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 出土: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 城县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
• 现藏地:河北省博物馆 • 年代:西汉 • 1993年被鉴定为国宝级文物。 • 精美绝伦的制作工艺:采取分
别铸造,然后合成一整体的方 法。
作.品介绍
西汉长信宫灯通体鎏金,作宫女跽坐 持灯状,中空。整体由头部、身躯、右臂、 灯座、灯盘和灯罩六部分 ,各部均可拆卸。 宫女着广袖内衣和长袍,左手持灯座,右 臂高举与灯顶部相通,形成烟道。灯罩由 两片弧形板合拢而成,可活动,以调节光 照度和方向。
时.代背景
长久以来,长信宫灯一直被认为是我国工艺美术品中 的巅峰之作和民族工艺的重要代表而广受赞誉。
秦汉时期,传统的青铜工艺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光辉, 在手工艺中不再占有重要地位,但开始向轻便、精巧和实 用的生活用品和观赏艺术品方向发展。灯具是古代匠师们 经常进行创作的用具之一,其装饰性雕刻最早出现于商朝; 汉朝的工匠们继承了前人的传统,并加以创新,出现了很 多传世的精品。长信宫灯就是十分典型的例子这不仅在于 其独一无二、稀有珍贵,更在于它精美绝伦的制作工艺和 巧妙独特的艺术构思。长信宫灯一改以往青铜器皿的神秘 厚重,整个造型及装饰风格都显得舒展自如、轻巧华丽, 是一件既实用、又美观的灯具珍品。堪称“中华第一灯”。
作.品赏析——结构精巧
“长信宫”灯的结构非常精巧。灯罩由内外两片弧形 屏板组成,合拢时呈圆柱形。外屏板一角有直角形缺口, 与灯盘方柄相扣。灯盘直壁平底,壁分内外两重,形成宽 0.9厘米、深1.8厘米的凹槽一周,两片屏板嵌于凹槽之中, 可以左右推动。盘心有一蜡扦,可插蜡烛。盘的口沿饰宽 带纹一周,底部形似圈足,置于灯座上。灯盘有一平出的 方形銎柄。銎柄可安装木柄,用来转动灯盘。灯座分为上 下两部分,可以拆卸。上部形似豆座,直接插入灯盘底部; 下部形如豆盘,盘口与灯座的上部相扣。