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80.00 KB
- 文档页数:11
第一部分客观题一、(本大题一共50道题,每道题目1分,共50分)1.下列关于现代汉语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C)A.现代汉语音节音乐性强,......,音节中元音占优势;一个音节最多包含两个辅音,但是没有两个辅音连在一起的拼法。
B.现代汉语和英语不同,......,主要靠语序和虚词表达语法意义,词、短语、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C.现代汉语音节拼写有省写规则,如“iou”“uei”“uen”一律要写成“iu”“ui”“un”,“ü”跟“n”“l”以外的......两点。
D.同一个词的音节要连写,词与词分写,......,也可以所有的字母都大写,有时为了简明美观,可以省略声调符号。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重创(chuāng)青荇(xìng)颓垣(yuán)忸怩(ní)不安B.娇嫩(nèn)浸渍(zì)房檩(lǐn)间(jiān)或一轮C.乳臭(xiù)枕藉(jì)朱拓(tà)锱(zī)铢必较D.愀(qiǎo)然惫(biè)懒桌帷(wéi)茕茕孑(jué)立3.下列四组词语或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梦魇春风和煦不可或缺有志者事竞成B.置喙如日中天轻歌曼舞燕雀安知鸿鹄之志C.忤逆毛骨耸然拭目以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D.影牒荆棘丛生天随人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4.下列成语结构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B)A.玉石俱焚罪不容诛门庭若市克勤克俭B.旁敲侧击励精图治博闻强识阳奉阴违负隅顽抗临危授命寝食不安家徒四壁D.略见一斑讳疾忌医稳操胜券舍我其谁5.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D)太阳好像是天空中最亮的天体,__________把它放到其他恒星的位置上,那也只是一颗不太显眼的小星星,__________肉眼完全看不见了。
…“太阳”,__________它们发出十分强烈的光辉,但__________距离极其遥远而暗得看不见。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峥嵘(róng)恣意(zì)睥睨(pì)蹉跎(cuō)B. 桎梏(gù)踟蹰(chú)旖旎(nǐ)龃龉(jǔ)C. 徜徉(cháng)踽踽独行(jǔ)逡巡(qūn)饕餮(tāo)D. 潸然泪下(shān)呷茶(xiā)缱绻(qiǎn)恣肆(s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这次讲座,使我对古典文学有了更深的了解。
B.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再次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C.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我读了好几遍都还没读完。
D.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是个全面发展的学生。
3-20. (略,类似结构的题目)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________》。
2.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________的作品。
3.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佩戴的玉上刻有“________”四个字。
4.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名句,出自其作品《________》。
5-10. (略,类似结构的题目)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 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
2. 文中“田田的叶子”形容的是荷叶的________。
高中教师招聘说课试题及答案试题一:数学学科题目:请以“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为主题,准备一节高中数学课的说课内容。
答案: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将就“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这一主题进行说课。
首先,我将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让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图像特征以及顶点式、一般式和顶点式的转换方法。
接下来,我会通过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二次函数图像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位置,进而推导出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二次函数图像的动态变化过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二次函数的对称性。
最后,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二次函数性质的理解,并进行课堂小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相信学生们能够对二次函数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认识,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试题二:语文学科题目:请以“《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为主题,准备一节高中语文课的说课内容。
答案: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将就“《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分析”这一主题进行说课。
在本节课中,我将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如贾宝玉、林黛玉等,探讨他们的性格特点、命运走向以及与周围人物的关系。
首先,我会简要介绍《红楼梦》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曹雪芹的生平,为学生提供一个宏观的阅读视角。
接着,我会选取几个经典片段,通过朗读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人物语言的魅力,理解人物内心世界。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最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展示,分享他们的分析成果,并进行点评,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见解。
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辨能力。
试题三:英语学科题目:请以“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技巧”为主题,准备一节高中英语课的说课内容。
高中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高中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高中教师招聘考试是一项重要的选拔教师的工作,它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有着严格的要求。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可能出现在高中教师招聘考试中的试题及其答案,希望能为考生提供一些参考。
一、教育学1.请简述你对教育的理解。
答: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2.请谈谈你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认识。
答:学生个体差异是指学生在认知、情感、兴趣、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二、学科知识1.请解释“文言文”的特点和作用。
答: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它具有严谨、精炼、含蓄的特点。
通过学习文言文,学生可以了解古代文化、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请分析《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答:《红楼梦》是一部经典的中国小说,其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丰满、鲜活。
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通过他们的情感纠葛和命运起伏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变迁。
三、教学设计1.请设计一堂高中语文课的教学案例。
答:教学目标:通过阅读《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和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阅读:学生独立阅读选定的片段,并思考相关问题。
3)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思考文本中的深层含义。
4)总结: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文学鉴赏的重要性和方法。
5)拓展:鼓励学生进一步阅读相关文学作品,并写下自己的感悟。
四、教育实践1.请描述你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答:在教学实践中,我曾遇到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尝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游戏化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1篇一、自我介绍1. 请用2分钟时间,做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包括你的姓名、毕业院校、所学专业、教学经验等。
2. 请结合你的专业背景,谈谈你对中学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3. 请谈谈你为什么选择成为一名中学教师,以及你的教育理念。
二、专业知识与技能1. 请列举你所掌握的中学课程相关知识点,并举例说明。
2. 请谈谈你对中学课程改革的看法,以及你将如何应对这些改革。
3. 请谈谈你对中学教育评价的理解,以及你将如何进行教学评价。
4. 请谈谈你对中学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认识,以及你将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5. 请谈谈你对中学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认识,以及你将如何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三、教学设计与实施1. 请根据你所任教的学科,设计一节课的教学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
2. 请谈谈你对中学课堂管理的看法,以及你将如何进行课堂管理。
3. 请谈谈你对中学学生心理发展的认识,以及你将如何关注和引导学生的心理健康。
4. 请谈谈你对中学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的认识,以及你将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5. 请谈谈你对中学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认识,以及你将如何关注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四、教师职业道德与素养1. 请谈谈你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解,以及你将如何践行教师职业道德。
2. 请谈谈你对教师职业素养的认识,以及你将如何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3. 请谈谈你对教师与学生、家长、同事之间关系的认识,以及你将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
4. 请谈谈你对教师团队协作的认识,以及你将如何与团队成员共同成长。
五、教育教学案例1. 请结合你的教学经验,分享一个你认为成功的教育教学案例,并分析其成功的原因。
2. 请结合你的教学经验,分享一个你认为失败的教育教学案例,并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3. 请谈谈你对教育教学案例研究的认识,以及你将如何进行教育教学案例研究。
六、教育热点问题1. 请谈谈你对当前教育热点问题的看法,如素质教育、教育公平、教师待遇等。
教师招聘文科综合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B. 杜甫被誉为“诗仙”,其诗作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C. 苏轼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词作风格多样D. 元杂剧是中国古代戏曲的重要形式,代表作有《窦娥冤》2. 下列哪位思想家提出了“性善论”?()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墨子3. 下列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B. 巴金的《家》是一部以农村生活为背景的长篇小说C. 老舍的《骆驼祥子》讲述了一个成功商人的故事D. 张爱玲的《呼兰河传》展现了女性在城市生活中的挣扎与成长二、简答题4. 简述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其作者。
5. 谈谈你对“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特点的理解。
6. 简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五四运动”对文学的影响。
7. 列举并解释两个与教育相关的心理学理论。
三、论述题8. 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在文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9. 分析当前文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教学设计题10. 请为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如《背影》)设计一份教学方案。
要求包括:- 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教学内容:简要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其与前后知识点的联系。
- 教学方法: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等,并说明理由。
- 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等环节,并详细说明每个环节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方法。
- 教学评价: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评价方式和标准,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同时,提出如何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教学调整的建议。
高中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高中教师招聘考试一般包括哪几个科目?A. 语文、数学、英语B. 物理、化学、生物C. 历史、地理、政治D. 以上都是答案:D. 以上都是2. 高中教师招聘考试的笔试部分通常涵盖哪些内容?A. 专业知识B. 教育理论C. 教学大纲D. 以上都是答案:D. 以上都是3. 高中教师招聘考试的面试部分主要考察教师的哪些能力?A. 自我介绍能力B. 教学设计能力C. 语言表达能力D. 以上都是答案: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4. 高中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_________安排教学内容。
答:学习水平5. 高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
答:创新能力6. 高中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大纲的_________进行教学设计。
答:要求三、简答题7. 请简要说明高中教师招聘考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高中教师招聘考试的主要目的是选拔出具备优秀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教师,来满足学校对于高水平教育教学的需求。
8. 谈谈你对高中教师职责的理解。
答:高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德育、情感教育和良好品行习惯的培养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问答题9. 为什么高中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答:高中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是因为只有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够有效地进行教学工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10. 高中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答:高中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生动有趣的课堂设计以及及时的激励与认可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他们愿意自主学习并不断进步。
以上是高中教师招聘考试的试题及答案,希望对您备考有所帮助。
祝您考试顺利,成为一名优秀的高中教师!。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徜徉(cháng yáng)B. 蹉跎(cuō tuó)C. 踌躇(chóu chú) D. 旖旎(yǐ nǐ)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岳阳楼记》B. 《滕王阁序》C. 《醉翁亭记》D. 《出师表》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我完全同意。
B. 这个问题,他的看法我完全同意。
C. 这个问题的看法,我完全同意他。
D. 我完全同意他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
4.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哪一篇?A. 《关雎》B. 《蒹葭》C. 《鹿鸣》D. 《桃夭》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C.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D. 《聊斋志异》的作者是李时中。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________,________”是《论语》中孔子关于学习态度的名言。
2. 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他的________体散文集。
3. 李白的《将进酒》中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____”的名句。
4.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有“________”四个字。
5. “________,________”是《诗经》中《关雎》的开篇两句。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2. 请简述《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及其在梁山好汉中的地位。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论述《论语》中关于“仁”的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实践意义。
五、教学设计题(共20分)请设计一堂以《岳阳楼记》为主题的高中语文课,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
高中语文教师考试试题高中语文教师考试试题高中语文教师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角色。
为了选拔出优秀的语文教师,各地教育部门会组织高中语文教师考试。
本文将就高中语文教师考试试题的设置和分析进行探讨。
一、试题类型高中语文教师考试试题主要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类型。
选择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涵盖语文知识、修辞手法、作品分析等方面。
非选择题则要求考生进行论述、分析、判断等写作能力的展示。
二、试题内容1. 语言知识与运用语言知识与运用是语文教师的基础能力之一。
试题可能涉及词语的辨析、语法的运用、修辞手法的理解等方面。
例如,要求考生根据语境选出正确的词语、判断句子中的语法错误、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等。
2. 文学常识与作品分析文学常识和作品分析是语文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
试题可能包括文学流派、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作品的主题、情节分析等内容。
考生需要通过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运用相关的文学理论进行分析和解读。
3. 阅读理解与写作能力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
试题可能要求考生阅读一篇文章,回答相关问题或进行写作。
考生需要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写作。
三、试题难度高中语文教师考试试题的难度通常会根据招聘需求和应试人数进行调整。
试题的难度既要考验考生的基础知识,又要考察考生的分析能力和创造力。
试题难度适中,能够筛选出具备扎实语文基础和较高综合素质的考生。
四、试题设计原则高中语文教师考试试题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考查基础知识和能力的结合试题既要考查考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如词语辨析、语法运用等,又要考察考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多样性和综合性试题应涵盖语文知识、修辞手法、文学常识、作品分析、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等多个方面,综合考察考生的语文素养。
3. 灵活性和创造性试题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引导考生进行思考、分析和创造。
例如,可以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让考生进行论述和思考。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成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画龙点睛B. 画蛇添足C. 画虎不成反类犬D. 画饼充饥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位文学家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安石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任务。
B. 他虽然年轻,但是很有才华。
C. 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来上课。
4.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之涣B. 王勃C. 李白D. 杜甫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是清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B. 《水浒传》是明代施耐庵所著,讲述了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
C.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所著,反映了三国时期的历史。
D. 以上都是。
6.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什么体裁的诗歌?A. 五言绝句B. 七言律诗C. 五言律诗D. 七言绝句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C. 独在异乡为异客D. 举头望明月8.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水调歌头》B. 《念奴娇·赤壁怀古》C. 《将进酒》D. 《滕王阁序》9.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的表述,错误的是:A.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B.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诗歌形式。
C. 《左传》是春秋时期的一部史书。
D. 《史记》是司马迁所著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10.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之涣B. 杜甫C. 李白D. 王勃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_______,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
2. 《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之手。
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________的《春晓》中的名句。
高中语文兼职教师招聘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说明:本测试为闭卷考试,请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试卷,并把答案写在答卷中,考试结束上交答案卷与试题卷。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蓓蕾./擂.主甄.审/箴.言空.地/空.洞B.呵.责/沉疴.泥滓./姊.妹勾.搭/勾.当C.诡谲./橘.红储.蓄/贮.备博闻强识./识.文断字D.饯.别/客栈.乳臭./星宿.泥.牛人海/泥.古不化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据《中华读书报》报道,2012年网络作家富豪排行榜显示,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天蚕土豆分别以3300万元、2100万元、1800万元的版税收入居“网络作家富豪榜”前三甲。
这些年轻的网络写手因拥有高人气、高收入被视为业内翘楚,网络文学创作也因此显示欣欣向荣的态势。
然而在近日由《人民文学》杂志社和江苏省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文学奖新闻发布会上,《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却在初评中发现青年文学创作的诸多弊端,如30岁以下作家的长篇小说几乎不忍卒读。
A.翘楚 B.欣欣向荣 C.态势 D.不忍卒读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适应人民群众对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推进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工作,增强社会对招生工作的监督。
B.据广东省地震局专家分析,高州市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较小,请群众保持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不必产生恐慌情绪,以免对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造成必要的影响。
C.网络购物之所以如此蓬勃兴起,原因很多,它包括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传统商业企业加大电子商务的转型力度,以及消费者年龄结构的年轻化和消费习惯的变化等等。
D.在“钱学森之问”的鞭策下,我国一流高校近年来已在不断探索创新人才、高素质人才的新路,且不断强调各自的办学特色,以吸引与学校气质相契合的优秀学生。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汉字书写最初以书面交流的实用性为目的,,,,,,,文人士大夫的参与提升了书法的地位,使书法在中国艺术的殿堂里占据独特的中心位置。
①人们发现了汉字书写所表现出来的美感②由此把它发展为一门自觉独立的艺术③文人士大夫逐渐成为中国书法艺术实践的主体④但在书写过程中⑤加速了书法的文人化进程⑥这一特性吸引越来越多的文人士大夫参与其中A.④①②⑥⑤③ B.④⑤②①⑥③C.①②④⑥③⑤ D.①⑥②③④⑤一、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范希朝,字致君,河中虞乡人。
建中年,为邠宁虞候,戎政修举,事节度使韩游瑰。
及德宗幸奉天,希朝战守有功,累加兼中丞,为宁州刺史。
游瑰入觐,自奉天归邠州,以希朝素整肃有声,畏其逼己,求其过,将杀之.。
希朝惧,奔凤翔。
德宗闻之,趣召至京师,置于左神策军中。
游瑰殁,邠州诸将列名上请希朝为节度,德宗许之。
希朝让于张献甫,日:“臣始逼而来,终代其任,非所.以防凯觎安反侧也。
”诏嘉之,以献甫统邠宁。
数日,除希朝振武节度使,就加检校礼部尚书。
振武有党项、室韦,交居川阜,凌犯为盗,日入慝作,谓之“刮城门”。
居人惧骇,鲜有宁日。
希朝周知要害,置堡栅,斥候【注】严密,人遂获安。
异蕃虽鼠窃狗盗,必杀无赦,戎虏甚惮之,曰:“有张光晟,苦我久矣,今闻是乃更姓名而来。
”其见畏如此。
蕃落之俗,有长帅至,必效奇驼名马,虽廉者犹日当从俗,以致其欢,希朝一无所受。
积十四年,皆保塞而不为横。
单于城中旧少树希朝于他处市柳子命军人种之俄遂成林居人赖之。
贞元末,累表请修朝觐。
时节将不以他故自述职者,惟希朝一人,德宗大悦。
顺宗时,王叔文党用事,将授韩泰以兵柄;利希朝老疾易制,乃命为左神策、京西诸城镇行营节度使,镇奉天,而以泰为副,欲因代之,叔文败而罢。
宪宗即位,复以检校仆射为右金吾,出拜检校司空,充朔方灵盐节度使。
突厥别部有沙陀者,北方推其勇劲。
希朝诱致之,自甘州举族来归,众且万人。
其后以之讨贼,所至有功,迁河东节度使。
率师讨镇州无功。
既耄且疾,事不理,除左龙武统军,以太子太保致仕。
一选自《旧唐书》【注】斥候:古代的侦察兵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必效.奇驼名马效:献出B.以致.其欢致:取得C.皆保塞而不为横.横:横行D.利希朝老疾易制.制:控制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以.希朝素整肃有声以.献甫统邠宁B.皆保塞而不为.横而以泰为.副C.求其过,将杀之.其后以之.讨贼D.非所.以防凯觎安反侧也所.至有功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单于城中旧少树/希朝于他处市柳子/命军人种之/俄遂成林/居人赖之B.单于城中旧/少树希朝于他处市/柳子命军人种之/俄遂成林/居人赖之C.单于城中旧少树/希朝于他处市/柳子命军人种/之俄遂成林居/人赖之D.单于城中旧/少树希朝于他处市/柳子命军人种之/俄遂成林居/人赖之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范希朝能力出众,却在事奉韩游瑰时差点因此招来杀身之祸,最后只好逃跑到凤翔。
B.无论是振武的盗贼,还是异蕃的盗贼,范希朝对他们都是格杀无论,因此,盗贼十分畏惧他。
C.范希朝招引突厥沙陀部投顺归降,用他们讨伐叛贼,立下赫赫战功,之后又率军征讨镇州,没有取胜。
D.王叔文派遣范希朝镇守奉天,只不过是想掩人耳,便于让身为副使的韩泰乘机取代他。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0分)(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7分)①有张光晟,苦我久矣,今闻是乃更姓名而来。
(4分)②顺宗时,王叔文党用事,将授韩泰以兵柄。
(3分)(2)从文中找出能体现范希朝治理有方的两个具体事例。
(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10.阅读下面的明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九日风阻郑家口王世贞野戍秋高鼓角哀,萧萧木叶走黄埃?横驱浊浪蛟龙斗,复掩深林虎豹来。
短发霜风欺落帽,异乡天地畏登台。
只应诸季莱萸酒,妒杀黄花傍汝开。
.【注】诸季:诸弟(1)颔联是怎样写风的?结合诗句简要说明。
(3分)答:(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答: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1)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2)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3) ,。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4)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参差十万人家。
(柳永《望海潮》)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我国建筑今后新表现的趋势梁思成艺术创造不能完全脱离以往的传统基础而独立。
这在注重画学的中国应该用不着解释。
能发挥创新都是受过传统薰陶的。
即使突然接受一种崭新的形式,根据外来思想的影响,也仍然能表现本国精神。
如南北朝的佛教雕刻,或唐宋的寺塔,都起源于印度,非中国本有的观念,但结果仍以中国风格造成成熟的中国特有艺术,驰名世界。
艺术的进境是基于丰富的遗产上,今后的中国建筑自亦不能例外。
无疑的将来中国将大量采用西洋现代建筑材料与技术。
如何发扬光大我民族建筑技艺之特点,在以往都是无名匠师不自觉的贡献,今后却要成近代建筑师的责任了。
如何接受新科学的材料方法而仍能表现中国特有的作风及意义,老树上发出新技,则真是问题了。
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
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着我们文化衰落,至于消灭的现象。
今后为适应科学动向,我们在建筑上虽仍同样的必需采用西洋方法,但一切为自觉的建设。
世界建筑工程对于钢铁及化学材料之结构愈有彻底的了解,近来应用愈趋简洁。
形式为部署逻辑,部署又为实际问题最美最善的答案,已为建筑艺术的抽象理想。
今后我们自不能同这理想背道而驰。
我们还要进一步重新检讨过去建筑结构上的逻辑;如同致力于新文学的人还要明了文言的结构文法一样。
表现国精神的途径尚有许多,“宫殿式”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要能提炼旧建筑中所包含的中国质素,我们需增加对旧建筑结构系统及平面部署的认识。
构架的纵横承托或联络,常是有机的组织,附带着才是轮廓的钝锐,彩画雕饰,及门窗细项的分配诸点。
这些工程上及美术上措施常表现着中国的智慧及美感,值得我们研究。
许多平面部署,大的到一城一市,小的到一宅一园,都是我们生活思想的答案,值得我们重新剖视。
我们有传统习惯和趣味:家庭组织,生活程度,工作,游憩,以及烹饪,缝纫,室内的书画陈设,室外的庭院花木,都不与西人相同。
这一切表现的总表现曾是我们的建筑。
现在我们不必削足就履,将生活来将就欧美的部署,或张冠李戴,颠倒欧美建筑的作用。
我们要创造适合于自己的建筑。
在城市街心如能保存古老堂皇的楼宇,夹道的树荫,衙署的前庭,或优美的牌坊,比较用洋灰建造卑小简陋的外国式喷水池或纪念碑实在合乎中国的身份,壮美得多。
且那些仿制的洋式点缀,同欧美大理石富于“雕刻美”的市心建置相较起来,太像东施效颦,有伤尊严。
因为一切有传统的精神,欧美街心伟大石造的纪念性雕刻物是由希腊而罗马而文艺复兴延续下来的血统,魄力极为雄厚,造诣极高,不是我们一朝一夕所能望其项背的。
我们的建筑师在这方面所需要的是参考我们自己艺术藏库中的遗宝。
我们应该研究汉阙,南北朝的石刻,唐宋的经验,明清的牌楼,以及零星碑亭,泮池,影壁,石桥,华表的部署及雕刻,加以聪明的应用。
艺术研究可以培养美感,用此驾驭材料,不论是木材,石块,化学混合物,或钢铁,都同样的可能创造有特殊富于风格趣味的建筑。
世界各国在最新法结构原则下造成所谓“国际式”建筑;但每个国家民族仍有不同的表现。
英,美,苏,法,荷,比,北欧或日本都曾造成他们本国特殊作风,适宜于他们个别的环境及意趣。
以我国艺术背景的丰富,当然有更多可以发展的方面。
新中国建筑及城市设计不但可能产生,且当有惊人的成绩。
——选自《中国建筑史》中《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代序)》一文,有删节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分)A.完全脱离以往的传统基础的艺术创造是不存在的,传统薰陶影响今后建筑的创新。
B.近代建筑师的责任就是要发扬光大我民族建筑技艺之特点。
C.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会导致我国的文化衰落。
D.在城市街心保存古老堂皇的楼宇,是因为这些楼字有传统的习惯和趣味。
E.在最新法结构原则下造成的“国际式”建筑,不受传统精神的影响。
13.下列对“如同致力于新文学的人还要明了文言的结构文法一样”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接受新科学的材料方法的同时,还需要明确传统建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