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无核化后生长期的特点(无核葡萄生长习性)
- 格式:docx
- 大小:15.58 KB
- 文档页数:4
葡萄无核化栽培技术(下)杨秀文【期刊名称】《新农业》【年(卷),期】2000(000)012【摘要】三、葡萄无核剂使用方法本剂具有广谱、高效、多功能、无毒等特点。
巨峰等品种应用本剂并配合相应的栽培技术,无核率可达 98%~ 100%,提早成熟 20~ 30天。
该无核剂坐果率高、果粒大且整齐、品质优良、穗轴硬化程度较轻,花朵坐果率达 95%左右。
本剂为我国目前各地和保护地栽培理想的葡萄无核剂。
1.适用范围本剂对巨峰、甜峰、先峰、黑奥林、红富士、龙宝、京亚、藤稔等巨峰系四倍体品种,潘诺尼亚、白香蕉及其芽变品种吉香、玫瑰香等数十个品种效果良好。
各地使用时,应先进行小面积的试验;如大面积应用,请咨询辽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2.使用时间本剂分 1号剂和 2号剂两种配方,塑料瓶密封包装,每瓶容量为 100毫升,可供 667平方米 (1亩 )或 2000~ 2500个果穗使用。
1号剂是二次用药剂。
第一次在开花前 2~ 15天蘸花序,每瓶加水 5公斤。
第二次是在 90%落花后的 5天之内蘸果穗,每瓶加水 7. 5公斤。
把药慢慢地倒入水中,轻轻搅拌均匀。
如用量少,花后剂可取10毫升加水0. 75公斤,也可两液在水中结合花后一次应用。
首先称水 7. 5公斤,把花前剂倒入水中搅一下,然后再把花后剂倒入水中搅一...【总页数】2页(P)【作者】杨秀文【作者单位】辽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3【相关文献】1.葡萄无核化栽培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J], 史文婷;王振平2.葡萄的无核化栽培技术及应用 [J], 张强;裴兴华3.阳光玫瑰葡萄无核化处理及配套栽培技术 [J], 吕中伟;王鹏;张晓锋;张柯;吴文莹4.莲都区巨峰葡萄无核化栽培技术 [J], 官伟珍5.蜜汁葡萄早熟无核化抗病栽培技术 [J], 曾玉华;陈海含;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葡萄无核花栽培成熟期的变化(葡萄无核化栽培能提早成熟)我国的鲜食葡萄,目前以中熟产品居多,早熟产品很少。
葡萄无核化栽培可使成熟期提早,这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如何提早成熟,这是大家很关心的问题。
影响葡萄成熟期的主要因素1、品种原因无核化栽培提早成熟的程度,在不同品种上表现不一。
一般早熟品种提早的日数少,中晚熟的提早日数较多。
葡萄品种的成熟期,以所需积温来分比较合理,但生产上不易掌握。
一般以从萌芽至成熟的日数来划分的,或以从开花至成熟的日数来划分的。
前一分法,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成熟所需日数差别大;后者不同地区间差别小。
我国目前生产上栽培的成熟最早的品种,如莎巴珍珠和京早晶,从开花至成熟的天数均为60天上下。
葡萄早熟品种和一些中熟品种,经无核剂处理实行无核化栽培时,从开花至成熟的天数,也只有60天左右,相当于当地的极早熟品种。
北京卢沟桥农场早熟品种早玛瑙、紫珍珠和凤凰51,在大棚内无核化栽培,始花后46~47天就开始采收。
甜峰在公主岭露地无核化栽培,始花后55~65天成熟;巨峰为70天左右;一些晚熟品种,如红富士和黑奥林,约80天;极晚熟品种大宝,在公主岭实行无核化栽培,到降霜时也未能成熟。
3、负荷量葡萄从开始着色至充分成熟所需天数的多少,同一品种,负荷量不同,差别很大。
我们调查甜蜂品种在20片早期叶片负担0.5千克果的标准负荷下,这一时期经历25~30天。
负荷量进一步降低时,所需日数更少。
最少的,只需15天,果皮就变成黑色,可溶性固形物从9%增至16%,平均每天能增0.5%。
反之,负荷量过大,糖度上升极慢,特别是可溶性固形物达12%~13%以后,更难上升。
果皮颜色也长期保持红色而不变黑,陷人了所谓“红熟现象”的生理病态中,并且还伴随发生裂果和烂粒。
这样,无核化栽培不仅表现不出提早成熟的优势,而且质量也下降。
3、其他葡萄成熟期内营养是否集中,对成熟也有影响。
葡萄开始着色或更早一些,应及时除去嫩梢,使光合产物集中供应果实。
葡萄无核化栽培技术摘要:通过介绍了使用葡萄无核剂及相应配套措施,生产出无核(籽)优质葡萄的一种栽培新技术。
关键词:葡萄;无核化;栽培;技术葡萄属于葡萄科葡萄属,多年生落叶性藤本植物。
葡萄以色泽艳丽,穗粒特异,汁多味美,营养丰富,结果早,用途广,效益高而深受广大栽培者和消费者喜爱。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果品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面对这一要求,我们在天水市麦积区通过4年的试验,总结了一套葡萄无核化栽培技术,就是通过使用葡萄无核剂及相应配套措施,使种子(籽)败育或软化,达到无核(籽)、大粒、优质、早熟、增产增收的目的。
1几种葡萄无核剂的使用方法1.1葡萄优果剂1.1.1使用技术:①开花前5~7d,将0.30gA-5-2倒入10~18kg清水中搅匀(1亩用量),之后再将15mlA-5-1倒入该液中,即可用此蘸花穗。
②盛花后3~5d,将2 000ml B-3倒入20~24kg清水中搅匀蘸穗,穗大不好蘸的可用喷雾器喷花穗。
1.1.2使用效果:无核率达95%以上;坐果率提高6%~9%;果实着色期提前10~21d,但着色浓;提早成熟15~30d;糖度提高2度。
1.1.3注意事项:使用此药剂前5d葡萄植株不能施用性农药;本剂不宜与其它农药混用;按时施用,着色均匀,才能使果品成熟期一致。
1.2ABC无核剂ABC葡萄无核剂由Al、A2、B、C4种药剂组成,每种每瓶100ml,可供处理2 000穗葡萄。
其中A(A1、A2)剂作用使胚珠发育不良,促进子房增大; B剂作用使受精胚败育,加速幼果细胞分裂,防止落果;C剂促进浆果细胞增大。
1.2.1使用技术:①花前10~15d(花序中支穗刚分离,花蕾尚未分离),将Al、A2各100ml药剂缓缓倒入5kg凉开水中搅匀,浸蘸花穗。
②在花后5d内将B剂l00ml稀释在7.50kg凉开水中浸湿果穗。
③在花后15d,将100mlC剂稀释在10~12kg的凉开水中,浸蘸果穗。
1.2.2注意事项:ABC无核剂保质期只有3个月,在室温条件下避光保存;稀释后的药液当天用完;不能与任何农药混用。
葡萄无核化后果实生长发育特点(无核葡萄果实生长习性)无核化的葡萄果实与同品种有核果实的差别不只是无籽的差别。
两者在果实构造、形状、质地和生长动态等方面都有不同。
在果实构造方面,最主要的差别是没有种子,这已如前述。
果形特点是无核化果果粒较长,果形指数大。
这是因为没有了种子,横径变小;同时果顶部分细胞分裂旺盛,果实纵径的细胞数增加。
2号无核剂在开花后较早处理,果形较长;开花10天以后处理,则果粒近球形。
无核化果,一般外果皮较厚。
但结果过多,果穗过大时,皮薄。
无核化果果心特别发达。
有核葡萄种子所占的地方,无核化果都被果心细胞所占。
果心细胞的大量分裂和膨大,把子房室挤扁。
葡萄果心维管束共有6条,由2条中心维管束和4条通向胚珠为种子发育输送营养的维管束组成。
无核化后,由于种子不发育,通向胚珠的维管束也得不到发育,到浆果成熟时仍很细弱。
果心维管束细弱是无核化的葡萄采后容易掉粒的原因之一。
葡萄无核化果的果肉细胞一般变长。
果皮下维管束内侧附近有几层细胞特别细长。
变长的细胞间,结构比较致密。
这同果肉质地有关。
无核化浆果肉质地一般变得较脆。
果形越是长形的,越脆。
长形肉脆的果,果皮也较不易同果肉分离。
果内糖酸等物质的含量也有变化。
同一时期相比,当然无核化的果实的含糖量显著高于有核果,含酸量则显著低。
但着色程度相同时,两者的可溶性固形物平均含量无明显差异。
在果实内部的不同部位,糖酸含量不同。
浆果未充分成熟时,果顶部分含糖高,果梗附近低;果皮附近高,果心低。
无核化果的上、下、内、外不同部位的含糖量的差别较小。
葡萄无核化后,同一果穗上的果粒成熟度很一致,糖酸含量也较一致。
而有核果,同一穗上的果粒含种子数不一样,种子多的,成熟度较差,含糖也较低,同一穗上不同果粒的风味,差别也较大。
醉金香葡萄无核化设施栽培技术一、品种特性嫩梢绿色,绒毛少,幼叶绿色,表面略具光泽,成叶特大、心脏形、平展、裂刻处上卷,3-5裂裂刻线、叶面粗糙,有泡状突起,叶背绒毛中多,叶柄注失形,枝条成熟后为浅褐色,节间长,枝条粗状。
果穗圆锥形,平均穗重800克,果粒倒卵圆形,自然粒重12克,经无核化处理后平均粒重可达15克,最大25克,果粒黄绿色,果脐明显,果皮中厚,果皮与果肉易分离,果汁多,有浓郁的茉莉香叶,品质极上,充分成熟含糖量可达22度。
萌芽率80.5%,结果枝率65%,每果枝平均花序数1.5个,结实能力强。
在嘉兴地区设施栽培,3月初萌芽,4月中旬开花,7月中旬成熟,从萌芽至果实成熟需126天左右(比巨峰早熟10天左右)。
二、种植当年的管理1、抹芽:当外界日平均温度在15度以上时,葡萄芽眼开始发胖萌动,在芽眼萌动后,分别得出大小时,每株选2个最好的芽留用,其余尽快抹掉,在基部(嫁接口以下)萌发的芽也要尽快多次抹除,以求节省养份。
2、摘心:2个芽眼长到20厘米时,选其中1个较弱的摘心,另外一个新梢任其生长,使养分集中到一个梢上,新梢长到所需要的长度摘心(根据架式而定)。
新梢摘心后,其副梢从下到上相继萌发,留顶端4个副梢,其余一律尽早抹除,待顶端2个副梢长到8叶以上时,留7叶摘心,下面2个副梢4叶摘心,再萌发的二次副梢均留1-2叶反复摘心,顶端延长梢第2次均留4叶摘心,以后再萌发3次延长梢留1-2叶反复摘心至到落叶。
冬剪时每株树只要留4个枝条,其中下面2个留枝条各留2个芽,上面2个枝条留7-8芽,每亩留4500-5000个芽,就满足葡萄第二年丰产需要。
三、及时覆膜,科学调节棚内温、湿、气1、盖膜时间:嘉兴地区较温暖,冷空气来的迟,年最低温度在零下5-7℃,每年的1月份气温最低,葡萄进入深休眠:2月初立春,地面开始回升转暖,便可开始盖膜,最迟不超过2月20日,过迟失去盖膜的意义,过早休眠时间不足,造成萌芽不齐,花序小。
巨峰葡萄无核标准化栽培技术一、前言巨峰葡萄是葡萄家族中非常有名的品种之一,因其浆果鲜嫩且呈桶状,果形较大,鲜艳的光泽和美妙的香味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同时,本品种还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很多好处。
巨峰葡萄的种植历史悠久,但其品质和产量却与标准化栽培水平不相称。
因此,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巨峰葡萄无核标准化栽培技术,以提高品质和产量。
二、品种特点巨峰葡萄无核品种属于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
其喜欢温暖潮湿的气候,在生长期要求温度在15℃以上,冬季温度不低于-15℃。
该品种成熟期为8月中旬至9月中旬,生长期为5-6个月。
巨峰葡萄无核在果实成熟后会变成紫色,果皮厚、肉质鲜嫩,含有糖分、有机酸、蛋白质、维生素C、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另外,其浆果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抗癌作用。
三、“三定”理论“三定”理论是巨峰葡萄无核标准化栽培技术的核心之一,即种苗定植、果园定行、营养定量。
其实现方法如下:1、种苗定植在种苗选择上,建议选择生长旺盛、无病虫害、芽眼带迹等优质无核巨峰葡萄发芽株进行种植。
另外,在种植时,应选用深厚肥沃的土壤,以利于幼苗的顺利生长,并在苗床上用草灰进行消毒,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在实际栽培前期,建议采用凸床式定植方法,以便旱涝转换、保证树根的通气、排水和施肥等管理。
在整个栽培期过程中,在适当时间进行补苗、补株和更新等措施,保证果园树况良好。
2、果园定行在实际栽培中,建议采用密植的栽植方式,每亩栽植300-400株。
在树冠的形成期,建议在幼树上留苗6-8个腋芽(不留水芽),使树形多分枝、内疏外密;在成树以后,结合果木的整形,通过扶正踢灌、伸枝支架等措施,使树冠自然分化、形态优美,便于采摘、施肥和防虫病等管理。
此外,在树冠形成的期间,还需选择适宜的除芽期(4月中旬-5月中旬)和剪枝期(1月中旬-2月中旬),采取合理的去芽修枝、去竹干分叉等方法,使果木枝条短小粗壮、通风、避光,减小病虫害的发生。
3、营养定量营养管理是巨峰葡萄无核标准化栽培的重要环节。
葡萄无核化栽培产量的变化(葡萄无核化栽培产量会减少吗?)葡萄无核化栽培的产量如何?这是许多人首先关心的问题。
1、因为无核化栽培提早了葡萄成熟期,如同其他作物一样,早熟品种由于生长期短,产量一般都比晚熟品种低;所以葡萄无核化栽培的产量也比常规栽培的低。
但在气候条件不利的情况下,如在花期和开花前后低温多雨,常规栽培常因坐果不良而严重减产;无核化栽培因坐果较有保证,这时产量就可能超过常规栽培。
无核化栽培更易保证连年稳产;2、目前一般都是把单位面积上采收的葡萄果穗总重量,称为产量,而不管它的含糖量高低。
这样的单位面积产量,就失去了可比性。
如每亩产1500千克、含糖12%的葡萄(以前有些地方上市的巨峰葡萄,含糖还达不到12%),同每亩产1200千克、含糖16%的葡萄相比,表面上前者高300干克,实际上后者干物质产量比前者还高。
无核化栽培由于坐果较有保证,如果留枝多,留的枝结果枝比例高,穗大,甚至一枝多穗,也可以很“高产”。
但这样将在质量、成熟期、树势和下年的产量和质量等方面付出重大代价,得不偿失;3、虽然产量表面上是由果穗数×果穗重构成,但实质上是由有效叶面积所决定。
我们在公主岭和其他地方研究结果,无核化的葡萄(甜峰和巨峰),0.5千克重的果穗,至少需0.4平方米(约20片)受光良好的早期叶片,才能保证质量和早熟。
这样毎平方米架面的最高产量约为2.5千克。
丰产期的葡萄园,每亩有效架面如有600平方米,可产果1500千克。
但实际上由于生长不齐及其他原因,难以达到此数。
同时考虑到无核化栽培主要应着眼于优质和早熟,因此,我们提出的产量标准为每亩产1000~1250千克;4、不同地区的气候、管理水平、葡萄树的基础等都不同;特别是由于各地市场状况不同,早熟,优质产品同普通产品差价大小不同,因此,对早熟、优质、丰产三者在基本协调的条件下,侧重点仍有所不同;因此,产量水平在适当范围内可灵活掌握。
过分的高产,必然带来不良后果;过分降低产量,也不一定就特别早熟、特别质优。
葡萄无核化后生理特点(葡萄无核化生理习性)1、同化产物的生产和利用无核化栽培时葡萄生长和结果的特点,决定了对同化产物的需求期早,前期需求量大。
我们通过对甜峰和巨峰的初步研究和粗略计算,如收获时每亩产量都是1000千克,在葡萄开花后70天时,无核化栽培的,这时果已成熟,重量1000千克,含糖15%~16%,光果实就吸收了160~180千克的干物质。
而常规栽培的,这时果实刚开始进入成熟期,重量只有600~700千克,可溶性固形物只有8%左右,果实还只吸收50~60千克的干物质。
在同一时期内,前者的果实对光合产物的需求量,竟相当于后者的3倍左右,其相差之巨,十分惊人。
此外,前者到此时为止的呼吸消耗也大得多。
无核化栽培,在前期对光合产物的需求如此之大,怎样才能满足呢?第一,加速形成叶幕以增加光合作用的日数。
为提前形成叶幕,就需有充足的贮藏营养,并配合其他技术。
第二,提高叶片的光合效率。
为此,要提高叶片质量、改善光照状况等。
第三,节省光合产物的消耗,合理分配利用。
一要控制产量,有足够的叶果比,二要及时控制不必要的枝叶生长,使营养集中在必要的地方。
2、对矿质营养的供需变化葡萄无核化栽培时,早期需氮较多,大量需氮的延续期较短。
从萌芽开始,大量贮藏营养转变为蛋白质,需要大量氮素。
此后枝叶旺盛生长,幼果迅速膨大,直至果实软化,这一时期的光合产物,大部分也需转化为蛋白质,供枝叶和幼果生长之用,需氮量大。
巨峰无核化栽培时,大量需氮的时期较短,约80天。
此后,葡萄进入成熟期,枝叶停止生长,光合产物主要作为糖,输入浆果,需氮量下降。
果实采收后,需氮更少。
因此,无核化栽培时,氮肥要早施,不宜较晚时多次追施氮肥。
同枝叶早发、果实早熟相适应,大量需钾的时期,也较常规栽培时提前。
钾肥对果增大有重要作用,除早春施用外,坐果后可补施1次。
3、对水分需求变化无核化栽培需水特点和需氮特点基本一样,即浆果变软前,水分要充足,进入浆果成熟期后,需水稍少。
无核葡萄描述内容:该品种原产日本,别名黑夏、夏黑无核。
欧美杂种,由日本山梨县果树试验场1968年杂交所得,其亲本为巨峰和卜厶,1997年8月获得品种登记。
2000年2月,我园从日本山梨县植原葡萄研究所引进该品种的脱毒苗。
其主要性状如下。
1)果实性状。
果穗大多为圆锥形,部分为双歧肩圆锥形,无副穗。
果穗大,穗长16--23cm,穗宽13.5--16cm,平均穗重415g。
粒重3--3.5g,赤霉素处理后,平均粒重7.5g,最大粒重12g,平均穗重608g,最大穗重940g。
果粒着生紧密或极紧密,果穗大小整齐。
果粒近圆形,紫黑色到蓝黑色。
在夜温高的地方也非常容易着色,着色一致,成熟一致。
果皮厚而脆,无涩味。
果粉厚。
果肉硬脆,无肉囊,果汁紫红色。
味浓甜,有浓郁的草莓味。
五种子。
无小青粒。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0%--22%。
鲜食品质上等。
2)生长结果习性。
植株生长势极强。
隐芽萌发力中等。
芽眼萌发率85%--90%,成枝率95%,枝条成熟度中等。
每果枝平均着生果穗数为1.45--1.75个。
隐芽萌发的新梢结实力强。
采用高、宽、垂架式,667平方米栽110株时,产量可达18000--22500kg/公顷。
3)植物学特性。
嫩梢黄绿色,带少量绒毛。
梢尖闭合,乳黄色,有一层绒毛,无光泽。
幼叶乳黄到浅绿色,带淡紫色晕,上表面有光泽,下表面密被一层丝毛。
成龄叶片极大,纵径约32.5cm,横径约32.5cm,近圆形。
成龄叶片背面有一层很稀的丝状绒毛。
叶片中间凹,边缘凸起。
叶片大多4裂刻,枝条上中部叶片中有少数叶片裂刻不明显,近圆形。
上下裂刻均深,基部呈椭圆形。
锯齿圆顶形,较平缓,有些叶片叶尖部分锯齿顶部稍尖呈三角形。
叶柄洼大多为矢形,基部为裂缝形或三角形;嫩叶叶柄洼大多为宽拱形,基部为直线形。
新梢生长直立,节间背侧黄绿色,腹侧淡紫红色。
枝条横截面呈圆形,枝条红褐色。
两性花,三倍体。
4)物候期。
在江苏张家港地区,3月25日至4月8日萌芽,5月10日至5月20日开花,7月10日至7月20日浆果成熟。
保护地葡萄的无核化栽培特点(保护地葡萄的无核化栽培管理要点)保护地葡萄的无核化栽培特点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和加温温室的葡萄栽培,在我国北方大、中城市近郊,已有相当面积的发展;近几年更有逐渐往南发展的趋势。
葡萄保护地栽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早成熟。
大棚栽培此量地栽培,一般可提早成熟20~30天;日光温室栽培,可提早1个多月;加温温室,则因开始加温的日期不同。
成熟期也不同,定前开始加温的,5月份即可成熟。
保护地促使葡萄提早成熟,是通过提高栽培室内的气温和地温,使葡萄的生育期提前而实现的。
葡萄无核化栽培,也可使葡萄提早成熟。
如可使甜峰、巨峰等中熟品种提早成熟20~30天,相当于扣塑料大棚的作用。
但这主要是由于缩短了葡萄果实的生育期所致,而气温和地温并未变化。
因此,如果葡萄的保护地栽培同无核化栽培相结合,则提早成熟的作用可以累加在一起,而使保护地栽培的成熟期进一步大大提前。
保护地栽培,虽有生长、结果早,病害少,便于管理等优点,但也存在光照较差、植株易徒长、某些品种坐果不良,以及在某些情况下上色差等缺点。
过早加温的,还有葡萄因体眠不足发生生理障碍等问题。
保护地栽培同无核化栽培相结合,可提高保护地葡萄的坐果串,使果穗成熟更一致,上色更好,还提高食用品质(无核、含糖量较高等)。
因过早加温而出现生理障碍的,可适当延迟加温,消除生理障碍,而仍能保持原先的成熟期。
有的保护地栽培的葡萄,实行多次结果,如同无核化栽培相结合,对多次结果也更有利。
无核化栽培的副作用——采后容易掉粒的问题,在保护地栽培中同样存在。
但因保护地面积小,所产的极早熟无核葡萄价格高,更有条件通过采取前面讲到的综合措施来预防。
裂果问题,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比露地栽培更易解决。
综上所述葡萄保护地栽培同无核化栽培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发挥两者的特殊效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葡萄保护地无核化栽培管理要点1、因保护地栽培光照较差,所以枝叶不能过密。
特别是结果枝,应主要分布在上部,它的叶片要光照好。
葡萄无核化栽培的主要标准
葡萄无核化栽培的主要标准
1、产量成龄园每亩产1000~1250千克,无霜期短的地方可低些,无霜期长的地方可高些;对质量和成熟期要求高的地方应低些,反之,可高些。
一般都应低于正常气候条件下常规栽培的产量指标。
2、成熟期甜峰:开花后60天左右;巨峰:开花后70天左右。
产量过高,成熟期将大大后延;产量低些,成熟期可提前。
3、无核率95%以上。
按要求管理和药剂处理的,都能达到标准。
处理不仔细的,如漏穗、漏株,所结的果穗在发现时疏除,或成熟时另作处理。
4、穗重穗重:0.4~0.6千克。
大面积商品性生产时,穗重要严格按标准要求,否则包装、运销困难。
5、穗形穗形:圆简形、果粒着生紧密。
果粒着生必须紧密、大面积商品性生产时穗形也应符合标准。
6、果皮颜色果皮颜色:紫黑一蓝黑、全穗上色一致、有果粉。
提前供应市场需要和南方上色困难的地方、标准可降低。
7、果粒重果粒重:7克以上。
外面无小青粒。
产量过高、果穗过大时、果粒重常达不到标准。
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以上。
提早上市的时稍紙、
9、留枝量留枝量:棚架每平方米架面10转。
其他架式、每亩5000~6000枝。
10、结果被比例结果枝比例:占总枝量的50%。
留被量少时、可达到60%、每个结果枝留1穗果。
11、叶片结果枝每枝留7片叶,营养枝每枝留12~14片叶。
平均单叶面积约200平方厘米,叶面积指数1.7~80、平均每穗果20片叶以上。
葡萄无核化后坐果特点(无核葡萄坐果习性)葡萄有核品种在常规栽培时,需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经授粉、受精,才可能坐果。
葡萄的许多品种特别是落花、落果严重的品种,常有很多发育异常的花粉和胚珠。
有时异常胚珠达90%以上;半数以上的花,子房内4个胚珠全无受精能力。
即使具有正常胚珠的花朵,也常因未受精或受精后胚不能正常发育而不能坐果。
因此,有核品种在常规栽培中,如何使葡萄的花粉和胚珠更多地正常发育,顺利地授粉、受精,并使种子不败育,是保证丰产、优质的首要问题。
有核葡萄无核化栽培时的坐果情况同常规栽培时大不相同。
我们通过去雄套袋试验,证明葡萄无核化栽培时,无论花粉和胚珠是否正常,也无论是否授粉和授精,都可能坐果。
开花期气候条件不好的年份,只要结果枝按要求进行管理,也能坐好果;受精后种子败育的,也能坐果。
这样,无核化栽培的葡萄坐果可得到保证。
虽然如此,但无核化栽培中,常有许多小果,在穗上既不脱落,也不长大,成了“低果”也即所谓“小青粒”,小青粒问题,一直是葡萄无核化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我们通过试验看到无核化的葡萄,在开花后约13天内,有个果实发育的临界期。
如果在此时期内,供应果实的营养不足,就产生小青粒。
在此之后,即使营养充足、进行环剥或再补给外源激素,也不能使它再正常发育。
究其原因,可能在果实发育的临界期内,如营养不足,则幼果的结构——如维管束系统等的建成和细胞的分裂,就不能顺利进行。
细胞一旦失去分生能力、果实结构建成一旦停止,就不能逆转。
因此,解决小青粒问题,需在葡萄果实发育临界期前,采取适当措施,保证有足够的营养供应果实发育的需要。
其实,果实发育临界期所需的营养,在绝对量上是不多的。
主要问题不在于此时同化产物是否足够,而在于如何抑制结果枝上的其他器官对营养物质的争夺。
可以根据耕种帮整理的葡萄种植管理技术,可有效地防止或减少小青粒的产生。
葡萄无核化的机制(葡萄无核化原理)有核葡萄经无核剂处理后,为什么会变成无核葡萄呢?这就是关于无核化机制的研究。
我们剖视无核化栽培所结的葡萄无核果,可看到它们并不都是一样的,也并不都是真正无核。
其中大部分果,果内只看到4粒极小的胚珠残留物;而其余的果内,则除有0~8个极小的胚珠残留物外,还有1~4个大小不同、发育程度不同的败育了的种子残核。
小的残核长度只1~2毫米,大的可长达6~7毫米,但种皮都未硬化,食用时感不到有核。
因此,从商品角度都可称为无核葡萄。
至于极少数果内,还有种皮硬化了的种子,则属于无核化不彻底的现象。
这些硬核,大小也不一,小的如沙粒,大的如正常的种核;有的有胚和胚乳,有的只有种皮。
所以无核果形成的机制也是不一样的。
第一,葡萄的花序上,原先就有相当数量的花朵,其子房中的胚珠发育不正常,不能受精;或者胚珠虽正常,但未曾受精。
这些花朵,在常规栽培时往往都会脱落;如不脱落,结的也是无核果。
葡萄无核剂有防止形成离层、防止脱落并吸引营养进入子房的作用,因而使这些原先就不可能形成种子的子房,结出无核果。
第二,无核剂在花前使用时,胚珠内的胚囊还未形成。
由无核剂的干扰,使胚囊不能正常发育,从而使异常胚珠的百分率大大提高。
第三,少数仍有正常的胚珠并已受精的幼果,在花前和花后无核剂的作用下,改变了果实内部的激素平衡,干扰了幼果内部的营养分配,使种子败育,种皮不能硬化。
第四,无核剂种类不同,其无核化的作用机制也不同。
此外,栽培技术、环境条件,也能诱导无核,如花前氮肥和水分多,葡萄倾向徒长时;花前光照不足或花前进行环剥等,都能改变葡萄体内激素平衡和营养分配,使胚珠(和花粉)异常。
葡萄品种不同,对无核剂和栽培技术的反映也可能不同,无核化的效果也不一样。
葡萄无核化栽培技术葡萄无核化栽培技术无核葡萄因食用方便,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生产无核葡萄可通过两个途径,一是栽培无核品种,二是有核品种的无核化生产。
固然栽培无核品种是最好的办法,但限于目前无核品种在丰产性、适应性、果粒大小、品质等诸多方面无法与有核品种相比,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和生产者的需求。
所以有核品种的无核化生产一直是令生产者为之追求、研究者为之努力、流通贩卖者为之关注、消费者为之盼望的途径。
优良品种无核化生产不仅使果粒无籽,而且保持了优良品种的综合优良性状,因而大大提升了产品的商品性,提高了生产者的经济效益。
目前,有核品种的无核化处理生产的有效方法是用赤霉素,这已经成为成熟、可靠、安全的技术而被世界上各葡萄生产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广泛使用。
日本葡萄的年生产量大约是24~25万t(吨) ,主要栽培品种是巨峰占 28 %、玫瑰露占 26 %、康拜尔占 11 %、蓓蕾玫瑰占7 %、先锋占5 %、甲州占5 %、新玫瑰占3 %,其他占17 %。
已注册使用赤霉素无核化生产的品种有巨峰、玫瑰露、康拜尔早生、蓓蕾玫瑰、先锋等。
其中用于生食的玫瑰露和先锋几乎全部经赤霉素处理无核化生产,蓓蕾玫瑰在以冈山、福冈、广岛等为中心的产地皆用赤霉素处理进行无核化生产,用赤霉素处理进行无核化生产的数量约占年产量的近40 %。
使用赤霉素进行无核化生产的技术在葡萄产业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已得到了政府、生产者、消费者的认可。
在日本赤霉素的应用技术除以无核化生产和促进果粒膨大的目的注册外,还有促进康拜尔早生等品种果穗拉长、防止果粒着生过密等技术得到注册使用。
无核化生产时赤霉素处理的方法一般是用专用的容器浸穗,促进果粒膨大时进行果穗浸渍或者果穗喷雾。
由于不同葡萄品种对赤霉素的反应不同,所以使用赤霉素对不同品种的无核化效果不同,对某个品种有效的处理方法对其他品种不一定有效。
因此注册的无核化生产技术都具体到了品种,到目前为止,获得注册用赤霉素处理效果好的品种并不多。
葡萄无核化栽培品种选择要点(葡萄无核化栽培挑选品种方法)葡萄无核化栽培品种选择要点:1、无核率高这是必备条件。
无核率应达95%以上,最好能达98%~100%,即大多数果穗上的果粒全部无核,只有少数果穗上能发现个别种子。
无核率高低,除品种外,还同无核剂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及栽培技术等有关。
在品种方面,生长旺的多倍体品种和常规栽培时落花落果严重、种子少的品种,无核率高;种子多的和野生种性状强的品种,无核率低。
2、粒大、质优粒小的无核品种,当前生产上已有栽培。
所以,作鲜食用时,有核品种无核化应选大粒品种,经济效益才较高。
无核化后,果粒一般要变小,应选变小的程度不大的品种。
如果粒显著变小,就失去原品种的特点。
果粒小的葡萄品种,如无核化后其他方面效益甚高,则也可选用。
无核化,一般不能改善品种的基本品质,所以应选择品质好的品种。
3、成熟早有的葡萄品种无核化栽培时其成熟期相当于当地的极早熟品种,这样的品种最有利。
主栽品种,无核化后成熟期能显著提前,错开了集中上市期的,也很有价值。
无核化后在成熟期上没有优势的,则无核化的其他优势被无核化本身的劣势相抵消后,就可能没有什么优势了。
4、副作用少无核栽培有副作用。
如产量可能较低,容易掉粒,发生裂果的可能性较大等。
产量比常规栽培显著减少的葡萄品种,实行无核化可能作用不大,甚至得不偿失。
果穗松散呈分支型的品种,无核化处理后更易掉粒,采后运销中易受损失。
也有的品种,无核化栽培时裂果很重。
此外可能有这样的品种,它在常规栽培时尚能适应当地的气候;无核化栽培时,由于生长期和成熟期的改变,反而不适应当地的气候了。
这也需注意。
5、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在当地已出现生产过剩、价格低、销售难的葡萄品种,即使无核化栽培的效果不太理想,但能缓解滞销问题,增加经济效益的,也宜实行无核化栽培。
某些已逐渐被生产和市场淘汰的老品种,如无核化能改善其产品形象,打开销路,虽非无核化的理想品种,但当前也可应用。
葡萄未来的发展方向——无核葡萄高文胜【期刊名称】《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年(卷),期】2016(000)005【总页数】4页(P37-40)【作者】高文胜【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种植无核葡萄相对种植其他果树品种是一项见效快、效益较高、收益稳定的高效农业项目。
同时葡萄的结果早、易丰产、稳产、风土适应性强的特点也使其成为农业项目中的佼佼者,为广大农民和投资农业的企业所青睐。
但同时种植无核葡萄也是一项投资较高、技术要求较严格的种植项目,因此种植管理不能有丝毫松懈。
1.结果早、易丰产稳产葡萄是水果中进入结果期较早且极易获得丰产稳产的树种。
采用一年生苗建园、当年植株可生长2米以上,采用营养钵苗建园当年植株可生长1.5米。
在良好的生长管理条件下第2年的667平方米(1亩)产量一般可以达到500千克,第3年的产量达到1000千克以上。
丰产期的产量一般控制在2000千克左右。
2.葡萄有较强的风土适应性葡萄对土壤和气候的适应性要求较宽,但最适合的土壤是排水良好、通气性好、pH值在6~8的沙壤土。
不同的土壤结构和酸碱度对树体的营养状况和果品品质有不同的影响。
以pH值在7.2~7.6之间的肥沃土壤的树势以及果实产量和质量为最佳。
3.品种领先、品质优良。
选择优良品种,详见品种选择部分。
4.市场价位高、前景广阔葡萄无核化是鲜食葡萄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我国的无核葡萄大部分都依靠美国、智利和阿根廷等国家的进口,高昂的价格制约了这一水果品种更快地进入到普通消费者的家里。
(美国生产1千克无核葡萄的成本约为人民币22元,而我国的生产成本只是2元左右)。
另外因为葡萄无核,果肉与果皮又不易分离,所以吃的时候不需要吐核和果皮,这也避免了边吃边吐的不雅形象,而且最大程度摄入了葡萄果皮中所含的抗癌成分。
1.弗蕾无核品种来源:美国培育,欧亚种,1983年引入我国。
又名火焰无核、早熟红无核、红光无核、红珍珠无核等。
嫩梢绿色,幼叶棕红色,绒毛稀少。
葡萄无核化后生长期的特点(无核葡萄生长习性)
葡萄从常规栽培转入无核化栽培的第1年为过渡期。
这时树体基础状况和生长状况,还不完全符合无核化栽培的要求。
因葡萄从花芽开始分化到结果,要跨越2个年度,开始实行无核化栽培的葡萄,其越冬器官的状况是在上年常规栽培条件下形成的。
常规栽培时,一般产量较高,果采收晚,新梢结束生长较晚,成熟状况可能较差,贮藏营养较少,根系的生长状况可能也较差。
此外,修剪一般也较轻。
这些状况对无核化栽培不甚合适。
所以无核化栽培的第1年,除了树体壮、树势较旺的园外,葡萄的生长未完全表现出无核化栽培时的特征,一般也难以达到理想的结果。
连续实行无核化栽培两年以上的葡萄园,树体状况适应无核化栽培以后,葡萄的生长,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这些特点,也是葡萄无核化栽培欲获得良好效果所要求的。
1、萌芽较早而整齐由于上一年葡萄的采收期提早了20天左右,这等于延长了采后的贮藏营养积累期。
这样,枝蔓成熟好,芽充实饱满,加以修剪比常规栽培较重,营养分配集中,因而春天萌芽状况表现早而齐。
这时期正是葡萄的花序春天补充分化的关键时期。
营养集中、芽壮,可使花序分化和芽内幼叶的发育获得充足的营养,为此后枝叶的快速和强旺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这一时期要做好芽工作。
2、新梢生长旺盛,生长快巨峰等葡萄品种常规栽培时,为了保证坐好果,新梢生长不能过于强旺。
否则异常胚珠率高,对坐
果很不利。
采用无核化栽培时,早期形成良好的叶幕,对产量、质量和成期,关系重大。
营养充足,生长旺、生长速度加快,叶幕形成就快。
这时也正是葡萄花器分化期。
营养充足,有利花器特别是雌蕊原始体细胞分裂和分化;旺盛的生长,使葡萄异常胚珠率提高,也有利于无核率的提高。
但是新梢旺长、速长,也有不利的一面,如对它不加控制,将变成徒长。
徒长往往表现在7~8节以后,7节以前,节间一般都是较短的。
所以要及时控制生长,对新梢进行摘心、除副梢等工作。
结果枝留7叶摘心,使贮藏营养和基部叶片制造的营养,集中到花序、花器的分化和生长以及计划留下的幼叶的生长上,并为新梢基部冬芽的分化创造良好的条件。
这期结束时,即到开花期。
这时,结果较上的叶片已充分长成,成为高效的光合器官;营养枝也长到12~14片叶,可以进行摘心了。
在此期的前期要进行定枝,中、后期还要疏花序、修整花序、引缚新梢等作业。
3、开花期和幼果迅速膨大期较早由于营养集中,花器发育快,无核化栽培的开花期一般比常规栽培早2~3天。
葡萄常规栽培时,开花后,幼果要过十几天才开始迅速膨大。
这是因为幼果的细胞分裂和膨大,需要生长激素,这些激素是在受精过程和种子发育过程中产生的,而受精和种子的发育需要一定的时日。
无核化栽培时,巨峰等品种,在落花后即可进行第二次处理。
子房壁受到无核剂中的激素刺激后,细胞很快就加速分裂和膨大。
幼果迅速膨大比常规栽培可早1周左右。
葡萄全树或单个结果枝上,大量幼果同时提前膨大生长,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
如结果枝不及时严加管理,
这时还有较长的嫩枝、较多的幼叶和正在生长的副梢存在的话,则营养物质易被嫩枝、幼叶所夺取,幼果缺少营养,不能发育,容易出现“小青粒”。
在葡萄无核化栽培中,由于幼果迅速生长期提前,所以结果枝的管理技术,需适应这一特点;在花前摘心后,到初花期还要抹除未除尽的副梢和冬芽萌发的二次枝。
4、浆果成熟期显著提前巨峰开花后经过40天左右,浆果就开始上色,进人成熟期常规栽培则需60天左右。
前者比后者约提早20天进人成熟期。
葡萄浆果进入成熟期,不仅其体积又开始迅速增大,而且果内糖浓度迅速提高,因而需要大量营养供应。
由于生长期的缩短,单靠结果枝本身叶片的光合产物,已不能满足浆果成熟期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需要动用前期暂贮于枝中的营养并依赖营养枝的光合产物来补充。
所以,无核化栽培时,要留有较大比例的营养枝。
此外,为节省营养物质的消耗,在浆果进入成熟期时,应除去架面上的嫩芽、嫩枝使光合产物能集中供应浆果成熟之需。
5、浆果采收后的营养积累期较长浆果提前成熟、提前采收,也就延长了采后的营养积累期。
延长的日数,如巨峰,一般是20天;负荷量较轻时,多于20天,负荷量重时,常不足20天。
在生长期短的北方,巨峰常规栽培的采收期已临近早霜期。
采后气温已下降,叶片的光合效率已很低,因此常使枝条成熟不良,贮藏营养很少,易受冻害;或树势弱,下年生长不好,产量下降。
无核化栽培葡萄浆果提前采收后,这时气候条件和叶片的质量都还比较适于光合作用的顺利进行,葡萄可以积累更多的营养,促进枝条的成熟,促
进根系的秋后生长,增加贮藏营养。
这对于葡萄的安全越冬、保持树体健壮、保证稳产优质,都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