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高中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5
2015年湖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2.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单项选择题1.下列短语中,“一”字读成阳平调的是( )。
A.一丝B.一名C.一米D.一个正确答案:D解析:“一”在去声前,变调为阳平;在非去声前,变调为去声。
2.下面各组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是( )。
A.唱喏欢度春节B.戊戍目不暇接C.偏袒察颜观色D.祛除脍灸人口正确答案:A解析:B项,“戊戌”中的“戍”应为“戌”。
C项,“察颜观色”中的“颜”应为“言”。
D项,“脍灸人口”中的“灸”应为“炙”。
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通感手法的是( )。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夏天绿得更深,像湖,像海,碧波欣欣。
C.她的声音像蜜,听着甜滋滋的。
D.红杏枝头春意闹。
正确答案:B解析:通感是修辞格,又叫“移觉”,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常用来指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
A项,嗅觉与听觉相通;C项,听觉与味觉相通;D项,把杏花无声的色彩说成是好像是有声音在波动。
三项都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4.下列是形声字的是( )。
A.盆/盘/益B.析/根/村C.谨/谦/诚D.宗/室/衷正确答案:C解析:形声字是由两个文字复合成体,其中的一个文字表示事物的类别而另一个表示事物的读音。
A项,“盆”和“盘”都为形声字,“益”为会意字。
B项,“析”为会意宇。
“根”和“村”为形声字。
D项,“宗”为会意字,“室”和“衷”为形声字。
5.下列作品,内容不倾向于记载历史的是( )。
A.《尚书》B.《论语》C.《国语》D.《左传》正确答案:B解析:《论语》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6.《西厢记》的故事源于( )。
A.《枕中记》B.《南柯太守传》C.《霍小玉传》D.《莺莺传》正确答案:D解析:《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元代汉族戏曲剧本,王实甫撰,其故事取材于元稹的《莺莺传》。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是一首汉代流行的歌谣,下列文句,与其意义最接近的是()。
A.人弃我取。
人取我予B.入乡问禁,入境随俗C.风行草偃,变本加厉D.追求时髦,风尚互异2、下列对文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B.文学起源于人类生活C.通过描写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D.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是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3、人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质素,而文人亦常在诗作中流露对人伦的真切感受。
我国传统将人伦略分为五个层次:夫妇、父子、兄弟、朋友、君臣;为了更切合实际,可以稍稍改动为:(一)夫妻(二)亲子(三)手足(四)朋友(五)群己。
下列诗篇,其内容符合此排序的选项是()。
甲:自君之出矣,罗帐咽秋风。
思君如蔓草,连延不可穷(南朝梁范云诗)乙:游人武陵去,宝剑直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唐孟浩然诗)丙: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唐杜甫诗)丁:一春檐溜不曾停,滴破空阶藓晕青。
便是儿时对床雨,绝怜老大不同听。
雁回杳杏浑无梦,鹊语啾啾似有凭。
忽得远书看百过,眼昏自起剔残灯(宋刘克庄诗)戊:灯怯寒威焰不青,忽闻急雪打窗棂。
宵深未敢抛刀尺,为伴孤儿课一经(清汪铃诗)A.甲丙乙丁戊B.丙乙甲丁戊C.甲戊丁乙丙D.丙丁戊甲乙4、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
①合作态度②语文综合运用能力③参与程度④探究精神A.①②③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5、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深圳女孩黄慧__________的脊髓植入广西男中学生程金波体内,这是内地首例非亲缘异性间骨髓移植的手术。
2015年湖南教师招聘考试高中语文模拟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各组词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社稷即使痛心疾首B.讴歌殴打呕心沥血C.惊涛韬晦滔滔不绝D.桑梓渣滓莘莘学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松弛观摩顾名思意B.拖沓狼藉省吃简用C.矜持宣泄莫衷一事D.遒劲黯淡瑕不掩瑜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空缺处的关联词语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阿Q的耳朵里,本来早就听到过革命党这一句话,今年又亲眼见过杀掉革命党。
_____他有一种不知从哪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_____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
殊不料这却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样怕,_____他未免也有些“神往”了,______未庄的一群鸟男女的慌张的神情,也使阿Q更快意。
A.而所以于是何况B.但并且所以何况C.但所以于是况且D.而并且所以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水浒传》英译为《在河边发生的故事》,《西游记》西方通行本为《猴》,《红楼梦》的俄译本是《红色楼阁里的梦》,韵味全失,中国读者简直不可理喻。
B.这种车,巴黎只有夜间才看得见;白天,它们好像自惭形秽,不出来。
C.但老船夫却做错了一件事情,把昨晚唱歌人“张冠李戴”了。
D.勤奋和天才息息相关,没有先验论的天才,但是有勤学苦练、以汗水灌溉出来的天才。
5.填入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是( )畅销书,精装的销量一般在十万册以上,简装的销量一般在二十万册以上。
由于是畅销书,出版商推出精装本也不会滞销,而且利润往往比简装的更大,___________。
A.由此可见,畅销书是指由于销售快、销量高因而获利更高的出版物。
B.由此可知出版商不愿意出简装书而愿意出精装书的根本原因。
C.由此可见,畅销书是指销量大,销售快,利润高的出版物。
D.由此可见,出版商喜欢“精心包装”,是为了赢取更大的利润。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9题(牛)弘荣宠当世,而车服卑俭。
2015年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真题试卷(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总题数:29,分数:56.00)1.选择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一愁莫展相形见拙黯然销魂明辨是非B.生灵涂炭驰骋疆场仗义执言计日成功C.英雄倍出厉行节约破釜沉舟以逸代劳D.富丽堂皇按部就班味同嚼蜡耳濡目染√解析:解析:A项,“一愁莫展”中的“愁”应为“筹”;“相形见拙”中的“拙”应为“绌”。
B项,“计日成功”中的“成”应为“程”。
C项,“英雄倍出”中的“倍”应为“辈”;“以逸代劳”中的“代”应为“待”。
故正确答案为D。
3.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想家的时候,家乡月就抚摸我的头,家乡柳就拉着我的手”,运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景物与“我”的亲密关系,表达“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B.“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运用反复的手法,表现了词人急于寻路回家而奋力划船的情状C.“时间是勤奋者的财富,创作者的宝库;时间是懒惰者的包袱,浪费者的坟墓”,运用衬托的手法,写出时间对不同人的不同意义和效应√D.“可是当兵一当三四年,打仗总打了百十回吧,身上一根汗毛也没碰断”,运用夸张的手法,强调无敌勇士身经百战而没受一点损伤,夸赞战士的英勇解析:解析:C项使用的是对比的修辞手法,鲜明透彻地说明了时间对四种人所产生的不同意义和效应。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B.聪明的小丁今年三十岁,恰好比他父亲的年龄小一倍。
C.在写文章时,我们有时会连用两个肯定词来加强肯定。
√D.在万里长城的各个旅游点上,每天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旅游者。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2 2015年(总分120, 做题时间90分钟)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一、单选题(4分)1.分斋教学制度是北宋著名教育家()的发明。
SSS_SINGLE_SELA 王安石B 朱熹C 范仲淹D 胡瑗分值: 1答案:D2.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
SSS_SINGLE_SELA 针对性B 逻辑性C 知识性D 创造性分值: 1答案:A3.语文学习重在()。
SSS_SINGLE_SELA 理性分析B 多读多背C 分析操练D 感性把握分值: 1答案:D4.()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SSS_SINGLE_SELA 工具性与实践性B 人文性与实践性C 工具性与人文性D 可读性与实践性分值: 1答案:C二、名词解释(4分)1.参考性阅读SSS_TEXT_QUSTI分值: 2答案:参考性阅读又称借鉴性阅读。
目的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作品(或方案),而去阅读有关的著作或材料。
方法是根据自己的观点、材料和方法,去审查有关作品的观点、材料和方法,从而有选择地吸收或借鉴。
在教师备课中,这是最有价值的一种阅读。
2.语言得体SSS_TEXT_QUSTI分值: 2答案:语言得体是指能够根据表达的目的、内容、方式、对象、场合等具体的语言环境,采用适当的语体。
三、简答题(12分)1.什么是综合性学习?实施综合性学习要注意哪些问题?SSS_TEXT_QUSTI分值: 6答案:综合性学习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目的是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
实施综合性学习要注意以下问题:(1)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语文学习方式,是一种语文实践活动,不能将综合性学习简单地等同于过去的语文活动。
(2)从本质上讲,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是十分个性化的,综合性学习的方式也是十分个性化的,不同的地区、学校、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应该是不同的。
预览—收藏-关注考点课堂素材精粹第十版依据考试大纲总结命题规律辅导备考策略历年考题详析梳理考试要点总结核心知识筛选最新考点拓展解题思路精编典型习题积累备考经验全真模拟测试预测考试趋势注:下载前请仔细阅读资料,以实际预览内容为准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高中)》真题1.【单项选择题】关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诗歌与散文”模块的评价理念,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为评价的重点B.可通过读书报告、朗诵表演等具体成果考查学生的鉴赏水平C.学生的阅读积累是评价的基础,重视考查阅读兴趣和文化视野D.考查诗歌和散文的创作.学生的参与态度与成果水平同等重要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评价建议的理解。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诗歌与散文”模块的评价理念指出:①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价的重点。
故A项正确。
②可通过写读书报告、读书札记、评论鉴赏文章、举行朗诵表演等具体成果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
故B项正确。
③学生的阅读积累是评价的基础,要注意考查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文化视野。
故C项正确。
④在诗歌散文评论和创作方面,既要考查学生的参与态度,也要评价其成果的水平。
其中并没有指明学生的参与态度和成果水平同等重要。
故D项绝对化,不正确。
当选。
2.【单项选择题】某教科书必修(三)第一单元的选文为《林黛玉进贾府》《祝福》和《老人与海》。
对该单元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准确的是()。
A.借助故事情节与矛盾冲突把握人物形象的多样性和丰富性B.从分析环境、情节、人物等要素人手,学习鉴赏小说的方法C.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部分分析短篇小说结构的特点D.注意品味小说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体会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长篇章回体小说《红楼梦》,《祝福》为鲁迅的短篇小说,《老人与海》为海明威的中篇小说。
2015安徽教招语文中学答案1、1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音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附和(hè)炫耀(xuàn)哺育(bǔ)仓皇逃窜(cuàn)B.山涧(jiān)冗杂(rǒng)门框(kuàng)潜心贯注(qiǎn)(正确答案)C.粗拙(zhuō)藻饰(zǎo)狼藉(jí)春寒料峭(qiào)D.选聘(pìn)遏制(è)斟酌(zhēn)颠沛流离(pèi)2、1侍坐是《论语》中比较罕见的完整段落,生动地再现了孔子和学生一起畅谈理想的情形。
子路的轻率急躁、冉求的谦虚、公西华的委婉曲致、曾皙的高雅宁静,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樯橹qiáng酹lèi 吟啸xiào羽扇纶巾guān(正确答案)B、笺注qiān 赤鼻矶jī蓑衣suō料峭qiāoC、针砭biǎn 粗糙cāo 差别chā创伤chuāngD、战栗zhàn炽烈chì对称chèng 万箭攒心cuán4、下列中括号内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油[腻](nì)[嘟]囔(dū)[腊]肉(là)B.[肿]胀(zhǒng)[沸]腾(fèi)[孥孥](nú)C.锅[铲](chǎn)[搁]置(gē)[栗]子(sù)(正确答案)D.[唾]沫(tuò)[焖]饭(mèn)[奈]何(nài)5、1《荷花淀》是孙犁的散文。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20.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 A.吞噬(shì)俯瞰(kàn)怂恿(sǒng)吹毛求疵(zī)B.酝酿(yùn)污秽(huì)修葺(qì)恹恹欲睡(yān)(正确答案) C.婆娑(suō)箴言(jiān)愧怍(zuò)惟妙惟肖(xiào)D.娉婷(pīng)腈纶(jīng)轻觑(xù)戛然而止(jiá)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级中学《语文》真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学《边城》后,教师推荐“爱情悲剧”主题的小说,引导学生拓展阅读,下列作品合适的是()A.铁凝《哦,香雪》B.小仲马《茶花女》C.莫泊桑《羊脂球》D.茹志娟《百合花》【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学作品的主题。
A《哦,香雪》作品以香雪为主要人物,以香雪生活的山村台儿沟为主要地点,以火车在台儿沟停留的一分钟展开描写,以清新隽永的笔调表现了一个在闭塞山村中生活的少女香雪对都市文明的向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B《茶花女》通过一个出身贫苦、堕入娼门、苦于不能自拔的妓女的恋爱悲剧,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罪恶。
这部作品兼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特色,是法国戏剧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演变时期的优秀作品。
C《羊脂球》文章选择以普法战争为背景,描写了妓女羊脂球在与一群贵族老爷太太们结伴逃难的旅途中,为大家闯饥饿和被敌人扣留等难关而慷慨舍食和羞于委身敌寇,但到头来却遭到被救者们的嘲笑,轻蔑和谩骂,落个饥寒交迫、痛苦绝望的惨状。
小说猛烈抨击了那些所谓的高贵的人士贪婪、尔虞我诈和荒淫无耻,正是他们毒化了社会风气,丢失了民族尊严。
同时小说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小人物寄予深切同情。
D《百合花》以淮海战役为背景,小说通过护送、借被、救护和献身献被等情节的描写,塑造了以通讯员、新媳妇两个人物形象,讴歌了为崇高的信念,年轻战士的革命精神和军民鱼水情。
因此答案选择B选项。
2.教学《孔雀东南飞》,教师要求学生梳理古代叙事诗的发展脉络,下列作品中朝代最早的叙事诗是()A.《陌上桑》B.屈原《离骚》C.《诗经.氓》D.白居易《长恨歌》【答案】C。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春雨常常是历代诗人们吟颂的对象。
“__________,__________”似牛毛,像花针,伴着温和的春风,打在身上将湿未湿。
此刻,我想到了唐代诗人韩愈的一句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__________,便下襄阳到洛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3、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篆文形体分析归类概括出__________个部首,部首标示着该部字的__________ 所属的意义范畴。
4、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查学生的__________,如能否概括和提炼本文的观点、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作出相关的__________。
5、通过语文高中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积累·整合、__________、思考·领悟、__________、发现·创新。
6、诗词中有许多描写音乐的名句,有人善于用“有无相生”来表现乐的无声之美,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
7、跟印欧语系的语言相比,现代汉语在语音方面有四个特点,即:没有复辅音;__________;音节整齐简洁;__________。
8、胡适在《__________》一文中提出了废文言而倡白话的主张。
9、课程目标中指出表达与交流应进一步提高记叙、__________、描写、__________、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此资料由云众教育提供10、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11、在写作教学过程中,“重视写作在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是其重要的策略之一,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可以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开展观察调查,共同探究,合作撰写报告、体会、笔记等文章B.提倡互相修改.互相评阅作文C.多创造一些学生作品展示交流的各种各样的机会D.没有条件的应创造条件,在网上表达和交流。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高中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词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社稷即使痛心疾首
B.讴歌殴打呕心沥血
C.惊涛韬晦滔滔不绝
D.桑梓渣滓莘莘学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松弛观摩顾名思意
B.拖沓狼藉省吃简用
C.矜持宣泄莫衷一事
D.遒劲黯淡瑕不掩瑜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空缺处的关联词语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阿Q的耳朵里,本来早就听到过革命党这一句话,今年又亲眼见过杀掉革命党。
_____他有一种不知从哪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_____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
殊不料这却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样怕,_____他未免也有些“神往”了,______未庄的一群鸟男女的慌张的神情,也使阿Q更快意。
A.而所以于是何况
B.但并且所以何况
C.但所以于是况且
D.而并且所以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水浒传》英译为《在河边发生的故事》,《西游记》西方通行本为《猴》,《红楼梦》的俄译本是《红色楼阁里的梦》,韵味全失,中国读者简直不可理喻。
B.这种车,巴黎只有夜间才看得见;白天,它们好像自惭形秽,不出来。
C.但老船夫却做错了一件事情,把昨晚唱歌人“张冠李戴”了。
D.勤奋和天才息息相关,没有先验论的天才,但是有勤学苦练、以汗水灌溉出来的天才。
5.填入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是( )
畅销书,精装的销量一般在十万册以上,简装的销量一般在二十万册以上。
由于是畅销书,出版商推出精装本也不会滞销,而且利润往往比简装的更大,___________。
A.由此可见,畅销书是指由于销售快、销量高因而获利更高的出版物。
B.由此可知出版商不愿意出简装书而愿意出精装书的根本原因。
C.由此可见,畅销书是指销量大,销售快,利润高的出版物。
D.由此可见,出版商喜欢“精心包装”,是为了赢取更大的利润。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9题
(牛)弘荣宠当世,而车服卑俭。
事上尽礼,待下以仁,讷于言而敏于行。
上尝令其宣敕,弘至阶下,不能言,退还拜谢,云:“并忘之。
”上曰:“传语小辩,故非宰臣任也。
”愈称其质直。
大业之世,委遇称隆。
性宽厚,笃志于学,虽职务繁杂,书不释手。
隋室旧臣,始终信任,悔吝不及,唯弘一人而已。
有弟曰弼,好酒而酗,尝因醉,射杀弘架车牛。
弘来还宅,其妻迎谓之曰:“叔射杀牛矣。
”弘闻之,无所怪问,直答云:“作脯。
”坐定,其妻又曰:“叔忽射杀牛,大是异事!”弘曰:“已知之矣。
”颜色自若,读书不辍。
其宽和如此。
(节选自《隋书》卷四九)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语小辩辩:口才
B.好酒而酗好酒:好的酒
C.事上尽礼事:侍候
D.读书不辍辍:停止
7.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而车服卑俭讷于言而敏于行
(2)上尝令其宣敕愈称其质直
A.两个“而”字相同,两个“其”字也相同
B.两个“而”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
C.两个“而”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
D.两个“而”字不同,两个“其”字也不同
8.下列句子中的“谢”字与“退还拜谢”中的“谢”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B.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C.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9.下面对牛弘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牛弘的故事可以说是“大智若愚”的最形象的注释。
B.牛弘在朝堂宣敕一事中,故意说自己忘了,这种官场做作的目的在于取得皇帝的信任。
C.牛弘待人宽和,其弟酗酒杀了他的牛,尽管妻子再三诉说,但他不变脸色,照常读书。
D.在性格方面,牛弘还非常俭朴,宽仁。
三、读唐人祖咏的《终南望余雪》,回答10—11题。
(8分)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域中增暮寒。
[注]终南:即终南山,在长安之南。
阴岭:终南山的北面,不朝阳,故易于积雪。
10.简要说说诗句是如何切题的。
(4分)
11.末句“域中增暮寒”论者多指为全诗的点睛之笔,意在言外,请略加阐释。
(4分)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5题。
(14分)
穿布鞋的故居
扬州的旧巷大多是这样,七拐八绕,枝枝蔓蔓,曲径通幽,八卦阵似的。
安乐巷也不例外,两旁青砖高墙,中间青石铺路。
这是安乐巷27号门牌,坐西朝东,极普通的那种民居,如果不是挂着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的“朱自清故居”五个字,你若是骑车穿巷,脚下稍一用力,便会倏忽而过。
故居就和他的主人一样,很不引人注目。
站在故居门前,我不由得想起了郭良夫先生编选的《完美的人格》里的一个细节,朱先生在清华大学任文学院中文系主任时,总是喜欢穿平底布鞋,每逢开会,从不坐主席台,只拣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静听同事们阔论。
朱先生在会场上偏于一隅,同他在这巷子里偏于一隅的故居是多么的一脉相承啊。
于是,我头脑中闪出本文的题目——“穿布鞋的故居”。
如今,到处在修葺或重建名人故居,画廊漆柱,巨匾敞庭,又气派又热闹。
尤其在时髦文艺搭台经济唱戏的今天,名人故居拥有了一份独特的召唤力。
而朱先生的故居没有这份辉煌,为了供后学瞻仰,有关部门只是将原先居住在这里的市民迁了出去,腾空房间便成了。
故居很小,小得只有几间木结构的房子,小得你站在门庭下清咳一声,每个角落里都能听到。
这又和朱先生的为人如出一辙:绝不放作高深,只求平易近人。
于是我这样概括这座小院落:巷子很深,故居却很浅。
游人很少,有时整天卖不出一张门票。
扬州有座瘦西湖,到过瘦西湖的外地人,回去之后会向别人炫耀一番,我到过瘦西湖,而朱自清故居不会有这样的反应。
首先没有殷殷企盼拜访的人,绝不会有一种陈年老窖般的期待,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去;而到过的人更不会将此作为话题,因为我相信,能够在今日仍念念不忘这片陋房的人正是感染了朱先生的平淡与平和的。
为此我反复为故居的车马无声而庆幸,这也许正是先生的本意。
12.第4段中说“巷子很深,故居却很浅”,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13.根据上文,指出“这也许正是先生的本意”中“本意”的具体意思。
(3分)
14.第3段中说,名人故居“拥有一份独特的召唤力”,而朱先生的故居“没有这份辉煌”。
对此,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4分)
15.文章为什么要以“穿布鞋的故居”为题?试简要回答。
(4分)
五、(11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4分)
(1)清风徐来,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2)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______________。
(李煜《浪淘沙》)
(3) 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7.根据诗词、成语典故的关联,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4分)
不是怀乡,所以没有乡愁;
不是近乡,所以没有______________;
不是还乡,所以没有______________。
18.仿造上下句,为横线补写一个句子。
(3分)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一只送给儿童,一只送给老人;如果爱是左右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爱是左右手,就一只送给历史,一只送给未来。
六、作文(40分)
等待
种子发芽需要等待,幼苗出土需要等待,花蕾绽放需要等待,果实成熟需要等待。
孩子长大需要等待,冬去春来需要等待……等待是一种心境,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请以“等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试题答案: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高中语文模拟试题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