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速公路边坡的绿化植物配置
- 格式:pdf
- 大小:325.25 KB
- 文档页数:2
最新高速公路绿化植物配置规范优秀高速公路绿化植物配置规范篇一高速公路绿化植物配置摘要:生态高速公路的提出是强调高速公路绿化的生态性原则和方向,是以生态学的理论指导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发展,注重其在现有条件下实现生态的最大化。
在生态学理论指导下,注重遵循自然发展规律,模仿自然植被的群落式配置,实现植物选择和配置的多样化,这在保护自然环境和防止水土流失以及病虫害传播等方面都将有着积极的作用,最终将形成行车安全舒适,运输高校便利,景观完整和谐,保护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高速公路发展模式。
关键词:高速公路绿化植物配置1、创造出多样的地形生态环境高速公路沿线自然环境地形复杂,但是其边坡、互通区、服务区地形却少有变化,为达到植物多样化,需要在高速公路地形设计时通过与道路规划人员的沟通,人工塑造适合不同植物生存的地形,这种方法适宜在互通区应用。
对边坡而言,挖方段地形可以有变化,可以根据沿线多样的地形地貌,依势就型构造多样化的地形环境,以形成适应多种植物生存的人工小气候环境。
地形设计不仅是创造不同空间的手段,也是创造不同植物生存环境的手段,如坡向、坡位、坡度、起伏程度、平地、水面、湿地等,他们通过改变光、热、水、土、肥、等生态因子对植物群落的生存生长产生作用。
微地形的起伏可以创造阴阳向背,加之临水的因素又出现干和湿的差别。
旱生、水生、湿生、沼生的植物就有了藉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2、复层绿化高速公路植被配置应克服单一化、成片化倾向。
绿化设计时,尽量向地面以上的空间扩展,在不同的平面、立面空间设计不同高度的乔木、灌木、花卉、地被、草坪和藤本植物,如以雪松、水杉、银杏、栾树、丁香、合欢、红枫、绣线菊、连翘、红叶小檗、等不同植物高低错落进行组合,配置成具有层次感的多样化形式,矮前高后,高低错落,增加了立体轮廓的丰度,营造更加丰富的植物景观。
3、植物观赏特性多样性高速公路绿化设计人员充分了解各种植物的观赏特点,并将之正确运用到设计中,是体现植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公路边坡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组合1:
植物配置组合1:
白三叶(地被、小白花)+地被石竹(草花,花紫红色、粉红色、鲜红色或白色;花期5-10月,)+大滨菊(黄花,花期5-6月)植物配置组合2:
紫花地丁(地被、花果期4月中下旬至9月、)+地被石竹(草花,花紫红色、粉红色、鲜红色或白色;花期5-10月,)+金鸡菊(黄花,花期7-10月)
植物配置组合3:
二月兰(草花,花多为蓝紫色或淡红色,随着花期的延续,花色逐渐转淡,最终变为白色。
花期4~5月份)+日光菊(黄)
紫花地丁:高4~14cm,花果期4月中下旬至9月,花中等大,紫堇色或淡紫色)
植物配置组合4:
马蔺(马蔺植株高约30cm。
花期5-7月,花紫兰色)+地被石竹(草)+金鸡菊(黄花,花期7-10月)。
高速公路边坡绿化与景观布局高速公路建设与改造,除了关注道路的安全、舒适和效率等方面,同时也要求考虑到边坡绿化与景观布局的问题。
边坡绿化与景观布局的设计对于高速公路的美观程度和生态效益有很大的影响,更能体现现代城市建设的“绿色理念”。
在高速公路边坡绿化与景观布局设计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区域的地形和气候。
在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常使用亚热带植被进行绿化,比如常见的苏铁、鸟巢松等;而在北方,则应选择适宜的防护性植物,如柞树、槐树等。
同时应注重植物的具体地点选择,如在斜坡陡峭处应选择生长力强、具有有机性纵根系、抑制坡面侵蚀能力强的植物,如苦荞、苔草、草籽等;在边坡下部、平台、防护墙或桥洞处,则选植草本植物和小型灌木及各种地被植物,如宝盖花、紫峰、翠竹等。
此外,还需注意边坡绿化防火、防盗、防收费等因素。
在高速公路景观布局设计中,应注意与地域文化的融合,使景观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氛围,同时也注重人性化、实用性和美观性。
比如,在长江中上游地区的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可以融入江南水乡文化,并设置渔舟、竹林、村落、洲岛类景观;在广东和福建等地的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则应充分考虑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山水风光,比如岭南特色的山岳、水乡资源,海滩等,设置视野开阔的景观点、观赏阳光海滩的场所和游玩岭南山水的区域等都是极好的设计。
同时,高速公路景观也涉及到交通安全关注的问题,如何创造更安全、更温馨的景观设计方案是设计师们需要关注的内容。
设计方案中应注重设置变径曲线、借景助旅、柔和路面、温馨安全的夜景照明等人性化设计,具体应根据道路的具体情况以及所在地方的特殊文化背景来进行安排。
从环保角度考虑,在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时,应采用生态环保材料及环保工艺,采用水路、低碳的能源等,来实现绿色与可持续发展。
总之,高速公路边坡绿化与景观布局的设计是在高速公路的建设和改造中不可忽略的内容。
好的设计不仅能美化整个高速公路环境,更能体现现代城市建设的绿色理念,从而实现美、实、靠的设计目标。
高速公路绿化植物配置摘要:生态高速公路的提出是强调高速公路绿化的生态性原则和方向,是以生态学的理论指导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发展,注重其在现有条件下实现生态的最大化。
在生态学理论指导下,注重遵循自然发展规律,模仿自然植被的群落式配置,实现植物选择和配置的多样化,这在保护自然环境和防止水土流失以及病虫害传播等方面都将有着积极的作用,最终将形成行车安全舒适,运输高校便利,景观完整和谐,保护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高速公路发展模式。
关键词:高速公路绿化植物配置1、创造出多样的地形生态环境高速公路沿线自然环境地形复杂,但是其边坡、互通区、服务区地形却少有变化,为达到植物多样化,需要在高速公路地形设计时通过与道路规划人员的沟通,人工塑造适合不同植物生存的地形,这种方法适宜在互通区应用。
对边坡而言,挖方段地形可以有变化,可以根据沿线多样的地形地貌,依势就型构造多样化的地形环境,以形成适应多种植物生存的人工小气候环境。
地形设计不仅是创造不同空间的手段,也是创造不同植物生存环境的手段,如坡向、坡位、坡度、起伏程度、平地、水面、湿地等,他们通过改变光、热、水、土、肥、等生态因子对植物群落的生存生长产生作用。
微地形的起伏可以创造阴阳向背,加之临水的因素又出现干和湿的差别。
旱生、水生、湿生、沼生的植物就有了藉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2、复层绿化高速公路植被配置应克服单一化、成片化倾向。
绿化设计时,尽量向地面以上的空间扩展,在不同的平面、立面空间设计不同高度的乔木、灌木、花卉、地被、草坪和藤本植物,如以雪松、水杉、银杏、栾树、丁香、合欢、红枫、绣线菊、连翘、红叶小檗、等不同植物高低错落进行组合,配置成具有层次感的多样化形式,矮前高后,高低错落,增加了立体轮廓的丰度,营造更加丰富的植物景观。
3、植物观赏特性多样性高速公路绿化设计人员充分了解各种植物的观赏特点,并将之正确运用到设计中,是体现植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丰富多样。
高速公路边坡种植三角梅方案
高速公路边坡种植三角梅方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选择合适的三角梅品种:根据边坡的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和光照情况,选择适合种植的三角梅品种。
三角梅有多个品种,包括紫三角梅、红三角梅等,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2. 土壤改良:边坡土壤通常比较贫瘠,需要进行土壤改良。
可以添加有机肥料和矿物质肥料,改善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
3. 植物配置:根据边坡的形状和大小,合理配置三角梅的位置和间距。
一般可以按照每平方米3-6株的密度进行植栽。
4. 种植:选择健康的三角梅苗木,按照定位好的位置进行种植。
挖好合适大小的坑,将苗木放入坑中,使根系能够充分展开,然后填埋土壤并拍实。
5. 浇水和养护:种植完成后,及时浇透水,并在种植后的几个月内进行养护。
保持适宜的湿度,避免干旱和水涝,在炎热的夏季适当遮阳。
6. 后期管理:定期修剪三角梅的枝条,保持边坡的整洁和通风。
定期施肥,补充土壤养分,促进三角梅的生长和开花。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在高速公路边坡种植三角梅,美化环境,增加景观效果,同时还可以起到固定坡面土壤、防止坡面塌方的作用。
高速公路边坡绿化与植物布置浅析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高等级公路边坡防护研究日渐引起公路部门的高度重视。
边坡综合防护设计是高等级公路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应综合考虑,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地选择实用、合理、经济、美观的工程措施,确保高等级公路的稳定和高速行车安全,同时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保持生态环境的相对平衡,美化高等级公路的效果。
一、高速公路边坡植物布置原则和选择边坡植物防护的主要目的是固土护坡、防止冲刷,兼有美化环境的功能。
以适应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尊重自然、正视自然、保护自然、恢复自然,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达到四季常绿并可体现有当地特色的景观效果。
一般应选择干旱、瘠薄、根系发达、覆盖度好、易于成活、便于管理、同时兼顾景观效果的草本或木本植物。
1.边坡绿化布置原则边坡生态防护植物配置技术原则是采用以水土保持为主,兼具生态景观效果边坡防护要考虑对整个植被进行逐步恢复,应以林草植物为主进行生态模式配置,有利于固土护坡,防止水土流失,改善高速公路边坡景观和行车效果,有利行车安全。
在选择植物种类时要坚持生物多样性,多科属结合,乔、灌、草结合,营建乔、灌、草结合的多树种、多结构、多功能的复层生态景观群落,有效增加绿量和绿叶面积,挖掘单位面积上的潜在生态力,提高叶面积指数,整个绿化沿线注意立体空间上的线条变化和节奏感。
但应在考虑气候、土壤、立地类型的基础上,优先选择耐干旱、耐瘠薄、抗污染、观赏性强的树种及草坪地被植物,既能适应当地土地条件,又能满足公路绿化的要求,达到功能、艺术、科学的统一。
2.边坡绿化植物选择边坡绿化主要目的是防止流水冲刷、风蚀、保护路基、降低噪音、吸收有害气体、创造优美的行车环境。
路堤边坡的绿化,由于土质和保水性能很差,应尽量不破坏自然地形地貌和植被,采用抗逆性强、根系发达、易于成活、便于管理、兼顾景观效果的多年生草本或木本植物。
目前用于护坡的主要植物材料有紫穗槐、美国地锦、荆条、沙地柏、柠条、柽柳、垂叶榕等乔木种,常春藤、藤本月季、爬墙虎、紫藤、扶芳藤等藤本植物;杜鹃等灌木种;天堂草、狗牙根、假俭、锦鸡儿、金钟、小冠花等多年生草本植物。
高速公路设计中的边坡绿化技术边坡绿化技术在高速公路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高速公路作为交通枢纽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满足交通需求,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美化。
边坡绿化技术通过植被的引入和管理,实现了高速公路的自然景观和环境效益的提升。
边坡绿化技术旨在通过植物的种植和养护,使公路边坡具有美观的外观和良好的生态功能。
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场地的地质条件和气候特点,以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
沿线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排水能力和营养状况也是选择植物的重要因素。
同时,边坡的坡度和坡向也需要考虑在内,以便为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在实施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进行土壤改良和施肥是确保边坡植物生长的重要步骤。
土壤改良包括增加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
通过添加有机物质,如腐熟的堆肥或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养分含量。
此外,根据土壤的pH值和养分含量,合理选择施肥方案,以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
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也是边坡绿化技术中的重要环节。
高速公路边坡的植物种植应以本地或区域特色的植物为主,以保证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同时,应选择生长迅速、根系发达、抗逆性强的植物,以提高边坡绿化效果。
在植物配置方面,可以根据植物的生态特性和外观效果进行组合,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景观。
边坡绿化技术的成功实施不仅仅依赖于植物的选择和管理,更需要注重与边坡工程的协调。
例如,在设计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设置排水系统,以确保边坡上的植物得到充分的水分供应,并避免因积水造成的坡面崩塌和植物死亡。
此外,在边坡工程施工完成后,合理安排养护管理措施也是保证边坡绿化效果的关键。
边坡绿化技术不仅能够提升高速公路的美观性,还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效益。
首先,植物可以防止坡面的水土流失,减少泥石流和塌方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其次,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改善空气质量。
此外,边坡的绿化还可以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综上所述,边坡绿化技术在高速公路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浅谈公路边坡绿化植物的选择摘要:公路边坡绿化不仅可以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而且还可以净化空气,保护生态,美化环境,保证行车安全。
在我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和人们生存质量的今天,公路边坡绿化已成了公路边坡防护的一种趋势。
因此,对公路边坡绿化植物的选择进行探讨是必要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路边坡;绿化植物;选择引言成功的公路绿化,可以降低噪音干扰和防止环境污染。
科学地选择具有较强吸收能力的树种进行公路绿化,对降低车辆的排放污染,净化空气是很有意义的。
据测定,快车道的汽车噪声,在穿过12m 宽的林带后可以降低噪声3dB-5dB,穿过40m宽的防护林带时,噪声会降低10dB-15dB。
公路绿化还可以对公路起到保护作用,树木或草坪通过树冠、根系、植被覆盖等可以固着土壤、涵养水源、阻止或减少地表径流、降低雨水冲刷路基的危害,在高填方路段,这种作用更加明显。
绿化后的环境将比露天地区气温低5℃-6℃,而且湿度较大,且变化缓慢,可以造成特殊的“小气候”,这样可以调节路面温度与湿度,对防止路面老化起到一定的作用。
另外公路绿化还可以改善交通条件,为高速行车提供保障。
一是可以通过视线诱导来指示驾驶员道路前进的方向。
尤其是在竖曲线顶部和弯道等路线走向不明了地段,可以使路线走向变得十分明显,有利于驾驶员的安全行车。
对公路进行绿化,还可以美化路容、改善环境,使旅途变得更加舒适。
当公路沿线有四季常青的树木以及点缀其间的各种花草人工造景时,可以产生与自然交融、气势壮观的感觉,给人们以优美、舒适的享受,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一公路边坡绿化植物选择的依据1.1 气候条件光照、气温、湿度、降水、风等气候条件都影响着边坡植物的生长发育,但是在选择边坡植物时主要应考虑的气候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决定着植物能否正常生长发育,能否顺利越夏、越冬等;降雨(雪)的时期及雨量也是决定采用植物种类的重要依据。
目前,我国公路边坡坡度一般都较大。
高速路绿化植物配置作用分析前言高速公路是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立交,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它在公路运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高速公路位于大城市之间,线路较长,根据各种车辆的行车速度和视觉疲劳时间,车道两侧栽植的树种应有所变化,以调节行车环境的气氛,减少疲劳。
在中央分隔带上宜栽植低矮的整齐或易整形的树种,如黄杨,桧柏球,紫叶小檗,水腊球以及草皮植被。
在干道两侧留出的20-30米的防护带,宜选用树干挺拔,枝叶繁茂的树种,如家杨,新疆杨,银杏,柳,槐等,且由里至外分别种植草本花卉,灌木和乔木,亦即由低到高,这样既起防护作用,又不防碍行车视线。
一、高速公路中种植树种的功能(一)防风固沙当风遇到树林时,受到树林阻力的作用,在树林的迎风面和背风面均可降低风速,但以背风面降低的效果最佳,因此在高速公路两侧,为了防风的目的而设置的防风林带时,应将防护区设在林带背面。
而且防风林带的方向应与主风向垂直。
一般种植防风带多采用三种植物结构,即密不易透风的结构,疏松结构和通风结构。
(二)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园林树木能够减少和减缓地表径流量和流速,因而起到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的作用。
树林的林冠可以截留一部分降水量,据各地观测知,在东北红松林冠可以截留降水的3%-73。
3%。
在园林工程中,为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目的,应选择树冠厚大,截留雨量能力强耐荫性强而生长稳定和形成吸水性落叶层的树种。
(三)改善环境高速公路小气候条件恶劣,植物树冠能阻拦阳光而减少辐射热,不同树种的遮荫能力亦不同。
遮荫能力愈强,降低辐射热的效果愈显著。
高速公路系统绿地景观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建立了若干个既能克服高速公路沿线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又能在高速公路正常使用状态下创造出满足视觉景观要求的理想绿地景观。
二、高速公路各个部分的具体绿化设计(一)公路主线的绿化设计1、中央分隔带的绿化中间四米宽的分隔带是公路绿化的重点,为保证司机视线开敞主要种植草坪、低矮花灌木和剪形针叶树球,并通过不同标准段的树种变化消除司机的视觉疲劳及旅客的心理单调感。
一、850~1200米
1、土质上边坡:草本乌毛蕨、中华里白:春花木、珊瑚树、锥、黄杨叶蒲桃撒播马尾松、山苍子种子
2、土质下边坡:芒、粽叶芦、类芦。
灌木:春花木、网脉山龙眼、密花树。
珊瑚树、千年桐、楝叶吴茱萸、黄樟、淅江润楠、荷木、乐昌含笑、红锥、雷公青冈、硬斗柯、马蹄荷、山乌桕、岭南槭。
撒播马尾松、山苍子种子
3、石质上边坡:白花油麻藤(禾雀花)、藤檀、野生猕猴桃。
4、石质下边坡:芒、粽叶芦、类芦。
灌木:篌竹(扫把竹)、藤檀、野生猕猴桃。
撒播马尾松、山苍子种子。
5、路肩平台:草本乌毛蕨、中华里白。
灌木、春花木、山杜鹃、鹿角杜鹃、黄樟、淅江润楠、荷木、乐昌含笑、红锥、马蹄荷、山乌桕、岭南槭、广东松、福建柏、红豆杉。
二、1200-1700米
6、土质上边坡:草本乌毛蕨、中华里白:黄杨叶蒲桃、撒播马尾松、山苍子种子
土质下边坡:芒、芒箕。
灌木:网脉山龙眼。
荷木、珊瑚树、杨梅、岭南槭、锥、雷公青冈、马蹄荷。
撒播马尾松、山苍子种子。
7、石质上边坡:紫花油麻藤、藤檀、野生猕猴桃。
8、石质下边坡:芒、黑莎草。
灌木:苦竹。
藤檀、野生猕猴桃。
撒播马尾松、山苍子种子。
9、路肩平台:草本乌毛蕨、中华里白。
灌木云锦杜鹃、鹿角杜鹃。
荷木、珊瑚树、杨梅、岭南槭、锥、雷公青冈、马蹄荷、广东松、福建柏、红豆杉。
三、1700米以上
10、土质边坡、路肩平台:密花树、硬斗柯、油茶、箬竹、映山红、芒。
11、石质上边坡:藤檀、野生猕猴桃。
12、石质下边坡;箬竹。
浅谈陕西高速公路绿化植物配置简要探讨了陕西高速公路绿化工程植物的选择性及基本思路。
针对陕西目前地理因素的影响及在绿化景观规划中的合理配置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公路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提出相应措施等。
标签:公路绿化;植物配置;景观效果陕西位于中国内陆腹地,黄河中游。
植物的分布以阔叶植被为主和少部分常绿的针叶植物。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高等级公路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成为不可缺少的基础建设环节之一。
公路路域内的硬件建设:如路基、路面等。
工艺先进化的同时,路域内绿化工程被建设者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不仅在植物的防护性、安全性、环保性等功能方面提升高度,同时利用良好的植物风景特点美化环境为司乘人员创造舒适的自然环境。
1 设计方案的立足点1.1 公路景观设计。
公路景观设计是指公路线型及其构造物的造型与周围环境充分协调,形成优美自然环境的画面。
公路绿化设计不仅从植物的防护性和环保性入手,还要从风景园林角度提高驾驶员的视觉舒适感、安全性等方面提高设计方案。
使得公路线性及其构造物能和各种自然景观达到最大程度的协调。
因此在公路修建过程中要把公路景观建设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
1.2 绿化主材的选择。
选用乡土的风景树种作为主材,通过他们体现浓厚的地方特色,从采购栽植到成活尽早达到绿化预期效果。
在传统路域绿化观念的基础上优化植物的配置,选用丰富的植物种类进行搭配,让没有生命的公路活起来。
2 植物的选择北方地区以阔叶落叶树种植物为主,常绿植物较少。
解决北方地区公路路域的植物多样化使其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目的。
2.1 乡土树种。
选择在冬季有观赏性的树种,我省冬季的植被大多以枯黄落叶看不到葱葱绿意,应选择树冠有风景寓意的植物如柿树、国槐等设置到部分视觉点,充分体现浓郁的地方特色。
2.2 早春植物。
在边坡和三角地带选择早春发芽较早和早春开花的植物形成交替时间差,选用开花较早的迎春、连翘等和发芽早的植物,以减少路域内的植被枯黄期。
2.3 彩叶植物。
高速公路边坡绿化与景观布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速公路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速公路的建设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也促进了城乡间的经济交流。
高速公路的建设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边坡的绿化和景观的布局。
这项工作对于提高高速公路的美观度和环境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高速公路边坡绿化与景观布局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边坡绿化的必要性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是为了改善路面周边环境,净化空气,增加景观效果,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土壤与水源,防止边坡塌方等目的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有助于减缓道路上的景观污染,增强路途的美观性,提升行车的舒适感。
而且,适当的绿化还能有效减少路面溅泥飞石的情况,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二、边坡绿化的技术要点1. 根据地坡的坡度、土壤类型、气候等条件选择适合的绿化植物。
一般来说,较为常见的植物有银杏、垂柳、杨树、法桐等。
这些植物在生长时不仅能够有效地保持土壤,还能起到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
2. 合理设计边坡绿化布局,参考周边的自然景观和建筑风格,以此为基础进行绿化设计。
3. 落实好养护工作,定期修剪、补植、施肥等工作,确保植物的良好生长状态,同时避免植物生长过旺造成交通危险。
三、景观布局的重要性高速公路边坡绿化不能只停留在美化环境的层面,更应该是整体景观布局的一部分。
高速公路作为城市的重要门户,其景观布局应该体现地方特色,给人们一种愉悦的感觉,同时也能起到宣传和展示地方特色的作用,增强路途的“文化”气息。
四、景观布局的技术要点1. 依据高速公路所在地域的自然特点和历史文化底蕴进行规划设计。
比如在地处临海地区的高速公路边坡绿化中,可以采用蓬勃的海棠花、海百合等植物作为主题,表达高枕无忧、生机盎然的意境。
2. 采用灯光、雕塑、雕刻等手法对景观进行装饰,增强景观的立体感和质感,让行车的人们在沿途欣赏景观时得到更丰富的文化体验。
2020年第16期现代园艺高速公路作为重要的交通方式,成为城市间、国家间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有力地促进了各方的经济发展。
然而为了达到高速公路的建设要求与标准,国家与地方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以确保高速公路高效建成。
高速公路建设工程量大,已然导致公路沿线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地貌景观与原生自然系统发生变化。
加之人们对植被养护不佳,部分地区发生了水土流失现象,甚至面临一系列自然灾害问题。
1必要性分析高速公路建设对于区域之间的联通和经济发展都有着积极作用,然而其也会对原本的自然环境造成干扰和破坏。
高速路对修建环境要求较高,会对原生植被造成破坏,不仅是在修建过程中,即使在建成后,车辆造成的噪音污染、空气污染也会对自然环境产生破坏。
所以,高速公路建设在追求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兼顾生态效益,开展相应的绿化工作。
2现存问题2.1绿化模式单调,效果不佳当前高速公路绿化普遍存在绿化方式单调的问题,不能营造出较好的视觉效果。
同时,单调的绿化环境容易造成驾驶员出现视觉疲劳,对行车安全构成威胁。
与城市或常规道路绿化不同,高速公路在植被种类选择、形态搭配、色彩融合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要求,既要与周边环境产生有机联系,又要贴合高速公路客观使用要求和特性,强调美感和实用性。
因此,高速公路绿化要注重模式的多样化。
2.2片面重视美观性,削弱功能性高速公路沿线绿化设计:一方面注重美观性和视觉效果;另一方面紧密围绕绿化工程的核心功能———生态功能。
许多高速公路沿线绿化主要依靠草坪,既没有多样化地选择植物,也没有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致使植被死亡率高,为后期养护造成困难。
此外,草坪生态效应方面也有较大的局限性,其生态效益只有乔木的10%。
片面地利用草坪进行绿化,不仅导致生物体系的多样化不足,种类过于单一,而且妨碍了空间的集约利用。
2.3资金短缺,工作难以开展在当前环境下,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仍然出于不断开展的过程中,而植被覆盖率也在不断提升。
高速公路边坡绿化与景观布局
高速公路边坡绿化与景观布局是城市道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还可以起到防止土壤侵蚀、保护水源、调节气候等多重功能。
高速公路边坡绿化与景观布局的规划和设计至关重要。
高速公路边坡绿化与景观布局的原则是生态环境为主导,结合地域特点、交通功能和观赏价值,合理安排绿化植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
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可以选择适合生长的乔木、灌木、花卉等植物,确保边坡绿化的成活率和可持续发展。
高速公路边坡绿化的种植设计要考虑到植物的抗风、抗干燥、抗寒冷等特性,在选择植物种类时要尽量选择抗逆性强的品种。
可以选择一些耐旱、抗风蚀的植物,如银杏、柏树、碧桃等,这些植物不仅生长快、根系发达,还具有较强的抗风抗寒能力,适应性强,可以有效防止土壤侵蚀和土壤流失。
高速公路边坡绿化还可以结合地域特色和景观要求,选择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种类,如牡丹、月季、藤本植物等,增加边坡的景观效果,为行车者提供美丽的视觉享受和精神慰藉。
还可以利用地形地貌和水资源,设计一些自然湿地、水景等,增加边坡的生态价值和景观魅力。
在高速公路边坡绿化与景观布局中,还应该合理规划边坡的坡度、切割线和沿线道路的布局。
边坡的坡度要适宜,既要考虑安全性,又要兼顾绿化要求,保证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边坡的切割线要自然流畅,不仅美观,还要考虑景观效果和施工工艺的需要。
沿线道路的布局要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产生和谐的交通景观,为行车者提供绿色、美丽的视觉感受。
探析高速公路边坡的绿化植物配置摘要:如今,高速公路边坡常采用绿化的方法进行固土支护,在防止边坡滑动和坍塌的基础上,达到良好的绿化效果。
在此过程中,选择和配置合适的植物,并保证施工质量是关键所在,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植物配置1工程概况某高速公路起讫桩号K51+185~K58+912,全长约7.73km,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挖方、填方、桥隧、护坡和防排水。
边坡采用绿化措施进行防护,现围绕本工程实际情况,对其边坡绿化植物配置与施工作如下深入分析。
2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施工的要求与原则2.1基本要求高速公路边坡绿化主要起到增强公路路基安全稳定、包含周边自然环境、营造良好视觉景观的功能。
因此,高速公路边坡绿化项目具有如下基本要求:①保持水土。
高速公路边坡是通过人为挖方或填方形成的无植被斜面。
由于缺少植被覆盖,斜面随着水土流失加剧有发生滑坡的风险,在地表径流的作用下还可能发生泥石流等灾害。
不仅危及到公路安全,也对周边自然环境造成损害,因此保持水土是绿化的首要功能。
②营造安全舒适的行车环境。
目前,高速公路难以实现全面封闭,合理的边坡绿化设计可以起到隔绝空间,降低行人穿行的几率。
同时,公路两侧的植被可以有效缓解驾驶员视觉疲劳,提升高速行车安全。
③边坡绿化还可以降低高速公路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扬尘、有害气体等污染源的扩散,以保护自然环境。
2.2施工原则基于高速公路边坡绿化的基本功能与要求,施工中应当坚持一定的原则,这也是选择与优化施工技术的根据。
边坡绿化施工的原则主要包括综合防护、因地制宜、尊重环境、经济快速等。
①工程的安全性难以靠绿化完全解决,通过植被增强土壤水分的方法虽然对减少坡面滑塌或冲蚀有积极作用,但不能确保公路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因此,边坡的绿化技术应当与防护技术相结合,以形成综合防护体系确保其安全性。
②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地质条件差异较大,在技术的选择和应用中需要充分考虑当地客观情况。
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的植物选择第一篇: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的植物选择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的植物选择1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持久高速发展,我国的公路项目大批上马。
据有关材料,到2000年末我国公路里程已达140.27万公里,其中二级以上公路18.91万公里。
依据交通部出台的《交通、水运交通发展三阶段战略目的(基本建设部分)》,2010年全国公路总里程将达180万公里,其中二级以上公路达36万公里;2020年全国公路总里程将达230万公里,二级以上公路达55万公里;2040年公路总里程将超过300万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达8万公里。
可见我国的公路建设义务是非常沉重的。
我国有三分之二领土地处山区或丘陵地域,公路的大批建设,形成了和必将形成大批的边坡。
边坡的开挖使地表植被遭到损坏,水土流失加剧;同时在坡度较大或结构不良的处所,还可能造成崩塌、滑坡等,给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生活带来严重伤害。
边坡生态防护即边坡植被,重要是靠植物根茎与土壤间的附着力以及根茎间的互相缠绕来到达加固边坡、进步坡表抗冲洗的才能。
边坡生态防护不仅可以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而且还可以净化空气,维护生态,美化环境,保证行车安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我国越来越看重环境维护和人们生存质量的今天,生态防护已成了公路边坡防护的一种趋势,代表着边坡防护的发展方向。
因此,对公路边坡用植物的选择进行探讨是必要的,它必将增进我国公路边坡生态防护事业进一步的发展,具有主要的现实意义。
2.公路边坡植物选择的根据2.1气象条件光照、气温、湿度、降水、风等气象条件都影响着边坡植物的生长发育,但是在选择边坡植物时重要应斟酌的气象因素是气平和降水。
最高气平和最低气温决议着植物能否正常生长发育,能否顺利越夏、越冬等;降雨(雪)的时代及雨量也是决议采取植物种类的主要根据。
目前我国公路边坡坡度一般都较大。
由于边坡坡度较大,降水落于坡表后,极易由于重力的作用,沿坡面往下贱失,造成坡体土壤缺水干旱,直接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植物的逝世亡,这一点在北方干旱地域的边坡上表示得尤为突出。
高速边坡植被选择分析随着国家对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破坏植被的恢复和生态与环境保护的重视,边坡生态恢复技术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1]。
植物在边坡防护中的应用改善了工程护坡呆板的格局,形成了独特的路域景观,起到了减缓驾驶疲劳、改善地区小气候和降低污染的作用。
但是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很多高速公路边坡植物在建植初期,植被生长状况良好,但是到了后期,就逐渐衰退甚至死亡。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在建植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高速公路路域地质情况与植物选择的关系。
高速公路边坡的路域地质状况很受限制,大部分植物无法正常生长甚至存活。
因此,选择适当的植被类型和植物防护措施成了边坡防护成功与否的关键。
1高速公路边坡的地质状况高速公路边坡土壤属于路域土壤,它包括机械挖掘所暴露出来的原生土壤的母质(风化壳、基岩、心土),填埋碾压所形成的回填土,绿化所移入的客土,以及部分未受工程扰动的原生土壤。
路域土壤由于受人为活动长期的扰动,多次无序侵入土体和地下施工翻动,破坏了原有的表土层和腐殖质层,形成了一类独特的土壤[2]。
该土壤从原始未受干扰的自然状态向路域土壤演变的过程中经受雨水侵蚀、风蚀等作用,土质出现了明显的退化,表现为结构不稳定、pH值偏高、外来物质多、养分匮乏等特性。
1.1边坡结构不稳定性边坡结构的不稳定性主要体现在土壤侵蚀引起的水土流失。
而坡面径流是水土流失的主导因子,其大小及流速能反映边坡水土流失的严重性[3]。
郭廷辅[4]认为降雨量与坡面径流有一定关系,从年降雨量来说,若年降雨量大,且在空间分布上比较均匀,就不会形成强劲的坡面流径,反之则异。
桑广书等人[5]经调查发现降水量的多少对滑坡有明显的影响,此结论与郭廷辅的相似。
径流的冲刷能力取决于它的动能和势能,径流的能量是径流质量和流速的函数,而流失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径流深与地面坡度,因此坡度直接影响径流的冲刷能力[6.7]。
坡度与径流冲刷能力的关系为,在一定范围内,地面坡度越大冲刷能力越强,侵蚀量也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但有一临界坡度[8~11]。
探析高速公路边坡的绿化植物配置
发表时间:2019-08-22T09:35:49.24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作者:毛永
[导读] 某高速公路起讫桩号K51+185~K58+912,全长约7.73km,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挖方、填方、桥隧、护坡和防排水。
昆明禾中土也景观设计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如今,高速公路边坡常采用绿化的方法进行固土支护,在防止边坡滑动和坍塌的基础上,达到良好的绿化效果。
在此过程中,选择和配置合适的植物,并保证施工质量是关键所在,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植物配置
1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起讫桩号K51+185~K58+912,全长约7.73km,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挖方、填方、桥隧、护坡和防排水。
边坡采用绿化措施进行防护,现围绕本工程实际情况,对其边坡绿化植物配置与施工作如下深入分析。
2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施工的要求与原则
2.1基本要求
高速公路边坡绿化主要起到增强公路路基安全稳定、包含周边自然环境、营造良好视觉景观的功能。
因此,高速公路边坡绿化项目具有如下基本要求:①保持水土。
高速公路边坡是通过人为挖方或填方形成的无植被斜面。
由于缺少植被覆盖,斜面随着水土流失加剧有发生滑坡的风险,在地表径流的作用下还可能发生泥石流等灾害。
不仅危及到公路安全,也对周边自然环境造成损害,因此保持水土是绿化的首要功能。
②营造安全舒适的行车环境。
目前,高速公路难以实现全面封闭,合理的边坡绿化设计可以起到隔绝空间,降低行人穿行的几率。
同时,公路两侧的植被可以有效缓解驾驶员视觉疲劳,提升高速行车安全。
③边坡绿化还可以降低高速公路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扬尘、有害气体等污染源的扩散,以保护自然环境。
2.2施工原则
基于高速公路边坡绿化的基本功能与要求,施工中应当坚持一定的原则,这也是选择与优化施工技术的根据。
边坡绿化施工的原则主要包括综合防护、因地制宜、尊重环境、经济快速等。
①工程的安全性难以靠绿化完全解决,通过植被增强土壤水分的方法虽然对减少坡面滑塌或冲蚀有积极作用,但不能确保公路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因此,边坡的绿化技术应当与防护技术相结合,以形成综合防护体系确保其安全性。
②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地质条件差异较大,在技术的选择和应用中需要充分考虑当地客观情况。
根据项目的土质、坡比、气候等具体因素,因地制宜地合理优化施工技术。
③边坡绿化应当尊重自然环境,通过增加基质、栽培根系较深的植物等方式,形成可持续的绿化植被,有助于绿化的长期管理养护。
④施工技术应当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通过施工方法与工艺的改进尽快实现边坡绿化,避免工程建设初期的冲刷腐蚀对边坡形成损害。
3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植物配置施工
3.1三维网喷播植草
(1)特点
本工程设计决定于K58+270~K58+470段采用三维网喷播植草措施,其防护特点为:在边坡上进行挂网后开始基材植草的喷射,以此提高边坡整体稳定性,防止边坡长时间暴露而风化失稳。
能对边坡所在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效改善,使无法种植的岩石也开始有植物生长,在边坡表面形成大面积绿色植被,实现环境景观有效改善,从而达到预期环保目标。
此外,还能解决环保和防护之间的矛盾,在费用方面和普通锚喷相近,但却能达到绿化和防护两个目标,不仅经济可行,而且效果显著。
(2)施工
①因边坡坡度较大,所以施工中人员应按照要求佩戴防护用品,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对浮土与浮石进行清除,使边坡表面保持稳固,并及时运走土石。
②设置三维网:于路面结构层和边坡高度相对应的部位和坡脚进行沟槽开挖,槽宽与槽深分别为20cm、30cm,植生层厚度要达到5cm以上,沿坡顶沟中布置三维网,使用方木桩进行固定,然后填土以夯实;然后在边坡顶部按从上到下方向铺设网格,纵向保持20cm的搭接,在搭接处按照100cm的间隔距离使用钢钉或打入锚固钢筋进行加固。
③对有机基材进行喷射。
其中,有机基材为满足植物生长要求的物质通过合理搭配混合而成。
将基材配制好后,利用喷射机将其均匀喷射至边坡表面,注意喷射应覆盖全部边坡表面,不得留有死角,且基材厚度不可小于5cm。
④喷播草籽,这是最后一道施工工序,要在合适的时机进行,一般在风干4~12h以后开始播种即可。
⑤做好养护管理。
首先,定期进行浇水养护,使草坪能够快速成型,并待草势长齐以后,将无纺布撤去;其次,定期施肥,保证草坪正常生长,并施以一定的农药,避免病虫害;最后,对防护区域的杂草进行定期清理。
(3)植物配置
植物类型、用量和注意事项如表1所示。
(4)注意事项
①边坡绿化植物的选择应对草木与草花两类进行组合。
②不得配置乔灌类植物。
③草木类的狗牙根与草花类的大花金鸡菊都是必须配置的种子,而其它可配合使用。
④喷播早期,对以上草籽进行混合撒播,符合边坡防护基本需求;在多品种混播过程中,应增加品种,不得增加混播量,对于花籽的总量理论上要控制在5g/m2以内,而草、花的组合应控制在20g/m2以内。
3.2客土喷播植草
本工程设计从以上三种草种选择两种进行搭配。
制定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法是保证绿化效果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重视施工方法的选取:
(1)开工前对边坡进行认真检查,同时予以平整清理,清除对植物生长不利的植物,硬质土坡要进行适当的刨松处理,深度要达到5cm 以上,以此为后续喷播奠定良好基础。
(2)根据设计确定的方案,结合一次施工作业的面积准备好所需草籽,再按照不同种子进行适当处理,如用冷水进行浸泡、通过升温催芽、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浸泡,以此保证种子可以提早发芽,保证发芽率和成活率。
(3)在喷播前应做好原材料准备、机械设备准备与人员准备。
各喷播点备好一台有效扬程不低于50m的喷播机,若喷播机将电力作为动力,需将电源接至施工现场,并配以管道和附近水源相连,确保可以一次性完成喷播作业。
一般情况下,每台设备要安排10名人员进行操作。
对于原材料的准备,除植物种子以外,还应备好无纺布、肥料、添加剂等。
(4)完成以上工作后,开始喷播施工。
将完成处理的种子及添加剂、纤维材料、肥料和水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然后用设备进行充分搅拌,制得均匀混合液,再充分利用水流基本原理,采用高压泵,把混合料以较高的速度均匀喷播至完成预处理的边坡表面,以此形成完整草种层,同时使多余水进入到土层中,胶体和纤维等材料形成一个保湿面层,避免水分大量散失,影响植物正常生长。
(5)在草种喷播完成以后立即进行无纺布的覆盖。
在无纺布之间的搭接部位,以及各无纺布首位部都应使用铁丝进行固定,搭接段长度应达到15cm以上,加固后用细砂进行封闭处理。
覆盖无纺布的目的在于减少边坡表面水分散失与蒸发,对种子的发芽和生长环境予以有效改善,避免种子被鸟兽啄食,并减少坡面径流对种子和基材造成的冲刷。
待草苗生长到3~5cm以后(通常需要15d左右),在阴天或每天的午后,将覆盖在边坡表面的无纺布撤去,开始露水提苗,保证幼苗可以尽早与自然气候相适应。
要注意,不可过早的将无纺布撤去,因为幼嫩的草苗一旦受到阳光暴晒,则产生畸形,对后续正常生长造成严重影响。
结束语
针对某高速公路工程实际情况,对其边坡绿化采用的三维网喷播植草、客土喷播植草的绿化植物配置、施工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实践,验证了本工程所用边坡绿化植物配置方式的合理性、可行性、有效性与经济性,可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起到类似的绿化效果。
参考文献
[1]崔雁鹏.浅谈高速公路边坡绿化[J].山西林业科技,2018,47(04):67-68.
[2]刘军,蒋格.高速公路生物防护与绿化分析[J].交通节能与环保,2018,14(05):72-74.
[3]邵明东.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植物配置的思考[J].现代园艺,2018(18):163.
[4]龚舒,刘光华,甘泳红.高速公路边坡生态的恢复与防护[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6):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