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甲环酸、维生素 C、维生素 E联合阿胶黄精丸调理黄褐斑疗效观察 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观察超声导入氨甲环酸联合阿胶黄精丸调理黄褐斑的疗效观察如何[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导入氨甲环酸联合阿胶黄精丸调理黄褐斑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13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调理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调理组48例采用超声导入氨甲环酸联合阿胶黄精丸调理;对照1组42例采用超声导入氨甲环酸调理;对照2组40例采用谷胱甘肽静滴调理;三组患者总疗程为12周。
调理结束后比较三组总有效率。
结果:调理4周及12周后,调理组、对照1组及对照2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68畅75%、47畅62%、40畅00%和89畅58%、80畅95%、60畅00%。
调理组在调理4周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礸2=4畅13,P =0畅042;礸2=7畅31,P =0畅007);调理组在调理12周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2组(礸2=9畅11,P =0畅003),但与对照1组总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礸2=1畅35,P =0畅245)。
结论:超声导入氨甲环酸联合阿胶黄精丸调理黄褐斑起效较快,无明显不良反应。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面部色素沉着性疾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其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黄褐斑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临床表现为淡褐色或深褐色的不规则斑片,常累及面部两颊。
目前调理黄褐斑的方法很多,有物理调理、系统药物调理、外用药物调理,但均难以取得非常满意的疗效。
笔者采用超声导入氨甲环酸联合阿胶黄精丸调理黄褐斑48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收集2009年3月~2014年9月我科门诊黄褐斑患者130例,均为女性患者,诊断标准参考2003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制定的枟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判断标准枠黄褐斑诊断。
纳入标准:①符合黄褐斑的临床诊断标准;②6个月内未接受过其他调理。
排除标准:①患其他疾病(如颧部褐青色痣、Richl黑变病及色素性光化性扁平苔藓等);②不能坚持完成疗程;③不能做到术后避光;④6个月内使用过维A酸类药物;⑤妊娠期哺乳期。
研究滋肾化瘀方阿胶黄精丸调理黄褐斑40例观察如何?黄褐斑俗称“蝴蝶斑”,是一种发生于面部的色素代谢异常、沉着性皮肤病。
各年龄段男女都可罹患,但以中青年女性居多。
色斑多分布在额、眉、鼻颊及唇上等部位,呈淡褐色至深褐色斑片,有对称性,大小不等,形态各异,多数边界清楚,亦有模糊不清者。
笔者用自拟滋肾化瘀方阿胶黄精丸调理女性黄褐斑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共80例,均为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苏州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调理组40例,年龄(38.68±1.24)岁,病程(3.37±0.69)年,黄褐斑面积(4.60±2.05)cm2。
对照组40例,年龄(39.12±0.78)岁,病程(3.74±0.28)年,黄褐斑面积(4.75±2.64)cm2。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调理方法,调理组:滋肾化瘀方(自拟)阿胶黄精丸口服。
阿胶黄精丸中的主要成份:阿胶,制黄精,羊胎素,白芷提取物,木瓜提取物,荷叶提取物,百合提取物,枸杞提取物,茯苓,蚕蛹,益智仁,胶原蛋白。
全方具有补气、补血、补肾、养血、养肝、养肾、养心,并有化瘀祛斑,调理气血等作用。
服用方法,一日三次,每次40粒,饭后服用,一个月为一个见效周期,对照组:维生素C 0.2g口服,每日3次。
两组均以4周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调理期间停用其他调理黄褐斑的内服及外用药物,嘱保持心情舒畅,并注意防晒。
疗效标准,基本治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大于90%,颜色基本消失,调理后下降指数大于等于0.8。
显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大于60%,颜色明显变淡,调理后下降指数大于等于0.5。
好转: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大于30%,颜色变淡,调理后下降指数大于等于0.3。
无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小于30%、颜色变化不明显,调理结果,安全性观察:调理期间调理组均未出现皮肤过敏、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研究分析自拟祛斑阿胶黄精丸结合中药面膜调理黄褐斑35例临床观察?黄褐斑,又名“肝斑”、“妊娠斑”、“蝴蝶斑”,为颜面部出现的局限性淡褐色皮肤色素改变,其病损为黄褐色或咖啡色斑片,形状不同,大小不等,表面光滑无鳞屑,好发于鼻、额、两颊及口周,常呈对分部而成蝴蝶状。
目前认为可能与妊娠、口服避孕药、内分必失调及日晒有关。
2005年5月一2006年5月,笔者采用自拟祛斑【阿胶黄精丸】调理黄褐斑患者35例,并设对照组维生素类药调理组35例进行对比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70例均为笔者门诊病例,均为女性。
调理组35例,年龄22~39岁.平均(25.4±3.9)岁;病程12~48个月,平均(30.45=5.9)个月。
对照组35例,年龄20~38岁,平均(25.2±5.2)岁;病程10~38个月,平均(29.5士6.8)个月。
2组资料具有可比性。
调理方法,调理组采用自拟祛斑【阿胶黄精丸】内服随症加减,君山阿胶黄精丸中的主要成份:阿胶,制黄精,羊胎素,白芷提取物,木瓜提取物,荷叶提取物,百合提取物,枸杞提取物,茯苓,蚕蛹,益智仁,胶原蛋白。
全方具有补气、补血、补肾、养血、养肝、养肾、养心,并有化瘀祛斑,调理气血等作用。
对照组维生素E100mg,每日1次,口服。
维生素C200mg,胱氨酸100mg,每日3次,口服。
2组皆以内服药的同时,配合面部按摩,并用茯苓12 g,冬瓜仁30 g,珍珠粉3 g,同研为末,以鸡蛋清适量调和,于面部按摩后敷面,20min后洗掉,每周2次。
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调理组优于对照组(P<O.01)。
讨论,中医称其为“黧黑斑”,本病好发于中青年妇女。
因此期的学习工作生活负担较重,忧思郁怒,劳倦内伤,伤及肝脾肾,以致阴精亏虚,虚火内生,气滞不能行血而致血淤,虚火上炎,血淤不行则气血无以充泽于面而生褐斑。
研究补肾化瘀阿胶黄精丸调理黄褐斑的疗效观察及其含药血清对黑素含量的影响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色素障碍性皮肤病,其发病原因尚未确定,内分泌紊乱、遗传因素、皮肤微生态失调、紫外线照射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黄褐斑的治疗目前多采用维生素E、大剂量维生素C、外用遮光剂等治疗,疗效欠佳,近年来人们用新兴激光技术治疗,效果亦不理想。
我们通过中医药阿胶黄精丸治疗黄褐斑,并结合名老中医治疗黄褐斑的经验“补肾化瘀法”制备补肾化瘀阿胶黄精丸治疗黄褐斑,对其疗效及机制进行比较研究,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136例均为我院皮肤科及美容科2002年5月-2005年5月就诊的门诊患者,“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按计算机随机号分为3组,补肾化瘀胶囊组(简称治疗组)47例,年龄28~50岁,平均(33.96±3.60)岁;病程3个月一10年,平均(21.44±18.37)年;黄褐班面积(4.22±1.40);评分为(4.36±1.07)分。
六味地黄丸组(简称对照1组)48例,年龄27—42岁,平均(33.79±4.18)岁;病程1个月~7年,平均(31.62±18.40)年;黄褐斑面积(3.83±1.53),评分(4.08±1.32)分。
逍遥丸组(简称对照2组)4l 例,年龄28~40岁,平均(34.38±3.89)年;病程1个月~16年,平均(19.89±15.03)年;黄褐斑面积(4.15±1.63),平均(4,23±1.27)分。
各组平均年龄、病程、黄褐班面积及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F=0.156,P=0.856;F=0.085,P=0.919;F=0.45,尸=0.63,F=0.31,尸=0.73)。
并排除:(1)绝经、妊娠、哺乳期妇女及糖尿病、慢性肝、肾功能不全等影响治疗的疾病者;(2)有出血倾向疾病者;(3)治疗期间服用其他药物者。
中药内服阿胶黄精丸调理黄褐斑54例效果观察黄褐斑是一种发生于颜面部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其特点是面部对称性呈蝴蝶状黄褐色斑片,中医称黄褐斑为“黧黑斑、黧黑皯”,民间俗称妊娠斑、蝴蝶斑。
黄褐斑好发于中青年女性,近年来发病人数逐渐增多,严重影响患者面部美观。
2008—2012年,笔者应用中药内服阿胶黄精丸调理黄褐斑54例,观察结果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全部95例均为我院皮肤科门诊女性患者,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54例,年龄23~52岁,平均(33.6±1.1)岁;病程2个月~12年,平均(4.6±0.5)年。
对照组41例,年龄24~50岁,平均(34.6±1.9)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4.4±0.9)年。
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及排除标准诊断及中医辨证分型均参照“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①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界限清楚的斑片,通常对称性分布,无炎症表现及鳞屑;②无明显自觉症状;③女性多发,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后;④病情可有季节性,常夏重冬轻;⑤排除其他疾病(如颧部褐青色痣、Riehl黑变病及色素性光化性扁平苔藓等)引起的色素沉着。
排除标准: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患有其他可能影响疗效观察的皮肤病,如银屑病、红斑狼疮;③有严重心、肺、肝、肾等系统性疾病者;口服固体浓缩阿胶黄精丸,一日三次,每次20粒,使患者局部及全身状况好转,内分泌水平恢复正常。
黄褐斑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枟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枠指出“此证一名黧黑斑,初起色如尘垢,日久黑似煤形,枯黯不泽,大小不一,小者如粟粒赤豆,大者似莲子、芡实,或长、或斜、或圆,与皮肤相平。
由忧思抑郁,血弱不华,火燥结滞而生于面上,妇女多有之,应戒忧思、劳伤,忌动火之物”。
黄褐斑发生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
肝气郁结,郁久化火,灼伤阴血,瘀血阻络导致颜面气血失和;脾气虚弱,运化失健,不能运化水湿,化生精微,则气血不能润泽于颜面;肾阳不足,肾阴亏虚等均可导致颜面发生黄褐斑。
阿胶黄精丸颗粒调理女性黄褐斑临床疗效观察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增多性皮肤病,好发于面部,多呈蝶形分布。
中青年女性好发,男性也可患病。
病因不明,治疗上也无特别有效的方法。
由于该病影响美观,患者精神压力较大,成为爱美女性的心理负担。
2010年2一10月,我们用阿胶黄精丸颗粒治疗女性黄褐斑患者40例,取得一定疗效。
病例选择:共80例患者入组,均为2010年2一10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女性患者,并符合黄褐斑的诊断标准?,且均为自愿受试者。
患者年龄27—49岁,平均(33.15-.I-10.11)岁;病程2个月至8年,平均(3.15士1.23)年。
其中蝶形47例,上面部18例,下面部6例,泛发型9例。
用单盲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
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及治疗前皮损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入组患者均否认有长期服用避孕药、维A 酸类药物史;62例患者采用带环方式避孕,10例患者采用工具(避孕套)方式避孕,8例采用安全期避孕。
入组前、后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正常者方能入组。
2.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阿胶黄精丸颗粒,每次20粒,每日3次。
对照组每日口服维生素E胶囊100 mg,每天2次,维生素C片0.2 g,每日3次。
30 d为1个疗程,每月随访1次,连续服用3个疗程。
外用药物均为本所自制的复方熊果苷乳膏(含0.2%熊果苷),每晚1次,维生素E乳膏,早上1次。
结果,1.疗效:治疗组40例中,失访3例,37例完成115床试验,其中基本痊愈9例,显效14例,好转8例,无效6例,显效率62.16%,总有效率83.78%;对照组40例,失访4例,36例完成临床试验,其中基本痊愈6例,显效7例,好转12例,无效不良反应:用药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
治疗组仅2例诉治疗第1个月月经量增多,颜色发暗,此后2个月均正常。
治疗结束后复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正常。
讨论,黄褐斑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与内分泌失调、遗传因素、氧自由基、紫外线照射、血清铜含量、甲乙型肝炎、酪氨酸功能障碍、化妆品、光毒性药物、抗癫痫药及情绪波动等因素有关,治疗上尚无特效疗法,主要通过阿胶黄精丸调节内分泌、抗氧化、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促进酪氨酸酶降解、抑制黑素细胞受体活性、阻碍黑素体的成熟和转运过程、避免可能诱发和加重色斑的因素等环节,从而达到去斑效果。
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观察正文:一、研究背景及目的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色素沉着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美观和自信心,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
目前,氨甲环酸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黄褐斑,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本研究旨在评估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2.1 研究对象本研究纳入了50例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范围为20-50岁。
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确诊,并符合以下纳入标准.1)黄褐斑病程在半年以上;2)阳光照射后黄褐斑变化较明显;3)无严重皮肤疾病和过敏史。
2.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氨甲环酸治疗,剂量为每日口服50mg,持续治疗3个月。
同时,患者需采取良好的皮肤保护措施,避免阳光暴露。
2.3 疗效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症状缓解情况、黄褐斑面积和颜色改善情况,采用专业仪器测量,并通过照片对比评估。
三、结果3.1 症状缓解情况治疗3个月后,50例患者中有4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缓解,占治疗总例数的90%。
其中,轻度缓解12例,中度缓解20例,显著缓解13例。
3.2 黄褐斑面积改善情况经治疗后,黄褐斑面积显著减小。
治疗前平均面积为25 cm²,治疗后平均面积为15 cm²,面积减小率达到了40%。
3.3 黄褐斑颜色改善情况治疗3个月后,黄褐斑颜色明显改善。
治疗前平均颜色评分为4分,治疗后平均颜色评分为2分,评分减少率达到了50%。
四、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具有显著的疗效。
氨甲环酸能够缓解黄褐斑的症状,减小斑块面积,改善斑块的颜色。
然而,本研究存在样本量较小、治疗时间较短等局限性,还需要进一步的大样本、长期随访研究来验证治疗效果。
附件:本文档附有研究数据表格和相关图片。
法律名词及注释:1、氨甲环酸:一种用于治疗皮肤色素沉着疾病的药物,具有抑制黑色素的作用。
2、黄褐斑:一种常见的皮肤色素沉着疾病,表现为面部或其他暴露部位出现色素沉着斑块。
中药祛斑阿胶黄精丸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祛斑阿胶黄精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
方法:筛选女性黄褐斑患者进行观察,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O%,对照组有效率60.0%。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
结论:中药祛斑阿胶黄精丸为治疗黄褐斑的有效方药。
临床资料,所有病历来自于2003年1月。
2005年6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美容门诊患者,患者均为女性,治疗组年龄34~50岁,对照组年龄32。
47岁。
病程1—6年。
临床皮损类型有蝶形型、面上部型、面下部型、泛发型。
两组年龄、病程、皮损分型均无显著性差异。
治疗方法,将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疗程均为3个月。
治疗组:选用药食同源阿胶黄精丸调理,一日三次,每次30到40粒,饭后服用,用药期间禁忌辛辣食物和饮酒,30天为一个见效周期。
对照组:口服维生素E丸、维生素C丸。
维生素E每次0.19,每日3次;维生素C每次O.59,每日3次。
基本治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90%,颜色基本消失;显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60%,颜色明显变淡;好转: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变淡;无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变化不明显。
讨论,黄褐斑是临床上皮肤美容的常见病,其发病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肝瘀、脾湿、肾虚是发病之因。
有研究认为内有“瘀”外有“斑”,“无瘀不成斑。
阿胶黄精丸全方有活血化瘀悦泽人面;养血活血润肤祛斑,可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促进黑色素分解,改善微循环;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可扩张微小动、静脉,增加微循环血流,并有抗紫外线及促黑色素分解的作用;患者服用后可达到行气活血、祛瘀消斑的功效。
阿胶黄精丸加减调理月经不调并黄褐斑效果研究如何?月经不调是以月经周期、经色、经量、经质等不规律的变化为主要特征的疾病;黄褐斑是以颜面部有对称性黄褐色或深褐色斑片为特征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
两种疾病常合并出现,临床尚无特效的调理方法。
本文中就阿胶黄精丸加减调理月经不调并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选取2011 年1 月~2013 年1 月于我科收治的月经不调并黄褐斑的200 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
制定的月经不调诊断标准。
将其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调理组各100 例。
对照组100 例,平均年龄36±4.2岁。
调理组100 例,平均年龄35.6±4.4 岁。
2 组患者的各项基本情况的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给予外涂维A 酸霜,每天3 次,并口服维生素C 加E 咀嚼片,每天3 次,1 次1 粒。
调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服阿胶黄精丸加减,药物组成:阿胶黄精丸中的主要成份:阿胶,制黄精,羊胎素,白芷提取物,木瓜提取物,荷叶提取物,百合提取物,枸杞提取物,茯苓,蚕蛹,益智仁,胶原蛋白。
全方具有补气、补血、补肾、养血、养肝、养肾、养心,并有化瘀祛斑,调理气血等作用。
服用方法,一日三次,每次40粒,饭后服用,一个月为一个见效周期,2 组患者均调理3 个月,并观察月经不调和黄褐斑颜色、面积情况的变化。
月经不调恢复正常,黄褐斑消失;有效:月经不调改善,黄褐斑颜色减轻、面积减小;无效:月经不调以及黄褐斑无改善。
月经不调评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分越高表明月经不调较严重。
调理前 2 组患者黄褐斑的面积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调理后各组的黄褐斑面积较调理前均显著缩小,调理组面积缩小较对照组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讨论,月经不调是主要月经周期、经色、经量、经质等不规律的变化为主要临床特征。
月经不调常常伴有其他并发症,而黄褐斑为最常见并发症。
阿胶黄精丸颗粒治疗黄褐斑的功效观察[摘要]目的:评价口服阿胶黄精丸颗粒对女性面部黄褐斑的治疗功效。
方法:采用随机自身对照的方法,104名黄褐斑女性口服阿胶黄精丸颗粒2个月,并随机分为不同剂量组,应用医生的主观评价(MASI,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评分)、皮肤黑素和血红素测定仪(MI指数和EI指数)、扫描反射比分光光度仪(L‘值和ITA。
)进行服药后疗效及停药后1个月的评估。
结果:口服阿胶黄精丸颗粒可以显著降低患者MASI的评分,L’值、ITA。
升高,MI降低;不同剂量对黄褐斑皮损改善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阿胶黄精丸颗粒可以有效治疗黄褐斑,且通过皮肤非创伤检测技术,可以更加客观地描述中医中药对于黄褐斑的治疗作用。
黄褐斑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面部色素性皮肤疾患,好发于育龄期妇女,严重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表皮犁’赁褐斑,推荐使用局部脱色药物,如氢醌、维甲酸、曲酸和壬二酸等:物理治疗如化学剥脱、激光治疗或磨削术对“表皮型”黄褐斑也有一定疗效。
而对于较深位置的“真皮型”和“混合型”黄褐斑,单一局部治疗疗效不显著。
祖国医学对黄褐斑的认识源远流长,将其称为“黧黑斑”、“面尘”等,关于黄褐斑的治疗有很多经典古方,如“逍遥散”、“当归芍药散”、“血府逐瘀汤”、“大黄蛰虫丸’’等,随着中药提成技术及相关药理研究的发展,很多传统中药被使用到黄褐斑治疗中来。
本试验旨在观察中药方剂的阿胶黄精丸颗粒治疗黄褐斑的疗效,通过临床评价,同时结合应用非创伤皮肤颜色检测技术,综合评估皮肤颜色状况在服用阿胶黄精丸颗粒2个月中和停药1个月后的改变情况。
研究对象:1lO名健康女性参加试验,试验3个月内失访6名,服用阿胶黄精丸颗粒期间缺访1次5名,停药后30天回访缺访1例。
统计没有失访的104名,年龄26~54岁,平均(43.1±8.1)岁。
所有受试者面部有淡褐色至深褐色、界限清楚的斑片,无炎症表现及鳞屑,无其他皮肤疾患或系统性疾病,排除其他疾病(如颧部褐青色痣、Riehl 黑变病及色素性光化性扁平苔藓等)引起的色素沉着。
氨甲环酸、维生素C、维生素E联合阿胶黄精丸调理黄褐斑疗效观察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面部色素性病变,多见于育龄期妇女,男女比例约为1:9 。
近年来,笔者采用氨甲环酸、Vit C 和Vit E 口服联合阿胶黄精丸内调方调理黄褐斑,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选取2003 至2010 年我科门诊治疗的黄褐斑患者442 例。
入选标准:(年龄18耀70 岁,男女不限;调理方法联合治疗组口服氨甲环酸片(上海延安制药厂生产)0.25g/次,3 次/d;Vit E 胶囊0.1g/次,1 次/d;Vit C 片0.1g/次,3 次/d;并联合阿胶黄精丸口服,一日三次,每次服用大约两瓶盖,服用阿胶黄精丸其间不要吃辛辣食物,不要饮酒,所有患者均以 2 个月为1 个疗程。
疗效判定由专人对患者编号,采用同一相机在同一环境中选择相同的角度对调理前后的色斑区域拍照并保存,进行评分下降指数和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率的判定,其中评分下降指数为(调理前评分-治疗后评分)/调理前评分,具体评分方法以色斑颜色评分(0 为正常肤色、1 为淡褐色、2 为褐色、3 为深褐色)和面积评分(0 为无皮损、1 为皮损面积<2cm、2 为皮损面积2耀4cm、 3 为皮损面积>4cm)的总和计;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率为(调理前面积-调理后面积)/调理前面积。
基本好:消退率>90豫,下降指数逸0.8;显效:消退率>60豫,下降指数逸0.5;好转:消退率>30豫,下降指数逸0.3;无效:消退率<30豫,下降指数<0.3。
联合调理组观察记录疗程结束时及结束后6、12、18 个月的
疗效。
结果,2.4 3 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所有患者调理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其中联合调理组12 例、片剂口服组9 例、面膜敷治组4 例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呃酸等现象,但可忍受并坚持调理,3 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讨论,目前,临床上对于黄褐斑的调理日趋综合性,氨甲环酸能竞争性抑制酪氨酸氨酶活性阻止黑色素形成,中药阿胶黄精丸能抑制酪氨酸氨酶活性,而Vit C 和Vit E 能通过抗氧
化增强光防护。
本研究是笔者对既往研究的持续,结果显示联合调理效果优于片剂口服组,主要原因是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能通过血循代谢和皮肤吸收的途径联合干扰酪氨酸代谢且具有相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