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欧企业管理咨询案例:MX纸业通过责任的落实减少设备异常
- 格式:doc
- 大小:386.72 KB
- 文档页数:5
案例分析责任原理的应用1. 责任原理概述在法律和商业领域中,责任原理是一种基本原则,用于界定和分配各方在某一事故或纠纷中的责任。
责任原理强调每个行为主体应该承担其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并为此承担相应的责任。
2. 案例分析:产品质量问题2.1 案例背景某公司生产和销售电子产品,在某次销售中,一批电子产品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
这些产品在短时间内频繁出现故障,给用户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损失。
此外,由于产品质量问题,公司声誉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2.2 责任原理的应用在这个案例中,公司作为电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方,应该承担起产品质量问题所导致的责任。
根据责任原理,公司应该承担以下责任:•生产责任:公司应该对自己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确保产品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并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销售责任:公司应该在销售电子产品之前,对产品进行充分的测试和检测,确保产品的质量问题在销售时已经解决,以免给用户带来损失。
•赔偿责任:公司应该承担给用户带来的损失,包括退款、维修费用、损失赔偿等等。
2.3 解决方案作为案例分析中的责任方,公司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产品质量问题:•召回和修复:公司应该主动召回故障产品,并提供免费的修复服务,确保用户能够及时修复产品并正常使用。
•改进产品质量管理:公司应该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建立更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并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建立投诉反馈机制:公司应该建立和完善客户投诉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处理用户的投诉,以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
3. 案例分析:公司环境污染问题3.1 案例背景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工业废气和废水,导致周边环境遭受了严重的污染。
该公司的排污行为被举报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谴责。
3.2 责任原理的应用在这个案例中,公司作为环境污染的直接责任方,应该承担以下责任:•环境保护责任:公司作为生产企业,应该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确保生产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朗欧企业管理咨询案例:MMLI家具厂如何提升产品品质?从细节出发打造精湛工艺——MMLI家具厂如何进行家具品质改善MMLI家具厂主要生产实木类、胶板屏风类、软体类办公家具系列产品。
朗欧企业管理咨询老师通过现场调研以及与管理人员、一线生产员工多次沟通交流,项目组发现MMLI家具厂品质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家具厂工艺路线长,家具部件多,制造过程中因返工造成大量的尾数遗留车间,不仅占用生产车间空间,阻碍工序正常流动,还造成部件遗失,工人需花大量时间找寻部件下落或直接补料,给公司带来重大经济损失。
▄由于工艺路线长,部件多,返工产品经常追究不到个人,公司须重复支付劳务工资,返工的损失无法统计。
▄品质问题造成生产效率低下,计划达成率低。
品质问题造成的困扰这么多,怎样进行品质改善呢?洞察数据,管理才能有的放矢。
朗欧企业管理咨询项目组先从数据统计与分析着手,详细了解公司产品的品质状况。
朗欧对策·统计工序合格率,查找品质不良原因家具存在品质问题,但品质部只有一个总合格率的统计,各工序的合格率是多少不清楚;车间管理人员都知道哪道工序的问题最严重,但不能确定造成品质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虽然产品的返工多,但一个月有多少次返工,返工造成的根据以往的生产经验,MMLI家具厂的管理人员知道油磨、面漆工序不良品多,也知道不良大概是由哪些原因造成,但不清楚不良种类有哪些,各类不良所比例是多少。
虽然公司也曾推出过一些改善动作,但由于不确定改善动作是否都针对这些问题点,改善的效果往往不明显。
朗欧企业管理咨询项目组分别对油磨、面漆的问题点进行统计分析,找到各类不良的比例:朗欧对策·抓住要害,制定改善措施通过以上数据分析,朗欧企业管理咨询项目组决定将品质改善的重点放在品质问题比较突出面漆、油磨式工序。
以往MMLI家具厂做品质改善全凭自觉和经验,没有专项改善小组,也没有解决具体问题的负责人。
由于品质标准不健全,生产部和品质部管理人员经常因为货物是否符合品质标准、能不能出货、能不能交接到下工序进行争吵,吵来吵去问题还是不了了之。
管理制度优化案例分析与思考一、引言管理制度优化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
优化管理制度可以促进企业的高效运转,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绩效,实现长久的发展目标。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家中国制造企业的管理制度优化案例,探讨如何通过优化管理制度来改进企业运营。
二、背景介绍该企业是一家以生产电子设备为主的制造企业,成立已有十多年,规模逐渐扩大。
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体系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沟通不畅、决策缓慢、责任模糊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决定进行管理制度优化。
三、问题分析在优化管理制度之前,首先要明确问题所在。
通过调查和讨论,发现沟通问题是最主要的症结所在。
员工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及时、不准确,导致工作进程无法高效地推进,影响了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
四、目标设定在优化管理制度之前,必须明确优化的目标。
企业的目标是构建一个高效顺畅的沟通流程,使得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到每个员工,并且能够得到及时反馈。
五、方案制定为了实现目标,企业制定了一系列的方案。
首先,建立一个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减少决策层级,缩短沟通路径。
其次,引入信息化工具和系统,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准确度。
再次,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减少责任模糊的情况发生。
最后,建立定期的沟通机制,如每周例会、每月绩效考核等,加强团队协作和信息共享。
六、实施过程在实施过程中,企业遇到了一些挑战。
首先,员工对新的管理制度存在抵触情绪,需要进行培训和解释。
其次,信息化系统的引入需要一个过程,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最后,管理层在执行新制度时需要充分代入员工的角度,互相信任和支持。
七、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企业开始评估优化管理制度的效果。
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沟通效率明显提高,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和绩效也有了显著提升。
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提高,工作效益得到了明显改善。
八、存在问题优化管理制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部分员工还未完全适应新的工作流程,需要进一步培训和沟通。
第1篇一、案例背景我国某知名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内部管理不善,导致产品质量问题频发,客户投诉不断,企业形象严重受损。
公司高层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对企业管理进行全面整顿和纠正。
二、问题分析1. 质量管理缺失:企业内部缺乏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控制不力,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
2.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企业招聘过程中,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不够严格,导致员工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产品质量。
3. 生产流程混乱:生产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4. 企业文化缺失:企业内部缺乏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员工缺乏主人翁意识,对企业的忠诚度和责任感不强。
三、纠正措施1.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各环节的质量责任和标准。
- 加强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和检测,确保产品质量。
- 建立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纠正和改进质量问题。
2. 加强员工培训:- 对新员工进行岗前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 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
- 鼓励员工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
3. 优化生产流程:- 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 加强各环节之间的沟通和协调,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 建立生产进度监控体系,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4. 打造企业文化:- 强化企业核心价值观,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 开展丰富多彩的员工活动,增强员工的团队凝聚力。
- 建立健全员工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实施效果1. 产品质量显著提升: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加强员工培训,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客户投诉明显减少。
2. 生产效率提高: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3. 员工素质提升:员工技能水平得到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4. 企业形象改善:通过纠正管理问题,企业形象得到改善,客户满意度提高。
朗欧企业管理咨询案例:LJJM笔业打造流水线提升装配效率凝心聚力抓落实多措并举促实效----LJJM笔业有限公司如何通过打造流水线提升装配效率LJJM笔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制笔企业,专业生产自动铅笔、圆珠笔、中性笔、荧光笔等文具。
公司在职人员约3000人,年产值3亿以上。
通过现场观察和参与生产管理,朗欧企业管理咨询项目组发现,LJJM笔业有限公司的产品生产周期长,员工装配的速度有快有慢,装配的生产周期长达7~10天;给员工派工的时候需要将每个产品都平分到每个人,造成不合理的换线及派工浪费。
新员工则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才能熟悉整个产品。
另外,产品的物料损耗高,也不利于控制制程不良。
针对以上问题,经与企业方讨论,朗欧企业管理咨询项目组决定将装配工序改成流水作业模式,以提升装配效率,降低物料损耗。
朗欧对策·分析现状,制定策略推行流水作业模式前,完成一件产品,每个员工需做完全部工序。
要达到熟练程度,员工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学习,导致每年的员工流失率高。
由于不清楚每个员工的效率,计划员排产时无法控制生产进度。
每个员工都是将手上的全部产品做完才交货,造成有些交货早,有些交货晚。
相关数据如下:项目推行前人均产值50元/天物料损耗率1%员工流失率50%一次交验合格率87.5%装配周期3~10天成立流水作业,把原来的工作台模式全部转为流水线上作业,将原来每个人做完整支笔改为每个人只做部分工序,每个人的学习周期就会变短,员工几天就可以很熟练地掌握本工序的操作方法,这样装配的效率就会大幅度提升。
朗欧对策·规范流水作业,推行样板线原来的工作台模式作业,员工需独立完成全部工序,加之物料不能配套供应,员工效率有高有低,有的工位紧张、有的工位又没事做,装配的效率难以提升。
为使流水线作业取得预期的效果,项目组针对流水作业遇到的问题推出以下改善动作:针对问题具体动作员工想离岗就离岗,造成流水线停线。
朗欧绩效管理案例今天咱们来唠唠朗欧的绩效管理案例,那可真是相当有趣又超级实用呢!就说有这么一家制造企业吧,以前那管理啊,就像是一团乱麻。
员工们每天看似忙忙碌碌,但是企业的效益就是上不去。
老板那叫一个头疼,感觉自己就像个迷失在大雾中的船长,完全找不到方向。
这时候,朗欧就像个超级英雄闪亮登场啦。
朗欧做的第一件事呢,就是给这个企业制定了非常明确的绩效目标。
以前啊,企业的目标就像是个模糊的影子,员工大概知道个方向,但具体要做到啥样,谁也不清楚。
朗欧就不一样了,它把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就像把一个大蛋糕切成了一块一块的小蛋糕,每个部门、每个岗位都清楚自己要拿到哪块小蛋糕。
比如说生产部门,以前就只知道生产产品,但是生产多少算好,质量达到什么标准算达标,都是一笔糊涂账。
朗欧来了之后,规定生产部门每个月必须生产出一定数量的合格产品,而且次品率要控制在很低的比例。
这就像给生产部门画了个清晰的跑道,大家都知道该沿着这条道跑了。
然后就是考核机制啦。
朗欧设计的考核那叫一个细致。
就像拿放大镜看东西一样,每个工作环节都在考核范围内。
还拿生产部门举例,不仅考核产量,还考核生产效率、设备维护情况、原材料利用率等等。
如果一个员工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有好的点子,并且实施后效果不错,那他就能在绩效上得到加分。
这就像给员工开了个小灶,只要你努力做好,就有额外的奖励。
员工们一开始还不太适应呢,觉得这也太严格了吧。
但是慢慢地,大家发现了其中的好处。
因为考核是公平公正的,只要你付出就有回报。
以前那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情况彻底没了。
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每个选手都清楚自己跑了多远,离终点还有多远,而且每一步都有相应的奖励或者惩罚。
而且朗欧的绩效管理还特别注重沟通。
他们不是把绩效考核结果一扔就不管了,而是会坐下来和员工好好聊聊。
比如说,某个员工这个月的绩效不太好,朗欧的咨询师就会和他一起分析原因,是技能不够呢,还是工作态度有问题。
岗位指责的明确与执行的关键要点的案例分析与实践指导总结岗位指责是组织中有效管理的基础之一,明确和执行岗位指责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潜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明确岗位指责的重要性被普遍认可,但实施起来却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指导,探讨岗位指责的明确和执行的关键要点。
一、案例分析在某公司的生产部门中,负责生产计划的岗位在一个时期内频繁出现生产计划偏差的问题,给公司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经过对该问题的调研和分析,公司决定重新明确该岗位的指责,并落实执行。
1.明确岗位职责在重新明确生产计划岗位的职责时,公司要求负责此岗位的人员具备专业的生产管理能力和业务素养。
明确的职责包括制定生产计划、跟踪生产进度、协调生产资源等。
同时,要求岗位负责人具备及时反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建立绩效考核机制为了确保岗位指责的执行,公司建立了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
根据生产计划的准确性、生产效率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等指标对岗位负责人进行绩效评估。
考核结果将作为晋升、奖惩和培训的依据,激励岗位负责人积极履行职责。
3.制定配套政策为了支持岗位负责人的工作,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
如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学习机会,为岗位负责人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数据支持,并定期开展经验交流和分享。
这些政策的出台有效地支持了岗位负责人履行职责的能力提升。
二、实践指导在明确岗位指责和执行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实践指导。
1.明确岗位责任确保每个岗位的职责明确、清晰。
通过制定岗位描述、职责分工、绩效指标等方式,明确岗位责任范围。
这样可以避免岗位之间的责任模糊,减少冲突和误解,并能提高工作的高效性。
2.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建立起岗位负责人之间、岗位负责人与上级之间以及岗位负责人与下级之间的有效沟通机制。
确保信息流畅、及时传递,使每个岗位成员都了解自己的职责和任务。
3.提供适当的资源支持为岗位负责人提供适当的资源支持,包括培训、技术支持、信息支持等。
朗欧企业管理咨询案例:MT门业如何通过品质排查解决品质问题一、企业简介浙江MT木业有限公司创办于1989年,有两大生产基地,占地总面积480亩,员工3000多人,是国内最早一家致力于研发、生产、销售木质复合门的知名企业。
二、实施背景1、涂装部从9月27至9月29日,门扇跑油比例在20--30%;门套、线条在5%左右;2、10月2日--5日门套、门扇修色面漆达到90%以上跑油现象,造成打磨和面漆车间停工状态;3、10月3日制造中心总监在通过多方努力无法解决跑油问题,束手无策时打电话给董事长,请求朗欧项目组老师协助解决。
4、跑油(縮孔)现象:漆膜干燥后仍滞留的若干大小不等、分布各异的圆形小坑(火山口)的现象。
三、跑油问题的解决思路和具体动作:(一)、导致跑油问题的原因分析1、变革前的工作习惯:清楚跑油的问题,每天没有对问题进行统计,更没有分析。
2、变革后的做法:(二)、排查涂层表面被油、蜡手汗等污染1、变革前习惯动作:对油、蜡手汗未做排查。
2、变革后新做法:(三)、排查工件、油漆或环境被污染1、变革前习惯做法:未对油漆问题进行排查。
2、变革后新做法:排查小结:1、通过多次的实验及原因分析判定问题出现在打磨车间;2、在打磨车间打磨的也有不跑油的现象,判定打磨房大环境影响跑油的可能性较小;3、结合设备科检查维修打磨机时,发现除锈剂会造成跑油的现象;于是去打磨房查看,检查员工是否有私藏使用除锈剂及润滑油;4、去打磨车间后询问过工段长贾秀琴:员工有没有自己领油及给磨机加过润滑油?贾秀琴说没有;5、结果在跟员工的沟通中,说到公司给他找到了一种更好的润滑油,让他们换另外一种油加时,发现每个人都藏有一瓶润滑油;6、于是立即安排将这种油喷洒在工件表面试验,去修色面漆;发现跑油的现象与现场跑油现状一致。
得出结果:此次跑油问题经攻关组成员一起判定,是员工给打磨机私自经常大量加润滑油,打磨过程中润滑油溅到工件上形成污染所造成。
工作中常见的质量管理问题解决思路与实际应用案例解析在工作中,质量管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只有保证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才能够取得持续发展和成功。
然而,在质量管理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及时解决,以保证生产和服务的质量。
下面将结合实际应用案例,探讨工作中常见的质量管理问题以及解决思路。
1. 不合格品的处理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某些产品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情况。
不合格品的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维护质量的连续性至关重要。
解决思路可以是建立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并确保所有不合格品都按流程处理。
例如,将不合格品进行记录、分类和淘汰,并对不合格品的原因进行分析,以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出现。
2. 数据分析与改进质量管理需要依靠数据分析来进行决策和改进。
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可以发现问题的根源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例如,某公司发现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缺陷的频率较高,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是某个工序存在问题,于是采取了改进措施,成功减少了产品缺陷的发生率。
3. 风险管理与预防质量管理中,需要预见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通过风险管理,可以降低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并最大程度地减少质量事故带来的损失。
例如,在产品设计阶段,可以通过风险分析识别并消除设计上的缺陷,以减少产品质量问题的出现。
4. 故障和异常的处理在工作中,常常会遇到故障和异常情况。
正确处理故障和异常情况,对于保证质量至关重要。
解决思路可以是建立故障处理流程,将故障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并追踪故障处理的结果。
例如,某工厂的设备发生故障,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修理,并对故障进行分析,以避免类似故障再次发生。
5. 培训和教育质量管理需要全员参与,而培训和教育是确保员工具备必要技能和知识的重要手段。
通过定期组织培训和教育活动,可以提高员工对质量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例如,某公司组织了一次关于产品质量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员工了解了产品质量的重要性,提高了员工对质量的责任感。
朗欧企业管理咨询案例:SC电子如何推行横向问责稳扎稳打应对有方----SC电子如何推行横向问责安徽芜湖SC电子有限公司创办于2001年,依据产品生产要求,公司设置电线、插头、拉丝、线束四个车间,主要生产、经营电线、电缆、电源插头线、线束,产品广泛用于汽车、摩托车、空调、洗衣机、冰箱和微波炉等家用电器。
公司技术实力雄厚,已成为美的等大型知名企业主要线材线束的供应商,有两家全资分公司,员工约700人,总年产值达2.5个亿。
朗欧企业管理咨询项目组进驻后,通过与管理人员、总经理、董事长沟通及对现场实际失控点的调研,项目组发现,公司有人管事,无人理事的现象非常严重。
公司成立十余年,企业管理人员失去了创业时的激情,很多事情要老板、总经理亲自抓才能抓到位。
公司整体执行力差,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不到位。
出了问题,没有相互问责的意识,很多时候碍于同事关系和面子,问题都是不了了之。
针对上述情况,项目组与总经理确认在公司重点推行横向问责。
我们来看一看朗欧企管SC项目组的具体做法。
朗欧对策·1.寻找失控点,找出问题,制订标准以往公司出现生产问题,各部门都会按照ISO流程文件解决,没有去找各个部门具体的失控点。
管理人员也总是将现场的问题拿到办公室进行讨论,没有养成深入现场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导致很多问题点得不到及时、真正的解决。
对于已发现的问题,由于没有明确的记录,也没有明确的整改时间,问题往往被拖延,甚至不了了之。
针对上述情况,朗欧企业管理咨询项目组推出了相应的变革措施:朗欧对策·2.加强流程文件标准的宣传在SC公司,整体流程文件的标准与执行是“两张皮”。
标准流程文件由人事行政或总经办制定,制定完成后只在会议上宣传一下,很多文件最后成了办公室的“僵尸文件”。
很多与员工相关的操作标准,员工自己都不清楚,导致员工违规后对其纠责的时候,很多员工都会说:“我不知道有这个标准”。
为使流程文件标准深入人心,加强员工的标准意识,项目组特制订了《流程文件宣贯方案》,由流程、控制卡主导人负责对流程文件标准进行宣传并组织考试,一线班组长则每天在班前会上组织员工学习各相关控制卡,宣读各相关动作控制卡执行标准。
朗欧企业管理咨询案例:MX纸业通过责任的落实减少
设备异常
一、企业简介
江门MX纸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工业包装纸生产企业,年产值约5亿。
拥有员工560多人,主要生产各种规格尺码的牛皮卡纸、挂面纸、瓦楞原纸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二、动作背景
1、江门MX纸业有限公司新纸机才正式投产三年左右,但机器总是开开停停;
2、由于前期投入巨大,仅车间每天利息及折旧近6万元;
三、运作思路及具体动作
1、设备实际有效利用率的数据统计
据车间生产报表统计2013年1月至8月除计划停机外共停机17083分钟,平均停机95.2分钟/次,每开3.2天停机一次,特别是5月份每天1.7天就停机一次;
2、统计分析导致异常停机的主要原因
变革前的做法和改善动作:
变革前:搞不清楚导致停机的主要原因,所以无法针对问题拟定解决措施。
改善动作:统计分析2013年1月份至2013年8月份停机数据
责任归属排名责任分钟次数
机修 1 机修15366 45
生产 2 生产734 4
电修 3 电修288 8
小结:
通过以上动作搞清楚了导致停机的原因。
根据分析得知,主要来自于设备异常,如何减少设备异常是当务之急,我们展开了层层的改善动作。
3、针对设备异常情况分析,发现主要是机器设备故障异常停机、工艺需停机处理
变革前的做法和问题:
1)、设备故障异常停机:机修责任不明确,吃大锅饭,所有人员负责一台机,有些部位大家都在检查,有些部位大家都没检查,“走马观花”。
2)、工艺导致设备异常停机:无人检查或检查不到位,设备检修时工艺配件如芯网、毛布该换的没换,等设备检修好了又要换工艺配件,造成停机。
变革后新的做法:
针对问题改善动作
机修内部人员责任不明确,吃大锅饭将机修划分成六个专责区责任到人制定机修人员岗位操作控制卡;
明确车间员工的职责化分对纸机各岗位也进行分区责任明确
检查要点不明确,看到就检查,没看到就算 1、召集机修人员针对因机器故障导致停机,共同拟定机修人员设备点检表,并根据各责任区负责制的原则明确检查的要点或控制点,提前检查出设备问题并每日进行记录,从而有计划性的进行维修;
2、增设一名巡检班长再对纸机全方位进行点检;
3、召集车间管理人员、老员工针对因断纸导致停机,共
同拟定造纸人员纸机点检表,将实施之责任分解到各岗
位责任到人,提前检查出纸机问题,并进行记录;
4、虽制定了表单,但并未真正落地,做好做坏反正玩一起玩,做一起做,出了问题责任大家一起扛,没有利益关系;
变革前的做法和问题:
1)、目标不明确,只是为了点检而机械性的点检,问:“为什么要点检,是公司要求的”,无法让员工自动自发的去做公司认为是对公司有利的工作;
变革后新的做法:
针对问题改善动作
由于人员技能及设备的难易程度不同,无法随意分配点检人员对机器划分的6个区域,根据设备难易程序,员工技能情况进行人员划分,每组两人,其中一人主要,另一人做为徒弟为辅助;
明确车间员工的职责化分召集机修管理人员、老员工共同探讨并对6个区域进行目标的确定(区域不同,允许异常时长不同,且要求时间精确到分钟),而且做为主要考核指标占比50%;
由于进行了区域化分,自己顾自己,别人区域需维修,不协助 1、增设所有机修人员的共用指标,设备总异常时间及产量(即别的区域出现问题时,也会影响到自己),但仅做为次要指标,各占比20%;
自己任务完成,领导交代临时任务不完成 1、给部门直接上司一点对下属直接评价的权利(印象分),但仅占比10%,避免领导私心对下属太多的干预;
无计分规则且数据由部门内部提供,数据不真实1、明确数据的统计的计算方法及计分规则;
2、所由数据改为横向部门提供并在异常处理完毕后由考核人员签名确认,月底由横向部门的部门文员统一收集整理交由被统计人进行每天确认;
口说无凭,形成方案形成《机修专责区考核方案》,并由考核人进行签名,由总经理签名生效
薪资不平衡,机修人员责任与工资不成比例根据《考核方案》对机修人员的定薪根据技能全部重新调整,并融入绩效奖罚,制定《机修薪酬方案》,绩效总分100分,达成80分拿回所有绩效工资,未达成80分的根据比例扣绩效公资,达成80分就进入到奖励,达成100分公司另外再奖励1倍的绩效;
绩效奖罚员工不明白对机修的各责任区、薪酬方案再次进行解说并进行工资演算;
小结:
通过上述改善动作以后,特别是机修人员由之前的消极工作,现在变成积极主动的工作,每个人都会天天“算”着离目标还有多少时间,天天对自己所负责的区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开始有点紧张了”,开始主动增加频次进行查检;
基本调动了机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但是仍有个别机修或生产人员对认为不经常出问题的地方点检走形式,然而导致设备停机;因此我们展开了以下改善动作。
5、由稽查员对点检的执行情况进行频繁的检查及总结
变革前的做法和问题:
1)、无专人跟进其动作是否执行到位。
变革后新的做法:
针对问题改善动作
无专人跟进其动作是否执行到位并进行小结1、稽查员每天按时间节点稽查造纸人员纸机点检表完成情况;稽查机修人员设备点检表完成情况,并进行奖罚;
2、每天利用早会的时间,对前一日点检出现的问题及未点检出而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
3、对专责区管辖范围内不能通过点检发现的部位进行排除,不计入专责区人员的时间,但是仍计入机修异常停机时间内,让大家仍然会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抢修;
对机修和生产发生的异常进行统一检修,并落实各项的负责人,避免超计划时间停机;1、根据生产和机修日常点检发现的问题,根据异常严重的情况,有计划的进行检修,并于计划停机48小时前整合《计划停机检修项目单》至车间经理处统一安排检修时长及调度人力;;
2、因机器故障造成计划外停机的,待故障处理完好后48小时内责任主管须提交《停机事故报告》至车间经理,由稽查员按时间节点进行稽查。
晚班无机修值班,导致设备出理小问题都无法及时处理1、每天机修当值人员实施机修工设备巡检记录表,由稽查员按时间节点进行稽查
2、每天安排1名机修工轮流值班,确保当夜间有设备突发故障时有机修人员现场处理,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
6、对落实各项工作的过程中的优秀进行频繁奖励及公开表扬,表现差的员工进行批评及乐捐。
变革前的做法和问题:
1)、无任何奖励,找不到荣誉感。
变革后新的做法:
针对问题改善动作
无荣誉感,辛苦而且工作单调麻烦1、稽查员对日常工作当中表面优秀的员工进行奖励(车间优秀员工:吴启泉,机修优秀员工:陈永凯),并将奖励的结果张贴于公布栏公开表扬,营造出车间员工向榜样学习良好氛围,从而调动了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对优秀团队进行表扬
召开案例分析会,对机修团队进行表扬,并让其它团队进行学习,传
递正能量;
四、管理变革数据变化:
单机产量由调研13641.3T/月提升到2014年3月:16651.122T/月提升22.06%。
五、员工的习性变化:
1、代表:张学理(化名)
刚开始推行时连续三个月拿到保底工资,而其它组均获绩效200%奖励,与别人
工资相差1500多元;都产生了不想干的念头,但经过努力,现在也能和别人一样拿到公司的奖厉。
关注朗欧企管微信号:langouqg
分享海量企业管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