他拿起笔做匕首,在报纸上发泄出了自己的不满,批判了当时社会的封建落后以及黑暗,号召人们推翻这个落后、黑暗的社会。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是鲁迅先生真实的精神生活写照。
他同情老百姓,爱护老百姓,他憎恨统治者对百姓的随意剥削,他怕中国再也站不起来了……鲁迅先生把所有的情感都表达在了那一张张文稿纸上。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恨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这是鲁迅先生对帝国主义者的批判,他讨厌他们压迫老百姓,他讨厌当时的中国为何如此落后,他心痛老百姓生活如此艰难。
“你瞧,这四周黑洞洞的,真容易碰壁。
”这实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黑暗,也写出了鲁迅先生在与反动派斗争的过程中遇到了挫折。
因为鲁迅先生的文章批判过统治者,他还曾被政府通缉过。
“鞭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旁边:是昏沉的夜。
”鲁迅先生在《好的故事》里这样写道。
“昏沉的夜”实指当时的社会无比黑暗,封建。
鲁迅先生始终坚信光明定会战胜黑暗。
他相信美好总会到来。
终于,封建落后的社会被推翻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人被摔垮了!中国的希望回来了!您看呐,鲁迅先生,中国现在崛起了,你誓死也要守护的中国发展起来了,他不负您的期望,崭新地屹立在世界东方!我愿做鲁迅先生那样的人,我愿成为他那样有价值的人。
鲁迅,您是我的榜样!原来你是这样的鲁迅200字作文篇2原来你是这样的鲁迅鲁迅是谁呢?对于我们小朋友来说,他好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大人物。
鲁迅是怎样的一个人作文说起鲁迅,这可真是个让人忍不住要好好琢磨琢磨的人物。
在我的印象里,鲁迅不是那种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大文豪。
他呀,更像是一个犀利又温暖、严肃又有趣的邻家大叔。
就拿他的文字来说吧,那可真是像一把把锋利的小刀,直戳社会的痛点。
他毫不留情地揭露那些虚伪、丑陋的现象,一点儿也不手软。
可你要是以为他只是个会批判、会指责的人,那可就大错特错啦。
我记得曾经读过他写的,里面对百草园的描写简直细致入微,让我感觉自己仿佛就置身其中。
那“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这一连串的描述,让一个生机勃勃的园子瞬间就在我眼前活了起来。
他能把那么普通的一个园子写得如此生动,让我深深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还有啊,他笔下的那些人物,像阿 Q 、祥林嫂,一个个都像是从生活里直接走出来的一样。
阿Q 那种自我安慰的精神胜利法,让人又好气又好笑,同时又觉得特别悲哀。
祥林嫂一遍又一遍地讲述着她的不幸,那种无奈和绝望,透过鲁迅的文字,真真切切地刺痛着我们的心。
这说明啥?说明鲁迅对人性的理解太深刻啦,他能看到那些普通人身上的痛苦和无奈,并且用他的笔为他们发声。
鲁迅这个人,还特别有骨气。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面对各种压力和威胁,从来没有退缩过。
他坚持说真话,坚持为正义发声,就像一个无畏的战士。
而且他不仅仅是嘴上说说,还实实在在地行动起来。
他用他的文章,试图唤醒沉睡的民众,试图改变那个腐朽的社会。
有一次,我在图书馆里偶然翻到了一本鲁迅的书信集。
那一封封信件里,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鲁迅。
他会跟朋友谈论生活中的琐事,会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
比如他会抱怨一下北京的天气,会说一说自己最近身体不太好,还会聊聊自己新写的文章遇到了哪些困难。
这些信件让我感觉到,他其实也是个普通人,有着普通人的烦恼和快乐。
在生活中,他也是个很有趣的人呢。
据说他特别喜欢吃甜食,就算是牙齿不好了,也还是忍不住要吃。
这让我觉得他特别可爱,就像我们身边那些明明知道吃多了甜食不好,但就是抵挡不住诱惑的朋友一样。
鲁迅的生活趣事作文说起鲁迅,大家都知道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他的作品深刻而犀利,充满了对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洞察。
但今天咱不说他那些严肃的文学成就,而是来聊聊他生活中的一些有趣事儿。
鲁迅这个人啊,其实挺有意思的。
有一回,他在北京的时候,特别喜欢逛琉璃厂。
这琉璃厂可是个好地方,各种古玩字画、书籍碑帖应有尽有。
鲁迅经常在那儿流连忘返,一逛就是大半天。
有一次,他在琉璃厂看中了一本古籍,那书保存得相当完好,内容也十分珍贵。
可这价格嘛,着实不便宜。
鲁迅当时手头并不宽裕,但他又实在舍不得错过这本书。
于是,他咬咬牙,愣是把自己接下来几个月的零花钱都给预支了,把那本书给买了下来。
回到家,他就像得了宝贝似的,小心翼翼地把书放在书架上,还时不时地拿出来翻一翻,脸上满是满足的笑容。
还有啊,鲁迅特别爱吃甜食。
据说他在北京的时候,经常去一家点心铺子买萨其马。
那萨其马香甜可口,让鲁迅欲罢不能。
有一回,朋友来家里做客,他特意拿出萨其马来招待。
朋友吃了一块说:“这萨其马太甜了,吃多了不好。
”鲁迅却笑着说:“我就是喜欢这甜,甜得让人心里舒坦。
”说完,又往嘴里塞了一块。
鲁迅在穿着方面也不太讲究。
有一次,他去参加一个重要的活动,别人都穿着西装革履,整整齐齐的。
可他呢,穿着一件旧长衫,脚下还踩着一双有些磨损的布鞋。
有人就劝他:“先生,您这样的穿着不太合适啊。
”鲁迅却满不在乎地说:“衣服能穿就行,何必在乎那么多形式。
”而且,鲁迅对自己的书稿特别在意。
有一次,他写了一篇文章,反复修改了好几遍,还是觉得不满意。
最后,他干脆把稿子揉成一团,扔在了地上。
可过了一会儿,又捡起来,铺平了继续改。
这一幕恰好被他的夫人看到了,夫人笑着说:“你这扔了又捡,捡了又改的,不累吗?”鲁迅说:“这文章就像我的孩子,不把它打磨好,我心里不踏实。
”鲁迅还喜欢给朋友们起外号。
他有个朋友叫钱玄同,因为说话比较急,鲁迅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爬来爬去”。
每次这么叫他的时候,大家都忍不住哈哈大笑,钱玄同也只能无奈地摇摇头。
鲁迅有趣的故事
鲁迅小时候非常调皮捣蛋,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在田野里玩耍。
有一次,他们在田野上捉迷藏,鲁迅躲在一棵大树后面,结果被小
伙伴们找到了,他一下子跳到树上,小伙伴们怎么也找不到他。
后来,他们发现鲁迅躲在树上,不禁都对他的机智和灵活感到佩服。
鲁迅年轻时曾在日本留学,那时他的经济条件并不宽裕。
有一次,他和几位同学一起去参加一个聚会,但是他没有钱买车票。
他
便跟着别人一起走,结果走了很长的一段路程,终于到了目的地。
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鲁迅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在文学创作方面,鲁迅也有着许多有趣的故事。
他在创作《狂
人日记》时,曾一连写了七天七夜,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
他说,“我要写出一篇不会被人忘记的文章。
”这种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和
追求,使他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
鲁迅在文学创作之外,也有着许多有趣的兴趣爱好。
他喜欢收
藏古籍和古玩,他曾经对一位收藏家说,“我这里有一些字画,您
看看值多少钱。
”收藏家看了之后,都觉得不值钱,但鲁迅却说,
“这些字画都是我自己写的。
”这个故事展现了鲁迅在日常生活中的幽默和风趣。
总的来说,鲁迅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个有趣的人。
他的生活中充满了许多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坚韧不拔的性格,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位伟大的文学巨匠。
让我们铭记他的文学成就,也铭记他的有趣故事。
鲁迅有趣的故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我国近现代著名作家、思想家、文学评论家。
他被誉为“中国文学的脊梁”,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他的生命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以下是其中的一些。
一、鲁迅简介鲁迅生于浙江绍兴一个世代为官的家庭。
他自幼聪颖过人,酷爱文学,求学过程中因时局变动,曾转学多所学校。
后来,他东渡日本留学,学习医学,但目睹一部电影《赴法留学的画家》,激发了创作欲望,转而投身文学事业。
二、鲁迅的有趣故事1.刻字赠友鲁迅擅长书法,尤其善于刻字。
他曾为好友许广平刻了一方印章,上面刻着“苦雨斋”。
这方印章成为两人友谊的见证。
2.抽烟趣事鲁迅酷爱抽烟,他的烟瘾很大。
有一次,他的一位朋友劝他戒烟,鲁迅回答:“戒烟有何难,我早已戒了三次,但每次都失败。
因为我戒烟的时候,总是想着别人的好烟,于是又捡起烟来。
”3.取名趣谈鲁迅善于给学生起绰号。
有一位学生名叫陈丹燕,因为胆子小,鲁迅给她取了个绰号“小胆”。
后来,陈丹燕成为了一名著名作家,她写的《小城故事》深受读者喜爱。
4.课堂趣闻鲁迅在课堂上教授文学课时,曾讲述了一个关于“猹”的故事。
他说:“猹这种动物,身子胖,脚很短,走路一摇一摆,非常可爱。
但是,它的皮却非常坚韧,很难剥离。
所以,我们要学会欣赏猹的可爱,而不是企图剥它的皮。
”借此告诫学生们要珍惜生活中的美好,不要被表面的东西所迷惑。
三、鲁迅的作品与影响鲁迅的代表作品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呐喊》、《彷徨》等。
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揭示了中国社会的黑暗面,对民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提倡白话文学,反对文言文,为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总结鲁迅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更是一位有趣的智者。
他的故事充满了幽默和智慧,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生动、有趣的鲁迅形象。
《鲁迅的有趣故事》小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讲讲鲁迅先生的有趣故事。
鲁迅先生特别爱读书。
有一回,他上学迟到了,老师批评了他。
他就在自己的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提醒自己以后可不能再迟到啦。
从那以后,他每天都早早地起床,读书学习可认真了。
还有一次,鲁迅先生在冬天的晚上读书。
天气很冷,他就一边读书,一边吃辣椒。
辣得自己嘴巴红红的,身子也暖暖的,这样就能继续专心读书啦。
鲁迅先生还很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呢。
有个小朋友去找他玩,他就放下手中的笔,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讲故事,小朋友们可喜欢他啦。
小朋友们,鲁迅先生是不是很有趣呀?《鲁迅的有趣故事》小朋友们,咱们来聊聊鲁迅先生的有趣事儿。
鲁迅先生家里有个“百草园”,那里面可好玩啦。
有高高的树,绿绿的草,还有会唱歌的小鸟。
鲁迅先生小时候经常在那里玩耍,捉蛐蛐,摘果子,可开心了。
有一次,鲁迅先生看到一本特别好看的书,可是没钱买。
他就想办法,每天省吃俭用,终于攒够了钱把书买回家,然后如饥似渴地读起来。
鲁迅先生写文章的时候也很有趣。
有时候写到一半,会停下来想一想,然后再接着写,就好像在和文章里的人物聊天一样。
小朋友们,是不是觉得鲁迅先生很有意思呀?《鲁迅的有趣故事》小朋友们,今天来讲讲鲁迅先生的有趣故事哟。
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的时候,有一天上课,教室里放了一些片子,里面有中国人给外国人当侦探,被外国人杀了,而旁边围观的中国人却在看热闹。
鲁迅先生看到这一幕,心里很难过,决定要用笔来改变中国人的精神。
还有啊,鲁迅先生很喜欢猫。
他家里养了一只猫,经常和猫一起玩耍。
有一次,猫把他的书弄乱了,他也不生气,还笑着说这只猫太调皮啦。
鲁迅先生也很会给小朋友讲故事。
有个小朋友缠着他讲故事,他就绘声绘色地讲起来,把小朋友逗得哈哈大笑。
小朋友们,希望你们喜欢鲁迅先生的这些有趣故事呀!。
鲁迅先生的轶闻趣事导语:鲁迅是有超越性的思想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的榜样能给我们积极的思想、正确的行为、良好的习惯、完善的人格。
树立了榜样就等于找到了自己前行的方向。
下面是语文迷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鲁迅的轶闻趣事,欢迎阅读,谢谢!【人物介绍】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豫亭,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
笔名鲁迅(Lution)源于革命revolution。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被麻木的精神。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的基石,后与《阿Q正传》、《药》、《故乡》等小说名篇一同收入小说集《呐喊》。
毛泽东主席评价鲁迅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评论家、作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人。
1.鲁迅先生的轶闻趣事鲁迅对对联少年时代的鲁迅在上私塾时,先生就教他们作对。
一次,塾师寿镜吾老先生出了上联“独角兽”,让学生们对下联。
立时塾房活跃起夹了,有的孩子对出“九头鸟”,有的孩子对出“三脚蟾”,有的孩子对出“百足蟹”等等,惟独周樟寿(鲁迅原名)一语不发,等课堂上平静下来后,他站起对出“比目鱼”。
课堂立时悄然,没有再应对的了。
寿老先生在—一评论了前者之后,最后称赞周樟寿对得最好。
因为“独非数字却有一”的意思,而“比”也非数字,却相当于“二”。
两者虽俱无数字却都有数的含义,真是恰到好处。
经老师的点拨,同伴们佩服得五体投地,樟寿虽小却语惊四座。
鲁迅理发有一天,鲁迅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上理发院去理发。
理发师见他穿着很随便,而且看起来很肮脏,觉得他好像是个乞丐,就随随便便地给他剪了头发。
鲁迅有趣的小故事本文是关于作文素材的鲁迅有趣的小故事,感谢您的阅读!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是的,鲁迅在我们的心目中始终是冷竣而严肃的。
但那决不是他的全部,鲁迅还是一个全身被幽默感充斥着的人。
那种幽默不是哗众取宠、一笑了之,而是一种从骨髓里溢露出来的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和犀利深刻。
所以,我们不妨说说鲁迅的幽默,我想他决不比专业的幽默大家逊色。
1881年9月25日,一个娃娃诞生了,这个人就是鲁迅。
他的出生,在今天看来,用一个不恰当的歇后语来说是“玉皇大帝娶土地婆——惊天动地”的。
因为这注定了中国现代史上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诞生。
但他那时哪晓得这些!小时候他相当调皮活泼,他的曾祖母不苟言笑,小孩子都很怕,他却故意从曾祖母面前走过,假装跌跟头倒在地上,引得老太太惊叫:“哎呀,阿宝,衣裳弄脏了!”这时他才满意,不闹了。
12岁时被母亲牵着去三味书屋,他却扭扭捏捏,一百个不情愿的小模样,和现在的小伢子软磨硬蹭不愿上学没个两样。
在三味书屋也不好好读书,只留恋紫红的桑葚,墙边的小虫子和赤练蛇的故事。
但他终究是聪明的,尽管贪玩,后来却颇有建树。
倘在今天,小鲁迅定会被奉为素质教育的典范加以膜拜。
鲁迅是一个不太讲究穿着的人。
他爱穿长袍,相对他瘦弱的身材来说,似乎袍子比西装合适。
但他确实是太不修边幅了一点,经常穿着长衫在灰尘中行走,感觉竟有点像他笔下的落魄人物孔乙己,于是便闹出了笑话:在电梯里经常被认为是可疑人物;许多人见到他以为是有幸发现了鸦片鬼;有时去买药,竟然连药房里小伙计都鄙视他;走在大街上的时候甚至常被警察搜身……鲁迅是义无返顾把辫子剪了的人。
这在当时就像男人穿裙子一样不可思议。
但他面对嘲笑、讥讽、辱骂,依然我行我素。
后来他基本上留平头(相当于现在的板寸),他的发质坚硬,根根迎风翘立,铁刷一般,简直酷毙帅呆了。
现在的俊男靓女们热衷的染发、烫发等等,和鲁迅比可就小巫见大巫啦。
关于鲁迅的幽默小故事6则关于鲁迅的幽默小故事6则故事一:演讲轶事名流免不了常被邀请作演讲,鲁迅也不例外。
他演讲时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常常被掌声和笑声包围。
有一次他从上海回到北平,北师大请他去讲演,题目是《文学与武力》。
有的同学已在报上看到不少攻击他的文章,很为他不平。
他在讲演中说:“有人说我这次到北平,是来抢饭碗的,是‘卷土重来’;但是请放心,我马上要‘卷土重去’了。
”一席话顿时引得会场上充满了笑声。
故事二:标点的稿费众所周知,标点符号在文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很丑。
但在那个年代,出版行业很少注意标点符号,付稿费的时候,往往从字数里扣,稿费不给。
有一次,鲁迅要给一家出版社写稿子。
因为他提前发现出版社不给标点付费,所以他的稿子里没有标点。
编辑看了书稿后,以“难以断句”为由,回信要求鲁迅加上标点符号。
鲁迅回复:“既要加标点符号分出段落、章节,可见标点还是必不可少的。
既然如此,标点也得算字数。
”那家出版社没办法,只好采纳鲁迅的意见,标点符号也折算字数支付稿费了。
呵呵!故事三:烟罐驱猫鲁迅晚年来上海专事写作,五十多岁还童心未泯。
有一次,鲁迅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写作,外面的猫不停地叫,屡次打断他写作的思路。
鲁迅当即拿起手边的五十个铁皮烟罐,一个一个向可恶的猫开火。
故事四:戏弄特务有一次,鲁迅在上海的街头蹓跶,身后总跟着一小特务盯梢。
当然这对鲁迅来说是常有的事。
鲁迅故意将他当成乞丐,坦然地转过身去递过一块银元:“买饭吃吧。
”故事五:胡子的故事他的胡子也很有个性,从日本留学回来那几年,他的胡子是日本式的——两头往上翘,看起来很滑稽,被周围的人嘲弄,说他是崇洋媚外。
鲁迅烦扰得不行,干脆把胡子修剪成隶书的“一”字,竟然从此平安无事。
看过鲁迅年轻时的照片,觉得并不是很帅,起码和现在韩国、日本的所谓“第一美男”有段距离。
但鲁迅对自己却信心有加,一次英国作家萧伯纳见到他说:都说你是中国的高尔基,但我觉得你比高尔基漂亮。
听了这样的溢美之言,鲁迅不但没有谦卑之词,还竟然说:“我老了会更漂亮!”这个老头真是有意思极了。
鲁迅原来你是这样的作文600字《鲁迅原来你是这样的》同学们,你们知道鲁迅吗?一开始我觉得他就是个很严肃的大作家。
但后来我发现,鲁迅原来你是这样的!鲁迅小时候特别爱读书。
有一次,他为了买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跑了好多家书店,还不惜把自己的压岁钱都拿出来。
这种对书的热爱真让人佩服!他还很勇敢呢!看到社会上那些不公平的事,他就用自己的笔写出来,批判那些坏现象。
就像一个正义的大侠!而且,鲁迅对朋友特别好。
有个朋友生活困难,他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把自己的钱借给朋友,还关心他的生活。
鲁迅原来你是这样的,一个热爱读书、勇敢正义、重情重义的人!《鲁迅原来你是这样的》小朋友们,今天我要跟你们讲讲鲁迅。
以前我以为他只是个名字出现在课本里的人,可后来我知道了,鲁迅原来你是这样的!鲁迅小时候在三味书屋读书,他特别聪明,也很调皮。
有一次上课偷偷画画,被老师发现了,不过他可没有害怕,而是认真地跟老师认错。
他写的文章虽然有点难懂,但其实都是在说真话,为了让大家变得更好。
比如说《阿 Q 正传》,讲了一个很可笑又可怜的人,让我们知道不能像阿 Q 那样自欺欺人。
鲁迅还很关心小孩子呢!他觉得小孩子要有快乐的童年,要有自由的思想。
原来鲁迅是这样一个有趣、真实、关心我们的人呀!《鲁迅原来你是这样的》小朋友们,说起鲁迅,一开始我觉得他离我们好远好远。
但慢慢了解后,我发现,鲁迅原来你是这样的!鲁迅小时候,家里有个百草园,那是他的乐园。
他在那里捉蟋蟀、摘果子,玩得可开心啦!他上学的时候,为了给父亲买药,经常要跑很远的路,可辛苦啦,但他都没有抱怨。
而且鲁迅很会讲故事。
他讲的故事总是那么吸引人,让大家都听得入了迷。
他还特别爱国,一心想着让中国变得更强大。
原来,鲁迅是这样一个有快乐童年、孝顺、会讲故事、爱国的人!《鲁迅原来你是这样的》同学们,以前提到鲁迅,我觉得没啥特别的。
但现在我懂啦,鲁迅原来你是这样的!你们知道吗?鲁迅小时候读书很勤奋。
晚上冷了,他就靠吃辣椒来让自己清醒,继续读书。
四年级幽默的鲁迅鲁迅,给人似乎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斗士形象。
其实,鲁迅外冷内热,是一个有血有肉、幽默有趣的人。
鲁迅不但在他的作品中,为我们留下阿Q、孔乙己等滑稽的形象和幽默逗人的语句,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尤其喜欢与朋友调侃,开点玩笑。
作家叶永蓁曾经问鲁迅,先生创作《阿Q正传》中的阿Q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为什么取个外国人的名字?鲁迅回答:“阿Q是个光头,脑袋后留一条小辫子,这个Q字不正是他的滑稽形象吗?”鲁迅在演讲时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引得听众笑声不断。
有一次,他从上海到北京去看望生病的母亲,其间北师大请他去讲演,题目是《文学与武力》。
有同学在报纸上看到不少攻击鲁迅的文章,很为鲁迅鸣不平。
鲁迅在讲演时说:“有人说我这次到北平,是来抢饭碗的,是‘卷土重来’;但是请放心,我马上要‘卷土重去’了。
”一席话顿时引得会场上充满了笑声。
20世纪20年代,北大教授川岛正在热恋中,没心思搞教学和研究。
他留了个学生头,绰号“一撮毛”。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出版后送给川岛,鲁迅在扉页上写道:请你,从“情人的怀抱里”,暂时伸出一只手来,接受这干燥无味的《中国小说史略》。
我所敬爱的,“一撮毛”哥哥呀!寥寥数语,诗情与友情、诙谐与雅趣以及鲁迅的可爱,跃然纸上。
1934年,国民党北平市长袁良下令禁止男女同学、男女同泳。
鲁迅听到这件事,对几个青年朋友说:“男女不准同学、同泳,那男女一同呼吸空气,淆乱乾坤,岂非比同学同泳更严重!袁市长不如索性再下一道命令,今后男女出门,各戴一个防毒面具。
既免空气流通,又不抛头露面。
这样,每个都是,喏、喏……”说着,鲁迅把头微微后仰,用手模拟着防毒面具的管子……大家被鲁迅的言谈动作逗得哈哈大笑。
鲁迅的生活趣味鲁迅(1881年9月25日– 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思想家、革命家。
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文学鬼才”,开启了白话文学的先河,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他伟大的文学成就,鲁迅的生活中也充满了趣味和有趣的事迹,以下就是一些有关鲁迅的生活趣味。
1. 原来的梦想是成为医生鲁迅在少年时期曾经有过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一名医生。
他的父亲是一名曾经受过西医训练的医生,鲁迅小时候因为长时间生病,所以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曾经多次表示,自己如果没有成为文学家,就会成为一名医生。
2. 家族世袭的医生鲁迅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医生的家族,他的父亲所在的周氏家族是中国南方著名的医家世家,有着悠久的医学传统。
鲁迅也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医学对他有着特殊的吸引力。
3. 骑自行车穿白大褂鲁迅的叔父周仁煁是一名乡村中医,鲁迅小时候经常去他家做客。
鲁迅就曾经在一次采访中透露,他曾经骑着自行车穿戴白大褂去叔父家,这个有趣的画面展示了鲁迅小时候对医学的向往。
4. 偏要煮面条吃鲁迅是一个有着独特口味的人,他非常喜欢吃面条,而且还偏要自己亲自动手煮。
有一次,他去访问朋友游肆,看到朋友的妻子在煮面条,就硬要帮忙说:“煮面条的女人都是坏女人,我来煮好了。
”后来甚至在朋友家也会自己煮面条吃。
5. 见到蜘蛛就心生怜悯之情鲁迅对待小动物是非常心怀怜悯的,他曾经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这人实在是个怜悯的人,见蜘蛛猎蝇,虽然这是天性,我也就怜惜它,干吗要我来害它呢?”这句话展现了他对于生命的敏感和细腻。
6. 偏爱小猫鲁迅对小猫情有独钟,曾经养过不少小猫,对于他而言小猫是他生活中的一大乐趣。
他在一篇《呐喊》的手稿里写道:“盛夏的午夜,窗外的江风轻轻地吹来……然而有这时间的,还是喂小猫咪生灵,作何回答。
”7. 与猫为伴除了养小猫,鲁迅也曾经和一只名叫“小黑”的猫成为了忠实的伙伴。
鲁迅先生的趣事鲁迅,这位文学巨匠,他那犀利的笔锋和深邃的思想,让人总以为他是个不苟言笑的老学究。
但实际上,他私底下可有趣着呢,就像是邻家那个爱讲笑话,又爱逗乐的大伯,让人在敬佩之余,又多了几分亲切。
记得有一次,他家里来了位小客人,是个机灵鬼,总喜欢缠着大人问东问西。
小客人看到鲁迅书桌上摆满了书,就好奇地问:“鲁迅先生,您写这么多文章,是不是肚子里的墨水特别多啊?”鲁迅一听,乐了,他笑眯眯地说:“可不是嘛,我这肚子里装的可都是陈年老墨,写出来的字都带着一股子书香和岁月的味道呢。
”说着,还故意拍了拍自己的肚子,逗得小客人咯咯直笑。
还有一次,鲁迅和朋友们聚会,大家谈天说地,好不热闹。
突然,有人提到最近市面上有种新式的点心,味道十分独特。
鲁迅一听,眼睛就亮了,他连忙说:“哦?那可得尝尝,我这人什么都好,就是贪吃这一点怎么也改不掉。
”朋友们一听,都笑作一团,说:“鲁迅先生哪里是贪吃,分明是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和热爱嘛。
”鲁迅的幽默感,不仅仅体现在这些生活小趣上,更渗透在他的作品中。
他的文字,时而锋利如刀,直刺社会的痛处;时而温柔如水,流淌着对弱者的同情和关怀。
这种独特的风格,让人在阅读时,既能感受到他的愤怒和不满,又能体会到他的温情和善良。
他常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这句话,不仅是他对时间的珍惜,更是他对生活的态度。
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要保持乐观和积极,用幽默和乐观去化解生活的苦涩。
鲁迅还是个“夜猫子”,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点上一盏灯,埋头写作。
有时候写累了,他就会起身在院子里走走,看看天上的星星,听听远处的虫鸣。
这时,他的思绪就会飘得很远很远,仿佛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
这种超脱物外的境界,让他的文字更加深邃和广阔。
总的来说,鲁迅先生不仅是个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更是个有趣的人。
他的幽默和乐观,让他的生活充满了色彩和乐趣;他的坚韧和执着,让他的作品成为了永恒的经典。
鲁迅有趣的故事摘要:一、鲁迅简介二、鲁迅的有趣故事1.改名2.课堂趣事3.与朋友的趣谈4.生活趣事三、鲁迅作品中的趣味四、鲁迅的影响正文: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文学巨匠”。
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同时,他的生活故事也充满了趣味。
鲁迅的有趣故事之一是他的改名。
他原名周树人,后来改名为鲁迅。
这个名字的由来与他的人生信仰和追求密切相关,寓意着像一棵参天大树一样,根深叶茂,为人民大众呐喊发声。
课堂上,鲁迅也是一个有趣的人物。
他擅长启发学生思考,用自己的智慧引导学生。
有一次,他在课堂上讲解文学创作,说到:“文学创作就像生孩子,自己的痛苦越大,孩子就越健康。
”这句话既形象又有趣,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文学创作的真谛。
鲁迅与朋友的趣谈也是他的生活趣事之一。
他与友人在茶馆喝茶,友人问他:“你怎么总是喝茶,不喝别的?”鲁迅回答:“喝茶可以醒脑,喝酒就会昏沉。
”这个机智的回答引得在场的人捧腹大笑。
在鲁迅的作品中,也充满了趣味。
比如《阿Q正传》,通过讲述阿Q的可悲、可笑、可恨的一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弊端,让人在笑声中思考。
这种独特的幽默讽刺手法,使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鲁迅的一生,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的生活和人格魅力也深受人们喜爱。
他敢于直面现实,为人民呐喊,用他的笔杆子揭示社会的黑暗,唤起民众的觉醒。
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但他始终坚定信仰,勇往直前。
总之,鲁迅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更是一个有趣的人物。
他的故事和他的作品一样,具有很高的可读性和实用性,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1
鲁迅家里有两个保姆,不知何故,发生了几次口角。
鲁迅受不了整天的吵闹,竟病倒了,晚上经常失眠。
隔壁的俞芳小姑娘问道:“大先生,你为什么不喝止她们?”鲁迅微笑着说:“她们闹口角是因为彼此心里都有气,虽然可以暂时压下去,但心里那股“气”是压不下去的,恐怕也要失眠,与其三个人或两个人失眠,那么还不如让我一个人失眠算了。
2
名流免不了被邀请作演讲,鲁迅也不例外。
他演讲时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常常被掌声和笑声包围。
一次,他从上海回到北平,北师大请他去讲演,题目是《文学与武力》。
有的同学已在报上看到过不少攻击他的文章,很为他不平。
他在讲演中说:“有人说我这次到北平,是来抢饭碗的,是“卷土重来”;但是请放心,我马上要“卷土重去”了。
一席话顿时引得会场上充满了笑声。
3
有一次,鲁迅的侄女在鲁迅家作客,吃晚饭时,她问道:“你和爸爸哪儿都象,就是有那么一点不象。
“哪一点不象?”鲁迅问道。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你的鼻子又扁又平。
”侄女说。
“你不知道,”鲁迅笑了笑,“小时候,我鼻子跟你爸爸的是一样的,只是后来才变扁变平了的。
”“那是为什么呢?”侄女不解地问。
“那是到了后来,我住的环境比较黑暗,到处碰壁,
所以把鼻子都碰矮了!”鲁迅说。
4
广州的一些进步青年创办了南中国文学社,希望鲁迅为创刊号撰稿。
鲁迅说:“文章还是你们自己先写的好,我以后再写,免得有人说鲁迅来到广州找青年来为自己捧场了。
”“我们都是
穷学生,如果刊物第一期销路不好,就不一定有力量出第二期了。
”文学社青年说。
“要刊物
销路好很容易,”鲁迅风趣而又严肃地说,“你们可以写文章骂我,骂我的刊物也是销路好的!”
5
鲁迅很喜欢吃糕饼糖果等甜食。
有一回,人家送了柿饼给他,他喜欢得不行,藏起来自己偷
偷享用,舍不得给别人吃!只有在女士来做客时,才“大方”地拿出来,因为女士们胃口小,
只能吃个一两片而已!他还能吃辣椒。
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有一次他期末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发给他一枚金质奖章,鲁迅没有把奖章作为自我炫耀的标牌,却懂得实惠,跑到鼓楼街
把它卖了,买一大串红辣椒回来。
每读书至夜深人静、天寒人困之时,就摘下一只辣椒来,
分成几截,放进嘴里咀嚼,直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嘘唏不已。
只觉周身发暖,睡意顿消,于是捧书再读。
6
叶永蓁曾问鲁迅,为什么阿Q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却要取个外国名字呢。
鲁迅幽默地说:“阿Q光头,脑后留一条小辫子,这个Q字不正是他的滑稽形象吗?”
7
有个女师大的学生,未经家长允许,竟和别校一男生去逛了公园。
她父母知道后,找到学校
大吵大闹,指控校方管教不严。
那位封建死板的校长“老小姐”,像泼妇一样斥责女学生:“太
不像话了!”鲁迅正好经过那里,得知原委后,诙谐地说:“现在风和日丽,这么两位青年学生
一块逛公园,有什么不好?那些公园青年人都不准去逛,难道都得成了老太婆、老头子才能去逛吗?”
8
鲁迅辞厦门大学教授赴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前,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为鲁迅饯行,宴席上有资
本家在座。
林说:“厦大是私立大学,谁出了钱,谁便可以说话。
”鲁迅从袋里掏出一个铜板说:“我捐给厦大一个铜板,我要说话。
”林闻之语塞。
9
1934年,国民党北平市长袁良下令禁止男女同学同泳。
鲁迅看不惯,说:“同学同泳,偶尔
皮肉相触,有碍男女大防。
不过禁止以后,男女还是同吸着天地间的空气。
空气从这个男人
的鼻孔呼出来,被那个女人的鼻孔吸进去,又从那个女人的鼻孔呼出来,被另一个男人的鼻
孔吸进去,简直淆乱乾坤。
还不如下一道命令,规定男女老幼诸色人等,一律戴上防毒面具,既禁空气流通,又防抛头露面!”说着还模拟戴着防毒面具走路状。
听讲的人笑得前仰后合。
10
20世纪30年代,一些作家的主观主义毛病很厉害。
一次,有人请鲁迅谈谈这一问题,鲁迅
没有多说,只讲了两个故事:其一,有个农民,每天都得挑水,一天,他忽然有所感悟道:“皇帝用什么挑水吃的呢?”后又自言自语:“一定用金扁担的!”其二,有个农妇很想吃柿饼,
于是她就想:“皇后娘娘是怎么享福的呢?一定是一觉醒来就下令,快拿一个柿饼来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