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嗽二三汤治疗感冒后咳嗽的疗效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57.11 KB
- 文档页数:2
止嗽散加减治疗小儿感冒后咳嗽76例观察目的:观察止嗽散加减治疗小儿感冒后咳嗽的疗效。
方法:对2009年4至2010年3月来我院就诊150例小儿感冒后咳嗽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止嗽散加减治疗,对照组口服琥乙红霉素每次15mg/kg,每天2次;氯苯那敏每天0.3mg/kg,分4次口服;短期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250ug/d。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8%,对照组总有效率64.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止嗽散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疗效明显,能迅速减轻患者症状,缩短病程。
标签:止嗽散;小儿;感冒后咳嗽感冒后咳嗽是指当感冒本身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仍然迁延不愈的一种常见呼吸道疾病,其产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感冒后咳嗽也为小儿呼吸系统常见病,临床上患儿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粘液痰,咳嗽可迁延不愈,可持续3~8周甚至更长时间,虽经长期或反复应用抗生素治疗仍不见好转,而血常规、X 线胸片检查无异常。
笔者采用止嗽散加减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4至2010年3月在本院中医门诊治疗的患者150例,均符合《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试行)》[1]中感染后咳嗽的诊断标准,愿意配合研究。
排除标准:①合并呼吸道感染者;②合并严重心、肝、肾等系统疾病者;③不愿意配合研究者;④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时间服药,资料不全者。
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6例,男39例,女37例;年龄6个月~14岁,平均年龄8岁。
对照组74例,男38例,女36例;年龄7个月~14岁,平均年龄8岁。
2组患者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治疗组予止嗽散加减治疗,基本方:荆芥、桔梗、白前、紫菀、陈皮、甘草、百部、杏仁。
在基本方的基础上随证加减:痰多色白者加半夏、茯苓、厚朴,痰黄稠者加黄芩、蒲公英、桑白皮,表寒重者加防风、苏叶、麻黄,热者加桑叶、菊花、连翘、黄芩,咽痒甚者加射干、牛蒡子、蝉蜕,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明显者加赤芍、丹皮。
自拟败毒止嗽汤治疗感冒后咳嗽疗效观察目的:观察自拟败毒止嗽汤治疗感冒后咳嗽的疗效。
方法:将120例感冒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败毒止嗽汤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C反应蛋白(CRP)、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以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咳嗽、咯痰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自拟败毒止嗽汤治疗感冒后咳嗽疗效优于常规西药,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标签:感冒后咳嗽;自拟败毒止嗽汤;疗效;不良反应感冒后咳嗽是感冒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常见的遗留病症,一般可持续3~8周,病情迁延难愈[1]。
常规西药治疗感冒后咳嗽效果往往难以令人满意,而且副作用较为明显[2]。
中医在呼吸道疾病辨证治疗中临床疗效明显。
笔者使用自拟败毒止嗽汤治疗感冒后咳嗽疗效较好,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接诊的120例感冒后咳嗽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观察组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为18~55岁,平均年龄为(31.26±6.83)岁,病程2~6周,平均(3.32±1.07)周;对照组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为18~54岁,平均年龄为(31.21±6.79)岁,病程2~6周,平均(3.30±1.01)周。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发布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3]中感冒后咳嗽相关诊断标准;肺通气功能正常,胸部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病程超过2周;签署知情同意书。
止嗽散治疗感冒后咳嗽的心得吴裕存(安徽省歙县中医医院,歙县徽城镇新安路34 号,245200)关键词:止嗽散;咳嗽;心得咳嗽是临床上一个非常常见的症状,常见于急性和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呼吸道病毒或细菌感染、咳嗽变异性哮喘、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等疾病中。
感冒后咳嗽不是诊断术语,是指感冒后恶寒发热、头痛身楚、鼻塞流涕等症状消失后,咽干喉痒、干咳少痰经久不愈,即使使用抗生素静滴亦鲜有疗效。
以前有人称其为“喉源性咳嗽” ,笔者认为可以归属在“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 )”中。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是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2006 年咳嗽循证指南中提出的新的诊断术语,是指呼吸道疾病如感冒、急慢性鼻窦炎、变应性鼻炎等通过鼻分泌物和(或)炎症刺激引起的咳嗽,用以取代“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
去冬今春,笔者用“止嗽散”加味治疗感冒后咳嗽20 例,效果十分理想。
20例均为门诊病员,年龄3--74 岁。
其中男性7例,女性13 例;病程最长者1 月以上,最短者1 周以上。
全部病例都用过1--4 种抗生素,有部分病例静滴抗生素一周以上。
治疗用“止嗽散”(桔梗、荆芥、炙紫苑、蒸百部、炙白前、炙甘草、陈皮各10克)加炙款冬花10 克、姜半夏10 克、干姜6 克、五味子10 克,每日1 剂。
一般服用3--6 剂后,即可痊愈。
如吴某,女,16岁,学生。
因患慢性咳嗽近两月,服用阿莫西林、罗红霉素、头胞克肟、止咳糖浆等未效而就诊。
主要表现为干咳少痰、喉头不适,昼轻夜重,咳剧时作呕,影响睡眠。
舌淡红,苔薄白,脉滑。
服上方4剂而愈。
“止嗽散”是清代新安名医程钟龄所著的《医学心悟》中的方子。
程氏认为,“凡治咳嗽,贵在初起得法为善。
” “咳嗽之因,属风寒者十居其九。
”其治疗“大法:风寒初起,头痛鼻塞,发热恶寒而咳嗽者,用止嗽散,加荆芥、防风、苏叶、生姜以散邪。
既散而咳不止,专用本方,调和肺气①。
”可见“止嗽散”乃是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专用方剂。
止嗽散合三拗汤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的疗效观察目的探究止嗽散合三拗汤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例感冒后咳嗽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其止嗽散合三拗汤加减治疗办法,两周后评价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2周后,20例患者中,治疗有效(痊愈+好转)19例例,总有效率达到95.00%,其中,2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10.00%。
结论对感冒后咳嗽患者采用止嗽散合三拗汤加减治疗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标签:止嗽散合三拗汤;加减;感冒后咳嗽;效果前言中医将会感冒后咳嗽纳入外感咳嗽的范畴,指的是呼吸道感染的急性期症状消失后,患者仍有咳嗽症状,且迁延不愈的情况。
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咳痰液为白色粘液,且量少。
虽然感冒后咳嗽会自行缓解,但往往需要数月,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给予止嗽散合三拗汤治疗感冒后咳嗽,并收获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诊治的20例感冒后咳嗽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临床对感冒后咳嗽的相关诊断标准,且患者均经胸片和血常规检查无异常情况,进行肺部体检未见阳性体征。
患者中11例男性、9例女性;年龄15~65岁,平均年龄43.11±3.47岁;病程20~82d,平均病程54.26±6.89d。
1.2方法給予20例患者止嗽散合三拗汤加减治疗。
方剂如下:6g蝉衣、6g甘草、lOg 炙麻黄、10g荆芥、10g北杏、10g桔梗、10g陈皮、10g紫菀、15g僵蚕、15g 百部、15g前胡、15g法夏。
加减法:偏寒痰者加用2g细辛、15g紫苏;偏肺热者加用30g鱼腥草、15g黄芩;偏阴虚者加用10g杷叶、15g玄参。
每天1剂,清水煎服至200ml,共分2次服用,共治疗2周。
1.3疗效评定标准治疗1周后,患者的咳嗽消失为痊愈;治疗2周后咳嗽基本消失,或有改善为好转;治疗2周咳嗽未见改善,或加重的为无效。
止嗽散合三拗汤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分析
陈炳胜
【期刊名称】《数理医药学杂志》
【年(卷),期】2016(029)008
【摘要】目的:探讨感冒后咳嗽采用止嗽散合三拗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在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感冒后咳嗽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西医组和中医组各55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中医组治愈33例,显效12例,好转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5%;西医组治愈21例,显效15例,好转1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3.6%.中医组效果优于西医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治愈时间为(5.17±1.10)d,对照组为(8.01±2.01),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冒后咳嗽患者采用止嗽散合三拗汤加减治疗效果显著.
【总页数】2页(P1194-1195)
【作者】陈炳胜
【作者单位】龙川县中医院河源517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
【相关文献】
1.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临床分析 [J], 刘柏林
2.止嗽散合三拗汤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30例 [J], 蔡茜虹
3.门诊外感咳嗽应用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的临床分析 [J], 宋尚熙
4.三拗汤合止嗽散治疗感冒后咳嗽28例 [J], 裘春晖
5.止嗽散合三拗汤治疗感冒后咳嗽的系统评价 [J], 祁佳;张宇锋;夏清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止嗽二三汤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效果研究焦前川【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9(011)010【总页数】3页(P148-150)【关键词】止嗽二三汤; 感冒后咳嗽; 总有效率; 症状改善时间; 不良反应; 影响【作者】焦前川【作者单位】重庆巿黔江区中医院中医门诊重庆 40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6感冒症状消失后会伴有持续的咳嗽,其不仅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会对其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引发感冒后咳嗽的主要因素与病毒感染和外寒入侵存在相应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患者存在上呼吸道感染病史会有较高的咳嗽发生率,比例可达25%[1]。
从当前的治疗方法来看,分为中医和西药治疗。
既往的方法常选择西医,虽然可获取一定的成效,但是具有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从中医角度来看,感冒后咳嗽属于“久咳和顽咳”范围内[2]。
为此,本院对止嗽二三汤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并总结分析结果,具体情况见下文描述。
1 资料与方法1.1 基线资料参与本次研究的感冒后咳嗽患者100例,时间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为研究组、参照组,例数分别为50例。
研究组感冒后咳嗽患者中,最大年龄为75岁,最小年龄为20岁,平均年龄为(48.65±8.77)岁。
经核实后病程在16~20天,平均病程为(17.4±4.4)天。
参照组感冒后咳嗽患者中,最大年龄为76岁,最小年龄为23岁,平均年龄为(49.03±8.99)岁。
经核实后病程在15~21天,平均病程为(17.5±4.3)天。
两组感冒后咳嗽患者的各项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剔除依据 [3]入选:患者疾病与《中医内科学》《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标准相符;近期存在感冒病史且治愈后发生咳嗽;肺部阳性体征未见,血常规和X线胸片检查均正常;存在抗生素治疗史;予以止咳药物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并同意,上报我院伦理委员会获取批准。
止嗽散治疗感冒后咳嗽江苏省金湖县中医院李捷笔者自1995年以来,用止嗽散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136例,都取得了令人效果满意的效果,其中男48例,女88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1 2岁;病程最长8个月,最短5天。
均有近期感冒病史,经治疗后其他症状消失,唯咳嗽未愈或较前加重。
其特点是喉痒则咳,或咳必喉痒,甚者呛咳不断,以致面红目赤,努力咳出少许痰液方稍止。
偶遇冷热或异昧刺激,或大声说话即喉痒咳嗽又作。
检查咽部可见粘膜慢性充血,或咽后壁有淋巴滤泡增生,经胸部X线透视和血常规检查均无异常发现,组方如下:止嗽散加减:紫菀、白前各1 5g,款冬、生姜、紫苏叶、桔梗、橘红、荆芥各10g,甘草5g.百部、杏仁、法半夏各1 2g。
咽干痰黄粘稠者加麦冬、黄芩各12g.川贝10g;咽痒甚者加射干1 2g.蝉蜕10g;咽喉充血疼痛者去生姜,加板蓝根1 5g,牛蒡子10g;口淡欲呕者生姜加至1 5g;咽后壁有淋巴滤泡增生明显者加赤芍、车前子各15g。
1 病因病机外感咳嗽,燥咳并不少见,此乃因“风为百病之长”,四时皆可致病,久必化燥;秋季燥邪当令,易感燥邪;或久居空调之室,或冬天生炉取暖,室内空气混浊干燥,而为燥邪所伤;或嗜食辛辣烟酒、油炸等热性食物,或温阳之品致火旺生燥,寒性收敛,腠理固密,无汗而燥。
若出现典型症候者,以桑杏汤治之多有佳效。
但临床症候往往错综复杂,常有兼夹之证,以燥热夹湿尤为多见。
两邪栩搏,病势更剧,其咳最为缠绵,极易转为内伤阴虚咳嗽和痰湿咳嗽,病情更加顽固难愈。
燥热与湿相搏,一则肺气被敛,宣降失司,津停为湿;二则气机失和,气血不畅,津液输布受阻,湿邪更加胶着难化,故形成难治之顽咳。
2 临床表现均有咽痒,咽干,咽部不适,咳嗽等症。
凉燥则咳嗽无痰或咯吐稀痰,咯痰不爽,或有发热恶寒,头痛无汗,鼻塞,苔薄白欠润,脉细数。
温燥则咳嗽少痰或吐粘痰,咯痰不爽,或有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口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或薄黄少津。
2021年第 6卷第 4期 2021 Vol.6 No.4 大医生 中医中药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99·止嗽散加减方治疗感冒后咳嗽的效果分析黄 蕾 (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苏州 215300)【摘要】目的 分析止嗽散加减方治疗感冒后咳嗽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9月在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102例感冒后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止嗽散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满意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
结果 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2.55% (P <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满意率为92.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7% (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 (SAS )与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更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止嗽散加减方治疗感冒后咳嗽的疗效显著,可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并大幅度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止嗽散;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中图分类号:R25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6-2665.2021.04.099.02作者简介:黄蕾,大学本科,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内科。
日常生活中,感冒后咳嗽是一种常见病症。
其主要是由于在感冒好转后,患者的支气管黏膜受感冒影响,受到较大损伤,而恢复时间又较长,在此期间就可能会有持续两周左右的咳嗽症状出现[1-2]。
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抗生素等西药进行治疗,但长时间使用会使病菌产生耐药性,导致药物效果减退,使患者的恢复速度降低,同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止嗽散合三拗汤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止嗽散合三拗汤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价值。
方法:在医院2014年11月到2015年8月期间诊治的感冒后咳嗽患者中抽取87例作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3),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以常规西药为基础,同时使用止嗽散合三拗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咳嗽缓解时间。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平均咳嗽症状缓解时间是(4.9±0.8)d;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5%,平均咳嗽症状缓解时间是(7.1±01.2)d;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咳嗽症状缓解时间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止嗽散合三拗汤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效果理想,可早期缓解患者咳嗽症状,缩短患者治疗疗程。
【关键词】止嗽散合三拗汤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咳嗽缓解时间慢性咳嗽为呼吸系统最常见临床症状,目前以药物治疗为主,然而常规西药的临床治疗效果一般。
伴随祖国医学地位的日益升高,感冒后咳嗽患者尤其是迁延难愈者,越来越多选择中药治疗。
止嗽散合三拗汤为中医治疗咳嗽的主要药方,本研究为明确止嗽散合三拗汤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价值,对87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予以单纯常规西药治疗、常规西药联合止嗽散合三拗汤加减治疗,现将2组治疗效果和咳嗽缓解时间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入选本组研究的87例感冒后咳嗽患者均为医院自2014年11月到2015年8月收治,其临床诊断标准则参考我国2005年制定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内慢性咳嗽诊断标准[1],将87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分别是44例、43例。
其中,对照组中男22例,女22例,年龄为19~67岁,平均年龄为(37.9±4.12)岁;病程是1~5d,平均病程是(3.7±0.5)d;体温是37~41℃,平均体温是(38.9±0.8)℃;对照组中男22例,女21例,年龄为20~67岁,平均年龄为(37.9±4.1)岁;病程是2~5d,平均病程是(3.8±0.5)d;体温是36~41℃,平均体温是(38.9±0.9)℃;两组患者均就本次研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在年龄、性别、体温以及病程等资料对比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2024年止嗽散加味治疗外感咳嗽1. 止嗽散加味简介止嗽散加味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由传统止嗽散基础上加减化裁而成,旨在增强方剂的治疗效果,更全面地应对外感咳嗽的多种病因和症状。
止嗽散加味不仅继承了传统止嗽散的优点,更通过加减药材,使得方剂在治疗外感咳嗽时,能够针对不同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2. 外感咳嗽的病因外感咳嗽是指由外邪侵袭人体,导致肺气宣降失常,肺气上逆而引起的咳嗽。
常见的外感咳嗽病因包括风寒、风热、燥邪等。
风寒咳嗽多因受凉引起,表现为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风热咳嗽则由风热之邪犯肺所致,症状包括咳嗽痰黄稠、口干、咽痛等;燥邪咳嗽则因秋燥伤肺,导致干咳无痰或少痰,口鼻干燥。
3. 止嗽散加味的组成止嗽散加味在经典止嗽散的基础上,根据外感咳嗽的病因和症状进行加减。
经典止嗽散由紫菀、百部、白前、桔梗、荆芥、陈皮、甘草等药材组成,具有宣肺止咳、疏风解表的功效。
在加味过程中,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加入疏散风邪、宣肺止咳、化痰止咳、养阴润肺等药材,以增强方剂的治疗效果。
4. 止嗽散加味的功效止嗽散加味具有疏散风邪、宣肺止咳、化痰止咳、养阴润肺等多重功效。
首先,通过疏散风邪,能够驱散外邪,使肺气恢复宣降功能;其次,宣肺止咳和化痰止咳作用能够直接针对咳嗽症状,缓解患者的不适感;最后,养阴润肺能够滋养肺阴,增强肺部抵抗力,防止咳嗽反复发作。
5. 临床应用及效果止嗽散加味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对于风寒咳嗽,通过加入辛温解表药材,能够有效驱散风寒之邪,缓解咳嗽症状;对于风热咳嗽,加入清热解毒药材,能够清除肺热,止咳化痰;对于燥邪咳嗽,加入养阴润肺药材,能够润燥止咳,缓解口干、咽痛等症状。
在多个临床试验中,止嗽散加味均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6. 用药注意事项在使用止嗽散加味治疗外感咳嗽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辨证施治:止嗽散加味虽然对多种外感咳嗽有一定疗效,但每个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都有所不同,因此在用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辨证施治,确保方剂符合患者病情。
【止嗽散:无论寒热,横扫一切外感咳嗽】感冒引发的咳嗽到底是治咳嗽好呢还是治感冒好呢?当然是治感冒,咳嗽仅仅是感冒的附带物,感冒好了咳嗽自然戛然而止。
风寒感冒的祛风散寒,风热感冒的疏风散热。
但是,问题来了,很多小伙伴感冒没有其他的症状,就是咳嗽为主一天到晚咳咳咳,咳得胸痛晚上睡不着难受死了咋整呢?或者感冒好了,一切症状都没了,就是讨厌的咳嗽缠缠绵绵十来天甚至一个月都不好,咋整?不怕,没有关系,这个时候即便不吃药咳嗽也会自己好,想吃药想好得快一点呢?那么小叔今天这个方子就是专门针对感冒咳嗽的,可以说是治疗感冒咳嗽最好的方子了,它的好处就是不用分辨寒热,只要是感冒引发的咳嗽,都可以用。
这个方子更大的优点是,可以治疗各种各样的咳嗽,不仅仅是感冒引发的咳嗽,打击范围面很广,尤其是那种久咳不愈的人更要试试这一个方子,比如小孩子比较容易得的百日咳就可以用这个方子。
这个方子的发明人,清代名医程钟领在他的医学巨著《医学心语》自信满满地说,这个方子可以疗诸般咳嗽,因为这个方子不寒不热,不峻猛,无攻伐之忧,非常平和。
这个方子叫做止嗽散,估计有些宝妈熟悉这个方子,因为宝妈们为调理宝宝的咳嗽愁死了,四处寻医问药。
好啦,止嗽散分享给你们,赶紧搬个小凳子做笔记哦。
止咳药-止嗽散:紫菀 10克、荆芥9克、百部 10克、白前10克、陈皮6克、桔梗10克、甘草6克。
七味药感冒导致的咳嗽,就是感冒初期啥症状都没有就是咳嗽或者感冒好了就剩咳嗽了老好不了,这个方子最合适,更确切的说治疗风寒感冒导致的咳嗽那是立竿见影效果神速啊。
如果是风热感冒只剩咳嗽了,可以加点牛蒡子9克,薄荷6克。
如果是百日咳,重用白前与百部,用量可以翻倍。
只有一种咳嗽不能用,那就是肺结核或者肺癌导致的严重咳血不能用。
一天一剂,一般七天就可以了,七天没有效果说明不对症,就不要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