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数据库高级编程实验报告六
- 格式:doc
- 大小:2.65 MB
- 文档页数:17
一、实训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库技术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据库应用能力,我校特开设了数据库应用上机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开发工具以及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搭建与维护。
二、实训目的1. 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2. 熟练运用数据库开发工具进行数据库的创建、维护和管理。
3. 学会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的查询、更新、删除和插入操作。
4. 具备搭建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基本能力。
三、实训内容1. 数据库设计: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
2. 数据库开发工具: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进行数据库的创建、维护和管理。
3. SQL语言:学习SQL语句的基本语法,掌握查询、更新、删除和插入操作。
4. 数据库应用系统搭建:以实际项目为例,学习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搭建与维护。
四、实训过程1. 数据库设计(1)需求分析:了解项目背景,明确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功能需求。
(2)概念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实体-关系模型。
(3)逻辑设计:将实体-关系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并定义表结构。
(4)物理设计:选择合适的存储引擎和数据类型,设计索引和视图。
2. 数据库开发工具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创建数据库,并进行以下操作:(1)创建表:根据逻辑设计结果,创建相应的表。
(2)插入数据:向表中插入测试数据。
(3)查询数据:使用SQL语句查询表中的数据。
(4)更新数据:使用SQL语句更新表中的数据。
(5)删除数据:使用SQL语句删除表中的数据。
3. SQL语言(1)查询语句:掌握SELECT语句的基本语法,包括条件查询、排序查询、分组查询等。
(2)更新语句:掌握INSERT、UPDATE和DELETE语句的基本语法。
(3)子查询:学习使用子查询进行嵌套查询。
4. 数据库应用系统搭建以一个实际项目为例,学习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搭建与维护:(1)需求分析:明确项目功能需求。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实验报告《数据库技术与应用》上机实验报告目录:一、概述二、主要上机实验内容1.数据库的创建2.表的创建3.查询的创建4.窗体的创建5.报表的创建6.宏的创建三、总结一、概述(一)上机内容:第七周:熟悉Access界面,数据库和表的创建,维护与操作1. 熟悉Access的启动,推出,界面,菜单,工具栏等;2. 练习使用向导创建数据库、创建空数据库;3. 练习创建表结构的三种方法(向导、表设计器、数据表)、表中字段属性设置;4. 练习向表中输入不同类型的数据;5. 练习创建和编辑表之间的关系;6. 练习表的维护(表结构、表内容、表外观)7. 练习表的操作(查找、替换、排序、筛选等)第八周:练习创建各种查询1.选择查询(单表、多表、各种查询表达式)2.参数查询3.交叉表查询4.操作查询(生成查询、删除查询、更新查询、追加查询)第十周:练习创建各种类型的窗体1.自动创建纵栏式窗体和表格式窗体;2.向导创建主|子窗体3.图表窗体的创建4.练习通过设计器创建窗体5.练习美化窗体第十三周:练习创建各种类型的报表1.自动创建纵栏式报表和表格式报表;2.向导创建报表(多表报表、图表报表、标签报表)3.练习通过设计视图创建报表(主|子报表、自定义报表)4.练习在报表中添加计算字段和分组汇总数据第十五周:综合应用1.了解Access数据库系统开发的一般方法;2.课程内容的综合练习;3.编写上机实验报告、答疑(二)上机完成情况第七周:熟悉Access界面,数据库和表的创建,维护与操作完成了创建表,向表中输入不同类型的数据,创建和编辑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表的维护,修改了表的结构、内容、外观,最后进行了表的操作,查找、替换、排序、筛选等。
已完成第八周:练习创建各种查询练习选择查询、参数查询、交叉表查询,然后练习并操作查询,生成查询、删除查询、更新查询、追加查询等。
已完成第十周:练习创建各种类型的窗体自动创建纵栏式窗体和表格式窗体,向导创建主|子窗体和图表窗体,练习通过设计器创建窗体,美化窗体。
(完整版)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实验报告《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实验日期:指导老师:实验名称一、实验一表的建立与维护实验目的与要求 1.初步掌握根据一个应用目标把现实问题抽象为关系数据模型的方法,从而为解决实际问题奠定数据基础。
2.掌握表的建立与维护的一般方法。
3.理解表的记录指针与当前记录的意义。
4.掌握表的打开、关闭、浏览、显示等操作方法。
5.掌握表结构的修改。
6.掌握记录的增加与删除等操作。
7.掌握数据复制方法。
8.二、实验准备 1、复习关系数据库的有关概念,深刻理解Virsual FoxPro中所采用的关系模型的实质及Virsual FoxPro所支持的数据模型。
2、复习表的建立、现实与维护等操作。
三、实验内容下表是某校学生花名册,根据该表完成以下操作,写出操作步骤。
学习成绩性学号姓名别学 009901 张小强男 98 85 否 20XX年获全数外语出生年月否少数民族受奖情况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二等奖。
009902 009903 009904 009905 陈斌李哲男男 88 56 75 88 75 82 72 81 否是否是20XX年获全国中学生田径运动会100米第三名009906 009907 009908 009909 张青松男封小莉女周晓钱倩女女 65 82 65 83 81 73 78 85 否否20XX年获广东省三好学生称号 009910 009911 孙力军男肖彬彬女 64 55 68 95 是否赵大明男冯珊女否否1.设计一个表的结构,使其能描述上表的信息,同时又符合关系模型的基本要求。
2.建立表,输入表中的数据,并将保存在自己盘中。
3.给全部女生的数学成绩加5分。
4.将记录指针定位到第5号记录。
5.将记录指针指向孙力军同学。
6.显示所有姓“张”学生的情况。
7.把表的姓名字段宽度修改为8。
8.浏览记录数据,且表头用汉字。
9.把少数民族学生的记录复制到中。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一、引言1.1 任务背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高级编程语言,并通过实践项目加深对程序设计原理和技术的理解。
本实验报告旨在总结和探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验的相关内容和经验。
1.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语法和常见技术,培养学生使用高级编程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实验过程2.1 实验环境本实验使用的编程语言是Python,选择Python的原因是它是一种简单易学、功能强大的高级编程语言,适合初学者入门。
实验环境是Windows 10操作系统和Anaconda集成开发环境。
2.2 实验内容本实验包括以下几个实验项目:1.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学习Python的基本语法规则和数据类型,掌握变量的定义和使用,了解常用数据类型如整数、浮点数、字符串等。
2.控制流程和函数:学习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的用法,掌握如何使用if语句和for循环实现程序的控制流程。
同时,学习函数的定义和调用,理解函数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3.文件操作和异常处理:学习使用Python操作文件,了解文件的打开、读写和关闭等操作。
同时,学习如何处理程序异常,防止程序运行过程中出现错误导致程序崩溃。
4.数据结构和算法:学习常见的数据结构如列表、字典和集合等,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法。
同时,学习常见的算法如排序算法和搜索算法,掌握它们的基本思想和实现方法。
2.3 实验步骤以下是本实验的大致步骤:1.搭建实验环境:安装Python和Anaconda,配置开发环境。
2.学习Python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通过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理解Python的基本语法规则和数据类型。
3.完成实验项目:按照教材和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完成实验项目。
4.调试和测试:运行程序,检查程序运行结果是否正确,进行必要的调试。
5.总结和反思: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编程能力。
浙江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011~2012 第一学期上机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班级:日期:【一】上机实验内容及要求:实验一. 建立表格1. 建立数据库CourseDB,观察相关文件保存的位置。
2. 分别利用企业管理器和SQL 建立如下Tables(1) Student(Sno, Sname, Sage, Ssex, Sdept)其中,Sno:char(7),主码Sname:char(8),不能为空Sage:intSsex:char(2)Sdept: char(16)(2) Course(Cno, Cname, Cpno, Credit)其中,Cno:char(5),主码Cname:char(20),不能为空Cpno:char(5),与Cno 存在参照关系Credit:smallint(3) SC(Sno, Cno, Grade)其中,Sno:char(7),外码,参照Student 关系的主码Cno:char(5),外码,参照Course 关系的主码Grade:smallint主码为:(Sno, Cno)3. 利用企业管理器在表格中输入一些数据4. 分离所建立的数据库,将文件拷贝到另外的目录。
5. 重新将文件附加成数据库。
6. 利用查询分析器输入如下查询,观察对应的结果,且给出结论。
(1) SELLECT * FROM Student WHER Sdept LIKE ‘信息’ and Sage < 20(2) SELECT Sno, Cno FROM SC WHERE Grade < 60(3) SELECT Sno, Student, Sage FROM Student WHERE Sage Between19 and 21(4) SELECT Sname, Sdept FROM Student WHERE Sname LIKE ‘欧阳_’(5)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name LIKE '刘%' AND Sdept IN ('计算机', '信息')(6) SELECT Student.Sno, Sname FROM Student, SC WHERE Student.Sno=SC.Sno AND Cno=’001’【二】完成报告(预备知识、步骤、程序框图、程序、思考等):预备知识:仔细阅读课本《数据库系统原理》相关章节的内容,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如何创建数据库与表,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关系的相关问题等。
实验六数据库原理综合实验1实验目的(1)运用所学的数据库设计技术,针对一个具体的应用系统,完成系统数据库的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的设计。
以巩固理论课程上所学的知识,更好地掌握数据库设计技术方法。
(2)对前面章节所学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
2实验内容给定一个应用环境,如学生选课系统、超市管理系统、某企业库存管理系统、学校图书管理系统、学校综合积分管理系统等等。
(同学们课从上述选定一个题目,也可以选取一个自己较熟悉的应用环境)。
完成下面的工作2.1 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1)进行需求分析。
-对系统的语义进行描述(包括功能、所需的数据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处理方法)(2)识别系统中的实体及实体的属性,分析实体之间的联系。
(3)设计数据库概念模型,画出E-R图。
2.2 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1)根据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数据库的逻辑模型。
-将E-R模型转化到逻辑模型(2)根据应用需要和规范化理论对逻辑模型进行优化。
2.3 数据库物理模型设计(1)针对某种DBMS,设计数据库物理模型,包括表空间、表和索引等于物理存储有关的设计。
(2)优化物理模型(3)生成某种DBMS的SQL语句,创建数据库及其表。
2.4 装载数据(1)收集真实数据或者生成模拟数据。
(2)批量加载数据到数据库中。
(3)设计一系列SQL语句,尤其是连接查询、嵌套查询等SQL语句,以测试数据库性能。
3实验要求(1)可以借助POWERDESIGNER等系统分析与设计辅助工具进行数据库设计,也可以使用WORD文件直接生成各种设计文档。
(2)选择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应该规模适中,不宜太大太复杂,可能做不完;也不宜太小太简单,甚至仅有三两个表组成。
(3)要设计良好的数据库完整性约束。
(4)思考题:数据库设计通常由哪些辅助工具?各有哪些优缺点?4实验步骤4.1 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1)进行需求分析。
学生需要有学号、姓名、性别、年龄、专业等信息。
选课需要有学号、课号、成绩等信息课程需要有课程号、课程名、先修课、学分等信息(2)设计数据库概念模型,画出E-R图。
浙江工商大学本科生期末大作业报告报告题目: 数据挖掘分类预测实验课程名称:Python与数据科学实验专业名称:计科1902学号:1935010102姓名:徐超信授课教师:宋超成绩:日期:2021 年6 月20 日第1章数据挖掘与分类预测发展现状与趋势数据科学的研究:将数据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许多领域,从而形成专门领域的数据学,例如:脑数据学、行为数据学、生物数据学、气象数据学、金融数据学、地理数据学等等。
数据挖掘技术: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多人已经认识到数据挖掘技术能将原始数据转换为有意义的形式及其应用的潜在价值,每年都有新的数据挖掘方法和模型问世,人们对它的研究正日益广泛和深入。
作为一个新兴的信息检索技术,数据挖掘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数据挖掘算法的有效性和可扩展性、数据的时序性和其他系统集成等。
随着数据挖掘技术不断被应用到各个领域和各种算法不断被应用到数据挖掘领域中,将更大激发数据挖掘技术的潜力,进一步推进数挖掘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数据挖掘中的分类预测任务与目标数据挖掘的任务数据挖掘的任务有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分类分析、异常分析、特异群组分析和演变分析等分类预测(Classification and Prediction):数据挖掘中的分类(classification)任务,是在若干样本数据上,学习到一个模型,然后用这个模型对新数据进行预测(分类)。
分类的目的是获得一个分类函数或分类模型(也常常称作分类器),该模型能把数据样本映射到某一个给定类别有: KNN、GNB、Logistic回归、决策树、SVM、线性回归、神经网络等算法应用价值:数据挖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已成为当前计算机领域的一大热点,其研究重点也逐渐从发现方法转移到系统应用,并且注重多种发现策略和技术的集成,以及多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
由于数据挖掘带来的显著的经济效益,最先是应用于金融和工商业领域。
它们都在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帮助管理客户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包括争取新的客户、在已有客户的身上赚更多的钱和保持好的客户。
实验一新闻发布系统数据库的创建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创建NewsPu b数据库,及三张表,并建立它们的关系图实验器材:计算机实验内容:1.打开SqlServer 2005,采用菜单方式创建数据库及数据表,输入服务器名称127.0.0.1,输入账号sa,密码:sasa,登陆到服务器。
2.在数据库菜单下,新建数据库,命名为NewsPub。
3.创建三张表,分别是tbNews、tbNewsKinds、tbUsers表News表结构如下:NewsKinds表的表结构为Users表结构4.根据三张表的字段之间的参考关系,建立关系图NewsDiagram_0如下主键为UserId 和NewsKindId,外键为News表中的NewsUserId和NewsKindId关系为:外键参照主键。
5 为三张表输入一些记录。
输入记录的时候要参照数据完整性实验二创建数据库访问类(Sqlhelper)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数据库访问类建立的以及常用方法实验器材:计算机实验内容:1. 打开解决方案,在App_Code文件夹里创建数据库底层访问类Sqlhelper.cs类,2. 编写DataBase类,编写的方法为returnConn()、CreatCmd(string procName, SqlParameter[] .....................其中主要的方法代码如下(选择几个方法的代码就行了)public class DataBase{//public SqlConnection returnConn(){string conStr =System.Configuration.ConfigurationManager.ConnectionStrings["xinguanstr"].ToString();SqlConnection con = new SqlConnection(conStr);if (con.State == ConnectionState.Closed || con.State == ConnectionState.Broken){con.Open();}return con;}///<summary>///执行不带参数的存储过程,得到sqlcommand对象。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课题图书管理系统班级计算机16103 班学号********姓名宋炳鑫指导教师常会丽2017 年6月5 日—2017 年6 月9 日目录1.绪论…………………………………………。
11。
1开发背景………………………………。
11。
2开发环境 (1)2.需求分析 (2)2。
1系统特点 (2)2.2系统功能 (3)2。
3功能结构图…………………………….。
32.4顶层数据流图 (4)3 概念结构设计……………………………….。
53。
1实体分析及联系 (5)3。
2 E—R图 (6)4 逻辑结构设计……………………………….。
74.1管理员-关系模式…………………….。
74.2读者—关系模式…………………………。
74.3借阅—关系模式 (7)4.4存放—关系模式………………………。
84。
5图书—关系模式…………………………。
8 5 物理结构设计………………………………。
105.1创建数据库及表………………………。
95.2创建视图………………………………。
115。
3创建索引 (14)6 数据库实施 (15)7 数据库运行和调试 (17)8 总结 (18)1绪论1。
1开发背景随着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逐渐地进入信息化社会。
信息和材料、能源一样成为一种社会的基本生产资料,在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幅度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同时人们对信息和数据的利用与处理也已进入自动化、网络化和社会化的阶段。
因此,开发相关的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必要和必需了,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边缘学科,集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现代通信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于一体,可以解决企业或组织所面临的问题,对内来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外来看,获得竞争优势。
图书作为一种信息资源,用户阅读的资料繁多,包含很多的信息数据的管理.以前,有很多的图书管理都是手工的,尚未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根据调查得知,人们对图书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手工处理,对于图书信息和借出书情况(如书籍信息、会员信息、借出的书的数量等)的统计和核实等往往采用对书号的人工检查进行,对会员的权限、以及总经费等用人工计算、手抄进行.数据信息处理工作量大,容易出错;由于数据繁多,容易丢失,且不易查找。
《数据库高级编程》上机实验(6)
【目标与要求】
1.参照课堂上的示例,分别用ADO对象和ADODC控件直接访问ACCESS 数据库,功能自定,但至少必须有数据显、增、删、改的功能。
在功能实现上,要尽可能考虑得细些。
2.数据库文件“学生(2003格式).mdb”与程序放在同一目录下,在Build ADODC 控件的连接字符串时,记得把生成的连接字符串的Data Source的数据库路径部分去掉,这样程序只要与数据库在一起,放在哪里都可以执行。
【所用到的知识】
1.V B的使用。
2.A DO对象的使用。
3.A DODC控件的使用。
【题目】
1.题目要求实现的功能:
参照课堂上的示例,分别用ADO对象和ADODC控件直接访问ACCESS 数据库,功能自定,但至少必须有数据显、增、删、改的功能。
2.具体操作过程:
(1)添加实验操作过程所用到的控件:
①添加Adobc控件:
②添加DataGrid控件:
③添加SSTab控件:
(二)界面设置:
Form1下的界面设置:
①添加SSTab控件:
右击属性,选项卡数设置为“2”,并修改两个选项卡标题分别为“数据查询”和“数据维护”。
②在“数据查询”选项卡下,添加Adodc控件和Frame控件:
Adodc控件——设置ConnectionString的属性(在“提供程序”下选择“Jet 4.0 OLE DB”;在“连接”下选择存放在工程目录下的“学生(2003格式).mdb”文件):
Adodc控件——设置Visible的属性为“False”,则运行是Adodc控件不显示:
Frame控件——Caption属性设为“请选择查询方式”:
③在“数据查询”选项卡下的Frame控件中,添加三个OptionButton控件,它们的Caption属性分别设置为“按系查询”、“按专业查询”和“按班级查询”,其中“按系查询”这个控件的Value属性设为“True”,表示默认选中该选项:
④在“数据查询”选项卡下,添加两个CommandButton控件,它们的Caption 属性分别设置为“确定”和“退出”:
“确定”按钮的代码部分:
“退出”按钮的代码部分:
⑤在“数据维护”选项卡下,添加Frame控件:
1.Frame控件——Caption属性设为“请选择表”;
2.在“数据维护”选项卡下的Frame控件中,添加三个OptionButton控件,它们的Caption属性分别设置为“系表”、“专业表”和“学生基本信息表”,其中“洗标”这个控件的Value属性设为“True”,表示默认选中该选项;
3.在“数据维护”选项卡下,添加两个CommandButton控件,它们的Caption 属性分别设置为“确定”和“退出”。
“确定”按钮的代码部分:
“退出”按钮的代码部分:
Form5下的界面设置:
在Form5中添加DataGrid控件,并添加相应代码:
Form2下的界面设置:
①添加PictureBox控件:
②添加Label控件、TextBox控件和CommandButton控件,并添加相应的代码:
Form3下的界面设置:
添加Label控件、TextBox控件和CommandButton控件,并添加相应的代码:
Form4下的界面设置:
添加Label控件、TextBox控件和CommandButton控件,并添加相应的代码:
添加模块:
3.程序执行结果:
点击,执行程序。
“数据查询”选项卡下执行结果:
①选择“按系查询”,点击确定,出现如下界面:
输入“001”,点击确定,出现如下界面:
②选择“按专业查询”,点击确定,出现如下界面:
③选择“按班级查询”,点击确定,出现如下界面:
“数据维护”选项卡下执行结果:
①选择“系表”,点击确定,出现如下界面:
点击按钮,出现如下结果:
②选择“专业表”,点击确定,出现如下界面:
点击按钮,出现如下结果:
③选择“学生基本信息表”,点击确定,出现如下界面:
点击按钮,出现如下结果:
经过操作,证明程序中的其余功能均能实现,此处就不一一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