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血瘀证目征与血压变异性关系的临床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54.39 KB
- 文档页数:2
高血压伴焦虑血压变异性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血压是人体循环系统中的重要指标,而高血压是指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升高,长期处于高水平的一种慢性疾病。
高血压已经成为全球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与此焦虑也是人们常见的情绪波动,长期存在的焦虑情绪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近年来,研究发现高血压和焦虑经常同时存在,称之为高血压伴焦虑。
高血压伴焦虑的患者通常表现为血压升高的同时还伴有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等症状,这使得治疗和管理变得更为复杂。
一些研究也发现高血压伴焦虑的患者血压的变异性明显增加,即血压持续波动较大,这可能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中医认为高血压伴焦虑是气机不畅、肝郁等多种因素导致的,而中医证型的辨识对于治疗高血压伴焦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深入探讨高血压伴焦虑患者的临床特征、血压变异性与焦虑的关联性以及中医证型与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对于更好地理解这一疾病的发病机制、提高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血压伴焦虑患者血压变异性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深入的认识和指导。
通过对这一相关性的研究,有望揭示高血压伴焦虑患者病情的特点和规律,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结合中医理论,或许可以为高血压伴焦虑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实现更好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依据,有望为高血压伴焦虑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带来新的启示。
对于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也具有一定的推动意义,有望促进中医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2. 正文2.1 高血压伴焦虑的临床表现高血压伴焦虑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心情紧张、烦躁易怒、失眠头晕、头痛、全身疲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患者常常感到心跳加快、心悸、胸闷不适,甚至出现恐惧感、呼吸困难等不适感觉。
高血压伴焦虑的患者还可能有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耳鸣、手脚发凉等症状。
高血压病辨证分型与认知功能状态关系的探讨张玉金;张文芝【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03(009)005【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的认知功能状态及其与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对无脑血管意外的高血压病患者辨证分型,分成实证组(痰湿壅盛型、肝阳上亢型),虚证组(肝肾阴虚型、阴阳两虚型),虚中夹实组(兼血瘀、兼痰浊);然后应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Fuld物品记忆测验(FOM)、言语流畅试验(RVR)、积木测验(BD)、数字广度测验(DS)评定认知功能状态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认知功能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证组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虚证组除MMSE、ADL外,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虚中夹实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且兼痰浊型较兼血瘀型重.结论:高血压病虚证型与虚中夹实型有认知功能损害,高血压病辨证分型结合神经心理学检测有助于痴呆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总页数】3页(P60-62)【作者】张玉金;张文芝【作者单位】江苏职工医科大学,江苏,南京,210029;扬州市汶河医院,江苏,扬州,225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9;R544.1【相关文献】1.高血压病血脂异常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探讨 [J], 张建丽;叶德平2.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关系探讨 [J], 邵春林;刘永明;沈琴峰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状态与辨证分型的关系 [J], 张玉金;张文芝4.高血压病辨证分型和胰岛素抵抗关系的探讨 [J], 张玉金;张文芝5.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心率变异性关系的探讨 [J], 沈蓉;陈益丹;张志雄;刘辉;谈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血压伴焦虑血压变异性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研究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除了高血压本身带来的危害,伴随着焦虑情绪的出现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
血压变异性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与中医的证型有着一定的相关性。
本文将探讨高血压伴焦虑的患者在血压变异性和中医证型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一、高血压伴焦虑的临床表现高血压伴焦虑是指患者在患有高血压的基础上,同时伴有焦虑情绪的表现。
焦虑是一种强烈的情绪体验,常伴有紧张、恐惧、不安等情绪,会使患者的心理压力和心血管负担加重,从而引起血压的波动。
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往往在面对压力时容易焦虑,这会导致血压的不稳定性,加重患者的病情。
二、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伴焦虑的关系血压变异性是指血压在一段时间内的波动范围,它是评价高血压患者疗效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研究表明,高血压伴焦虑的患者在血压变异性上往往表现出较大的波动范围,这种不稳定的血压状态会增加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焦虑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加重患者的植物神经系统紊乱,从而引起血压的波动。
高血压伴焦虑的患者往往在血压变异性上表现出较大的特点。
三、高血压伴焦虑的中医证型在中医理论中,高血压伴焦虑的患者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中医证型。
比较常见的证型有肝阳上亢、气滞血瘀、肝郁气滞等。
肝阳上亢证型的患者常见头痛眩晕、情绪不宁、面赤口干等症状;而气滞血瘀证型的患者常见心烦不宁、胁痛、胸闷等症状。
中医认为,这些证型的出现与患者的体质、脏腑功能有一定的关系,也与患者的情绪状态密切相关。
四、血压变异性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血压变异性与中医证型之间是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的。
高血压伴焦虑的患者如果表现出肝阳上亢证型,往往在血压变异性上表现出较大的波动范围;而如果表现出气滞血瘀证型,则常常在血压变异性上表现出较大的波动范围。
这说明中医证型与血压变异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中医证型的不同会影响患者的血压稳定性。
五、中医治疗在高血压伴焦虑中的应用针对高血压伴焦虑的患者,中医治疗可以通过调理患者的情绪状态,从根本上降低患者的血压变异性。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年第18卷第64期15投稿邮箱:sjzxyx88@高血压伴焦虑血压变异性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张颖,许红峰(新疆昌吉州中医院,新疆 昌吉)摘要:目前关于高血压伴焦虑患者血压变异性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很少。
本研究经由动态观察高血压伴焦虑患者昼夜血压变异性,揭示其在不同中医证型中的临床意义,其差异为研究中医病机、确定治则治法提供了临床依据。
关键词:高血压伴焦虑;血压变异性;中医证型;相关性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8.64.007本文引用格式:张颖,许红峰.高血压伴焦虑血压变异性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4):15-16.0 引言目前,高血压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我国又是该病高发病率的国家[1],并且仍呈现继续上升趋势。
高血压的发生会诱发多种疾病的发生,如会诱发脑卒中、心力衰竭等,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甚至是生命安全[2-5]。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的发生会对靶器官造成一定的损害,其与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有一定的关系,且这种关联性较为密切,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心脑血管疾病进展得以加剧。
故为了让高血压患者获得更好的疗效,降低诱发其他疾病的概率,有必要降低血压变异性。
在下文中围绕高血压伴焦虑血压变异性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1 国内外高血压血压变异性研究现状国外高血压血压变异性研究现状:(1)较为深入地通过相关研究探究了高血压病血压变化规律[6]。
(2)通过相关研究探究了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和靶器官损害之间的关系。
近年研究认为,血压变异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存在关联性,与心脑血管病密切相关:关注血压,不仅要关注血压平均值,还要对BPV 的改变进行高度的关注。
高血压伴焦虑血压变异性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和危害性。
伴随着高血压的发展,焦虑
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状况。
血压变异性是指血压在一定时间内的血压波动范围和频率,也是
研究高血压的重要指标之一。
中医证型是中医学中对某种疾病综合辨证而得出的临床诊断,针对高血压的中医证型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辨证。
可以通过回顾性研究或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患有高血压并伴有焦虑症状的患
者的临床资料和检测数据。
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分析这些患者的中医证型,并加以分类和
比较,可得出高血压伴焦虑的常见中医证型。
可以将这些患者的血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血压的变异性指数。
通过比较不同
中医证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指数,可以探讨中医证型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可以通过评估焦虑水平的量表,如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等,对这些患者的焦虑症状进行
量化,并与血压指标及中医证型进行相关性分析。
这样可以探讨焦虑症状对血压变异性及
中医证型的影响。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总结高血压伴焦虑血压变异性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
并
进一步讨论这种相关性的机制和临床意义,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参考。
高血压伴焦虑血压变异性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高血压与焦虑之间
的相互关系,并为中医治疗高血压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不过,目前相关研究还比较有限,需要进一步开展更大样本的研究,以更全面、准确地探讨高血压伴焦虑血压变异性与中医
证型之间的相关性。
高血压伴焦虑血压变异性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研究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
高血压患者不仅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而且还可能伴随着焦虑情绪。
研究表明,高血压伴焦虑情绪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血压变异性增大的情况,进而导致更严重的心脑血管事件。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对于高血压伴焦虑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和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具有独特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本文旨在通过对高血压伴焦虑血压变异性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探讨中医治疗在调节高血压患者焦虑情绪和血压变异性方面的作用。
一、高血压伴焦虑情绪和血压变异性的关系1.1 高血压伴焦虑情绪焦虑情绪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患者会出现紧张、担忧、恐惧等情绪,甚至伴有自主神经系统的紊乱症状。
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这些焦虑情绪不仅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还会加重血压的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1.2 血压变异性血压变异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血压数值的波动范围,它反映了人体对外界因素的应激反应能力。
高血压伴焦虑情绪的患者往往血压变异性增加,即血压波动较大,可能出现血压偏高和偏低交替出现的情况。
血压变异性增大会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因此引起了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研究人员通过调查发现,高血压伴焦虑情绪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血压变异性增加的情况。
焦虑情绪会导致自主神经系统的紊乱,进而影响血压的波动。
焦虑情绪还会导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不规律,情绪波动大,进而加重血压的不稳定性。
高血压伴焦虑情绪和血压变异性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中医认为,高血压伴焦虑情绪的患者多具有肝阳上亢、心火亢盛、肝郁化火等证型。
肝阳上亢表现为头痛眩晕、耳鸣目眩等症状;心火亢盛表现为心悸烦躁、失眠多梦等症状;肝郁化火表现为情绪波动大、易怒、胸闷郁滞等症状。
这些证型均与高血压伴焦虑情绪密切相关。
2.2 高血压伴血压变异性的中医证型而在血压变异性方面,中医认为,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大与虚实夹杂、气郁血瘀等证型关系密切。
血瘀证目征简介
李国贤
【期刊名称】《江西中医药》
【年(卷),期】1996(000)0S2
【摘要】血瘀证目征简介李国贤(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330006)关键词血瘀证目征,血瘀证,中医学作者在中医眼部望诊的基础上,依据中医学基本理论通过临床反复观察总结出"血瘀证目征"。
兹简介如下:1目征的观察项自和记分值(1)目周围皮肤色调暗红或青紫(暗红记5...
【总页数】1页(P23-23)
【作者】李国贤
【作者单位】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5.9
【相关文献】
1.高血压病血瘀证目征与血压变异性关系的临床研究 [J], 吴锐;吴波;余淑娇;李国贤
2.基于阴阳辨证看血瘀证目征在神经精神狼疮中的特征性改变 [J], 夏强; 刘泽阳; 石林红; 龙伟; 吴锐
3.血瘀证目征的现代化研究 [J], 吴锐;谢建祥;赵凤达;李国贤
4.血瘀证目征与血瘀证诊断标准的比较研究 [J], 李国贤;鄢毅;袁景珊;李晴;李冰芳
5.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瘀证目征的改变 [J], 吴锐;熊雯雯;江一平;李国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血压伴焦虑血压变异性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血压伴焦虑血压变异性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而焦虑也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血压变异性在高血压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中医证型则可反映病人的病理生理状态。
通过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的探讨,本研究拟进一步探究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揭示高血压患者伴焦虑的特点,探讨中医证型在调节该疾病中的作用。
希望本研究能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为高血压管理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高血压、焦虑、血压变异性、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研究意义、研究目的、高血压概述、研究方法、结论、调节作用、启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10亿人患有高血压,而且这一数字还在逐年增加。
高血压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引发心脑血管事件,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
而焦虑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其症状包括紧张、恐惧、不安等,严重的焦虑会导致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中有相当比例存在焦虑症状,而焦虑可能会加重高血压的病情,形成恶性循环。
血压变异性是指血压在不同时间点或不同情境下的波动情况,它反映了心血管系统调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研究发现,高血压伴有血压变异性增加的情况,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探讨高血压患者伴焦虑症状及血压变异性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对于更好地理解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指导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高血压伴焦虑血压变异性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意义血压变异性是指血压在一定时间内出现频繁波动的现象,也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病理生理特征之一。
研究表明,血压变异性不仅与心血管意外风险增加有关,还与高血压的疾病进程和预后密切相关。
探讨高血压伴焦虑患者血压变异性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有助于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