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噪声监测
- 格式:ppt
- 大小:10.41 MB
- 文档页数:30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公开征求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机场周围航空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意见的通知
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部
•【公布日期】2024.04.12
•【分类】征求意见稿
正文
关于公开征求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机场周围航空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环办标征函〔2024〕11号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要求,规范机场周围航空噪声监测,我部组织编制了《机场周围航空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可登录我部网站
()“意见征集”栏目检索查阅。
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均可提出意见和建议,有关意见请书面反馈我部,电子文档请同时发至联系人邮箱。
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4年5月10日。
联系人: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杨洁
电话:(010)65645596
传真:(010)65645555
邮箱:*************.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2号
邮编:100006
附件:1.征求意见单位名单
2.机场周围航空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3.《机场周围航空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
2024年4月12日。
机场噪声标准机场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其周边噪声污染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保障居民的生活质量,减少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制定了一系列的机场噪声标准。
本文将就机场噪声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更好地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首先,机场噪声标准是指对机场周边噪声水平的限制和要求。
根据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规定,机场应当建立噪声监测系统,对飞机起降时产生的噪声进行监测和评估。
同时,还应当在机场周边建立噪声监测点,对周边居民的噪声暴露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其次,机场噪声标准针对不同的用地功能和环境敏感性进行了分类和限制。
一般来说,机场周边的用地可以分为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和教育区等不同类型。
对于居住区和教育区等环境敏感性较高的区域,机场噪声标准要求更为严格,限制更为严厉。
而对于工业区和商业区等环境敏感性较低的区域,相应的噪声限制则相对较宽松。
再次,机场噪声标准还对飞机的噪声排放进行了限制和要求。
飞机的噪声排放主要包括起降时的发动机噪声和飞行过程中的气动噪声。
针对这些噪声排放,ICAO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要求,要求飞机制造商在设计和生产飞机时,尽量减少噪声排放,保障飞机的环境友好性。
最后,机场噪声标准还规定了机场应当采取的噪声治理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采用噪声屏障、改善飞机起降航线、优化飞机起降程序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机场周边的噪声污染,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总之,机场噪声标准是保障机场周边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遵守机场噪声标准,不仅有助于减少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也有助于提升机场的环境友好性和社会责任感。
希望各相关单位和个人都能够共同遵守机场噪声标准,共同营造一个清静、和谐的机场周边环境。
机场噪声测量方法
机场噪声测量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1. 回声法:在指定的测试点发出固定频率的声波,测量声波被反射回测试点的时间差,从而计算出声速和距离。
2. 电声法:使用麦克风和计算机,测量来自飞机和其他噪声源的声音,并引入相应的滤波器,从而计算出声级。
3. 环绕声法:用多个麦克风在测量点周围设置,测量来自不同方向的声音,并计算出声级和声源相对位置。
4. 等效声荷载法:使用振动噪声测量仪器,在不接触飞机表面的情况下测量飞机发出的声音,并计算出影响点的声级。
综合以上测量方法可以得到准确的机场噪声数据,以便为机场噪声管理和减少噪声污染提供参考。
环境噪声监测的目的和意义:及时、准确地掌握城市噪声现状,分析其变化趋势和规律;了解各类噪声源的污染程度和范围,为城市噪声管理、治理和科学研究提供系统的监测资料。
一、城市环境噪声测量方法城市环境噪声监测包括: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城市交通噪声监测、城市环境噪声长期监测和城市环境中扰民噪声源的调查测试等。
基本测量仪器为精密声级计或普通声级计。
仪器使用前应按规定进行校准,检查电池电压,测量后要求复校一次,前后灵敏度不大于2dB,如有条件,可使用录音机、记录器等。
(一)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布点:将要普查测量的城市分成等距离网格(例如500m×500m),测量点设在每个网格中心,若中心点的位置不宜测量(如房顶、污沟、禁区等),可移到旁边能够测量的位置。
网格数不应少于100个。
测量:测量时一般应选在无雨、无雪时(特殊情况除外),声级计应加风罩以避免风噪声干扰,同时也可保持传声器清洁。
四级以上大风应停止测量。
声级计可以手持或固定在三角架上。
传声器离地面高1.2米。
放在车内的,要求传声器伸出车外一定距离,尽量避免车体反射的影响,与地面距离仍保持1.2米左右。
如固定在车顶上要加以注明,手持声级计应使人体与传声器距离0.5米以上。
测量的量是一定时间间隔(通常为5秒)的A声级瞬时值,动态特性选择慢响应。
测量时间:分为白天(6:00-22:00)和夜间(22:00-6:00)两部分。
白天测量一般选在8:00-12:00时或14:00-18:00时,夜间一般选在22:00-5:00时,随地区和季节不同,上述时间可稍作更改。
测点选择:测点选在受影响者的居住或工作建筑物外1米,传声器高于地面1.2m以上的噪声影响敏感处。
传声器对准声源方向,附近应没有别的障碍物或反射体,无法避免时应背向反射体,应避免围观人群的干扰。
测点附近有什么固定声源或交通噪声干扰时,应加以说明。
按上述规定在每一个测量点,连续读取100个数据(当噪声涨落较大时应取200个数据)代表该点的噪声分布,白天和夜间分别测量,测量的同时要判断和记录周围声学环境,如主要噪声来源等。
通用机场飞机噪声影响评价要点分析1.前言自2004年起,我司开始从事机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迄今10余年,已承接并完成近100项机场环评及机场总体规划噪声专题咨询工作,累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作为我国环评协会机场行业牵头单位,近年来,我司在开展业务的同时,充分重视对于机场噪声影响及治理技术的研究,结合自身优势总结提高。
在过往承接的机场环评项目中,主要以民航运输机场为主导,已总结出了较成熟的飞机噪声影响评价工作思路和方法。
但随着“十三五”期间,我国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事业,此类机场项目已发展成为目前民航建设的重心,且噪声影响特征与运输机场有一定的不同,因此,我司结合工作实践,拟对此类机场的噪声影响评价要点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总结。
2.通用航空产业政策和环评市场潜力“十三五”期间,国家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事业,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将通用航空业定位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通用航空“十三五”发展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为:2020年通用机场数量达到500个,总飞行量200万小时,通航经济规模超过1万亿元。
可以预期,随着一系列促进通用航空发展政策的出台,通用航空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期。
通用机场项目也成为环评市场各方竞相争夺的“新宠”,我司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依托业内良好的声誉,积极开拓通用机场环评市场。
近几年内已承接通用机场项目环评及相关咨询工作10余项。
随着更多的通用机场项目雨后春笋般地持续涌现,未来通用机场的市场潜力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2.通用机场与民航运输机场有什么区别?通用机场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而使用的机场,用途包括公务飞行、空中旅游、气象探测、农林喷洒、消防警巡、空中救援等。
通用机场与民用运输机场最直观的差别有两点,分别是工程规模和适飞机型。
工程规模方面,概括的说就是民航运输机场占地大、跑道长、有较大的航站楼;通用机场占地小、跑道短,不布设或者只建设面积较小的航站楼。
环境背景噪声对飞机噪声监测结果的影响摘要:为了探讨在飞机噪声监测中,如果背景噪声不能达到标准要求时,其数据的正确性问题,选取了一个相对于机场不同距离、低噪音环境下的飞机噪声资料,并将其与背景噪声进行叠加,以分析背景噪声对飞机的监测效果。
并且,随着背景噪音的增大,其增益也随之增大;在飞行器最大等声级超过15 dB的情况下,其升幅基本保持不变。
通过进一步的对其进入研究可以发现,飞机如果飞行的时间持续的较长的话,那么噪声的等级就会有非常明显的增大,根据以上的结论在开展各项监测工作中,当飞机的最大升级和背景噪音相差超过15 db的时候,仍然可以更好地反映出当前被监测点的噪声对测量点的影响;在低于15 dB的情况下,与没有背景噪音的情况下,其观测值会有更大的偏差。
在飞机的最大声级只比背景噪音高10 dB的情况下,对特大型机场,如果在1-2个声环境达标等级区域内,会干扰飞机的飞行噪音;在大型机场,如果在2级声环境达标区域内,则会影响到飞机的噪声标准;而对于中等规模的机场来说,它的标准判断是不会受到影响的。
在超过15 dB的最大声级的情况下,它的达标判断也基本不会受到影响。
关键词:声学;飞机噪声监测;背景噪声;有效感觉噪声级;飞机噪声飞机噪声监测是为了对飞机厂附近噪声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最为直观也是最为方便的一种方法,当前,我国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相应的规章制度也在不断地完善,根据相应的测量方法,对机场附近的相应区域展开实时测量工作,它对机场附近的飞行器的噪声测量条件、测量仪器、相应的测量数据以及计算方法、测量的基本内容等进行了非常详细的阐述,可以用这一方法对飞机场附近的背景噪声展开准确的测量。
在这一标准当中,背景噪音可以被定义为:“必须测量到的最大飞机噪音等级大于20 dB的环境背景噪音等级,才以为看到是有一定可信程度的。
”在某些城市化水平非常高的地区,由于飞机噪声的营养范围已经扩散至了城市建设区域,城市水平较高的地区,大多数人口都非常的密集,一旦背景噪声较高,无法达到相应的规范以及各项要求,则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所以,我国针对这一问题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希望可以对这问题进行约束,但是并没有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从而无法有效的控制这一地区出现的航空噪声,也无法减弱对人们的影响。
在中国,战斗机场噪声监测标准是由国家环保部颁布的《噪声污染防治规定》中规定的。
根据这一规定,战斗机场噪声应符合以下标准:
在住宅区内,白天噪声应低于65分贝,夜间噪声应低于55分贝。
在商务、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内,噪声应低于55分贝。
在文物古迹保护区内,噪声应低于50分贝。
这些标准是根据人体对噪声的承受能力和噪声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确定的,旨在保护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注意:以上标准仅为参考,具体标准可能会因地区而异,请以当地政府颁布的标准为准。
民用机场环境噪声管理标准1. 引言民用机场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为人们提供了快捷、便利的出行方式,然而同时也带来了环境噪声的问题。
为了保护周边居民和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减少噪声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制定民用机场环境噪声管理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2. 定义2.1 环境噪声环境噪声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干扰人们正常生活或工作的声音。
在民用机场中,环境噪声主要由飞机起降、机场设备运行和道路交通等因素产生。
2.2 民用机场环境噪声管理民用机场环境噪声管理是指对机场周边环境噪声进行监测、评估和控制,以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的舒适度。
3. 监测与评估3.1 环境噪声监测民用机场应建立环境噪声监测系统,对机场周边的环境噪声进行实时监测,并记录下监测数据。
监测点的选取应覆盖机场周边主要的居民区、工业区和敏感区域,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2 环境噪声评估根据环境噪声监测数据,进行环境噪声评估。
评估过程中应考虑到不同时间段、季节和风向对环境噪声的影响,并结合周边居民和工作人员的反馈意见进行综合评价。
4. 控制措施4.1 技术措施民用机场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技术措施,减少环境噪声的产生。
包括但不限于:优化飞机起降程序,减少飞机发动机噪声;更新机场设备,选用低噪声设备;安装隔音设施,减少噪声传播;加强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4.2 管理措施民用机场应制定详细的噪声管理计划,并组织实施。
具体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设定噪声限值,对超过限值的机场设备进行整改或停用;定期进行噪声源清单,确保及时更新;提供公开的噪声投诉渠道,并及时处理投诉;加强员工培训,提高环境噪声管理意识。
5. 效果评估5.1 监测与评估定期对民用机场周边环境噪声进行监测和评估,比对数据,评估控制措施的效果。
5.2 反馈与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对环境噪声管理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及时反馈评估结果给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力。
6. 总结民用机场环境噪声管理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护周边居民和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飞机场停机坪工程中的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研究飞机场停机坪是飞机起降、停靠的重要区域,对于保障航空运输安全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停机坪的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噪音、振动、废气等环境问题,对周围居民、植被和空气品质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在飞机场停机坪工程中,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一、环境监测技术1. 噪音监测技术飞机起降和活动中产生的噪音是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为了准确评估停机坪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需要采用先进的噪音监测技术。
目前,常用的噪音监测方法有噪声级测量和频谱分析等。
噪声级测量可以直接测量噪音的强度,而频谱分析则可以了解噪音的频率组成和声波特性。
通过对噪音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定量评估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2. 振动监测技术除了噪音,飞机起降和活动还会产生振动。
振动监测技术可以用于评估振动对周围建筑物、设备和土壤的影响。
常用的振动监测方法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和振动测量仪等。
这些设备可以测量振动的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等参数,进而判断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
通过振动监测,可以采取有效的振动控制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
3. 废气监测技术停机坪工程中使用的机动车辆和飞机发动机排放的废气会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
废气监测技术可以帮助实时监测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
常用的废气监测方法包括气体分析仪和光谱仪等。
这些设备可以检测废气中的各种有害成分,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并及时发出警报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通过废气监测可以及早发现和解决空气污染问题,保护周围居民和环境的健康。
二、环境治理技术1. 噪音治理技术针对停机坪工程中产生的噪音问题,可以采取多种治理措施。
首先,可以对噪音源进行隔离或封闭,以减少噪音波及范围。
其次,可以使用隔音材料来吸收和抑制噪音传播。
此外,也可以通过优化发动机设计和运行参数,减少发动机噪音的产生。
噪音治理技术的目标是降低噪音水平以保护周围环境和人的健康。
第1篇一、引言随着全球航空业的快速发展,机场建设日益增多,机场噪音问题也日益凸显。
机场噪音不仅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某国际机场噪音数据的分析,评估机场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1.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某国际机场周边环境监测站收集的噪音监测数据。
数据包括2019年至2021年间的每日噪声水平,包括昼间(06:00-22:00)和夜间(22:00-06:00)的等效声级(Leq)。
2. 数据处理(1)数据清洗:剔除异常数据,如传感器故障、数据传输错误等。
(2)数据整理:按照时间、地点、时间段等维度进行分类整理。
(3)数据转换:将Leq值转换为分贝(dB)单位。
三、数据分析1. 噪音水平分布通过对2019年至2021年间的机场噪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昼间噪音水平普遍高于夜间噪音水平。
(2)靠近机场跑道附近的噪音水平明显高于远离跑道区域。
(3)在高峰时段(如节假日、周末),噪音水平明显升高。
2. 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1)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机场噪音对周边居民的睡眠质量、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噪音可能导致鸟类迁徙路线改变,影响生态系统平衡。
(3)对建筑结构的影响:长期高强度的噪音可能导致建筑结构疲劳,影响建筑安全。
3. 噪音投诉情况通过对机场噪音投诉数据的分析,发现以下问题:(1)投诉主要集中在机场周边居民区,尤其是靠近跑道区域。
(2)投诉原因主要为噪音影响睡眠、生活不便等。
(3)投诉高峰期与航班高峰期相吻合。
四、改善措施1. 机场方面(1)优化航班时刻安排,减少夜间航班数量。
(2)采用低噪音飞机,降低飞机起降时的噪音。
(3)加强机场噪音治理设施建设,如隔音墙、隔音窗等。
2. 政府部门(1)制定机场噪音治理政策,明确噪音治理目标和责任。
(2)加强对机场噪音的监测和监管,确保噪音治理措施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