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通基本知识

数通基本知识

数通基本知识
数通基本知识

数据通信基本知识

所有计算机之间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的通信都涉及由传输介质传输某种形式的数据编码信号。传输介质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设备间起互连和通信作用,为数据信号提供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另一个节点的物理通路。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中采用的传输介质可分为有线和无线传输介质两大类。

一、有线传输介质(Wired Transmission Media)

有线传输介质在数据传输中只作为传输介质,而非信号载体。计算机网络中流行使用的有线传输介质(Wired Transmission Media)为:铜线和玻璃纤维。

1. 铜线

铜线(Copper Wire)由于具有较低的电阻率、价廉和容易安装等优点因而成为最早用于计算机网络中的传输介质,它以介质中传输的电流作为数据信号的载体。为了尽可能减小铜线所传输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涉(Interference),我们使用两种基本的铜线类型:双绞线和同轴电缆。

(1)双绞线

双绞线(Twisted Pair)是把两条互相绝缘的铜导线纽绞起来组

成一条通信线路,它既可减小流过电流所辐射的能量,也可防止来自其他通信线路上信号的干涉。双绞线分屏蔽和无屏蔽两种,双绞线的线路损耗较大,传输速率低,但价格便宜,容易安装,常用于对通信速率要求不高的网络连接中。

(2)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由一对同轴导线组成。同轴电缆频带宽,损耗小,具有比双绞线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更好的传输性能。按特性阻抗值不同,同轴电缆可分为基带(用于传输单路信号)和宽带(用于同时传输多路信号)两种。同轴电缆是目前LAN局域网与有线电视网中普遍采用的比较理想的传输介质。

2.玻璃纤维

目前,在计算机网络中十分流行使用易弯曲的石英玻璃纤维来作为传输介质,它以介质中传输的光波(光脉冲信号)作为信息载体,因此我们又将之称为光导纤维,简称光纤(Optical Fiber)或光缆(Optical Cable)。

光缆由能传导光波的石英玻璃纤维(纤芯),外加包层(硅橡胶)和保护层构成。在光缆一头的发射器使用LED光发射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或激光(Laser)来发射光脉冲,在光缆另一头的接收

器使用光敏半导体管探测光脉冲。

二、通信信道与信道容量(Communication Channel & Channel Capacity)

通信信道(Communication Channel)是数据传输的通路,在计算机网络中信道分为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物理信道指用于传输数据信号的物理通路,它由传输介质与有关通信设备组成;逻辑信道指在物理信道的基础上,发送与接收数据信号的双方通过中间结点所实现的逻辑联系,由此为传输数据信号形成的逻辑通路。逻辑信道可以是有连接的,也可以是无连接的。物理信道还可根据传输介质的不同而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也可按传输数据类型的不同分为数字信道和模拟信道。

信道容量(Channel Capacity)指信道传输信息的最大能力:对于数字信道一般用单位时间可以传输的最大二进制位(比特bit)数来表示,对于模拟信道则由信道的带宽表示。信道容量的大小还受信道质量和可使用时间的影响,当信道质量较差时,实际传输速率将降低。

三、模拟数据通信和数字数据通信 (Analog Data Communication & Digital Data Communication)

1.模拟数据与数字数据

我们一般将数据分为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两大类。

模拟数据(Analog Data)是由传感器采集得到的连续变化的值,例如温度、压力,以及目前在电话、无线电和电视广播中的声音和图像。

数字数据(Digital Data)则是模拟数据经量化后得到的离散的值,例如在计算机中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字符、图形、音频与视频数据。

2.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1)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不同的数据必须转换为相应的信号才能进行传输:模拟数据一般采用模拟信号(Analog Signal),例如用一系列连续变化的电磁波(如无线电与电视广播中的电磁波),或电压信号(如电话传输中的音频电压信号)来表示;数字数据则采用数字信号(Digital Signal),例如用一系列断续变化的电压脉冲(如我们可用恒定的正电压表示二进制数1,用恒定的负电压表示二进制数0),或光脉冲来表示。当模拟信号采用连续变化的电磁波来表示时,电磁波本身既是信号载体,同时作为传输介质;而当模拟信号采用连续变化的信号电压来表示时,它一般通过传统的模拟信号传输线路(例如电话网、有线电视网)来传输。当数字信号采用断续变化的电压或光脉冲来表示时,一般则需

要用双绞线、电缆或光纤介质将通信双方连接起来,才能将信号从一个节点传到另一个节点。

(2)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之间可以相互转换:模拟信号一般通过PCM 脉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方法量化为数字信号,即让模拟信号的不同幅度分别对应不同的二进制值,例如采用8位编码可将模拟信号量化为2^8=256个量级,实用中常采取24位或30位编码;数字信号一般通过对载波进行移相(Phase Shift)的方法转换为模拟信号。计算机、计算机局域网与城域网中均使用二进制数字信号,目前在计算机广域网中实际传送的则既有二进制数字信号,也有由数字信号转换而得的模拟信号。但是更具应用发展前景的是数字信号。

3.模拟数据通信与数字数据通信

(1)模拟数据通信

路来传输模拟数据或数字数据对应的模拟信号。例如目前我们广泛使用公用电话线路来传输语音或计算机数字数据对应的模拟信号,我们也可以使用公共有线电视网来传输视频和计算机数字数据对应的模拟信号;而微波与卫星通信传输的也可以是模拟数据或数字数据对应的模拟信号。

为了用模拟数据通信的方法实现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的远距离传输,我们一般不直接传输模拟信号(包括由数字信号转换而来的模拟信号),而是在发送方使用某一频率的电磁波作为载波(Carrier),然后用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对其进行调制(Modulation),调制后的载波信号(为模拟信号)占有以该载波频率为中心的一段频谱,并能在适于该载波频率的介质上传输;而在接收方则通过解调制(Demodulation)还原叠加于载波上的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我们将可同时完成调制和解调的装置称为调制解调器(MODEM)。

(2)数字数据通信

数字数据通信(Digital Data Communication)指直接利用数字传输技术在数字设备之间传输数字数据,或模拟数据对应的数字信号。由于计算机使用二进制数字信号,因而计算机与其外部设备之间,以及计算机局域网、城域网大多直接采用数字数据通信。此外,目前北美采用的24路PCM脉码调制(速率为1.544Mpbs),以及欧洲和我国采用的30路PCM脉码调制(速率为2.048Mbps)电话系统均是数字数据通信系统。

由于数字数据通信传送的是离散数字信号,即逐位传送二进制数字代码,因此要求系统应能确知传输线上正在传送的数位是0还是1。

(3)数字数据通信的优点

与模拟数据通信相比较,数字数据通信具有下列优点:

a. 来自声音、视频和其他数据源的各类数据均可统一为数字信号的形式,并通过数字通信系统传输

b. 以数据帧为单位传输数据,并通过检错编码和重发数据帧来发现与纠正通信错误,从而有效保证通信的可靠性

c. 在长距离数字通信中可通过中继器放大和整形来保证数字信号的完整及不累积噪音

d.使用加密技术可有效增强通信的安全性

e. 数字技术比模拟技术发展更快,数字设备很容易通过集成电路来实现,并与计算机相结合,而由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设备的体积与成本的下降速度大大超过模拟设备,性能/价格比高

f. 多路光纤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数字通信的效率。

需要指出,鉴于传统公用电话网已在世界范围普及,目前家庭个人计算机用户大都通过电话线路与计算机网络相连;此外,随着卫星通信的发展,高容量、高宽带的多路复用传输也大大提高了模拟通信的传输效率。但是,如果在两台计算机的通信线路之间,只有部分电路采用数字通信,则数字通信的优点并不能充分地得到发挥。因此,为了提高通信效率,有条件的用户应安装数字数据通信专线,或直接接入局

域网。

四、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

在数字通信中,我们一般使用比特率和误码率来分别描述数据信号传输速率的大小和传输质量的好坏等;在模拟通信中,我们常使用带宽和波特率来描述通信信道传输能力和数据信号对载波的调制速率。

1.带宽

在模拟信道中,我们常用带宽表示信道传输信息的能力,带宽即传输信号的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差。理论分析表明,模拟信道的带宽或信噪比越大,信道的极限传输速率也越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努力提高通信信道带宽的原因。

2.比特率

在数字信道中,比特率是数字信号的传输速率,它用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二进制代码的有效位(bit)数来表示,其单位为每秒比特数bit/s(bps)、每秒千比特数(Kbps)或每秒兆比特数(Mbps)来表示(此处K和M分别为1000和1000000,而不是涉及计算机存储器容量时的1024和1048576)。

3.波特率

波特率指数据信号对载波的调制速率,它用单位时间内载波调制状态改变次数来表示,其单位为波特(Baud)。波特率与比特率的关系为:比特率=波特率X单个调制状态对应的二进制位数。

显然,两相调制(单个调制状态对应1个二进制位)的比特率等于波特率;四相调制(单个调制状态对应2个二进制位)的比特率为波特率的两倍;八相调制(单个调制状态对应3个二进制位)的比特率为波特率的三倍;依次类推。

4.误码率

误码率指在数据传输中的错误率。在计算机网络中一般要求数字信号误码率低于10^(-6)。

五、数据传输方式(Data Transmission Mode)

1.基带信号与基带传输

基带信号(Baseband Signal)直接用两种不同的电压来表示数字

信号1和0,因此我们将对应矩形电脉冲信号的固有频率称为“基带”,相应的信号称为基带信号。

基带传输(Baseband Transmission)指通过有线信道直接传输基带信号,一般用于传输距离较近的数字通信系统,如基带局域网系统。

2.宽带信号

宽带信号(Wideband Signal)用多组基带信号1和0分别调制不同频率的载波,并由这些分别占用不同频段的调制载波组成。

3.多路复用

为了充分利用通信干线的通信能力,人们广泛使用多路复用(Multiplex)技术,即让多路通信信道同时共用一条线路。多路复用可分为频分多路复用和时分多路复用。

·频分多路复用

当我们采用宽带信号时,由于同一线路上不同频率的各路信道互不干扰地同时传输各自的信号,我们称之为频分多路复用(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频分多路复用常用于宽带网络中。

·时分多路复用

当我们采用基带信号时,如让各路通信按时间顺序瞬时地分别占有线路的整个频带,并周期性地重复此过程,该线路就按时间分隔成了多个逻辑信道,我们称之为时分多路复用(Time Multiplexing)。其中,同步分时多路通信可以确定每个信道何时使用线路;反之则称为异步分时多路通信。时分多路复用常用于基带网络中。

4、并行与串行方式(Parallel & Serial Mode)

根据一次传输数位的多少可将基带传输分为并行(Parallel)方式和串行(Serial)方式,前者是通过一组传输线多位同时传输数字数据,后者是通过一对传输线逐位传输数字代码。通常,计算机内部以及计算机与并行打印机之间采用并行方式,而传输距离较远的数字通信系统多采用串行方式。

5、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方式(Simplex, Half Duplex & Full Duplex)

根据通信双方的分工和信号传输方向可将通信分为三种方式:单工、半双工与全双工。在计算机网络中主要采用双工方式,其中:局域网采用半双工方式,城域网和广域网采用全双年方式。

a.单工(Simplex)方式:

通信双方设备中发送器与接收器分工明确,只能在由发送器向接收器的单一固定方向上传送数据。

b.半双工(Half Duplex)方式:

通信双方设备既是发送器,也是接收器,两台设备可以相互传送数据,但某一时刻则只能向一个方向传送数据。

c.全双工(Full Duplex)方式:

通信双方设备既是发送器,也是接收器,两台设备可以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送数据。

六、异步传输与同步传输(Asynchronous & 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1.同步问题的重要性

在数字通信中,同步(Synchronous)是十分重要的。当发送器通过传输介质向接收器传输数据信息时,如每次发出一个字符(或一个数据帧)的数据信号,接收器必须识别出该字符(或该帧)数据信号的开始位和结束位,以便在适当的时刻正确地读取该字符(或该帧)数据信号的每一位信息,这就是接收器与发送器之间的基本同步问题。当以数据帧传输数据信号时,为了保证传输信号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除了要求接收器应能识别每个字符(或数据帧)对应信号的起止,以保证在正确的时刻开始和结束读取信号,也即保持传输信号的完整性外;还要求使其时钟与发送器保持相同的频率,以保证单位时间读取的信号单元数相同,也即保证传输信号的准确性。

因此当以数据帧传输数据信号时,要求发送器应对所发送的信号采取以下两个措施:①在每帧数据对应信号的前面和后面分别添加有

别于数据信号的开始信号和停止信号;②在每帧数据信号的前面添加时钟同步信号,以控制接收器的时钟同步。

2.异步传输与同步传输

异步传输与同步传输均存在上述基本同步问题:一般采用字符同步或帧同步信号来识别传输字符信号或数据帧信号的开始和结束。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发送器或接收器之一是否向对方发送时钟同步信号。

异步传输(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以字符为单位传输数据,采用位形式的字符同步信号,发送器和接收器具有相互独立的时钟(频率相差不能太多),并且两者中任一方都不向对方提供时钟同步信号。异步传输的发送器与接收器双方在数据可以传送之前不需要协调:发送器可以在任何时刻发送数据,而接收器必须随时都处于准备接收数据的状态。计算机主机与输入、输出设备之间一般采用异步传输方式,如键盘、典型的RS-232串口(用于计算机与调制解调器或ASCII码终端设备之间):发送方可以在任何时刻发送一个字符(由一个开始位引导,然后连续发完该字符的各位,后跟一个位长以上的哑位)。

同步传输(Synchronous Transmission)以数据帧为单位传输数据,可采用字符形式或位组合形式的帧同步信号(后者的传输效率和

可靠性高),由发送器或接收器提供专用于同步的时钟信号。在短距离的高速传输中,该时钟信号可由专门的时钟线路传输;计算机网络采用同步传输方式时,常将时钟同步信号植入数据信号帧中,以实现接收器与发送器的时钟同步。

七、数据交换技术(Data Switching Technology)

在数据通信线路中,最简单的形式是在由某种传输介质直接连接的两台设备之间进行通信。但在长距离通信中,从源站发出的数据一般还需要经过网络中一个或多个用作交换设备的中间结点,由相应结点的交换设备把数据从一个结点传送到另一个结点,直至到达目的站。通常我们将交换网络中所有通信的发送方与接收方的主机均简称为站,而将通信交换设备简称为结点。这些结点以不规则的网状结构用传输线路互相连接起来,而每个站点都连接到某个结点上。

1、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

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是在两个站点之间通过通信子网的结点建立一条专用的通信线路,这些结点通常是一台采用机电与电子技术的交换设备(例如程控交换机)。也就是说,在两个通信站点之间需要建立实际的物理连接,其典型实例是两台电话之间通过公共电

话网络的互连实现通话。

电路交换实现数据通信需经过下列三个步骤:首先是建立连接,即建立端到端(站点到站点)的线路连接;其次是数据传送,所传输数据可以是数字数据(如远程终端到计算机),也可以是模拟数据(如声音);最后是拆除连接,通常在数据传送完毕后由两个站点之一终止连接。

2、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

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的基本思想包括:数据分组、路由选择与存储转发。它类似于报文交换,但它限制每次所传输数据单位的长度(典型的最大长度为数千位),对于超过规定长度的数据必须分成若干个等长的小单位,称为分组(Packets)。从通信站点的角度来看,每次只能发送其中一个分组。

各站点将要传送的大块数据信号分成若干等长而较小的数据分组,然后顺序发送;通信子网中的各个结点按照一定的算法建立路由表(各目标站点各自对应的下一个应发往的结点),同时负责将收到的分组存储于缓存区中(而不使用速度较慢的外存储器),再根据路由表确定各分组下一步应发向哪个结点,在线路空闲时再转发;依次类推,直到各分组传到目标站点。由于分组交换在各个通信路段上传送的分组不大,故只需很短的传输时间(通常仅为ms数量级),传输延迟小,

故非常适合远程终端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通信,也有利于多对时分复用通信线路;此外由于采取了错误检测措施,故可保证非常高的可靠性;而在线路误码率一定的情况下,小的分组还可减少重新传输出错分组的开销;与电路交换相比,分组交换带给用户的优点则是费用低。分组交换的灵活性高,可以根据需要实现面向连接或无连接的通信,并能充分利用通信线路,因此现有的公共数据交换网都采用分组交换技术。LAN局域网也采用分组交换技术,但在局域网中,从源站到目的站只有一条单一的通信线路,因此,不需要公用数据网中的路由选择和交换功能。

3、高速分组交换技术(High Speed Packet Switching Technology)

由于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通信线路带宽的需求越来越高,现有的交换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应用的要求,如交互式的会话对实时性要求很高,延迟要很小;高清晰度电视图像及多媒体实时数据的传送都要求高速宽带的通信网。

a.帧中继

帧中继(Frame Relay)是目前开始流行的一种高速分组技术。典型的帧中继通信系统以帧中继交换机作为结点组成高速帧中继网,再将各个计算机网络通过路由器与帧中继网络中的某一结点相连;与一

般分组交换在每个结点均要对组成分组的各个数据帧进行检错等处理不同的是:帧中继交换结点在接收到一个帧时就转发该帧,并大大减少(并不完全取消)接收该帧过程中的检错步骤,从而将结点对帧的处理时间缩短一个数量级,因此称为高速分组交换。

帧中继的帧长是可变的,可按需要分配带宽,帧中继网络的传输速率可达64Kbps~45Mbps,适用于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b. ATM异步传输模式

最有发展前途的高速分组交换技术是ATM异步传输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它是建立在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基础上的一种新的交换技术,并由基于光纤网络的B-ISDN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所采用:用户主机所在网络通过ATM交换结点再与光纤数字网络相连。

ATM异步传输模式的主要特点如下:

1). 模式中的分组称为信元(Cell),其长度是固定的,由5个字节首部和48个字节的信息字组成,因此在各结点可采用硬件对信元进行处理,而缩短信元处理时间

2). 交换设备可按网络最大速度设置,而不同类型的服务可复用在一起,各通信信道对应信元根据业务量的大小按先到先服务的原则

占用各分时段,速率高的信源占用较多时段,因而可支持各种业务的不同速率

3).保留电路交换以满足传输从语音到高清晰度电视图像等各种实时性很强的业务需要

利用光纤通信误码率低的优点将差错控制由数据链路层改到高层,而提高信元在网络中的传输速率。

数字数据应用简介

一、概述

计算机通信技术层出不穷,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金融、证券、海关、外贸等集团用户和租用数据专线的部门、单位大幅度增加,数据库及其检索业务也迅速发展,现代社会对电信业务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数字数据网DDN(Digital Data Network)就是适合这些业务发展的一种传输网络。它是将数万、数十万条以光缆为主体的数字电路,通过数字电路管理设备,构成一个传输速率高、质量好,网络时延小,全透明、高流量的数据传输基础网络。

什么是DDN?它是利用数字信道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传输网。它的主要作用是向用户提供永久性和半永久性连接的数字数据传输信

道,既可用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也可用于传送数字化传真,数字话音,数字图像信号或其它数字化信号。永久性连接的数字数据传输信道是指用户间建立固定连接,传输速率不变的独占带宽电路。半永久性连接的数字数据传输信道对用户来说是非交换性的。但用户可提出申请,由网络管理人员对其提出的传输速率、传输数据的目的地和传输路由进行修改。油田通信向广大用户提供了灵活方便的数字电路出租业务,供各行业构成自己的专用网。

二、DDN网络介绍

DDN网络结构示意图

DDN网络的结构

DDN: 网是由数字传输电路和相应的数字交叉复用设备组成。其

中,数字传输主要以光缆传输电路为主,数字交叉连接复用设备对数字电路进行半固定交叉连接和子速率的复用。

DTE:数据终端设备--接入DDN网的用户端设备可以是局域网,通路由器连至对端,也可以是一般的异步终端或图像设备,以及传真机、电传机、电话机等。DTE和DTE之间是全透明传输。DSU:数据业务单元--可以是调制解调器或基带传输设备,以及时分复用、语音/数字复用等设备。DTE和DSU主要功能是业务的接入和接出。

NMC:网管中心--可以方便地进行网络结构和业务的配置,实时地监视网络运行情况,进行网络信息、网络节点告警、线路利用情况等收集、统计报告。

excel期末知识点总结

1.文件的建立与打开: office图表新建新工作簿确定 打开 2.文件的保存与加密保存: office图表保存 xls 准备加密文档输入密码确定再次输入并确定 3.强制换行:alt+enter 4.删除与清除:删除整个单元格,清除格式、内容、批注 5.填充序列: 等差等比: 在单元格中输入起始值开始填充序列选择等差等比、行列输入步长值、终止值 文字序列: 在单元格输入文字序列 office按钮 excel选项常用编辑自定义序列选中刚才输入的文字序列导入确定6.复制移动: 移动覆盖左键拖拽 复制移动覆盖 ctrl+左键拖拽 移动插入 shift+左键拖拽 复制移动插入 ctrl+shift+左键拖拽 7.插入行列:选中要插入数量的行或列右键插入 8.为行、列、单元格命名: 先选中要命名的区域在左上角的名称框内输入名字 直观,快速选定 如何删除名称:公式名称管理器选中删除 9.批注:单击单元格审阅新建批注 10.科学计数法: >=12位用科计表示 123456789012=1.234567E+11 1.A3=R3C1 R为行C为列 C1 C2 C3 R1 R2 R3A3 2.数组运算Ctrl+Shift+Enter 3.将某一函数,作为另一函数的参数调用。最多可以嵌套七层 COUNT(参数1,参数2,…)功能:求一系列数据中数值型数据的个数。 COUNTA(参数1,参数2,…)功能:求“非空”单元格的个数。 COUNTBLANK(参数1,参数2,…)功能:求“空”单元格的个数。 COUNTIF功能:求符合条件的单元格数 4.四舍五入函数ROUND(number, num_digits) =ROUND(1234.567,2)=1234.57 =ROUND(1234.567,1)=1234.6 =ROUND(1234.567,0)=1235 =ROUND(1234.567,-1)=1230 =ROUND(1234.567,-2)=1200 负的往左,正的往右

excel总结知识点

Excel知识点 【工作表、工作簿的基本操作】 1.Excel文件是一个工作簿(Book1.xls),一个工作簿默认包括3张工作表,一个工作表包括65536(行)*256(列)个单元格,多个连续的单元格组成了单元格区域。 2.工作表的删除、插入、删除、重命名、复制、移动。 3.工作表单元格区域的选取配合Shift键和Ctrl键。 4.输入数据时,文本型数据默认左对齐,数值型数据默认右对齐(数值型数据变为文本型数据加英文状态下单引号“’”,分数输入前加“0 ”),日期型数据用分隔线(—/)分开。 5.数据、文本、公式、函数均可以自动填充、移动、复制。 6.工作表的格式化:(1)格式| 单元格(2)选中| 右键| 设置单元格格式。7.表格的制作:格式| 单元格| 边框。 8.数据区域的条件格式:格式| 条件格式。 9.行、列的插入、删除、高度、宽度的调整(出现###表示列宽过小,应适当加宽列宽)。 ※【公式和函数的应用】 1.公式的使用:+ —* / 。 2.函数的使用:Sum average max min if and or count countif。 3.用公式或函数计算前需先输入“=”,要熟练掌握if函数与其他函数的嵌套。 4.条件格式的应用(“格式”菜单/“条件格式”,并掌握删除条件的方法)。【图表应用】 1.用图表来表示数据以及对图表的编辑和格式化,需注意以下问题: (1)插入图表之前需根据要求正确选好数据源(能连续选择尽可能连续选择)。(2)掌握对图表各部分进行格式化设置(双击要修改部分,数值轴刻度的修改)(3)掌握如何修改图表中的错误项的方法。(图表区内单击右键) 【数据分析】 数据排序 1.简单排序

Excel知识点大全

必修:excel上机考试知识点 一、数据的计算 1、函数法(共四个函数) :单击填和的单元格——插入——函数——SUM——修改参数范围:单击填平均值的单元格——插入——函数——AVERAGE——修改参数范围 :单击填和的单元格——插入——函数——MAX——修改参数范围:单击填和的单元格——插入——函数——MIN——修改参数范围2、:单击填结果的单元格——输入公式例如:输入“=(B2-C2)*(E2-D2)” 二、:选择参与排序的所有数据——数据——排序——选择主要关 键字(例如按总分排序,关键字则选总分)——选择升序或降 序 三、:单击自动填充柄拖拽鼠标(即在选中的单元格右下角单击鼠 标拖拽) 四、:行标或列标上单击右键 五、右键点击——设置单元格格式(小数点精确几位,文本,百分比,字体对齐方式靠下,填充颜色合并居中,内边框和外边框等) 六、:选中数据区域——插入——图表(标题、分类标志、 行列选择、显示值、显示图例)上机主要考的图表有簇 状柱形图、三维饼图、折线图三种。

七、,填充颜色:插入——图片——自选图形——星星—— 在指定位置拖拽 八、:格式——条件格式 九、:在窗口左下脚双击Sheet1改为学生成绩。 十、选中数据区域——数据——筛选——自动筛选 十一、:视图——显示比例 第三章信息加工与表达 第四节数据信息的加工——计算和排序 一、数据的计算 (一)函数法 1、SUM( ) 定位置:单击要填写计算总和的单元格。 找函数:选择“插入”菜单中“函数”选项,在“插入函数”属性框中选择求和函数SUM,点击“确定”,如下图所示。或者直接单击工具栏中的求和函数按钮。 选范围:在“函数参数”属性框中观察求和数值的范围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则手工修改下图中圈起的位置,将其改为正确的范围,或用鼠标直接在正确的数据区域上拖拽。最后执行“确定”按钮 2、AVERAGE( ) 定位置:单击要填写计算平均数的单元格。 找函数:选择“插入”菜单中“函数”选项,在“插入函数”属性框中选择求平均函数AVERAGE,点击“确定”,如下图所示。 选范围:在“函数参数”属性框(如下图所示)中观察求平均数值的范围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则手工修改下图中圈起的位置,将其改为正确的范围,或用鼠标直接在正确的数据区域上拖拽。最后执行“确定”按钮。 3、MAX( ) 定位置:单击要填写计算最大值的单元格。 找函数:选择“插入”菜单中“函数”选项,在“插入函数”属性框中选择

高中信息技术 Excel知识点整理

【Excel 知识点和操作过程】 【Excel 的基本概念】 一个Excel 工作簿由多个工作表(默认由三个工作表Sheet1、Sheet2、Sheet3)组成,工作表又由单元格组成。Excel 工作簿97-2003版本的保存格式为.xls ,2007以后的版本保存格式为.xlsx 。 工作表的操作:在某个工作表标签上单击鼠标右键,即可进行插入、删除、重命名、移动或复制工作表、修改工作表标签颜色等操作。 【单元格的基本操作】 单元格G5表示该单元格位于G 列第5行;单元格区域G2:I4表示G 列至I 列和第2行到第4行所围成的单元格区域;单元格区域“G2:G4,I2:I4”表示“G2:G4”和“I2:I4”两个单元格区域。 :选中一个单元格:单击该单元格。选中单元格区域:单 击该区域中的第一个单元格,然后拖至最后一个单元格。选中不相邻的区 域:选择一个单元格区域,按住Ctrl 的同时选择其他单元格区域。选中行 (列):单击行(列)标题可以选中一行(列) ,在行(列)标题间拖动鼠 ,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可以选择插入单元格、行、列。如果插入的是单元格,可以选择当前单元格右移或下移。删除操作同理。插入或删除行(列)也可以在行(列)标题上用鼠标右键进行操作。 ,输入数字即可。列宽操作同理。如果某个单元格的列宽不够,可能变会占用显示在其它单元格或显示为“#####”类型。 图标,即可合并单元格区域为一个单元格,内容为水平居中。如果单元格区域中每个单元格都有内容,只保留最左上角的单元格的内容。跨跃合并可以合并每一行的内容。再次单击合并图标,就可以取消合并。 格,拖动填充柄(右下角的小黑点)涵盖要填充的整个范围。自动填充可以进行复制单元格、序列方式填充等操作,还可以自动填充计算公式(公式中的单元格会根据拖动位移量进行相应变化)。 选中单元格进行复制,到目标单元格鼠标右键, 可以选择只粘帖为数值、公式、格式等。 功能区选项卡 功能区 当前单元格编辑栏 工作表标签 行标题 列标题 全选

Excel中所学知识点的总结

Excel中所学知识点的总结 Excel知识点一:工作表、工作簿的基本操作 1.Excel文件是一个工作簿(Book1.xls),一个工作簿默认包括3张工作表,一个工作表包括65536(行)*256(列)个单元格,多个连续的单元格组成了单元格区域。 2.工作表的删除、插入、删除、重命名、复制、移动。 3.工作表单元格区域的选取配合Shift键和Ctrl键。 4.输入数据时,文本型数据默认左对齐,数值型数据默认右对齐(数值型数据变为文本型数据加英文状态下单引号“’”,分数输入前加“0”),日期型数据用分隔线(—/)分开。 6.工作表的格式化:(1)格式|单元格(2)选中|右键|设置单元格格式。 7.表格的制作:格式|单元格|边框。 8.数据区域的条件格式:格式|条件格式。 9.行、列的插入、删除、高度、宽度的调整(出现 表示列宽过小,应适当加宽列宽)。 Excel知识点二:公式和函数的应用(难点) 1.公式的使用:+—*/()。 2.函数的使用:Sumaveragemaxminifandorcountcountif。 3.用公式或函数计算前需先输入“=”,要熟练掌握if函数与其他函数的嵌套。 4.条件格式的应用(“格式”菜单/“条件格式”,并掌握删除条件的方法)。

Excel知识点三:图表应用 用图表来表示数据以及对图表的编辑和格式化,需注意以下问题: 1.插入图表之前需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数据源。 2.掌握对图表各部分进行格式化设置(双击要修改部分,数值轴 刻度的修改) 3.掌握如何修改图表中的错误项的方法。(图表区内单击右键) Excel知识点四:数据分析(难点) (一)数据排序 1.简单排序 适用于排序关键字唯一的情况。 ※提示:只需选中关键字所在列的任意单元格进行排序,不要选中整列进行排序。 2.复杂排序 排序关键字不唯一时可使用该种排序方法。 3.取消排序 (二)数据筛选 1.自动筛选 (1)筛选前需将光标定位到数据表中的单元格上。 (2)筛选后,筛选关键字的下拉箭头为蓝色。 (3)取消筛选:选择“数据”|“筛选”|“自动筛选”命令(使其前面“√” 号消失)。 2.高级筛选

数通知识基础

数通知识基础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1.多层交换可以依据如下信息进行交换(B) A. 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 B. 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 C. 地址源端口和目的端口 D. IP包协议字段 把以太网链路层分成两个子层 , 分别是() A. 物理子层 B. MAC子层 C. LLC子层 D. IP子层 3.以下几种以太网标准中支持速率自协商的有( C) A. 10BASE-T B. 100BASE-TX C. 1000BASE-LX D. 1000BASE-SX 4.以下关于端口汇聚的说法正确的是(A )

A.可以应用在交换机和交换机的连接 B.可以应用在交换机和路由器的连接 C.不能应用在高速服务器之间的连接 D.不能应用在交换机和高速服务器之间的连接 5.如果需要设置Quidway S3526以太网端口10的工作速率仅为100Mbit/s,使用以下哪条命令(B) A. speed 10 B. speed 100 C. speed auto D. speed full 协议中规定的VLAN报文比普通的以太网报文增加了以下哪几部分( BD ) A. TPID (Tag Protocol Indentifier) B. Priority C. Canonical Format Indicator( CFI ) D. VLAN Identifier( VLAN ID ) 本身仅仅是一个协议规范,不作为一个实体在交换机中存在。遵循GARP协议的应用实体称为GARP应用()

Office知识点的总结

、PPT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 Word文档知识点 第一章 Word文档的编辑与排版功能 一、Word2016操作界面: 由“文件”按钮、快速访问工具栏、标题栏、功能区(选项卡和命令组)、标尺、共享、页面区域、滚动条、状态栏等组成。 Word2016的默认后缀名是:.docx 二、word的基本操作: 1.文件的基本操作 1)不同输入法之间的切换:Ctrl+Shift键; 2)CapsLook=大、小写字母切换 3)NumLook=控制数字小键盘打开与关闭 2.输入日期和时间; 1)插入当前日期:Alt+Shift+D;2019/6/2 Sunday 2)插入当前时间:Alt+Shift+T;7时45分 3.选定文本的作用:选定文本后,才能编辑和修改文本。 4.输入文档时,直接按“Enter”键可对文档内容进行换段;按“Shift+Enter”组合 键可对内容进行换行,并出现一个手动换行符“↓”。 5.选定文本的方法; 1)选择整个文档:在文档左侧页边距外侧的空白页面上,连续点击鼠标左键三次。 2)选择整个段落:在段落的左侧页边距外侧的空白页面上,连续点击鼠标左键两次。 3)选择一行:在一行的左侧页边距外侧的空白页面上,单击鼠标左键。 4)可以使光标插入点快速移到第一页页头的组合键是Ctrl+home。 5)选择文档中竖块文本的方法,可以按住Alt键选择。 6)小区域选择:按住鼠标左键,从开始位置拖动到结束位置,松开鼠标左键。 三、文本和段落的基本格式 设置文字格式的操作有设置字体、字号、字形、下划线、边框、底纹、颜色等; 设置段落格式的操作有设置对齐、缩进、行间距、段间距以及边框和底纹等; 设置页面格式的操作有设置纸张、页边距、页眉和页脚、页边框等。 1、字体的安装: 1)选中字体文件,鼠标右键“安装”; 2)开始/控制面板/字体 2、段落文本的对齐方式包括:左对齐Ctrl+L、居中Ctrl+E、右对齐Ctrl+R、两端对齐Ctrl+J、分散对齐Ctrl+Shift+J(调整字符宽度) 3、按组合键【Ctrl+D】打开“字体”对话框,设置文本格式。 4、在文档中插入的分页符,为什么有的时候看不到?

华为数通基础29-BFD

为了减小设备故障对业务的影响、提高网络的可用性,设备需要能够尽快检测到与相邻设备间的通信故障,以便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从而保证业务继续进行。? ? 技术背景:故障检测需求及主要方法 解决了上述检测机制的不足。 ?通用、标准化、介质无关、协议无关,为上层协议服务。 ?全网统一的检测机制,用于快速检测、监控网络中链路或路由的转发连通状况。?保证邻居之间能够快速检测到通信故障,从而快速建立起备用通道恢复通信。 ?BFD :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双向转发检测本身没有发现机制,靠上层协议通知 ?建立BFD 会话,周期性发送BFD 控制报文进行检测?检测到故障后,再通知上层协议 ?BFD 工作机制: BFD

?

?

? ? BFD状态机的建立和拆除都采用三次握手,以确保两端系统都能知道状态的变化。 ?BFD 状态机制:

? 状态迁移规则:对端状态变化、检测定时器超时?控制报文方式链路两端会话通过控制报文交互监测链路状态。 Echo报文方式链路某一端通过发送Echo报文由另一端转发回来,实现对链路的 双向监测。 ?BFD 会话工作方式: 控制报文单跳检测其UDP目的端口号为 3784 多跳检测其UDP目的端口号为 4784 Echo 报文UDP目的端口号为 3785 ? ? BFD 报文格式:使用组播地址=224.0.0.184 BFD 运行模式:会话建立前模式:

主动模式主动发送BFD控制报文,不管是否收到对端发来的BFD控制报文被动模式不会主动发送BFD控制报文,直到收到对端发送来的BFD 控制报文 PS 至少要有一个运行在主动模式才能成功建立起会话。 ?异步模式周期性地发送BFD控制报文,如果在检测时间内没有收到BFD控制报文 则将会话down。 查询模式一旦BFD 会话建立,不再周期性发送BFD 控制报文,而是通过其他机制 检测连通性,减少大量BFD 会话带来的开销。 ? 会话建立后模式: 检测IP链路?BFD单臂回声功能?与接口状态联动?与静态路由联动?与RIP联动?与OSPF联动?与IS -IS联动?与BGP联动?与MPLS 联动?与IPv6 联动?与Smart Link 联动?与VRRP 联动 ?BFD应用场景:单跳检测检测直连系统进行IP连通性,“单跳”就是IP的一跳。 绑定接口。 多跳检测检测两个系统间的任意路径,可能跨越很多跳,也可能在发生重叠。 ?BFD 检测IP 链路:在IP链路上建立BFD会话,利用BFD检测机制快速检测故障。BFD检测IP链路支持单跳检测和多跳检测:

word和excel知识点总结

Word 知识点 1、批注: 选中需要设置批注的文字,选择“审阅”——〉“批注”组中的“新建批注”,输入容时一定注意标点符号的输入,中文描述中的标点符号应该是中文的标点。 2、字符间距 “开始”——〉“字体”组的拓展按钮,打开“字体”窗体——〉“高级” 3、插入另一个文件中的容 “插入”——〉“文本”组——〉“对象”——〉“对象”——〉“由文件创建”(嵌入式) ——〉“文件中的文字” (1)“到文件”表示插入文件后,该文件会和源文件建立,当源文件容发生改变时,该文件也会随之改变; (2)“显示为图标”表示插入文件后不显示文件容,而显示为图标,双击该图标可打开该文件。 4、查找替换 “开始”——〉“编辑”组——〉“替换”——〉“更多”——〉“特殊字符”

5、添加样式 “开始”——〉“样式”组中的拓展按钮——〉“管理样式”——〉“推荐”——〉选择样式——〉“显示” 6、着重符 “字体”的拓展 7、考试题中出现:把英文设置为“使用中文字体” 例如:将“Abcdef”设置为使用中文字体的操作是:选中该英文后,单击“开始”中“字体”组的,则打开“字体”对话框,如下图1-1: 图1-1 在单击“西文字体”框的下拉按钮,从中选择“(使用中文字体)”即可。

8、标题1、标题2等样式的修改: 在“开始”选项卡的“样式”组,右键点击“标题1”,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图2-1中选择“修改”,打开标题1 的修改窗口如图2-2;点击图2-2左下角的“格式”可以对字体、段落、边框、文字效果等进行设置修改。如图2-3. 图2-1 图2-2 修改窗口

图2-3 9、“彩虹出釉”文字效果的设置 选中需要设置文字效果的文字,在“开始”选项卡的“字体”组,点击拓展按钮,打开如图3-1所示的字体设置窗口。 图3-1 在图3-1中点击“文字效果”,打开图3-2所示的“文字效果”窗口。

Excel知识点总结教学提纲

第一部分知识点小结 一、启动与退出EXCEL 启动:双击桌面的快捷图标; “开始→运行”命令,输入excel 退出:ALT+F4 二、EXCEL窗口组成 1、工作簿:就是EXCEL文件,如建立一个文件就是建立一个工作簿;excel文件扩展名:xlsx 2、名称框:显示单元格名称(列号+行号) 3、FX:插入函数按钮,用于计算 4、编辑栏:用于编辑单元格内容 5、列标签:指A B C……, 6、行标签:指1 2 3……, 共有1048576行,16384列 7、全选按钮:选中所有单元格,行列标签交叉处空白按钮 8、填充柄:选中单元格右下角的黑色方块 9、工作表标签:指SHEET1 SHEET2……,共255张 三、单元格和数据操作 1、单元格选定:单击选择一个单元格,拖拉选中多个单元格;单击行标签选择一行,单击列标签选择一列。 2、输入数据:选中单元格,直接输入,输入完后按回车或单击FX按钮左侧的对号 3、特殊数据输入:如序号型数字001,0371,先输入英文单引号,

再输入数字。身份证号码输入同此。意义是以文本方式存储数字 4、删除数据:选中数据,按del 5、修改数据:在单元格中双击或先选中单元格按F2或者是在编辑栏单击 6、行列插入:单击行列标签先选中行或列,后在所选区域上右击/插入。默认行在上方插入,列在左侧插入。选中的行列数与插入的行列数是一样的。 7、删除行列:方法同上。 8、移动复制单元格:先选中单元格,光标置于左上角移动标记处拖动,配合CTRL则是复制 9、合并单元格:先选中要合并的单元格,开始选项卡“合并与居中” 选中要合并的单元格,按CTRL+1打开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切换到对齐选项卡,设置水平与垂直对齐方式,后选中“合并单元格” 四、文件创建、保存、打开、关闭 同WORD Excel文件加密:同上。 五、工作表操作 1、工作表操作: 1)添加工作表:右击工作表标签→插入→工作表 2)删除工作表:右击标签→删除 3)重命名工作表:双击工作表标签;右击工作表标签/重命名

数通基础测试题2

数通基础测试题 一、单选(2*30) 1、当今世界上最流行的TCP/IP协议族并不是完全按照OSI参考模型来划分的,相对应于OSI的七层网络模型,没有定义()。 A、物理层与链路层 B、链路层与网络层 C、网络层与传输层 D、会话层与表示层 2、在以下的协议、技术中,不采用面向连接的方式进行通信的有:() A、X.25 B、TCP C、IP D、Frame-relay 3、在以太网中,帧的长度有一个下限,这主要是出于()的考虑。 A、载波监听 B、多点访问 C、冲突检测 D、提高网络带宽利用率 4、有一台计算机安装了一块10/100M自适应网络接口卡,当该计算机通过UTP电缆跟下列设备对接时,分别工作在那种双工模式?对接的设备为HUB,LAN交换机。() A、全双工,全双工 B、半双工,全双工 C、全双工,半双工 D、半双工,半双工 5、下面哪个协议用于发现设备的硬件地址?() A、RARP B、ARP C、IP D、ICMP 6、下面协议中那一个是工作在传输层并且是面向无连接的。() A、IP B、ARP C、TCP D、UDP 7、应用程序PING发出的是()报文。 A、TCP请求报文 B、TCP应答报文 C、ICMP请求报文 D、ICMP应答报文 8、在一个C类地址的网段中要划分出32个子网,下面那个子网掩码最适合?()

A、255.255.255.252 B、255.255.255.248 C、255.255.255.240 D、255.255.255.255 9、PPP协议的协商报文中,参数()用来检测链路是否发生自环。 A、MRU B、MTU C、MagicNumber D、ACCM 10、用户使用PPPoE方式上网,当用户下线时,客户端发起结束会话的报文是?() A、PADR B、PADT C、PADM D、PADS 11、()为两次握手验证协议,它通过在网络上以明文的方式传递用户名及口令来对用户进行验证。 A、IPCP B、PAP C、CHAP D、RADIUS 12、以下子网掩码最适合点到点链路的是()。 A、255.255.255.224 B、255.255.255.240 C、255.255.255.248 D、255.255.255.252 13、10BASE-T标准的物理介质是() A、粗同轴电缆 B、细同轴电缆 C、双绞线 D、光纤 14、一个VLAN可以看做是一个() A、冲突域 B、广播域 C、管理域 D、自治域 15、按照IEEE 802.1Q标准,VLAN标识字段在以太网帧的()位置。 A、源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前 B、源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中间 C、源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后 D、不固定 16、以太网交换机支持802.1P协议的时候,最多能够支持()优先级队列。 A、2 B、4 C、8 D、16 17、通过Quidway路由器上INTERNET时,局域网中的PC机不须进行的设置(假设局域网中无DHCP服务器):() A、网关地址 B、PC机的IP地址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路由器及RIP协议 一、路由器基本原理及功能 路由器是连接不同网络的设备,实现在不同网络中转发数据单元。 1.路由表中包含了下列关键项: 目的地址(Destination):用来标识IP包的目的地址或目的网络。 网络掩码(Mask):与目的地址一起来标识目的主机或路由器所在的网段的地址。将目的地址和网络掩码“逻辑与”后可得到目的主机或路由器所在网段的地址 输出接口(Interface):说明IP包将从该路由器哪个接口转发。 下一跳IP地址(Nexthop):说明IP包所经由的下一个路由器的接口地址。路由优先级(Priority):也叫距离管理,决定了来自不同路由来源的路由信息的优先权 2.路由信息的来源(Protocol/Owner) 在路由表中有一个Protocol字段:指明了路由的来源,即路由是如何生成的。路由的来源主要有3 种: 链路层协议发现的路由(Direct):开销小,配置简单,无需人工维护,只能发现本接口所属网段拓扑的路由。链路层一定要UP 手工配置的静态路由(Static):静态路由是一种特殊的路由,它由管理员手工配置而成。通过静态路由的配置可建立一个互通的网络。静态路由无开销,配置简单,适合简单拓扑结构的网络。 动态路由协议发现的路由(RIP、OSPF等):当网络拓扑结构十分复杂时,手工配置静态路由工作量大而且容易出现错误,这时就可用动态路由协议,让其自动发现和修改路由,无需人工维护,但动态路由协议开销大,配置复杂。 3.路由的花费(metric) 标识出了到达这条路由所指的目的地址的代价,通常路由的花费值会受到线路延迟、带宽、线路占有率、线路可信度、跳数、最大传输单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动态路由协议会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因素来计算花费值(如RIP用跳数来计算花费值)。该花费值只在同一种路由协议内有比较意义,不同的路由协议之间的路由花费值没有可比性,也不存在换算关系。静态路由的花费值为0。 二、路由匹配原则 1.最长匹配原则-使用路由表中达到同一目的地的子网掩码最长的路由。 2.Cost/metric值越小的路由越优先? 不同的路由协议发现的路由Cost没有比较意义 3.在Router A上被优选的路由,Router B上也一定优选? 路由选优完全是“单机行为” 三、路由协议原理 1.静态路由 在组网结构比较简单的网络中,只需配置静态路由就可以使路由器正常工作。接口静态路由优先级是0,这意味着它是直接连接网络的路由。

EXCEL知识点总结

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复习题 一、单选题 1、在Excel的单元格中完成学号“001、00 2、003……”的输入,需要先将单元格的格式设置为()类型。 A、文本 B、常规 C、数值 D、日期 2、Excel表格中,在默认的情况下,单元格的数据类型属于()。 A、文本 B、数字 C、数值 D、常规 3、在Excel电子表格中,活动单元格的地址显示在()内。 A、编辑栏 B、标题栏 C、名称框 D、状态栏 4、在Excel表格中,下列单元格地址正确的是()。 A、5D B、D5 C、CD D、DC 5、在Excel电子表格中,使用编辑栏输入公式,输入完成后,单击()号表示放弃已经输入的内容。 A、= B、√ C、× D、+ 6、在Excel电子表格中,在单元格A1、B1、C1、D1中分别输入2、3、=A1*B1、C1+A1,则A1、B1、C1、D1显示的结果为()。 A、2、3、5、7 B、2、3、6、C1+A1 C、2、3、=A1*B1、7 D、2、3、=A1*B1、C1+A1 7、在Excel中,若将D1单元格中的公式“=$A$1+B1+$C$2”复制到D2单元格中,则D2中的公式为()。 A、=$A$1+B2+$C$2 B、=A1+B1+C2 C、=A2+B2+C3 D、=$A$2+$B$2+$C$2 8、在Excel表格默认状态下,在水平方向将当前单元格切换到右边相邻单元格操作中用到的键位是()。 A、制表键Tab B、Shift+Tab C、Enter D、Shift+Enter 9、在Excel表格默认状态下,在水平方向将当前单元格切换到左边相邻单元格操作中用到的键位是()。 A、制表键Tab B、Shift+Tab C、Enter D、Shift+Enter 10、在Excel表格中,给“sheet1”重命名为“学考”的方法可用鼠标()键()击sheet1标签,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重命名”后输入工作表的名称。 A、左、单 B、左、双 C、右、单 D、右、双 11、在Excel电子表格中,默认的情况下对于数值字符,系统自动按()方式排列。A、左对齐B、右对齐C、居中对齐D、分散对齐 12、在Excel电子表格中,下列公式中一定错误的是()。 A、=3^3+5 B、=(5+6)*6 C、=A1/B1*C1 D、=9\8+5 13、若将C1单元格中的公式“=A1*B1-A1”复制到C6单元格后,则C6中的公式为()。 A、=A1*B1-A1 B、=$A$1+$B$1-$A$1 C、=$A$6+$B$6-$A$6 D、=A6*B6-A6 14、在Excel电子表格中D5中有公式“=B5+C5”,将D5单元格的公式复制到E7单元格内,则E7单元格内的公式是()。 A、=C7+D7 B、$B$5+$C$5 C、=C5+$C%5 D、=B6+C6 15、在Excel表格A1单元格中输入“3”,A2单元格中输入“2”,选定A1、A2,用鼠标左键拖动填充柄,则A列中出现()。 A、1,1,1…… B、1,2,3…… C、3,2,1…… D、1,11,111…… 16、在Excel表格默认情况下,分别在A1、B1、C1、D1四个单元格中输入“123”、“=123”、“+123”、“*123”,不能够显示123的单元格是()。 A、A1 B、B1 C、C1 D、D1 17、在Excel中,下列公式正确的是()。 A、A1*A4 B、=A1\A3 C、=A1/A$6$ D、=B1-C2 18、在Excel表格中不能够移动选择单元格的按键是()。 A、Tab B、Enter C、Ctrl D、光标键 19、在单元格中完成北京市区号“010”的输入,需要先将单元格的格式设置为()类型。 A、常规 B、文本 C、数值 D、日期 20、在Excel表格中,不能切换单元格的按键是()。 A、制表键Tab B、Shift+Tab C、Capslock D、Enter 21、在Excel表格默认的情况下,文本字符及数值型数据的排列方式是()。 A、左对齐左对齐 B、左对齐右对齐 C、右对齐左对齐 D、对齐方式是人为设定的,没有固定的方式 22、PowerPoint中,在浏览视图下,按住ctrl并拖动某幻灯片,可以完成()操作。 A、移动幻灯片 B、复制幻灯片 C、删除幻灯片 D、选定幻灯片 23、在Excel表格中,每个单元格都有一个地址,第5行第3列的地址为()。 A、3E B、5C C、E3 D、C5 二、多选题 1、Excel电子表格中,可以输入学号S0001的单元格类型是() A、常规 B、查阅向导 C 、货币D、文本

华为数通培训总结

1.ATM是一种以信元为单位的异步转移模式,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是一种以信元为单位的异步转移模式,异步意味着来自任一用户的信息信元流不必是周期性的。 2.ATM 结合了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优点,能在单一的主体网络中携带多种信息媒体,承载多种通信业务,并且能够保证Qos,满足实时业务和非实时业务的需求。 3.ATM与电路交换、分组交换的区别: 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 面向连接 按时隙交换,独占线路资源 . 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 面向无连接 包交换,线路资源共享 . ATM :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面向连接 分组交换 ATM连接的建立方式:PVC(永久虚通路),SVC(交换虚通路) *.ATM在建立连接时进行vp、vc交换时,只交换VPI、VCI的值,VPI、VCI只有局部意义,只在本端口有意义,出了端口就没有意义了。VP交换时VCI不变,VPI变,VC交换时VCI 与VPI都变。

流量参数 PCR(峰值信元速率)最大的 SCR(可保持信元速率)平均的 MCR(最小信元速率)最小的 MBS(最大突出长度)默认为600,一般都不修改

Vlan VLAN的划分方法? 答:VLAN的划分方法主要有基于端口,基于MAC地址,基于三层协议以及基于子网vlan 的划分方法。而目前最为常用的就是基于端口的方法。

1.VLAN的端口分类有多少种? 答:当前VRP支持三种,分别为:Access-Link、Trunk-Link以及Hybrid-Link 2.VLAN数据帧与标准以太网数据帧有什么区别? 答:VLAN数据帧我们也称为802.1q数据帧,这种数据帧与标准的以太网数据帧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多出4个字节的802.1q标签,以标识VLAN的信息。 3.当Trunk端口收到一个没有打标签的数据帧时会怎么办? 答:如果收到不包含802.1q标签的数据帧,将打上802.1q标签,并且VID为Trunk的PVID。

大数据知识点总结

大数据知识点总结 大数据知识点总结 1、Hadoop是一个由Apache基金会所开发的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 用户可以在不了解分布式底层细节的情况下,开发分布式程序。充分利用集群的威力进行高速运算和存储。 2、Hadoop实现了一个分布式文件系统(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简称HDFS。HDFS有高容错性的特点,并且设计用来部署在低廉的(low-cost)硬件上;而且它提供高吞吐量(high throughput)来访问应用程序的数据,适合那些有着超大数据集(large data set)的应用程序。HDFS放宽了(relax)POSIX的要求,可以以流的形式访问(streaming access)文件系统中的数据。 3、Hadoop的框架最核心的设计就是:HDFS和MapReduce。HDFS 为海量的数据提供了存储,则MapReduce为海量的数据提供了计算。 4、Hadoop它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 (a)高可靠性。Hadoop按位存储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值得人们信赖。 (b)高扩展性。Hadoop是在可用的计算机集簇间分配数据并完成计算任务的,这些集簇可以方便地扩展到数以千计的节点中。 (c)高效性。Hadoop能够在节点之间动态地移动数据,并保证各个节点的动态平衡,因此处理速度非常快。 (d)高容错性。Hadoop能够自动保存数据的多个副本,并且能够自动将失败的任务重新分配。

(e)低成本。与一体机、商用数据仓库以及QlikView、Yonghong Z-Suite 等数据集市相比,hadoop是开源的,项目的软件成本因此会大大降低。 5、HDFS 对外部客户机而言,HDFS就像一个传统的分级文件系统。可以创建、删除、移动或重命名文件,等等。但是HDFS 的架构是基于一组特定的节点构建的,这是由它自身的特点决定的。这些节点包括NameNode(仅一个),它在HDFS 内部提供元数据服务;DataNode,它为HDFS 提供存储块。由于仅存在一个NameNode,因此这是HDFS 的一个缺点(单点失败)。 存储在HDFS 中的文件被分成块,然后将这些块复制到多个计算机中(DataNode)。这与传统的RAID 架构大不相同。块的大小(通常为64MB)和复制的块数量在创建文件时由客户机决定。NameNode 可以控制所有文件操作。HDFS 内部的所有通信都基于标准的TCPIP 协议。 6、NameNode NameNode 是一个通常在HDFS 实例中的单独机器上运行的软件。它负责管理文件系统名称空间和控制外部客户机的访问。NameNode 决定是否将文件映射到DataNode 上的复制块上。对于最常见的3 个复制块,第一个复制块存储在同一机架的不同节点上,最后一个复制块存储在不同机架的某个节点上。 NameNode本身不可避免地具有SPOF(Single Point Of Failure)单点失效的风险,主备模式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通过Hadoop Non-stop namenode才能实现100%uptime可用时间。 7、DataNode

Excel操作知识点归纳

Excel基本概念 1.工作簿:一个Excel 文件就是一个工作簿,图标是 2工作表:每个excel文件默认有3个工作表。双击工作表名称可以更改工作表的名称。 3.单元格:单元格地址、行、列、行号、列标 4、选中单元格(教师示范,学生回答) ①选中单个单元格只需到指定的单元格处单击左键即可,请问当前选中的单元格是 ②选中间隔单元格先选中要求的第一个单元格,左手按住CTRL键,然后用左键依次单击目标单元格。③选中连续单元格只需光标定位在要求的第一个单元格,按住左键拖到结束单元格处,松开左键即可。 选中的单元格是(B3 、B5、D2、D4) 区域是(B2:B6)(冒号代表连续)(A2:C2) 5、选中行或列(教师示范,学生回答) ①选中单个行或列只需到指定行号或列标处单击左键即可。例如下图。②选中间隔行或列先选中要求的第一个行或列,左手按住CTRL键,然后用左键依次单击目标行或列。 选中B 列选中第2行 选中第2、4、6行 选中A、C列 ③选中连续行或列只需光标定位在要求的行号或列标处,按住左键拖到结束行号或列标处,松开左键即可。 选中ABC三列 选中第1、2、3行 当前被选中的单元格是

Excel操作要点(32个试题) 按钮,在出现的行高对话框中输入要求的行高数字,即可完成行高的设置。 行,然后单击,单击操作方法:左键单击列标选中目标,然后单击按钮,在出现的列标对话框中输入对应的列宽数值,单击 250在J2单元格输入“平均分”字段(只有这一题) ,回车确认即可) 单元格,完成效果如图。 按钮,在 :光标定位在目标单元格处,到编辑栏区域进行更改文字,单击

按钮即可完成操作。 单元格,然后单击工具栏的。如图 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按钮。 选中目标区域,单击工具栏按钮,在相应标签中进行设置。 在对话框中设置线条 颜色、样式及内、外边 框

数通基础测试试题

数通基础测试考试 时间:1小时 姓名:所属项目:成绩: 一、网络知识题(单选题共60分,每题3分) 1、在TSP/IP协议中,基于TCP协议的应用程序有: A、ICMP B、Telnet C、RIP D、SNMP 2、如果要将两台计算机通过双绞以太网线直接连接,正确的线序是 A、1—1、2—2、3—3、4—4、5—5、6—6、7—7、8—8 B、1—2、2—1、3—6、4—4、5—5、6—3、7—7、8—8 C、1—3、2—6、3—1、4—4、5—5、6—2、7—7、8—8 D、1—5、2—7、3—1、4—4、5—3、6—2、7—6、8—8 3、电话走第线 A:4、5 B:7、8 C:3、4 D:1、2 4、100BASET标准线长最大米 A:100 B:80 C:120 D:1000 5、WINDOWS里最常用的测试网络第3层连通性的命令是: A:PING B、TELNET C、FTP D、DIR 6、现需要将一个C段的IP地址分配给8个营业厅使用,每个营业厅具有32个IP地址,问划分后的子网掩码的数目是多少位? A、24 B、25 C、26 D、27 7、WINDOWS的路由跟踪命令: A:TRACERT B:PING C:RTACEROUTE D:TRACK

8、下面的地址哪个不是保留地址? A、10.130.55.6 B、172.30.38.5 C、192.168.54.1 D、172.15.124.57 9、两台路由器之间通过100BaseT方式连接的时候,使用 A:交叉网线B:直通网线C:Rollover Cable D:以上都不是 10、在Cisco路由器上如何查看一个以太口如Ethernet0、的丢包率,收到和发送的包数,字节数? A:show interface Ethernet 0 B:show controller Ethernrt 0 C:show config Ethernet 0 D:show detail Ethernet 0 11、下面这条命令是什么含义? Access-list 199 permit tcp 10.10.1.1.0.0.0.0 eq 23 10.10.2.2.0.0.0.0 A:允许10.10.1.1 telnet 10.10.2.2 B:允许10.10.2.2. telnet 10.10.1.1 C:A和B都对D:A和B都不对 12、主机地址10.11.100.100/255.255.252.0的广播地址是 A、10.11.100.255 B、10.11.101.255 C、10.11.103.255 D、10.255.255.255 13、TCP/IP体系结构中的TCP和IP所提供的服务分别为() A.链路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 B.网络层服务和运输层服务 C.运输层服务和应用层服务 D.运输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 14、判断下列地址属于C类地址的是()。 A、100.2.3.4 B、192.10.20.30 C、138.6.7.8 D、10.100.21.61

数通基本知识

数据通信基本知识 所有计算机之间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的通信都涉及由传输介质传输某种形式的数据编码信号。传输介质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设备间起互连和通信作用,为数据信号提供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另一个节点的物理通路。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中采用的传输介质可分为有线和无线传输介质两大类。 一、有线传输介质(Wired Transmission Media) 有线传输介质在数据传输中只作为传输介质,而非信号载体。计算机网络中流行使用的有线传输介质(Wired Transmission Media)为:铜线和玻璃纤维。 1. 铜线 铜线(Copper Wire)由于具有较低的电阻率、价廉和容易安装等优点因而成为最早用于计算机网络中的传输介质,它以介质中传输的电流作为数据信号的载体。为了尽可能减小铜线所传输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涉(Interference),我们使用两种基本的铜线类型:双绞线和同轴电缆。 (1)双绞线 双绞线(Twisted Pair)是把两条互相绝缘的铜导线纽绞起来组

成一条通信线路,它既可减小流过电流所辐射的能量,也可防止来自其他通信线路上信号的干涉。双绞线分屏蔽和无屏蔽两种,双绞线的线路损耗较大,传输速率低,但价格便宜,容易安装,常用于对通信速率要求不高的网络连接中。 (2)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由一对同轴导线组成。同轴电缆频带宽,损耗小,具有比双绞线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更好的传输性能。按特性阻抗值不同,同轴电缆可分为基带(用于传输单路信号)和宽带(用于同时传输多路信号)两种。同轴电缆是目前LAN局域网与有线电视网中普遍采用的比较理想的传输介质。 2.玻璃纤维 目前,在计算机网络中十分流行使用易弯曲的石英玻璃纤维来作为传输介质,它以介质中传输的光波(光脉冲信号)作为信息载体,因此我们又将之称为光导纤维,简称光纤(Optical Fiber)或光缆(Optical Cable)。 光缆由能传导光波的石英玻璃纤维(纤芯),外加包层(硅橡胶)和保护层构成。在光缆一头的发射器使用LED光发射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或激光(Laser)来发射光脉冲,在光缆另一头的接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