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境内外币支付系统全面建成
- 格式:pdf
- 大小:246.24 KB
- 文档页数:2
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现状、问题及完善一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的现状及问题(一)基本背景2009年7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人民币支付结算由此进入快车道,人民币国际化也因此加快进程,主要表现为:人民币跨境流通规模和使用范围不断扩大;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深化;海外人民币产品日益丰富,衍生产品交易日益活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人民币在贸易结算、金融交易以及储备等方面的接受和使用程度都有较大提高。
据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统计,人民币已于2014年11月末取代加元和澳元,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
据中国人民大学测算,截至2013年第三季度,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为1.20,同比增长52.46%。
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发展,跨境人民币使用范围逐渐从贸易结算扩展至直接投资、外债、对外担保等投融资领域。
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经常项目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从2009年的35.8亿元快速增加到2013年的4.63万亿元;2014年1~10月,经常项目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已超过5.4万亿元,同比增长51.2%。
人民币跨境收支占本外币跨境收支总额的比重由2010年的1.7%上升到2014年第三季度的25%左右。
2014年1~10月,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金额累计达1448亿元,外商来华直接投资结算金额累计达6516亿元。
为此,构建一个覆盖各主要时区和安全高效的跨境人民币支付清算系统,提高跨境人民币的清算效率,保证交易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体系构建之后,人民币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支付清算将更为普遍,会有更多的参与者参与人民币支付清算进程,从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其次,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体系的构建,能够使监管机构及时监测跨境资金流动的情况,并形成境内、境外双轨制的人民币监管服务体系,增加我国货币调控手段,增强货币调控的有效性。
再次,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体系的构建,能够引入新的竞争者和互补者,可以促进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改进技术与服务,提高效率,增强交易安全。
■Gansu Finance甘肃金融/Gansu Finance 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历程与成就支付系统是支付体系的核心和重要支撑。
中国支付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历经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49年至1989年5月的手工联行阶段,支付业务完全依赖于纯手工操作和信件、电报传递支付指令,效率低下,制约了新兴支付工具的使用。
第二阶段为1989年5月到2003年12月的电子联行阶段,应用了当时先进的卫星通讯传输支付指令,资金清算的效率大大提高,但“天上三秒,地上三天”,支付效率较为低下,仍然不能适应支付的需要。
第三阶段是2003年12月至今正在运行的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安全、高效、快捷”的系统和公益化的特征,为支持经济金融发展、服务社会民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它的运行,标志着支付系统发展迈入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的历史阶段。
一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支付体系的组织者、推动者和监管者,积极推动中国支付清算体系建设的现代化。
截至目前,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已建成运行6个子系统,包括: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境内外币支付系统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
2003年12月1日,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在甘肃上线运行;2006年2月20日,小额批量支付系统在甘肃上线运行;2007年6月25日,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在甘肃上线运行;2008年4月28日,境内外币支付系统在甘肃上线运行;2009年10月28日,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在甘肃上线运行;2011年1月24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在甘肃上线运行。
2009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在第一代支付系统运行10年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系统性能,丰富系统功能,开发建设了第二代支付系统,于2013年10月8日在人民银行城市处理中心(CCPC)上线运行;2014年,第二代支付系统开始在银行业金融机构逐步上线推广;9月22日,甘肃农信社、甘肃银行、兰州银行接入第二代支付系统。
汇报人:日期:•境内外币支付系统概述•境内外币支付系统业务种类•境内外币支付系统的操作流程•境内外币支付系统的技术和安全措施目•境内外币支付系统的市场前景和挑战•境内外币支付系统业务的风险和管理措施录01境内外币支付系统概述境内外币支付系统是指为境内金融机构和居民提供跨境外币支付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
在过去的几年中,随着跨境贸易和投资的快速发展,境内外币支付业务需求不断增长。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境内外币支付系统逐渐成为金融机构和客户之间进行跨境支付的重要手段。
定义和背景介绍境内外币支付系统采用先进的支付清算技术,能够快速处理跨境外币支付业务,缩短交易时间。
高效性该系统采用了多重安全机制,包括加密技术、身份认证等,确保支付交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安全可靠境内外币支付系统支持多种货币结算,包括美元、欧元、英镑等,覆盖范围广泛。
广泛的覆盖范围系统支持实时支付、定期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灵活的支付方式系统特点和优势境内外币支付系统主要用于跨境贸易和投资结算,支持国内外企业之间的交易支付。
跨境贸易和投资个人跨境汇款金融机构间的清算个人用户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跨境汇款,方便快捷地完成资金转移。
境内外币支付系统也适用于金融机构之间的清算业务,提高资金运作效率。
030201境内外币支付系统的应用范围02境内外币支付系统业务种类总结词高效、便捷、安全详细描述跨境汇款业务是指境内银行通过外币支付系统将款项汇至境外收款人的业务。
该业务提供多种汇款方式,如电汇、信汇和速汇等,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同时,该业务具有高效、便捷和安全的特点,客户可以快速将款项汇至境外收款人,并可随时查询汇款状态和进度。
总结词专业、全面、灵活详细描述跨境结算业务是指境内银行通过外币支付系统为境外机构或个人提供各类外币结算服务,包括贸易结算、信用证结算、托收结算等。
该业务具有专业、全面和灵活的特点,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同时,银行提供多种结算方式,如电汇、信汇和速汇等,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一名词解释10分(共5题,每题2分)SWIFT:全称: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环球银行金融电讯协会。
SWIFT 是国际银行间的非营利性合作组织,是世界各国银行间的高速电讯网络,在国际结算电子化方面影响最大。
TARGET :TARGET系统是由欧盟国家的即时清算系统(Real-Time Gross Settlement,RTGS)及欧洲中央銀行支付系统(European central bank Payment Mechanism,EPM)通过SWIFT 系统支持而组成的一种自动资金收付系统系统(Interlinking system),于1999年1月4日启用。
BP面函: B/P,全称bill of payment,是议付行向开证行索回议价款的环节所出具的面函。
Negotiation :议付:在托收结算方式下,出口商所在地银行买入托收项下跟单汇票的行为。
办理议付的银行称为议付行。
如开证行拒付汇票,议付行对出票人可行使追索权。
CHIPS :(clearing house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是“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的简称,于1970年建立,由纽约清算所协会(NYCHA)经营。
全球最大的私营支付清算系统之一,主要进行跨国美元交易的清算。
Correspondence Banks:代理行,是指与其他国家建立往来账户,代理对方的一些业务,代理行关系就是不同国家银行之间建立的结算关系。
UCP600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niform Customs and Practice for Documentary Credits,简称UCP),是国际银行界、律师界、学术界自觉遵守的“法律”,是全世界公认的、到目前为止最为成功的一套非官方规定。
Forfaiting:,改善出口商现金流和财务报表的无追索权融资方式,包买商从出口商那里无追索地购买已经承兑的、并通常由进口商所在地银行担保的远期汇票或本票的业务就叫做包买票据,音译福费廷。
人行清算总中心关于境内外币支付系统报文境内外币支付系统报文是以人行清算总中心为核心的一种支付交易工具,它在境内外币支付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境内外币支付系统报文的相关内容。
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境内外币支付系统报文。
境内外币支付系统报文是由人行清算总中心提供的一种支付交易工具,用于境内外币的支付交易。
它是一种以电子形式传递的信息,包含了交易双方的身份信息、支付金额、支付目的等关键信息。
境内外币支付系统报文的生成和传输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标准,以确保支付交易的安全和准确性。
境内外币支付系统报文在支付交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支付交易的核心环节,承载着支付双方的信息和指令。
境内外币支付系统报文的正确生成和传输能够确保支付交易的准确和及时完成,避免了支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延误。
同时,境内外币支付系统报文的安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任何对报文的篡改和窃取都可能导致支付交易的失败或安全风险。
境内外币支付系统报文的生成和传输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参与方。
首先,支付发起方需要根据支付交易的需求生成相应的报文,并将报文传输给支付接收方。
在报文传输过程中,需要确保报文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以防止报文被篡改或窃取。
同时,支付接收方需要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解析和验证,确保报文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最后,支付接收方根据报文的内容执行相应的支付操作,并生成支付结果报文返回给支付发起方。
境内外币支付系统报文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对于支付交易的顺利进行非常重要。
人行清算总中心作为提供境内外币支付系统报文的机构,需要制定和维护相应的报文标准和规范,确保报文的统一和兼容。
同时,人行清算总中心还需要对报文的生成和传输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以确保支付交易的安全和可靠。
境内外币支付系统报文的使用对于境内外币支付的发展和便利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它简化了支付交易的流程,提高了支付的效率和安全性。
境内外币支付系统报文的使用也为跨境支付提供了便利,促进了国际贸易和资金流动。
境内外币支付系统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境内外币支付系统(以下简称外币支付系统)的管理,保障外币支付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外币支付系统是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银行)和外币清算机构提供外币支付服务的实时全额支付系统。
第三条外币支付系统由外币清算处理中心负责对参与者和特许参与者提交的支付指令进行接收、清算和转发,由代理结算银行负责对外币清算处理中心提交的清算结果进行结算。
参与者是指参加外币支付系统并在代理结算银行开立外币结算账户的银行。
特许参与者是指参加外币支付系统未在代理结算银行开立外币结算账户的外币清算机构。
代理结算银行是指根据其与参与者签订的外币结算服务协议,负责对外币清算处理中心提交的清算结果进行结算的银行。
外币结算账户是指参与者在代理结算银行开立的,用于外币结算的外币同业存款账户。
第四条银行参加外币支付系统应以境内法人或管理行为单位接入外币支付系统,并在代理结算银行开立外币结算账户。
本办法所称管理行是指由外国银行总行或者经授权的地区总部指定的,统筹负责该行在中国境内业务管理以及该行在中国境内所有分行合并财务信息和综合信息报送工作的外国银行分行。
管理行应取得其外国银行总行或者经授权的地区总部指定其为管理行的授权书。
第五条参与者可采用直连方式或间连方式接入外币支付系统,特许参与者应以直连方式接入外币支付系统。
直连方式是指参与者或特许参与者将其相关业务系统与外币清算处理中心连接,并通过其相关业务系统直接发起和接收业务的连接方式。
间连方式是指参与者通过外币支付系统共享前置机客户端发起和接收业务的连接方式。
第六条外币支付系统受理多个币种的外币支付业务。
中国人民银行可根据需要调整外币支付系统受理的币种。
第七条参与者、特许参与者、代理结算银行和外币清算处理中心应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准确、完整、及时地办理外币支付系统相关业务。
一名词解释10分(共5题,每题2分)SWIFT:全称: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环球银行金融电讯协会。
SWIFT 是国际银行间的非营利性合作组织,是世界各国银行间的高速电讯网络,在国际结算电子化方面影响最大。
TARGET :TARGET系统是由欧盟国家的即时清算系统(Real-Time Gross Settlement,RTGS)及欧洲中央銀行支付系统(European central bank Payment Mechanism,EPM)通过SWIFT 系统支持而组成的一种自动资金收付系统系统(Interlinking system),于1999年1月4日启用。
BP面函: B/P,全称bill of payment,是议付行向开证行索回议价款的环节所出具的面函。
Negotiation :议付:在托收结算方式下,出口商所在地银行买入托收项下跟单汇票的行为。
办理议付的银行称为议付行。
如开证行拒付汇票,议付行对出票人可行使追索权。
CHIPS :(clearing house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是“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的简称,于1970年建立,由纽约清算所协会(NYCHA)经营。
全球最大的私营支付清算系统之一,主要进行跨国美元交易的清算。
Correspondence Banks:代理行,是指与其他国家建立往来账户,代理对方的一些业务,代理行关系就是不同国家银行之间建立的结算关系。
UCP600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niform Customs and Practice for Documentary Credits,简称UCP),是国际银行界、律师界、学术界自觉遵守的“法律”,是全世界公认的、到目前为止最为成功的一套非官方规定。
Forfaiting:,改善出口商现金流和财务报表的无追索权融资方式,包买商从出口商那里无追索地购买已经承兑的、并通常由进口商所在地银行担保的远期汇票或本票的业务就叫做包买票据,音译福费廷。
关于境内外币支付系统的思考作者:武欣来源:《商情》2019年第05期境内外币支付系统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支持多币种支付清算的系统,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安全、高效、公平的外币支付清算服务,已成为我国境内外币支付清算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支付清算体系,是我国金融基础建设的又一重大成就。
一、境内外币支付系统整体框架境内外币支付系统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建设,由清算总中心集中运营,由直接参与机构等单一法人集中接入,采用”Y”型信息流结构,由外币清算处理中心负责对支付指令进行接收、清算和转发,由代理结算银行负责对支付指令进行结算。
境内外币支付系统包括外币清算处理中心和相关业务系统,并连接参与者的相关系统。
外币清算处理中心主要功能包括外币支付报文收发,圈存资金和授信额度管理,对外币支付进行逐笔实时清算,对可用额度不足的外币支付进行排队管理,对清算排队业务进行撮合,管理清算窗口,分币种分场次向代理结算银行提交清算结果。
外币清算处理中心负责对参与者的种类进行接收、清算和转发,根据签订的外币清算协议对外币清算处理中心提交的结果及时进行清算和结算,目前外币清算处理中心进行的维护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负责,代理结算银行由具有代理资质的银行担任。
中国工商银行为欧元、日元代理结算银行;中国银行为美元代理结算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为港币代理结算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为英镑、加拿大元、澳大利亚元和瑞士法郎代理结算银行。
境内外币支付系统可以处理八种货币业务:美元、欧元、日元、港币、英镑、瑞士法郎、加元、澳元。
境内外币支付系统对支付指令逐笔实时全额结算,从发起清算行发出到接收清算行收到通常在一分钟以内。
二、境内外币支付系统运行取得的成就(一)中央银行统一监管境内外币支付系统为保障境内外币支付系统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人民银行发布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对系统相关各方在准入规则、风险管理、结算安排、收费策略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全面的规定。
什么是CIPS2015年10月8日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在上海成功上线运行,专家表示,这将是人民币国际化重要里程碑。
什么是CIPS?CIPS,全称china international payment system,中文名是中国国际支付系统,即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10月8日在上海成功上线。
CIPS是为境内外金融机构人民币跨境和离岸业务提供资金清算,结算服务,是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
cips主要处理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在2012年由央行宣布启动建设。
它独立于目前的大额支付系统(hvps),最大特点是整合了现有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渠道,减少了中间流程,使境外公司可通过分支机构直接通过人民币结算,大大提升了跨境结算效率和交易安全性。
为便利人民币跨境贸易投资和使用,央行自2009年以来,通过“代理行模式”和“清算行模式”支持人民币跨境支付业务,而在CIPS上线后,人民币在全球的使用将更加方便。
CIPS分为两期建设:一期主要采用实施全额结算方式,为跨境贸易、跨境投融资和其他跨境人民币业务提供清算、结算服务。
二期将采用更为节约流动性的混合结算方式,提供人民币跨境和离岸资金的清算、结算效率。
CIPS一期的5大特点:1、采用实时全额结算方式处理客户汇款和金融机构汇款两类业务。
2、直接参与者一点介入,集中清算业务,缩短清算路径,提高清算效率。
3、采用国际通用IOS20022报文标准,标语参与者跨境业务直通处理。
4、运行时间覆盖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等人民币业务主要时区。
5、为境内直接参与者提供专线接入方式。
CIPS建成对人民币的意义:CIPS的建成标志着人民币国内支付和国际支付统筹得到重要进展。
作为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对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起到重要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