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方言特点浅析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济宁⽅⾔特点分析⼀、济宁⽅⾔简述济宁位于⼭东省的西南部,下辖12个县市区,包括济宁中区、任城区、兖州市、曲⾩市、邹城市、泗⽔县、嘉祥县、鱼台县、微⼭、⾦乡、梁⼭、汶上县。
济宁⽅⾔指的是通⾏于这12个县市区的⽅⾔。
按⽅⾔区划分,济宁⽅⾔属于北⽅⽅⾔区的中原官话,中原官话包括⼭东、河南部分地区以及长江以北的徐州、⾩阳、陕西的西安、⼭西的运城等地区。
再往下细分,在整个⼭东⽅⾔中,济宁⽅⾔⼤体上可划归为西鲁⽅⾔⽚,只有梁⼭属于西齐⽅⾔⽚。
济宁⽅⾔地处西区西鲁⽚的中⼼地带,既有中原官话的基本特点,⼜有⾃⼰的特⾊。
从语⾳上来说,济宁话从听感上会有低沉凝重、平直僵硬的感觉,这主要是由济宁⽅⾔平翘⾆不分的⾃⾝特点所决定的。
⼆、济宁⽅⾔元⾳发⾳特点分析济宁⽅⾔中,元⾳发⾳相对于普通话基本没有明显区别,但有以下两个不易觉察的特点:1.⼝腔开⼝度偏⼩。
济宁⽅⾔中元⾳普遍发⾳不饱满,嘴型普遍缩⼩,嘴⾓向后滑动的过程往往被省略。
⽐如a,相对于普通话中的发⾳开⼝度不⼝,再⽐如o、u圆唇度不够,双唇撮成的不够圆,发⾳明显不到位。
甚⾄来⾃于微⼭、济宁中区、曲⾩、兖州等地及其周边地区的学⽣则经常把 “⽩菜”读成“北菜”。
2.⾆头伸缩不够到位。
汉语拼⾳中的a,发这个⾳时,⾆⾝应平放⼝中,⾆后部向软颚稍稍抬起并略向后缩。
但济宁⽅⾔中却把⾆后部向软颚稍稍抬起并略向后缩的过程给省略掉了。
同样发汉语拼⾳u时,⾆头后缩,⾆后部接近软颚,双唇撮成⼀⼩孔也把⾆头的活动过程给省略掉了。
济宁⽅⾔辅⾳发⾳特点分析三、济宁⽅⾔辅⾳发⾳特点分析1.将w读成v。
普通话中没有[v]⾳,但汉语拼⾳⽅案中列出了字母v,只是⽤来拼写外来语、少数民族语⾔和⽅⾔的。
济宁地区的有些学⽣拼读含有以⾳位w和v开头的⾳节时有时混淆发⾳。
2.将zh、ch、sh、r等⾆尖后⾳⼀律读成⾆尖前⾳。
Zh、ch、sh、r等在普通话中,⾆尖翘起和硬腭前部形成阻碍发出的辅⾳,⽽在济宁⽅⾔中,除了梁⼭西北以外的县市区都把普通话中的⾆尖后⾳zh、ch、sh声母读成了⾆尖前⾳z、c、s,也就是zh与z、ch与c、sh与s不分,发r⾳时也同样存在同样问题,例如将“⽀读成“资”,将“⾍”读成“从”,将“⼭”读成“叁”。
济宁方言大全一段话济宁方言是山东省济宁市地区使用的地方方言,也称为济阴话。
在济宁市及周边地区使用广泛,被当地居民作为日常交流的语言。
济宁方言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既保留了汉语古音,又有自己独特的词汇和发音特点。
济宁方言在发音上与普通话和标准的普通话有很大的差异。
在济宁方言中,"z"和"c"的发音与普通话中的"j"和"q"相似,如普通话的"中"在济宁方言中读作"zhong";"s"和"sh"的发音与普通话中的"s"和"sh"类似,如普通话的"书"在济宁方言中读作"su";"zh"和"ch"的发音与普通话中的"z"和"c"相近,如普通话的"着"在济宁方言中读作"zha"。
济宁方言的词汇丰富多样,有很多专属的词语和成语。
例如,济宁方言中有"蹬"一词,表示抬脚践踏,如"别蹬我";"喃儿"一词表示动作缓慢,如"你走得那么喃儿,我先走";"霏霏"一词表示淡淡的雨雾,如"外面一片霏霏"。
此外,济宁方言还有独特的方言歌谣、谚语和俚语,为当地文化增添了浓厚的色彩。
济宁方言作为地方方言,不仅体现了济宁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也与当地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
它不仅可以用来日常交流,还是济宁地区文学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
在传统的戏曲演出中,济宁方言常常被使用,使得角色更具地方特色。
此外,当地的诗歌、民歌、故事等文学作品也常常使用济宁方言,使得作品更加地道和贴近当地的人民。
济宁地名的语言及文化特点分析摘要:地名是一个地区约定俗成的名称,有其自身的命名规则。
【1】各地地名同样具有一定的命名方式。
济宁拥有着七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独特的文化地位,使济宁地名表现出独特的命名方式和语言、文化特点。
关键词:济宁地名;命名方式;语言特点;文化特点;地名承载着各个时代人类活动的记忆,是人们对一个特定地区或区域的命名称谓。
从语言角度上,它是一种表示地理位置的语言符号它借助一个词或词组,以表示一个地理部位。
【2】从文化角度上,它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地理专家张培安把济宁地名形象的比喻为“济宁人的脸,外地人的眼”。
地名是汉语文化语境中一种鲜活的语言文化现象。
济宁市位于鲁西南地区,有“孔孟之乡”之称。
本文主要是以济宁市区地名为分析对象,了解济宁地名命名方式及其语言和文化特点。
有利于让人们进一步了解济宁市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所折射出的城市文化变迁与发展和历史文化特色。
一、济宁市区地名的音节分析现代汉语词汇在数量上主要以双音节为主,地名词也不例外。
由于地名是由专名和通名构成,所以济宁市区地名至少是双音节,其次是数量较多的三音节,四音节,此外还有五音节以上的多音节的地名。
各举一例如:“南门”,“熊家街”,“东门大街”,“察院街桥道门口”。
据笔者统计的济宁地名中,双音节的约占1.9%,三音节的约占61.6%,四音节的约占32.1%,五音节的地名约占4.3%,其他多音节地名约占1.0%。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济宁市区地名主要是以3到4音节为主。
二、济宁地名词的结构分析现代汉语词汇中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
地名词中也有分类。
根据分析,济宁所有地名中的专名部分,合成词占大多数,极少部分是单纯词,如“水(胡同)”、“花(街)”、“琵琶(社区)”。
合成词中有偏正式最多,如“竹竿巷”、“古槐街”、“纸坊街”、“付家街”等等;此外还有动宾式,如“打铜街”、“打绳巷”、“杀猪街”等;还有联合式,如“牌坊街”“和平街”“凤凰城”“吉祥社区”等;还有补充式,如“建设路”“胜利街”“兴隆社区”等等;除了这些,还有附加式,数量最少,如“果子巷”、“馓子巷”、“塘子巷”;主谓式也比较少,如“龙行胡同”。
山东17地市方言大全,还是咱东营话最亲切!山东方言你都能听懂吗?下面小编带大家通过山东17地市方言,感受下咱们多姿多彩的大山东!青岛话青岛话属于胶辽官话,其特征是舌音比较重,常常把「th」音加在「sh」、「x」、「s」上。
普通话的声调也被削减不少。
基本上在某个程度上,要把普通话转成了青岛话,只需把普通话的声调改一改,把第四声保持不变。
说青岛话的窍门,就8个字:“一三互换,二四归四”。
喝啤酒hā pǐ jiū狭窄——窄(zhei)吧(轻声)傻——彪、嘲、半仙、愚小嫚儿,嫩可真稀罕银!济南话济南话,是指流行于济南以及相邻地区的方言,属于冀鲁官话。
其特点:豪爽快直,日常语言交流当然也坦诚相见、毫无戒备之心,所以无需转弯抹角;而且唯恐词不达意,所以每个音节都发成重音。
如宋代的“夜来”,明代的“崴拉”、“倒达”、“仰摆”等等。
一些古代少数民族的语词和外来语在济南话中更是俯拾皆是。
如“赛(蒙语,好)”“关饷(满语,发工资)”等。
么——指什么。
“你干么?”崩没根——吹牛的意思。
( beng mu gen er)将将的——刚刚的老师儿,你这个衣服杠赛来!淄博话淄博话指山东省淄博市以及相邻周边地区(例如:邹平县、章丘市、博兴县等)的方言,属于冀鲁官话石济片,淄博方言与济南方言发音大致相同,但带有淄博地区的地方性用词。
并且淄博市下辖各区县之间所用方言所发声调,也存在明显差异,淄博方言以淄川、博山方言和临淄方言最具有代表性和特色。
唉吆佛——疼(语气词)迂阔——舒服棒(槌)子——玉米杌札子——板凳不杂——用于话尾,无实际意义(例:你吃不杂?=你怎么不吃?) 俺爱你刚石节烈!枣庄话枣庄方言属于北方语系,更详细的分类属于中原官话区西鲁小区。
枣庄方言在诺大的北方方言区里并不另类,大同小异。
但它特有的成语、歇后语、形容词、倒装句和声调改变则意思和用途都改变的特点独树一帜。
枣庄方言幽默风趣,看似易学,但有些虚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济宁方言简介济宁方言是济宁地区的方言,虽说山东话很有特点,但是,和济宁话还是有很多地方不一样,可以说山东话分片,每一片和每一片的特点不一样。
离开济宁市方言就有变化。
就不是纯正的济宁话,山东人口之多,历史之悠久,方言也不例外,很多很多,可以用市来划分。
济宁方言是古代鲁国方言的发展,古代鲁国的领土,大多全在济宁,而广义的山东方言是齐鲁方言融合与沿海胶州等的在融合,所以鲁南方言和山东方言还是有些区别的。
济宁地方的方言有很多特点,这些特点是独一无二的,济宁人口流动大,有很多少数民族在此定居.回族、满族、布依族、壮族、朝鲜族、蒙古族、彝族、苗族、白族、黎族、藏族、土家族、俄罗斯族、畲族、瑶族、侗族、纳西族、仡佬族、哈尼族、维吾尔族、傣族、哈萨克族、僳僳族、佤族、拉祜族、水族、土族、达干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锡伯族、普米族、怒族、鄂温克族、德昂族、独龙族、鄂伦春族,都分布在济宁12县市区的90多个乡镇、180多个村庄。
济宁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称,春秋时期五大圣人,即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孔伋均出生于济宁,文化底蕴很深,经过7千年的文明史,语言特点显著,浓厚。
济宁话比较直,对起话来像是在骂人,其实不是,因为山东人豪爽,不计较小结,直言直语,从来不打弯,所以山东很多地方的方言就是骂人的话,但是表面是是骂人,话的真正含义却是感叹词或玩笑话。
济宁方言有很多很让人匪夷所思,但是很多词非常的搞笑,下面是济宁话的翻译:白逗了就是不要闹了,用济宁话一说那简直绝了~儿地也(儿地波)也不知道怎么冒出来的,初中开始有的,具体什么意思还真不好说,不同的场合意思不同,升降调也不同,就是一感叹词~吱歪应该是吵闹的意思,济宁版《无间道》里面曾志伟操一口流利的济普“你吱歪嘛”太正宗了。
饿养人(干月人)用通俗一点的话说就是讨厌人,但是没有讨厌人严重,有一点讨厌就对了,不算贬义词。
几求的SEE(灭儿)只要是济宁人一念就明白,除非你没有童年。
浅析山东济宁方言中的“来”山东济宁方言中的“来”有一种不同于普通话的用法,那就是用于句末表示说话人和蔼可亲的态度,是一种情态标记;同时表明句子的时态,常用于现在时或过去时,是一种经济的时体标记。
标签:济宁方言句末语气词情态标记时体标记一、引言济宁位于山东省西南部。
济宁方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区的中原官话,在山东方言范围内则归属于西鲁方言片。
济宁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跟普通话有一些不同之处。
本文只讨论济宁方言中用于句末的“来”字的分布规律和语用功能。
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总结了普通话中“来”的用法:来1(lái)动词、趋向动词;来2(lɑi)表约数的助词;来3(lɑi)用在句末的助词,表示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相当于“来着”。
对于“来1”和“来2”,济宁方言和普通话中的用法是一致的。
“来3”在济宁方言中有着更为丰富的用法——它不仅仅是用在句末的一个语气词,更为重要的是,“来3”是济宁方言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时体标记,是济宁方言的一种经济用法。
下面分析“来3”在济宁方言中的分布规律和语用功能。
(为叙述方便,下文中的“来”特指“来3”)二、时体标记(一)过去时完成体的标记在济宁方言中,“来”经常用于句子末尾,表示动作曾经发生过,并且完成了。
如:(1)你上哪儿来?(2)出发来?(3)我游泳去来,刚到家。
例(1)至(3)中的动作都是曾经发生的,并且到说话时动作已经完成,句子中能表示这种时体的只有“来”。
所以,尽管“来”在句子中没有实在的意义,但因为它独自承担了表示句子时体的任务,因此,对于这些句子来说,句末的“来”是不可或缺的。
试比较:(1)a.你上哪儿来?b.你上哪儿?(2)a.出发来?b.出发?例(1)b、例(2)b 去掉“来”,动作的时体发生了变化,由过去完成时变成了一般将来时,例(1)b的意思是“你要上哪儿?”;例(2)b的意思是“是不是要出发?”或者是“你是说出发吗?”。
有“来”没“来”,句子的语义大不一样。
济宁方言特点总结引言方言是指同一种语言在地域上所产生的不同口音、词语和语法特点。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方言资源的国家,方言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着重分析与总结济宁方言的特点,通过对济宁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观察和研究,以期展示济宁方言的独特之处。
一、语音特点1. 声母济宁方言的声母较标准汉语有一些差异。
例如,济宁方言中的“zh”音和“sh”音常常被替换为“tr”音。
另外,济宁方言的“f”音和“h”音也存在一些变异,常常变为较为软化的音。
比如,“f”音可以变为“v”音,“h”音可以变为“hu”音。
2. 韵母济宁方言的韵母系统与普通话有所不同。
一些韵母在济宁方言中会发生变异或者省略。
例如,普通话中的“ian”韵母,在济宁方言中可能会变为“en”或者“e”韵母。
此外,济宁方言中也有一些独特的韵母,比如“eng”韵母,而普通话中没有对应的韵母。
3. 声调济宁方言的声调比较平坦,不像一些其他方言那样有非常明显的升降,更接近普通话的平声。
然而,济宁方言中的轻声使用较多,轻声的存在使得济宁方言的语调变化丰富多样。
二、词汇特点济宁方言的词汇在一些方面与普通话保持一致,但也存在一些独特之处。
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济宁方言词汇特点:1.发音变化:济宁方言中的一些词汇在发音上与普通话有所差异。
例如,普通话中的“十分”在济宁方言中可以变为“使分”。
这种发音变化常常源于方言中的语音特点。
2.新词创造:与一些其他方言一样,济宁方言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也不断创造新词。
这些新词往往体现了济宁方言使用者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特色。
3.特殊用法:济宁方言中的一些词汇在用法上与普通话有所不同。
例如,普通话中的“吃饭”在济宁方言中可以用“吃饭勺”,意思是用饭勺进食。
三、语法特点济宁方言的语法与普通话也存在一些差异,以下是一些济宁方言的语法特点的总结:1.句子结构:济宁方言中的句子结构相对简单,常常省略主谓宾三个成分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例如,普通话中的“我爱你”在济宁方言中可能简化为“我爱”。
济宁方言演讲稿
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济宁方言》。
济宁方言,是山东方言的一种,也是我们济宁人独有的语言特点。
济宁方言的特点之一是发音浑厚、自由,带有浓厚的山东味道。
比如,普通话中的“零食”,在济宁方言中可能会发音为“lǐngshì”,或者是“rǐngrì”。
而且,济宁方言有很多自创的词汇和说法,让人感到非常亲切和地道。
济宁方言,也是我们济宁人之间沟通的重要工具。
通过方言,我们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交场合中,济宁方言一直是我们用来交流的纽带。
和济宁人交谈,用济宁方言,会让我们更亲近,更有归属感。
济宁方言,更是我们济宁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代表着我们的身份、情感和乡土味道。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流动人口的增加,济宁方言也逐渐在减少。
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继续传承和弘扬济宁方言,它就不会消失,而会在我们心中永远保留下来。
作为济宁人,我们应该骄傲地使用济宁方言,保护和传承它。
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多使用济宁方言,和家人、朋友用方言交流,让方言成为我们交流的桥梁;我们可以在学校和社区组织方言讲座和方言比赛,增强大家对方言的认同感和兴
趣;我们还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和互联网平台宣传济宁方言,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济宁方言。
最后,我想说,济宁方言是我们独特的语言宝藏,拥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
让我们一起努力,保护和传承济宁方言,让它在济宁人的心中永远闪耀。
谢谢大家!。
济宁方言特点浅析作者:宋胜如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01期[摘要] 济宁地处山东省西南部,其方言属于中原官话西鲁片,既有中原官话的普遍特征,又有区别于普通话和其他邻近方言的特点。
本文通过对济宁方言的调查分析,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对济宁方言区别于普通话的特点进行分析与概括,以期为济宁方言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济宁方言;语音;词汇;语法;特点[中图分类号]H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292(2013)01-0087-04[收稿日期] 2012-11-27[基金项目] 吉林大学青年科技创新基金“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济宁方言调查与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 宋胜如,吉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史。
钱曾怡把山东方言划分为东、西两大区:东区分为东莱和东潍两片,西区分为西齐和西鲁两片,其中,西鲁片包括28个县市,济宁就是其中之一。
[1]本文所用方言材料为济宁市任城区方言,目的是为了回避济宁方言的内部差异。
任城区围绕在济宁市区周围,整体格局半城半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历史悠久,建国初期称济宁县,后设立济宁市时划为济宁市郊区,称为任城区。
另外,要谈特点就要有个参照,我们选择普通话作为参照,特点也主要是相对于普通话而言的。
我们通过对济宁方言的调查与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得出了一些济宁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区别于普通话的特点。
一、语音特点语音是区别不同语言和不同方言最主要的标准,济宁方言与普通话差异最大的也在语音方面。
我们分别从声母、韵母、声韵配合、声调这四个方面,描述一下济宁方言语音上的特点。
(一)声母1 济宁方言中没有声母[1 ][ ‘]、[ ]、[ ],凡普通话中的翘舌声母字,济宁话中均读为平舌,即只有[ts]、[ts‘]、[s]、[z]。
在济宁话中,“资、此、四”和“支、齿、事”读音相同。
济宁方言中声母[sh]和[s]的音变浅析作者:陈明明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6年第11期内容摘要:济宁方言声母[sh]和[s]的音变现象是济宁方言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济宁方言尤其是济宁南部县镇方言中,[sh]和[s]的音变犹为明显。
济宁南部县镇,如微山等地方言中,声母[sh]音变为[f]和[s],而声母[s]在部分情况下则音变为[x]。
在以往有关济宁方言的论文中绝大多数只是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描述而没有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
本文试图从相似语音模式平行发展的理论和发音省力的原则分析以上声母音变原因。
关键词:卷舌音音变机理唇齿化1.济宁方言概况济宁话指的是通行于济宁市市中区、任城区、曲阜市、充州市、邹城市、泗水县、微山县、汉上县、梁山县、金乡县、嘉祥县、鱼台县十二个县市区的方言。
济宁是我国传统文化底蕴最丰厚的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济宁以孔子、孟子而享誉天下,历史悠久。
相继经历了东夷文化、儒学文化和多元文化发展期,拥有儒家文化,汉碑石文化,水浒文化,运河文化。
济宁话的形成有其历史渊源。
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就聚居着众多的原始村落(现已发现古文化遗址上百处)。
生活在这里的先民同其它部族的人们共同创造了新石器时代的大坟口文化和早期的济宁方言。
据西晋音韵学家吕静《韵集》可知,济宁方言在晋代以前便较有特色。
至元代,京杭大运河向北沟通京津,向南连接苏浙,使济宁成为南北交通的咽喉。
济宁人得以习染许多南北方言成份,济宁方言更趋活跃。
据传说,明初,山西大批移民迁徙济宁,后燕王又使闽南人人济宁境,济宁因人口杂居,方言亦多差异。
至明后期,济宁已是江北重要工商业城市。
至清济宁更以“江北小苏州”的美誉闻名遐迩,济宁方言亦日趋稳定。
明清以来的一些文学作品,如贾凫的《历史鼓词》,孔尚任的《桃花扇》等,都较多地接受了济宁方言的影响。
到本世纪初,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济宁方言又接受了普通话的冲击,于是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济宁话。
济宁方言1:白逗了就是不要闹了,用济宁话一说那简直绝了~2:儿地也(儿地波)也不知道怎么冒出来的,初中开始有的,具体什么意思还真不好说,就是一感叹词~3:吱歪应该是吵闹的意思,济宁版《无间道》里面曾志伟操一口流利的济普“你吱歪嘛”太正宗了。
4:饿养人(干月人)用通俗一点的话说就是讨厌人,但是没有讨厌人严重,有一点讨厌就对了,不算贬义词。
5:几求的SEE(灭儿)只要是济宁人一念就明白,除非你没有童年。
这可是咱小时侯猜拳分派时用的,好怀念~6:憨巴子(迂摸)二百五,神经病的意思。
7:老猫吼子从小我不听话妈妈生气就用它吓唬我,应该是种怪物吧~?!干月(恶心、有呕吐感)恶样哩慌(讨厌、烦)什么黄子(什么东西)搁了拜子(膝盖)个了绷子(脖子)胳扶肘子(肘部)绵绵呼子(蝙蝠)搓椅子(簸萁)憋了气(蜂窝煤炉子)六地(地面)觉(脚)蝎虎子(壁虎)可了头子(土块)毛儿包(乱七八糟)落落嘛?(干嘛呢)儿哩也(我的妈呀……不同的场合意思不同,升降调也不同)次喽花(光会说,不办实事)和稀泥(瞎搅和)花c(有意思)憨博子(白痴)儒了子(没能耐)倍儿倍儿哩(好)扎实(好)局面(气派)恁嫂哩个逼(骂人俗语)球球(QQ)全奂(完整)瞎话流云(胡说八道)柱壮(形容东西很结实)拉呱(说话、聊天)分哥儿(硬币)屋当门(客厅)额了盖子(额头)月司(钥匙)易子(肥皂)蹦喜欢(很喜欢)可奥了8:什么熊买儿卖儿济宁贬低人的一个词儿,正宗的济宁人说了有味。
9:落落就是“管”的意思,“你落落嘛”大概意思是“你管这干吗”10:呼你可不是原来说的用传呼机呼,是打,扇耳光的意思~~~~ciLou花(光会说,不办实事)和稀泥(瞎搅和)花c(有意思)发音--------意思已爱里-----昨天后杭--------夜里.傍晚面儿里-----明天趿拉板-----拖鞋蝎虎子-----壁虎掖折子-----腹股沟好着雷----很好搔----水桶手几盖----手指头 (哈哈)罗罗的么------你说的什么北北地-----接近与发誓像别人证明自己地蛋------土豆洋柿子------西红柿操蛋------@#%%~~~倔和拉子------脚趾中间的部位捻宁------煎饼筛月-------山药老爷地儿-阳光地带洋茄子----气球刀螂-------螳螂茅子-------厕所铅杯-------铅笔姐聊------蝉姐了归-- 知了猴界溜纸----戒指不各----鸽子屋当门------院子玻璃叉子-----玻璃叉子-----簸箕颗了头子------石头列熊------拉倒鼻个渣-------@#%#%卜土----------尘土耳穗-----耳屎马古油子------一中比较象蛐蛐的昆虫吃毛-------不好把哈-------一中管状乐器饿应人--------讨厌拐拐--------感叹词好较呵------感叹词唉怪-------感叹词无园-------原来操我一把-------被骗信人------骗人马子妮-------****小B孩-----小孩小B妮-----小女孩这伙家热操伙家----他经常骗人木的----兖州的人力三轮小乖乖,低被着点-----你给我小心点大糊,小糊,瘸腿两---够级专有名词棺材---麻将里的8饼昨天看大话西游,可会操了-----昨天看大话西游,真有意思得无依儿哩故意的扯绝不好办瞎了事儿办差了过一绷儿过几天别啰啰了别说了拉呱(与某人)聊聊当街杭------街上脑袋瓜子----头洪上-----晚上不庆里------人比较蛮横的意思几斤了?----问卖菜的一块钱几斤的意思下巴磕子---------下巴腮帮子-------腮部绵绵厚子-----蝙蝠拉拉呱-----说话门对子------春联跟脚不?------问鞋穿着合不合适亮亮里--------我搞不清楚指太阳底下还是指阴凉处,请大家告诉我舌头力子-------蜥蜴相好------------------·#!¥##¥·#糊弄--------------办事不认真烧包--------------向外人展示自己的长处或别人没有的物品纸缺子-------一般指纸箱子估蹲-------蹲着脚丫把子-------脚丫斗斗----- 婴儿称***XXXXX兹萨-------哆嗦喜面-------类似喝喜酒区别在于人家生孩子呵呵喝菜汤----------类似喝喜酒区别在于人家死人了尤咱--------现在炯子--------粽子茅子茅子坑--厕所不大里---差不多把里攥---很有把握薄拉里--下面条稀点曲喽泉-------蚯蚓瞎鼓捣-------做事不认真胡扯八敛----------没实话绝户头----------全是女儿或没有子女的家庭您哥来--------------老年人对不大认识的成年男人的叫法您姐来--------------老年人对不大认识的成年女子的叫河么--青蛙泥狗---泥鳅山个咋子--喜鹊夜猫子-猫头鹰黑货--猪扁食-----------水饺烟巴子---------烟头胰子------------肥皂瞎腰-----------弯腰倚巴------------尾巴刺恼------------扎歪里杭、不舒服老爷爷地里--------太阳底下吱吱歪歪----------光说不干嘛哩哩------------快着点干活打狗子------------杀狗卖狗肉的人干熊---------------问某人想干嘛告点油------------添加点润滑油车古轮------------车轮子车橛子------------农用地排车的车轮子熊黄子------------*—……%老娘们---老女人小娘们---小女人(已婚)小B妮---- 未婚~~哩-----~~呢怪~~----挺~~蹦~~----真~~例:这个老娘们还怪恶哩,她家有个小B妮还蹦好哩!年是-----去年原是-----当然每刀--------以前没心烦-------什么意八棍子-----木棒火烧-----烧饼糊涂------汤洋火------火柴条更-----汤勺电棒子-----手电桶寐寐------小汽车电驴子----驾凌洋车子-----自行车棒子------玉米杌子------小方凳很讹------很厉害盖体-------被子月老娘--月亮求其儿--稍微面汤---面条大角子--水饺形状的大包子易易争争----神经病(时好时坏的那种。
山东济宁方言义位组合差异的比较分析济宁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其方言词汇跟普通话、山东方言、甚至北方方言的词汇都有很大的一致性,但也具有自己的特点。
济宁分辖12个县市区,由于各自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情况,地区内部的词汇差异也比较大。
本文以济宁方言与普通话之间以及方言内部之间的义位组合差异为基础,分析济宁方言的特点。
标签:济宁方言义位组合差异“义位的意义不等于其成分加和意义。
义位的组合意义,指两种现象:一指义位内部的语素组合意义,二指义位之间的组合意义,后一种也叫义位搭配意义,其表层现象就是词语搭配义。
”(张志毅、张庆云,2005:197)。
义位组合具有规则性,依据张志毅《词汇语义学》可分为选择规则和序列规则。
一、选择规则的方言差异(一)义位内部组合的差异义位内部词素间的组合,存在着普方差异和方言之间的差异。
如,表示雌雄这一概念时,会有差异。
解海江(2001)在其论文《汉语方言义位比较研究》中曾分析过不同方言存在的这种义位内部组合的差异,这种差异同样也反映在济宁方言内部。
普通话中表示雌雄,有属性词“公、母”“雌雄”等,在济宁方言中不同的动物选择搭配不同。
如:普通话方言词语方言公马/母马公牛/母牛公羊/母羊公驴/母驴公猪/母猪公狗/母狗公猫/母猫公鸡/母鸡公鸭/母鸭市中区儿马/骒马牤牛/牸牛羯虎,羯子/母羊叫驴/草驴牙猪/母猪牙狗/母狗儿猫/女猫公鸡/草鸡鸣鸭/草鸭任城区儿马/骒马牤牛/牸牛羯虎,羯子/母羊叫驴/草驴牙猪/母猪牙狗/母狗儿猫/女猫公鸡/草鸡鸣鸭/草鸭兖州儿马/骒马牤牛/氏牛羯子,臊胡子/母羊叫驴/草驴牙猪/母猪牙狗/母狗儿猫/女猫公鸡/草鸡公鸭/母鸭曲阜儿马/女儿马牤牛/氏牛公羊/母羊叫驴/草驴牙猪/母猪牙狗/母狗儿猫/女猫公鸡/草鸡公鸭/母鸭泗水儿马/骒马牤牛/氏牛公羊/母羊叫驴/草驴牙瓜/老美儿牙狗/母狗儿猫/女儿猫公鸡/草鸡公鸭/母鸭邹城儿马/骒马牤牛,犍子/氏牛羯子/母羊叫驴/母驴牙猪/母猪牙狗/母狗儿猫/母猫公鸡/草鸡公鸭/母鸭微山儿马/骒马牤牛,犍子/氏牛臊虎子,羯子/母羊叫驴/草驴牙猪(渔)/母猪牙狗/母狗儿猫、男猫(渔)/女猫公鸡/草鸡鸣鸭/草鸭鱼台公马/骒马牤牛,老犍/牸牛羯虎/水羊叫驴/草驴牙猪/母猪牙狗/母狗儿猫/女猫公鸡/草鸡鸣鸭/草鸭金乡儿马/骒马牤牛/氏牛羯虎,/水羊叫驴/草驴牙猪/母猪牙狗/母狗儿猫/女儿猫公鸡/草鸡鸣鸭/草鸭嘉祥儿马/骒马牤牛/氏牛羯虎,/水羊叫驴/草驴牙猪/母猪牙狗/母狗儿猫/女儿猫公鸡/草鸡鸣鸭/草鸭汶上儿马/骒马牤牛/氏牛羯子/母子叫驴/草驴牙猪/母猪牙狗/母狗儿猫/女猫公鸡/草鸡公鸭/草鸭梁山儿马/骒马牤牛/氏牛臊虎/母羊叫驴/草驴牙猪/母猪牙狗/母狗儿猫/女猫公鸡/草鸡公鸭/母鸭普通话中表示雌雄的词素,如,“草”: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①“儿”:雄性的;“叫”:雄性的;“牡”:雄性的;“牝”:雌性的;“骒”:雌性的。
济宁方言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济宁方言这一独特的语言文化。
济宁方言,
作为山东方言的一种,是济宁地区特有的方言,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是济宁人民的文化和精神象征。
首先,济宁方言在发音上有其独特之处。
它的音韵丰富多彩,有着独特的韵味。
比如,“爹”在普通话中读作“diē”,而在济宁方言中则读作“dei”,“妈妈”
在普通话中读作“māma”,而在济宁方言中则读作“māmā”。
这些音韵的差异
让济宁方言显得更加生动活泼,更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其次,济宁方言在词汇和表达方式上也有着独特之处。
济宁方言中有许多独特
的词汇,这些词汇既有自己的含义,又承载着济宁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情感表达。
比如,“吃饭”在普通话中是“chīfàn”,而在济宁方言中则是“吃饭”。
这些词汇
的差异反映了济宁人民的生活态度和情感表达方式,也使得济宁方言更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最后,济宁方言在传承和保护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种地方语言文化,济宁方言承载着济宁人民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是济宁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济宁方言的传承和保护,让这一宝贵的语言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总之,济宁方言作为济宁地区特有的方言,具有独特的音韵、词汇和表达方式,承载着济宁人民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一宝贵的语言文化,让济宁方言在现代社会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谢谢大家!。
济宁方言特点浅析
宋胜如
关于济宁方言,比较早的研究是民国时期的《济宁县志》中的《方言篇》,对济宁地区的一些常用词语进行了解释。
其中大部分词语沿用至今,如“清起来、绛、打闪、口头语、月老娘、奏、母量、出气、打扮、半吊子、抬杠、调三和四、兄弟、两乔”等词现在在济宁话中还使用。
济宁方言的词汇非常丰富,其内在特点也很突出。
词语音节构成上的特点。
第一,部分普通话中双音节或多音节的词在济宁话中为单音节词。
如:普通话中的“彩虹”在济宁话中叫“绛”(音降),该词来源于古汉语,在民国《济宁县志》中也有记载:“绛,虹也,冬韵转入江韵也。
”《说文解字》:“绛,大赤也”。
至今,该词仍保留下来,但年轻人已开始使用“彩虹”,“绛”有消失的趋势。
第二,普通话中的单音节词在济宁话中是双音节或多音节的,这种情况虽然不多,但也有一些例子:熊--狗黑子,蛇--长虫,好--不孬。
第三,普通话中的双音节词在济宁话中为多音节词,在我们的调查中,这种情况是最多的,如:磁铁--吸铁石,上午--头晌午,清晨--清起来,树枝-树枝子,睫毛--眼子毛,故意--耽稳地,忙--不得闲。
构词方式上的特点。
派生构词。
济宁方言的词缀非常丰富。
表现在数量上,济宁话除了“老、子、儿、头、巴”等词缀,还有普通话所没有的“拉、二、登、么、乎、棱”等词缀。
表现在适用范围上,济宁话中词缀的适用范围较广,如“老”,普通话中,“老”缀构成动物名词时只有“老虎、老鹰”等少数几个;而在济宁话中“老”缀构成动物名词还有“老鸹、老鳖、老疥”等。
表现在功能上,普通话中“子”缀一般只用于构词,而济宁话中“子”缀还常常用来构形,如“树枝子、面条子”等。
重叠构词。
济宁话中的重叠词也很丰富,既有普通话中有的,又有普通话中不重叠的,甚至还有普通话中没有对应词的,如:
AA式:亲戚--亲亲,围嘴儿--兜兜,馒头--馍馍,抽屉--抽抽,冰块--冬冬。
AABB式:拼拼瓜瓜(莽撞)、意意思思(犹豫)、芋芋头头(缺心眼)、吱吱歪歪(讨人嫌)、咋咋呼呼(故意说话大声)。
词义方面的特点。
词义包括理性义和色彩义两方面。
济宁话中有些词与普通话理性意义完全不同,有些词则在色彩义方面与普通话有差异。
理性义。
济宁话中有一些词在形式上和普通话一样,但其意义却有很大差别。
如“姑娘”,普通话指年轻女子,在济宁话中则是“姑姑”的意思,年轻女子则用“大闺女”表示。
“林”普通话是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树林、竹林,而在济宁话中则指“坟地”,“老林”指自家的祖坟。
有的词则是词义范围大于普通话中的词,如“鼻子”,在济宁话中除了表示五官之一的“鼻子”,还有“鼻涕”的意思。
此外,还有“着”,在济宁话中,除了有“着火”、“着落”等义项外,还有“传染”的意思:这病着人(意思是这病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染)。
除了理性义上的区别,济宁话和普通话在词语色彩义上也有很大不同。
有些词普通话中没有,济宁话则具有非常强的感情色彩。
贬义的:左撇拉子、王八羔子、瘸巴子、憨巴子、结巴子、哑巴子、拖巴子、败坏头(败家子)、绝户头(无子女的人,骂人的话)、甲鱼头(吝啬的人)、拐孤头(爱拨弄是非的人)、死拧紧头(非常固执的人)。
褒义的:恶(厉害)、廉力(表示做事干净、利索)、勤力(勤快)。
有些济宁话中的词语则有很强的形象色彩:长虫(蛇)、小小虫(小麻雀)、狗黑子(熊)、夜猫子(猫头鹰)、青皮(鸭蛋)
济宁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还有很多,以上我们只是简单列举了一些,要想真正了解济宁方言词汇的全貌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选自《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1期,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