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运用:有奖购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综合与实践有奖购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购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内容包括分析购书优惠活动、计算购书总价、找零等问题,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购书活动中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教学难点:1. 分析购书优惠活动中的数学问题,找出最合适的购书方案。
2. 运用所学的数学方法解决购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购书清单、计算器、人民币纸币和硬币。
2. 购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案例。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讲解购书活动中会遇到的各种数学问题,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讲解购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分析购书优惠活动、计算购书总价、找零等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法。
3.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购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案例,共同找出解决方法。
4. 实践操作:让学生模拟购书活动,运用所学的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数学知识,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板书设计:购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1. 分析购书优惠活动2. 计算购书总价3. 找零问题作业设计:1. 列举生活中的购书优惠活动,分析其中的数学问题。
2. 编写一个购书活动的数学问题案例,并提出解决方法。
3. 运用所学的数学方法,解决购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购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数学的乐趣,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决方法,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课后作业中,让学生继续运用所学的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对购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综合与实践有奖购书活动中数学问题-西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有奖购书活动的题目要求,分析问题,进行策略上的思考。
2.能够对数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3.发掘数学知识潜在的应用价值,提高数学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1.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1.发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2.如何分析实际问题并进行策略上的思考。
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引入教师可以通过广告宣传语、活动背景介绍等方式,引入本次活动。
2. 活动流程1.教师先将有奖购书活动的题目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活动背景和题目要求。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题目要求,探讨策略思路。
3.学生独立完成问题解答,检查答案。
4.教师根据学生的解答情况,进行讲解和讨论。
通过解释问题解法和原理,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5.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有奖购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3.活动要求1.学生需认真思考问题,在独立完成问题解答后交给教师验收。
2.学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
3.对于优秀作品,教师可进行表扬和奖励。
4.总结与延伸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安排一些类似的实际问题活动,加强学生维度思维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1.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们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和思考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2.活动加强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实际运用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教师在活动中加强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了解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需求和困难,有利于教学的进一步改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综合与实践有奖购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117页的内容,主要讲述了在有奖购书活动中,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具体内容包括如何计算购买书籍的数量、如何计算中奖概率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有奖购书活动中的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有奖购书活动中的数学计算方法,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们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相关的书籍、奖品等物品,以及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以一次真实的购书活动为例,让学生们了解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2. 讲解:接着,我会详细讲解购书活动的规则和计算方法,让学生们理解其中的数学原理。
3. 练习:在讲解结束后,我会给出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 讨论:我会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和经验。
六、板书设计我会根据讲解的内容,设计一份清晰的板书,以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假设你参加了一次有奖购书活动,每本书的价格是50元,每100元可以获得一次抽奖机会,奖品有笔记本、中性笔和书籍。
如果你有100元,你愿意如何购买书籍和抽奖?请计算出你的中奖概率,并说明你的购买策略。
答案:根据购买书籍的数量和中奖概率的计算方法,可以得出中奖概率,并根据个人喜好来制定购买策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应该已经掌握了有奖购书活动中的数学知识。
在课后,学生们可以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类似现象,进一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同时,我也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反思,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
教学内容的引入环节,通过真实的购书活动案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019-2020年六年级数学下册综合应用:有奖购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能在生活中发现与百分数有关的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从中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2.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收集的情境资料,挂图。
教学过程一、走进生活,引入主题教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及其运用。
那么在生活中你们都看到、听到、用到过百分数吗?看看谁说的多,不过必须说出你所说的百分数的真正意义,以及它在日常生活中的计算方法。
同桌的学生互相说,互相解决对方提出的问题(每人一次只说一个,然后交换进行):商场的打折,商场为促销全场按百分之几十出售,在福利彩票中的中奖率,满100送50元,银行的利率等。
在学生讨论之后,让学生总结百分数的运用方法。
创设场景:新华书城喜庆开业10周年,举办了大型的让利活动,昨天我和马老师一起上街,看到他们的门前立了这样的一块牌子(挂图出示,或投影出示,教师要根据班上学生的情况创设具有童趣和真实性的情境):有奖购书活动(1)凡4月20日~4月30日在本书城购书满100元者,送奖券1张。
(2)本次活动共送奖券1000张,送完为止,凭奖券抽奖。
(3)奖品设立:一等奖10名,奖品价值300元;二等奖30名,奖品价值100元;三等奖50名,奖品价值50元。
(4)开奖时间:5月1日上午9:00。
教师:看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有哪些问题?二、自主选择,合作提高1.提出问题学生的问题会很多,教师把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板书出来,学生可能会有:(1)这次活动的总奖金是多少元?(2)一等奖的奖金占奖金总额的百分之几?(3)二等奖的奖金占奖金总额的百分之几?(4)至少要卖出多少元的书,奖券才能全部送出?(5)本次活动的中奖率是多少?……2.解决问题根据上面的问题提出:你现在会解决哪些问题了呢?学生动手实践尝试计算。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单元百分数《有奖购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促销问题)》(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六年级下学期数学的第一单元,主题为百分数。
教学内容围绕“有奖购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通过具体的促销情境,引导学生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将涉及百分数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在促销活动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概念,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购书活动的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1. 百分数的计算,特别是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2. 将百分数应用于实际问题,特别是在促销活动中的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展示促销活动的实例。
2.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不同的促销活动场景,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活动中可能遇到的数学问题。
2. 新知讲解:介绍百分数的概念,讲解百分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
3. 案例分析:分析“有奖购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使用百分数解决购书活动中的问题。
5.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设计:1. 百分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百分数在实际促销活动中的应用。
3. 课堂练习题。
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观察身边的促销活动,尝试运用百分数解决其中的数学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购书活动的情境,让学生了解了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百分数的计算方法掌握不够牢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教学难点在以上教案中,教学难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教学难点是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地方,通常也是课程的核心所在。
有奖购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专家点评)
《有奖购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是解决生活中百分数应用题中的
一个内容。这是学生们在认识了百分数、并能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
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是学生们在生活中经常遇见的,对
他们来说并不陌生,这就为本课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因此,在邬
老师的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身处问题情境
中,通过亲身体验,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能进一步体会数学
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个人认为,这堂课在以下几方面是处理得比较成功的:
一、回顾知识,联系生活。
对于百分数问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有所认识,但是具体的
内涵还不是很清楚。于是邬老师先让学生谈谈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问
题,然后出示几幅商场促销的现实情境图片,在鲜活的具体情境中初
步建立“百分数”的表象。 理解重点分为两部分,一是让学生感知
生活中百分数;二是知道生活很多问题可以用百分数解决,在理解的
基础上,学生再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以一个教学情境贯穿其中,邬老师出示了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后,
引导学生去理解题意让学生自主探究,联系创设的情境根据要求提出
数学问题,让学生发现生活情境中的百分数问题
三、自主选择,合作探究。
在学生提出百分数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尝试计算要求学生
首先做自己最想解决的问题,然后解决觉得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必须
独立完成,邬老师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练时
富有层次,由易及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在学生独立
完成的基础之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这样使小组讨论更有效果,探
讨不同方法的好处。
整堂课,让我感觉邬老师并没有刻意去“教数学”,而是为学生
创设一个“百分数”的情境,在这里,学生不是在学教材“给定的知
识”,而是在解决自己“感兴趣的生活问题”;教师也不是在教“数学
知识”,而是就“购物问题”与学生作一次次深入的“对话”,通过这
一次次“对话”,把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所学的知识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在富有情趣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而且
形成了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整节课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
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