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长》第3课时教研活动教案
- 格式:ppt
- 大小:1.51 MB
- 文档页数:9
《船长》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船长的职责和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利用图片和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船长的角色,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船长的尊重和敬意。
(2)培养学生热爱海洋,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展示船长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船长的印象。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3. 教师讲解生词和短语,学生跟读并模仿。
4. 学生分小组讨论船长的职责和生活习性,分享讨论成果。
5. 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三、教学策略:1. 利用图片和视频等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3. 利用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船长的角色,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堂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进行评价。
2. 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检查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掌握情况。
3.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词和短语。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船长的敬意。
3. 观察图片或视频,了解船长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场景,下节课分享给同学。
六、教学内容:第二课时: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掌握情况。
2. 学生自读课文,关注船长的职责和生活习性。
3.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学生跟读并模仿。
4. 学生分小组讨论船长的品质和贡献,分享讨论成果。
5. 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回答问题。
2. 利用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力。
小学六年级《船长》教案优秀3篇在《船长》一课中,了解在船长沉着冷静的指挥下旅客和船员安全脱险的经过,感受船长临危不惧,忠于职守的英雄魅力,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六年级《船长》教案优秀3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船长》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要求:1、通过朗读、感悟课文片断的训练,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
2、学习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和神态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片断,“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教学准备:制作电子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读题:《船长》,船长的名字叫——(板书:哈尔威。
)2、课文围绕哈尔威船长叙述了怎样的一件事?3、我们按事情发展顺序把这件事分成了三段,小标题分别是—(板书:遇险、自救、殉职)渡:多么伟大的船长啊,今天,我们要仔细研读课文,走近这位英雄。
二、学习课文最后一节。
1、快速浏览课文,用书上是一段话来评价:哈尔威是个怎样的人?2、出示幻灯:“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
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1)用自己的话说说“忠于职守” 是什么意思?(2)“做人之道” 又是什么意思?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知道哪些“做人之道”?(3)给“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缩句。
船长面对死亡,他有没有运用自己的特权先逃生?他运用的是什么权利?怎样才能成为英雄?3、小结:这一段话是对哈尔威船长一生品质的赞美。
面对死亡,不同的人回有不同的选择,哈尔威船长作出了以身殉职的选择,他忠于职守、舍己为人、壮烈献身,完成了英雄壮举,对此谁不由衷敬佩?4、带着敬佩、赞美的语气齐读这段话。
过渡:课文怎样具体写他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让我们先来看看灾难是怎样发生的?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第一段,思考:你从第一段中读懂了什么?读不懂的地方打个问号。
船长优质课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船长的职责和工作内容;(2)培养学生掌握船舶的基本操作技能;(3)使学生了解航海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采用模拟实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3)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船长的尊重和敬意;(2)增强学生对航海事业的热爱和自豪感;(3)提高学生对安全责任的认识,培养负责任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船长的职责与工作内容(1)介绍船长的基本职责;(2)讲解船长的工作内容;(3)分析船长在船舶管理中的作用。
2. 第二节:船舶基本操作技能(1)教授船舶操纵的基本原理;(2)讲解船舶导航和通信设备的使用方法;(3)演示船舶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
3. 第三节:航海安全知识(1)介绍航海安全的基本概念;(2)分析航海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3)讲解船舶安全操作规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船长的职责与工作内容;(2)船舶基本操作技能;(3)航海安全知识。
2. 教学案例分析:(1)分析典型航海事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船长在事故中的作用;(2)分组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模拟实操:(1)安排学生进行船舶操纵模拟实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2)指导学生使用导航和通信设备,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航海安全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安全重要性;(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船长职责、船舶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2. 模拟实操:评价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检验动手能力;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船长职责与船舶操作技能相关教材;2. 课件:船长职责、船舶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的PPT;3. 模拟实操设备:船舶操纵模拟器、导航和通信设备;4. 案例资料:典型航海事故案例。
《船长》课堂精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故事情节,理解人物形象;(2)培养学生朗读、复述、表演的能力;(3)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了解故事内容;(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体验故事角色;(3)学会评价文学作品,提高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2)体验人物情感,培养学生同理心;(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与人物形象的把握;2. 朗读、复述、表演能力的培养;3.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1. 对故事情节的深入理解;2. 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的运用;3. 评价文学作品,提高鉴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2. 角色扮演道具;3. 教学音频、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相关知识点;(2)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人物形象。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分析故事情节,挖掘人物性格特点;(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角色扮演(1)学生自选角色,进行角色扮演;(2)情景模拟,体验故事情节,感受人物情感。
5. 朗读、复述(1)学生进行课文朗读,注意语音、语调、表情;(2)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检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知识点;(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7. 课后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故事情节,锻炼表达能力;(2)选取一个角色,写一篇心得体会,体会角色情感。
8.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合作意识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船长》教案(3篇)活动目标:1.感受音乐乐段的不同。
2.能在音乐中进展动作交替,掌握自己。
3.体会对战式嬉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预备:行进律动音乐、《大河之舞》剪辑版、故事铺垫活动过程:一、开头局部1.行进律动进场2.故事导入二、根底局部1.倾听音乐(保存最终一段)提问:你认为海盗和船长在海上发生么什么事情?2.问题前置:音乐什么地方战斗最剧烈?3.再次观赏音乐(关键点教师语言引导)。
4.幼儿回答下列问题,教师完整表达情节路线,并请幼儿设计情节动作。
5.教师示范,扮演船长与海盗。
6.请幼儿依据示范说出嬉戏规章。
7.幼儿分别尝试角色。
8.纠错与小结。
9.幼儿自主分组并尝试对战嬉戏。
10.参加最终一段,引导幼儿想方法怎么分出胜败。
11.完整嬉戏。
12.互换角色再来一遍。
三、完毕局部自然完毕活动延长:幼儿回去创编更厉害的动作和战胜的`方法活动反思:嬉戏内容的设定环环相扣,每一环节对孩子都是新的挑战,活动中没有游离的孩子。
在教师引导下,幼儿能够认真观看与倾听,发觉嬉戏规章,能够进展简洁的纠错。
给了幼儿主动探究,大胆创设的空间,增加幼儿在活动中的仆人翁意识,保持了幼儿进展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并能在音乐中进展动作交替,学会掌握自己。
《跳水》教学设计篇二目的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情急中坚决处置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2、学习留意事物之间联系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本科生字、新词,联系用仿照、风平浪静造句。
4、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抓住船上人与猴子的联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返航是风平浪静预估似的发生、发胀和结果的关系。
教具学具自制幻灯片鹏博士教育软件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新课:1、从《蛇与庄稼》这一刻,你知道了那些联系?学习课文懂得了什么道理?2、今日俺们来学习《跳水》一课,看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和什么之间的联系?二、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读音微机出示生字开火车读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3、提问:跳水这篇课文的是谁?主要写了谁与谁之间的联系?出示《资料》局部,了解三、再度课文,了解大意,理清层次1、出示幻灯片自学提纲①故事发生的缘由是什么?结果怎样?②课文有机个自然段?每段写的是谁与谁之间的联系?③按事情进展的挨次分段2、同学按要求预习3、争论以上问题四、细读课文,抓住联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1、指导读第一段找出写故事起因的句子理解词语:取乐明显因而放纵(明显写出了猴子放纵的缘由,因而写出了人们拿猴子取乐的缘由)。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船长》教学设计及反思《船长》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再入情境同学们,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1870年3月17日的夜晚,在雾气笼罩的英吉利海峡上,发生了一场可怕的事。
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在这个故事中,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船长?这是一名的船长。
(忠于职守、以身殉职、临危不惧、舍己救人、指挥有方、沉着镇定)[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想象画面,为学习课文奠定了一个情感的基调。
]二.感悟船长,品析词句。
同学们,你们有的人对船长忠于职守感受深刻,有的人对舍己救人感受深刻,有的人对沉着镇定感受深刻。
再读课文,看看课文的字里行间,哪些写船长的句子,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1.默读3—28小节,找出自己感动的语句并写下理由。
(学生合作讨论)2.重点词句品析。
(1)出示: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
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一切似乎都在听从他的调遣。
①图文结合,讨论交流,理解哈尔威船长的“沉着镇定”。
②他真的把每个人都考虑到了吗?结合数字60、61,引导学生思考。
他把自己给忘了,面对灾难,他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啊!③学生合作讨论问题,哈尔威船长下达了哪些不同的命令?当时的情形如何?结果又怎样?从中体会到船长的哪些品质?轮船被撞,乘客奔出甲板的时候——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乘客混乱,不可开交——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的时候——快救克莱芒!轮船即将沉没——动作再快点!(2)出示:“大家沉默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①讨论理解:为什么没有违抗他地意志呢?②这伟大的灵魂指的是什么?③让我们回顾一下救援的全过程,哈尔威船长的伟大体现在哪些地方呢?3.指导学生朗读。
对哈尔威船长的命令应读得凝重有力,作者的议论应读得稍慢、庄重,对话部分应急促。
船长教案(优秀6篇)《船长》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感受音乐乐段的不同。
2.能在音乐中进行动作交替,控制自己。
3.体会对战式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行进律动音乐、《大河之舞》剪辑版、故事铺垫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行进律动进场2.故事导入二、基础部分1.倾听音乐(保留最后一段)提问:你认为海盗和船长在海上发生么什么事情?2.问题前置:音乐什么地方战斗最激烈?3.再次欣赏音乐(关键点教师语言引导)。
4.幼儿回答问题,教师完整叙述情节路线,并请幼儿设计情节动作。
5.教师示范,扮演船长与海盗。
6.请幼儿根据示范说出游戏规则。
7.幼儿分别尝试角色。
8.纠错与小结。
9.幼儿自主分组并尝试对战游戏。
10.加入最后一段,引导幼儿想办法怎么分出胜负。
11.完整游戏。
12.互换角色再来一遍。
三、结束部分自然结束活动延伸:幼儿回去创编更厉害的动作和战胜的`方法活动反思:游戏内容的设定环环相扣,每一环节对孩子都是新的挑战,活动中没有游离的孩子。
在教师引导下,幼儿能够仔细观察与聆听,发现游戏规则,能够进行简单的纠错。
给了幼儿主动探索,大胆创设的空间,增强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人翁意识,保持了幼儿进行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并能在音乐中进行动作交替,学会控制自己。
《船长》教案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了解惠特曼与《草叶集》,学会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
过程与方法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难点]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步骤]一、作者介绍惠特曼(1819—1892)美国诗人。
生于长岛。
他曾在公立学校求学,任过乡村教师,干过送信,排字等杂务,后在报馆工作,成为编辑。
他喜欢大自然的美景和城市的大街小巷,喜欢歌剧、舞蹈、讲演术,喜欢阅读荷马史诗、希腊悲剧以及但丁、莎士比亚的作品。
小学语文《船长》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故事的背景,理解船长的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通过课文找答案,提高信息提取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学习船长的勇敢、智慧、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了解船长的品质,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理解船长的品质,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船长》及相关背景资料。
(2)生字词卡片。
(3)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2)收集有关船长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船长的了解。
(2)展示相关背景资料,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3)分组讨论,分析船长的品质。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读生字词,理解词义。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
(3)运用生字词卡片,进行游戏巩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内容与安排第1课时:1. 学习课文《船长》第一部分,了解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2. 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进行朗读练习。
第2课时:1. 学习课文《船长》第二部分,分析船长的品质。
【教育资料】六年级语文下《船长》(课题研究课教案,表格式)《船长》教者朱小兰学习目标1.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
2.学习课文通过语言、神态和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
研究意图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执教时数第二课时教学时间20xx/9/22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设计一.复习导入,初识船长。
1.船长给你留下什么印象?2.作者怎样评价船长的?通过哪件事来刻画这个人物的?怎样刻画的?你能用朗读来展现吗?二.研读课文,细识船长。
(一)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哪儿看出灾难的可怕?指导朗读。
(二)船长怎样指挥救援?下了几次命令?各在什么情况下下的?怎样读?1.刚开始哈尔威船长是怎样指挥的?(1)指名读,齐读。
(2)哈尔威船长为什么要吼呢?(3)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船长?(4)指导朗读。
2.可是,人们听从了船长的命令了吗?没有,此时,船上发生了更可怕的事。
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五自然段,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1)什么是不可开交?学生交流齐读最后一节简述主要内容讨论,理解剖、涌,并朗读。
自由读,思考讨论交流读、议、品、评感情朗读理解不可开交媒体出示最后一节。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设计(2)照这样乱下去,结果会怎样?可是最终救援工作却进行得井然有序,为什么呢?船长又下了什么命令呢?3.研读对话。
(1)船长是在了解了哪些情况后下的这个命令?你怎样读?(2)从这段对话中,你觉得这又是怎样的一位船长?(4)分角色朗读。
4、船长下的最后一次命令是什么?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此刻你又担心什么?5.看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深入大海,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3.让我们高声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用朗读表达对他由衷的敬佩和赞美之情吧!三.总结全文,永记船长。
1.学完了课文,同学们觉得哈尔威船长是个怎样的人呢?2.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这个人物的?3.总结语:是啊,作者笔下的船长哈尔威虽然以身殉职了,可他分明是一座丰碑,巍然屹立在我们的心中!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四.布置作业,学习写法。
《船长》教学设计精选3篇《船长》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哈尔威船长是怎样开展救援的。
通过对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进一步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临危不惧,无私无谓的精神。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正确认读“嘈、遣、渊”,读读记记“嘈杂、调遣、深渊、井然有序、巍然屹立、忠于职守”等词语,激励学生从中选用常用词写话,还可进行场面描写练习。
激励学生积累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
教学重点:船长哈尔威在轮船被撞即将沉没的时候,是怎样井然有序开展救援的。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知道船长是怎样的一个人。
教学准备:课前预习。
1、读通读顺课文,画出本课生字新词,试着应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新词。
2、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质疑。
【关注学生预习习惯与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自能读书而努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一、检查预习,初识船长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在整个事情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个人物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就是——板书:船长2、出示词语:读词语,想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画面)。
嘈杂井然有序巍然屹立调遣犹如铁铸纹丝不动深渊忠于职守二、细读课文,再识船长1、提出要求,学生自学。
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给我们介绍了三个场面:一、被撞遇险。
二、指挥援救。
三、以身殉职。
请按下面要求自学课文:(1)、“被撞遇险”部分:从哪些词句看出险情的严重性?当时的场面你能用一些什么词语来形容?(千钧一发危在旦夕……)(2)“指挥援救”部分:哈尔威船长做了哪些事?从中你发现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文中的哪些词句向你传递了这些信息,请圈画出来。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适当的引导,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有力保证。
学生是阅读文本的主人,教学中给学生阅读文本的时空,关注学生阅读能力、习惯的培养。
】2、交流收获,共享资源。
(1)“被撞遇险”部分:学生交流自己研读中的“发现”,教师给予肯定、鼓励,并通过朗读想象危急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