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联结主义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 格式:pdf
- 大小:295.32 KB
- 文档页数:2
大学二年级英文单词学习的认知心理学分析在大学二年级,学生们面对更加深入和复杂的英文单词学习任务时,认知心理学提供了深刻的洞察。
学生们就像是探险家,进入了一个新的知识领域,需要不断适应和理解。
他们的大脑像一座城市,新单词就像是来自外地的访客,需要被接纳并理解,最终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首先,学生们经历着感知阶段。
这就像是他们初次遇见这些新单词时的第一印象。
他们通过听、读、甚至是写下这些单词来感知它们,就像是尝试理解新朋友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这个阶段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精神,他们努力将这些单词的外在形式与内在含义联系起来。
接着是理解阶段,这个阶段就像是学生们开始与新单词建立更深层次联系的时期。
他们不仅仅记住了单词的定义,还开始探索它们的用法、语境和相关联的概念。
这就像是城市里的居民开始熟悉新来的邻居,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一样。
这种深入理解有助于学生们在语言运用和沟通中更加流畅和自信。
然后是应用阶段,这时学生们开始将新单词融入到他们的日常语言和学术写作中。
这就像是城市中新来的居民逐渐融入到社区生活中,参与到各种活动和事件中去一样。
学生们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应用,加深了对单词的理解和记忆,使之成为他们语言表达的自然延伸。
最后是内化阶段,这个阶段学生们已经不再感觉到新单词的陌生和外来,而是将其完全融入到自己的语言系统中。
这就像是城市里的新居民最终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一部分,与其他居民共同生活和工作。
学生们在这个阶段不再需要刻意去记忆单词,而是自然而然地运用它们,达到了语言能力的自由和流畅。
总体而言,大学二年级的英文单词学习是一个充满挑战但又充满成就感的过程。
通过认知心理学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们在这一过程中经历的种种阶段和挑战,为他们提供更有效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就像城市需要不断吸纳新的居民和发展自己一样,学生们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和进步,最终成为更为自信和熟练的语言使用者。
联结主义理论对学习英语词汇搭配的启示
曾凯
【期刊名称】《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011)003
【摘要】联结主义理论是认知科学的理论之一,其神经网络模型与大脑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相类似,强调外部环境的学习以及单元或节点之间的联系方式.因此,近些年来被越来越多地用于解释学习这一认知过程,包括语言学习和语言理解的过程.词汇学习一直是英语学习中的重点,贯穿整个英语学习的过程.在英语学习的高级阶段,学习者正确地使用英语词汇搭配是英语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联结主义的学习观为了解学习者学习英语词汇搭配的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它在实践中的应用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给予了很大的启示.
【总页数】5页(P264-268)
【作者】曾凯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沈阳,11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3
【相关文献】
1.联结抑或动态:二语习得中的联结主义理论与动态系统理论 [J], 李梦莉;范琳
2.母语负迁移对职高学生学习英语词汇搭配的影响 [J], 林欣
3.联结主义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的启示 [J], 钱茜露
4.认知心理学联结主义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J], 张树凡
5.联结主义理论对成人教育教学的启示 [J], 张莹;楚静;胡永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联结主义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联结主义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E L 桑代克提出,并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以网络为取向的联结主义研究范式和理论。
联结主义理论对于实现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联结主义理论;大学英语教学;应用联结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神经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心理学的发展而重新复兴的一门认知科学的研究范式。
20多年来,联结主义的认知理论得到迅速的发展,该理论在语言的习得、语言的产生和语言的理解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联结主义理论概述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E L 桑代克在对动物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联结主义理论。
此后在20世纪80年代,又出现一种网络取向的联结主义研究范式。
联结主义,或称平行分布处理(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简称PDP),又称神经网络模型,源于人们尝试根据人脑的结构设计计算机模型。
联结主义模型与心理语言学实验结果的结合导致了联结主义心理语言学(Connectionist psych01inguistics)的诞生。
联结主义是神经网络实现平行分布式知识表征和计算的理论框架的总和,其核心概念是“并行分布处理模型”。
联结主义认为,可以模拟大脑的结构建立起联结主义的认知模型,这样的模型是大脑可能功能的简化和理想化。
联结主义系统,也叫神经网络系统,由类似于神经元的基本单位(units)或节点(nodes)构成,每个单元从别的单元接受多个输入,但只产出单个输出。
网络是个动态系统,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激活度,既可以兴奋和抑制其他单元,又可以受到其他单元的兴奋和抑制。
当网络有一个初始的输入,其兴奋和抑制便在单元之间扩散,直到形成一个稳定的状态。
单元之间联结的强度被称为权重,权重值的大小可以通过学习来调节。
联结主义认为,网络虽然包含很多单元,但单元中并不包含任何信息,信息就是参与交互活动的单元之间的激活模式,知识信息存在于神经网络的联结中或权重里,通过调整权重就可以改变网络的联结关系,进而改变网络的功能,这就是“联结主义”概念的基本内涵[1]。
浅谈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英语词汇的记忆“ 论文关键词:认知心理学英语词汇记忆论文摘要: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和灵魂,词汇学习一直贯穿于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词汇记忆更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环节,然而,我国广大英语学习者却苦于找不到词汇记忆之良策。
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入手,探讨不同记忆策略在词汇学习中的具体应用。
一、词汇记忆的认知心理学初探记忆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在人脑中的重现,记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涵盖了三个环节,即:信息的编码(识记)、储存(保持)和提取(回忆或再认)。
人类的记忆过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在记忆的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信息传递同时都伴随着大量的信息丢失。
在我们全部的感觉信息中,能够进入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只有其中的一小部分。
在短时记忆中经过处理和编码了的信息才能进入长时记忆。
一旦信息进入了长时记忆就能被我们记住。
没有经过编码转换的信息是不能够进入长时记忆的,而是很快被遗忘。
桂诗春认为,人们在编码的过程中用各种方法把新信息和已知信息结合起来,以便使新信息融合入长时记忆。
二、词汇记忆的过程心理词汇的储存和提取与记忆范畴中的词汇处理过程是一致的,包括了三个过程。
词汇进入短时记忆。
我们感知到的所有无意识和有意识的信息都会被感觉记录器接受,但很快就会消失。
只有选择性感知的信息,也就是注意到的信息才能进入短时记忆进行加工。
外语学习者在用视觉、听觉、视听觉、乃至触觉学习到词汇不一定都会进入短时记忆。
如果接触新信息时缺乏目的性,进行语言操练时盲目地记忆或没有针对性地记忆,或者把操练和记忆分割开来,都会使被记信息得不到注意,以致记录器接收了的信息不能进入短时记忆。
词汇从短时记忆进入到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中的词汇经编码处理后便会进入到记忆系统的长时记忆。
这一过程是对词汇进行进一步的编码和组织,使之进入长时记忆并储存起来,因此我们的认知能力,即形成思想的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心理词汇的提取。
认知心理学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认知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心理过程的学科,在英语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应用认知心理学理论,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设计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文首先介绍了认知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接着分别探讨了认知心理学在词汇、语法、口语和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认知心理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操作,能够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
本文总结了认知心理学对英语教学的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希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将认知心理学理论运用到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
认知心理学与英语教学的结合,将为教学实践带来更多的启示和创新。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英语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口语教学、写作教学、启示、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教学过程应该更加关注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和心理活动。
探讨认知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对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在词汇、语法、口语和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探讨如何利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指导英语教学实践,以期为英语教学带来新的启示和突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认知心理学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其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和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认知心理学理论在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口语教学和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教师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
本研究旨在总结认知心理学对英语教学的启示,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推动英语教育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促进认知心理学理论和英语教学之间的结合,为英语教育提供更深入、更全面的探讨和应用,以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发展。
2. 正文2.1 认知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认知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认知心理学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
认知心理学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认知心理学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新颖而有前景的教学方式,它通过深入研究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和心理机制,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更科学、更有效的方法。
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引入,不仅有助于解决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还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关注认知心理学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希望通过借鉴和应用这些理论,提升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在这样的背景下,认知心理学理论不仅成为了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也为英语教学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深入研究认知心理学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可以更好地探讨其对教学方法、学习策略和学习结果的影1.2 研究意义认知心理学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应用认知心理学理论,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机制,帮助教师更有效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认知心理学理论可以为教师提供更科学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通过应用认知心理学理论,还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身的学习问题,进而制定更有效的学习计划。
认知心理学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对于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2. 正文2.1 认知心理学理论概述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学习和记忆等心理过程的学科。
它关注个体是如何接收、处理和存储信息的。
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处理系统,包括感知、注意、记忆、语言和决策等各种心理活动。
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类思维是按照某种规律进行的,这种规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们如何学习和记忆信息。
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包括:信息的存储和加工、注意力的控制、问题解决和决策过程等。
这些研究成果可以被应用到英语教学中,帮助教师设计更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联结主义对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发布时间:2021-03-16T10:17:35.000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2期作者:洪晓萱[导读] 联结主义作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对于英语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洪晓萱(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 330022)摘要:联结主义作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对于英语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能指导教师实现有效的英语教学,对于全面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的能力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本文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同时结合当前英语语法的教学现状,总结出联结主义对于我国英语语法教学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联结主义;外语教学;英语语法语法知识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基础。
为了能在日常交流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语法规则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从长期的观察来看,我国的语法教学仍然还是延续传统的一套教学方法。
联结主义理论指出人脑可以从反复的输入中抽绎出一个概率形式,同时新的信息会与我们头脑中已有的信息建立起一定的联系。
这些理念给教师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去调整教学活动,优化并创新课堂教学,将学生从原先的机械操练中释放出来,让他们能在情境中快乐地学习语言,最终提升他们的综合英语核心素养。
一、联结主义理论联结主义是神经网络实现平行分布式知识表征和计算的理论框架的总称, 它是神经网络及其特性和建构心理模型的研究理论。
联结主义将人的认知结构看作是一个网络的整体活动,这个网络是由类似于我们人脑神经元的基本单位组成的,所以它也被称为神经网络模型。
这种神经网络模型模拟人脑神经系统连接的一组相互联结的神经元,构建一种具有三类单元类型——输入单元、输出单元和中间单元的“思维”系统。
这一系统根据预置规则调整和改变神经元之间的联结强度,并且以平行加工的方式来实现自适应、自组织和自学习。
二、联结主义视角下的二语语法学习学习是联结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联结主义所谓的学习就是联结权重的变化,是原来的联结消失而产生一种新的联结关系。
认知心理学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 引言1.1 介绍认知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过程和认知活动的心理学分支,通过对人类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进行研究,揭示了人类大脑是如何处理信息和思考的。
认知心理学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在英语教学中,认知心理学理论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
认知心理学理论也可以指导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比如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适当的思维训练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认知心理学理论还可以指导教师进行有效的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认知心理学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将为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1.2 介绍英语教学英语教学是指通过英语语言来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中,英语作为国际通行的语言,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因此英语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沟通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英语教学包括语音、语法、词汇、阅读、写作、口语等方面的训练,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
英语教学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多样化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认知心理学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过程,指导他们更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质量。
2. 正文2.1 认知心理学理论如何指导英语教学内容的设计认知心理学理论可以在英语教学中指导内容的设计。
浅析认知心理学对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知觉、记忆、学习以及其他心理活动的学科。
它对英语
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不可忽视。
首先,认知心理学的启示告诉我们,学习是一种开放性、动态化的过程,需要建立在
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之上。
这就要求英语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需求
和认识水平来进行。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根据学生的认知状况设
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难度,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和思维惯性,从而让学生感到学习英语是
有趣、有益的事情。
其次,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类记忆具有可塑性,学习和记忆的效率可通过合理的
教学方法和技巧来提高。
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教师应该采取多种适当的教学
策略和方法,如形象化、联想法、情境教学等来加强学生的记忆和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
应该引导和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探究和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
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最后,认知心理学还告诉我们,学习能力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需要大量的重复、试错和不断反思纠错的过程。
因此,英语教学中教师运用一些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检测
和评价工具,如语音标准测试、阅读理解测试、写作表达测试等,及时反馈学习成效和问
题所在,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综上所述,认知心理学对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通过深入研究
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教师能够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
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进而推动英语教学的发展。
认知心理学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认知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过程和知觉现象的学科,其理论可以应用于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英语。
下面我们将具体探讨认知心理学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是信息加工模型。
这个模型的核心是对人类思维过程的描述,包括输入、加工和输出。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这个模型来设计教学任务和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加工和理解输入的英语信息。
教师可以通过创造有趣的情境或提供真实的语言材料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和加工这些信息,以促进他们的学习效果。
认知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理论是信息加工过程中的注意力。
注意力的分配和控制是学习和记忆的关键因素。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语言特征上,例如重点词汇、重要的语法规则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教师还可以利用注意力的分配特点,设计一些多媒体教学材料,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认知心理学还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例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促进学生的语言运用和交流。
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认知心理学还强调知识的组织和建构。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有序和结构化的教学材料,帮助学生建立起英语知识的框架和结构,便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帮助他们建立起整体的语言体系,提高记忆和理解的效果。
认知心理学理论在英语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教师可以根据这些理论,设计和实施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英语水平。
学生也可以通过了解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提高他们的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更好地适应英语学习的需求。
认知心理学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认知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与知识的心理学分支。
其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主观体验,是知觉、情感、认知、记忆、解决问题等多种心理过程的综合体现。
在英语教学中,认知心理学理论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困难,设计更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
首先,在英语教学中应用认知心理学理论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认知差异。
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收集学生们的学习方式、思考特点和个性差异等信息。
在收集到足够的数据后,教师可以把学生们分为不同的学习类型,如视觉型、听觉型、动手型等,然后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设置相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提高语言掌握能力。
其次,应用认知心理学理论还可以帮助教师有效设计教学策略。
教师可以利用认知心理学理论中的“认知负荷理论”,即认为在学习中,学生的认知资源和注意力有限,若任务难度过高,学生的认知负荷将会过大,反而会产生抵触情绪。
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和掌握情况,选择适当的语言材料和教学方法,避免给学生过大的认知负荷。
此外,认知心理学理论也可以帮助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时,如果感到乏味和无聊,会影响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运用认知心理学理论中的“学习动机理论”,通过创设生动的故事情境和游戏化的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最后,认知心理学理论在英语教学中也能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
教师可以利用“语言习得理论”,通过给学生提供海量的语言输入和模仿演练,让学生在不断重复和练习中掌握语言规则和表达技巧。
同时,教师也可以运用“元认知策略”,帮助学生主动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结果。
综上所述,认知心理学理论在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认知差异、教学策略、学习动机和语言习得等方面入手,运用认知心理学理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语言能力。
联结主义论文:联结主义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文摘要】词汇学习一直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点,贯穿整个英语学习的过程。
学生必须掌握大量的词汇。
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未给予词汇教学方法以足够的重视。
近年来,词汇学习已成为二语学习的中心,越来越多的二语习得研究者开始关注词汇学习与教学在各个语言学习阶段的重要性。
事实上,词与词之间并不是独立分开的,词与词之间会通过语义关系结成语义网络。
联结主义理论,以PDP(平行分布加工)模式为中心理论,指出新的信息与我们脑中已存在的信息有一定的联系。
有生词出现时,相关的已知信息将会在分析与记忆处理中被激活。
因此,根据这一理论,词与词之间相互联结,可以构成语义网络。
本研究借助认知心理学中的联结主义理论,利用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对学生采取相应的对策,并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按照联结主义记忆模式,利用词汇的语义关系建立语义网络是否有效有助于学生的词汇学习,力求在完善词汇教学方面有所突破。
借助认知心理学中的联结主义理论,论述了联结主义的记忆模式。
指出词汇在联结主义理论下的关系网络,即词汇的意义联结。
对于词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由词汇的语义关系,强调了诸如一词多义、上下义、同义、反义等这样的语义关系与联结主义的结合。
在语义关系中,...【英文摘要】Vocabulary is always an essential part inlanguage learning process. Students must learn large amount of words. However, vocabulary has been neglected in programs for teachers during much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 recent years, more language students and teachers pay attention to vocabulary learning, and began to realize the important role played by words in language learning process. Based on connectionism, words are not independent units, but interconnected in the form of semantic networks. Words shoul...【关键词】联结主义语义关系记忆模式【英文关键词】connectionism sense relations memory model 【目录】联结主义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cknowledgements5-6摘要6-7Abstract7-8Contents9-11List of Tables11-12Abbreviations12-13Chapter 1 Introduction13-16 1.1 Background of theResearch13-14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14 1.3 Overview of theResearch14-16Chapter 2 LiteratureReview16-33 2.1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n Connectionism16-23 2.1.1 Definition ofConnectionism16-18 2.1.2 Characteristics of PDPModel18-21 2.1.3 Relationship of Study and Memorizationunder Connectionist Model21-23 2.2 Network of Vocabulary under Theory of Connectionism23-28 2.2.1 Sense Relations24-25 2.2.2 Semantic Network Of Lexicon25-27 2.2.2.1 Synonymy25 2.2.2.2 Polysemy25-26 2.2.2.3 Homonymy26 2.2.2.4 Hyponymy26 2.2.2.5 Antonymy26-27 2.2.3 Summary27-28 2.3 Study on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Home and Abroad28-31 2.3.1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Abroad28-30 2.3.2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at Home30-31 2.4 Summary31-33Chapter 3 Research Methodology33-40 3.1 The ResearchObjectives33-34 3.2 The ResearchMethod34-40 3.2.1 Subjects34 3.2.2 Five Essential Steps in Teaching Process34-40 3.2.2.1 Encountering New Words35 3.2.2.2 Getting the Word Form35-36 3.2.2.3 Constructing SenseRelation36-37 3.2.2.4 Consolidating Word Form and Meaning in Memory37-39 3.2.2.5 Using theWords39-40Chapter 4 Results andDiscussion40-47 4.1 Results and Discussion of Interview40-42 4.2 Results and Discussion ofPre-test42-43 4.3 Results and Discussion ofPost-test43-47Chapter 5 Conclusion47-52 5.1 Summary of Findings47 5.2 PedagogicalImplications47-49 5.3 Limitations andSuggestions49-50 5.4Conclusons50-52References52-57Appendix Ⅰ大学英语词汇学习调查问卷57-60Appendix Ⅱ The Vocabulary Test for Pre-Test60-64Appendix Ⅲ The Vocabulary Test for Post-Test64-67。
认知心理学联结主义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发表时间:2014-11-21T15:55:04.500Z 来源:《价值工程》2014年第4月上旬供稿作者:张树凡[导读] 词汇是语言表达的基础,威尔金斯曾说:“没有语法,人们可以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没有词汇,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
Implications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Connectionism Theory for College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张树凡ZHANG Shu-fan(大连民族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大连116600)(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Dalian 116600,China)摘要院联结主义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是研究建立在模拟大脑神经元单位及其连接力度的人工神经网络基础之上来解释人的认知能力的一门学科。
联结主义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文章简要阐述了联结主义理论的基本涵义与主要特征,以及这一理论的学习与记忆观,并从多方面探讨了联结主义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意义。
Abstract: Connectionism theory is an important theory in cognitive psychology, is a subject of study on simulation of neurons in thebrain and its connection intensity unit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based to explain human cognitive ability. The connectionism theory hasgreat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university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This paper briefly explains the basic meaning of the connectionisttheory and main feature, and the learning and memory of this theory, and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implications of connectionism on university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关键词院认知;联结;词汇教学Key words: cognitive;connection;vocabulary teaching中图分类号院G633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10-0283-020引言20 世纪中期,认知心理学在西方流传起来,认知心理学的目的在于研究和揭示人的认知过程的本质。
联结主义(connectionism)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国内有些学者称之为连通主义,连接主义,联接主义,但笔者认为“联结主义”能更好地反映这一理论的特征。
联结主义理论在其发展初期曾经陷入过低谷。
20 世纪80 年代,联结主义理论得以复兴并迅速发展。
从此联结主义模式开始在语言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多个科学领域广泛应用。
词汇是语言表达的基础,威尔金斯曾说:“没有语法,人们可以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没有词汇,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
词汇在语言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词汇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联结主义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有很大的启示意义,能够极大地推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1 联结主义理论的基本涵义与主要特征联结主义是研究建立在模拟大脑神经元单位及其连接力度的人工神经网络基础之上来解释人的认知能力的一门学科。
联结主义理论“以心理活动像大脑”作为其隐喻基础,把认知过程类比为神经网络的整体活动。
在联结主义看来,认知其实就是由相互联系的具有活性值的神经单元构成的网络的动态整体活动。
运用这种网络时,大多是选择一些单元作为输入单元,这些单元都具有由环境赋予的活性值,其他一些单元则被选作输出单元,网络的任务就是计算与每一输入单元对应的输出单元数值,这些数值通过联结在单元之间传递。
在联结主义模型里,单元里不包含任何信息,信息贮存在加工单元的联结或权重里,通过调整权重就可以改变网络的联结关系并进而改变网络的功能,这就是联结主义的基本内涵。
联结主义理论被称为当代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方向,是因为它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1.1 平行结构和平行处理机制联结主义神经网络是由大量简单加工单元相互联结构成的高度平行的非线性网络,网络的所有运算在同一层次内的所有加工单元都是同时进行操作的。
网络采用的是平行分布的信息加工模式,信息或知识分布储存在各个神经单元之间的联结权重中。
无论是单个神经单元还是整个网络,都同时具有信息储存和信息处理的双重功能。
1.2 分布式表征在联结主义网络模型中呈现的是高度分布及维度———转换表征特征,这意味着信息的很多项目是存储在特意安排的联结权重集之中。
因此网络可以在输入信息的激励下采用“联想”的方法提取已经储存的信息,同时,采用分布式表征的方式来加工知识信息。
1.3 浮现特征联结主义模型一个核心的思想就是语言学规则具有浮现特征,而浮现特征强调的是特征的获得是通过一定的输入浮现出来的。
浮现特征代表了人类获取知识并进行分类储存的认知能力。
1.4 自适应、自学习、自组织联结主义理论认为当神经网络面对一个全新的输入模式时,可以达到某种预期的效果。
而训练是网络学习的重要途径,神经系统能在外部刺激下按一定规则调整神经单元之间的突触联结,逐渐构建起神经网络,这一构建过程就是网络的自组织过程。
2 联结主义理论的学习与记忆观联结主义理论区别于传统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它独特的学习与记忆观。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将所获得的知识信息分布储存在联结权重变化上,这种分布式储存使网络能够储存较多的复杂模式和恢复所记忆的信息。
因此,网络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储存记忆的过程。
3 联结主义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在语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词汇教学在外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传统的词汇教学过于注重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但拥有大的词汇量并不等于具有较强的词汇能力。
只有当学生对词的形式、意义、搭配、语法、语用、社会文化内涵等都有所了解后才称得上真正掌握了这个词。
笔者认为联结主义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有如下的启示意义。
3.1 加强词汇输入联结主义理论的浮现特征所强调的是特征的获得是通过一定的输入浮现出来的。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标是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创设真实的情境,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往往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而忽视了听力技能。
笔者认为,听是一种比读更为有效的词汇输入手段。
在听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已学单词的理解,还能够接触到大量的新词汇,并能够增加语感,促进其它语言技能的提高。
教师应尽量为学生提供原版的听力资源,比如BBC,VOA 等。
3.2 加强词汇搭配和词块教学语言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习惯地一起连用或共现的现象叫做搭配。
英语词汇搭配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习惯性或常规性的词语运用方式。
所谓词块就是词与词的组合,是一个多词单位。
长久以来,无论学习者学习词汇,还是教师讲解词汇,多数情况下学习者能了解和为他们提供的都是孤立的某个词汇的知识,词汇搭配知识非常有限。
而联结主义的学习观为我们了解英语词汇搭配的学习过程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实际上,英语词汇搭配的学习过程就是发现新输入的词汇知识和已掌握的词汇知识之间的固定或半固定的关系并建立适当权重的联结,然后在构建或调整新的联结关系的过程中,使正确的词汇搭配得以输出,以此提高语言输出的准确性和得体性。
3.3 构建语义网络联结主义理论指出新的信息与我们脑中已存在的信息有一定的联系。
有生词出现时,相关的己知信息将会在分析与记忆处理中被激活。
一般来说,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所学单词可以激活的节点就会相应增多,它自然就会嵌入到节点组成的网络之中,从而形成了知识加工所需要的最佳神经网络。
通过一词多义、上下义、同义、反义等这样的语义关系很容易就可以把孤立的词联结在一起,建立词汇语义网络,这使得单词与单词之间的权值加大,联结更加密切。
以多义词教学为例,具体来说,我们在所有相关的词义中总会找到一个最核心或最中心的意义,即所谓的“原型”,其他词义则在这样中心词义的基础上衍生而来,从而构成词义的辐射范畴。
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多义词词义的深层关系,那些过去看似互不关联的词义其实是以语义网络的形式彼此连接的,且有一定的组织性和系统性。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一切可能创建新学单词和已学单词之间的语义网络,设计能够加深学生新旧知识联结的练习。
通过给出一个词的派生词、词性变化、同义词和反义词、通过词根词缀联想等方式来扩展学生的词汇知识,或利用树形图表明词义的上下关系和并列关系等方法构建语义网络。
联结主义理论使得词汇学习变得更加生动而且有效。
3.4 创建网络自主学习模式联结主义模型具有自适应、自学习、自组织的特点,因此,构建网络自主学习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是用网络环境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依据网络的资源进行交互学习、超文本链接等特征,能够自主性、探索性以及有主见的学习。
因此,如果教师为了影响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就需要在课堂上尽心设计词汇网络课件,根据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来激发、维持学习动机与自主学习的策略,使学习者能够真正获取自身所需的词汇知识。
3.5 加强历史文化知识教学联结主义理论主要是通过研究人类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学生如何运用先前掌握文化知识的方法来学习新的知识。
因此,为了让学生掌握词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知识的学习。
这样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英美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同时,也可以运用这些所学的新知识来对新词汇进行掌握。
因此,在外语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就需要教师在教课中导入历史文化内容,训练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感知能力和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化因素的兴趣和跨文化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外语综合文化素养。
4 结语在外语教学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译技能的培养与发展都离不开词汇的积累和运用。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词汇能力。
本文仅仅初步探讨了联结主义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几点启示,尚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笔者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促进大学英语教师对词汇教学工作的思考,使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变得更加合理、高效!参考文献院[1]彭建武.认知语言学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2]贾林祥.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葛鲁嘉.联结主义:认知过程的新解释和认知科学的新发展[J].心理科学,1994(4):237-241.[4]李平.语言习得的联结主义模式[J].当代语言学,2002(3):164-175.[5]邢红兵.基于联结主义理论的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框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5):66-73.[6]曾凯.联结主义理论对学习英语词汇搭配的启示[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64-268.[7]滕延江,黄皓.联结主义理论与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J].外语电化教学,2005(5):14-18.[8]胡纯.联结主义与中高级阶段英语词汇教学[J].英语广场,2013(1):91-92.作者简介院张树凡(1974-),女,黑龙江大庆人,硕士研究生,现任职于大连民族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