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要点
- 格式:ppt
- 大小:420.00 KB
- 文档页数:70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名词解释:【信息】:是对客观食物的反映,可以是对物质的形态、大小、结构、性能等全部或部分特性的描述,也可以表示物质与外部的联系。
【数据】:信息可以用数字的形式来表示,数字化的信息称为数据。
【信道容量】:是指信道传输信息的最大能力,通常用信息速率来表示。
【码元】:计算机网络传送中的每1位二进制数字称为“码元”或“码位”。
【比特率】:是一种数字信号的传输速率,它表示单位时间内所传送的二进制编码的有效位数。
【波特率】:是一种调制速率,也称波形速率。
它是针对在模拟信通上进行数字传输时,从调制解调器输出的调制信号,每秒钟载波调制状态改变的次数。
或者说,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线路上每秒钟传送的波形个数就是波特率。
【误码率】:误码率指信息传输的错误率,也称错误率,是数据通信系统在正常工作情况下,衡量传输可靠性的指标。
【吞吐量】:是单位时间内整个网络能够处理的信息总量。
【信道的传输延迟】:信号在信道中传输,从信源端到达信宿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称为传播延迟(或时延)。
【信道带宽】:信道带宽是指信道所能传送的信号频率宽度,它的值为信道上可传送信号的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差。
【数据传输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信道内传输的信息量,即比特率。
【数据终端设备(DTE)】:是指用于处理用户数据的设备,是数据通信系统的信源和信宿,在计算机网络中,它是资源子网的主题。
【数据线路端接设备(DCE)】:又称为数据通信设备,是介于DTE与传输介质之间的设备,用于将DTE发出的数字信号变换成适合于在传输介质上传输的信号形式,并将它送至传输截至上;或者将从传输介质上接收的远端信号变换为计算机能接收的数字信号形式,并送往计算机。
【频带传输】:就是将代表数据的二进制信号,通过调制解调器,变换成具有一定频带范围的模拟数据信号进行传输,传输到接收端后再将模拟数据信号解调还原为数字信号。
【基带】:人们把矩形脉冲信号的固有频带称为基本频带,简称基带。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内容知识总结第一篇: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内容知识总结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内容知识总结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是什么?:数据通信是两个实体间的数据传输和交换,他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和传输介质,把处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终端和计算机,或计算机与计算机连接起来,完成数据传输、信息交换和通信处理等任务。
什么是信息和数据?信息:是对客观事物的反应,信息有各种存在形式,例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像、图形等。
数据:信息可以用数字的形式来表示,数字化的信息称为数据。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则是数据的内在含义或解释。
什么是信道和信道容量?信道:是传输信号的一条通道,分为物理通道和逻辑通道。
物理信道是指用来传送信号或数据的物理通路由传输介质及其附属设备组成。
逻辑信道也是传输信号的一条通路。
信道容量:是指信道传输信息的最大能力,用信息速率来表示。
什么是码元和码字?:在数据传输中,有时把一个数字脉冲成为一个码元是构成信息编码的最小单位。
数据通信系统主要技术指标有以下几项:比特率:是一种数字信号的传输速率,他表示单位时间内所传送的二进制带码的有效位数,单位比特每秒(bps)或千比特每秒(bps)表示。
波特率:是一种调制速率,也称为波形速率。
单位(Baud)误码率:信息传输的错误率,也称错误率,是通信系统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衡量传输可靠性的指标。
误码率Pe=Ne除N 吞吐量:是单位时间内整个网络能够处理的信息总量,单位是字节/秒或位/秒。
在单信道总线型网络中:吞吐率=信道容量乘传输速率。
信道传输延迟:信号在信道内传输时,从信源到信宿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成为传播延迟或(时延)《与距离有关》带宽与数据传输率是什么?信道带宽:是指信道所能传送的信号频率宽度,他的值为信道上可传送信号的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差。
数据传输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信道内传输的信息量即比特率S=Blog2NB是数字信号的脉冲频率,即波特率;N是调制电平数。
数字传输方式数据通信系统模型包括:数据线路端设备数据终端设备数据终端设备:是指用于处理用户数据的设备,是数据通信系统的信源和信宿。
第2章数据通信基础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中最为基础的部分,它涉及到信息的传输、交换和接收。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探讨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技术和应用,帮助读者理解计算机网络的核心原理。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是指通过通信系统传输数字信号的过程。
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通信是实现不同设备之间信息交换的关键。
它包括数据的编码、传输、接收和解释等环节。
2.2 数据通信的模型数据通信模型是描述数据传输过程的抽象模型,它将数据通信过程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实现。
常用的数据通信模型包括OSI模型和TCP/IP模型。
2.3 数据通信的介质数据通信介质是数据传输的物理载体,它可以是电缆、光纤、无线电波等。
不同的介质具有不同的传输速率、传输距离和抗干扰能力等特点。
选择合适的通信介质对于保证数据传输的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
2.4 数据通信的协议数据通信协议是规定数据传输过程中各环节操作和行为的规则。
它包括数据编码、传输控制、错误检测和纠正等内容。
常见的协议有TCP、IP、HTTP等。
协议的选择和实现对于数据通信的可靠性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2.5 数据通信的安全数据通信安全是保护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未授权访问、篡改或泄露的关键。
常用的数据通信安全技术包括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
保障数据通信安全对于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机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技术和应用,为深入学习计算机网络打下坚实的基础。
2.6 数据通信的拓扑结构数据通信的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
常见的拓扑结构包括星型、环型、总线型和网状型等。
不同的拓扑结构具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了解和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对于构建高效、稳定的计算机网络至关重要。
2.7 数据通信的传输方式数据通信的传输方式是指数据在通信介质上的传输方式。
它可以是串行传输或并行传输。
串行传输是指数据按位顺序传输,而并行传输是指数据同时传输多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