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病句几点方法和规律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1
让知识带有温度。
辨析语文病句方法整理整理考生在答高考语文病句题的时候,可以运用一些答题技巧,节约时间的同时还能提高正确率。
下面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辨析语文病句(方法)整理,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一.辨析病句的方法1.语感审读法。
在审读过程中,从语言的感性熟悉上觉察语句是否有毛病,假如觉得(句子)别扭,就再作分析比较,从而找到语病之所在。
用这种方法做题,要做到胆大心细。
胆大就是要敢于大胆地信任自己的第一印象,心细就是要有认真分析和查找语病的急躁,二者需要相辅相承,不行偏废2.筋脉梳理法。
所谓筋脉梳理法,就是划分句子成份法,即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定语、状语、补语),认真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
如:“(教育)战线肩负着培育大批科技队伍的历史任务”这个句子,凭语感很难看出有什么错误,但通过划分句子成分,我们很简单发觉这个句子中的定语出了问题,即“大批”与“队伍”搭配不当。
3.规律分析法。
有的语病不好从语法上查,这时要从事理上对其进行分析,看其是否违反事理。
进行规律分析,要留意从概念、推断`和推理等多个侧面进行分析,不行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4.(造句)类比法。
有的句子是否有毛病,从语法、事理等方面不好断定,一时拿不定办法,这时仿照原句的结构造一个常用的句子,经过分析比较,从而确定该句是否有语病。
5.规律标志法。
有些句子本身具有肯定的标志,其语病往往就消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失在那些有标志的部位。
二.语文修改病句的方法1.在许多的时候,面对没有人称的句子我们都觉得是错误的,其实只要加上人称就好了,有时候没有人称的句子也是对的,没有人称,我们就加上人称,再读一遍,看看有没有毛病就好了。
2.许多的时候,我们最开头就要留意一个句子里面有没有重复的话,比如,非常,很,特别,这些的词都是一个意思,消失二个就是病句了。
辨析病句的方法与技巧[病句的辨析方法归纳]病句的辨析方法归纳1一、句中有多重限定或修饰成分,可考虑是否语序不当或赘余例1: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句中的多重状语语序不当,正确的语序应该是:“昨天,许多老师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
”或“许多老师昨天……”二、句中有并列成分,当考虑它们同其他成分是否搭配或照应,它们是否存在从属关系或交叉关系例1: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消防车、三千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
句中并列主语中“消防车”同动词谓语“放弃休假”“坚持”不搭配。
三、句中出现选择性判断词语,考虑可能存在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语病,但须注意,有些句子“症状”明显,但并没有语病,辨识要小心,谨防掉入命题者的陷阱例1: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用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谓语部分只有一面:“是根本任务”,而主语部分却说了两面:“能不能”,主谓不搭配。
四、否定、多重否定或否定加反问,应考虑句意是否明确例1:睡眠有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忌”和“不可”双重否定,使意思反了。
五、代词指代句中内容应考虑指代是否明确例1:之华同志去世前,满心希望我能写一篇有关秋白同志文学活动的文章,就像他写《序言》一样。
句中“他”是指“之华”还是指“秋白”,不明确。
六、句中出现数字,可考虑数字说明是否前后矛盾或重复,是否有歧义等例1:这个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据有关人员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六千万元以上。
“至少”与“以上”矛盾。
病句的辨析方法归纳21选出下列各组语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
A、国家队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教练来了。
B、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C、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D、这种种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的引起了讨论。
2()A、我们来到这举世闻名的博物馆,看到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
辨析病句的方法与技巧句子基本结构(定语)+主语 [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主干:主语+谓语+宾语1.结构是否完整例句: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分析:缺谓语正确: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例句:由于“神六”的成功返回,使祖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
分析:缺主语正确:“神六”的成功返回,使祖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
由于“神六”的成功返回,祖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
(类似:通过……使……经过……使……)例句:我有一个女儿,同许多年轻的妈妈一样,愿意把孩子打扮得漂亮些。
分析:省略不当,造成后一个分句主语残缺,使句子产生歧义。
正确:我有一个女儿,同许多年轻的妈妈一样,我愿意把孩子打扮得漂亮些。
例句:听了他的话,爸爸也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分析:谓语重复,忍俊不禁与笑意思相同正确:听了他的话,爸爸忍俊不禁。
2.搭配不当例句:共产党员罗霄同志的一生,代表了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的革命品质。
分析: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例句:他一走进运动场就感受到热烈的气氛和一张张快乐的脸。
分析:谓语和宾语搭配不当各种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汇起一支动人的歌声。
分析:定语和宾语搭配不当3.语序不当汉语中句子成分排列的次序一般是主语在谓语前,宾语、补语在动词、形容词后头,定语、状语在中心语前头。
例句:每一个有志气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分析:“将来”不应放在“希望”前面,应该放在“成为”前边做状语。
例句:在休息室里大家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分析:何时——何地——何范围——何情态——何对象正确:昨天在休息室里大家都热情地同他交谈。
关联词的位置主语相同,关联词在主语后面;主语不相同,关联词在主语前面。
例句:如果天下雨,我就不去找你了。
(主语不同)他不但爱下围棋,而且精于围棋发展史的研究。
(主语相同)语序合理还指词语和词语,句子和句子间的承接、因果关系合理例句:通过检查,大家讨论、发现、解决了课外活动中的一些问题。
辨析语病的步骤与方法教学过程:一、辨析语病的步骤辨析与修改病句是高考考查的范围之一。
辨析病句是修改病句的前提与基础,只有正确的辨析病句,才能有效地修改和消灭病句,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快速而又准确地辨析病句一般有三个步骤:(一).将句子先读上一两遍,凭语感感觉一下句子是否正确,这样发现病句自然是最快捷最理想的。
可是高考试题中的病句往往有一定的难度,不是很容易就能看得出来的,那么,我们就必须走下一步了。
(二).从语法角度分析。
之所以先语法而后修辞、逻辑,是因为语病中语法错误占的比例最大。
另外,即使不是语法错误,分析一下句子结构对把握句意也有一定的好处,便于我们再作修辞、逻辑的分析。
(三).如果一个句子在语法上看不出什么毛病,就应再从修辞、逻辑角度检验,主要看它是否合乎事实、情理。
二、辨析病句的方法辨析病句就是对病句的辨别和认识,要想快速而准确的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名着,增强语感外,掌握一定的方法也是很有必要的。
辨析语病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一).语感审读法。
在审读过程中,从语言的感性认识上觉察语句是否有毛病,如果觉得句子别扭,就再作分析比较,从而找到语病之所在。
用这种方法做题,要做到胆大心细。
胆大就是要敢于大胆地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心细就是要有仔细分析和查找语病的耐心,二者需要相辅相承,不可偏废。
如:“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后,中国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大大改变了样子”这个句子,我们一读总感觉到不顺畅,缺少了什么,实际上这个句子是一个中途易辙的病句,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新说起。
像类似的句子,我们一般凭语感就能判断出来。
(二).筋脉梳理法。
所谓筋脉梳理法,就是划分句子成份法,即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定语、状语、补语),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
如:“教育战线肩负着培养大批科技队伍的历史任务”这个句子,凭语感很难看出有什么错误,但通过划分句子成分,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个句子中的定语出了问题,即“大批”与“队伍”搭配不当。
析辨病句的技巧和规律总结辨析病句口诀(一)句中若是有并列,三种症状来把脉。
相互包容和失应,还有语序不当病。
凡是介词开了头,看看主语有没有。
遇上反问或否定,小心患了颠倒病。
如果发现两面词,检查是否失一面。
关联词语也重要,两个症状要记牢,一是搭配不恰当,二是位置没放好。
引起歧义原因多,两伙小丑唱主角,一伙就是数量词,另外一伙“的”、“和”、“或”。
还有“对”“对于”和“关于”,搭配对象要注意。
辨析病句口诀(二)语病分析要记清,先找句子主谓宾。
成分多余和残缺,结构杂糅意不明。
联合短语看搭配,一一对应要分明。
“是”字前后要一致,切忌句中相矛盾。
否定句中查否定,语序不当歧义生。
种属不能有并列,关联词语成对称。
主客倒置设障碍,逻辑、习惯要当心。
一看:否定词语句中有否定词出现,要注意以下问题:1.“拒绝”类动词即阻止、防止、否认、怀疑、避免、幸免、难免、切忌等。
这类词本身含有否定意义,用在句中起否定句意的作用,如果忽视这一用法,在句中又用否定词,就会造成语病。
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2005年天津卷)解析:“缺乏”本身就表示否定之意,后面又出现“不足”“不当”,造成语义相反,应把“不足”和“不当”删去。
2、多重否定注意不要误用三重否定。
如: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句中的“无时无刻”意为“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注意:四字固定短语“不……不……”“无……无……”不属于双重否定。
它们都用在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前边,表示稍有强调的否定,如“不明不白”“不疼不痒”“无穷无尽”“无时无刻”是“不明白”“不觉得痛痒”“没有穷尽”“没有时刻”的意思。
3、被动句,把字句的否定。
这两种句式的否定词应放在被和把字之前。
如:我们把老虎没打死。
(应把否定词“没”放到把之前)4、反问句本身就是一重否定。
难道能否认改革开放以来没有取得巨大的成就吗?(否定词“否认”和“没有”应去掉一个)题目训练1.一名韩国官员透露,有关成员国已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建立该项基金,以防止1997年那样的金融危机不要再次发生。
辨析病句的四种方法|辨析病句的方法与技巧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
辨析病句的四种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辨析病句的四种方法,欢迎阅读辨析病句的四种方法11.语感审读法:审读病句,可以从感觉上察觉毛病,按习惯的说法会觉出别扭。
以上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义重复的地方,都可以用此法辨析。
审读分析时应放慢速度,用一种审视的眼光去看待语句。
这是凭语言的直觉来进行分析作出判断的寻找语病的方法。
要正确使用这种方法,必须靠平时大量阅读积累,只有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文化读物,才能逐步建立起敏锐的语感来。
2.筋脉梳理法:运用语法分析的方法,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检查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没毛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
以上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的病句,都可以用此法辨析。
3.逻辑分析法有的病句没有语法毛病,但不合乎情理,逻辑分析法是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违背逻辑。
以上语义重复,不合情理的病句,都可以用此法辨析。
如: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
(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应改为制造伪劣产品或仿造名牌产品。
)4.造句类比法有的句子是否有毛病,一时看不出来,就仿照原句的结构造一个常用的句子,作比较,仿写句有问题,就说明原句有问题了,这就是造句类比法。
如:这个经验值得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原句结构比较复杂,先压缩简化为这值得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我们的学习。
我们发现所造的句子与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可见原句中的的也要删去。
辨析病句的四种方法21、由于核废料衰变缓慢,所以一旦发生地质变动,或者因建筑,地铁建设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核废料泄露事件,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2、信息数字化对个人生活发生了十分直接的影响,如果名字里用了一个计算机字库里没有的字,那么报名、取钱、贷款、登机??都难以办成。
辨析病句的方法与技巧[辨析病句的五种方法]辨析病句的五种方法1一.使用语感审读法辨析病句语感审读法是指:在审读的过程中,调动语感,感知病因,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
如别扭,则注意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加以辨析或修改。
病句: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辨析:例句中的“不管……都……”不合表达习惯,“不管”后面跟的情况是不确定的或未然的,而“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是一种确定性的或已然的。
因而此句有语病,可将“不管”改为“尽管”。
二.使用结构紧缩法辨析病句结构紧缩法是指:先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主语、谓语、宾语),检查主干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语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的搭配有无毛病,修饰语内部是否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
像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病句,都可以用此法去辨析。
病句: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
辨析:运用提取主干法,将主干变成“‘生物入侵’是‘物种’”,由提取的主干可知,该句的主语和宾语不搭配。
三.使用逻辑分析法辨析病句有的病句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只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
即从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等方面去考虑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
病句: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该给以严厉打击。
辨析:产品可以伪劣,但劣质产品绝对没有人会去仿造,所以“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
四.使用标志识记法辨析病句标记识记法是指:识记病句的常见标志词,通过多做题,掌握一般病句的基本症状,找出病源的出现规律。
病句的常用标志词有:数量词、否定词、关联词、介词、两面词、代词、多义词等。
若句子出现数量词,便可考虑是否犯搭配不当、前后矛盾或赘余、表意不明等语病。
中考语文病句辨析与修改的技巧
辨析和修改语文病句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技巧:
1.理解句子结构:了解句子的主谓宾结构以及成分之间的关系是非常
重要的。
判断句子是否通顺、表达是否准确,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句子结构。
2.善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的运用可以帮助句子表达更加准确、清晰。
需要注意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的使用,并确保标点符号的位置和数
量符合语法规范。
3.消除词语搭配错误:常见的词语搭配错误包括形容词和名词、动词
和副词之间的搭配错误。
在修改时要确保词语搭配的准确性,可以通过查
阅词典来帮助辨析正确的搭配方式。
4.避免重复和冗余:语文作文中常常会出现重复和冗余的表达,这样
不仅使句子显得啰嗦,也影响了句子的流畅性。
在修改时要注意删减多余
的词语和句子,让表达更加简洁明了。
5.选择恰当的成分:在进行句子辨析和修改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时态、语气、语法结构等。
合理运用修辞手法,例如比喻、夸张等,可以增
强句子的表达力。
总之,辨析和修改语文病句需要注重句子的结构、标点的运用、词语
搭配的准确性以及句子的简洁明了。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可以提高对
语文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
巧妙识别病句的种方法
识别病句的方法有很多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巧妙识别病句的方法:
1.读句子时注意语法错误:查看句子中是否存在主谓不一致、时态错误、主语和谓语不匹配、代词指代不清等语法错误。
这些错误可能导致句子不流畅或含义不清晰。
2.注意句子的逻辑关系:注意句子中是否存在逻辑混乱、前后不一致的情况。
例如,一个因果关系表达的句子中,因果关系的逻辑是否正确。
3.检查句子的修饰词和定语:修饰词和定语应该与被修饰的词语保持一致,如果不一致则可能是句子出现了错误。
4.阅读句子时注意上下文的语境:将句子放入上下文中进行判断。
有时,一个句子可能在独立的情况下没有错误,但在与其他句子相连时会出现问题。
5.使用语言学习工具:在线语法检查工具、语法书籍、语法学习网站等可以帮助你学习语法知识和识别病句。
总之,识别病句需要充分理解语法规则和语言的逻辑关系,结合上下文进行判断。
通过不断练习和学习,提高语法意识和辨别能力,可以更加准确地识别病句。
辨析病句几点方法和规律
△辨析病句几点方法
1.语感直觉检查法(看符不符合语言表达习惯。
)
2.呼应检查法(看关联词、肯定与否定、一面与两面是否搭配;前后是否矛盾或重复;
数量词是否用错,如下降后用了倍数,“至多”“至少”后用了“以上”等)
3.主干成分检查法(看主干成分是否残缺;主谓、动宾、主宾是否搭配)4.枝叶成分检查法(看定语和中心语是否搭配;定语、状语位置是否恰当)
△辨析病句几点规律
一.看到有几个词语并列,考虑是否分类或并列不当。
如:我买了一些苹果、梨、西瓜和水果
..........。
(“水果”已包括前面的“苹果”等)二.看到关联词,考虑:
(1)是否关联词搭配不当。
如:不管气候条件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登上顶峰。
(“不管”改为“尽管”)(2)看关联词位置是否恰当。
(前后分句主语相同,关联词放在主语后;主语不相同,关联词放在主语前。
)例1:不仅毒品泛滥会诱发刑事犯罪,而且会影响精神文明的发展。
(前后分句主语都是“毒品泛滥”,故“不仅”应放到“毒品泛滥”后面。
)例2:他们不但完成了任务,而且我们也完成了任务。
(前一主语是“他们”,后一主语是“我”,故“不但”应放在“他们”前面。
)(3)看是否强加因果。
如:手机已不再是单纯的通信工具,因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贴身伴侣。
(前后分句不是因果关系)三.看到“并不、没有、否认、难道、不是”等词,考虑多重否定是否恰当。
如: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四.看到“防止、禁止、忌”后又加“不可、不要、不能、不再”等词,一般属否定失当。
如:禁止不要
..在此倒垃圾。
(去掉“禁止”或“不要”)
五.看到“是不是、有没有、能不能、能否、是否、与否、要不要、好坏、成败”等词,一般考虑一面跟两面是否搭配。
如:通讯的畅通与否,是招商引资的重要筹码
....。
(“与否”两面,“重要筹码”一面)六.看到“在、在…时、在…中、由于、通过、经过”等词,考虑是否介词多余而缺主语。
如: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多少启示。
(去掉“在…中”,主语就是“这部作品”)七.看到“对、对于、与”等词,考虑是否主客颠倒。
例1: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很少。
(应为“我与报纸”)
例2:梅兰芳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并不陌生。
(应为“青年人对梅兰芳这个名字”)八.看到“全、全部、全体、全都、都、凡、从来、历来”等词,考虑是否前后自相矛盾。
如:我校学校的老师全都到郊外去了,办公室基本上没留下什么人。
(“全体”
跟“基本上”自相矛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