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 历史巩固练习
- 格式:ppt
- 大小:220.50 KB
- 文档页数:13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课后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歌曲《爱我中华》谱写了56个民族交融相处,生生不息,共同铸造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篇章。
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实行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A.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一国两制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某年春节联欢晚会现场公布了这样一副对联,“上联,二十四个节气,乾坤竞秀。
下联,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共存。
横批,天人合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为实现“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共存”而釆取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B.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D.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资本主义制度3.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概况()促进上表数据变化的原因有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②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③党和政府采取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④文化保护及西部大开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各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的前提是()A.国家统一B.设置自治政府C.在国家统一领导下D.民族团结5.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在谈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
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的人就要搬家……所以我们……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①联邦制不利于各个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②在民族聚居区都要实现民族区域自治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历史与国情决定的④实现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6.下列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是( )A.以国家统一、领士完整为前提B.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C.少数民族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D.享有高度自治7.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新中国在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1、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其中被毛泽东誉为其胜利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的是()A、抗美援朝B、整顿经济秩序C、土地改革D、三大改造2、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时,我国面临的形势是()①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②美国出兵占领台湾③美国从东南沿海对新中国发起进攻④美帝国主义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A ①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③3、小明要研究抗美援朝期间的历史,他需要阅读哪一时段的历史资料()A、20世纪40年代——50年代B、20世纪50年代——60年代C、20世纪60——70年代D、20世纪90年代4、美国参联会主席布莱德雷说过:“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那么这场战争是()A、朝鲜战争B、越南战争C、第二次世界大战D、伊拉克战争5、反映抗美援朝运动的电影《上甘岭》上映后,片中的主题曲《我的祖国》一下子唱响了神州大地,至今影响了几代人。
歌中唱道:“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歌曲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祖国的热爱和眷念。
这说明抗美援朝是为了()A.使家乡更富饶,让祖国更美好B.让中朝两国人民都生活在美丽的土地上C.打击美国侵略者D.保卫世界和平,保卫美丽的新中国6、彭德怀在《彭德怀自述》中写道:“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有力地证明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A、解放战争的胜利B、越南战争的胜利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胜利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7、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国内反革命势力基本肃清C、全国领土基本解放D、土地改革的完成8、《暴风骤雨》中关于分马有这样一段描写:“……郭全海和老初带领积极分子们,忙于分牲口;……整个场子里,有二百七八十匹骡马,还有二三十头牛,外加五条小毛驴。
八年级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同步练习题(有答
案)
第一学习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同步训练(川教版八年级下)
说明全卷分为A、B卷。
基础较好的学生A、B卷均应作答,并按A×80%+B,满分仍为100分制计分。
45分钟完卷。
班级_______ 学号姓名_________ 成绩_______
A卷(知能达标测试100分)
一、精挑细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毛泽东宣告“我们再也不是一个被侮辱的民族,我们已经站起了!这表明中国()
A、结束了100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B、已经彻底消灭了剥削制度
C、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已经完成
D、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建国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宪法大纲》
B、《论联合政府》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有八块浮雕,不包括()
A、金田起义
B、武昌起义
C、五卅运动
D、抗美援朝
4、祖国大陆最后一个获得解放的地区是()
A、西藏
B、新疆
C、青海
D、香港
5、中国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标志性事是()
A、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B、国民党政府垮台
C、新中国的成立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6、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任命的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是()。
历史巩固初二年级训练(新人教)下列哪组资料全部与西藏历史有关? A.北京人遗址的图片、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B.历任驻藏大臣的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协议》的内容、卡达尔改革的书籍 D.大运河平面图、介绍医疗保险的宣传小册子[参考答案] B [11年广东湛江中考]第29题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某班要出一期“历代政府对西藏的管辖”黑板报,下列材料可供选择的是①唐中宗将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②清顺治帝册封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 ③清雍正帝设置驻藏大臣④新中国设立西藏自治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C [11年湖南湘潭中考]第4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
” 请问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 [参考答案] D [11年辽宁营口中考]第6题小明同学为班会准备了以下方面的素材,下列各项中较适合作为本次班会主题的是 A.朋友遍天下 B.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C.科教兴国 D.“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参考答案] B [11年重庆市中考]第10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少数民族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 B.各民族共同发展 C.西部大开发 D.大杂居、小聚居 [参考答案] A [11年湖南张家界中考]第12题 2011年5月23日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纪念日,60年来西藏经济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西藏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有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②在少数民族地区加快改革开放的力度③宗教信仰的废除④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②⑧④ D.①⑧④ [参考答案] B [11年广东清远中考]第54题 2011年5月23日,在西藏发展进步的光辉道路纪念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一文中列举数据显示:“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507.46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59年的83.3倍。
八年级历史知识巩固练习著名战役( )——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 )——李宗仁指挥,国民政府取得重大胜利,歼敌一万多人。
( )——彭德怀指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解放东北全境。
解放军开始在数量上取得优势,超过国民党军队。
(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歼敌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人数最多,55万多。
(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性质类1.洋务运动的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 )运动2.戊戌变法运动的性质——一场( )运动3.辛亥革命的性质——一场( )4.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 )5.五四运动的性质——彻底地( )爱国运动。
6.同盟会——第一个全国统一规模( )战争类25.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6.近代中国与西方列强的第一次较量是——中英( )27.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8.使中国开始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9.使中国半殖民程度大大加深——( )战争30.标志北洋舰队全军覆灭的战役——( )战役31.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战争32.标志洋务运动破产——( )战争中( )的全军覆没34.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35.中国抗战以来国民政府的重大胜利——( )36.在抗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37.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38.全面内战的开始——国民党进攻( )39.( )——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40.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1931年“( )41.长征中,红军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的是——( )42.长征中,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的是——( )44.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
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抗日战争的开始,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45.日本投降的标志——1945年8月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47.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屡败的局面的事件是——()胜利48.国民政权垮台的标志性事件是——1949年4月,()解放49.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是在——()50.解放了东北全境的战役是——()51.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52.使华北基本解放的战役——()标志类67.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事件——( )(1840—1842)68. 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事件——( )69. 标志着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70. 标志中国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的条约是——《》71. 标志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事件是——《》72.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的标志性事件——( )74.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标志性事件是——( )75. 戊戌变法失败的标志性事件是——( )76.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封建帝制的标志性事件是——( )77.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事件是——1919年( )78.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事件是——1921年( )的召开79. 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的是——( )的成立80. 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失败的事件是——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81.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是—()82. 长征结束的标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单元练习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由原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为()A.新民主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五星红旗胜利飘扬在雪域高原,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距2019年有()A.65周年B.66周年C.67周年D.68周年3.新中国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A.《论联合政府》B.《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论人民民主专政》4.结束了以《共同纲领》为临时宪法的过渡状态的历史事件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B.《土地改革法》的制定C.《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5.如果要拍摄一部新中国成立后与敌人浴血奋战的战斗英雄的影片,以下最合适的素材是()A.北京菜市口,谭嗣同慷慨赴刑场B.紫竹林租界,义和团抗击侵略军C.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D.上甘岭战役,黄继光舍身堵枪眼6.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
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的首席代表是()A.十世班禅B.十四世达赖C.阿沛•阿旺晋美D,额尔德尼•确吉坚赞7.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
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
”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8.“我们国家的发展不仅是要搞好经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新中国成立之初作为施政纲领,维护公平正义,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9.1952年,湖北省某地区一位农民兴高采烈地在一块土地上耕作,他耕作的这块土地的所有权应该是()A,国家的B,集体的 C.他自己的D,地主的10.“雄赳赳,气昴昴,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当年志愿军就是高唱着这首战歌入朝作战的,当时的志愿军总司令是()A.彭德怀B.陈毅C.林彪D.陈麋11.1952年,全国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归()A.农民所有B.合作社所有C.集体所有D.国家所有12.下表为四川省资中县某镇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年份雇农贫农中农富农新富农地主其他1948年831971161802721953年3743550407A,新中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13.“下午3时,大地欢声雷动。
八年级历史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测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以下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新中国的成立()A.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C 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D.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2.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央政府为促进西藏地区发展而采取的措施有()①废除了农奴制,百万农奴翻身做主人②按照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对西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③从物力、财力、人力上给西藏以支持,发展民族经济④修建了青藏、川藏、新藏公路,现在又将青藏铁路修到了西藏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③④3.小方同学在笔记中写道:“粉碎了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阴谋,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统一,实现r 各民族的大团结。
”据此判断,她学习的内容是()A.西藏解放B. 抗美援朝C. 香港回归D.澳门回归4. 河南籍著名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写道:“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这部作品反映的事件发生在()A.2O 世纪叨年代 B.20 世纪50 年代C.20世纪60年代 D . 20世纪70 年代5.以下诗歌反映的历史事件对我国建国初期政权巩固和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是()①“飞虎山上万虎廷,成仁取义英名垂。
血洒朝鲜金碧上,中朝友谊共日辉”②“谷撒地,薯叶枯。
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③“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
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④“印度尼西亚,洋洋海国雄。
准则昭天下.精神重万隆”A.①B.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6.右图中这个面带喜悦的农民,肩上扛着一个地界牌,上面写着:贫农王贵元分到十一亩田地这个情景说明当时中国实行的是()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B.农民土地所有制C.集体土地所有制D.国家土地所有制7.下列对我国1951-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C. 土地改革使近三亿农民分到了土地D. 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8. 下列选项中,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② 西藏和平解放③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④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A. ①②③④B. ①④②③C. ①②④③D. ①③②④ 9. 下列共和国历史上具有巩固政权性质的事件有(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② 土地改革③ 抗美援 朝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A.① ③ B.① ② C. ②④D. ②③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例:某陈列馆举办“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课课练一.选择题1.(2024·广东深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拓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DA.中国取得了抗日斗争的成功B.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D.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以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2.(2024·辽宁营口)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实行。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该会议内容的是()AA.制定第—个五年安排B.以五星红旗为国旗C.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D.选举毛泽东为中心人民政府主席3.(2024·株洲)毛泽东被《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的100人之一”。
下列图片记录了毛泽东的一些重要活动,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C①长征途中②参与中共“一大”③开国大典④重庆谈判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③ D.④②①③4.(2024·铜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确定的内容不包过( A )A.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C.五星红旗为国旗 D.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5.(2024·四川巴中)新中国的成立是一个旧时代终结的标记。
请问下面属于新中国成立意义的是()DA.使广阔农夫获得土地,成为土地的主子B.基本歼灭了国民党反对派赖以发动内战的主要军事力气C.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D.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中国人民从今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子6.(2024·湖北鄂州)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时,自制了历史年头尺,其中③处应当填写的是()BA.开天辟地B.当家作主C.成功曙光D.重返联合国7.(2024·黑龙江鸡西)2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的中心人民政府主席(B)A.朱德B.毛泽东C.刘少奇D.周恩来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D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9.(2024·内蒙古呼和浩特)如图拍摄于1951年,结合图片内容给它起一个符合实际的名称()CA.人民解放军攻占布达拉宫B.西藏和平解放方法签订仪式C.人民解放军和平进驻拉萨D.西藏僧、民欢迎解放军进驻10.(2024·江苏泰州)升旗仪式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心中总会充溢骄傲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