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肿瘤的鉴别诊断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甲状腺肿瘤诊断甲状腺肿大包括癌肿、腺瘤、甲状腺结节肿、甲状腺功能亢进、亚急性和淋巴滤泡性甲状腺炎等。
有时几种疾病混杂在一起。
临床上对典型的甲状腺肿瘤良、恶性容易鉴别,但腺内型的甲状腺癌特别像分化好的滤泡状癌,和腺瘤十分相似,单靠临床鉴别显然有困难,还需作其他辅助检查。
少数甲状腺结节肿、亚急性甲状腺炎、淋巴滤泡性甲状腺炎、Riedel甲状腺炎与甲状腺癌也颇难区别。
由于治疗方法不同,所以必须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要抓住其中要点,再结合相关的检查,综合分析,以得出较为可靠的临床诊断。
(1)病史和局部体检异常的甲状腺肿大或结节首先要和肿瘤作鉴别,病史和体检对鉴别诊断常有很大帮助。
体检发现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或具轻度结节肿,如再作131I扫描和吸碘率试验,一般就可确诊。
如先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再作血沉、蛋白电泳、131I等检查以确诊,这里须强调检查要及时,否则就失去诊断价值。
如中年妇女甲状腺结节样肿大,伴有轻度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的症状,部分患者伴有神经官能症;甲状腺明显肿大,两叶可以不对称,腺体表面呈多个半球形突起,有时锥状叶也肿大;整个甲状腺的外形酷似旧式的笔架,边界清楚,轮廓分明;其质地实而富有弹性;颈淋巴结不肿大,要考虑为淋巴滤泡性甲状腺炎(又称Hashimoto甲状腺炎),可作TGA、MCA、T3、T4、TSH等放射免疫测定;必要时用细针穿刺作细胞学检查,以求确诊。
如果患者有多年的甲状腺结节肿史,病程慢,症状不明显,颈淋巴结不大,且患者来自甲状腺肿流行区,有关的检查也在正常范围内,则患甲状腺结节的可能性较大。
如果部分结节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则要考虑可能为恶变。
如是老年妇女,甲状腺虽不大,但质地很硬,边界不清,与气管紧密固定,有时甚至有呼吸压迫症状,要考虑为木性甲状腺肿(Rei del甲状腺炎)。
但要排除癌肿,手术探查还是有价值的。
术中确诊非癌肿后即不必作甲状腺全切除,可切除甲状腺峡部,以解除呼吸压迫症状。
怎样鉴别良恶性甲状腺肿瘤?<1> 症状及体征: 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
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肿块活动度好,与周围组织,无粘连,随吞咽上下移动。
肿块表面光滑,边界清。
个别肿块大者可压迫气管,使气管、食管移位。
有时因肿块内出血,瘤体会突然增大,伴有局部胀痛。
恶性甲状腺肿瘤患者常有颈部胀痛、紧迫感等不适感。
肿块一般质硬,不规则,边界不清,活动度差,部分患者早期伴颈淋巴结肿大;有些患者还可出现面部潮红、腹泻(1日10余次,水样泻,便前常有腹痛和急迫感,但无脓血便)。
肿块侵及邻近组织和器官,引起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吞咽障碍等。
<2> 彩色B超检查: 不仅可以明显辨别甲状腺肿块属于囊性或为实质性,还可以观察肿块的血流情况,以此为诊断良、恶性肿瘤提供参考,血流丰富者有恶变可能。
桥本氏甲状腺炎【概述】 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又名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hronic lymphocytic thy-roiditis)通常也叫桥甲炎,桥本病,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
【诊断】一、病史及症状: 多见于30~ 50岁女性,起病隐匿,发展缓慢病程较长,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多数为弥漫性,少数可为局限性,部分以颜面、四肢肿胀感起病。
本病可分为八种类型: (一)桥本甲亢:患者有典型甲亢症状及阳性实验室检查结果,甲亢与桥本病可同时存在或先后发生,相互并存,相互转化。
(二)假性甲亢:少数可有甲亢的症状,但甲状腺功能检查无甲亢证据,TGAb、TMAb阳性。
(三)突眼型:眼球突出,甲功可正常,亢进或减退。
(四)类亚急性甲状腺炎型:发病较急,甲状腺肿痛,伴发热,血沉加快,但摄131碘率正常或增高,甲状腺抗体滴度阳性。
(五)青少年型:占青少年甲状腺肿约40%,甲状腺功能正常,抗体滴度较低。
(六)纤维化型:病程较长,可出现甲状腺广泛或部分纤维化,甲状腺萎缩,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肿瘤良性与恶性的鉴别诊断甲状腺肿瘤:善恶两难辨甲状腺肿瘤是指发生在甲状腺组织中的肿瘤,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类型。
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不具有侵袭性,对周围组织的恶性影响较小。
而恶性肿瘤则有可能蔓延扩散,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及时准确地鉴别甲状腺肿瘤的良恶性十分重要。
甲状腺肿瘤的诊断通常需要综合运用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等手段。
首先,医生会询问患者有无甲状腺肿瘤的家族史,并询问相关病史、症状和体征等情况。
例如,咽部可触及肿块、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是常见甲状腺肿瘤的临床表现。
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可通过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如血清TSH、T3、T4等)来评估甲状腺功能是否受到影响。
此外,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对甲状腺肿块的大小、形态、结构以及表面血流情况进行评估。
对于疑似恶性肿瘤的患者,医生还会进行病理学检查,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后进行组织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良性甲状腺肿瘤通常具有以下特点:肿块边界清晰、质地较软、生长缓慢、无侵袭性病灶和淋巴结转移等特征。
而恶性甲状腺肿瘤往往存在以下征象:肿块边界模糊、质地较硬、生长快速、局部侵袭性较强以及淋巴结转移等恶性特征。
甲状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不仅需要凭借医生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还需要借助现代医学设备的帮助。
近年来,超声造影技术的应用为甲状腺肿瘤的鉴别提供了更加准确的方法。
超声造影技术通过注射一种特定的超声造影剂,可以清晰显示血流的动态变化,并且不会对患者产生辐射危害。
这种无创性的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更加准确地评估肿块的性质。
然而,甲状腺肿瘤的良恶性鉴别仍然是个挑战。
有些良性肿瘤在临床上可能呈现恶性肿瘤的特征,而有些恶性肿瘤可能在初期表现出良性肿瘤的特征。
这种混淆不清的情况给医生带来了困难,也使得鉴别诊断的准确性存在一定的风险。
总而言之,鉴别甲状腺肿瘤的良恶性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
准确的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非常关键。
因此,在面对甲状腺肿瘤病患时,医生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检查手段,并结合临床经验,以确保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甲状腺肿瘤病例分析病例背景甲状腺肿瘤是发生在甲状腺细胞中的肿瘤,甲状腺是位于喉咙下方、气管上方的一个重要腺体。
甲状腺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类型,其中良性甲状腺肿瘤较为常见。
本报告将分析一例甲状腺肿瘤病例,探讨其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问题。
病例摘要患者:张三,男,50岁。
主诉:颈部无痛性肿块,近期增大。
病史:患者3个月前发现颈部有一肿块,无疼痛、瘙痒等症状,近期肿块有所增大,遂来就诊。
体检:一般情况良好,颈部左侧可触及一肿块,质地中等,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可随吞咽活动。
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测定正常。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显示甲状腺左侧叶一肿块,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
病例分析诊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检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考虑为良性甲状腺肿瘤。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需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
鉴别诊断1. 甲状腺腺瘤:为最常见的良性甲状腺肿瘤,通常呈单发、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内部回声均匀。
2. 甲状腺囊肿:呈囊性肿块,边界清晰,内部可见无回声区。
3. 甲状腺乳头状癌:恶性程度较低,呈乳头状生长,边界不清,内部可见砂粒体。
4. 甲状腺滤泡状癌:呈滤泡状生长,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
治疗方案1. 手术治疗:为首选治疗方法,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或全切除术。
手术过程中需进行冰冻病理检查,以确定肿瘤性质。
2. 内分泌治疗:对于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或滤泡状癌的患者,需接受内分泌治疗,如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3. 放射性碘治疗:对于术后病理证实为弥漫性甲状腺癌的患者,可考虑放射性碘治疗。
4. 分子靶向治疗:对于部分难治性甲状腺癌患者,可尝试分子靶向治疗。
预后甲状腺良性肿瘤术后预后良好,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复发。
甲状腺恶性肿瘤术后需定期复查,注意遵医嘱进行内分泌治疗。
预后与肿瘤类型、分期、手术切除范围及患者年龄等因素有关。
总结本病例为一例甲状腺肿瘤患者,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检和影像学检查,考虑为良性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癌诊断鉴别一诊断:甲状腺肿块生长较速,有转移灶,且有明显压迫症状,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扫描多冷结节,或发现甲状腺CT扫描及MRI影像有异常及转移现象,最后诊断应根据病理活检,明确为甲状腺乳头状癌。
1.诊断要点临床上有甲状腺肿大时,应结合患者的年龄,有以下表现者应考虑甲状腺癌。
(1)一般资料:应特别注意性别,故应特别注意了解患者的碘摄入情况,尤其要询问有无较长期缺碘病史。
(2)病史:①现病史:儿童期甲状腺结节50%为恶性,青年男性的单发结节也应警惕恶性的可能,要特别注意肿块或结节发生的部位,是否短期内迅速增大,是否伴有吞咽困难,是否伴有面容潮红,发生气管压迫引起呼吸困难,则恶性的可能性大。
通过现病史调查,要对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状态有个总体评估,应详细了解有无食量增加,还应注意询问有无肿瘤转移的系统症状(如头痛。
②既往史:是否因患其他疾病进行过头颈部。
既往是否有甲状腺疾病(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③个人史:有否暴露于核辐射污染的环境史,从事的职业是否有重要放射源以及个人的防护情况等。
④家族史:髓样癌有家族遗传倾向性,家族中有类似患者,可提供诊断线索。
(3)体查:可发现甲状腺肿块或结节,颈部熟练的触诊可提供有用的诊断资料,质硬或吞咽时上下移动度差而固定,病变同侧有质硬,如淋巴结穿刺有草黄色清亮液体,多为甲状腺转移癌淋巴结转移。
甲状腺癌多为单个结节,结节可为圆形或椭圆形,有些结节形态不规则,质硬而无明显压痛,常与周围组织粘连而致活动受限或固定,常伴有颈中下部,甲状腺单个结节比多个结节,但多发性结节,并可有压痛。
①压迫与侵袭体征:甲状腺癌较大时可压迫和侵袭周围组织与器官,常有呼吸困难,可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②类癌综合征:甲状腺髓样癌可有肠鸣音亢进。
(4)辅助检查:在临床上,甲状腺的良性或恶性肿瘤均表现为可扪及的“甲状腺结节”,除多数“热”结节外,其他类型的大小结节或经影像学检查发现的“意外结节(意外瘤)”均要想到甲状腺肿瘤的可能;有些甲状腺癌亦可自主分泌TH,故亦可表现为“热结节”,所以事实上凡发现甲状腺结节均要首先排除甲状腺肿瘤(有时,甲状腺癌仅在镜下才可诊断),周围无或有肿大的淋巴结;③肺或骨有原发灶不明的转移灶;④血清中降钙素升高,大于600μg/L。
甲状腺肿瘤诊治指南甲状腺肿瘤发病率占内分泌系统的首位,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
有报道自然人群中三分之一人口甲状腺有各类疾病,而其中10%为甲状腺肿瘤,在低碘饮食的地区,其发病率更高。
甲状腺肿瘤大多数为良性肿瘤,少数为癌,罕见肉瘤。
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目前仍是困扰临床医师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甲状腺癌的发生率并不高,但毕竟在甲状腺肿瘤中约5-10%为甲状腺癌,应当引起临床医师与患者的足够重视。
第一节甲状腺肿瘤常见诊断方法异常的甲状腺肿大可以包括腺瘤、癌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结节性甲状腺肿、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淋巴细泡性甲状腺炎等。
临床上对典型的甲状腺肿瘤良、恶性容易区别,但对少数结节性甲状腺肿、亚急性甲状腺炎、结节性桥本氏甲状腺炎、Reidel’s甲状腺炎有时与甲状腺癌颇难鉴别。
由于治疗方法不同,所以必须仔细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要抓住诊断要点,再结合相关的检查,综合分析,以得出较可靠的临床诊断。
一、病史与体检异常的甲状腺肿大或结节首先要和肿瘤作鉴别,病史与体检对鉴别诊断有很大帮助,临床医生应充分重视。
(1)如主诉心悸、多汗、消瘦和性情急躁等,体检发现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或具轻度结节肿,并有手指震颤或突眼表现,就要考虑毒性甲状腺肿,结合I131同位素扫描和吸碘率试验,一般就可确诊;(2)如先有类上呼吸道感染史,然后在甲状腺区出现有压痛的结节,即要考虑亚急性甲状腺炎,作血沉或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以确诊;(3)再如甲状腺结节样肿大,伴有轻度的甲亢或甲减症状,结合体检时发现甲状腺对称性弥漫性肿大,边界清楚,轮廓分明,其质地实而富有弹性,颈部淋巴结不肿大要考虑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可作血清TGA、TPOA放射免疫测定,必要时结合细胞学检查,以求确诊;(4)如果患者有多年甲状腺结节史,病程长,症状不明显,颈部无异常肿大淋巴结,有关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则要考虑结节性甲状腺肿可能;如果部分结节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则要考虑恶变;(5)如果中老年妇女,甲状腺虽不大,但质地很硬,边界不清,与气管紧密固定,有时甚至有呼吸道压迫症状,要考虑为木性甲状腺炎(Reidel’s thyroiditis),但须排除癌肿,手术探查是有价值的。
甲状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作者:杨一鹏朱健储冰峰张生来来源:《上海医药》2018年第19期摘要甲状腺肿瘤为人体最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其发生率逐年升高,原因可能涉及多个方面。
甲状腺肿瘤的性质和病理类型多样,对其进行鉴别诊断是指导日后治疗和随访的关键。
本文概要介绍数种主要的甲状腺肿瘤鉴别诊断手段,分析每种鉴别诊断手段的特点及适用范围,以期为甲状腺外科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鉴别诊断临床工作中图分类号:R736.1; R73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8)19-0003-03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thyroid tumorYANG Yipeng, ZHU Jian, CHU Bingfeng, ZHANG Shenglai*(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Xinhua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ABSTRACT Thyroid tumor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tumors in the human body. Its morbidity is becoming higher and higher and the reasons may involve in multiple aspects. There are many types of thyroid tumor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is the key to the treatment and the follow-up of thyroid tumor. Several maj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methods for thyroid tumors were outlined in this articl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cope of each differential diagnosis method were analyzed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linical work of thyroid surgery.KEy WORDS thyroid tum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clinical work甲状腺肿瘤为人体最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近年其发生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分析原因可能与环境污染、高碘及低碘饮食、生活及工作压力增加、检查手段的进步与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等因素有关。
尤其是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逐年提高,目前已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约1%,成为人体第7大恶性肿瘤类型[1-2]。
在甲状腺肿瘤患者中,女性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有多发病灶的明显多于仅有单发病灶的。
大多数甲状腺肿瘤患者的肿瘤体积较小,体表不可扪及。
对甲状腺肿瘤进行鉴别诊断是指导日后治疗和随访的关键。
本文概要介绍几种主要的甲状腺肿瘤鉴别诊断手段。
1 病史及体检甲状腺肿瘤患者的病史长短差异很大,少数患者的肿瘤于短期内发生并迅速增大,大多数患者的病程则较长,通常在早期阶段未被发现而是至后期出现症状后才被发现,也有在常规体检中被发现、但在随访过程中处于长期稳定状态的情况。
一般来说,病程较长的甲状腺肿瘤的良性可能性较大,尤其在部分碘相对缺乏地区,不少患者的肿瘤可保持相对稳定长达数十年,但若肿瘤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则提示可能存在肿瘤出血现象或直接考虑为恶性肿瘤。
大多数甲状腺肿瘤患者没有临床症状,若患者局部出现明显压痛,需与亚急性甲状腺炎相鉴别[3];若患者在病程中出现吞咽或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则表明是肿瘤巨大产生的压迫症状,多为良性腺瘤性疾病或低度恶性滤泡性癌。
不过,少数乳头状癌患者的肿瘤虽较小,但其侵犯喉返神经后亦可造成声音嘶哑。
体检为对每个甲状腺肿瘤患者都必须进行的检查项目。
检查者通常站于患者背侧,在嘱患者做吞咽动作的同时用双手的拇指及中指分别对甲状腺两侧腺叶进行触诊(也可站于患者前方,用双手拇指进行触诊)。
大多数直径>1 cm的甲状腺肿瘤都可在触诊中扪及。
若肿瘤体积较大、质地较软、表面光滑、活动度好,提示良性肿瘤的可能性较大;若肿瘤质地硬、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提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较大;若在患者颈部还可触及质地同样坚硬的淋巴结,则进一步支持恶性肿瘤的诊断。
少数良性肿瘤因其内部出血、肿瘤张力较高等原因,其质地也可能较为坚硬,必要时需以其他手段进行鉴别。
2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为对甲状腺肿瘤及甲状腺结节最常用、也是首选的检查手段,目前已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体检机构中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相关技术进步和设备不断升级,超声检查用于甲状腺疾病诊断的水平不断提高,其中对甲状腺肿瘤诊断的准确性甚至高于细针穿刺活检。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从多个维度来判断甲状腺肿瘤的性质,包括大小、回声、边界、纵横比和有无钙化灶等,相关内容较为专业和复杂,但经验丰富的超声检查医师能根据检查结果为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出极具参考价值的建议[4-5]。
声脉冲辐射力(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技术又称声触诊组织量化(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技术或剪切波技术,是以声脉冲辐射力技术为基础产生剪切波、并以剪切波速来定量测定组织硬度的技术[6]。
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由于组织结构及其特征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弹性和硬度。
目前,剪切波技术已在临床上广泛用于甲状腺肿瘤的鉴别诊断。
通过使用超声微泡造影剂来达到使组织结构清晰显像目的的超声造影技术是目前超声检查领域的前沿技术,也是近十年来医学影像学界的研究热点,现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已较为成熟,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也得到了广泛认可[7]。
3 颈部CT检查颈部CT检查为各级医院都具备的检查手段,其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特定的应用价值,也是对甲状腺肿瘤巨大患者和疑为甲状腺癌患者必须进行的检查项目。
甲状腺恶性肿瘤在CT检查中的表现主要包括肿瘤边界不清晰、形状不规则,常呈现为低密度或密度不均匀,且常侵犯周围组织,病灶则常存在钙化、坏死或出血的情况,对晚期患者还可观察到明显的周边颈部或锁骨上的淋巴结转移现象,转移灶可为单灶、可为多灶融合,少数发生钙化或囊性变。
相比之下,甲状腺良性肿瘤在CT检查中常表现为囊性病灶,肿瘤边界清晰、包膜完整,且大多数肿瘤的密度均匀,少数患者的肿瘤包膜存在钙化灶,增强扫描可见出现肿瘤显像强化的情况,囊壁增强扫描可见出现环状显像强化的情况。
对多结节性甲状腺肿,CT检查可见其包膜存在不规则增厚的现象,肿内部可出现出血性囊性变或坏死,也可出现钙化或腺瘤形成的情况。
甲状腺肿瘤巨大患者的病灶可延伸至胸骨后、甚至压迫胸腔内血管或脏器,CT检查对此种情况有很高的判定价值。
桥本甲状腺炎是甲状腺肿病变发展的结节期,其病灶存在间质组织增生的情况,CT检查中表现为病灶弥漫性增大并侵润周围组织,边界模糊、呈分叶状,密度较正常甲状腺组织低,可合并囊性变和钙化,增强扫描可见显像出现不均匀强化的情况[8-11]。
对少数甲状腺肿瘤良、恶性鉴别难度较高以及怀疑恶性肿瘤存在远处转移或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的随访,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对病情的判断和鉴别诊断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4 细针穿刺活检20世纪90年代开始,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技术逐渐在甲状腺肿瘤等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虽对其应用价值还存争议且实际应用率有所下降,但仍被认为是术前确诊甲状腺疾病的唯一手段,对部分患者是必须进行的检查项目[12]。
甲状腺穿刺活检既往曾采用粗针穿刺,创伤较大,相关并发症也较多。
随着穿刺技术及其设备的改进、病理学诊断水平的提高,细针穿刺已取代粗针穿刺。
但单纯的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的准确性较差,由于对病变部位、尤其是对深部不可触及的甲状腺结节性质的判断错误,常导致穿刺取材不充分,且实际操作难度也增加,因此超声引导成为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的标配。
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不能判断甲状腺肿瘤的性质时,通常于穿刺活检前先进行超声造影检查,以帮助更好地定位以及确定需要穿刺活检的部位。
不过,即使如此,要获得准确的穿刺活检结果,经验丰富的超声检查医师的作用依然十分关键。
假阴性的结果是影响甲状腺穿刺活检准确性的最主要因素。
因此,对穿刺活检结果,临床医师需作综合考量,对部分超声检查高度怀疑为恶性而穿刺活检结果为阴性的甲状腺肿瘤患者,可考虑重复进行穿刺活检甚至手术治疗。
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的安全性较高,但在进针、出针时依然有可能造成肿瘤细胞的播散。
因此,对穿刺活检结果为恶性的甲状腺肿瘤患者,临床上通常主张应于穿刺活检后3周内施行手术治疗以根除病灶。
此外,对甲状腺癌伴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细针穿刺活检对确定其手术治疗的范围以及指导术后治疗方案的制定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超声检查提示淋巴结性质不清的患者,术前进行细针穿刺活检较术中进行淋巴结活检具有更高的针对性和诊断的准确性,但对颈血管旁淋巴结的穿刺活检,超声检查医师会很慎重。
5 其他检查手段在甲状腺肿瘤的其他鉴别诊断手段中,最常用、也是研究得最多的是通过检测相关分子标志物水平来帮助鉴别,寻找新的分子标志物以辅助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也是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三叶因子-3(trefoil factor-3)是一种小分子多肽,在多种类型的肿瘤中呈高表达状态,并参与这些肿瘤的发生、发展[13-14]。
半乳糖凝集素(galectin)是一种内源性凝集素,以半乳糖凝集素-3最为多见,在细胞生长、分化、凋亡和炎症的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15]。
有研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三叶因子-3和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结果发现甲状腺癌患者血清中的三叶因子-3水平降低而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升高,两者呈负相关关系,这对甲状腺肿瘤良、恶性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是一种糖蛋白,可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的有丝分裂、增加血管通透性、促进肿瘤新生血管形成。
p53是一种位于17号染色体上的抑癌基因,其表达产物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标本中的VEGF和p53蛋白的表达水平也可对甲状腺肿瘤性质的鉴别起到帮助作用[17]。
6 结语甲状腺外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其诊断和治疗水平已有了质的飞跃,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也越来越高,在大多数医疗机构中已不成为临床上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